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气候与季节》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气候与季节的关系,从而理解气候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对季节的感知,他们能够发现季节变化的现象。
然而,对于气候与季节的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气候与季节的关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知道气候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与季节的概念。
2.气候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季节变化的现象,感知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气候与季节的主题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设计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候与季节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季节变化的图片、气候数据等。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季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气候与季节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气候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掌握气候与季节的知识。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气候与季节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三年级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
三年级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气候与季节的基本概念。
1.3 教学难点气候与季节的形成原因。
1.4 教学方法观察法:观察周围环境的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气候与季节的观察结果。
1.5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
教学工具:地球仪或平面图。
1.6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季节的变化。
讲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解释气候与季节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气候与季节的区别。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讨论交流。
第二章:气候的类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气候。
2.2 教学重点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
2.3 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2.4 教学方法观察法: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讲解法:讲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2.5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
教学工具:地球仪或平面图。
2.6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气候的特点。
讲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讨论交流。
第三章:季节的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原因。
3.2 教学重点季节变化的原因。
3.3 教学难点季节变化的形成机制。
3.4 教学方法观察法: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
讲解法:讲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3.5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
教学工具:地球仪或平面图。
3.6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季节的变化原因。
讲解季节变化的原因:讲解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季节变化的形成机制。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进行讨论交流。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气候与季节》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气候与季节》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气候与季节》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易懂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气候和季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更好地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气候和季节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不够系统和深入。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季节变化,但对气候的认识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理解气候与季节的关系,并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和季节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气候与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气候和季节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气候与季节的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气候与季节的变化。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季节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季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气候和季节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观察: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如植物生长、动物迁徙等,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季节的变化。
4.实践: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季节变化的手抄报、观察天气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气候与季节的变化。
5.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验,引导学生总结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
《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5、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对动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比较并记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难点:长期观察并记录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三、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人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天大家的穿衣和前段时间不一样了,说说你的发现。
像这样,在一定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板书:气候)具有这些特定气候的时间段,我们称为季节。
(板书:季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气候与季节”。
(二)新课呈现(1)认识气候特征和季节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分别是哪几个季节?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
你能描述你眼中的秋天吗?像这样具有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小雨绵绵、硕果累累等这些特定气候特征的时间段就称为秋季。
那么秋季有哪些气候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我们家乡季节有什么特点?四季分明,刚刚了解了家乡秋季的特点,其它季节也有自己的气候特征,现在请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季节,来找一找它的气候特征。
你们小组选择哪一季节进行探究?(小组汇报,力争使春夏秋冬三个季节都有研究)小组汇报交流。
《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引入。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人小组讨论。
秋天气候的特征。
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气候与季节教案范文
气候与季节教案范文教案概述课题:气候与季节年级:小学三年级科目:自然与社会(理科)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和关系。
2.掌握季节变化的特征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气候与季节的含义。
2.了解季节变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自然与社会》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0分钟)1.现象引入:教师带领学生看窗外,并观察天气和植物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天有花开花谢的现象?为什么冬天有雪?2.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并概括季节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Step 2 学习气候和季节的概念(2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猜测不同季节的特点(如春天有花朵、夏天有太阳等)。
2.教师介绍气候和季节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气候是一年四季的总体情况,季节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
3.学生通过观察、询问和感受等方式探讨季节和气候的关系。
Step 3 季节变化的特征(3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季节的特征,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季节变化的观察记录表,记录每个季节的特征和变化。
3.学生展示观察记录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Step 4 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3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如冬天穿厚衣服、夏天喝多水等。
2.学生自由讨论季节变化对不同方面的影响,如服装、食物、活动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季节变化对生活的重要性。
Step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气候和季节的概念以及季节变化的特征。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扩展活动:1.学生利用电脑或图书馆的资源,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情况,并制作海报展示。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四季与气候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四季与气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四季与气候的关系,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2) 掌握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特点和气候变化;(3)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描述各个季节的气候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四季气候变化;(3) 个案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教学内容:【导入】通过展示四季与气候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四季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1) 观察:通过展示冬季的图片或实地观察,引导学生描述冬季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天气干燥等。
(2) 探究:为何冬季会寒冷?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与气温变化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究并给出答案。
2. 春季(1) 观察:通过展示春季的图片或实地观察,引导学生描述春季的气候特点,如气温逐渐回暖、花草开始开放等。
(2) 探究:为何春季会回暖?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辐射与气温变化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究并给出答案。
3. 夏季(1) 观察:通过展示夏季的图片或实地观察,引导学生描述夏季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多雨、长时间的阳光等。
(2) 探究:为何夏季会炎热?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倾斜角与气温变化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究并给出答案。
4. 秋季(1) 观察:通过展示秋季的图片或实地观察,引导学生描述秋季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逐渐下降、树叶变色等。
(2) 探究:为何秋季会凉爽?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与气温变化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究并给出答案。
通过简要总结四季与气候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四季与气候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注意。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对四季有什么了解?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2. 探究四季(30分钟)(1) 冬季:观察图片或实地观察,引导学生描述冬季的气候特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气候与季节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气候与季节教案苏教版气候与季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
2.能够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
3.能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够比较出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四季的变化,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
2.持之以恒地观察动植物的变化。
3.养成记录观察现象的惯。
二、重点难点1.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复引入,集中话题,引起学生对天气与季节的兴趣。
探索和调查,熟悉一年四季的天气特征及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回顾和解释,巩固所学并适度举行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1.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2.说得真棒!你们能先说一说在你的眼里秋季是什么样的吗?二、探索和调查1.小组讨论汇报:你眼里的秋季是什么样的?(天气、动物、植物┅┅)2.谁能再说一说其他季节的气候是什么样的?3.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补充。
5.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师生小结。
(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6.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7.学生看图或音像资料后说,再恰当补充。
8.小组讨论后汇报。
9.教师小结。
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性变化现象也叫做物候,如植物什么时候萌芽、开花、结果;动物什么时候冬眠、始鸣、迁徙等;非生物,如始霜、始雪、初冰、解冻、打雷等。
我国古人归纳的七十二候,也基本反应了我们祖国大地上气候变化特征。
三、回顾和解释1.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懂得了什么?2.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观察小植物和植物,把自己观察到的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记实下来。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5 气候与季节-苏教版
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师生交谈。
课堂
练习
设计
游戏:慧眼识图
在若干张图片中找出表现春季的图片。
作业
设计
必
做
长期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和植物。
认识某种动物或植物的季节变化。
选
做
课后选择一个你所感兴趣的城市。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
二.认识四季的气候特征,感知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1.活动1:找太原春天的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
2.小结:具有冰雪消融,风吹柳绿,春暖花开,小雨沙沙等气候特征的时间段是春季。
3.活动2:写一写,画一画夏秋冬三季中你最喜欢的季节的特征。
4.学生交流展示,互相补充完善四季的气候特征。
5.小结:在一定的季节里,总是对应着特定的气候特征。
归因
分析
教学时间的安排有偏差,前松后紧,导致后期教学环节的交流时间相对较少。
改进
措施
1、在学生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之后,在交流汇报时,一个学生说完,可让其他学生对此季节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既是生生互动,又可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2、长期观察并记录某一种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作为一个难点,对引导学生说出的记录方法应做一个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提升的效果。
4.教师出示太原2011年1~12月的平均气温。
学生观察连线发现各月温度的变化。
5.教师讲解太原四季划分的标准。
6.出示2011年的平均降水量,学生找规律。
7.总结:气候特征的概念,一年中天气变化除了气温、降水量,还包括云量、风力、风向和湿度、日照时间等方面。所以在一定地区,一年的天气变化规律是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习困难预测
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植物的活动,因周期长,学生年龄小,做事情不能够持之以恒,所以有难度。
气候与季节-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气候与季节-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2.能够分辨气候和季节对人们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的影响;3.能够归纳出各季节的特点和景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及其对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的影响;2.教学难点:如何加深学生对气候和季节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气候和季节的概念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情景分析法:通过设计生活场景和实例,让学生感知气候和季节变化对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气候和季节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气候与季节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和季节的概念;2.理解气候和季节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气候和季节的概念;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气候和季节的关系。
教学内容1.什么是气候;2.什么是季节;3.气候和季节的关系。
教学安排1.介绍气候和季节的概念;2.分享图片或视频,了解各地气候和季节的不同;3.课堂讲解气候和季节的关系。
第二课:气候和生产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对生产的影响;2.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产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气候对生产的影响;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产方式。
教学内容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产方式。
教学安排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2.情景分析法,设计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农业生产方式;3.课堂讲解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第三课:气候和人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2.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气候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1.气候和衣着、食品方面的影响;2.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活方式。
教科版小学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本单元《关心天气》主题下的最后一课,既是扩展课,又是总结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延续前四课观测天气现象后引入气候概念,运用前四课的学习成果打开视野来研究四季的特征;同时,又将学生的探究引向对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的认识方向上,对学生以后学习生命历程和生物的进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道气候特征的概念;2、知道季节是根据气候特征划分的时间段;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4、学会观察记录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践亲身体验四季中气候、动植物、人类活动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有关春夏秋冬音乐视频。
2.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仿真制品。
五、教学过程:谈话:我是从火星来的外星人,咿呀!我现在来到了地球,哇!这里的小朋友好多啊,小朋友你们好!谈话:咦!听说地球上这一代是什么季节呀?冬季有什么特点?那是不是地球上都是冬季?每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谈话:他们说的对不对,有没有补充的。
(二)学习新课谈话:哟,来之前我上网查了查,听说你们教科学的倪薇老师,昨天已经把小朋友们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小组,并布置你们已经查阅了资料,且编写成一个小剧本,今天还要表演。
谈话:说说你们想怎么表演,你们组呢?谈话:不过在表演之前,你们还想不想再讨论一下,让表演的时候更精彩。
(表演)评价:小朋友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原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如此的美丽,让我这个从了解。
谈话:通过刚才的时光,你们能不能结合之前已经收集过的资料,在多告诉我一些,这样我回去才好告诉我们的小朋友地球的神奇和美丽。
谈话:太多了,太多了,你们能不能归纳、概括的精炼一点,把它整理成一小段文字?春:夏:秋:。
冬:小结:小朋友们现在我知道了地球上一年天气的变化,那明年呢?喔,地球上每年的天气变化是一样在一年中天气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有了这些特征的叫作“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具有这些气候特征的时间段叫什么呀“季节”。
三年级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
三年级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基本概念。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学会通过观察天气来预测季节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气候和季节的基本概念。
观察和描述季节的特点。
通过观察天气来预测季节的变化。
教学难点: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原因。
科学方法探究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教学准备:季节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天气预报资料。
观察气候变化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章:气候和季节的概念1. 引入:通过展示季节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2. 讲解:讲解气候和季节的基本概念,解释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季节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引起的气候变化。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气候和季节的理解和经验。
第二章:观察季节的变化1.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季节的变化。
2. 讲解:讲解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引起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季节变化的重要时刻。
3.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不同季节的特点,如温度、植物生长情况等。
第三章:通过天气预测季节的变化1. 引入:讲解天气和季节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
2. 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天气来预测季节的变化,如春天的暖空气、夏天的炎热天气、秋天的凉爽和冬天的寒冷。
3. 活动:学生收集天气预报资料,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第四章:探究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原因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2. 讲解:讲解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对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3. 活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探究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第五章:环保意识和责任感1. 引入:讲解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气候与季节教案与反思
5.气候与季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描写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收集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气候与季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四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有没有掌握住这几点,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什么是气候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段时间的穿衣情况跟前段时间有什么区别?生答。
2.师:夏天到了,气温变高了,所以我们穿上了短袖,除了气温高之外,夏天还有哪些天气现象?生答。
3.师:夏天气温高,昼长夜短,降水量大且迅速,那么明年的夏天也是这样吗?为什么?生答。
4.师总结:气候是一个地区规律性的天气现象。
三、什么是季节1.师:一年分为多少个季节?这些季节从几月份开始又到几月结束?生答。
2.师:为什么要这样划分?生答。
3.师总结:季节是根据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四、四季的气候特征1.师:书上的四幅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季节?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生答,师总结。
2.同桌谈论其它三个季节的气候特征。
生汇报,师总结。
五、动植物在四季的变化1.植物四季有什么变化?生答。
2.动物四季有什么变化?生答。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习目标上的要求你掌握了吗?【板书设计】5.气候与季节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动植物变化人的服装变化季节:春夏秋冬【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气候与季节-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气候与季节-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并能够简单描述气候变化的规律;2.了解季节是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引起的,并能够简单描述春、夏、秋、冬的特征;3.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原因。
二、教学重点1.气候概念的理解;2.季节变化规律的掌握;3.季节与气候变化原因的探究。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的天气状况。
天气的变化往往是临时的、短暂的,而气候则是对长期、重复的天气现象的统计和总结。
气候包括气温、降雨量、湿度、风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农业、交通运输等。
2. 季节是怎么来的季节是由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引起的。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需要365天,公转时地球轨道呈椭圆形,因此地球远离太阳和靠近太阳时的温度变化是不同的。
每年公转四分之一,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 季节的特征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开始生长,春雷霆鸣、花开,万物复苏。
夏季:气温较高,降雨多,生长季节,孝顺爱心分享购买烟花。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植物开始凋落,农作物成熟,大闹中秋节。
冬季:气温低,天气干燥,植物停止生长,万物进入休眠状态,庆祝圣诞节。
4. 季节与气候的关系季节与气候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气候对季节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季节的变化又反过来对气候的变化产生影响。
比如,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开始生长,这些生长过程又推动了气候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通过PPT展示气候和季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2.让学生参与探究季节变化规律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观察不同季节的降雨量等;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气候和季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参观农场、气象局等。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和讲解,检查学生对气候和季节的理解程度;2.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掌握季节变化规律的程度;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对气候和季节变化原因的探究程度。
三年级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
三年级科学《气候与季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与季节的基本概念,知道季节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气候和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候与季节的概念2. 季节变化的规律3. 观察气候和季节变化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气候与季节的基本概念,知道季节变化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气候与季节变化的科学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气候与季节变化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气候和季节变化的事物或现象。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季节的关系。
2. 讲解:讲解气候与季节的概念,解释季节变化的规律。
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校园或周边环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记录下来。
4. 讨论: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气候与季节变化的原因。
5. 总结:总结气候与季节的特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季节变化的调查表,让学生记录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短文。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季节变化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在季节变化中的生长变化。
2.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
九、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调查表和短文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季节变化的理解程度。
3. 拓展活动的表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十一、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观察,记录家庭成员在不同季节中的生活习惯变化。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5 气候与季节
5.气候与季节【教学目标】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能够比较出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2.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3.感受自然界四季的变化,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持之以恒地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养成记录观察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长期观察并记录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集中话题1.PPT出示:《四季》春赏东郊青草枝,夏游南湖绿荷池。
]秋饮西廊黄花酒,冬吟北国白雪诗。
提问:诗中描写了哪几个季节?分别写了四季的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探索和调查1.说得真棒!这些景物总是会出现在特定的季节里,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季节拍摄的吗?2.你怎么知道是夏呢?3.像这样在一定地区出现的规律性天气现象,就是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而图片上这些就是我们这个地方夏季的一些气候特征,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夏天的气候特征呢?4.师:小结,我们刚才从天气的变化,动植物,人们的衣着在四季的变化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夏季的气候特征。
5.小组讨论汇报:其他三个季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样的?师:建议大家跟我一块从这三个方面归纳四个季节的特征好不好?指名读合作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交流。
抽生展示汇报,其他学生作补充。
6.巩固练习:(1)成语找家:根据成语判断季节。
抽生板贴。
花红柳绿,冰雪消融,皎阳似火,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枫林如火,冰天雪地,万物凋零。
(2)听声音辨季节: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多媒体:雷雨声,夏季傍晚的蛙声,西北风。
(3)别样的景致:多媒体:万物复苏的景致,秋天的景致[来源:Z|xx|]7.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1)植物在四季的变化。
以学生最熟悉的植物入手。
学生看图或音像资料后说,再适当补充。
(2)动物在四季的变化。
以青蛙为例,抽生补充。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8 《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
《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从了解天气变化扩展到气候变化。
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所以,它既是扩展课,又是总结课。
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继前四课观测天气现象后引人气候概念,运用前四课的学习成果将视野扩散开来研究四季的特征,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同时,又将学生的探究引向对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对动植物的关注扩展到其周期性变化。
对学生以后学习生命历程和生物的进化都具有积极意义。
本课的结构呈双线相接态势,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和发觉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第一次扩容是由小到大的递进。
即:从前面所学每天的天气现象人手,阐明从长期的观点看它具有的规律性,说明这个规律性就是它的气候特征,表现出天气的独特性与气候特征的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第一步的内容扩展。
具体表现为课文的第一部分,即课文的导人部分。
第二次扩容则是由此及彼的扩散。
即:在说明什么是气候特征,也就是在第一次扩容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认识本季节的气候特征,说明此特定气候特征时间段为秋季,从中暗含什么是季节,即“具有特定气候特征的时间段”,给出划分季节的标准,即教材的第二部分。
在此部分中,教材配以插图,从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小雨绵绵、穿上了毛衣四个方面展现秋季因气候原因产生的景致变化,并以此为例,引出秋季的概念,说明我们划分季节的标准,指出季节的时段性,为后续认识其他三个季节的特征提供了标准。
除教材图片介绍的秋季气候表现外,秋季的气候还表现为每天日照时间减少;从酷热转向清凉,气温逐渐下降;生物生命活动能力逐渐降低,动物开始准备过冬,迁徙动物离去,植物果实成熟,准备过冬,秋收开始等等。
接下来,教材以认识秋季的特征为基础开始扩散,引导学生认识其他三个季节(春季、夏季、冬季)的气候特征,使学生获得对四季气候的较为完整的认识。
这也就是教材的第三部分。
在此部分,教材以表现不同季节典型特征的三幅景致图片来引导学生回忆并归纳春季、夏季、冬季的气候特征,引发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概括它们的季节性气候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们这个地方,每年的夏天气温会很高,经常下雨。那么夏天下不下雪?
通过气温的变化,可以看出一年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性。
通过雨雪的变化,可以看出一年中雨雪变化的规律性。
小结:在一定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如:温度、刮风、下雨等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一年有四个季节,季节就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课 题
5、气候与季节
课 时
1
备课教师
亓娟
单 位
岱岳区下港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同时也了解自己家乡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5、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对动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比较并记录。
【采用谈话交流的学习方式,自己感知,共同总结出气候的概念。】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气候与季节》,一起来来研究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完整板书:5气候与季节)
三:师生通过文字、图片交流,归纳四个季节的气候特征。
1、使用课件,欣赏一组四季的风景图片。
2、从三个方面依次归纳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
(一:天气在该季节中的变化;二:植物在该季节的变化;
【吊兰比较便宜,而且容易管理。最好能组织学生统一种植吊兰,把各自的花盆搬到学校来,统一放置。每天都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做好记录,而且也顺便瞧瞧其他同学的吊兰的状况。】
六:下课。
板
书
设
计
5、气候与季节
1:天气变化
从三方面归纳: 2、植物的变化
3、动物的变化
教
学
反
思
三:、动物在该季节的变化)。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小组内先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讨论重点天气的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出各季节的气候特征:
(1)、春季
气候特征:每天日照时间增加,气温回温上升,风和日丽(适合春游),冰雪融化。
动植物特征:冬眠动物苏醒,迁徙动物从南方返回,植物发芽,播种开始等(花生、玉米、辣椒、凤仙花、柳树发芽等)。
教学重点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变化。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复习交流,巩固掌握“天气”。
(上周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分组连续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请大家
拿出记录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教师投影(或其他方式)某小组的天气情况记录表,师生共同分析。(分析内容:1、每天的天气情况2、一周内的天气情况有没有相似之处。)
【天气与气候这两个概念的掌握与区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上课之初就先强化巩固“天气”的概念为以下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引出课题“气候”并简单交流。
师说:刚才交流的话题是“天气”,接下来我们再聊一个和天气有关的新话题“气候”。(并板书气候)
师问: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学生答)。
师生交流:在这四个季节中,气温都是相同的吗?
(4)、冬季
气候特征:每天日照时间达到一年当中的最低值,气温较低,有雪和冰冻现象。
3、根据成语判断季节。
草长莺飞三九严寒雨后春笋金风送爽
滴水成冰风高云淡骄阳似火丹桂飘香
【在课上适时地进行拓展,及时巩固新知】
四:探究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1)、出示植物(枫树)的照片。
这是什么树?(在秋天,它的叶子是火红的)春天长得怎么样?夏天和冬天呢?
五:拓展延伸
(1)课下完成表格(家乡四季的气候特征)。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掌握的不是那么的牢固,那就需要课下的“写一写”的活动来加深巩固。】
(2)完成观察日记表格。种植一棵植物(吊兰)或动物,坚持观察,并记下它的成长变化。
【培养学生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对动植物的变化甚至是四季的变化,进行比较记录。养成记录、观察的科学习惯。】
冬季?????????飞回南方
小结:在自然界中,动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为了适应环境,会有相应的变化。
动植物特征:动物冬眠(冬眠动物有:青蛙、松鼠、刺猬、黑熊、棕熊、北极白熊等),一些植物落光树叶等。
气候对动物的影响:冬眠和迁徙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谈话中,探究中,学习成长,从小爱做一个勤动脑、敢说话的小科学家】
(2)、夏季
气候特征:每天日照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气温较高,多云天气为主,有时出现雷阵雨和台风。
动植物特征:植物茂盛,生长速度快,夏季特有的动物出现。(蝉、青蛙、蚊子等)
(3)、秋季
气候特征:每天日照时间减少,气温逐渐下降,天高云淡,凉风习习。
动植物特征:动物准备过冬(分换装、迁徙、冬眠),迁徙动物往南方迁徙(迁徙动物有:家燕、大雁、藏羚羊等),植物果实成熟,秋收(水稻、梨、苹果、葡萄、柿子、橘、柚等)。
分组讨论,选择一种植物(柳树、梨树、苹果树),说说它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最后全班简单交流,
(2)出示动物(青蛙)的图片。
交流总结青蛙的四季:春季生长,夏季交配、生产,秋季准备过冬,冬季冬眠。
(3)出示燕子一年四季的变化的情况。
燕子春季?????????进行生殖
夏季?????????从南方飞来?
秋季???????? ?在南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