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设计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为例,从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详细设计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学习环境;教学策略1.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探究式学习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设计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应遵循课程标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发现图形的内在规律。
3. 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是探究式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营造一个安全、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同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实验器材等,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4. 教学策略设计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扮演好指导者、协助者和观察者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确立探究主题;其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解答疑问、提供建议等;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 学习评价设计学习评价是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学习动机。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态度情感等方面。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探讨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等。
在数学中,学生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沟通与协作能力,通过与他人讨论、分享和合作解决问题;信息素养,通过有效地搜索、筛选和利用数学信息。
探究性学习策略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探究为主导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策略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其思考和探索。
可以通过一个数学游戏或谜题引入数学概念,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然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相应的提示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数学概念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共同发现。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供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成长,同时指出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辅导和指导。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学习结果,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项目探究或数学建模,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究式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究式学习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意义的建构者。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负担重,缺乏自主学习时间等。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1.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面积时,可以提出“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组织探究活动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例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概率的计算方法。
3. 引导反思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提高认知水平。
例如,在探究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撰写探究报告,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 给予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探究策略,提高探究效果。
例如,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进展,适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效果与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谈初中数学式教学策略
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摘要】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能够独立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体验知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本文分析了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以及初中数学探究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教学;实施策略一、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数学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材料不单单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并且注意呵护节外新技,精心培养超越教材,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动态的关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即使不作数学研究,只是看看书与论文,要理解数学证明,也只有一步一步循着走,因为这一过程不只是确认证明没有错误,还是自己重新尝试进行思考试验的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
否则只看看定理而跳过证明,一册书可能很快就能看完,但结果是:几乎一无所知。
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似乎没有其他别的办法,只有启动心灵进行思考试验才能实现再认识、再理解、再创造。
例如,平行符号“//”的使用,让学生做一个思想实验,若用“=”或“‖”等其它符号甚至不用符号表示平行,会是什么情形,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符号的妙处。
数学的抽象性使数学思维“看不见、摸不着”,使数学变得深奥“难学”,数学教学只能借助思维的外壳—语言,进行思维“翻译”和“交流”。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第一篇范文探究式学习方法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内涵与特点探究式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等途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体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方法与进度。
2.问题性: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
3.合作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5.创新型: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2)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困难;(3)问题要具有实际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动手操作等,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展开探究;(2)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避免过度干预;(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3.组织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成果等方式,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组织合作交流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合作;(2)明确交流内容和要求,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深度;(3)引导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有哪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一些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 引导探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
教师在引导探究中起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打破知识框架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有一定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框架,通过引入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或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学与科学、艺术或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让他们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3.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同。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差异化教学意味着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学材料和学习方式。
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进步,提高学习效果。
4. 综合运用数学的学习不应仅限于课本和习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案例分析: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创设情境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设计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教研课题案例(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探究式学习,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究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 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分析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探究式学习理论概述(1)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及特点(2)探究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2.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探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5)总结反思,提高探究能力3.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实施案例(1)探究“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2)探究“圆的性质”的教学设计4.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效果评价(1)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2)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 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4. 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探究式学习的看法和需求。
五、课题研究步骤1. 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文献综述。
2. 设计探究式学习策略,并进行教学实践。
3. 收集和分析数据,总结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4. 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六、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为教师提供参考。
初中数学学习的实践探究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学习的实践探究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学习的实践探究方法在当今社会,数学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尤其是在我国,数学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学科。
初中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其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尤为关键。
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学习的实践探究方法展开讨论,以期为广大初中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因此,探索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适应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实践探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合作与交流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二、实践探究方法的理论基础1.学生主体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3.过程与方法论:强调学习过程中方法的培养,认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合作与交流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认为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团队精神。
三、实践探究方法的具体实施1.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2.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形成初步的研究方向。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根据猜想和假设,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或调查,收集数据。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验或调查,收集相关证据,为解决问题提供事实依据。
5.分析与论证:学生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论证,验证猜想和假设的正确性。
6.评估: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7.交流与合作:学生将研究结果与他人分享,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策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倡导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自主合作,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
在这众多的学习方式中,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其能够开发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功能,更是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埋怨:我上课也认真地听,作业也独立自主地做了,但总是提不起学数学的兴趣,学习中感到乏味,数学学习也感觉越来越难,也不知道这些数学知识有什么作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因此,我认为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探究性教学已势在必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记忆公式、概念、定理等,而应是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因需制宜、因时制宜地创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强烈的兴趣,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创新欲望,促使其主动参与探究。
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中常从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出发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让学生画两个三角形△abc和△def,首先使∠a=40°,∠d=40°,再测量出其他内角的度数,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然后保持∠a=40°,∠d=40°,∠b=60°,∠e=60°,再观察这两个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此时再用刻度尺测量ab∶de=?摇?摇,ac∶df=?摇?摇,bc∶ef=?摇?摇,看看三边是否成比例?同理可以让学生画出任意△abc,然后延长ab和ac线段到d和e点,然后连接de,△abc 和△ade是否一定相似,在什么情况下这两个三角形才会相似?针对以上的问题,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不仅学到了知识的表象,更把握了知识的本质。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系数的关系. 这样 , 探究性学 习的 内容超 越了课本 , 训练 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 的能力 , 使学生 的思维更加灵
活 , 具 跳 跃 性 . 重 要 的 是 调 动 了学 生 自主探 究 性 学 更 更
合作交流是学 生数学 的重 要方式. 并指 出 :数 学探究 ” “
性 学 习 , 指 学 生 在 数 学 领 域 或 现 实 生 活 的情 境 中 , 是 通
探究教学通过“ 问题 情境——猜 想假设——获取信
息 —— 建 设 模 型 —— 解 释 交 流 一一 应 用 拓 展 ” 模 式 展 的 开 , 注 数 学 知 识 的 实 际 背 景 与 形 成 过 程 , 助 学 生 克 关 帮 服 机 械 记 忆 概 念 、 理 、 式 的 学 习方 式 , 学 生 经 历 知 原 公 让 识 形 成 与 应 用 的 过 程 , 而 更 好 地 理 解 数 学 知 识 的 意 从 义 , 握 必 要 的 基 础 知 识 与 基 本 技 能 , 展 应 用 数 学 知 掌 发
一
识 的解决能力 , 增强学好 数学的愿望 和信心.
如 , 探究 了一元二 次方程 根 与系 数的关 系后 , 在 课
文利用求根公式求得 了 4 . 和 ・ 进行证 明. -2 2 1 是
否还 有其 他 的证 法 呢? 经 过 对 学 生 进 行 鼓 励 和 引 导 , 终
、
激 发 兴 趣 。 发探 究 活 动 诱
激发 学 生思 考 和 解 决 问 题 的积 极 性 ,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对 培 现实 生 活 的观 察 和分 析 能力 , 正达 到 学 以致 用 的 目的. 真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个关键阶段,教师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最后,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家长和教师过于关注分数,忽略了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有效教学策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几何图形,从而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2.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计算手机套餐的性价比最高?”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函数知识。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概率知识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方程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发现方程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之我见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之我见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顺应了初中数学新课标所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进一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笔者认为: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是势在必行的,具体必须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兴趣是学生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鉴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生事物一般具有好奇的天性,因此,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产生一种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他们以强大的探究动力,逐步形成探究意识。
我在尝试创设问题情境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譬如:我在讲授《直线、射线、线段》内容时,有的放矢地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首先通过演示:一条伸向远方笔直的铁轨、手电筒发出的光束、长方体的棱等实物对新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使学生能够从实物中想象出几何图形,从而让学生不仅直观地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而且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几何图形无处不在,其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其次,我让学生观看两个生活片断:建筑工人砌墙,木工师傅锯木板,要求他们探究、分析其中的奥妙,而这样的设制悬念,由疑激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其主动探索问题的欲望。
此时,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探究,从而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产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趣中生思和思中获知的美妙境界。
二、互动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因为合作交流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从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初中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合作交流,完善认知;自我反思,深化认知五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观察想象能力数学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
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少感到有压力,能自由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作种种设想、以自己的方式检验自己设想,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愿望,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
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的教学价值日显重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初中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数学中的观察是对数学问题或对象的属性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运用思维辨认其形式、结构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规律或本质的方法。
创造性思维活动通常都是从观察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观察入手,从特征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想象力。
案例一:在“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中,先引导学生通过引对角线分割成三角形,探究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然后追问,利用刚才的思路,还有其他方法吗?以五边形为例,可以在五边形的内部任找一点,把这一点与各个顶点连接起来,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这时多了一个周角,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80°-360°=540°,还有别的方法吗?这一点是否能在任一条边上或在多边形的外部,你能推导吗?有意识地创设诱发学生提问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质疑问难,形成认识冲突,从而把课堂设疑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
( )其 中 X可 以取 哪 些 值 ?Y又 可 以取 哪 些 值 ? 能否 任 意 2
( )它 与 一 元 一 次方 程 有 哪 些 异 同 点 ?设 问 的 目的 是 : 3
式去 获 得 知 识 和运 用 知 识 的学 习 方 式 。 探 究 性 学 习 的 目的 在 于 取 值 ?
2 引 导 学 生用 方 程 的解 去 检 验 其 中 的数 量关 系 ,由 此 探 索 .
程 ( ) 的解 的概 念 .明 确 了与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 区 别 与 联 系 , 组
得 出 两个 方 程 要 同 时 满 足 .就 应 联 系 起 来 ,引 导 学 生 用 类 比 的
教 材 通 过 与 实 际生 活 密 切 相关 的 问题 ,利 用 学 生 原 有 知 识 与 经 思 想 ,把 它们 称 为 二 元 一 次方 程 组 。从 而 推 断 出二 元 一 次 方 程 验 .建 构 二 元 一 次方 程 ( )概 念 及 其 解 的 概 念 ,利 用新 知识 组 的解 的 概 念 .同 时也 提 示 了二 元 一 次方 程 的解 和二 元 一 次 方 组
1 7分 ,它 在 这 一 轮 只 负 了 2场 ,那 么 辽 宁 队 胜 了几 场 ? 平 了
几场?
问 题 是 “ 实 的 ” “ 意义 的 ” “ 现 、 有 、 富有 挑 战性 的 ” 。让 学 生 觉 得 数 学 有趣 、好 玩 、有 用 ,学 会 主 动 探 索 ,合作 交 流 。
识加 以综 合 运 用 于 实 践 的机 会 ,促 进 他 们 形 成 积 极 的 学 习 态 度 和 良好 的学 习 策 略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和 实践 能力 。 数 学作 为 初 中课 程 的 一 门基 础 性 学 科 , 自然 是 实 施 探 究 性 学 习 方 式 的一 块 主 阵 地 。那 么 ,如 何 在 初 中数 学 中开 展 探 究 性 学 习 呢 ?现 就 数 学 教 学 中 《 元 一 次 方 程 组 和 它 的解 》 一 节 进 二 行 探究 性 教 学 研 究 。 本 节 在学 习 了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概 念 、一 元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哪些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方法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通过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概念、规律和定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有不同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和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相学习,相互分享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和场景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
5.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案例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灵活运用,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论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论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车映 红 ( 广 州市南沙区潭山中学,广东 广州 5 1 1 4 7 0 )
摘要 :本 文根 据 当前数学教育界 关注的问题 ,解释 了探 究性 学 习的 了教 师应从创设 问题 情境、重视 以趣
导学 、营造 实验 空间和加强生生互动这四点指导 学生有效地 开展数 学探 究性 学习。
关键词 :探 究性 学习;问题 情境 ;以趣 导学;实验空 间;互动
《 数学 课程标准 》前 言指 出: “ 初中义 务教育 阶段 的数学课 程 ,不仅要考虑数学 自 身的特点 ,更应遵 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 律 ,强调从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 生亲身经历并 主动探求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 数学模 型并 进行 解释与应用 ,进而使学生获 得对数学理解 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 、情感态 度 、价 值观 与个 性 等多 方 面得到进 步 与发 展 。”【 l 这对 传统 的接受 式学 习方 式提 出严 峻挑 战。帮助学 生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 式 ,形成 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 的 ,进行 主动探求知识 ,并重视实 际 问题解决 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是 当前 中 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本文解释 了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和探究性学 习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关系,重点论述了教师应 从创设 问题 睛境 、重视以趣导学、营造实验空 间和加强生生互动这 四点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 数学探究 l 生 学习。 1探 究性学 习的含义 对于 “ 探究性学习”的内涵主要有两种说 法 ,一种说 法认 为 ,探究性学 习是指教师采 取各种教学措施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主动性 、和创造性 ,使全体学生积极 主动地 投身 到教学 过程 中来 ,达到 自主学 习,掌握 知识 ,发展 能力 ,促进 自身主体性发展 的教 学方法 。另一种 解释认 为 ,探究性学 习是一 种在好奇心 的驱使 下 ,以问题为导 向,学生 有高度 的智力 投入 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 富 的学 习活动 。由此可见 ,探究性学习是具有 自主性 、能动性 、合作 性和创造性特点的一 种学习活动。 2 探究学习在初 中数学教 学的作用 探究性 学习是一种新 的学 习方式 ,它具 有 积极 思维 、主动探 索 、发 现和创 新 等特 点 ,有利于充分发 挥学 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 中数学教学 中 ,开展探究性学习将有效 的培 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而这些能力 的获得 ,又是学生 掌握 新知 、发展技能的重 要条件和手段 。 3 在教 师的指导 下如 何有效 开展 数学 探究性学 习 开展探尧 l 生学习在于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发挥学生 的主体性 ,转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 ,对学 生有效 地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必 须在教师 的启发 、诱 导和激励下进行 ,而教 师开展数学探究性 学习也应着重从以下 四点 进行。 3 . 1原点 :创设问题 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 探 究 的热 情 美 国心理学 家 布鲁纳 ・ 罗杰斯认 为 ,在 教学过程 中,教师 的作用 是要 形成一种使学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一、产生的背景当今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它要求人们汹涌而来的信息、不断变化的事态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与判断;也要求人们在浩瀚的信息群中探索出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它已逐步成为学习化的社会,给无知识者的机会越来越少,给低知识者、旧知识者与不会学习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体验知识创新,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数学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致力于为学生今后的个人生活、职业、社会生活准备数学工具。
数学教师应该成为发展的动因和工具。
纵观中学数学教学以往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赶进度、抢时间、削弱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应用过程,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一种他主学习,即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受动性的一面之上,依靠外在强制,只强调结论的记忆和题型的训练,造成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成为模仿解题机器,使充满美感和生机勃勃的数学在学生的眼中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公式、结论和习题的堆积,也失去了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数学地思考的观念的渗透机会。
根据现代社会的人才要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使学生的模仿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发展,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对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探究性学习”能力又是学生今后从事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被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
二、概念的界定与探究性学习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到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
对这些概念的不同阐述反映了研究者们对知识本质和知识分类的认识,并深刻影响到学习与教学的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9篇)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9篇)第一篇: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策略及问题【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开展与进步,初中数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需求。
本文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及问题反思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问题反思,旨在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策略;问题反思一、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介绍1.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内涵"课题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就是初中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将学习内容整合成为课题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学习研究,课题学习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索课题,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内容不仅要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尽量融入社会生活。
2.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特征首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以及探究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占主体地位。
其次,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具有探究性。
在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学生不能通过教师讲授或者是课本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结论,而是需要自己在发现问题之后,通过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探究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策略
B) 第 二 个 三 角形 开 始 需 要 2 , 要 2 n 1 。 J第 一 从 根 共 (一 )加 : 个 三 角 形 的3 。 3 2 n 1 = n 1 根 共 + ( 一 ) 2 + C) ~ 个 三 角 形 都 要 2 , 个 要 2 根 , 巾第 一个 多 一 每 根 n n 其 根 故 需 要 2 + 根 nl 在 探 究 的过 程 中 ,学 生 经 历 了一 个 从 具体 到 抽 象 的 数 学 化 的过 程 , 成 对 数 学 的理 解 , 与他 人 交 流 的 过 程 中逐 渐 完 形 在 善 自 己 的想 法 。 从 具 体 到 抽 象 是 认 识 发 展 的规 律 。 布 鲁 纳 看 来 , 慧 生 在 智 有 效 地 提 高 了课 堂 教 学 的有 效 性 。
△
n:1 n=2
△
n=3 n =4 n= 5
照 这样 的规 律 搭 下 去 , 个 这 样 的 了 角 形 需 要 多 少 根 火 搭n 柴棒 ? 学 生 通 过 动 手 参 与 , 现 搭 出一 个 i角 形 需 3 , 两 个 发 根 搭 三 角 形 需 5 …… 我 让 学 生 感 受 在 图 形 的变 化 过 程 中 火 柴 棒 根 数 的数 量 变 化 ,然 后 引 导 学 生 探 究 n l角 彤 所 需 火 柴 棒 数 , 个二 充 分肯 定 学 生 用 不 同 的角 度 观 察 、 考 , 出 相 同 结果 思 得 A) 一 个 三 角 形 要 3 .个 需 3 根 , 中n 1 三 角 形 有 每 根 n n 其 一个 根 共 用 , 以需 要 3 一 n 1 = n l 所 n ( ~ )2 + 。
A、 B三点 在 一 条 直 线 上 , C 为 O、 O 为 射 线 , D、 E 别 平 分 A C O O 分 O 和 B D, O 射线0 D和 0 之 间 有 什 么 特 殊 的 位 置 关 E A 0 日 系 ?为 什 么 ? 此 例 学 生求 解 较 为顺 利 . 在此 基 础 上 要设 计 一些 发展 和 培养 思维 的 问题 串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探究学习方式的策略
[摘要]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模
式,是工作重中之重;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提出激发兴趣、经历过程、注重本质、实践操作、平等切磋、信息技术等探究学习策略。
[关键词]探究学习激发兴趣经历过程注重本质实践操作平等切磋信息技术调整与改革后的初中数学课程,增加了探究活动。
基于对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学习的认识,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探究学习方式是适合数学教学。
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一些认识。
1.激发兴趣是起点
“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现象与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其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案例1、例如,在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教学时,由于正值女足世界杯比赛,足球赛况是热门话题,因此我选用了中国女足在小组赛中与加纳、澳大利亚、俄罗斯队以及在半决赛中德国队与美国队、加拿大队与澳大利亚和在决赛中德国队与瑞典队共六场比赛的场景,先播放一段精彩的实况录像,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六场比赛的净得分情况(分上、下半场),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生非常投入,都沉浸在探求知识的兴趣中,各小组展开热烈地讨论,各抒己见,相互补充遗漏,纠正差错,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给他们个别指点,凭借集体的智慧,很快“法则”就跃然学生们的头脑里。
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只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能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和价值。
2.经历过程是新点
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原理、公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案例2、如:用火柴棒按下图方式搭三角形:
n=1 n=2 n=3 n=4 n=5
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学生通过动手参与,可以搭出一个三角形需3根,搭两个三角形需5根,……让学生感受在
图形的变化过程中火柴棒数的数量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探究n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棒数,充分肯定学生用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得出相同结果。
A)每一个三角形要3根,n个需3n根,其中n-1个三角形有一根共用,所以需要3n-(n-1)=2n+1 B)从第二个三角形开始需要2根,共要2(n-1),加上第一个三角形的3根,共3+2(n-1)=2n+1 C)每一个三角形都要2根,n个要2n根,其中第一个多一根。
故需要2n+1根。
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的过程,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从具体到抽象是认识发展的规律。
在布鲁纳看来,智慧生长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而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三个阶段。
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探究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水平,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并在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帮助学生顺利地建构知识。
3.注重本质是重点
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应注重揭示数学的本质,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典型题目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案例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度这样的基本定理,让学生用剪刀将三个角进行拼接实验。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笔者认为不鼓励学生问为什么,数学课就失去了灵魂。
其实,三角形内角和180的证明也极其简单。
180
任意三角形可以以高为媒介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推知它们内角和为180度×2=360度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定理得证。
这样的证明过程,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作为铺垫。
从中可以看出,方法倒是其次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数学本质的呈现。
4.实践操作是特点
新《标准》非常强调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实践中感悟,在亲身体验中建立对数学的情感,增强对学数学的亲合力,自信心,在交流中提高和经验积累。
因此实践操作应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一种较为优化的教学策略.
案例4、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中,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题:准备几根硬纸条:⑴取出三根硬纸条钉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推拉住其中两边,使这个三角形形的状发生变化吗?
⑵取出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拉动其中两边,这个四边形的形状改变了吗?钉成一个五边形,六边形……,又会怎么样?⑶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在操作中及时让学生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见解,同时不仅仅局限在操作层面上,而且上升到思维层面.运用“操作+思考”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并适应其认知的结构特点,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平等切磋是要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换主体角色,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敞开思想,民主讨论,共同切磋,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尽可能的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的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案例5、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解方程x2-2x=3,大部分学生都知先移项,再因式分解很容易得到答案,在巡回时发现有一个学生却是这样解:x(x-2)=3×1或x(x-2)= (-1) ×(-3),由第一个式子解得x=3,由第二个式子得到x=-1,这样也得到了方程的两个正确解,大家都知道不移项就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解方程之大忌,于是就叫这位同学到前面去板演,同学们讨论这种解法,尽管说不出解法正确的理由,但都认为答案是正确的。
笔者还是表扬了他的创造发现,同时提出问题:是不是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能用这种解法?这时候学生特别活跃,举出了很多方程不能用这种方法解,因此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了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课后还要求有兴趣的同学去探讨:具有什么样特征的方程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得到了不少好结论,更重要的是没认真听讲的那位同学的参与热情被激发起来了。
因此,在课堂上提倡师生平等,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学生设计出的办法、方案,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
6.信息技术是热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6、《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我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为180°,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ABC 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学生发现每一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
于是学生可以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最后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
同样用《几何画板》
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通过割补与另一个角构成一个平角,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形成良好的探究风气,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欲望,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