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汇总,实验考试
山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复习题及评分细则
山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复习题1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1个干电池(1号)2节电压表(0~3~15V)1个开关1个小灯泡(2.5V)1个小灯泡(3.8V)1个小灯座2个导线7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之间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L 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V电源两端的电压U/V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________电源两端的电压。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山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复习题1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2观察电压表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的A与B之间13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4电压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记录A与B之间的电压15断开开关,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的B与C之间,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6正确读出B与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格中17断开开关,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的A与C之间,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8正确读出A与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格中19得出正确结论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或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电压表读数时不要求估读。
2.每项评分细则中有一处错误不得分。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扣分;同一错误操作不重复扣分。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24年月日山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复习题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1个干电池(1号)3节开关1个定值电阻(10Ω)1个滑动变阻器(20Ω)1个电流表(0~0.6~3A)1个电压表(0~3~15V)1个导线8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20个实验专题分类汇总及专题练习含答案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1.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1.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2.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3.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欧姆定律;5.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6.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7.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1.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建构密度的概念;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5.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7.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8.探究阿基米德原理;9.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金属片,木块,刻度尺。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垫起组装成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用刻度尺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将要通过的路程并记录。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片时的时间并记录。
5.把小车从斜面中部滑下,重复步骤3、4。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记录和结论:
五、反思与拓展:
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
学校报名号姓名得分____ ___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测量平均速度》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金属片,木块,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 确认成绩学生签字:_____ ________。
初中物理实验、作图题汇总
图1 图 2图3图4 图5图6 图7图8 第二部分 热点题型突破题型一 作图题一 光学作图题(一)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1.如图1所示,在地面上竖直立一长杆AB ,图中带箭头的线是一条照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请你作出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
2.如图2所示,某人站在路灯下,请画出此人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1.根据给定的反射光线,在图3画出由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入射光线。
2.画出图4中放置平面镜的位置。
3.如图5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60°角的太阳光,要想把这束光线射到井底,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和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
(三)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1.如图6所示,A ′O ′是A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如图7所示,从光源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 反射后,经过点A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3.在图4中画出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 点的光路图。
(三)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请在图9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图9 图10图15图11图12图16图13图17图142.如图10所示,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的光路情况。
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请在图11中画出光线进入玻璃和穿过玻璃后的光路图。
4.请在图12中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5.请在如图13方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6.图14所示为眼的成因光路图,请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可以矫正视力的透镜。
7.点燃的蜡烛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实像,如图15所示,请画出A、B、C三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8.如图16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9.图17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
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试题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
3、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处于不平衡状态)及砝码一套、量筒一个(100ml,分度值为1ml)、小石块(拴好细线)一块、烧杯一个(盛有适量的水)、干布一块、胶头滴管(将胶头滴管放在空烧杯中)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二、探究照相机的成像规律实验要求:1、组装实验装置。
2、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找到蜡烛的像,记录像的大小、正倒、虚实情况。
3、总结照相机的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1、在支点两侧悬挂钩码,两侧悬的钩码数量不得相等。
2、在实验记录单中正确记录以下数据:(力臂长度精确到1厘米)动力臂长度、阻力臂长度、动力、阻力。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一次实验将数据添入实验记录单。
4、分别求出两次实验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并记录。
实验器材:杠杆一个(处于不平衡状态),杠杆支架一个(组装好),50g×10钩码一盒(每个钩码按计算)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试题说明: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L1L2串联后总电压。
3、在记录单上记录数据,并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实验器材:电池组(6v)一个、小灯座L1()一只、小灯座L2()一只、单刀开关(闭合状态)一个、电压表(0—3v 0—实验记录单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姓名:考号: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L1L2串联后总电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细则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1分)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断开)。
(1分)开关未断开扣分电路连接错误分3、闭合开关,检查电路,电路正常再断开开关。
(1分)开关未断开扣分4、将两根导线的一根接电压表负接线柱上,另一根接电压表正接线柱(15v)上。
初中物理 电学实验题汇总练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模拟考试电学实验汇总测试一.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1.小虎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额定电压为8V的小灯泡的电阻:(1)在图甲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改正错误后小虎开始做实验,某一次实验电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电阻大小是Ω(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小虎想测量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
(填字母“A”或“B“)。
(3)上述实验结束后,小虎添加了一个电流表和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上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读出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小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10Ω、20Ω、30Ω、40Ω、50Ω、60Ω。
(1)小虎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是错误的,请在图乙中将这根线打上“×”,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连接正确后,先用1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断开开关,不更换或移动其他元件,仅将10Ω的定值电阻直接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然后再闭合开关。
此时应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
(3)利用现有器材,其他条件不改变,小虎最多能做次实验,如果题干中6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至少是V。
(4)小虎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丁所示的图象,可得出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是。
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为三节新铅蓄电池申联,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如果此时闭合开关,会造成的后果是;(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他的下一步操作应该是;(3)实验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
湖北省恩施州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
湖北省恩施州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评分注意事项:1.所有的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错误但能及时改正的不扣分。
2.监考教师评分时,请把扣分原因当着学生的面注明在考卷上。
3.不动手做实验,直接填写记录与分析答案者,实验步骤记零分。
试卷一、观察蒸发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0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打开瓶塞,有嗅闻的动作(1分);嗅闻到:酒/酒精(1分),说明发生了:蒸发/汽化(1分)。
2.观察温度计(1分),正确填写分度值1 (1 分),读取室温并记录(1分),3.将温度计放入酒精中,让玻璃泡沾上酒精(1 分);取出温度计,持续观察示数(1 分),温度计的示数:下降(1分);4.实验完毕,把烧杯和温度计放回原处,保持桌面整洁。
(1分)试卷二、测量浮力的大小(10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正确操作弹簧测力计,来回拉动挂钩,看是否自由伸缩(1分);观察指针静止时是否对准零刻线(1分)。
2.补全记录表,书写规范(2分),正确测量小石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并记录(1分)。
3.将小石块浸没水中(1分),正确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1分)。
4.计算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2分)5.整理仪器规范摆放。
(1分)试卷三、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10 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观察并正确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分)2.提着测力计自然下垂,来回拉动挂钩,看是否自由伸缩(1分);观察指针静止时是否对准零刻线(1分)。
3.第一次只挂1个钩码(1分),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入表格中(1 分);再增加适当的钩码,正确记录钩码的质量和重力(2分)4.分析得出结论(1分),不做实验只填结论不得分,质量表述在重力之前不得分。
结论的表述与参考结论任接近即可得分;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试卷四、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10 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实验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实验汇总实验一测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常考点1.实验原理:________2.实验测量器材及作用(小车、斜面、金属片、停表、刻度尺)①金属片的作用:确保小车终点始终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计时。
②停表的作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③刻度尺的作用:测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3.在放置斜面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要较小,因为斜面的倾斜程度太大会使小车滑行太快,不方便计时4.物体运动距离的确定:在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时,要“头对头”或“尾对尾”测量。
5.路程s(估读分度值下一位)和时间t的读取。
6.小车从斜面顶端(不计摩擦)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机械能及其转化: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7.小车在各阶段的速度大小的判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8.增大小车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9.实验数据处理。
10.多次测量的目的: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常考点1.实验测量工具:停表、温度计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从下到上;拆除顺序:先用灯罩灭酒精灯,然后从上到下3.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4.研究对象应选取小颗粒(粉末状)固体①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试管壁或底;②被加热固体尽可能用粉末状,这样受热均匀5.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①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②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从而使其熔化过程放缓,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6.使用搅拌棒的作用: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
7.使用石棉网的作用: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8.收集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寻找普遍规律。
9.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及热量的变化规律。
10.曲线图的绘制及熔化时间的判断。
11.根据表格数据或曲线图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某温度下的状态。
12.熔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3 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物质先变软再变稠,然后变稀温度一直在升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与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与练习题附答案同学们初二开始接触学习物理,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有关,所以学好物理知识是很重要的。
大家平时是不是最喜欢看老师上课时做实验呢?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第二章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
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 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
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
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
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章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
说明固体可以熔化。
7. 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
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024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A B C 三组
深圳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核A组(物理)试题(现考现评—学生用)考场号: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_考核题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核时间:5分钟)生活中的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那么放大的实像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一、实验器材光具座1个、凸透镜1个、凹透镜1个、光源1个、光屏1个。
二、实验步骤1.在实验台上放好光具座,选择合适的透镜,正确安装光源、透镜、光屏;2.进行实验操作,在光屏上得到完整且清晰的放大实像....;3.连续进行三次实验,在光屏上都得到完整且清晰的放大实像....,分别读出物距、像距,并轻声清晰地汇报给监考老师。
三、实验态度及时整理器材,举手示意实验完毕,签字确认分数后安静地离开考场。
A组试题评分标准(现考现评—教师用)学校:考号:实验台号:A组(物理)实验考核题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评分要点分值得分1组装器材会选择凸透镜做实验(1分)会依次安装光源、凸透镜、光屏(1分)2分2获取证据会点燃蜡烛(或启动F型光源)(1分)将光源、凸透镜、光屏靠在一起,调整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1分)移动光源、光屏,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放大的像(1分)能微调光源、光屏使光屏上的像至清晰(1分)4分能连续三次操作,在光屏上都得到完整且清晰的放大实像,并将三次所读取的物距、像距依次轻声清晰告诉监考老师(每组数据正确得1分)3分3实验态度能及时整理器材,能和监考老师文明礼貌交流,实验结束后,安静地离开考场(1分)1分合计10分说明:实验操作考试时只向考生提供试题,不提供本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签名:学生确认分数签名:深圳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核B组(物理)试题(现考现评—学生用)考场号: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_考核题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核时间:5分钟)潜水至一定深度时,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如何呢?继续深潜,液体压强又会如何变化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一、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微小压强计1套、盛有适量水的透明桶1个、彩色标记贴纸若干。
初中物理15个实验,满分不在话下!
初中物理15个实验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 kg/m 3 。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测定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初中物理全部探究实验方法总结,中考必考,拿走不谢!
初中物理全部探究实验方法总结,中考必考,拿走不谢!总结如下:一、控制变量法这个方法考察的最多,最常见。
主要实验有如下几种:1.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 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1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 .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3 .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4.压强p=F/S p=ρgh 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四、实验推理法1 .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的20个实验汇总(齐全含解析考点方向)
初温/0C
末温 /0C
升高的温度 /0C
加热时间 /min
水
60
20
45 25
6
食用油
60
20
68 48
6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食用油__的温度升高的 较大。
【考点方向】: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通过温度变化快慢来反映吸热能力的强 弱;) 2、实验液体的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3、选择相同的热源目的是:以保证相同加热时间释放的热量相同。 4、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 5、实验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液体受热均匀。 6、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是:比热容 7、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大 的升高的温度低。 8、做哪些实验还能用的此实验器材?答:水的沸腾实验;焦耳定律(探究电流产 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这一原理。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异同点
不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同
发生
点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相同点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考点方向】: 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 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 6、水沸点 98 度,原因:低于 1 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 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二)测滑动磨擦力[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三)探究浮力大小[示例]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 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物体的体积是 m3,物体的密度是 kg/m3.(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填“有关”或“无关”).(4)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四)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示例] 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根据图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h1、h2、h3、h4、h5和h6表示凸出程度,且h1<h2<h3<h4<h5<h6.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1 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由此可验证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4与6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由此他们验证了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五)测量大气压[示例] 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1)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①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2 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 .(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图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3 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4 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5 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空气没有排尽、.(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
1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熔化[示例]一、小方同学发现: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于是,小方同学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碎冰或碎蜡放在试管中,在烧杯中倒入水进行加热并记录数据.(1)小方同学应在试管中加入多少碎冰或碎蜡 ( )A .越少越好B .越多越好C .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其中即可D .随意多少 (2)在熔化冰的实验中,用水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他画出了冰和蜡的熔化图象.其中,图乙是 (冰/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二、图(3)是给某种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一定是________。
(“晶体”或“非晶体”)(2)在第1分钟时,处于________状态;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__状态;在2~5min 这段时间内处于__________状态,要____热量,但温度________。
(3)由图可知该固体的熔点是________℃。
(一)观察水的沸腾某组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1次水温如下表.(9分) (1)这次实验所用的器材除图中的,还应有 ;他们看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气泡,这些气泡上升,体积_____ ____,到水面破裂开,里面的___ _散发到空气中;由此可知水沸腾时,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剧烈的______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 __,停止加热后,水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由此可知水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_____ _ _ __; 二是_____ ______ __。
中考必备15个初中物理常考实验
中考必备15个初中物理常考实验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一:天平测量【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 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 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实验汇总,实验考试力学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 kg/m3 。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测定液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液体密度【实验步骤】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3.测容器质量(m容)与剩余液体质量(m剩=m总-m容)。
4.算出密度:ρ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
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
3.设计表格:【实验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1.如图a 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 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3.同一直线(共线)4.同一物体(同体)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U 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注意】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 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
(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的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
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电学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A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实验步骤】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
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光学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2f 以外(u>2f),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
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与凸透镜的f、2f 相比较(f<v<2f)。
4.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2f 之间(f<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5.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 以内(u<f)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得不到像,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侧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结论】1.表格.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u﹥v 成缩小的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u﹤v 成放大的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看上去好像点燃一样,这个现象表明了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虚像的位置。
4.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
5.观察蜡烛A和蜡烛B的连线,发现:连线垂直于玻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