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篆刻之藏书印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藏书印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体验篆刻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
二、教学重点1. 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藏书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篆刻技巧的掌握。
2. 藏书印的艺术表现。
四、教学准备1. 篆刻刀具和印石。
2. 参考资料和作品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简要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2 展示一些著名的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2.1 介绍篆刻的基本技巧,如篆法、章法、刀法等。
2.2 讲解篆刻的格式和规范,如方章、圆章、朱文、白文等。
3. 制作藏书印(10分钟)3.1 学生选择合适的印石,用铅笔在印石上绘制满意的图案。
3.2 教师示范篆刻刀法的运用,学生跟随示范,亲手篆刻图案。
3.3 完成藏书印的制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
4. 创作与展示(10分钟)4.1 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设计自己的藏书印图案。
4.2 学生动手篆刻,完成作品。
4.3 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同学和教师,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5.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使用篆刻刀具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手部安全。
2. 在学生制作藏书印的过程中,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的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意和独特性,鼓励他们发挥个人特点,提高审美和艺术表现力。
六、教学拓展1. 学生了解藏书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生欣赏历代藏书印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风格。
3. 学生尝试不同篆刻材料和技法,进行创意篆刻。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幅藏书印作品,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意。
八、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藏书印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艺术性、创意和技术水平。
4 雕与刻的乐趣--藏书印(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4 雕与刻的乐趣–藏书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雕刻历史和基本技法;
2.掌握制作藏书印的过程,体验雕刻的乐趣;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雕刻的历史和基本技法;难点:掌握制作藏书印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雕刻历史和基本技法
1.介绍雕刻历史和基本技法5分钟;
2.老师示范雕刻技法,学生模仿操作30
分钟; 3.学生互相欣赏展示雕刻成果5分钟。
第二课时:制作藏书印
1.介绍藏书印的制作过程5分钟;
2.学生制作藏书印,老师查看指导20分钟;
3.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印成果5分钟;
4.老师评价学生制作的藏书印。
四、教学方法
1.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媒体
1.黑板;
2.雕刻工具;
3.雕刻作品。
六、教学资源
1.《美术六年级下册》人教版(2012);
2.雕刻工具;
3.雕刻作品。
七、教学评价方法
1.老师指导评价;
2.学生自评和互评;
3.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八、教学安排
本课程安排在美术课上进行,2课时。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

《藏书印》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书印所用的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及分类;了解藏书印的布局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藏书印的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及处理事情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让学生知道篆刻家运用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个人性情,形成藏书印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藏书印的布局章法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刀法和控制。
三、教学策略1.了解教材的设计编排要求。
本课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材料,尽力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原则下步步推进,既要有一定的欣赏性,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性。
老师不仅要亲自示范篆刻技巧,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优秀印章,引导学生掌握印章的篆刻方法,也从学生的创作中发现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互相分享创作经验,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篆刻方法和技巧。
同时,强调篆刻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者在参考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可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使学生们在创作的快乐中领会篆刻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修养、陶冶审美情操,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本节课是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从欣赏和文化实践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同,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热衷藏书。
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特点及其作用。
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
使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2.重视学生的设计和创作过程。
本课的教学活动可以学生作业为主,以欣赏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制作,尝试发现并巧妙利用材料进行创作。
藏书印课程教案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方寸钤印——藏书印》教学案例赠送以下资料《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二、检查预习(小组之内检查)1、正音练习:给加粗的词注音。
变卖典质(diǎn zhì) 颓唐(tuí) 狼藉(jí)交卸(xiè) 奔丧(bèn sāng) 簌簌(sù)晶莹(yíng) 迂腐(yū) 琐屑(suǒxiè)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妥帖(tuǒ) 蹒跚(pán shān) 踌躇(chóu chú)2、根据解释填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失业在家。
赋闲凄惨暗淡,不景气。
惨淡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腐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祸不单行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变卖典质精神不振作。
颓唐三、朗读课文,交流探讨1、刚才我已经说过,《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说明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者产生了某方面的疑惑,那么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或疑惑。
第3课 方寸铃记——藏书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印刷技艺中的“藏书印”
2.掌握使用“藏书印”制作装帧册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藏书印” 操作技巧
2.制作一本精美装帧的小册子
教学难点
1.样板册子的制作和设计
2.利用“藏书印”进行装帧创作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和文字,引入“藏书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快速了解印刷技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第二步:示范
老师进行操作示范,并讲解制作精美小册子的注意事项和细节问题。
第三步:练习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自己的小册子,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展示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制作的小册子,课堂上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展望和拓展。
学生评价
学生能够利用“藏书印”进行装帧创作,掌握制作一本小册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身审美和创造能力。
教学延伸
推荐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装帧设计,利用“藏书印”的技艺进行创作。
并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
初二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分享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一、课题藏书印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特点,制作一枚自己的藏书印;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特点;并通过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篆刻藏书印的基本制作;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我国的篆刻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篆刻藏书印的制作;2、难点:能正确运用篆刻刀法制作藏书印;四、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篆刻工具(刻刀、空白印章)学生:篆刻工具(刻刀、空白印章)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多媒体展示几组印章。
提问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上面的文字内容是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含义?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藏书印,是藏书人的名字+收藏/或其他二字,用来印在自己收藏的书画上,表示自己收藏过这些书画(物品的所有权)。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藏书印,了解藏书印,以及学习制作一枚属于自己的藏书印。
(二)新课教学1、导入,了解藏书印老师展示几枚藏书印,讲授藏书印的构成:书法:印章上是什么字体?篆书章法:这些字如何布局?疏密有致刀法:雕刻的刀工如何?走线清晰,线条古朴,阴刻/阳刻2、如何制作印章播放一段印章制作视频,边播放边讲解制作流程。
设计印稿:字体、布局,字的结构/位置、笔画的粗细写稿上石:把印稿写在纸上,在翻一面扣在印石上刻制修正:合适的刀法(冲刀法/切刀法)进行刻制蘸泥钤印:印章蘸印泥进行拓印,看效果3、老师演示两种刀法课堂演示一下冲刀法/切刀法(三)巩固展示课堂练习,每个人练习一个简单的字的雕刻,老师巡场指导。
结束后,学生展示,老师做正向点评。
(四)小结作业老师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作业是每个人独立完成一枚属于自己的藏书印篆刻。
六、板书设计。
藏书印美术教案初中

藏书印美术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课程内容:藏书印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书印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藏书印制作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3. 通过对藏书印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藏书印的兴趣,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重点: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
教学难点:刻制藏书印的刀法及审美。
教学准备:刻刀、生宣纸、印泥、石材、块状蔬果、墨汁、盘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宝藏的视频,内容涉及国画、书法等。
2. 利用多媒体出示与读书活动相关的图形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感受我国文明进程的辉煌史实、成就和传统。
3. 简介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背景和分类。
适时引出与读书、藏书、爱书有关的藏书印艺术,引导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并欣赏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讲授藏书印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特点和价值。
2. 示范藏书印的制作技法和步骤,讲解刻刀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刀法的运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藏书印的制作过程,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力求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藏书印作品。
三、课堂总结与展示1. 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对自己制作的藏书印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印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互相学习和交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继续练习藏书印的制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 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更多的篆刻艺术家和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藏书印艺术,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藏书印教案

藏书印教案藏书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藏书印的定义和作用。
2.了解藏书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对藏书印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藏书印的作用和意义。
2.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历史上有名的藏书印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印章的作用和意义。
2.分组研究(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种藏书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包括铜印、木印和石印等。
3.小组汇报(2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介绍他们所研究的藏书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4.展示和欣赏(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珍贵的藏书印,让学生进行欣赏,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价值。
5.相关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藏书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以及现代的应用。
6.活动展示(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藏书印,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藏书印的作用和意义。
2.学生掌握藏书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种类的藏书印。
4.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自己的藏书印。
五、教学拓展:1.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藏书印的知识,例如不同历史时期的藏书印风格和用途。
2.学生可通过参观图书馆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藏书印的实际运用情况。
3.学生可利用互联网资源,深入研究和展示藏书印相关的资料和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示等方式,生动地介绍了藏书印的历史和现代应用。
通过小组研究和展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艺术潜能。
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己的藏书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学生的展示和分享时间较短。
下次可以适当减少内容,加大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
同时,更多关于藏书印的拓展教学也是必要的,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机会,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表现形式。
《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 藏书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藏书印的起源、种类和艺术价值,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到藏书印的艺术魅力,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藏书印作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藏书印的制作过程,包括印章的选材、雕刻技巧及墨色的运用等。
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藏书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并表达出藏书印的独特美感。
此外,还需要注重学生安全操作意识的培养,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充足的藏书印样品供学生欣赏,准备雕刻工具、印章石料、墨水等制作材料。
同时,教室需提前布置好,确保有足够空间供学生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展示一系列精美的藏书印章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述印章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其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方寸钤记藏书印》。
二、知识探究1. 印章基本知识介绍教师将详细介绍印章的种类、材质、制作工艺以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重要用途。
通过PPT展示和口头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方寸之间的印章世界有初步的认识。
2. 藏书印的特色与功能重点讲解藏书印的特色,如它的尺寸小巧、设计精巧、寓意深远等。
同时,阐述藏书印在藏书文化中的独特功能和价值,使学生能够理解其文化内涵。
三、实践操作:认识与感受1. 实物观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藏书印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其形状、纹理、材质等细节,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2. 触感体验引导学生用手触摸印章,感受其质感和温度,增强他们对印章的直观感受。
四、互动学习:动手制作初步尝试1. 材料准备与安全说明介绍制作藏书印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石料、雕刻刀等,并强调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雕刻基础教学教师示范雕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掌握力度、如何处理线条等。
《藏书票和藏书印》教案

《藏书票和藏书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定义、历史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藏书票或藏书印。
二、教学内容1. 藏书票的定义、历史和特点2. 藏书印的定义、历史和特点3. 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设计原则4. 创作方法和技巧5. 作品欣赏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定义、历史、特点和设计原则。
难点:创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教具2. 绘画、雕刻和制作材料3. 参考资料和作品样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1.1 展示精美的藏书票和藏书印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2 提问:“你们知道藏书票和藏书印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教学讲解2.1 讲解藏书票的定义、历史和特点。
2.2 讲解藏书印的定义、历史和特点。
2.3 讲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设计原则。
3. 创作指导3.1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个人特色的藏书票或藏书印。
3.2 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如绘画、雕刻和制作技巧。
4. 学生创作4.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藏书票或藏书印的创作。
4.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5.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内容。
6. 课堂小结6.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6.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7. 作业布置7.1 请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7.2 完成一幅藏书票或藏书印的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观察和了解藏书票和藏书印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七、评价方式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制作技巧。
2. 学生对藏书票和藏书印历史、特点和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美术_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学校:授课教师:《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印章的历史,藏书印的定义、构成、材料、形状、字体,印章的分类、章法以及橡皮章的制作过程。
2、在欣赏、分析印章的基础上设计藏书印的草稿。
3、通过对藏书印的欣赏、设计,培养学生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书、藏书的情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印章的历史,藏书印的定义、分类、章法。
2、教学难点:藏书印草稿的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视频,分辨属于哪种艺术形式一枚小小的印章可以蕴含无限的意境,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出示课题:方寸钤记——藏书印(解释qian)【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通过视频创设情境,预设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1、了解印章的历史(印史之美)播放视频:深入了解印章的历史【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到印章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如此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需要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守护与传承。
感受印史之美。
2、什么是藏书印展示图片:思考为什么要在书籍的扉页上盖印章?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者专门钤印于书籍或图册扉页,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并表达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迹。
藏书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藏书印的概念,运用白板注释功能强调重点,强化学生对篆刻知识、藏书印的的认识。
3、印章的构成、材料、形状、字体(外形之美)展示图片:藏书印作品,观察组成部分印章的构成:印钮、印台、边款、印面【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归纳分析印章的构成,教师运用白板总结其构成,感受外形之美。
(1)印章材料:玉、石、金、木等(2)印面的形状:方形、圆形等(3)字体:篆书、草书、隶书、行书等4、印章的分类展示图片:根据下方的文字提示,观察表现题材的特点,进行分组,并说出理由。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藏书印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藏书印教案标题: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藏书印》教学目标:1. 了解《藏书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藏书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掌握线条、形状和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 《藏书印》的图片或幻灯片。
2. 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3. 相关的艺术书籍或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藏书印》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运用。
2. 提问学生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15分钟):1. 介绍《藏书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解释作品中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2.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选择这些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用意,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意义。
示范(15分钟):1. 指导学生进行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绘制一幅以《藏书印》为题材的艺术作品。
2.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进行作画。
3.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运用所学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2. 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艺术书籍或资料,进一步了解《藏书印》的艺术特点和相关文化知识。
2. 提供更多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藏书印教案

藏书印教案教案名称:藏书印教案适用对象:中小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和作用。
2. 学习制作简单的藏书印。
3. 培养学生对图书馆和书籍的重视和关爱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藏书印:藏书印是用于标识书籍归属的印章,通常由个人、家族或机构的名称或标志组成。
2. 藏书印的起源和作用:藏书印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用于标识图书馆或个人的图书收藏。
它不仅可以方便辨认书籍的归属,还能体现个人或机构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品味。
3. 制作藏书印的材料和工具:- 材料:橡皮章、印泥、纸板、颜料等。
- 工具:刀具(如小刀或雕刻刀)、铅笔、画笔等。
4. 制作藏书印的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 选择一个合适的图案或文字,例如个人姓名的缩写。
- 在纸板上草拟并勾画出图案或文字,注意要使其适应橡皮章的大小。
步骤2:雕刻橡皮章- 将草拟好的图案或文字倒置贴在橡皮章上。
- 使用小刀或雕刻刀小心地刻下图案或文字的轮廓,并将底部削平使其与橡皮板齐平。
- 根据需要继续进行细致的雕刻和修整,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步骤3:上色- 使用颜料和画笔给橡皮章上色,可以选择与图案或文字相搭配的颜色。
步骤4:试印- 将制作好的橡皮章压在印泥上,使其均匀附着于橡皮章的表面。
- 将橡皮章轻轻按在纸上,施加适量的力度进行试印。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种藏书印,并与学生讨论其外观、形状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藏书印的起源、作用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对藏书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示范制作(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藏书印的步骤和技巧,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尝试制作(20分钟):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亲自制作自己的藏书印,教师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
5. 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藏书印展示出来,与同学分享制作的心得和感受。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制作藏书印的过程,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藏书票和藏书印》教案

《藏书票和藏书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定义、历史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藏书票或藏书印。
二、教学内容:1. 藏书票的定义、历史和作用。
2. 藏书印的定义、历史和作用。
3. 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设计原则及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定义、历史、作用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藏书票和藏书印的设计创意及制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制作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基本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藏书票和藏书印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定义、历史、作用,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制作藏书票或藏书印的过程,讲解设计创意和制作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藏书票或藏书印。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传统文化艺术。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藏书票和藏书印的知识与技能。
2. 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
3. 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八、教学建议:1. 建议老师在讲解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历史时,可以适当拓展相关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学生实践环节,老师可以分组进行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书印的历史、特点和种类。
2. 掌握藏书印的篆刻方法,包括设计印稿、写稿上石、选用合适的刀法进行刻制等步骤。
3. 通过欣赏历代篆刻名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藏书印的篆刻方法。
难点:如何设计出有创意的藏书印。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藏书印的样本和图片。
2. 准备篆刻工具,如印石、篆刻刀、印泥等。
3. 准备一些有关藏书印的背景资料和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藏书印的样本和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藏书印的特点和种类。
2. 发展阶段:(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藏书印的结构、功用、审美特征,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内容表达的内涵和意蕴。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藏书印的篆刻的布局、篆刻的审美、篆刻的形式。
为此,我将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补充说明藏书印一般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凸状为朱文或阳文,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凹状称白文或阴文。
(3)学生欣赏历代篆刻名印,了解藏书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介绍工具材料,示范刻法、刀法:冲刀法、切刀法。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学生练习阶段:学生体验临摹印章的过程,可以用石材、块状果蔬等材料进行练习。
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提高民族自豪感。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藏书印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篆刻艺术,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包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3.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藏书印初中美术_教案

教案:藏书印课程类型:初中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1. 藏书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藏书印的类型及特点3. 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4. 动手制作藏书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古代书籍和藏书印,引导学生关注藏书印。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藏书印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藏书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0分钟)1. 教师讲解藏书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学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三、藏书印的类型及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藏书印,如方形印、圆形印、椭圆形印等。
2. 教师讲解藏书印的特点,如篆刻风格、印文内容等。
3. 学生观察样本,了解各类型藏书印的特点。
四、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如字体、笔画、结构等。
2. 学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五、动手制作藏书印(15分钟)1. 教师发放篆刻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藏书印。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完成藏书印制作,互相展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书法作品的欣赏(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教师讲解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如笔法、章法等。
3. 学生观察、欣赏书法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藏书印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藏书印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如证明书籍的所有权、保护书籍等。
2. 学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四、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藏书印,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藏书印教案导入

藏书印教案导入【篇一:方寸钤印——藏书印教案】第四课方寸钤记——藏书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书印所用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和分类;了解擦汗功能树阴的布局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唱树荫的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的观察生活及处事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材料;2、教学难点:藏书票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2、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它吗?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 2008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中国的篆刻是非常讲究材质的,这枚印就是刻在上乘的新疆和田玉上面的。
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吧!(二)新课讲授1、篆刻的定义专科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
2、汉印欣赏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官员用的印,由官府监督制造,风格比较凝重。
汉私印:是指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的随意、宽松许多,主要以铜质为主。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
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虎奋将军印广汉大将军章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没有文字的印章。
3、篆刻表现形式对比两枚印章问:你能对比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白文(阴刻)——刻字朱文(阳文)——刻背景4、篆刻章法姓名章中的笔画比较多,可取其中一个字刻在石章上。
一字印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形式上也可朱白相间。
八上6《藏书印》教案

昌吉市第七中学课改实验班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格言:能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
主备人:陈娟参备人:刘爱和周学红赵莉学科:八年级美术课时:1课时课题:第5课《藏书印》计划授课时间:10月12日实际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藏书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做事细心的态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诚信意识。
教学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教学难点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出示图片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采用的就是咱们中国印章的形式,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篆刻艺术的方寸之间,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板书课题:方寸之间【讲授新课】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书法与篆刻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
古代文人将诗、书、画、印并称四绝一、印章的品类名章(<<白石>>、<<文彭之印>>、<<文征明印>>)闲章(<<江山风月>>、<<乘长风破万里浪>>、<<大吉>><<玉树临风>>)肖形章(<<虎>>、<<鹿>><<人与鸟>>)二、印章的形式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三、治印的过程1、写印稿2、印稿上石A、直接反写B、水印上稿3、镌刻(冲刀法、切刀法)、这一步可以课后完成4、修改【布置活动内容】临摹肖形章一枚【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作品展示】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老师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方寸铃记藏书印》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并能简单的掌握技法。
了解讨论与读书有关的场所,名人轶事,认识读书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懂得藏书印制作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⑶、情感目标:通过对藏书印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藏书藏的兴趣,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学生情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
2、教学难点
刻制藏书票的刀法及审美
四、学法指导:
本课利用实例和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以表达为主的思路前提下,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思维。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穿插学生熟悉的内容,增加直观性,引导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学习研究,使学生从教材中寻找提示,在观察对比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因探究而获得成就感,因成就感而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五、课前准备:
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印章、藏书印作品、刻刀、等。
⑵、学具准备:刻刀(工具刀)、印章、卡纸、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阶段:
(1)利用多媒体出示与读书活动相关的图形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感受我国文明进程的辉煌史实、成就和传统。
引起学生兴趣,在交流中让学生用观察、分析、归类的方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认识读书与自身文化修养及长远发展的重要关系。
(2)适时引出与读书、藏书、爱书有关的藏书印艺术,引导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并欣赏作品。
引出新课《藏书印的认识与制作》
2、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藏书印的功用、审美特征,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内容表达的内涵和意蕴。
(师生互动)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藏书印的篆刻的布局、篆刻的审美、篆刻的形式。
(3)学生欣赏历代篆刻名印。
3、学生练习阶段:体验,临摹印章。
进一步的使学生了解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提高民族自豪感。
4、练习要求:
(1)学生分组练习
(2)注意安全、要认真、细致。
(3)巡回指导:要采取分层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获得个体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只要能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能让学生自己解答的问题,都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解答。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一直处于一种主动的、自由的学习状态,他们才会乐学、爱学。
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要采取激励、引导、表扬等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在创作实践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
5、习作评价:(观摩交流、拓展延伸)
⑴、学生习作自评或互评:学生将自己创作藏书印的思路、想法和感受谈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欣赏、评价藏书印习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⑵、教师主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创作藏书印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藏书印的书法、章法和刀法,注意引导学生求新、求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把有创意性的习作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6、课后拓展:(总结教学、布置作业)
⑴、总结课堂及教学情况:同学们,本节课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已经品尝到了创作
的乐趣,并初步掌握了藏书印制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相互学习,交流治体会,利用课余时间多动手、多动脑,创作出漂亮的藏书印来。
⑵、课后作业:设计自己个性的藏书票,注意斋馆印,名言,提高自己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