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四位一体建设中低碳社会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低碳时代大学生生活的
影响
中文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其中的关键仍在于公众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中的宣传和教育优势使之成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公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热情的最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的教育,本文着重就低碳经济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来探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低碳经济、大学生活
一、为什么说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一)低碳经济时代来临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还进一步论述了生态文明,并就当前紧迫的环境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宣传教育的一贯优势,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大力加强对他们低碳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带动生态文明风尚在全社会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时代来临现实需要
中国政府承诺:
节能减排,是目前社会人人必须为之努力的工程。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方式来看,节能减排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我们。由于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不强,掠夺式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亟需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那么,低碳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产生哪些重要的作用?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有多远?为此,我们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和短信的方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情况,从而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二、将低碳经济纳入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必然性分析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低碳经济的现状
中国公众生态意识如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今年公布了“环保民生指数”,其中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 42.1 分、“环保行为”、“环保满意度”得分分别为 36.6 分、 44.7 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中心和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发起的“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简称 CEAP )2007 年 12 月的调查数据也表明,“总体来看,公众对于环境科学知识的实际知晓率偏低,目前人们对于环境科学的认知广度较低”这无疑给中国公众生态意识行为又一次敲响了警钟。由于生态意识教育和培养的薄弱,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足。因此,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唤起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公众主动参与的热情,是时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中国建设者的生力军,更应该在中国公众的生态意识总体较低的现状下,主动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宣传低碳的生活方式,并起到榜样教育的先进带头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我国宣传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广泛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宣传教育的最佳现实途径。它将使生态文明教育获得了全社会最广泛和系统的宣传教育资源和对象范围,有效地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大学生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红色阵地对人们的生态意识进行改造,是当下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话题。
三、生态文明中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
3.1.1、我国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生态建设自身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低碳生活:我国现在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尤其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国性、整体性演变。环境问题不再是边缘问题,而是成为制约发展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障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可以说,提高公众的现代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大挑战。
3.1.2、我国应加强各级政府对低碳建设的财政支持
当前我国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如同以前一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应当加强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应用先进的方法来替代和改进能源的消耗。那么,就需要各级政府运用先进的理念来投资低碳设施,比如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1.3、利用的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节水、节材的资源整合,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相信小投资必定带来大回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
3.2.1、加强对生态意识教育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民族生态文化素质。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 4 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听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其次是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不被重视。
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局外人,“环保”主题应当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的公民将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里倡议的那样:“每个公民都要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汇细流以成江海,积小善以成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