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辽代契丹民族所创造的“四时捺钵”制度,作为一个绵延二百多年的社会历史现象,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已有诸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古代地理、地名、人物、事件的研究,制度方面的研究,契丹四时捺钵的文

守处的关系方面做出的严格规定。《辽史•营卫中》里说,“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承旨二员,令史十人,中书令史一人,御史台、大理寺选摘一人扈从。每岁正月上旬,车驾启行。

宰相以下,还于中京居守,行遣汉人一切公事。除拜官僚,止行堂帖权差,俟会议行在所,取旨,出给诰敕。文官县令、录事以下更不奏闻,听中书铨选,武官须奏闻。”作为一个王朝的中央政府,这种捺钵行为主体的范围,几乎完整地囊括了所有的中央机构及官员。同时,由

秋的呼鹿射虎,这些应属于生产方面的内容;四季中讲习武艺,议商国政,接受属国朝觐,会见宋使臣等寓于其中。第四,行为地点的规定。春季为鸭子河泺,为长春州;夏季无常所,多在吐儿山,起牙帐前以占卜方式择吉地纳凉。姚从吾先生认为,夏捺钵的主要驻跸地有两处,

一是庆州的永安山(林西县东北),另一处是察哈尔的炭山(张北县);秋季在伏虎林。姚从吾先生认为,伏虎林应在庆州,今林西县西北。傅乐焕先生认为,秋山应在庆州西境诸山;冬季曰广平淀,在永州的土河与潢河汇流处(今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这些地点的选择,主要是地

质。如穆宗应历十六年秋七月壬午,“谕有司:‘凡行幸之所,必高立标识,令民勿犯,违以死论’”;圣宗太平四年二月己未,猎挞鲁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圣宗太平七年,秋七月己巳,“诏辇路所经,旁三十步内不得耕种者,不得诉讼之限”。《本纪》

中,还具体地记录了历代辽君捺钵的实况。

在《辽史》以外,与捺钵相关的制度建设,还可以从《契丹国志》、《辽史拾遗》等史书中找到佐证。

二、“四时捺钵”以政治中心流动为属性。

考察“四时捺钵”的属性,最重要的前提是基于中央政

钵在本质上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制度化的安排,规划指导下的行为。是契丹所特有的草原渔猎文化及衍生物。

在上述两点的结合中,主要突出了治国安邦的主题,体现了军事优先,军政、军民结合的特点。比如讲兵习武的安排,营地的选择、布局、设置,对属国的弹压,由于外

患和内叛而被迫中止的捺钵,变更驻跸地的情况等,均属此类。其中变更驻跸地,一方面是澶渊之盟后的向东北迁徙,备兵主要为女真室韦,而皇帝、中央政府的君临及驻跸地的前移等同于坐镇指挥和亲自督军。另一方面是每五六年一次的眷顾西南地区,明显带有巡视成分。还有,就

后、皇后、皇子也在其例,如贺生辰,索要天子画像等内容;又如宋朝登科的知识分子名录也送契丹,《贞观政要》、《唐太宗、唐明皇实录》,白居易《讽谏集》等也在圣宗读书之列,而且宋朝的一些大知识分子也在担任和平友好的使者。如圣宗太平六年宋龙图待制孔道辅使契

丹,孔为孔子四十五代孙(《契丹国志》页);道宗咸雍是十一年,沈括使辽(《契丹国志》页);张舜民、苏辙、欧阳修、刘敞等都曾使辽。

三、“四时捺钵”的主客观条件

“四时捺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基础和背

迁民,斩杀无辜等行为又对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形成巨大的破坏力。《辽史•兵卫上》导语部分,把契丹的兴起,人口的俘获,不从者的斩杀,攻城掠州的过程做了很好的、很全面的记述。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受到迟滞。渔猎文化,从根本上是取之于自然的原生态经济结

构,其利在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尤其是带有休养生息、轮作轮牧性质的捺钵,所体现的是有限、顺势、因时索取资源,但从负面来看,资源的加工、流通方面利用率低,生活资料的积累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压扁了文明进步的阶梯。在这种情况下,逐水草而居,车马为家,纵马于

个不断学习、积累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澶渊之盟”的签订。“澶渊之盟”的签订,使捺钵出现了三个方面变化,或是为春捺钵发生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提供了外部环境。第一,“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契丹政权在南方换来了相对安定的疆域,使得契丹帝王的捺

钵地由漂泊不定逐渐趋于稳定。第二。“澶渊之盟”的签订,为辽宋两地的经济恢复,人民休养生息带来了喘息的机会,而捺钵就会在更为从容的外部环境中进行。从《辽史•兵卫》中可知,辽国的兵制,一则全民皆兵。而全民从兵事,在战争状态下,就使得从事生产劳动的青壮年不能

的由来”)。那么。什么是契丹人的立场呢?一是因地制宜说。《辽史•营卫制》中说,“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王者因三才而节制之。”这里所说的“三才”,当指天地人。《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兼顾三才之间的

关系而合理的结合,实际上就是要照顾到人的需求与经济地理条件,与资源条件,与气候节气等自然条件的结合。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如今的环境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具有共同之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段精妙的依据天时地利实施王者治理之说,在史

所能够从中发现的,则是整个中华文化的一统与一脉相承。二是合理地利用自然。《辽史•营卫中》:“转徙随时,车马为家”。契丹民族是北方草原游走的少数民族部落。“转徙随时”,所体现的是顺应由季节所决定的资源条件,这正是三才中的“有地道焉”,是经济地理的基本

原理。而“车马为家”,则体现出人口流动的主动性。关于“车马为家”,《东北史考略》中引宋彭大雅、徐霆的描写“牛马骆驼以挽其车。车上可坐卧,谓之帐舆。”这是南宋使臣到元太宗窝阔时的描写。“车马为家”,还包括财富必须转化为可以便于携带的浮财(这种转化,在客

则以畋鱼为生”(见《辽史•营卫制》),则是这种思想的深化。而作为“有事”与“闲暇”的过渡又显得那样自然,四是组织化与半军事化。《辽史•营卫制》中说:“有辽始大,设制尤密。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这里所强调的崇尚军事,重视防务,依靠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