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理解性背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性背诵 3
A company is an association or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1、《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 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 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人 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6、《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 界。 7、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 是: , 。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 的: ,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 因: , , , 。 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 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 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 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 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 是: , , 。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 “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 想。 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 “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 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0、 《劝学》中用踮起脚跟张望与登上高处相比,比喻学习与不学有很大的差别的两句 是:, , 。 1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1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 , 。” 14、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 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 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说水 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0、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 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 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 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 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背诵 2
A company is an association or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 后面又阐明了学 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 是: , 。 2、说明反思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 是: , 。 , 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 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 是: , 。 , 5、.《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 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 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 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 论: , 。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 子: , , 。
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 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 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 是: , , ? 7、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 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 语句是: , 。 8、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 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 是: ,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 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寡人之于国也》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五十步笑百步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 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 步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业方面的)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纺织方 面的);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业方面的);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 产粮食方面的);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办教育)。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 施 ,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1、学不可以已.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理解性背诵 1
A company is an association or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 的“ , , ”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 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 。”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 句: , 。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 7、荀子《劝学》中.“ , ”,用木经过墨线比量就会变 直,金属靠近磨刀石就会变得锋利,比喻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原来的状态的道理,说 明学习的重要 性。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 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 子是: , 。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 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 是: , , , , 。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 是: 。 2、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Fra Baidu bibliotek。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中“ ”的观点是相同 的。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 准 。
1、学不可以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 《劝学》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9、 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10、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1、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1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13、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14、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 心躁也
1、寡人之于国也, 。 2、填然鼓之, ,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 十步而后止 , ? 曰:“不可! , 。 3、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 入山林, 。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 时, 。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 也。’ 7、曰:‘非我也,兵也?’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