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二年
人生所贵在知己——探秘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朋友圈
郡中,无一人旧识者。
寻张怀民。
➢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怀民亦未寝
壹贰叁肆
同
游
比较
·
交
➢ 寓居黄州定慧院时,苏轼的官职是有名无实,积蓄更寥寥无几,
友
为活下来,他和家人早出晚归,开垦荒地,这块地便是东坡。垦
荒之际,或许是孤寂,偏安一隅,是落寞的,苏轼便拙笔写下“
缥缈孤鸿影”,孤鸿独舞,何尝不是他自己顾影自怜呢?
雪堂——苏轼晚间读书著述之地,常用来接待远道 来访的朋友,亦是他与朋友们欢聚的场所。
助读资料——参寥禅师
参寥禅师:钱塘人,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之交游。这位闲云野鹤式 的人物,不仅风标高洁,而且才思敏捷,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终生 挚友,两人一起谈诗论道,游山玩水,相从逾月。被贬黄州期间, 参寥便来探望苏轼,一住便是期年。
心境: 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
诵
《记承天寺夜游》
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及评解
【注释】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曾筑亭於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 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苏轼和张怀民当时都被贬黄州,可以算是志同道合的人。
。
。
境
诵 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及评解
【注释】 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xǐ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定风波中最著名的句子
苏轼《定风波》名句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由徐州调任到湖州,按照惯例要向皇帝谢恩,苏轼因此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然而,正因为这个谢恩表,引出了对苏轼一生影响极大的一件事:乌台诗案。
表奏上之后,何正臣便立即弹劾苏轼,称他在谢恩表中有讥讽朝廷之言,并且寻章摘句,将苏轼的一些诗歌摘出来,指责他讽刺新法、讥讽圣上,要求将苏轼严办。
苏轼因此而被监禁了起来,长达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对苏轼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最终,苏轼免遭一死,但被贬到黄州担任一个毫无实权的黄州团练副使。
一、《定风坡》的写作背景苏轼到达黄州后,生活贫困,不得不依靠朋友的帮助,才从官府里要到了几十亩荒地耕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给自己取了“东坡居士”的雅号。
元丰五年的某天,苏轼和几位好友一起出游,结果在路上突然下起了急雨,他们一行没有雨具,朋友们被雨水淋得颇为狼狈,然而,旷达的苏轼,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雨很快停了下来,太阳紧接着出来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就是这一场普通的道中遇雨事件,却给东坡带了不一样的感悟。
苏轼因此写下了一首旷达通透,在后世名声极大的千古佳作《定风坡·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之一,他的文章、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无一不佳,而最为难得的,是他在颠簸起伏的命运海洋中,无论风光还是低落,始终表现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尤为可贵,《定风坡》无疑便是很能反映苏轼豪情的一首名作。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通过野外遇雨这件平凡的小事,东坡感悟出了人生中不平凡的道理,于平常中见深意,东坡将自己乐观的情怀、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全都寄寓在了其中,充满了哲理思辨。
《前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赏析《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游沙湖的翻译
苏轼游沙湖的翻译游沙湖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又名《游兰溪》,苏轼当时四十七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知湖州,谏议大夫李定国。
御史何大正上奏,诬他作诗文谤刺当朝,因而被下狱,当年十二月出狱,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空挂虚名。
当时作者打算在沙湖买田未成,去相田时认识了医生庞安常,因而创作了这篇作品。
原文: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翻译: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查田地的好坏,得了病。
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善于医病,但是耳朵聋,就去他那里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懂得我的意思。
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
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
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
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
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
”这一天,我们喝得痛快了才回去。
北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十二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苏辙上书营救,奏乞纳官以赎兄轼之罪,因而“坐请监绮州(今江西商安县)盆酒税,五年不得调”(苏辙《颖滨遗老传》)。
黄州与绮州相距非遥,有水道相通。
元丰五年(1082年),苏辙便沿赣水,入那鄱湖,溯大江来黄州,与其兄轼相聚,畅叙患难中的手足之情。
他们一道游览了黄州及其对江的武昌西山,凭吊陈迹。
元丰六年(1083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这篇文章就是应张梦得邀请所写的。
原文:黄州快哉亭记北宋-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
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
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在题材上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
苏东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
在杭州,在一首给孔文仲的诗里,他流露出对声势煊赫的官场的蔑视:“我本麋鹿性,谅非优辕姿。
”不仅如此,他还替监狱里的犯人呻吟,替无衣无食的老人幽咽。
他写农村田园情趣时,他起的题目却是《吴中田妇叹》:“汗流肩赤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肤浅不及明年饥”;他在歌咏“春入深山处处花”时也写农民的食粮,农民吃的竹笋没有咸味,只因“尔来三月食无盐”,直指朝廷的专卖垄断;他写被征调的人民挖通运河以通盐船,他的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他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致君尧舜”,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东坡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
梦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答案】 想到没有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采分点:念、遂)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采分点:相与、中庭 )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 和柏树的影子吧。(采分点:空明、交横、盖)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情感主旨)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 杂的感情?
【答案】 表达的感情有: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情感主旨)
6.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苏轼那天晚上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的。
【答案】 ①愉悦,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可以感受到;②孤独,从 “念无与为乐者”中知音难求的心境中可以感受到;③沉醉,从“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可以感受到;④悠闲, 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中可以感受到。
细梳理·教材全解 层解
第一层:叙事,交代赏月缘由。 第二层:写景,描绘月下庭中之景。 第三层:抒情议论,抒发既喜悦又苦闷的心情。
细梳理·教材全解 主旨归纳
本文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 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 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目录
知识 拓展
知识
细梳理·教材全解 考情速览 本篇目近10年未考查。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词赏析许隽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
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
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
芒鞋,即草鞋。
谁怕,有什么可怕的。
平生,指平日、平素。
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
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
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
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想必你也一定读过苏轼的《赤壁赋》这篇文章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轼《赤壁赋》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查阅更多内容请关注!苏轼《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
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感,矢志不移的情怀。
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轼·黄州
注释
•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
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 经四年。
•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这里译为脱。 • 欲:想要。 • 月色;月光 • 入;进
•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 里指门。
•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 愉快。然,……的样子。
《寒食雨二首》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萦萦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飞不起。"
• 春雨萦萦,谪居荒村, 破灶空庖,穷愁潦倒, 进不能见君王,退不能 守祖坟,身陷这穷途末 路的绝境,不由不令人 心死如吹不起的灰烬。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冷。
•缺月,疏桐,萧条, 冷落。似鸿非鸿, 似人非人。
•无人省,无人解。 魂归何处?
苏子
• “锐于报国” • "奋厉有当世志" • "虽废弃,未忘国家虑 也。"
东坡
• 谪居黄州后的苏轼,因生 活窘迫,在友人马梦德的 帮助下,请得东坡荒地, 开始过起了开荒种地,自 耕自食的农夫生活。
苏轼·黄州
由于谪到湖 北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 个月。这一时期既是苏轼人生的重 要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上第一
个高峰期。
苏轼满怀抱负步人仕途,渴望建功立业。宋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 他在到任的谢恩奏章上写到,“伏念臣性资 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由此,苏轼被押解人狱,引发了著名的“乌 台诗案”。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与王安石 的政见不合,诗中抒发对新政的不满而激怒 了新党。因此,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 (1080年)二月初被贬滴至湖北黄州。直至元 丰七年(1084年)四月初调离,苏轼在黄州共 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这时期造就了苏轼文 学创作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苏轼在监狱中写给苏辙的信
苏轼在监狱中写给苏辙的信
关于苏轼在监狱中写给苏辙的信,其诗作《狱中寄子由二首》字数超过400字,该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80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这两首诗送给弟弟苏辙。
其中一首为: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皇帝的敬仰,对自己遭遇的悲叹,以及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他希望与弟弟苏辙世世为兄弟,并期待来生继续未了的情缘。
苏轼生平
无法复制的天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苏轼参加科举,进士及第。
以后。
他的仕途一波三折。
苏轼才华横溢,在诗、词散文、书画、哲学等领域里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他的诗歌奔放灵动,逸态横生。
他的散文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共列“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的书法自成一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轼反对学术专制,他将儒、释、道三家哲学结合在一起,并开创了苏氏“儒学”。
1、苏轼的家乡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成。
---陆游《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苏家祖先为赵郡(今河北招贤)栾城人,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出了个宰相叫苏味道,以后被贬为眉州刺史,终老眉山,他的后代有的就留在了这里,从此眉山就有了苏姓。
苏轼的父亲叫苏洵,祖父苏序。
苏序的父亲叫苏杲,祖父苏佑。
苏轼为避讳祖父的名讳在所有的文章中都把“序”改成“引”。
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同,东坡死复清。
------宋·张瑞义《贵耳机=集》宋景祐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传说他出生的那一天彭山的钟灵毓秀突然荒废,等到苏轼死的那一年彭山才重新恢复生机。
苏轼还有一个姐姐,唤作八娘,嫁与舅舅家的一位表兄。
苏轼出生两年以后苏辙出生。
苏轼十二岁时祖父苏序突然去世。
苏轼十九岁的时候娶了青神王家的女儿王弗,关于他们的姻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唤鱼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2、一举成名天下知嘉佑二年苏轼、苏辙走进考场,参加礼部主办的省考,主考官欧阳修,副主考梅尧臣,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文章欧阳修等人看了很惊叹,但是由于卷子已经密封,欧阳修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
欧阳修建议录为第二。
《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及翻译赏析《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及翻译赏析《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及翻译赏析1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万点一作:数点)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赏析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
“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
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
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
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
”的名句。
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可见作者是有意将绘画笔法写入诗词的。
少游这个“抹”字上极享盛名,婿宴席前遭了冷眼时,便“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以至于其虽是笑谈,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作者炼字之功的赞许。
山抹微云,非写其高,概写其远。
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
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
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渐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
“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
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
妙“征霭纷纷”四字,虚实双关,前后相顾。
“纷纷”之征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征云暮霭,分明如,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通用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1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文赏析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
苏轼的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
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西江月·平山堂原文-翻译及赏析
西江月·平山堂原文|翻译及赏析
平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于公元1048年(庆历八年)知扬州时所建。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
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
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
写作背
此词写于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
到作此词为止,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第一次,是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由京赴杭任通判,南下经扬州;第二次,是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北上途经扬州;第三次,是公元1079年▼
1。
因为写了几首诗,苏轼身陷牢笼;又因为写了两首诗,苏轼重获自由
因为写了⼏⾸诗,苏轼⾝陷牢笼;⼜因为写了两⾸诗,苏轼重获⾃由王安⽯罢相⼀年后,宋神宗从幕后⾛向前台,亲⾃主持新法。
并且特地改年号为‘元丰’!神宗向天下⾂民宣告,他才是改⾰的主持⼈。
即⽇起,继往开来的⼤宋⼦民,“意⽓风发⾛进新时代”!元丰⼆年(1079年),就在王安⽯于江宁闭门读书参禅的时候,宋神宗亲⾃发动了⼀起震惊朝野的⽂字狱。
这个针对苏轼的⽂字狱,史称‘乌台诗案’!宋王朝统治者对⼠⼈的优容有⼝皆碑,因此,宋的⽂字狱也有着与其它王朝截然不同的特⾊。
(注:所谓乌台者,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许多柏树,经常有数千只乌鸦栖息在柏树之上,晨来暮去,号为‘朝⼣鸟’。
因此,后世称御史台为“乌台”。
由御史发起的这次诏狱也被称为“乌台诗案”)有关部门官员向神宗递交材料,列举了苏轼历年所作诗⽂“讪上骂下”、“指斥乘舆”,丧⼼病狂地恶毒攻击圣明天⼦的罪状。
是可忍,孰不可忍?御史官员强烈要求圣明天⼦“断⾃天衷,特⾏典宪”。
神宗皇帝接过⼏个⼤⾂精⼼挑选的苏轼诗摘集句,⽴即眉头紧锁——咏青苗:赢得⼉童语⾳好,⼀年强半在城中。
咏⽔利: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
咏盐禁: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盐。
咏课吏: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术。
神宗读的怒往上撞,⽴即颁旨:将罪⾂苏轼送御史台根勘闻奏!熙宁年间的变法,反对声浪此起彼伏,⽽且⾔辞激烈异常。
神宗不为所动,对反对派官员⾄多是贬官了事;现在苏轼只是写点⼩诗讥讽⼀下,神宗就如坐针毡,怒不可遏?仔细分析就明⽩原委了,从前所有的攻击与⾮议全部是冲着王安⽯去的;元丰年间,神宗从幕后⾛到前台,亲⾃在主持变法⼯作。
此时的朝堂重⾂,清⼀⾊的变法派官员,即使是反对变法的官员,也明智了保持了沉默。
当所有⼈“敢怒不敢⾔”的时候,偏偏就有苏轼痴⼼不改初衷,坚持反对新法,对新法各条例冷嘲热讽。
因为苏轼⽂名远播,所以他的影响⼒极⼤。
苏轼的举⽌,在神宗眼中看来不是简单的“不识相”,⽽是对他君权的⼀种挑衅!神宗决定枪打出头鸟,必须采取⾮常措施,将苏轼的嚣张⽓焰压下去,这样做可以收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
次年贬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苏轼在这一时期泛舟赤壁(实际上是赤鼻矶)内心应是饱含怀才不遇之感,但在落寞的同时,苏轼仍有豁达的胸襟,不然怎么会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呢?
一千年以前,一个落魄文人在赤鼻矶徘徊。
一轮明月,一杯浊酒,于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便从胸膛中喷薄而出,《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便从饱蘸浓墨的笔中宣泄而下。
举酒属客,听着洞箫如泣如诉,把对人性的透彻认知藏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歌声后。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
一叶扁舟,一个不羁的灵魂便在月光下迸发出文学史上最绚烂的篇章之一。
经过同僚的排挤,政治上的失意,苏轼的笔锋越发成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一千年以后,这个文人早已不在,那几个忧伤的夜晚凝成的文字却成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