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栽培技术.ppt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

工业“三废”污染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中含有二氧化硫、 氟化物、氯、乙烯、氮氧化物、酚类化合物以及重金 属汞、镉、铅、铬、砷、铜、锌等20多种对人体有害 的物质,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在被污染的土地上 种菜,用被污染的水源灌溉,生产出的蔬菜必然受污 染。人们食用了被污染的蔬菜后,有害物质会在体内 浓缩积累以致带来严重后果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范
A、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 B、合理施肥 注重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的施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注意施肥时期和化肥种类。 • C、实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实行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优良的抗病品种。实行 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 学使用化学农药。生产绿色食品蔬菜使用化学农药, 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一是严格控制农药品种。二是严 格控制施药次数、浓度、范围和剂量。三是严格执行 农药安全间隔期。四是要讲求用药方法。
化肥污染
• 生产者为获得高产,超量施入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 使蔬菜体内硝酸盐大量积累,人们通过食用蔬菜使硝 酸盐进入人体。硝酸盐在人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后, 破坏血液吸收氧的能力,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 酸盐与胃内的胺类物质结合生成的亚硝胺,可引起核 酸代谢紊乱或突变,成为细胞癌变的诱因,常导致胃 癌和食道癌。 • 氮素化肥施用过多还能引起土壤酸化板结,破坏土壤 结构,并污染水源。
残膜污染
•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 废旧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造成"白色污染"。 大部分农膜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残留 在菜田中,不但破坏了土壤的物理结构, 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能析出铅、镉、 酞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污染土壤 进而污染蔬菜。
微生物污染
•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各种致病菌、病毒、 寄生虫等,流入菜田就会污染蔬菜。有 些菜田直接追施人粪尿,使其中的有害 微生物附着在蔬菜的可食部分上,人们 食用后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ppt课件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ppt课件

土壤与营养
蔬菜对土壤的要求
蔬菜生长需要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
土壤改良措施
深翻耕、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等,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营养元素及施肥原则 蔬菜生长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和硼、锌、铁等微量元素。施肥应遵循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根据蔬菜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能力,科学制定施肥方案。
蔬菜的栽培历史与发展
栽培历史
蔬菜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种植蔬菜以满足生活需要。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 蔬菜的种植技术也不断进步。
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蔬菜生 产的周年供应提供了保障。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优质、安 全、绿色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
01
02
03
04
培养料配制
选择优质原料,按照一定比例 配制培养料,注意调节水分和
pH值。
接种与发菌
将菌种接入培养料中,保持适 宜温度和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出菇管理
加强通风换气,控制温度和湿 度,促进子实体形成和生长。
采收与加工
适时采收,注意保持菌盖完整 和清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
05
蔬菜栽培的现代化技术
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和间作,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
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 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选用高效 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用药安全和间隔期。
04
常见蔬菜的栽培技术要点
叶菜类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蔬菜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绿色蔬菜更是被认为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蔬菜的需求,研究人员们不断努力,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的栽培技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绿色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一、科学施肥技术施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科学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绿色蔬菜高效栽培中,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肥力调查是必要的。

根据土壤调查结果,科学地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

同时,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比例,将有机肥料充分分解并释放植物需要的养分,而化肥可以迅速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水肥同步供给作物,以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在绿色蔬菜高效栽培中,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进行土壤湿度检测和作物营养水平的监测,合理调整水肥供应的时间和数量,使蔬菜得到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三、保护地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是指在温室或大棚等封闭环境下进行栽培的方法。

这种栽培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为蔬菜的生长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环境条件。

在绿色蔬菜高效栽培中,合理利用保护地栽培技术可以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实现全年产供销一体化,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四、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指利用营养液作为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养分来源,而不使用传统的土壤。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土壤传播病虫害的风险,节约用水,且产量高、周期短。

在绿色蔬菜高效栽培中,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根系所需的水分、养分和氧气供应,使蔬菜生长更加健壮,产量更加稳定。

五、适应改良品种技术适应改良品种技术是通过选育适应于高效栽培的蔬菜品种来提高产量和品质。

这些品种在生长周期、抗病虫害能力以及产量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绿色蔬菜高效栽培中,选择适宜的品种是确保蔬菜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总结:绿色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是满足人们对健康膳食需求的重要手段。

蔬菜栽培技术PPT课件

蔬菜栽培技术PPT课件
高蔬菜的抗性和产量。
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蔬菜栽培 将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包 括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温 度控制等,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
灌溉方式
根据蔬菜的需求和土壤的湿度,选择适当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
施肥策略
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识别
了解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及时发现并 采取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采取 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识别
蔬菜可根据食用部位、食用习惯 、植物学分类等多种方式进行分 类,如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 等。
蔬菜栽培的重要性
01
02
03
营养价值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维 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的重要来源,对于保持身 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效益
蔬菜栽培是农业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 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效益
蔬菜栽培满足了人们对新 鲜蔬菜的需求,对于保障 食品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 具有积极作用。
蔬菜栽培的重要性
01
02
03
营养价值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维 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的重要来源,对于保持身 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效益
蔬菜栽培是农业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 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温室蔬菜栽培技术包括 土壤耕作、播种、施肥、 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 节。
04
温室蔬菜栽培技术可以 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减少菜栽培技术是指 利用温室设施进行蔬菜 种植的技术。

绿色有机蔬菜无土栽培生产技术探究

绿色有机蔬菜无土栽培生产技术探究

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优化生产方式,通过合理营养配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田间管理,栽培出具有高品质的有机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有机产品的需求,加强食品质量的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要求。

一、无土栽培的概况1、无土栽培的分类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

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

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

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

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亡。

之后,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用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目前,当地的无土栽培模式主要是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的绿色有机蔬菜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土壤栽培技术相比,发展时间较短,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应用很广泛,可以用于很多植物的栽培。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使用喷淋设备对有机蔬菜进行自动喷淋,保证有机蔬菜吸收各类营养,这也是传统有机蔬菜培养的模式。

随着国内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机械设备的研发,无土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2013年开始,无土栽培技术开始应用于有机蔬菜生产中,并根据政府要求,在国内各地做试点示范,根据不同地区环境生长的实际情况,实现具有一定特色的无土栽培技术,并全面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与对策,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推广打好坚定的基础。

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比如在植保方面,在地形较为复杂低山丘陵区,配合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可有效解决传统栽培的弊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配合先进设备,可有效地在低山丘陵地带进行种植。

绿色蔬菜五项关键种植技术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五项关键种植技术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五项关键种植技术蔬菜,栽培技术绿色蔬菜种植就是采用综合措施,预防为主,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条件,科学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

在种植中应采取下列五项措施:―、把好种子关: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的优良种子。

二、把好播前准备关:1.土壤翻晒。

在播种前,应及早翻耕,暴晒土壤,除净残留根茬和枝叶,消灭土壤中残存的病菌和虫源。

2.种子处理。

进行温水浸种,即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可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

三、把好栽培管理关:加强管理,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中耕除草,摘除病株,控制病虫传播。

四、把好施肥关:1.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

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以减少致病菌和虫卵。

2.追肥要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

防止过多追施氮肥导致徒长。

化肥如尿素、磷酸二铵等肥料在收获前15天应停止使用。

3.合理使用激素和微量元素。

使用浓度和剂量严格按照标签说明,防止过量引起药害。

五、把好防治关:做到“以物理方法为基础,生物农药打头阵,土制农药当配角,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助威力,剧毒农药不下田。

”1.采用物理法灭虫。

如使用无公害杀虫黄片,它是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成虫对黄色敏感,具有强烈趋黄性的特性,通过特定黄色配以特殊黏胶,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

2.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

用BT乳剂青虫菌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大白菜软腐病和黑腐病;用井冈霉素防治立枯病和根腐病;用ET-107杀蚜素防治蚜虫。

3.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

一定要认真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规定》,严禁使用甲胺磷、甲基异柳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

第1页共1页。

《青瓜的栽培技术》课件

《青瓜的栽培技术》课件

施肥与灌溉
施肥
根据青瓜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在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 ,促进茎叶生长;在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提高果实品质 。
灌溉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 于青瓜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注意排水,防止积水造成病害 。
04
青瓜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白粉病
枯萎病
叶片出现白色粉状斑点,严重时导致 叶片枯萎。防治方法:使用硫磺粉或 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喷洒。
降雨
青瓜耐旱不耐涝,降雨过 多容易引起病害和烂根。
灌溉与排水
灌溉方式
青瓜适宜采用滴灌或喷灌的灌溉 方式,以保持土壤湿润。
灌溉水量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适 量地进行灌溉,避免过湿或过干。
排水系统
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田间积 水,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和引发病害 。
03
青瓜的种植技术
选种与育种
选种
青瓜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青瓜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E、钙、铁、 镁等多种营养成分。
青瓜具有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减肥美容 等功效,受到广泛欢 迎。
可生食、凉拌、炒菜 、腌制等多种食用方 式。
02
青瓜的栽培环境
土壤条件
01
02
03
土壤类型
青瓜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 、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 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
06
青瓜的种植前景与经济 效益
市场分析与种植前景
青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青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清脆 的蔬菜,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种植区域不断扩大
为满足市场需求,青瓜的种植区域逐渐向全国各地扩展,尤其在气 候适宜、土壤肥沃的地区,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03
绿色蔬菜栽培的实践操作
蔬菜栽培的季节与茬口安排
季节安排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蔬菜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蔬菜的种植季节。一般来 说,春季和秋季是蔬菜种植的最佳季节,夏季和冬季则相对困难。
茬口安排
在同一块土地上,根据不同季节和蔬菜种类,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土地利用 率和经济效益。常见的茬口安排包括一年四季轮作、隔年轮作等。
蔬菜栽培的管理
整地做畦
将土地松软、平整,并按照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制作畦子 ,方便灌溉和种植。
种子选择与处理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种子,并进行浸种、催芽等 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播种与移植
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和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或移 植方式。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或点播,移植则需要注意株 行距和深度。
品种选育成果不断涌现。
绿色蔬菜产业的政策支持
01
02
03
政府扶持政策
政府为鼓励绿色蔬菜产业 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 政策,包括资金补贴、贷 款优惠、减税等。
技术指导和培训
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 为绿色蔬菜种植企业提供 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产 业整体水平。
市场开拓支持
政府通过组织农产品展销 会、推介会等活动,帮助 绿色蔬菜企业拓展市场、 提高知名度。
04
绿色蔬菜栽培的产业发展
绿色蔬菜产业的现状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环保 意识的提高,对绿色蔬菜的需
求不断增加。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绿色蔬菜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农 业领域的重要支柱,涉及的生 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数量逐渐
增多。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为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各种栽培技术、种植模式和

绿色蔬菜冬豌豆示范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冬豌豆示范栽培技术
兑水喷雾防治 。褐斑 病可用 11 0 : 2 0波 尔多液 喷雾防 :
治 , 年防治不宜 超过 2次 。 后每 6 7 稻麦 秸 1 播 6m 用 秆 2 0 3 0 g回铺还 田, 0  ̄0k 既有 利 于保墒 和抑 制杂 草 ,
低温影响, 块根淀粉含量下降 , 糖分增加, 块根出粉 率、 出干 率 和种 乌耐贮 性 降 低 ; 收获 过早 , 块根 产 对
王 国灿
下作基 肥 , 然后 筑 畦 宽 ( 沟 ) . 高 2  ̄ 5 m, 包 1 m、 0 2 e 畦 2 面整成龟背状 , 田间开好 十字沟 以及 环 田排水 沟。
1 . 适 期 播 种 , 理 密植 3 合
豆 荚开花 后 1  ̄ 4 、嫩 荚现 籽不 现粒 时采收 , 2 1d 成 熟 1 采收 1 。 批 批
量和 营养 积 累都 有 明显 影 响 。收获 后加 工淀 粉 、 干 片、 干条 等制 品的应及 时加 工 , 未能及 时加工 以及 留
作 种用 的块 根应 及 时人窖贮 藏 。
36 其 它 .
有机 自首乌 产 品的运输 储藏工 具在使用 前应清 洁, 确保无 禁用物 质残 留, 张贴专 门 的标识 和采取 并
自首乌 块根 宜在 1 月 中旬 收获 ,收获过 迟 , 1 受
捕虫害虫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地下害虫和中华萝摩叶 甲主要通过水旱轮作 、 冬季耕 翻冻蛹杀死虫蛹 , 苗期人 工捕捉消灭 , 地下害虫在成虫发生期采用灯光和糖醋盆 诱杀 ;蚜虫在盛发期 ,每 6 7 6 m 用天然除虫菊酯 2 0 0g
重要 内容之一 。
1 主 要措 施 11 精 选 品 种 与 地 块 .
出苗后 及 时查 苗 补 缺 , 中耕 除草 1 2次 , 松 ~ 疏 土壤 , 消灭 杂草 。重视 苗期追 肥 , 一般每 6 7 6 m 追施

绿色蔬菜芹菜高产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芹菜高产栽培技术
囵 业局 蔬 菜办 ( 北 定 兴 县农 河 0 25 孟 7 60 爽)
岛 水 .6 6 7平 方 米 用 尿 素 1 0千 克 加 硼 作 : 4 c 左右 温水 浸 种 3 用 8C O分 钟 : 合

— — — — — —
砂 08千克 霜 冻前 覆 盖 棚 膜 . 意 . 注
1 0千 克 。 料 与 畦 土 掺 匀 . 面 细 0 肥 畦
致 平 整 浸种 先 用 4 o左 右 温水 浸 8【 = 种 3 0分钟 . 用 常温 水浸 泡 8 1 再 ~ 2小 时 . 出并 沥 去水 分 . 在 2 ℃左 右 捞 放 O 的 阴凉处催 芽 催 芽 : 中经 常用 凉 过程 水 清 洗种 子 .除 掉种 皮 上 的粘 液 . 增 加透 性 . 进 发 芽 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1 促 ~ 2天 . 当大 部分 种子 露 白后 即可播 种 播 种前 先 在整 好 的 畦面上 浇 透水 . 量 使 8厘 水 米 土层 达 到 饱 和 状 态 .然 后 上 一 层
地 . 足基 肥 每 6 7平 方米 施 有机 施 6
肥 50 0 0千 克 , 酸 二铵 5 千 克 、 磷 O 过
磷 酸钙 2 千 克 。芹 菜 对 硼肥 敏 感 . 5 要施 硼肥 . 6 7平 方米 可施 入 0 每 6 . 5
1 克 硼砂 。平 畦栽 培 . 千 畦南北 向 的 .
施复合肥 1 5千 克 、硫 酸 钾 l 千 克 5
及腐熟 人 、 、 粪尿等有机肥 2 3 畜 禽 ~ 次 .每次 每 6 7平 方米 追施 2 0 6 0 0千
克 左右 . 般 1 一 0天 左 右 追 一 次 肥 浇
1 ~ 0天 . 间 小 水 勤 浇 . 持 土 壤 52 其 保

2024版蔬菜种植技术ppt课件

2024版蔬菜种植技术ppt课件
根据食用部位不同,蔬菜可分为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花菜类、果菜类等; 根据生长环境和习性,可分为喜温性蔬菜、耐寒性蔬菜、半耐寒性蔬菜等。
蔬菜种植的意义
01
02
03
健康饮食
蔬菜是人体获取维生素、 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 素的重要来源,对维持人 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效益
蔬菜种植是农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收 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播种技术
播种前的准备
选择优质种子,进行种 子处理,如浸种、催芽 等,提高种子发芽率。
播种时间
播种方法
播种后的管理
根据蔬菜种类和当地气 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
种时间。
可采用撒播、条播、点 播等方式进行播种,注 意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
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通 风透光,及时进行间苗、
定苗。
施肥技术
01
02
03
水培技术
01
通过营养液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无需土壤,减少病虫害。
雾培技术
02
将营养液雾化后喷洒在植物根系上,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
基质栽培
03
使用椰糠、珍珠岩等无机物作为基质,替代传统土壤,实现无
土化种植。
设施蔬菜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技术
利用温室大棚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反季节种植。
灌溉与施肥技术
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去杂留纯,保持幼苗 生长健壮,分布均匀。
定苗时间
定苗方法
在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进行,一般在4-5片真 叶时定苗。
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密度要求,选留健壮、 无病虫害的幼苗,去掉过大、过小和病弱的 幼苗。
中耕与除草
中耕作用
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同时去除杂草,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

绿色黄瓜栽培技术.ppt

绿色黄瓜栽培技术.ppt

4.4.2推荐应用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进行温室消毒
当地面水渗后不粘可进人操作时,将垄面找平,秸
前三天一般成苗床小拱棚不通风,并进行遮光,温
将准备好的基质装在穴盘中,注意不要用力紧压,
出苗前白天 25℃~28℃ , 夜间 18℃~20℃为宜 , 基质水分保持65~80%左右。

70 %种子拱土时 , 降低温度 , 白天
黄瓜嫁接后,宜用散射光,光照常强度维持在5000LX左右;过强则进行遮光。


栽3500~4000
除按AA级绿色食品黄瓜肥水管理技术执行外,还可
黄瓜根瓜要早采,采收要勤,防止坠秧。

产品质量
及时清除老、病虫叶,病果和因病虫或其它原因致死的植株
霜霉病较重时可用高温闷棚,即闷棚前一天浇足水,
4.9.6农药防治:当上述方法防治困难,必须使用农药时,
4.9.6.1.2.6 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农用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岗霉素、农抗120、中生菌
4.9. 6.2.2.3 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应按
GB4285、GB8321.l、GB8321.2、GB8321.3、GB8321.4、GB8321.5、
生产AA级和A级绿色食品黄瓜推荐
A级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推荐用农粉必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A级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推荐
每667m2每次用灭蚜宁Ⅱ号110g、蚜虱一遍净烟剂400g、
A级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推荐。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是指在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农法,运用生物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知识,实现蔬菜高产、高品质和生态环保等目标的一种栽培方法。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营养丰富的蔬菜产品,并且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基本原则1. 做好土壤调理。

首先要保证土壤的肥力,这是种植植物的前提。

调整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等条件,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增加土壤的自我调节能力。

2. 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

优选耐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既可以减少病虫害,又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高产高品质。

3. 合理施肥。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通过控制农作物的营养需求量、配合不同阶段的施肥,实现蔬菜高产、高品质。

4. 做好病虫害防治。

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使用有机肥料、苜蓿、菜籽粉等天然益虫或植物叶子进行病虫害防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培养生态平衡,实现无化学农药应用。

5. 做好排水、灌溉和温度控制。

绿色蔬菜栽培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使土壤保湿、排水管理合理,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对于防止病害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绿色蔬菜栽培技术对于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其次,采用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生产出来的蔬菜,不含有害残留激素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更加安全、稳定、有保障。

然后,它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绿色蔬菜栽培技术培养出来的蔬菜口感更佳、更有营养,以高品质、高效益、便于保持的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三、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要做好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有一些关键的环节需要注意:1.选用高效的植生模式。

植物模式是指蔬菜在生长期内的形态、构造、品种特点、产量特征等植被下模式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它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

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
感谢观看
2024/1/28
32
2024/1/28
10
03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原理
2024/1/28
11
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
土壤检测与评估
通过土壤化验,了解土壤 质地、养分含量和微生物 状况。
2024/1/28
土壤改良措施
采用深翻、添加有机质、 使用土壤改良剂等手段, 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培肥管理
根据蔬菜需肥规律,科学 制定施肥方案,实现土壤 养分的均衡供应。
防腐处理
采用低剂量辐射、臭氧处理等 物理方法或生物保鲜剂等化学 方法,抑制病原菌生长,减少
腐烂。
25
加工产品类型和加工工艺流程
加工产品类型
包括脱水蔬菜、速冻蔬菜、腌制蔬菜、罐装蔬菜等。
1. 原料选择
选用新鲜、无病虫害的蔬菜作为原料。
2. 清洗处理
去除泥土、杂质和农药残留。
2024/1/28
26
加工产品类型和加工工艺流程
12
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灌溉系统建设
安装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备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肥料选择与使用
选用高效、环保的肥料,如水溶 性肥料、有机肥料等,减少养分
流失和环境污染。
水肥一体化实施
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根据蔬菜 生长需求,精确控制水肥供应,
提高产量和品质。
2024/1/28
13
病虫害防治策略及方法
,提高产量和品质。
高产优质品种
03
如茄子、菜豆、西瓜等,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适合设
施栽培追求高产高效的目标。
16
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
晒种
将种子晾晒1-2天,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7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措施 7.1 农业生态措施 7.1.1建立轮作制度茄果类瓜类蔬菜不少于二年 轮作一次;叶菜类蔬菜采用品种和茬口间轮作; 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轮作。应注意合理布局茬 口,切忌连作。提倡水旱轮作。 7.1.2 推广使用蔬菜栽培设施和配套技术,薄膜 应采用功能性膜,新膜透光率在90%以上;冬季 用无纺布、双层膜覆盖保温,夏季采用遮阳网 降温。连栋温室应开设边窗或顶窗通风、安装 换气扇强制通风、水幕降温等措施降温;在种 植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时推广使用二氧化碳 施肥技术;夏季换茬期间应揭去顶膜,让雨水 直接冲淋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推广微灌技 术。
• (一)基地选址:在大气、水源、土壤符合国 家或全国农业行业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 求,气候。地形、地势、地貌、水文、植被和 土壤肥力较好,周边3公里以内无污染源,距离 公路干线l00米以上的地方建立基地,周边最好 有防护林、沟渠、河流、山坡等隔离条件。
第二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 二)基地养护:在基地建立周年生产制度,根 据周年生产制度中各作物在本基地条件下病虫 草害发生的规律和施肥特点选择全年农业品, 控制投入品种类和施用总量,避免投入品对基 地造成污染,也避免各茬作物投入品之间的负 面作用。根据土壤理化特点、肥力状况和有害 金属含量,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培肥土壤,改善 土壤结构。采用低富集轮作法、植物吸收法、 细菌抑制法,有机质、有机肥、石灰改良法, 粘合剂、土壤改良剂改良法,排土客土法等多 种方法降低或抑制土壤有害金属,逐步减少土 壤有害金属含量。
菜。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 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 版本的可能性.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GB3092-1996 • GB3172-87 • GB4284-84 • GB4285-84 • GB5084-92 • GB8321.1-87 • GB8321.2-87 • GB8321.3-87 • GB8321.4-87 • GB8321.5-1997 • GB15618-1995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6 肥料使用要求 6.1. 推广使用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和经配制加工的 复混有机肥,有限量地使用化肥。 6.2 使用化学肥料应注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 合理搭配,推广使用蔬菜专用多元复合肥。杜绝 偏施氮肥,不应在叶菜生产中使用硝态氮。 6.3 腐熟的厩肥、绿肥、饼肥、植物秸秆应作基 肥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沼气肥水、腐熟人畜粪 可作追肥,但不能在叶菜上作追肥。 6.4 城市生活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其质量应符合 GB3172-87的要求,每年每667㎡的使用量,粘性土 壤不超过3000㎏,沙性土壤不超2000㎏。 6.5 符合GB4284-84要求的河塘泥可作基肥。 6.6 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
• 5、间苗、分苗、苗期管理和定植:幼苗出齐后, 对过于拥挤的菜苗和弱苗、畸形苗要进行间拔, 点播的应每穴选留1株壮苗。在育苗过程中,要 通过分苗来扩大营养面积以满足生长和发育的 需要。分苗前苗床温度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喜 凉蔬菜一般白天18-22C,夜间8-12C,喜温蔬 菜白天20-25C,夜间13-16C。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7.1.3 夏秋叶菜生产应结合防雨、防风栽培,利 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覆盖防虫网、遮阳网、薄 膜机械阻隔害虫侵入和产卵。 7.2 农业栽培措施 7.2.1 选用良种:采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 广泛利用杂种优势。 7.2.2 种子处理:播前采用温烫水浸种消毒, 或者采用高锰酸钾、多菌灵等药剂消毒处理。 7.2.3 培育壮苗:采用低毒高效农药处理床土 或育苗营养土,合理控制苗床温湿度,移栽前7 天进行炼苗,提高秧苗抗性。
第二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 (三)基地建设:尽可能建立旱涝保收的水利 设施,日降水300毫米能及时排出,百日无雨能 灌溉。平整土地,逐步实现园田化,适当连片 和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有一 定的保护设施和采后处理及包装条件,运输方 便,最好有冷藏条件。
• 二、生产过程控制 • (一)品种选择:在根据市场和种植制度选择
• 3.9 农药残留:是指在使用化学农药后,残存 在蔬菜中的微量农药(包括农药原体及其有毒 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4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条 件 4.1 新建蔬菜生产基地要远离污染源,相隔距 离以无污染为准。已经建立的蔬菜生产基地应 加强治理保护。 4.2 蔬菜生产区域的大气环境要符合GB3095的 要求。 4.3 蔬菜种植地块的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181995中二级以上标准.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 含量高。 4.4 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4.5 有完善的田间水利设施,能排能灌,日降雨量 100㎜以下不积水。地下水位在80厘米左右.
• 4、种子处理、催芽和播种:种子处理包括 温水浸种、木配液浸种、草木灰滤液浸种、 药剂浸种、药剂拌种、低温冷冻处理和红外 线处理等方法,根据具体的蔬菜种类和目的 选择应用。
第二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 对一些蔬菜作物提倡应用脱毒种苗。在种子处 理后,将充分吸水的种子放在适温下催芽,促 进其迅速、整齐地完成发芽过程。要根据不同 的种类选择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条 件,采用不同的淘洗、翻倒等措施。播种包括 撒播、条播、点播等方式,容器育苗用点播, 苗床多采用撒播和条播,播种后覆土厚度依蔬 菜种类不同有所变化,一般在0.5---1.5cm。
作物种类、品种的同时,选择的品种尽可能具 有较强的抗病、抗逆能力和对硝酸盐的低吸收、 低累积能力。
• (二)育苗移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 类型的露地和设施育苗,提倡统一育苗,
第二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也可以采用异地育苗的方式满足生产中的相
关需求。瓜类、茄果类等蔬菜也可以采用嫁接育
苗。
• l、壮苗指标:幼苗株高适宜,幼茎较粗,株形 长相合理,节间长短适中,叶面大,叶片较厚, 叶色正常稍浓。茎粗与茎高比例协调,根重与地 上部重量的比值大。幼苗内部的干物质、叶绿素 含量高,碳氮比值适宜,光合能力强,根系活力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5.4 允许使用附录B所列的化学农药,使用 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必须符合 GB8321.1、 GB8321.2、 GB8321.3、 GB8321.4、 GB8321.5以及附 录B的要求,不得随意提高使用浓度。 5.5 推广使用农用抗生素、微生物农药和植 物性农药。 5.6 根据蔬菜病虫发生的预测对症下药,因 防治对象、农药性能以及抗药性程度不同而 选择最合适的农药品种,提倡化学农药合理 轮换、交替使用。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5 农药使用要求 • 5.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 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 优先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5.2 禁止使用无生产许可证、农药登记 证、产品合格证的化学农药 5.3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 高残留化学农药,具体见附录A。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第二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号:GB3301/T007.1-1999 • 第1部分:总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条件、
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要求以及生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生产无公害蔬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城市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述定义。 3.1 安全间隔期:是指在确保蔬菜产品中农 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前提下,当茬蔬菜最后 一次使用化学农药距收获的天数。 3.2 污染源:是指产生固体、液体、气体的 有毒物质,污染空气、水源(地下水)、土 壤的化所有来源。 3.3 叶面肥料:是指喷施于植物叶片表面并 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 3.4化学防治: 是利用化学农药通过喷雾、 喷粉、烟熏等途径直接杀死害虫、病原微生 物、杂草以及其它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第二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 苗期管理分发芽期、分苗期和成年龄苗 期三个阶段,要根据气候条件结合不同 的蔬菜作物,通过气温、土温、光照冰 份、肥料、通气等进行调控和管理胚需 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苗期病虫害,主要 是防治淬倒病、立枯病和蝼蛄、蛴蟥等 地下害虫及茶黄螨等地上害虫。
强。幼苗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根系发育良好, 根系分级多色白。定植于大田后缓苗快,地上、 地下部分均发育良好,生长旺盛。衡量壮苗形态 的复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 壮苗复合指标=(茎粗/茎高十根重/地上部重) ×全株干重。该项指标数值越大,
• 壮苗性状越明显。
第二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 2、营养土:育苗用的营养上,要求有机 质丰富。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 微酸或中性,并基本杜绝病虫的存活条 件。一般要求有机质不低于5%,每1立 方米的风干重不超过1.5g(固相占45% -50%、液相占20%-30%、气相占20 %),氮、磷、钾的全量分别不低于 0.2%、l.0%和 l.5%,根据具体作 物而定。营养上要根据田土本底肥力与 肥料和其他材料进行配制,具体取材应 选本地有较丰富来源的种类,包括田土、 泥炭、腐叶土、塘泥、人畜粪、堆肥、 稻壳等。有机肥必须腐熟。
第一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3.5 农业防治:是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技术, 主观地对作物生态系统 加以调整,创造有利于 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杂草大量繁殖的条件, 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杂草的危害的防治方法。 3.6 轮作:是指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土地上 不同作物的品种按预定要求轮换种植的种植制 度。 3.7 间作:是指在同一地块上,同时在主作的 行间种植另一种作物的种植制度。 3.8 套种:是指一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行间 或株间种植另一种作物的种植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