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语言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 244-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许译申【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展开述评,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纯语言”、“理想的翻译”、“忠实原则”、“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出现在上文中关于沃尔特•本雅明的诸多翻译思想,表明其翻译理论及观点对传统意义上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沃尔特•本雅明 《译者的任务》 纯语言 可译性沃尔特•本雅明可谓是德国翻译史、乃至世界翻译史上一位独树一帜的翻译理论家。

他一反常态,对传统翻译理论、观点提出质疑、挑战,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翻译思想。

沃尔特•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诸如“纯语言”、“后来的生命”、“可译性”、“不可译性”等重要概念,并阐述了蕴含其中的独特的翻译思想。

一、 沃尔特•本雅明本人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上半叶德国翻译研究史上最有建树、影响最大的散文作家、文学批评家和语言哲学家。

其翻译理论和观点丰硕、新颖,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观与众不同、甚至相去甚远,自成一家。

沃尔特•本雅明本人翻译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巴黎风貌》,并于1923年为此写了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或称《翻译的课题》)(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ns)的序言。

本雅明在该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翻译理论和观点。

二、 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1.纯语言。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对“纯语言”的定义为:所有超历史的语言间的亲属关系都存在于每一种语言各自的整体意指之中—然而,这种意指不是任何单一的语言可以通过其自身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各种语言一切互补的意指集合来实现,这个意指集合即是:纯语言。

从“纯语言”翻译观看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从“纯语言”翻译观看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收 稿 日期 :0 1 2— O 2 1 —1 2
作者简 介 : 张晓娜 (94一) 女 , 18 , 河南济源人 , 硕士 , 助教 , 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10 ・ 0

张晓娜 :k 纯语 言” 译观 看原作 与译 作 的关 系 Z“ 翻
言整体 意指中, 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单独体现这种意 制原语 , 而是要利用语言 中的差异 , 依靠外语去颠覆 指, 只有通过各语言的意指相互补充才能完整地体现 原语 的秩 序 , 将潜 藏 在 原语 中 、 要 原语 无 法 表 达 的意 出来 , 即纯语 言。本雅 明认 为语 言之 间不是形 同陌 念展现出来 。传统翻译理论追求 的是尽可能准确地 路 , 是密 切相 关 的 , 强 调 人 类 诸语 言之 间具 有 亲 传达原作的意义和形式 , 而 他 本雅明认为在这种理论指导 缘性 , 即各 语 言间 的类 似 性 。任 何一 种语 言都 无法 充 下 , 者 既要忠 实 于原 作 的 意义 , 译 又要 兼 顾原 作 的形
j ni hsm s ri eT eTs eTa s tr o ae i aioa t nl i er so “at uns”ad a i at pe h ako t rnl o.C mpr wt t d i lr s t nt o e f f h les n mi n e c fh a d h r tn a ao h i if
手, 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及译者的任务加以阐述 。
关键 词 : 传统认识; 纯语言; 原作与译作 ; 译者的任务
中图分类 号 :09 文献标 识码 : H5 A
文章编 号 :084 1 (02 0 -100 10 -96 2 1 ) 1 0 -2 0

“纯语言”理论与翻译偏差

“纯语言”理论与翻译偏差
品 的领 域 , 定 和 排 斥 了 翻 译 的 信 息 传 递 功 能 , 他 看 来 , 学 否 在 文 作 品 的 本 质 属性 不 是交 流 或 传 授 什 么信 息 。而 任 何 旨在 发 挥 传 递 功 能 的 译 文都 不 能传 递 什 么 ,却 只 能 交 流 一 一 因 此是 非本 质 的 。因 此 . 递 信 息 内 容 成 了 劣 质翻 译 的标 志 。 一 观 点 使本 雅 传 这 明 把 翻 译 的信 息传 递 价 值 降 到 最 低 ,交流 和 转 译 意 思 也 不是 翻
文 章 编号 : 6 3 2 l ( 0 1 1 — 2 1 7 — 1 l2 纯 思想
《 者 的 任 务 》 , 雅 明 就 翻 译 理 论 进 行 了 阐 释 , 出 了 译 中 本 提 “ 纯语 言 ” 一概 念 。 中 ,纯语 言 ” 穿 了作 者 对 可 译 性 不 可 译 这 文 “ 贯 性 、 言 的亲 缘 关 系 以 及 原作 和 译 作 的关 系 等 问 题 的 讨 论 , 定 语 其
关 系” 是 基 于 这 些 语 言 是 “ 就 纯语 言 ” 碎 片 。 的
赖 于 译 者 的领 悟 力 、 受 力及 翻 译 功 底 。如 王 维 的 《 城 曲 》 感 渭 :
B n e 的译 文 是 : yn r
2纯语 言 与翻译 .
本 雅 明认 为翻 译 不 是 为 不 懂 原 作 的读 者准 备 的 ,甚 至原 作 也 不 是 为读 者 而存 在 。本 雅 明 一 开 始便 将 读 者 放 逐 出翻 译 和 作
等 值 必 定 带 来 翻译 上 的 问题 ,导 致 翻译 偏 差 。其 产 生 的 原 因 如
下:
31 言 特 质 差 异 .语

纯语言翻译理论共28页文档

纯语言翻译理论共28页文档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纯语言翻译理论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汉英翻译中的“通天塔”

汉英翻译中的“通天塔”

汉英翻译中的“通天塔”在翻译的哲学理论中,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理论和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长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本文以汉英翻译中的一些实例来阐释这两个理论,并进一步指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前者到后者,“通天塔”由形而上的抽象找到了通往形而下的具体道路,最终能够指导翻译实践。

标签:翻译的哲学理论纯语言阐释学通天塔一、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观翻译的纯语言哲学观于1923年由德国犹太裔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首次提出。

他在自己翻译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Boudelaire)的诗歌集《巴黎画景》(Tableau Parisiens)中写了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的序言。

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本雅明阐述了他的纯语言(pure language)的语言哲学观。

文中他将纯语言定义为:“…all suprahistorical kinship of languages rests in the intention underlying each language as a whole——an intention,however,which no single language can attain by itself but which is realized only by the totality of their intentions supplementing each other:pure language.”[1]意为:每一种语言的意指之间都互相存在着超历史的亲缘关系,但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单独体现所有语言的整体意指,只有将各语言的意指全部相互补充才能完整地体现出这种整体意指,带有这种整体意指的语言即为“纯语言”。

这种对纯语言的定义很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圣经中“亚当的语言”(Adamite language)或是“通天塔”之前的语言(pre-Babelian language),这可能是由于本雅明出生于德国犹太家庭,受犹太教神秘哲学的影响,致使他的翻译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 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翻译论》(About Translation, 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

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 emantic translation) 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 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 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这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

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解读,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一.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

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纽马克翻译理论

纽马克翻译理论

纽马克翻译理论
纽马克翻译理论,也称为“纽马克模式”,是一种翻译理论,它是由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翻译学家罗伯特·纽马克(Robert Newmark)提出的。

纽马克翻译理论首先指出,翻译实质上是一种意义的转移,而不是简单地把源语言转换成目标语言。

根据纽马克的理论,翻译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语言转换和意义转移。

首先,语言转换指的是将源语言的句子翻译为目标语言的句子,而意义转移则是将源语言的句子的意思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句子的意思。

纽马克翻译理论已经成为当今翻译理论的基础,因为它把翻译理论从单纯的语言转换转变为一种复杂的跨文化活动。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把翻译定义为一种语言转换,而且把它定义为一种意义的转移。

它强调了翻译的跨文化性,要求翻译者把源语言中的意义转移到目标语言中,而不是单纯地把源语言的句子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句子。

翻译的六大理论

翻译的六大理论

翻译的六大理论翻译的六大理论是指在进行翻译时,会参考和考虑的六种不同的理论,它们分别是文本结构理论、意义理论、功能理论、交际理论、多元翻译理论和双系翻译理论。

一、文本结构理论文本结构理论认为,文本中包含的信息是通过特定的结构来表达的,而翻译的目标就是要把原文的结构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从而使其具有相同的意义。

英国文学家普鲁士(R.C.Powell)曾提出“文本的结构是它的意义”,他认为文本的内容是结构决定的,翻译者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结构。

二、意义理论意义理论认为,翻译的重点是意义,即原文和译文应该拥有相同的意义。

文学翻译者应该在意义上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完整性;而技术翻译者则要注重意义上的准确性。

这意味着,翻译者在翻译时,要立足于原文的意义,要把原文的意义完整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三、功能理论功能理论认为,文本的功能是其最重要的特征,翻译的目标就是要在文本的功能上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完整性。

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文本的功能,并尽量保持译文的功能和原文的功能相同,即保证译文能够发挥出原文所想要传达的意义。

四、交际理论交际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译文应当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意味着,翻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要尽量使译文能够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五、多元翻译理论多元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

翻译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尽量把原文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六、双系翻译理论双系翻译理论认为,译文既要把原文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又要确保译文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从而使译文尽可能成为一种可接受的作品。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原文的内容,还要考虑译文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从而使译文更加准确、生动、接近原文。

总而言之,翻译的六大理论是文本结构理论、意义理论、功能理论、交际理论、多元翻译理论和双系翻译理论,它们都是翻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理论,翻译者应当熟知这些理论,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规律的学术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翻译理论。

1. 文化转移理论:文化转移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文字层面的转换,还涉及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知识和观念的转移。

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要适应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2. 契诃夫式的翻译理论: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提出的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应充分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意义,而不仅仅是机械地翻译文字。

译者应当有创造性地进行翻译,使得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够产生类似的效果。

3. 统一性翻译理论:统一性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应当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忠实于原文的意义。

译者不应进行大幅度的改动或添加,而应尽量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4. 语际翻译理论:语际翻译理论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主张翻译应在不同语言系统之间进行。

翻译者需要准确地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用,以便进行有效的转换。

5. 文学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文学翻译要求译者不仅仅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艺术风格和情感。

文学翻译理论也探讨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

6. 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应当追求在目标文化中达到与原文相当的效果,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机械的翻译。

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背景和习惯,以及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使得译文能够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这些翻译理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翻译工作。

同时,翻译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会出现新的理论和方法。

翻译学导论

翻译学导论

翻译学导论1. 霍姆斯的翻译学结构图霍姆斯的翻译学可以分为“纯理论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1)按照霍姆斯的解释,“纯理论翻译学”的目标是描述翻译现象(描述性翻译理论),建立一些普遍的原则,用以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翻译理论)。

“纯理论翻译学”下面的“翻译理论”分支又可再分为普遍理论和专门理论。

霍姆斯这里的“普遍理论”是指那些致力于描述和解释各种类型的翻译,并加以概括,适合所有翻译的研究。

“专门理论”研究包括:翻译媒介研究、翻译语对研究、翻译层次研究、文本类型翻译研究、翻译时期研究、具体翻译问题研究。

尽管霍姆斯做出了上述区分,他同时也指出,上述“专门”翻译理论的各个方面可以同时适用。

霍姆斯的“纯理论翻译学”的另一个分支是“描述性翻译研究”。

描述性翻译研究重点探讨的是翻译产品、翻译功能和翻译过程。

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成果可以融入“翻译理论”这个分支,建立一种翻译的普遍理论,或者更为可能的是,按图所划分的“专门翻译”理论。

(2)霍姆斯的“应用翻译学”包括三个方面:译员培训、翻译辅助工具、翻译批评。

2. 产品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探讨已经存在的翻译作品。

它可以对单个的原语文本--目的语文本配对进行描述或分析,也可以对同一个原语文本的一个或多个目的语文本展开比较分析。

这些小规模的研究可以累积成为更大规模的翻译研究,探讨某一特定时期、某种语言或是某种文本类型的翻译。

大规模的研究可以是历时性的(顺着时间的发展),也可以是共时性的(某一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功能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指的是“在接受语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描述[翻译的]功能:这是对背景而不是对文本的一个研究”。

可以探讨的问题包括哪些书籍在何时何地被翻译,产生何种影响。

这一领域,霍姆斯称之为“社会翻译研究”,今天更多地称之为“文化导向的翻译研究”。

过程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和翻译的心理学有关,它主要致力于挖掘译者大脑中所发生的事情。

虽然后来有些研究者在朗声思维(译者在翻译时将他们的翻译过程叙述出来,研究者对译者的叙述进行录音)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这一领域至今仍然缺乏系统的分析。

本雅明“纯语言”翻译观浅释

本雅明“纯语言”翻译观浅释
二 、 雅 明 的“ 语 言 ” 念 与 翻 译 本 纯 概
西 方 翻译 流 派 和 翻译 理 论 的 发 展 一 向 深 受 其 所 处 时代
哲 学 思 潮 和 思 维 方 式 的影 响 。二 十 世 纪 中叶 。 逻 各 斯 中 心 以
主 义 ( gcnr m) 理 论 基 础 的结 构 主 义 在 西 方 占据 了 主 1 oe ts 为 o i 导地 位 。到了 2 0世 纪 6 0年 代 中 期 。 法 国 哲 学 家 德 里 达 ( c usD rd ) J q e er a 开始 倡 导 一 种 新 的 反传 统 思 潮 。 “ 构 主 a i 即 解
言” 念 . 雅明是这样解释的 : 概 本


解 构 主 义是 对 结 构 主 义 的 反 叛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9 0年代 初 以 来 , 一 思 潮 在 西 方 翻译 理 论 界 影 响 日益 扩 大 。 传 统 这 对 的 翻 译 理论 产 生 了 很 大 的 冲击 。 目前 。 构 主 义 翻 译 理 论 在 解 多元 化 的西 方 翻译 理 论 研究 中成 为 一 股 热 潮 。
林 琳
福 建 福 州 3 00 ) 5 0 7 ( 建 师 范 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福
摘要 : 绍 了 当代 西 方 解 构 主 义 翻 译 理 论 奠 基 人 沃 尔特 ・ 雅 明 在 其 《 者 的任 务 》 文 中提 出 的“ 介 本 译 一 纯语 言” 问题
及 其 翻译 思 想 , 析 了本 雅 明 的 “ 语 言 ” 念及 与 之 相 联 系 的 解 构 主 义 翻 译 观 。 出它 对 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的 冲 击 及 其 评 纯 概 指
解 构 主 义 者 认 为 文本 (x) 一 个 无 中 心 的 系 统 , 有 【t e 是 没

专业的语言翻译理论

专业的语言翻译理论

专业的语言翻译理论语言翻译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工具,能够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沟通。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翻译成为了一项越来越受重视的专业领域。

本文将以专业的角度,介绍语言翻译的理论基础。

一、语言翻译的定义和作用语言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在国际交流、商务活动、学术研究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言翻译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各领域的跨国合作。

二、翻译理论的分类翻译理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流派:等效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理论。

1. 等效理论等效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追求在目的语言中传达出与源语言相同的意义和效果。

这种理论强调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要保持两种语言之间的等效性,使译文具有与源语言相同的效果。

2. 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是根据接受者的需求和情景,调整译文的形式和内容,以传达源语言的目的和意图。

这种理论认为,翻译的目标是满足接受者的需求,同时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

3. 目的理论目的理论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实现某种特定的效果,通过翻译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对翻译目标的思考和理解,以此来确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哪种翻译理论,都需要依赖一些基本的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翻译原则:1. 信实原则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意图,不能随意增删或改变原文的信息。

2. 通顺原则译文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以使译文通顺自然。

3. 文化适应原则翻译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调整和适应,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环境。

4. 语法准确原则翻译应该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保证译文的语言结构正确。

五、专业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作为一名专业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和技巧:1. 语言能力:掌握专业的目标语言和源语言,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2. 文化背景: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能够在翻译过程中针对不同文化背景进行调整。

纯语言翻译理论

纯语言翻译理论

二、本雅明的“纯语 言”
• 各种语言(碎片)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亲缘关系,这 种内在的亲缘性是以一种特殊的趋同性为标志的, 但这种趋同性却并非相似性或可代替性,而是一种 互补性。同一事物,在作为整体的每一种语言中被 意指,但此事物又无法被任何单一的语言所企及, 而要通过所有相互补充的语言意图之总体性,方可 到达。这个由各种相互补充的语言意图所构成的总 体,就是纯语言(pure language)。 语言的“终极本质”(ultimate essence);各种语言通 过各自意义的形式互补、交融达到和谐(harmony of the languages) ,使各种语言相互融合臻至完满。 意指对象(the intended object)的相同性;意指方式 (the mode of intention)的相互补充,相互妥协,相 互交融。
实例3
• On the morning of a fine June day, my first bonny little nursling, and the last of the ancient Earnshaw stock, was born. (E.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Ch.8, V.I) • 译文一:6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厄恩肖 这个古老世家的最后一代继承人出生了,这是 第一个我亲自喂养的孩子。 • 译文二:六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要抚 养的第一个小宝宝,也是古老的厄恩肖家族的 最后一根苗,出世了。
四、力求表意方式的互补与融合
• 本雅明并非不要“忠实”,他要的是比 传达意义更高的“真实”,他要寻求的 是语言之间的亲缘性(the kinship of languages),让原文与译文之间达到和谐 统一,也就无限接近了忠实。

从“狰狞”到“和谐”:本雅明“纯语言”的翻译观

从“狰狞”到“和谐”:本雅明“纯语言”的翻译观

从“狰狞”到“和谐”:本雅明“纯语言”的翻译观杨宁宁【期刊名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Walter Benjamin'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1921)presentsa pure language translation theory.It seems monstrosity,because it banishes reader (recipient)and communication,evenmeaning.In fact,pure language theory is a harmony translation theory.In pure language the reconcili-ation and fulfillment realm witness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two bickering and contradictoryconcepts,the originality and the translation,thefidelity and freedom.Benjamin's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pure language is ideal in some degree,with strong messianic redemption spirit.We can be close infinitely to it but never reach it.%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文提出了一种“纯语言”的翻译观,这种翻译观看似“狰狞”,因为它放逐了“读者”(接受者)与“交流”,甚至放逐了“意义”。

理论上它是一种“和谐”的翻译观。

在纯语言这一“和谐、圆满的领域”的观照之下,原作与译作、忠实与自由这两对以往总是争吵不休、相互对立的概念也和谐地统一起来。

本雅明关于“纯语言”的翻译观

本雅明关于“纯语言”的翻译观

浅谈本雅明关于“纯语言”的翻译观摘要:本雅明关于语言的思考,以及与语言相关翻译的论述,对今天的翻译者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本雅明纯语言翻译观一、本雅明其人本雅明(1892-1940)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哲学家。

他在求学期间,始终坚持以独立探索为主的自学方式,博览约取,对文史哲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191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向多所大学申请教授资格学位失败后,开始流亡和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生涯。

在此期间,他写出了许多光彩夺目的论文。

他是全面而博大的,他的思想覆盖了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二、本雅明关于语言和翻译的主要思想本雅明对语言的思考是他的文学和社会哲学思想的前提。

他对语言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的《论总体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未来哲学纲领》和《翻译者的任务》等文章中。

1、本雅明的语言观。

本雅明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广义的精神表达。

“语言不仅与人类精神表达所有领域(语言总是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内在于这些领域)并存,而且与万物长存。

无论在生物界还是在非生物界,没有一样事物不以某种方式参与语言,因为表达自身精神内涵正式每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本雅明把这种语言称为“总体的语言”,即有本体的语言或元语言的意味。

本雅明把这种“总体的语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物的“语言”。

第二层次是人的语言。

“为事物命名乃是人的语言的存在”。

人的语言与物的语言不同在于,物的语言向人表达自己的精神存在,而人的语言则向上帝表达自己精神存在。

正是在命名中,人把自己的精神内涵传达给了上帝。

这就引出了“总体语言”的第三个层次,或者说是最高层次,那就是上帝的语言。

上帝是通过语言创造世界和万物的。

在造物过程中,语言及时创造性的,又是“完成了的创造”,同时还具有认知力和判断力。

人的语言仅仅是来自于上帝赋予的命名能力。

命名是语言的最本质的特征,不仅是其最终的声音,也是其真正的需要。

本雅明的“纯语言”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本雅明的“纯语言”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帝的语言是最纯粹的 ,这个语言和精神 的领域表达的是

种神 的启示 ,在那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表达 的。所 以,
在与语言相关 的翻译问题上 ,他的见解也颇为独到。他
认为 , 一切语言都是翻译 。既然上帝的语言 ,或者说 逻
各斯 ,是一种把人 的语言与物的语言统一起来 的最高形
来 ,翻译 的首要 目的是通过协调语 言的多元性使 它们相
语言”的概念来评述解构主义翻译观的 实质 ,并揭示它给我们带来启 迪的同时又难 以摆脱 自身的局 限性。
关键词 :本雅明 ;纯语 言 ;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3 59 文献标识 码:A 1.
《 译者的任务 》 T e ak fh r st ) ( h s e a lo 是德 国 T ot T n ar
本雅明率先提 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 ,因为原作通
过翻译 已发生 了变化。他在 《 译者 的任务 》一文 中指出 ,
译者的任务不在 于把意义复制 , 让读者理解原文 。译者 要利用语言之 间的差异 ,借外语来倾覆原语 的秩序 , 又
把潜藏在原文之 中、原文无法表达 的意思展现出来。 本雅明 的这篇著作是一篇语言哲学 的论文 ,而不是 单纯谈翻译 的文章 。他是借助对翻译 的论述 ,来 阐明他
本雅 明的 “ 五 解构 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纯 言 夕 口口 ,
赵 侠 ( 徐州工程学院外 国语学 院,江苏
徐州
2 10 ) 2 08

要:传统 的翻译思想认为 ,翻译应该忠实于原 文,即要 追求对等 。德 国思想 家本雅明 ( lr e a i ) WaeB  ̄ mn 在 t
他的 《 译者 的任务 》一 文中指 出 ,翻译不应该求同 ,而应存异 。这从根本上 对传 统的翻译 思想提 出了质疑 ,他 的 “ 纯 语 言”翻译 思想为翻译 学研 究开拓 了崭新 的空间 , 并被奉为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经典 O本文主要 围绕本雅明关于 “ 纯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之“纯语言”解读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之“纯语言”解读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之“纯语言”解读自从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被再次发现以来,翻译理论研究便接踵而至,关于翻译与语言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日趋增多。

要理解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就要联系他早期语言哲学的核心观点“纯语言”观,因此通过对《译者的任务》进行再解读,尝试对其“纯语言”作深入探讨。

标签: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纯语言;互补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5.075《译者的任务》是本雅明翻译完波德莱尔的著作《恶之花》后,为这部作品写的译序,于1923年问世。

这篇文章篇幅不是很长,但是让众多学者倍感晦涩艰深。

纯语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纯语言的本质是什么?译者的任务是什么?通过对《译者的任务》进行解读,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1纯语言著名犹太神学家肖勒姆曾写道:“本雅明对《译者的任务》的探究是他在语言哲学领域研究神学的高潮期。

他非常重视这篇文章,甚至把其中的部分观点视为他的座右铭。

”(肖勒姆,2009:124)所以,本雅明的“纯语言”观点一直与他的语言哲学思想紧密相连,并不是他的突发奇想。

想要准确把握其语言哲学的基本内容,首先需要区别意指对象和意指方式这两个概念。

Desk和桌子意指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指桌子,然而它们的意指方式却是不同的。

就意指方式而言,这两个词对美国人和中国人是不同的,因此它们不能互换,而且二者最终极力地排斥彼此。

就意指对象而言,Desk和桌子指的是同一物体。

虽然这两个词的意指方式Desk和桌子极力地排斥,但是英语的“Desk”和汉语的“桌子”却相互补充,这样,不同的意指方式来补充其意指对象。

“同一事物不可能由一种语言来表达,这种借助各种语言间相互补充构成的总体,即纯语言。

”(本雅明,2005:283-284)乔治·斯坦纳曾说,一切翻译理论都是有关语言的理论。

本雅明认为,“人類因原罪的堕落,起初是语言精神的堕落,产生了人语。

不再是彻底而具魔性的语言,而是用来反映知识的工具;不再是语言的统一,而是混乱的世界语言。

从“狰狞”到“和谐”:本雅明“纯语言”的翻译观

从“狰狞”到“和谐”:本雅明“纯语言”的翻译观
杨 宁 宁
( 北京师 范大学 文学院, 北京 1 0 0 8 7 5 )
摘 要 : 本雅明《 译 者 的任 务 》 一 文 提 出 了一 种 “ 纯语 言” 的翻译观 , 这 种翻译观 看似“ 狰狞” , 因为 它放 逐 了“ 读
者” ( 接 受者 ) 与“ 交流 ” , 甚 至放 逐 了“ 意义” 。理 论 上 它是 一 种 “ 和谐” 的翻 译 观 。在 纯语 言 这 一 “ 和谐 、 圆满的领域 ” 的观照之 下, 原作与译作 、 忠 实 与 自由这 两对 以往 总是 争 吵 不休 、 相 互对 立 的概 念 也 和 谐 地 统 一 起 来 。本 雅 明 这 种
斯看 来 , 本雅 明 的翻 译 观 是一 种 狰 狞 、 粗暴 、 不 可 理
林 反 复 阐述 过 ) ; 后来 人类 建造 巴别 塔 的这一行 为触 怒 了上帝 , 于是 上帝把 原始 语 言打碎 , 分 布到世 界各 地, 形 成各种 不 同 的语 言 , 而每 一种语 言对 于那 失落 的原始 语言 ( 纯语 言 ) 来说 , 就犹 如其 中 的一块碎 片 。 这 样本 雅 明对于 “ 纯语 言” 的追求 与 向往便 不可避 免 地 带有 一 种救 赎 情 怀 。他 把 “ 纯 语 言” 比作 一 个 瓷 器, 具体 的 、 个 别 的语 言 是 它 的 碎 片 , 碎 片 的粘 合 构
样 的译 文令 人难 以理 解 , 不知所 云 。但 问题是 , 本 雅
明为何 要提 出这样一 种看 似“ 狰狞” 的翻译 观 ?在 本
雅 明那 里 , “ 意义 ” 处 于何 问题 , 我 们 可 以尝 试 从 本 雅 明 提 出的两 个 比喻—— “ 碎 片之 喻” 与“ 切 线之 喻” 人 手来

浅析本雅明纯语言翻译理论

浅析本雅明纯语言翻译理论

2012.08学教育84第二种译法:我们被视为智力愚钝的学生,支配学习英语。

按照语法第一种翻译是没有错误的,而第二种译法则打破传统,不落俗套,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当时被歧视者遭受歧视、受压抑的沮丧心情。

2、语感有助于语言内涵的再创造在普通的诸如诗歌等文章或是词句的翻译当中,就算翻译有误,也至多是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意境,然而,在商务贸易中出现翻译不准确或是错误则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商务翻译多是涉及大额资金或者技术等的交易,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对精确性的要求则比普通的翻译要高得多,对此,语感的重要性将会更加突出。

如:So if you will reduce your price by say,5%we might come to termers.应该译成:因此如果贵方肯降价5%的话,我们将达成协议。

而不是:如果贵方肯降低价格,比如说5%,我们或许可以达成协议。

显然两者之间有个包含关系,如果将这个折扣率理解错误,则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样的,在商务翻译中,应该尽量做到准确精炼,切记长篇大论,要注重某些特殊词的具体意义。

比如说:我方已经开始向国外出口我们的机器。

(1)We have begun to export our machines to the countries abroad.(2)We have begun to export ourmachines.因为“export”本身就具有向国外出口商品的意思,所以第二种译法就显得重复,不精炼。

再如:我方需要新式衣服。

(1)We need clothes which is of thenew style.(2)We need new-style clothes.“new-style”是新式的意思,既明了又简洁,就不必再用一个从句表达,显得冗杂。

三、小结翻译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取决于翻译人员的综合实力,包括健康的专业思想、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双语听说能力及运用能力、较强的揣摩能力以致对原作进行仔细细心揣摩,感悟出原作者的深刻含义及无限韵味,广阔的知识面,包括文化背景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
• The stage of mental comfort to which they had arrived at this hour was one wherein their souls expanded their skins, and spread their personalities warmly through the room.(Tess) • 译文一:他们那时候,正喝到欢畅的境地,所 以都是酒酣耳热,神舒心畅,满眼生花,满室 生春,豪情逸志,超脱形赅。(张谷若) • 译文二:这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心旷神怡的阶段, 一个个魂灵超脱了形赅,在屋里热切地表现各 自的个性。(孙致礼)
实例3
• On the morning of a fine June day, my first bonny little nursling, and the last of the ancient Earnshaw stock, was born. (E.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Ch.8, V.I) • 译文一:6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厄恩肖 这个古老世家的最后一代继承人出生了,这是 第一个我亲自喂养的孩子。 • 译文二:六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要抚 养的第一个小宝宝,也是古老的厄恩肖家族的 最后一根苗,出世了。
二、本雅明的“纯语 言”
• 各种语言(碎片)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亲缘关系,这 种内在的亲缘性是以一种特殊的趋同性为标志的, 但这种趋同性却并非相似性或可代替性,而是一种 互补性。同一事物,在作为整体的每一种语言中被 意指,但此事物又无法被任何单一的语言所企及, 而要通过所有相互补充的语言意图之总体性,方可 到达。这个由各种相互补充的语言意图所构成的总 体,就是纯语言(pure language)。 语言的“终极本质”(ultimate essence);各种语言通 过各自意义的形式互补、交融达到和谐(harmony of the languages) ,使各种语言相互融合臻至完满。 意指对象(the intended object)的相同性;意指方式 (the mode of intention)的相互补充,相互妥协,相 互交融。
实例1
• 翻译不是发挥译文的“优势”,而是发 挥译文的“韧性和潜力”,尽量包容原 文的表意方式 • Unless you’ve an ace up your sleeve, we’re dished. • 除非你有锦囊妙计,否则我们是输定了。 • 除非你袖中藏有王牌,否则我们是输定 了。
实例2
Wine was thicker than blood to the Mondavi brothers, who feuded bitterly over control of the family business, Charles Krug Winery. • 译文一:查尔斯· 库勒格酿酒厂使蒙特维兄弟忘 了手足情谊,他们为争夺这份家业而结怨成仇。 • 译文二:对于蒙特维兄弟来说,酒浓于血,他 们为了争夺查尔斯· 库勒格酿酒厂这份家业,而 斗得不可开交。
一、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 沃尔特·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20世纪德国在翻译研究领域最有建树、影响最 大的哲学家 • 《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1923)是本雅明翻译法国诗人波德莱 尔《巴黎风貌》后所写的一篇导言;在文中对 翻译的本质及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等提出了一系 列独到的见解 • 本文被奉为文学翻译研究的经典,并在20世纪 80年代被视为后现代翻译理论的代表作
意指方式实例2
• • • • at a stone’s shot/一箭之遥 to live a dog’s life/过着牛马般的生活 a shadow of a smile/一丝笑意 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三、译者的任务:开发纯语言
• It i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to release in his own language that pure language which is under the spell of another to liberate the language imprisoned in a work in his recreation of that work.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将纯语言从另外一种 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是通过再创造将囚禁于一部 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 翻译不是要转换和传达原作的内容和意义,因为信息 和意义只是原作中非本质的东西。翻译是要把作品中 那些内在的,固有的特殊意蕴(不同语言之间的亲缘 性)转换过来 • 为了语言的缘故,他得突破自己语言腐朽的障碍
四、力求表意方式的互补与融合
4、貌离神离
• … nor was Mrs. Hurst, who had married a man of more fashion than fortune, less disposed to consider his house as her home when it suited her. (J.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Ch.4, V.I) • 译文一:再说那位嫁了个穷措大的赫斯脱太太,每逢 上弟弟这儿来作客,依旧像是到了自己家里。(王科一) • 译文二:而那位赫斯特夫人嫁了个家财不足、派头有 余的男人,因而一旦得便,也很情愿把弟弟的家当作 自己的家。(孙致礼)
对本雅明“纯 语言”的思考
孙致礼
前 言
• 2002年1月,我在《中国翻译》上发表了题为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的论文, 指出中国的文学翻译长期“重神似而不重形 似”,崇尚归化轻视异化,妨碍了中国翻译水 平的提高。呼吁翻译界要以“形神皆似”为追 求,主张“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的翻译策略。 • 我的这一主张,可以从本雅明的理论中得到支 持。
四、力求表意方式的互补与融合
1、意指方式相似,意指对象相同 • I desire you will do no such thing. Lizzy is not a bit better than the others; and I am sure she is not half so handsome as Jane, nor half so good humoured as Lydia. But you are always giving her the preference.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 • 译文一:我希望你别做这种事。莉齐丝毫不比别的女 儿强。我敢说,论漂亮,她远远及不上简;论性子, 她远远及不上莉迪亚。可你总是偏爱她。 • 译文二:我希望你别做这种事。莉齐丝毫不比别的女 儿强。我敢说,论长相,她没有简一半漂亮;论脾气, 她没有莉迪亚一半好。可你总是偏爱她。
• •
四、力求表意方的互补与融合
3、“貌合神离”

• • • • • • • •
“I beg your pardon,” said Alice very humbly, “you had got to the fifth bend, I think.” “I had not!” cried the mouse, sharply and very angrily. “A knot?” said Alice, always ready to make herself useful, and looking anxiously about her. “Oh, do let me help you to undo it!”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Chapter 3) 译文一:“请原谅,”阿丽思很恭顺地说,“我想你是讲到第五个拐弯 的地方吧?” “我还没讲到!”耗子生气地尖声说道。 “打了一个结!”阿丽思说,她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所以焦急地看着周 围。“啊,让我帮你把它解开!”(陈复厣) 译文二: “对不住,对不住。你说到了第五个弯弯儿嘞,不是吗?” 那老鼠很凶狠怒道:“我还没有到。” 阿丽思道:“你没有刀吗?让我给你找一把罢!” (赵元任)
四、力求表意方式的互补与融合
• 本雅明并非不要“忠实”,他要的是比 传达意义更高的“真实”,他要寻求的 是语言之间的亲缘性(the kinship of languages),让原文与译文之间达到和谐 统一,也就无限接近了忠实。
五、译者的基本错误
• The basic error of the translator is that he preserves the state in which his own language happens to be instead of allowing his language to be powerfully affected by the foreign tongue. • 翻译家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保持了本国语 言的一种偶然的状态,而不是让自己的 语言受到外语的强烈影响.
• 翻译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有着不同的 意指方式的语言之间恒定地流动,让不 同的语言在相遇和互补的过程中显示出 它们之间的亲缘性,最终让纯语言从各 种意指方式的协和中呈现出来,达到救 赎的终点。 • 译作不是要仿造原作的含义,而是要与 原作的意指方式融为一体,引入异质语 言的意指方式,打破自身语言已经腐朽 了的障碍。
四、力求表意方式的互补与融合
• • 2、意指方式不同,意指对象相同 All goes on for the best here and I’m enjoying it quite a lot. They say I take to it like a duck to water. 这儿的一切都很好,我感到很惬意。他们说我 真有点如鱼得水。(比较:如鸭得水) That history test was duck soup. 那次历史考试真是小菜一碟。(比较:真像煮 鸭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