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常见六大误区
BIM教程BIM在实际工作中的常见六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BIM教程BIM在实际工作中的常见六大问题及解决方法1.实际导入发现困难为【BIM工程师】素质不一,识图和检讨模型的程度差距影响了联动作业的效能。
建置BIM模型的工程师较无实务经验,施工发生模型依据图说建置但却无法自主检讨有时候的可行性,需藉由较有经验人员辅佐,因此复核模型检视时间会拉长,故模型荫湿的进度与追踪错误修正状态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2.多人作业链接关系高,且任务的与外具有交互关系,必须该任务完成才能完成下一个任务,因此有时会受到受他人进度影响,故在分配任务时须视人员能力分派任务,由较专业的BIM工程师担当时限较紧急的模型建置发明家任务。
3.相关单位必须与BIM小组密切地讨论,才能使BIM协同作业的信息流有效率流动,以确保BIM建模根据信息与现场相同。
然而,在现场需频繁修正的情况下,BIM模型修正时间相当耗时,建议于合约中协议项目执行范畴,避免修正内容连续不断增加,造成工作进度配合问题。
4.BIM模型信息系由人校正建立,因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自相矛盾,错误类型是属于原先采2D设计图发展成施工图作业不会出现的问题,如组件位置偏移、大小尺寸错误等,因为建置BIM模型粗心而阻碍的误差,反而会造成现场工程师的检核负担,故模型建置错误问题必须尽可能在BIM小组内部解决,提高BIM工程师的专业素质素质和国产汽车检核,以减少第二日工程师对于BIM模型不信任感,认为作业量不断增加或累积职能太多权责压力,进而衍生积极推动的抗力。
BIM模型为满足现场施工检讨的需求,用来整合施工人员法和专业界面,两方双方必须密切配合保持信息流通和密切沟通,才能使得BIM模型用于模型施工性研商体现其价值。
5.运用表格作为模型修正沟通工具虽可清楚沟通并三维留存纪录,但大量填表亦会产生耗时的问题,此问题成为表格控管追踪管理导入的阻力。
且协同可能作业的传输速度容易受到网络带宽影响,模型编辑的权限管理有限制性,等待共同编辑的权限释放这时候花费不少时间,但权限设定不严谨又会造成他人窜改的风险,且权限只能控管他人不能编辑自身建置模型,无法限制他人在自己作业区域放置不合理的组件,因此重点在于BIM项目经理良好的建模习惯养成,无法透过管理机制控管。
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有哪些误区
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有哪些误区
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误区:
一是也许时机未到,要等硝酸铅应用成熟了才能用。
施工阶段早
已有成熟的、回报率高的BIM技术应用,如建模算量,完全没有必要
等除非设计阶段如何如何。
二是以为BIM技术就是Revit,很多施工企业把精力过多活一些在Revit上面。
施工企业大量资源花在分子生物学Revit应用上面,方向有些偏。
Revit更适合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施工企业用来做深化设计较合适,但对施工阶段的复杂性问题、本地化问题(招投标规范、计量计价规则)并不适应。
施工企业的BIM更应重视本土化解决方案
的受到重视应用。
三是以为成本太高,投资回报风险大。
多年实践看,BIM技术是当前施工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纯粹,且风险较低。
因在
施工关键期的基础应用—成熟算量软件已有很多年的成熟成功经验,
这样的一种应用,就可以大大提升项目投资工程项目上的精细化管理
水平,在此模型上修改调整,进行别的应用,如碰撞检测、钢筋翻样、资料管理、数据协同等,这些增加的应用都是赚到的了,且经济效益
非常明显。
四是是否该用多种BIM软件困扰。
困扰的其原因是数据统一数据
的问题、是否会重复项目投资的问题。
答案是:这是个问题,但不会
是决定性的问题,必须要靠行业的力量解决和缓解这个问题,但不可
能因这个问题停止多元化的BIM软件应用。
bim建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BIM建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BIM建模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1.数据质量:在BIM建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输入和整合,如果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不足,将直接影响建模的质量和准确性。
2.协调一致性:在多个团队共同参与的大型项目中,不同专业的建模工作可能出现协调一致性问题。
例如,电气和给排水系统之间的碰撞、结构与机电系统的冲突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密切合作,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各个专业的建模结果能够融合在一起。
3.模型管理: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变化,BIM模型会经历多个版本的迭代。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模型版本管理不清晰、命名混乱、文件重复等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模型管理机制,包括统一的命名规范、版本控制系统等。
4.软件技术限制:不同的BIM软件在建模功能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可能导致在使用不同软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限制或兼容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各种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并进行合适的软件选择和技术支持。
5.培训和学习成本:BIM的建模技术和操作相对传统方法来说更为复杂,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学习才能熟练掌握。
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资源,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学习,提高团队的建模能力和效率。
总结起来,BIM建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数据质量、协调一致性、模型管理、软件技术限制和培训学习成本等。
通过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机制,加强模型管理和版本控制,提高技术能力和经验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建模质量和效率,为项目的成功提供支持。
对BIM的五种误解
对BIM的五种误解By: Rick Rundell, AIA“我们在迁移到BIM时,会造成重大财力与人力损失。
”“使用建筑信息模型风险巨大,只有业主才能获益。
”“BIM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实施起来太过复杂。
”“我们会在前几个BIM项目损失大量资金,我们承担不起这样的损失。
”当一家公司考虑改用建筑信息建模时,通常会有上述顾虑。
但是真的值得如此顾虑重重吗?关于BIM的五种谬论以下是关于BIM的五种谬论:1.过渡到BIM时生产力极大降低。
2.BIM应用难以学习。
3.BIM中断已有工作流。
4.业主与承包商从BIM中获益最大——但设计师却不能。
5.BIM会使风险增加。
上述顾虑或类似的观点,使建筑业内很多人士产生了不必要的、不切实际的担心,他们认为转用BIM没有好处,预先就设定了不成功的结果。
这些抱怨不值一提,它们不能阻止向BIM的转变,Revit平台用户的经历可以说明一切,他们成功克服了这些所谓的障碍。
BIM谬论一:生产力大部分公司认为一旦实施BIM解决方案,在过渡期间,他们的生产力会大幅下降。
这无可非议,一项由Autodesk进行的Revit平台实施网络调查显示,在Revit 应用最初培训阶段,平均生产力损失为25-50%。
但是事实上,任何初期培训期间的生产力损失,都可以很快经由之后的大幅生产力提升补回来。
这项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受调者仅用3至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使用基于Revit应用达到与之前设计工具一样的生产力水平,一旦培训过后,超过一半的受调者都获得了高于50%的生产力提升。
接近20%的受调者表示生力力获得了100%的提升。
BIM解决方案(如Revit平台)基于对协调、一致、可计算的建筑项目信息的使用。
利用BIM解决方案,公司不再需要手动创建和协调图纸,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生成项目文档。
例如,Lott + Barber Architects()—一家位于佐治亚州萨凡纳的建筑与规划公司从2004年开始便使用Revit® Architecture软件,现在他们正在利用该软件设计新项目。
施工员看过来,推行BIM技术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和误区
施工员看过来,推行BIM技术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和误区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经过一个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都一定是伴随着怀疑和否定。
如果公司准备推行BIM技术,那么也一定会遇到种种困难或者陷入各式各样的误区。
①推行BIM技术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学习成本较高。
BIM技术绝对不是像某些推广人员口中可以速成的技术。
抱有速成的观点,一旦学习和实际操作BIM技术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抵触感,甚至半途而废。
作为新生的事物,BIM技术所涉及的软件种类繁多且与我们以往接触的CAD等软件并不相同,学习软件自身功能以及将软件功能熟练的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都需要时间探索和尝试。
(工程造价软件较早的实现了可视化算量,但造价产生的过程和BIM应用的时间节点不能匹配)。
虽然前期学习较难不容易见效果,但是随着经验的累积,熟练掌握BIM技术应用一定可以实现。
②对BIM技术的期望值过低或者过高。
期望值过低者认为BIM是建模是翻图,是碰撞检测,恰恰忽略了“BIM”中“I”信息的关键作用。
而期望值过高者会认为国家之所以大力推广BIM应用技术,那么它一定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旦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就会选择放弃。
③BIM的功效不仅仅是管道的综合平衡和碰撞检查。
虽然在复杂工程中使用BIM进行管线综合平衡布置,在方案实施之前就成功解决了管网交叉碰撞问题,可以给项目争取大量宝贵的有效空间并加快工程进度。
事实上,碰撞自动检查工具虽是BIM工具的一部分,但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甚至算不上BIM理念的核心模块。
对于仅仅应用了碰撞检查技术的某些项目来说,确实算不上应用了BIM理念,但是因为它在设计优化时可以做到立竿见影的透视,直接把普通设计流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检验出来,恰好适应了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因此流传甚广以致于被误解为BIM技术本身。
④BIM技术不仅仅是某个专业或者某个团队的事BIM技术的应用需要多个专业的协同配合,BIM模型只是负责将这些专业的信息汇总合成,方便打通专业综合管理。
BIM常见问题
建筑信息模型(BIM)常见问题解答2011/12/101.建筑信息模型(BIM)概念的产生自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革命和90年代的互联网革命及其普及作用,计算机网络使得信息化所包含的信息收集、传递与共享具备了实现的技术条件。
信息技术近十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重要意义和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举世公认。
在工程建设领域,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化技术已展示了其特有的潜力,成为工程技术在新世纪发展的命脉。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
在过去的20年中,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建筑师、工程师们从手工绘图走向电子绘图。
甩掉图板,将图纸转变成计算机中2D数据的创建,可以说是工程设计领域第一次革命。
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不仅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设计计算和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方案优化、改进和复核上,而且提高设计效率十几倍到几十倍,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但是二维图纸应用的局限性非常大,不能直观体现建筑物的各类信息,所以建筑设计中,制作实体模型也是经常使用的建筑表现手段。
为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沟通设计意图,建筑师有时需要同时用实体模型和图纸两种方式,以弥补单一方式的不足。
过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沟通方式是分别实现的。
应用计算机后,设计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使用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建模。
最早实现的是用三维线框图去表现所设计的建筑物,但这种模型过于简化,仅仅是满足了几何形状和尺寸相似的要求。
后来出现了诸如3DStudio VIZ、FormZ这类专门用于建筑三维建模和渲染的软件,可以给建筑物表面赋予不同的颜色以代表不同的材质,再配上光学效果,可以生成具有照片效果的建筑效果图。
但是这种建立在计算机环境中的建筑三维模型,仅仅是建筑物的一个表面模型,没有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划分,更没有包含附属在建筑物上的各种信息,造成很多设计信息缺失。
bim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bim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BIM(建筑信息模型)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1.缺乏标准化:BIM管理可能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导致不同团队和项目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协作和信息交流。
2.技术要求:BIM管理涉及使用复杂的软件和技术工具,这对于一些不熟悉这些技术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3.协调问题:BIM管理需要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不同团队的成员可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和习惯,这可能导致协调问题和误解。
4.数据质量:BIM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输入和处理。
如果数据质量低下,则可能导致错误和不准确的结果。
5.人员培训:BIM管理需要有经验和训练的人员来处理和管理信息模型。
如果团队成员缺乏相关经验和培训,则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进展。
6.软件兼容性:不同的BIM软件和版本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这可能导致在不同软件之间共享和交换模型数据时出现问题。
7.安全和隐私问题:BIM管理涉及大量的项目数据,其中可能包含敏感信息。
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8.项目变更管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更和调整。
这可能导致BIM模型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和调整,这对BIM管理人员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9.团队合作问题:BIM管理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如果团队之间存在沟通和合作问题,则可能导致项目延误或不完善的模型。
10.效率和生产力:BIM管理需要团队成员使用新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工具。
如果团队成员对这些新方法和工具不熟悉,则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在不同项目和团队之间的一致性和协作。
2.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帮助团队成员掌握和使用BIM技术和工具。
3.加强协调和沟通,确保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4.确保数据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以减少错误和不准确的结果。
5.建立安全措施来保护项目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bim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数据传输标准不一致:目前国内各类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因为数据接口标准不同,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遗失、错误等问题。
2. 建模精度不足:BIM模型需要精确的建筑信息,包括建筑物的几何形状、材料属性、施工工艺等。
然而,由于建模软件的不同,建模精度往往难以保证,这可能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延误。
3. 数据整合困难:BIM模型需要整合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软件的数据,但目前各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往往不兼容,导致数据整合困难。
4. 技术门槛高:BIM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配合,以及建模、渲染、动画制作等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成本较高,也增加了BIM的应用难度。
5. 数据安全问题:BIM模型中包含了大量的建筑信息和数据,一旦泄露或被非法获取,可能会对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利益造成损失。
同时,BIM模型也可能存在被篡改或损坏的风险。
6.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国内关于BIM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存在困难。
7. 缺乏专业的BIM人才: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缺乏专业的BIM人才,包括建模师、渲染师、动画师等。
这也限制了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综上所述,BIM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数据传输标准不一致、建模精度不足、数据整合困难、技术门槛高、数据安全问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缺乏专业的BIM 人才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才能更好地推动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的误区作用及注意点
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的误区作用及注意点B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工程管理技术,在施工企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存在一些误区,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操作上的细节。
接下来,我将从误区、作用和注意点三个方面来详细探讨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
误区:1.技术先行的误区:有些施工企业过于追求技术创新,将BIM作为一种新奇的工具,而忽略了技术与实践的结合。
只有将BIM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误认为BIM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BIM虽然能够有效地协调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但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BIM应用需要不断跟进和更新,以适应项目不同阶段的需求。
3.忽视人员培训和沟通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在应用BIM技术时,往往只关注技术本身,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沟通。
BIM技术需要团队协作,所以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培训至关重要。
作用:1.设计优化: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在设计阶段进行模拟和优化,避免设计错误,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2.施工可视化:BIM技术可以将建筑模型呈现为三维虚拟建筑,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错误和瑕疵。
3.工程管理:BIM技术可以实现工期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工程的整体操作效率。
4.设备管理: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对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运行监控以及设备维护等,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维护效率。
注意点:1.组织架构调整:施工企业应充分考虑BIM技术的应用对组织架构产生的影响,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BIM技术的需求。
2.数据标准与共享:在应用BIM技术时,施工企业需要统一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保证数据的共享,方便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
3.培训与人员配备: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BIM技术水平,在人员配备上要有专门负责BIM技术的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BIM应用的10大误区,你避开了吗
BIM应用的10大误区,你避开了吗一、BIM就是三维建模很多企业上马BIM项目,只是建了很漂亮、很好的模型,但建完之后不知道怎么用,建模的成本很高,而实际BIM的内在价值却发挥不出来。
二、BIM是Revit软件有人认为,BIM是Revit软件,或者是“e建筑”这种快速浏览BIM模型的app……事实上,BIM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的应用可以贯穿于项目投资的全过程,它的应用可能有上百集成种,需要一系列的工具或服务来拉动支撑。
三、BIM是单专业的事情BIM是面向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需要多专业协同。
BIM服务器或者平台可以把信息综合起来并加以管理,实现各专业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互通。
四、BIM就是碰撞检查工具有人认为,BIM的功用主要是对复杂的最底层空间进行管道碰撞检查,在工地实施之前解决管网交叉实施碰撞环境问题。
实际上,碰撞自动检查工具只是BIM工具的一部分,甚至算不上BIM理念的核心模块。
五、BIM要花很多钱宣传力度大的BIM项目多是一些标杆项目,投入大、时间长,但并不则表示所有的BIM项目都是高大上,也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成功实施BIM。
六、BIM是nD有人认为BIM是n维,这并不准确。
应该说BIM是6个维度(3D空间、1D时间、2DWBS(合同WBS、施工WBS))的结构化数据库。
七、BIM可以“三天速成”类似“三天速成”之类的教程可能会给初学者造成误解,认为BIM 技术一两周就可以掌握。
实际上,初步掌握BIM可以的是几个月而不是几周,并且需要良好的BIM环境。
八、有了BIM,自己什么都不用栽了有些朋友会问,既然都有BIM了,为什么我还得做制做那么多工作,把各专业的模型综合在一同一起之后,能不能自动给出最优的排列方案,别让我们自己一个一个浮动了?工具是辅助我们其他工作的,不可能完全不替代品我们的工作,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是都要下岗了?九、只有高科技、高难度的建筑适合BIM应用有人感叹,BIM是高科技、高难度建筑设计的专用,普通建筑用不上。
BIM认识的几个误区
BIM认识的几个误区虽然BIM在国内越来越火,但是大家对BIM的认识还在一个朦胧阶段,总结了一下,大家对BIM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 把BIM等同于一个软件经常会听到一些朋友问,我想用BIM,能给我推荐一下哪个软件最好用吗?BIM并不等于一个软件,这个之前何关培老师等很多人也强调过,BIM是一个大的概念,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技术,它的应用可以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它的应用可能有成百上千种,需要一系列的工具或服务来支撑。
2. 希望BIM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欧美,应用BIM的项目能达到50%以上,但基本上每个项目都是在某些环节使用,而并不是全过程都使用,这可能与目前没有一个软件厂商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贯穿于整个项目应用的软件和服务,而不同厂商直接的软件又存在接口问题有关,我个人认为大家在选择BIM类的软件和服务时,首先要清楚自己工作中最痛苦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选择解决这个问题的软件或服务,然后先在这个环节进行应用,而不能急于求成,把BIM当成神,希望它一下子能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当然在选择的时候尽量还要考虑最见效、自己的能力最容易掌握的应用。
3. 有了BIM,自己什么都不用干了有些朋友也会问我,既然都有BIM了,为什么我还得做那么多工作,软件能不能把二维图纸导入后,自动就把三维模型建立起来,而不需要我再建模型了(提出这一点的背景是国内的设计大多还是二维设计,目前基本上还是先做二维设计,然后再根据二维图把三维模型建立起来)?把各专业的模型综合在一起之后,能不能自动给出最优的排列方案,别让我们自己再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调整了?……工具是辅助我们工作的,不可能完全替代我们的工作,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是都要下岗了?当然,也许未来大家说的这些是能够实现的,到那个时候,也许我们人会做更高级的事情,只是目前还达不到。
鲁班土建~BIM建模常见错误汇总
鲁班土建~BIM建模常见错误汇总BIM建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在建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成本增加或是质量问题。
在建模过程中,它们往往会被忽略的,但是它们的后果却不容忽视。
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错误,及时发现并进行修正,提高建模的质量。
下面,鲁班土建将为你介绍 BIM建模常见错误汇总。
1. 不遵循标准建模流程在进行 BIM建模的过程中,遵循标准的建模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建筑师或其他建模人员不遵守标准的工作流程,则可能导致建模过程出现问题。
这种错误的影响通常是不可逆转的,并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纠正。
2. 错误的物体分类在建模过程中,起点便是物体分类。
因此,对物体分类的错误分类会影响整个建模流程。
如人类分类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工程图中出现错误的尺寸,影响项目的质量。
3. 不合理的设计不合理的设计会导致 BIM模型无法和实际的建筑物相匹配。
在BIM建模中,必须始终优先考虑实际的设计和工程要求。
否则,建模过程可能会出现巨大的问题,有时甚至需要重新建模。
4. 无法处理细节细节是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通常情况下,建模师没有足够的经验或技能来处理细节问题。
因此,在建模过程中不能够忽视细节,必须始终专注于细节的处理和优化。
5. 忽略平面视图平面视图是建筑图纸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们能够显示建筑物的详细信息和几何形状。
如果忽略了平面视图,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图纸无法与现实匹配,造成建筑物表现不准确,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
6. 缺乏沟通BIM建模过程中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建模师、建筑师和其他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不足可能导致许多问题,包括错误的物体分类、不合理的设计、无法处理细节和忽略平面视图等问题。
7. 忽略建筑工艺在 BIM建模过程中,必须始终考虑建筑工艺,包括结构和建筑物内部系统的设计。
如果忽略这些实际应用和工艺问题,建模的结果可能会与实际建筑物不匹配,导致成本增加和项目延期。
BIM技术在施工应用的“5误区“12功能”及“4注意”
一、对BIM的误区1、未将BIM列为企业战略很多企业只是被动完成业主方或投标要求,未意识到这是行业革命的发端,被动应用BIM,不可能获得好的回报。
部分有私心的管理层甚至惧怕透明化给自己带来威胁。
当这两种心理在管理层中占大多数时,一旦BIM应用遭遇阻力,就无法克服。
2、BIM就是建模客观上讲,目前阶段国内应用BIM是从设计院开始,起初设计院采用BIM的一个核心功能的确是建模。
但BIM的终极目标是基于设计阶段的基础模型创建,随着建造过程的不断深入,会在不同的阶段逐步加载相应数据和信息,达到协同共享使用的目的。
所以建模仅仅是BIM的一个功能,但决不能因此把BIM与建模划上等号。
3、对BIM期望过高每一次的新技术革命,都会短时间内让大家兴奋异常,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软件万能,系统万能,信息化万能。
很多施工企业基础管理很差,项目管理一塌糊涂,成本的跑冒滴漏非常严重,以为引进了BIM就能够脱胎换骨,瞬间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显然是犯了BIM万能的逻辑错误。
其实BIM也好,其他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也好,终归都是一种技术工具、管理工具,最终都要靠人去驾驭和使用,所以BIM是企业管理完善的锦上添花,而不是管理低下的雪中送炭。
4、将引入BIM技术作为成本,投入不足领导层对BIM从未做深入了解,只是应付业主和招标要求。
一开始就将BIM技术作为成本投资,而非提升竞争力和效益的投资,投入不足,导致BIM技术方案选型落后,不能聘请好的应用顾问,无法获得正确的实施经验,导致失败。
5、未找到好的实施方式很多企业只是被动完成业主方或投标要求,未意识到这是行业革命的发端,被动应用BIM,不可能获得好的回报。
部分有私心的管理层甚至惧怕透明化给自己带来威胁。
当这两种心理在管理层中占大多数时,一旦BIM应用遭遇阻力,就无法克服。
二、BIM的五大应用1、施工现场可视化展示通过可视化展示,使每个项目参与人员可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和意图,极大的提高了项目的管理能力和沟通效率。
BIM技术实施六大争议
BIM技术实施六大争议各地方BIM政策纷纷出炉,但大家心里还有些疙瘩,必须要解决,企业才能放开手去干。
争议一:BIM技术现在成熟吗?很多人讲BIM技术我用过,不好用。
技术还不成熟,投入产出低。
我认为,用三句话来总结BIM的现状比较合理:1)BIM还处于初级阶段。
如果把各种软件厂商的解决方案都用出来,光施工阶段就有上百项价值很高的应用,但是相对于BIM技术发展的潜力、发展空间来讲,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2)BIM的价值已经非常巨大。
根据工程特点和实施阶段,把现有的应用用好,选择正确的方案和方法,完全可以获得很高的价值回报;3)BIM技术是建筑业革命性的技术。
这意味着企业把BIM技术用好了,并不一定能成为行业第一,但如果不用,就会被市场淘汰。
争议二:三边工程,BIM技术有用吗?经常有老总抱怨,BIM技术在中国不适用,因为中国的工程都比较大,都是三边工程,往往是大楼都造好了,BIM小组的电脑里模型还没有建好,效率这么低,有啥用?如果方案选择正确,越大型复杂、越三边、越工期紧成本压力大的工程,BIM的价值体现越明显。
因为哪怕是一个小门房,在成本计划管理方面也有大的价值可以挖掘。
关键是BIM技术的建模,模型的调整、运算、协同的应用速度、能力要强,能够适应三边工程。
这一点,鲁班软件的BIM建模平台完全可以用胜任。
争议三:数据透明后施工企业的利益怎么办?建筑业几乎是最不透明的,但各行业当中建筑行业的利润几乎也是最低的。
因此,不透明的建筑业没有给企业带来高利润。
真相是,不透明之下施工企业从业主方高估冒算来的一点利益,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那么多也在高估冒算,因为不透明进来的远远没有漏出去的多。
建企老总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业主能搞清楚的时候,我搞不清怎么办?竞争同行能搞清楚的时候,我搞不清怎么办?分包商能搞得很清楚,我搞不清该怎么办?所以,现在建筑企业要改变自己经营的理念,要改变鸵鸟思维主动拥抱透明,这也是行业的趋势。
bim操作容易遇到的问题
bim操作容易遇到的问题BIM(建筑信息模型)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软件操作难度:BIM软件(如Revit、Naviswork等)具有较高的学习门槛,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2. 兼容性问题:不同的BIM软件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数据交换和协作困难。
因此,在项目团队中选择一款主流的BIM软件并确保各方熟练掌握至关重要。
3. 数据准确性:BIM模型的数据准确性对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更新和维护模型数据,以确保其与实际工程进度和情况相符。
4. 模型协同:BIM模型的协同性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操作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充分沟通和协作,确保模型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5. 项目范围界定:BIM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个专业。
在进行BIM操作时,需要明确项目范围,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BIM工具和功能。
6. 施工模拟与实际施工的差异:BIM施工模拟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灵活调整和应对。
7. 技术支持与培训:BIM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在项目过程中,确保团队成员能够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8. 信息安全:BIM模型中包含大量项目信息,确保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BIM操作时,应注意数据备份、权限设置等方面,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失。
9. 法规与标准:BIM操作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项目合规。
10. 与其他软件的集成:BIM软件通常需要与其他相关软件(如造价、施工管理等)集成,以确保项目信息的顺畅流通和应用。
在进行BIM 操作时,考虑与其他软件的集成和数据交换问题。
总之,BIM操作容易遇到的问题涉及到软件操作、团队协作、数据管理、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
要成功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加强技术培训和加强数据管理。
bim学实操当中的问题
bim学实操当中的问题BIM学实操当中的问题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建筑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中实现各方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
然而,在实际的BIM学实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BIM学实操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模型不精确在建立BIM模型的过程中,模型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设计人员的疏忽或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模型中常常存在一些不精确的问题。
例如,模型中的尺寸不准确、构件之间存在间隙或重叠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对模型的质量控制,包括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利用精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和修正等。
2. 数据不一致BIM模型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包括构件的几何信息、材料属性、施工进度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团队或个体往往会对同一构件或属性的定义存在差异,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命名规则,并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协同工作困难BIM的核心理念是实现各方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
然而,在实际的BIM学实操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机制,协同工作常常面临一些困难。
例如,不同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工作任务的分配不明确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BIM协同平台或软件工具,建立起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4. 技术难度较大BIM学实操需要掌握一定的软件技术和建模知识,对一些初学者来说,技术难度较大。
例如,掌握BIM软件的操作技巧、理解建模原理和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还可以借助在线教程、社交平台等资源,与其他BIM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5. 缺乏实际应用经验BIM学实操中,实际应用经验的缺乏常常是一个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项目中,BIM的应用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等。
搞BIM不知道这几个误区会走很多弯路
搞BIM不知道这几个误区会走很多弯路...筑龙媒体发表于:2016-3-7 来源:华阳国际浏览次数:1930次94摘要:BIM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少认识误区。
王石就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连BIM都没学会,互联网+是奢谈。
本文总结了16个误区,你中招了吗?BIM是什么?也许可以用一句话简述,BIM是建筑信息化;或可这样表述:BIM设计就是建筑创作的信息化手段;BIM软件是实现建筑信息化所应用的一系列来自不同软件商,针对不同用途开发的应用于工程策划、设计、建造、管理各个阶段一系列软件的组合。
但在BIM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少认识误区。
王石就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连BIM都没学会,互联网+是奢谈。
这16个误区,你中招了吗?1BIM就是三维建模很多企业被忽悠上BIM,只是建了很漂亮、很好的模型,但是建完之后不知道怎么用,建模的成本很高,而实际BIM的价值发挥不出来,这对BIM的应用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2BIM是Revit软件有人认为:“BIM是Revit软件,或者BIM是Achicad软件,或者BIM是参数化设计。
”事实是,国外很多的BIM单机软件,都是BIM软件的一部分,但它们不是缺一不可,BIM软件是实现建筑信息化所应用的一系列来自不同软件商的计算机程序的集成,既有国外软件,也有国内软件。
3BIM是单专业的事情作为一个行业的BIM,本身是做全生命周期,是一个多专业协同的,需要很多手段去保证。
BIM服务器,或者平台,可以把信息综合起来,管理起来,才能把专业打通。
4BIM就是碰撞检查工具有人说:“BIM的功效,主要是对复杂的底层空间进行管道碰撞检查,成功地在工地实施之前就解决了管网交叉碰撞问题,为项目争取了大量宝贵的有效空间。
”实际上,碰撞自动检查工具确实是BIM工具的一部分,但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甚至算不上BIM理念的核心模块。
对于仅仅应用了碰撞检查技术的某些项目来说,确实算不上应用了BIM理念,但是因为它在设计优化时可以做到立竿见影的透视,直接把普通设计流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检验出来,恰好适应了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因此流传甚广以致于“功高盖主”。
bim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及建议
bim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及建议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建议:1. 数据交换问题:不同软件之间的BIM模型数据交换常常会出现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或模型格式损坏。
建议使用通用的数据交换标准,如IFC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格式,并确保所有参与方都使用支持这些标准的软件。
2. 协同设计问题:在多专业协同设计时,容易出现数据冲突和版本控制问题。
建议使用协同设计工具,如Revit,来管理这些冲突,并确保所有团队都遵循统一的协同设计流程。
3. 性能问题:对于大型BIM模型,一些软件可能会表现出性能瓶颈,尤其是在图形渲染和模型处理方面。
建议优化软件性能,或者在硬件方面进行升级,如使用更强大的图形处理器和内存。
4. 数据安全问题:BIM模型中包含大量的敏感信息,如设计细节、成本估算等。
建议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权限控制和备份策略,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5. 标准和规范问题:目前BIM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混乱。
建议行业协会和组织加强BIM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推广,以促进BIM技术的规范应用。
6. 人员培训问题:BIM技术对传统设计和管理人员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议加大BIM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并鼓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
7. 成本和投资回报问题:虽然BIM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在一些小型或成本有限的项目中,其投资回报可能不够明显。
建议在项目前期进行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总之,为了更好地应用BIM技术,需要解决上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应持续关注BIM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便在未来的项目中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常见六大误区
误区1:认为建个三维模型,做个碰撞,出个工程量就算是BIM了。
BIM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无论是理论模型还是产品,它带有的管理的比重想当高,它是一个系统平台,通过平台共享信息来实现协同管理、成本和进度控制。
误区2:认为一款BIM软件或BIM平台就能做到所有的事。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BIM 技术本身就分为三大阶段,设计、施工、运维。
BIM技术在三大阶段各有数十项,甚至数百项的应用,一个软件平台是不可能胜任的,若要横跨这三大阶段,能够都发挥出作用的软件,起专业水平一定非常之低。
同时这款软件也会成本高,十分复杂,难用难学,升级进步慢。
误区3:不能根据自身选择正确的BIM软件。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有不同优秀的BIM软件。
Revit是设计阶段最优秀的BIM软件代表,此外还有Bentley、CATIA等,所以这些优秀的软件是设计院的首选,但是如果施工单位选择的的话,就有点药不对症的味道了。
Revit等国外厂商,全球化定位,本地化较差,较难适用中国复杂的定额、规范体系等;此外Revit软件成本较高,对硬件的要求也很高,软件学习难度较大,对建模人员要求较高,建模效率很难满足国内三边工程的需求。
误区4:既然设计阶段应用了BIM,那么施工阶段为什么还要使用BIM?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BIM技术的应用本身就分为三大阶段:设计、施工、运维。
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各自专业的应用,每个阶段的应用数量都会有数十项,甚至上百项。
因此要充分的发挥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就要在各个阶段将BIM技术都要用好。
像设计阶段中就已应用的碰撞检测这项重要的应用,光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就很不够。
设计阶段的施工图方案还不够细,还要由施工方深化设计,还要考虑到施工偏差,还要考虑施工措施。
在设计阶段不可能解决掉所有的碰撞问题,因此这是一个建造过程持续细化的过程。
当然,施工阶段的BIM专项应用就更多了,3、5年后,至少会有上百项应用会研发出来,这些应用对追赶施工进度、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减少投资方面会有重要作用。
当前业主方应用BIM一个重要误区是方法论没有完全了解清楚,选用解决方案有误,致使BIM应用价值不够高。
用一个软件、一个BIM技术团队从头打到尾。
这是不科学的。
一个BIM软件无法横跨三大阶段,处理好三个阶段这么多的应用。
这种软件是开发不出来的。
一个BIM技术团队也无法精通三大阶段的专业知识和上百项BIM应用,这是不现实的。
合理的项目全过程应用BIM技术的方法是,三大阶段各自选用合适BIM软件平台,设计、施工阶段各自聘用专业BIM技术团队进行实施,各阶段通过建立数据标准进行数据传递来承接上下游数据。
误区5:碰撞检查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做了呀,施工中还要做吗?
设计阶段的碰撞检查,更多作用在于发现设计阶段本身的问题,由于各专业分开设计产生的设计不合理,碰撞只是建筑与机电,机电与机电预判碰撞。
施工阶段碰撞检查会结合施工方案、结构偏差及深化设计方案查找碰撞点,可以发现影响实际施工的碰撞点。
误区6:BIM建模速度慢,改图效率不好。
业主方不停的改图纸,对所有的工作都会带来麻烦,对BIM技术工作也是,但应对这种麻烦,最好的策略是用BIM,也更需要BIM顾问了!如鲁班在上海南汇的项目,图纸是法国人设计的,中间不停的改,我们的优势在于,第一次建模完成后,图纸发生修改后1~3天,施工BIM模型的修改就可以完成了!建模速度可以达到全专业1万平/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