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研究一一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众研究(一)
一、受众基本知识; 三、受众的选择机制和心理; 三、受众的反馈。
受众研究
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横贯传播学与应用传播学诸学科方 向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既是传播活动的决策依据,也是衡量传播效果的尺度来源, 它的 量化形态还是媒介与广告市场的通用货币。
受众研究以三个并重为特征,即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并重,文理 并重,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注重培养三种高级专门人才,即从事受 众理论研究的人才,从事受众调研分析的人才,以及基于受众调研进 行媒体策划、编排、经营以及广告媒体计划、购买和效果评估的复合 型人才。
1982年撒切尔夫人与邓 小平会见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在人民大会堂外面摔跤
上海电视台《记录上海》栏目中,曾播出一记录片《离婚危险 期》。片中讲述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妻,丈夫提出离婚,而妻子不同意 离婚的故事。丈夫认为妻子不温柔、不善解人意;妻子认为丈夫是第 三者插足。而他们的女儿则泪流满面的哭诉:“要是他们离婚的话, 我就有妈妈,没爸爸了;或是有爸爸,没妈妈了。” 显然,该片子的主题说明: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夫妻和睦,婚姻应 是爱情的结晶,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婚外恋是不道德的。 但手却出乎意料地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 • 观点1:一日夫妻百日恩,没有必要离婚。丈夫只要回心转意,别 再拈花惹草就行,妻子应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孩子都10来岁了,一 家人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得了。 • 观点2:这妻子太可怜了。结婚时,两人白手起家,像小鸟一样, 一点一点地筑巢,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丈夫却有了新欢。 • 观点3:这女人太傻,你听她说:“他不回家,我就在阳台上等。 他一点钟回来。我就哭到一点钟,他两点钟回来,我就哭到两点钟。” 干嘛自己不也去寻乐子? • 观点4:孩子太可怜。夫妻感情破裂,就应分! • 观点5: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那第三者更不是好东西。 • 观点6:这妻子没必要拖,拖得住人,拖不住心,还不如散!自己 坚强些。人,只能靠自己。 • 观点7:这妻子不离婚是嫌丈夫的钱给的少。你听她说:“他(丈 夫)只肯出3万元抚养费,小孩养到16岁,这点钱怎么够?”
•
• •
4、受众的类型
• • • • (1)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 (2)纯粹受众与介质受众; (3)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4)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与平视型受众。
5、受众的基本权利 选择权 反论权 受众 的 基本 权利 监督权
知情权
表达权
隐私权
5、受众的基本权利
(1)选择权:指选择媒介和传播内容的权利; (2)知情权: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 (3)表达权(又叫告诉的权利):指受众有权把所看到的关
一、受众的基本知识 1、受众的定义: 受众,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即 信宿。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它广泛包括 书籍和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 和电视的观众以及接受网络信息的网民 等。
2、受众的特点
自在性
自主性
自述性
归属性
2、受众的特点
• • • • • • • • (1)自在性 受众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 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 形貌、个性、兴趣、立场。 (2)自主性 受众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 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他们虽处 于大众传播的终点,但他们的接受活动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 (3)自述性 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 并据此进行再传播。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 众的特权。 (4)归属性 受众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 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球迷与股迷……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 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
于个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
(4)反论权:指当个人或集团遭到来自大众媒介或传播方面 的攻击和对自身利益、权利的侵犯时,有权要求该媒介划出 一定的版面或时间供自己作自由公开的反驳,以便人们对事 情真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5)监督权:指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
播者的传播行为有察看并督促的权利,以免其产生 不良后果。 (6)隐私权(又叫免知权):指受众享有个人独 处,对个人与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的私生活进 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和干涉,以及个人的名 誉和利益不受伤害的权利。
实际上,受众 对信息进行选 择的余地很小。
受众会选择性接触哪些传播内容? §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或娱乐价值。 §信息具有易得性。
§传播内容的形式能引起受众注意。
§受众有自己的选择。
(2)选择性理解
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 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作出独特的个人理解, 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 冲突。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信息产品 的消费者
传播活动 的参与者 传播效果 的反馈者
传播符号 的“译码 者”
3、受众的角色
3、受众的角色
• •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受众阅听和接受大众传播 媒介中的信息,亦即消费信息产品,必须付出一定的金钱或代价。 (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 :受众对符号进行还原或“翻译”,赋 予意义并接受。受众首先要识码(如识字、识谱),其次要有一定的知 识和共同的经验范围。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参与既是指具体的接受活动,也是指对传 播活动的隐性或显性介入甚至参加。正因为有了受众对编码、传播过 程主动参与和积极理解,具体的信息产品才变成了真正完全意义上的 精神食粮。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双向沟通和合作互动的,受众有积极反馈。 “媒介和传播者必须认真对待受众的反馈信息。
二、受众的选择机制和心理
• 1、受众的选择机制
• 就是有关受众接收、理解和贮存信息的规律。 • 受众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势必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 意愿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所接受的信 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 协调一致。正是这些选择性因素,使得对同一信 息的译解常常因人而异。
1、受众的选择机制
(1)选择性接触:
——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 同时竭力避开相抵触信息的一种本能倾向。 • “道不同,不相为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志同道合”
选择性接触既 包括对某类 信息的接触, 更包括对另 一类信息的 不接触。
2008年,必须突破选 择性接触,引起受众的注意。
一、受众基本知识; 三、受众的选择机制和心理; 三、受众的反馈。
受众研究
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横贯传播学与应用传播学诸学科方 向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既是传播活动的决策依据,也是衡量传播效果的尺度来源, 它的 量化形态还是媒介与广告市场的通用货币。
受众研究以三个并重为特征,即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并重,文理 并重,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注重培养三种高级专门人才,即从事受 众理论研究的人才,从事受众调研分析的人才,以及基于受众调研进 行媒体策划、编排、经营以及广告媒体计划、购买和效果评估的复合 型人才。
1982年撒切尔夫人与邓 小平会见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在人民大会堂外面摔跤
上海电视台《记录上海》栏目中,曾播出一记录片《离婚危险 期》。片中讲述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妻,丈夫提出离婚,而妻子不同意 离婚的故事。丈夫认为妻子不温柔、不善解人意;妻子认为丈夫是第 三者插足。而他们的女儿则泪流满面的哭诉:“要是他们离婚的话, 我就有妈妈,没爸爸了;或是有爸爸,没妈妈了。” 显然,该片子的主题说明: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夫妻和睦,婚姻应 是爱情的结晶,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婚外恋是不道德的。 但手却出乎意料地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 • 观点1:一日夫妻百日恩,没有必要离婚。丈夫只要回心转意,别 再拈花惹草就行,妻子应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孩子都10来岁了,一 家人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得了。 • 观点2:这妻子太可怜了。结婚时,两人白手起家,像小鸟一样, 一点一点地筑巢,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丈夫却有了新欢。 • 观点3:这女人太傻,你听她说:“他不回家,我就在阳台上等。 他一点钟回来。我就哭到一点钟,他两点钟回来,我就哭到两点钟。” 干嘛自己不也去寻乐子? • 观点4:孩子太可怜。夫妻感情破裂,就应分! • 观点5: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那第三者更不是好东西。 • 观点6:这妻子没必要拖,拖得住人,拖不住心,还不如散!自己 坚强些。人,只能靠自己。 • 观点7:这妻子不离婚是嫌丈夫的钱给的少。你听她说:“他(丈 夫)只肯出3万元抚养费,小孩养到16岁,这点钱怎么够?”
•
• •
4、受众的类型
• • • • (1)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 (2)纯粹受众与介质受众; (3)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4)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与平视型受众。
5、受众的基本权利 选择权 反论权 受众 的 基本 权利 监督权
知情权
表达权
隐私权
5、受众的基本权利
(1)选择权:指选择媒介和传播内容的权利; (2)知情权: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 (3)表达权(又叫告诉的权利):指受众有权把所看到的关
一、受众的基本知识 1、受众的定义: 受众,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即 信宿。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它广泛包括 书籍和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 和电视的观众以及接受网络信息的网民 等。
2、受众的特点
自在性
自主性
自述性
归属性
2、受众的特点
• • • • • • • • (1)自在性 受众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 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 形貌、个性、兴趣、立场。 (2)自主性 受众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 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他们虽处 于大众传播的终点,但他们的接受活动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 (3)自述性 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 并据此进行再传播。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 众的特权。 (4)归属性 受众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 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球迷与股迷……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 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
于个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
(4)反论权:指当个人或集团遭到来自大众媒介或传播方面 的攻击和对自身利益、权利的侵犯时,有权要求该媒介划出 一定的版面或时间供自己作自由公开的反驳,以便人们对事 情真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5)监督权:指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
播者的传播行为有察看并督促的权利,以免其产生 不良后果。 (6)隐私权(又叫免知权):指受众享有个人独 处,对个人与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的私生活进 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和干涉,以及个人的名 誉和利益不受伤害的权利。
实际上,受众 对信息进行选 择的余地很小。
受众会选择性接触哪些传播内容? §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或娱乐价值。 §信息具有易得性。
§传播内容的形式能引起受众注意。
§受众有自己的选择。
(2)选择性理解
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 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作出独特的个人理解, 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 冲突。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信息产品 的消费者
传播活动 的参与者 传播效果 的反馈者
传播符号 的“译码 者”
3、受众的角色
3、受众的角色
• •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受众阅听和接受大众传播 媒介中的信息,亦即消费信息产品,必须付出一定的金钱或代价。 (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 :受众对符号进行还原或“翻译”,赋 予意义并接受。受众首先要识码(如识字、识谱),其次要有一定的知 识和共同的经验范围。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参与既是指具体的接受活动,也是指对传 播活动的隐性或显性介入甚至参加。正因为有了受众对编码、传播过 程主动参与和积极理解,具体的信息产品才变成了真正完全意义上的 精神食粮。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双向沟通和合作互动的,受众有积极反馈。 “媒介和传播者必须认真对待受众的反馈信息。
二、受众的选择机制和心理
• 1、受众的选择机制
• 就是有关受众接收、理解和贮存信息的规律。 • 受众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势必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 意愿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所接受的信 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 协调一致。正是这些选择性因素,使得对同一信 息的译解常常因人而异。
1、受众的选择机制
(1)选择性接触:
——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 同时竭力避开相抵触信息的一种本能倾向。 • “道不同,不相为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志同道合”
选择性接触既 包括对某类 信息的接触, 更包括对另 一类信息的 不接触。
2008年,必须突破选 择性接触,引起受众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