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五-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 (5)-精品课件.pptx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 (5)-精品课件.pptx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 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 以了粗略地浏览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 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字词句运用
(1)爸爸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 (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 (3)美术老师画画入迷了…… ……
。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下午10时26分49秒22:26:4920.8.13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8月下午10时26分20.8.1322:26August 13,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10时26分49秒22:26:4913 August 2020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10时26分49秒下午10时26分22:26:4920.8.13
谢谢观看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8.1320.8.1322:26:4922:26:49August 13, 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小组合作交流出示选 Nhomakorabea,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
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要引导学生总结一个事例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习作二
第三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所读文章,指出优点,点明不足。
互评互改
出示改评要求。
结合讲评,自评自改。
小组交流改后的习作,再次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谈话:通过今天的习作评改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乐于写作,还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更佩服你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课余时间,你们可以继续交流。
第六课时 小练笔
练笔题目
(《童年的伙伴》、《难忘的朋友》等。
1.根据同学们没有把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2.有的学生没有的事例不具体,不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的学生只写一个事例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等进行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教学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先是让学生回忆在相处的人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再让学生说说当时相见的情景和留给你的印象;最后可以说说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要放手让学生谈印象深刻的人。可教学中以让学生围绕“初次见面──相处过程──印象变化”这一主线展开回忆,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自由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交流中帮助开拓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经历,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适时引导学生讲具体、讲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 (5)-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 (5)-课件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 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
天的景象。
韵味朗读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再见
有古
一人
个云
在:
路“
上读
。万
”卷
从书
古,
至行
今万
,里
学路
习。Biblioteka 和”旅今行人
都说
是:
相“
辅要
相么
You made my day!
成读 的书
两,
件要
事么
。旅
。行








我们,还在路上……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 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 以了粗略地浏览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
字词句运用
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日积月累
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
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流域去
观赏风景。
日积月累
无边光景一时新
全句的意思: 那里风光无限,刹那间许多新鲜
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日积月累
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随意。
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天的面貌。我国夏季 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 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
日积月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语文园地五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语文园地五课件
人部教编版版语六文年六级年上级册 上语册文
习作
围绕中心意思写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什么叫中心?
无论是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都不只为描 述一个现象或记叙一个过程,而是借记叙描写 内容,使读者受到启发,或是体会理解作者表 露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态度等。也就是作者思 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中的表达,在记叙文中 称为中心思想,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确定好的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是选材的根底。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怎样确立文章的中心?
①正确:中心思想要积极向上。 ②新颖:即要求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 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③集中:中心始终如一。假设有多个中心, 文章就会紊乱,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不 知道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都十分喜欢他。
我十分喜欢我的语文老师。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发现有很多 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 者精彩的故事情节令你感动。今天我们一 起来欣赏两篇习作例文,看看会给你带来 什么样的感受。
人部教编版版语六文年六级年上级册 上语册文
习作例文
爸爸的方案 小站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道线的陀螺,被搞得晕头转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没有的娱 乐时间
望着那长长的方案,我试探 地问:“爸爸,这方案中是不是 加一条游泳啊什么的…〞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渴望有自己的一些自由,除了学习, 小作者渴望有自己的娱乐时间。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小站
在这个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中,工作人 员对小站进行了精心布置,它设备简单,却 运行自如。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爸爸擅长 订计划
{家务计划
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典 型
(详写)
牙膏使用计划 小
爸爸给“我”制订暑假计划。(详写) 事
例 具体描写,使文章有血有肉。
习作例文
默读习作例文《小站》: 1.文章处处突出小站的“小”,你是 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最后两段没有再写小站的“小”, 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小站
没有钟,也没有电铃,靠站长吹哨子来提醒。
小站
最后两段没有写小站 “小”,而是笔锋一转, 落笔到“情”,着重表 现小站的温暖,这样写, 起到了揭示中心、升华 主题的作用。
合作探究
例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是怎样一步 步表达出来的?
中心意思:赞扬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 客服务的精神。
作者用大量笔墨来突出小站的“小”:小站的位置,小站的景、 人、物,小站的布局等。在这一过程中又着意突出工作人员工作 的认真,在布置上的用心。最后两段笔锋一转,落笔到“情”,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赞扬了小站工 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从而揭示中心、升华主题。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
学习有所得
◎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 ——魏禧(明末清初)
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繁茂了。
学习有所得
请以课文为例 详细说明
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 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 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在围绕一个意思来表达时,要将重要 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 下更深刻的印象。
《爸爸的计划》刻画了一个爱订计划的爸爸。 在家里,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制订计划。爸爸执 行计划一丝不苟,严格履行“家务计划”规定和 “牙膏使用”计划,照章办事,绝不马虎。除此以 外,爸爸给“我”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暑假计划及 实行计划的计划。总而言之,爸爸是个爱订计划的 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课件

外出迷路,陌生人耐心地为自 己指路,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因为贪玩,没有按时完成作 业,很后悔
因为向妈妈撒谎,很后悔
因为对家人乱发脾气,很后悔

不论何时何地都在看书,是 爱唱戏、爱听戏,是个小戏
个小书迷

喜欢做数学题,研究不同的解 法,是个数学迷
第六页,共八页。
习作例文

“明天开始要降温了,你该把那件单衣换掉了!”
第四页,共八页。
习作指导
第五页,共八页。
习作构思
所选的字
事例1
事例2
事例3

去旅游,见识了不一样的风 给予了别人帮助,自己也感
景,感到快乐
Hale Waihona Puke 到快乐阅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感到 快乐

和好朋友分别,流下伤心的 经过努力在钢琴比赛中获奖, 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自己过生

流下成功的泪
日,流下幸福的泪

生病时,妈妈无微不至地照 遇到困难,老师同学关心自 顾自己,感受到亲情之暖 己,感受到师生之情的温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语文园地五
第一页,共八页。
RJ 六年级上
交流平台
交流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围绕中心意 思选择材料,并将重要部分写具体的 方法。
第二页,共八页。
闲不住的奶奶 ①天不亮就起床做家务。②满眼都是活:打扫院子、
看报纸的妈妈指着我的衣服说。①
“拜托,天气预报十次有九次不准……” 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气冲冲地把报纸摔在我身 上:“你自己看! ”又来了,又要为穿衣服的问题闹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初中)教案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初中)教案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初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理解文言文并写出文言文的仿写;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文言文;
2.文言文的特点;
3.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4.文言文的仿写。

三、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案例演示法;
3.合作学习法等。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
1.让学生观看一段文言文视频;
2.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对文言文的了解。

步骤二:学习新知
1.介绍文言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详细讲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3.操作练习。

步骤三:巩固新知
1.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文言文来锻炼阅读和写作能力;
2.让学生互相检查和提出修改意见;
3.老师进行点评。

步骤四:整合新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2.老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文言文的运用。

五、课后练习
1.学生自学并制定文言文学习计划;
2.仿写一篇文言文并与同学交流,互相评价。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个别学生还存在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点关注。

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的反馈和需求,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1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2.了解分号的用法。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 难点 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以《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具 准备 文章《草虫的村落》《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一、对比阅读教学 (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1.我们来读一读《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文章中让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黑甲虫回到村子受到欢迎;甲虫音乐家们在大树下演奏;“村民们辛勤劳动”……) 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同学们还记得吧?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让你记忆犹新? (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住宅的时间;蟋蟀建住宅时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 3.现在,我给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发给大家。今天我们来把这篇课文和《草虫的村落》放在一起让大家阅读,阅读后完成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好吗?

阅读两篇文章,说一说主要内容,让学生从已知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同时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2 (学生分小组,先自己读文章,然后共同完成表格所填写的内容。表格内需要学生完成的项目:题目、描写对象、主要内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我的发现。) (二)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各小组上交完成的表格。 2.【出示课件2】教师评价并指导: (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昆虫的。 (2)在内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建住宅时的选址、住宅特点、建造时间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己的住宅等内容,《草虫的村落》主要写了作者追随黑甲虫一次游历的过程,其中包括甲虫迷路、回到村子、看到甲虫音乐家演奏及劳动等情节。 (3)在写作手法上,《蟋蟀的住宅》是作者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具体写住宅的情形;《草虫的村落》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手法,把一次神奇的游历写得充满情趣。 (4)情感表达: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喜欢昆虫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提出要求 像刚才这种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方法叫对比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很多好处,今后我们要多用这种方法,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新的发现。(板书:对比阅读《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二、排比教学 (一)观察句式,了解句意。 小组讨论,探究,学生读后,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件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我是……”的句式,强调花的作用之大。) 【出示课件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直接给学生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老师设定的项目去阅读感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范例,使学生有目的地分析文章,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去分析两篇文章。

此环节是让学生先观察句式,在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谈发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3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的句式,强调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出示课件5】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像……那么……”的句式,强调了野花的美丽。) (二)认识排比,明白作用 1.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6】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我们刚才读过的这三段话都是排比。(板书:排比) 2.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1)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的作用。 (2)教师评价总结,明确: 用排比来说理,可以使条理分明;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板书: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事写景形象生动) (三)练习运用,互评互改。 1.教师出示练习题: 以田野景色为描写对象,写一个排比句。 2.学生互评,教师指导。 把自己写的排比句与同学交换,互相评价,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教师从学生作业中抽出一两份作例子,先评价,再讲一讲修改意见。 3.自我修改,力求完美。 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修改自己的句子,争取写出一个通顺优美的排比句。

教师在学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讲解排比句的作用,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4 三、分号教学 (一)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 1.自读自悟,分号常在什么地方使用。 【出示课件7】(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这段话是讲花儿在不同地点不同状态下的情况。这些分句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出示课件8】(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这段话是讲地区之间吸收热量多少不同而形成风这个道理的。两个分句分别讲两种相反的情况。) (二)想一想,认识分号作用。 1.学生议一议,想一想,分号与逗号、句号有什么不同。 2.教师指导讲解: 【出示课件9】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板书:分号表示并列、转折、承接、因果关系) 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三)写一写,感悟分号用法。 1.以“爱心”为话题练习写一段话,用上分号。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自读自悟环节可使学生感知分号用在什么地方合适,虽然理解不一定全面合理,但这种粗浅的认识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能为学生正确使用分号提供最大的帮助。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首先学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对比阅读。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思路,了解文章写法,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种句式——排比句和一种标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5 点——分号,了解了它们的用法和好处,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2.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古诗词就是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情操。由于年代久远,继承古代灿烂文化,重点应是诵读、背默、积累。难点是阅读及鉴赏古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寻找打开这扇古代文化宝库大门的钥匙,欣赏颗颗璀璨明珠的风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过故人庄》。 2.(板书: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学生齐读。

谈话导入环节让学生清楚古代诗词在中国文学长河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正确朗读,初步感知 1.请学生自己揣摩,确定怎样读这首诗。 2.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1)节奏常识: ①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一般是:2/2/1。例如:绿树/村边/合。 ②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例如:故人/具/鸡黍。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6 训练:按音节兼顾意义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节奏划分,并说明理由。 【出示课件11】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强调:古诗节奏划分的标准是音节兼顾意义的。所以,懂字词,说译文是正确划分古诗节奏的关键。 3. 按照节奏,练习朗读。 4.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 三、熟读诗歌,体会含义 1.多媒体依次出示诗句,赏析指导 【出示课件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 故人——老朋友 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 (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 【出示课件1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指名读。 (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 (3)随机理解“桑麻” (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 (5)学生自己完成。

出示朗读《过故人庄》的正确节奏,使学生知道古诗节奏划分的标准是音节兼顾意义的。这对学生以后学习、理解和积累古诗都是很有意义的。

借用插图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象自己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