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8课《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word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是对上一课版画藏书票学习的拓展延伸,教材设计思路是首先欣赏大量藏书印作品以开阔眼界,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藏书印的刻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到设计刻制一枚藏书印的乐趣,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相关知识,学习藏书印的刻制方法,提升对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情趣和个人的艺术修养。教材中设置了活动一“欣赏与研究”和活动二“尝试与刻制”,通过两个活动帮助学生体验运用篆刻字体布局和篆刻刀法来刻制一方藏书印,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大部分学生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是不够开阔,对中国传统篆刻艺术藏书印还是比较陌生,在准备本课学习材料印石、篆刻工具上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发展、用途及分类(图像识读)。
②能说出刻制藏书印工具材料、布局和刀法(美术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刻制一方藏书印(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刻制一方藏书印,养成认真细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提高艺术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理解)。
教学重点:藏书印的布局章法以及常用刻制刀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作出符合个人风格的藏书印。
教具准备:藏书印若干、橡皮、刻刀、印泥、复写纸等。
学具准备:印石(或橡皮)、篆刻刀、印泥、复写纸、砂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
师问:有谁刻过藏书印?谁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创作过藏书印作品?谁来谈谈对藏书印的了解,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展示一方藏书印,让学生钤印在书的扉页上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印章文字内容导入本课。
二、创设问题情境
近期我们学校将举办读书节,学校让我们班负责提供精美的藏书印作品进行展示,同学们考虑考虑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师生讨论,教师归纳:1.刻制藏书印。2.鉴赏筛选作品参展。
三、发展阶段
学生带着如何鉴赏和刻制藏书印这两个问题自学课本。
(一)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藏书印的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者专门钤印与书本图册扉页,以表达图书所有权并表达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迹。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二)学生介绍藏书印所需要的工具材料,教师总结:一般要用到印石、印泥、篆刻刀(以平口刀为主)、复写纸、砂纸(磨平印石用)。教师同时介绍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三)藏书印的表现形式
课件展示两方藏书印图片(一个是朱文,另一个是白文),学生探究两方藏书印的不同。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特点,比较不同,得出结论:
xx:阳刻(红字、保留文字刻周围背景)
xx:阴刻(白字、保留周围背景刻文字)
(四)藏书印布局与章法
课件展示:一字印、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
引导学生分析文字的印石上如何布局。
教师总结:印石上的文字布局安排往往以增减、屈伸、挪让、呼应等方法来处理,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等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笔画的粗细肥瘦、边框栏格的设计安排以及击边的方法使其具有残缺趣味,丰富变化效果。
(五)藏书印常用刻制刀法
刻制刀法就像书法中的笔法,藏书印上文字的线条、布局、都要运用刀法来表现。
教师现场示范两种刀法或播放示范视频。
1.冲刀法:将刀内角入石,刀柄内倾,外角仰起,向前冲进,谓之冲刀。其刻出的线条流畅劲挺。
2.切刀法:将刻刀的外角刀锋入石,慢慢由外向内切下,直至内角处入石,称为切刀。
(六)藏书印制作过程
学生探究藏书印的制作过程,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介绍藏书印刻制过程:1.设计画稿;
2.写稿上石;
3.刻制修整;
4.蘸泥钤印。
四、实践体验
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并尝试刻制一枚藏书印,并钤印于自己收藏的图书扉页上。
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在设计刻制藏书印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展示评价
通过展示评价推选出优秀的藏书印作品参加学校读书节藏书印作品展。
⑴自评、互评:自评时学生主要分享创作思路、感受和优缺点,然后相互评价。
⑵教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中具体表现并结合习作中的书法、章法和刀法来点评,注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多鼓励学生的进步,同时也要指明不足。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中通过体验藏书印刻制的过程,大部分同学都能运用藏书印制作方法进行创作。藏书印是我国一项传统艺术,让我们利用课下时间共同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