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时放大镜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各课同步习题汇编(共8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各课同步习题汇编(共8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放大镜》同步习题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A.开发计算机程序B.观察植物的花C.修理精密仪器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A.凸度B.材料C.面积3.1号放大镜直径3 cm,2号5 cm,3号7 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1号大B.2号大C.3号大D.一样大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A.相同B.大C.小5.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

看到的鱼应该()A.比实际的鱼小B.比实际的鱼大C.没有变化6.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

获得信息较多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B.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C.二者获得的信息一样多7.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8.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 B C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3.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4.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5.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三、填空题1.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______琢磨而成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_________设计制造的。

2.放大镜是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3.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边缘为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中间_____、边缘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效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 (共21张PPT)
❖ 答:(1)食品工业方面:依靠生物改善生活,利 用微生物制作酱油、醋、泡菜、霉豆腐、面包、馒 头等食品。
❖ (2)在医药方面: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 和传播的;并发明、研制了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克服 微生物的危害;还找到了战胜肺结核、霍乱、伤寒 等可怕疾病的方法。
❖ 14、任意给你一杯水,你能分辨出水中是否存在微 生物吗?
❖ 答: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 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 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有的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 可见,有的(较小),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 镜下才能看见。
❖ 7、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吗?举例说明。
❖ 答:并非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 松香、琥珀、珍珠等就不是晶体。
❖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 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 4、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璃标本)才能在 (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 5、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 镜观察到了(细胞);他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 胞”这个名称的。
❖ 6、一些微小的生物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生 长过程
❖ 5、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 )可以吸取并固定 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 6、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的优势,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 病。
❖ 7、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关系的人是 (巴斯德 )。
❖ 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
❖ 9、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字是(多莉 )。
❖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是:(1)采集标本; (2)培养;(3)制片。
❖ 12、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点?
❖ 答: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 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 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 的衰老和死亡引进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1.1《放大镜》练习题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1.1《放大镜》练习题教科版

5、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进行着。

(√ )6、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7、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 )8、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

(√ )9、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

(× )10、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11、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12、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 1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 1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15、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

(× )16、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

(× )17、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

(× )18、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综合练习1、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曹溪中心小学蓝金燕)第一课《放大镜》1.1~3√×√2.1.C 2.C A3.略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鳞片扁平2、汁液草铃虫2.1.C 2.B3.观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名称:蜗牛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新的发现:蜗牛有许许多多放入牙齿,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1~3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1.1.A2.B C D A E2.猜测:放大镜彼此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视野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方法:(1)先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2)把放大镜换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3)比较前两者之间距离、图像范围大小。

实验现象及分析: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1)B C D A E G H (2) C B D A2.实验探究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1. ×2.√2.调查研究调查问题: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主要观点摘录: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容易与氧气结合,又很容易与氧气分离,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例如:肺部)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各种组织)就会分离。

红细胞把肺里的氧气装上,运到各种组织里,把氧气卸下。

形成的认识: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到达各种组织把氧气卸下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1~3 ××√2.1~3 C C D3.实验探究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1.1~4 ××××2.1~2 B C3.实验探究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龙门中心小学许志红)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1)×(2)√(3)√(4)√2.实验探究选择的物质:面包实验方法1:用手按压面包,观察面包实验方法2: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过几天观察面包实验现象:实验方法1中面包被压扁;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面发霉了实验记录及分析:实验方法1中面包只是形状改变,还可变回原来的样子;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生成了新物质——霉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常见问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常见问题及答案

《放大镜》常见问题问题 1: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放大镜。

解决办法:学生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和聚焦的作用,在学生活动后能亲身体会放大镜观察得更细、更清晰。

对比过玻璃和放大镜,学生发现放大镜比较厚,并且凸出来。

那究竟是放大镜厚起到放大的作用还是凸出来起到放大的作用?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并且想办法来使玻璃有放大作用。

学生会说倒水,水倒多了,起不到放大作用,反而滴一滴就能起到放大作用,经过这样的讨论、实验、分析,学生对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问题 2: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本课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学得更扎实。

解决办法:首先是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攻克放大镜是“凸”“透”镜这一难点。

其次在学法指导上,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不仅仅是教材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因此,可安排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实验、观看视频、共同练习、拓展实践等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步。

最后是要把媒体信息应用到实处,我们不能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要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有些课堂中无法实现的实验或者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有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或者可以找到的实物,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常见问题问题 1:如何让学生做好观察实验。

解决办法:在观察前,结合媒体图片、文字等资料,先向学生介绍某些昆虫的复眼、足、触角、翅等值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的部位,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中能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避免观察水平仍停留于三年级时对昆虫的观察。

观察活动中,一定要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通过比较,才能对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要让学生将放大镜下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文字表述,可以画图记录,这样才能体现放大镜观察的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教学设计
A B C
(2)观察方法:
①看一看,摸一摸,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
点?
②为了方便观察记录,现将镜片编号。

③可以将镜片的特点用简图加文字记录在表格中。

探究镜片中央凸起程度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2.我的猜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可能与有关;
我的实验计划:
验证结果:
我的反思:
我的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有关?
思考: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组内交流讨论:
全班汇报。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研讨,逐渐明晰放大镜的特点,以及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

实验过程中充分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3)
7.板书设计
放大镜
8.教后反思
(1)我的教学效果怎样:制定的学习目标定位是否准确?达成了几条?达成度大约是多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学生是否实现了发展?
(2)我的教学设计怎样:我的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处处为学生着想?学习过程设计是否适合我的学生?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
(3)我的教学机智怎样:是否对学生活动具有敏感性?能否迅速而正确的对课堂生成做出判断?能否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 (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 (有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课堂练习题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同样具有的放大功能。

3放大镜的构造: 镜架、镜片。

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5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8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2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3 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4我们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15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7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9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021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单元科学复习资料

(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单元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的世界第1课放大镜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

2.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10)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3.(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4.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5.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7.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的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8.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9.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1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2.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需用(放大镜)去观察。

3.昆虫头上有一对灵活的(触角)、两只奇特的(复眼)和一个口器。

4.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5.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的(脚)的构造有关。

6.昆虫的“嗅觉”很灵敏,这是因为它们的(触角)就是“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8.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习题精选九十五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习题精选九十五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习题精选九十五➢第1题【单选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

( )A、凸度B、材料C、面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B、C、【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B、C、【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 )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泰特B、牛顿C、培根【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 )。

?A、相同B、大C、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B、C、【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B、C、【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

A、比实际的鱼小B、比实际的鱼大C、没有变化【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判断题】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5题【判断题】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6题【判断题】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活动⼿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修订版⼩学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六下)微⼩世界单元⼀、放⼤镜活动记录1、1、判断题。

(1)√(2)√(3)√(4)×放⼤镜的放⼤倍数与放⼤镜⼤⼩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与放⼤镜的凸度有关(5)×通过近视镜的镜⽚看到的图像时缩⼩的。

(6)√2、选择题。

(1)C(2)C、D3、⼩制作。

(略)⼆、放⼤镜下的昆⾍世界判断题。

(1)√(2)×蟋蟀的⽿朵长在⾜的内侧(3)×放⼤镜下并不能清晰地看到(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主要跟它的⾜的结构有关(5)√资料阅读 A三、放⼤镜下的晶体活动记录:判断题。

(1)√(2)√(3)×不⼀定,有些晶体很⼤的(4)√(5)×玻璃不是晶体资料阅读(1)B(2)C四、怎样放得更⼤1、填写观察记录。

(略)2、判断题。

(1)√(2)√(3)√(4)×显微镜的放⼤倍数是有限的(5)√3、选择题。

(1)A(2)B(3)B五、⽤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1、填图题。

BEDAC2、判断题。

(1)×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反⽽看不到它的精细结构。

(2)√(3)×最早发现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4)×载玻⽚移动的⽅向与从⽬镜⾥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向是相反的(5)√(6)√六、⽤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1、填表。

2、填空题。

(1)细胞(2)细胞3、资料阅读(1)√(2)×⼈体最⼤的细胞是卵细胞,最⼩的是⾎⼩板(3)√(4)√(5)×⼈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是⼤脑和神经细胞。

(6)√七、⽤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1、判断题。

(1)√(2)√(3)√(4)√2、连线题。

变形⾍⿎藻3、填空题。

(1)我还知道的微⽣物有:(喇叭⾍)、(眼⾍)、(⾐藻)等。

(2)这些微⽣物都是⽣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物⼀样:□能吃东西√□都有细胞组成√□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反应□都会制造⾷物√□都会繁殖√□都会排泄⼋、微⼩世界和我们1、活动记录2、⼩制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测试卷(解析版)小学教学资料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测试卷(解析版)小学教学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课堂练习题1 放大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答案】 1 放大物体图像 2 更多的细节【解析】【详解】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小的细节。

2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只要具有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同样具有的()功能。

【答案】 1 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2 放大【解析】【详解】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就越大。

常见物品中球形透明物,如盛有水的玻璃杯、鱼缸等都有放大的作用。

3 放大镜的构造:()。

【答案】镜架、镜片【解析】【详解】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

4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和()有关。

放大镜的(),由此推断:()放大倍数最大。

【答案】 1 镜片的直径 2 镜片的凸度 3 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4 球形的透明物【解析】【详解】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

放大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能产生放大的虚像,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5 使用()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

如通过()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小鳞片是()。

【答案】 1 放大镜 2 肉眼 3 细节 4 放大镜 5 复眼 6 足的内侧7 扁平的细毛【解析】【详解】放大镜把物体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精编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精编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精编复习资料《科学》六年级下册笔记内容2015,3,2第⼀单元微⼩世界第⼀课放⼤镜⼀、为什么要⽤放⼤镜观察哪些⼯作需要经常使⽤放⼤镜?答:需要⽤到放⼤镜的⾏业或⼈员有:公安侦查⼈员(寻找现场证据);仪器修理⼯(观察⼩型的零件);农业科技⼈员(观察花、种⼦、植物的结构);考古⼯作者(寻找古迹中的遗存);医⽣(观察病菌细菌);测绘⼈员(看地图)等…⼆、放⼤镜下的新发现1、怎样正确使⽤放⼤镜?(P2)答:⽅法有两种:①观察对象不动,⼈眼与观察对象之间距离不变,放⼤镜在物体与⼈之间来回移动;②把放⼤镜放在眼前,移动物体直⾄图像⼤⽽清楚。

2、放⼤镜的作⽤:(P 3 )答:放⼤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显现⼈的⾁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三、放⼤镜的特点1、放⼤镜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2、什么样的放⼤镜放⼤倍数⽐较⼤?答:放⼤镜的放⼤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的,放⼤倍数就越⼤。

3、为什么⼀些器具也有放⼤图像的功能?答:因为放⼤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镜的镜⽚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功能。

4、⼈们为什么把放⼤镜⼜叫凸透镜?答:因为它的镜⽚中央凸起,且⼜是透明的四、13世纪,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装置的应⽤。

培根设计并制造了增进视⼒的眼镜。

第⼆课放⼤镜下的昆⾍世界⼀、奇特的⾝体构造1、苍蝇的复眼:有⼏千个⼩眼组成,观察范围⼴,易于发现周围的敌害;2、昆⾍的触⾓:是他们的“⿐⼦”,可以分辨各种⽓味,是嗅觉器官;3、蟋蟀的“⽿朵”在头上吗? 不是,蟋蟀的⽿朵长在⾜的内侧,可以迅速感知来⾃周围的动静。

4、蝴蝶的翅膀上的彩⾊鳞⽚,其实是扁平的细⽑。

5、苍蝇落在竖直的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且还能爬⾏,主要和他的脚的构造有关。

⼆、蚜⾍的天敌——草蛉(草蛉是怎样消灭蚜⾍的?)草蛉的幼⾍⽤“镰⼑”勾住蚜⾍,把尖尖的嘴刺⼊蚜⾍的体内,只⽤⼤约20多秒就可以把蚜⾍的体内的汁液吸⾷⼀空;草蛉还会把蚜⾍的空壳背在⾃⼰的背上伪装⾃⼰。

六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1~3√×√2.1.C 2.C A3.略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鳞片扁平 2、汁液草铃虫2.1.C 2.B3.观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名称:蜗牛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新的发现:蜗牛有许许多多放入牙齿,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1~3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1.1.A2.B C D A E2.猜测:放大镜彼此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视野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方法:(1)先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2)把放大镜换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3)比较前两者之间距离、图像范围大小。

实验现象及分析: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1)B C D A E G H (2) C B D A2.实验探究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1. ×2.√2.调查研究调查问题: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主要观点摘录: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容易与氧气结合,又很容易与氧气分离,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例如:肺部)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各种组织)就会分离。

红细胞把肺里的氧气装上,运到各种组织里,把氧气卸下。

形成的认识: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到达各种组织把氧气卸下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1~3 ××√2.1~3 C C B3.实验探究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1.1~4 ××××2.1~2 B C3.实验探究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龙门中心小学许志红)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1)×(2)√(3)√(4)√2.实验探究选择的物质:面包实验方法1:用手按压面包,观察面包实验方法2: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过几天观察面包实验现象:实验方法1中面包被压扁;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面发霉了实验记录及分析:实验方法1中面包只是形状改变,还可变回原来的样子;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生成了新物质——霉菌。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放大镜的特点 课件含练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放大镜的特点  课件含练习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
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放大镜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 、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烧杯
玻璃杯
集气瓶
7
实验研究
8
知识拓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把透 明的水晶或宝石磨成“透镜”, 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也称为凸 透镜。玻璃放大镜是直到十三世 纪才有的事。罗杰·培根用玻璃 片制作成放大镜,并推荐别人用 它们来阅读。
9
放大镜
本课要点: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 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本课要点:
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 成,这些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 草蛉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2、放大镜的特征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镜会发生(折射)。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水晶琢磨而成的。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培根)设计制造的。

4、放大镜的作用: 农业科技人员用来观察土壤、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

公安人员用来观察案发现场找到的纤维、指纹和解剖尸体。

精密仪器修理工:放大精密。

考古学家:鉴宝专家、实验研究、查看比例较大的地图;汇聚光线取火。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这些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5、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蒸发和结晶。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大小不一。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显微镜能显著提高放大能力主要是因为显微镜中的“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显微镜中两个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大,叫物镜,对着眼睛的透镜焦距小,叫目镜。

3、显微镜的发展: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科版习题精选二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科版习题精选二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科版习题精选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B、C、【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1号大B、2号大C、3号大D、一样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B、C、【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开发计算机程序B、观察植物的花C、修理精密仪器【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借助______观察到电视机或计算机屏幕画面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组成。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在使用放大镜时,既可以______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______不变,手持放大镜在______和______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甲);也可以把放大镜移至______,移动______,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乙)。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在使用放大镜时,既可以______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______不变,手持放大镜在______和______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甲);也可以把放大镜移至______,移动______,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乙)。

2019年精选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科版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

2019年精选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科版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

2019年精选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科版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开发计算机程序B、观察植物的花C、修理精密仪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 )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泰特B、牛顿C、培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

A、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B、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C、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B、C、【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1号大C、3号大D、一样大【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有误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纸、筷子、一杯清水、一张报纸。

实验过程:①把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子上,用筷子在上面滴一个水滴(直径约5 mm)。

②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滴看报纸上的字。

实验结果:______原理:______【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放大镜是__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