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契丹族虽然是中国的北部民族,但是在历史上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
早在元代时期,契丹族就曾经建立了大辽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朝之一。
当时的辽国治理之道也影响着后世的中国。
契丹族不仅有独特的语言、文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度和习惯。
其中,四时捺钵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对当时的契丹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曾经影响过中国的历史。
四时捺钵制度是指契丹族的年节习俗。
按照当时的农历,契丹族将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特定的节日。
在每个节日里,契丹族都会举行捺钵的仪式,这个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丰收和健康。
捺钵是一种特殊的酒,契丹族在这个仪式上要将捺钵饮尽,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参加这个仪式的人一般都是首领和官员。
四时捺钵制度虽然是一个宗教性质的传统习俗,但是它对契丹族社会的影响也很深远。
首先,在四时捺钵仪式上,契丹族首领和官员可以和平地共同参与,这就表明契丹族的社会等级并不是不可逾越的,不同阶层之间可以和睦相处。
其次,在这个仪式中,契丹族人会以共同的祈愿作为联系的纽带,这就增强了契丹族人之间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此外,四时捺钵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契丹族的生产活动。
在这个仪式上,人们会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健康,这就表明契丹族人十分重视生产和健康,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四时捺钵制度虽然是契丹族的传统习俗,但是随着辽国的兴衰,它也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时的中国,四时捺钵仪式被一些士人所赞赏,认为这种习俗可以调节社会风气和促进社会的和谐。
后来,这种习俗被后期的皇帝们继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文化。
可见,四时捺钵制度对于中华文明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的一项重要传统习俗,具有宗教性质和社会功能。
这个仪式能够调节契丹族社会风气、增加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又能促进契丹族的生产活动。
四时捺钵制度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它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其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社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在古代实行的一种农业生产和军事征发制度,对契丹族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契丹族的四时捺钵制度是指每年抽调一定比例的男丁到军队服役,范围包括军事和生产,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因此称之为“四时捺钵”。
制度的本质是军事征发,但它同时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保证了契丹族的军事力量和经济稳定。
四时捺钵制度对契丹族的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契丹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生产相对较弱,但仍然对部分地区进行了农业开发。
四时捺钵制度使得契丹族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抽调了大量的男丁去从事军事和其他劳役,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四时捺钵制度也拉长了农耕的时间,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
这些因素最终影响了契丹族的农业经济水平和社会稳定。
四时捺钵制度对契丹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
契丹族以辽代的军事和政治实力而傲视同侪,而四时捺钵制度是其军事力量的重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契丹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表现为辽朝对于内地各族的统一,辽代朝廷反复施行政教,提倡中原教化。
契丹族的四时捺钵制度在辽代契丹族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契丹族的军事、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所追求的将人民抽调至军队,管理失灵,抽调的时期变长,一般从十二周岁至六十岁范围,并导致契丹同胞血海所指。
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为契丹族的强盛和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辽朝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水平。
虽然这一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它的历史地位以及制度内部的补偿机制,使得契丹族的社会运行得以顺利进行。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辽代的四时
捺钵是该时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其在人地关系视角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地关
系的角度出发,对辽代四时捺钵进行再探讨,探讨其在辽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需了解什么是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是辽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瓷器,其艺术装饰风格
独特,内容丰富多样,主要以描绘四季景观为主题。
四时捺钵在辽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
地位,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价值,而且在文化传承和经济交流方面也具有深远影响。
在人地关系的视角下,辽代四时捺钵的制作和传承反映了当时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辽代社会发展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四时捺钵的制作和传承,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
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
四时捺钵中描绘的四季景观,反映了辽代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季节中与自然的交融与共生关系。
四时捺钵的制作也离不开地域环境的
影响,各地的四时捺钵在艺术表现和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反映了辽代各地区的地域特色和
文化传统。
辽代四时捺钵在人地关系视角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制作和传承反映了辽代社
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我们认识辽代社会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当代社会中,
我们也可以从辽代四时捺钵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在人地关系中追求和谐共生,推动文化传
承和经济发展。
希望通过对辽代四时捺钵的再探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历
史文化遗产,为人们认识和发展人地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4年辽金元冬夏捺钵地研究》范文
《辽金元冬夏捺钵地研究》篇一一、引言捺钵,作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辽金元时期。
捺钵地,即帝王们冬季狩猎、夏季避暑的行宫所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也成为了研究古代北方民族历史的重要线索。
本文旨在通过对辽金元时期捺钵地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地理分布、文化内涵及历史价值。
二、辽金元捺钵地的地理分布辽金元时期的捺钵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及华北地区。
其中,辽朝的捺钵地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内蒙古东部及辽宁地区;金朝则以河北、黑龙江等地为主;元朝则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大量的捺钵行宫。
这些捺钵地的分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三、捺钵地的文化内涵捺钵地作为古代帝王行宫的所在,不仅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捺钵地不仅是帝王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进行政治决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捺钵地,帝王们会举行各种祭祀、庆典等活动,以展示其权威和地位。
同时,捺钵地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四、捺钵地的历史价值捺钵地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捺钵地是研究古代北方民族历史的重要线索,通过对捺钵地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其次,捺钵地也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其空间分布和功能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模式;最后,捺钵地还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对于今天的旅游业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五、辽金元捺钵地的考古发现与保护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捺钵地被发现并得到了保护。
通过对捺钵地的考古发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同时,对于捺钵地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结论综上所述,辽金元冬夏捺钵地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摘要】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在古代时期实施的一种重要制度,在农耕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概述了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概述,包括其起源和发展。
然后详细介绍了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式,以及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意义,其影响的持续性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分析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农耕生活方式,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意义、影响持续性、启示。
1. 引言1.1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概述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在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包括了春、夏、秋、冬四季中各自应该捺钵(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税收)的内容和方式。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征收捺钵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一制度对契丹族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定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秩序。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国家财政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并帮助维持了政权的稳定。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还对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一制度,契丹族传承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统治方式。
在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中发现一些对我们的启示,比如通过合理的征税制度来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发展。
2. 正文2.1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内容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春捺、夏钵、秋捺和冬钵。
春捺是指春季时契丹族首领集中统领全族,进行春耕春种的农事活动。
在这个阶段,首领会发布农业政策,调动全族的劳动力资源,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夏钵则是指夏季时的政治集会,首领会在这个时期组织对外军事行动,以确保契丹族的领土安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其中四时捺钵作为辽代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是人们表达感情、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从人地关系视角出发,探讨辽代四时捺钵的文化内涵。
首先,辽代四时捺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辽代社会,自然环境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辽代人民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自然现象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他们也认为自然是由神灵所主导,需要尊重和崇拜。
四时捺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四时捺钵活动中,人们通过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对自然所赐生命的珍视之心来表达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次,辽代四时捺钵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辽代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时期,各地民俗文化有别,然而作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四时捺钵也成为了辽代各族人民之间交流情感、沟通感情的重要方式。
通过四时捺钵活动,人们借助于社交场合来表达对家人、亲友、官员等社会角色的回应,展现自己的文化魅力和社交能力。
在四时捺钵中,人们的言谈举止、态度表现、诗文歌赋等方面都会受到现场观众的评价和享受。
这也促进了辽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辽代四时捺钵是一种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和背景的文化现象,它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宗教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促进了辽代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时代演进和文化发展,四时捺钵在文化产生、传播、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辽代四时捺钵,对于了解辽代文化、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承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北方民族,其政治制度略有不同于中原文化圈的政治制度,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捺钵制度。
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的一种组织形式,用于管理部族及其在带领下的居民。
该制度由四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由此与季节相关联,以“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为代表。
四季是契丹族的生产和生活的标志,人类社会也因此从而产生了季节性的组织方式,也者因四季的变化而产生了相关的纪念节日,才会有了春假、夏令营、秋游等等。
捺钵制度以捺(nà)为单位,每个捺下设有数个部族或组织,每个部族或组织都有负责人和领袖,长期以来依靠捺钵制度实现了契丹族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捺钵的形成是由契丹族最早居住的乌奚、室韦两部分裂而来的。
捺钵制度是其后人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形成的特殊制度。
在契丹族的社会生活中,捺钵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了契丹族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通过这种捺钵制度,契丹族实现了部族之间的联合和相互帮助,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捺钵制度也为契丹族的统治者提供了稳定的执政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政治控制和秩序维护。
此外,捺钵制度的实行也推进了契丹族的农业生产、畜牧业和贸易经济的发展。
通过季节性的组织方式,能够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和畜牧业,提高生产效率,使契丹族人民能够过上更加丰富和富裕的生活。
同时,捺钵制度也促进了契丹族与其他文化圈之间的贸易发展,为契丹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的一种独特组织形式,它对契丹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契丹族的捺钵制度也为今天的社会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共同发展。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首先,辽代的四时捺钵实践可以看做是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利用。
在辽代的时期,辽东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四时捺钵也就成了人们适应自然环境、把握农事时间的一种重要方式。
比如,在春季,人们会捺钵预测春分前后的春雨;在夏季,则是以捺钵的形式记录芒种之前的气温、雨量等信息;到了秋季,人们会观测捺钵以判断什么时候开始秋收;而在冬季,捺钵也可以用来判断雪花的厚薄和冰面的硬度等信息。
可以说,四时捺钵是辽代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利用的一种方式,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关系。
其次,辽代四时捺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时间计量和时间观念的理解。
由于四时捺钵的实践需要对时间进行准确把握,因此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与时间的关系。
在辽代时期,人们往往会以节气、节令为基准来进行时间计量,特别是太阳、月亮等天体的运动轨迹常常被人们用来判断时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四时捺钵的实践自然成了人们对时间的一种认识和体验方式。
更进一步地说,四时捺钵不仅仅是对时间的计量,更重要的是它在时间观念上的反思与沉淀。
辽代人们通过四时捺钵的实践,从中反思自然、生命等的循环运转,也就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
最后,从辽代四时捺钵的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它也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辽代,四时捺钵是由长辈向子孙们传授的一种民间技艺,从这个侧面也能看出它的社会文化价值。
通过四时捺钵的实践,辽代人们不仅能够把握农事时间,获得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利用效益,同时也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共享,增强了家族、乡里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可以说,四时捺钵既是当时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手段的体现,也是社会共同体意识和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摘要】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特有的时间管理制度,其起源和意义在整个契丹族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该制度内容包括规定工作和休息时间的安排,执行方式以及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这一制度的执行使契丹族社会更加有序和高效,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稳定和秩序。
在政治方面,四时捺钵制度使契丹统治者更加清晰地掌握国家事务,提高了政治管理水平。
在经济方面,该制度对生产和商业活动的调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对整个契丹族社会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起源、意义、内容、执行方式、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经济影响、总结、历史意义。
1. 引言1.1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起源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契丹族建立国家后的早期历史时期。
据记载,契丹族在统治下的各个部落与地区为了调控人口数量和资源分配,开始实行四时捺钵制度。
这一制度是契丹族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1.2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意义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意义在于其对契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时捺钵制度的实施使得契丹族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明确的规范和秩序,有助于调节社会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
这一制度有利于契丹族统治者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时捺钵制度的实施还有助于契丹族社会的经济发展,通过规范农田的耕种和收获时间,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制度也对契丹族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统治者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基础。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意义在于为契丹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基础,对契丹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 正文2.1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内容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特有的一项传统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这一制度规定了契丹族在四季中不同的时间里应该进行何种活动,以及如何进行这些活动。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支非常重要的游牧民族,其影响深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契丹族的社会制度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制度,那就是四时捺钵制度。
这个制度对契丹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内容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是指契丹族按季度进行捺钵的一种制度。
契丹族在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捺钵的仪式,这被称为四时捺钵制度。
这个制度起源于契丹族的宗教信仰和年度生活规律,是契丹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契丹族的四时捺钵制度中,春捺钵是在每年春天进行的,捺钵的目的是祈求丰收和祈福。
夏捺钵是在夏季进行的,捺钵的目的是祈求雨水和庇护。
秋捺钵是在秋季进行的,捺钵的目的是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和祈求丰收。
冬捺钵则是在冬季进行的,捺钵的目的是祈求平安和健康。
在契丹族的捺钵仪式中,通常会有祭祀和祈祷的环节,人们会向神灵献上贡品,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二、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影响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对契丹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制度反映了契丹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界的依赖和尊重。
契丹族人通过捺钵祭祀的仪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敬畏之情。
这种宗教信仰和仪式实践,为契丹族的社会生活注入了一种神秘和神圣的氛围,也塑造了契丹族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对契丹族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契丹族的四时捺钵仪式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和维系。
在捺钵仪式中,契丹族的统治者会亲自主持祭祀和祈祷的仪式,以显示自己的神圣地位和权威。
捺钵仪式也是契丹族各部落和部族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场合,有利于统一和巩固契丹族的政治实力和统治地位。
契丹族的四时捺钵制度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也是政治统治的手段和工具。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及文化价值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辽代契丹民族所创造的“四时捺钵”制度,作为一个绵延二百多年的社会历史现象,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已有诸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古代地理、地名、人物、事件的研究,制度方面的研究,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傅乐焕(原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先生的《辽代四时捺钵考》,发表于1942年;姚从吾先生(XX学者)编著的《东北史论丛》上下两册,1959年9月XX正中书局发行。
从中透析“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一、“四时捺钵”是辽代开创的契丹族的中央政府和皇城的迁徙流动制度1、“四时捺钵”的制度框架。
在研究了辽代的“四时捺钵”现象之后,我们首先强烈意识到的,这是一种国家制度。
作为制度,其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完整性、稳定性,不是某一帝王率性而为的个人行为,也不是某一阶段出现的偶然现象。
更不是简单的游幸活动。
从制度来看,其结构至少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行为主体与留守处的关系方面做出的严格规定。
《辽史•营卫中》里说,“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
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承旨二员,令史十人,中书令史一人,御史台、大理寺选摘一人扈从。
每岁正月上旬,车驾启行。
宰相以下,还于中京居守,行遣汉人一切公事。
除拜官僚,止行堂帖权差,俟会议行在所,取旨,出给诰敕。
文官县令、录事以下更不奏闻,听中书铨选,武官须奏闻。
”作为一个王朝的中央政府,这种捺钵行为主体的X围,几乎完整地囊括了所有的中央机构及官员。
同时,由于契丹人的生活理念是“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无日不营、无在不卫”,捺钵的主体,包括了皇后、太后、皇太子及整个后宫;包括中央机关的主要职员及辅助工作人员,包括了禁卫部队。
第二,行为时间的规定。
在行为时间上,因北方四季分明的特点,每季大体上三个月。
“春捺钵”,正月上旬起牙帐,六十日方至,春尽而还。
“夏捺钵”,四月中旬起牙帐,五月末旬、六月上旬至,居五旬;“秋捺钵”,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
契丹辽王朝四时捺钵述略
考古札记Archaeological Notes契丹辽王朝四时捺钵述略杨淑敏(赤峰市博物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要:契丹辽王朝的捺钵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颇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项政治制度。
它是以辽代统治者为中心、以狩猎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巡守制度和游幸活动。
它既是契丹民族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反映,又是辽国统治集团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辽二百余年盛行不衰。
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元、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捺钵;游猎;政治制度契丹族是中国北方草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公元四世纪就从鲜卑族群中分离出来,逐渐占据了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大片土地。
这里地处温带,气候干旱,冬冷夏凉,契丹人基于游牧射猎的需要,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迁徙。
契丹建国以后,在传统游牧生活和狩猎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政治制度—四时捺钵制度。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译成汉语为“行营”“行在”“行宫”。
《辽史·营卫志上》载:“有辽始大,设置尤密。
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分镇边圉,谓之部族。
”宋人著书有云:“北人谓住坐处曰纳钵,四时皆4445然,如春纳钵是也。
”一、捺钵活动的主要内容辽朝捺钵制度一年分为春水、秋山、纳凉、坐冬四个阶段,因此又被习惯称为春夏秋冬四时捺钵。
辽朝皇帝四季都会驻扎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的活动。
关于四时捺钵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辽史》都有详尽的记载。
(一)春捺钵春捺钵叫“春水”,春水既是指春捺钵所临之水,同时又是春捺钵的代称。
在长期的捺钵生涯中,契丹皇帝所临之春水,难以计数,景宗和圣宗之际,主要在长泺、延芳淀、鸳鸯泺,兴宗及其以后诸帝,主要在鸭子河泺、鱼儿泺、长春河及鸳鸯泺。
春捺钵的主要活动是凿冰钓鱼、捕天鹅和猎杀大雁。
《辽史·营卫志中》记载:“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
”除了钓鱼、捕鹅外,春捺钵还有一项活动就是接受女真等属国、属部酋长的朝觐。
(二)夏捺钵辽代夏捺钵主要有两个地点,一处在永安山,一处在炭山。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在人地关系中,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地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辽代四时捺钵成为了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出发,重新探讨辽代四时捺钵的意义和价值。
辽代四时捺钵是指在辽代时期,人们根据气候变化和物候现象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将其记录在特制的捺钵上。
捺钵用来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气候变化,以供农民们参考。
在捺钵中,不仅有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数据的记录,还有一些有关农事和节令的信息。
捺钵是辽代人民用来适应自然环境,把握农时和农事的一种重要工具。
它记录了当时的气候变化、农作物生长、灾害情况等信息,为我们研究辽代的气候环境、农业生产、人地关系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人地关系的视角下,辽代四时捺钵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气候和农事信息,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认知。
捺钵记录了人们对四时气候变化的观察和总结,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捺钵中的信息反映了人们对农事生产的策略和技术,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能力。
通过对捺钵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辽代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进而认识到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
辽代四时捺钵的再探讨也有助于启示我们在当今社会中更好地处理人地关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而辽代人民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展现了一种良好的人地关系。
通过对辽代四时捺钵的研究,我们可以汲取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方式,从而在当今社会中更好地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其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特有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契丹族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内容、实施方式以及对契丹族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在古代的一项特殊的农耕劳动组织制度,它是契丹族社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时捺钵即按照时令、季节和气候等不同的情况,分别组织契丹群众进行不同的农耕劳动。
契丹族的四时捺钵制度的实行包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个重要时段。
在春季,契丹族会动员全体民众进行春耕,进行种植作物的工作;夏季,则是进行夏耘,对庄稼进行浇水、除草等;秋季是最忙碌的时节,契丹族人会积极参与秋收工作,进行庄稼的收割和储存;冬季是相对宁静的季节,契丹族人会对农产品进行储藏,同时进行家畜的管理、繁殖等。
这样一来,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农耕劳动体系,确保了契丹族人民有条不紊地进行农业生产。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的实施方式是由契丹族的首领和贵族等统治阶层领导,他们会根据当时的气候、庄稼生长情况以及社会劳动力等情况,统一制定每个季节的农业生产计划。
并由当地官员负责具体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动员全体契丹族人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还推行了“均产制度”,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实行均产制度,即平均分配土地和耕作资源,确保每个人都有土地耕种,并且根据自身劳动能力得到相应的收益。
这样一来,契丹族人民都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提高了生产力的利用效率,为契丹族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对契丹族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时捺钵制度为契丹族社会创造了一个有序的劳动组织制度,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有序地进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为契丹族社会的物质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四时捺钵制度推行了均产制度,使得契丹族社会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和分配,确保了全体契丹族人民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减少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发生,增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性。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1. 引言1.1 引言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生产、生活及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而捺钵则是辽代人们在农耕生活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工具。
在人地关系视角下探讨辽代四时捺钵,不仅可以从农耕图景与四时生活、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流与互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来解读该文物的意义,还能更深入地了解当时人们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以及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辽代四时捺钵的再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一历史文物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揭示辽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利用,以及他们在农耕生活中所展现的智慧和技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辽代四时捺钵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展现一个更加真实而多元的辽代农耕生活图景,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000字】2. 正文2.1 背景介绍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四时捺钵是辽代人民在四季中对自然环境的不同反应和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一种反映人地关系的文化现象。
在辽代,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严峻的北方平原地区,面临着严寒冬季和酷热夏季的气候挑战。
他们对四季变化的认识和应对策略十分重要。
四时捺钵就是这一时期人们对四季变化的认识和生活方式的总称,包括了农耕图景和四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秋季,人们忙于丰收,收割庄稼,准备冬季的生活。
冬季则是辽代人们的休整和准备季节,他们通过农耕图景和四时生活来应对严寒冷冬。
春季是辽代人们开始新的一年的准备季节,播种和养殖成为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任务。
夏季则是辽代人们最忙碌的季节,他们忙着种植和收割,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四时捺钵的再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辽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
【字数:241】2.2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在辽代时期,四时捺钵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农耕活动,也体现了人与地的密切关系。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
契丹族四时捺钵制度及其影响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他们在中国境内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契丹族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包含了很多有趣的内容。
在契丹族的传统文化中,四时捺钵制度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制度。
这个制度在契丹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时捺钵制度是指,契丹族在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举行一个集会来纪念和祭拜自己的祖先和神灵。
这个集会中,契丹族人会举行各种活动,如宗教仪式、歌舞表演、体育竞赛等,同时,在这个集会中,契丹族人还会交流他们的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四时捺钵制度对契丹族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促进了契丹族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在四时捺钵制度中,契丹族人会集结在一个地方,彼此交流他们的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这种交流和联系使得契丹族人更具合作性和互相帮助的精神,从而帮助契丹族人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其次,四时捺钵制度也促进了契丹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这个集会中,契丹族人会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包括歌舞、戏剧、音乐、绘画等等,这些文化不仅体现了契丹族人的审美情趣,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契丹族的文化。
最后,四时捺钵制度还对契丹族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这个集会中,契丹族人会交流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契丹族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另外,四时捺钵制度还可以帮助契丹族人找到更多的商业和贸易机会,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总之,四时捺钵制度是契丹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契丹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契丹族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促进了契丹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对契丹族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很多人认为,四时捺钵制度代表了契丹族人的信仰和文化,因此它一直被契丹族人视为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
辽代四时捺钵体制及其影响试析
辽 代 四 时 捺 钵 体 制 及 其 影 响 试 析
孙 雪江 张博 程
0 2 4 0 0 0 )
( 赤峰市博物馆 , 内蒙古 赤峰
摘 要 : 辽 代 政 权 是 契 丹 民族 建 立 的 。 辽 建 国后 根 据 其 疆 域 辽 阔和 本 民 族 的 文 化 习俗 , 首 创 四 时 捺 钵 制 度 。捺 钵 制 度
被金、 元、 清三朝继承和发展 。 盛行 不衰 . 具 有 重要 的 历 史 文 化
价值。 关 键 词 :四 时捺 钵 制度 性质 影 响
契 丹族 是我 国古 代 北 方 草 原 上 古 老 的 游 牧 民族 ,由鲜 卑 的 一 支 宇 文 部 演 变而 来 。 公 元9 0 7 年 契 丹 迭 剌 部 首 领 耶 律 阿保 机统一契丹 各部 , 于公 元9 1 6 年建立大 契丹 国 , 辽 太 宗 时 改 国 号为大辽。 辽 建 国 后 根 据疆 域 辽 阔 和 本 民族 文 化 习俗 . 开创 了 很 多制 度 , 并 被 辽 之 后 的朝 代 继 承 和 发 展 , 如 辽 代 的南 北 面 官 制、 五 京 制 及 四时 捺 钵 制 等 。 捺 钵 制 度 的 内容 契 丹建 国后 . 保留打猎 、 放牧的传统 。 特别是皇族 。 随 四 季 变 化 四 时 畋猎 、 逐 水 草 而 迁 徙 。并 将 其 逐 渐 确 立 为 定制 . 称 为 “ 捺钵” 。 “ 捺钵” 是契丹语音译 , 最初指“ 狩猎 ” 和“ 围猎” …, 后 演 变 成“ 行帐” 、 “ 营盘 ” 的意思。 《 辽史 》 卷3 2 《 营卫 志 中》 记载 : “ 长 城 以南 , 多雨多暑 , 其人耕稼 以食 , 桑麻以衣 , 宫室 以居 , 城郭 以 治 。大 漠 之 间 , 多寒 多风 , 畜 牧 畋 渔 以食 , 皮毛 以衣 , 车 马 为 家 。” “ 四时 各 有 行 在 之 所 , 谓之 ‘ 捺钵 ’ 。 ” 契 丹 皇 帝 根 据 季 节 变 化在 不 同地 点 进 行 纳 凉 、避 寒 的 活 动 ,因 此 出现 了契 丹 族 春、 夏、 秋、 冬四时捺钵体制。 现 在 学 者 一 般 认 为 辽 代捺 钵是 从 穆 宗朝 开始 的 。 到 圣 宗 朝 时 有 了 固定 的制 度 。 直 到 大 辽 帝 国覆 灭, 其皇族一直沿袭捺钵体制。 关 于 辽 代 四 时捺 钵 的 地点 和 活 动 , 《 辽史》 记载 : “ 春捺钵 : 日鸭子河泺。 皇 帝 正 月 上旬 起 牙 帐 , 约 六 十 日方 至 。 天鹅未至 , 卓帐冰上 , 凿冰取鱼。冰泮 , 乃 纵 鹰 鹘捕 鹅 雁 。” [ = I ] 春捺 钵 的 地 点是鱼儿泺 、 混 同江 , 其 主要 活 动 是 凿 冰 钓 鱼 和 捕 捉 天 鹅 、 大 雁 等。 “ 夏捺钵 : 无 常所 . 多 在 吐儿 山 ” 。“ 四月中旬起牙帐 , b吉 地 为 纳 凉所 , 五月末旬 、 六 月上 旬 至 。居 五 旬 。与 北 、 南 臣僚 议 国事 , 暇 日游 猎 ” [ 4 7 。夏 捺钵 的地 点 是 永 安 山或 炭 山 : 主 要 活 动 内 容 是 去暑 纳 凉 、 游猎 、 与群 臣议 政 。 “ 秋捺钵 : 日伏 虎 林 。 七 月 中 旬 自纳凉 处 起 牙 帐 . 入 山射 鹿 及虎” I 5 _ 。秋 捺 钵 的地 点 是 伏 虎 林 。 主 要 活 动 是 人 山射 鹿 、 猎 大 臣会 议 国 事 , 时 出校 猎 讲 武 , 兼 受 南 宋 及 诸 国 礼贡” [ 6 1 。 冬 捺 钵 的地 点 是 广 平 淀 。 主要 活 动有 训 练 军 队 , 与南 北 大 臣商 议 国事 , 接 受宋 朝 和 属 国 的礼 贡 。 冬 捺 钵 的 行 宫 是 辽 国接 待使 节 的重 要 地 点 。 二、 “ 四 时捺 钵 ” 的 性 质 捺钵 是 契 丹 传 统 习 俗 发 展 而 来 的 ,具 有 一 定 的整 体 性 和 稳 定性 。 傅 乐 焕 先 生认 为 : “ 所谓 捺 钵 者 , 初 视 之仅 为 辽帝 弋 猎 网钩 , 避暑消寒 , 暂 时游 幸 之 所 , 宜 无 足 重视 。 然 而 夷 考 其 实 , 此乃 契丹 民族 生 活 之 本 色 , 有 辽 一 代 之 大法 , 其 君 臣之 日常 活 动在此 , 其 国政 之 中 心 机 构 在 此 。 ” [ ] 足 以见 得 , 捺 钵 以 辽 朝 政 治 中 心 的 流动 为主 要 特 征 , 是 契丹 朝 廷 的临 时所 在 地 。 捺 钵 地 点 的 选 择 与 地 理 因素 有 关 , 《 辽史 》载: “ 辽 国尽 有 大漠 , 浸 包 长城 边 境 , 因宜 为 治 , 秋冬违寒 , 春夏避暑 , 随水草 , 就畋渔, 岁以为常。” “ 并营以北 , 劲风多寒 。 随阳迁徙 , 岁无 宁 居。 ” 因为 契 丹 地 处 辽河 上 游 , 冬 季寒 冷 , 夏季酷热 . 所 以 出现 冬 天坐暖、 夏天纳凉的捺钵活动: 与 活动 内容 有 关 。 如 春 天 捕鹅 钓 鱼、 秋 天射 鹿 猎 虎 。 捺 钵 制 度 中蕴 含着 契 丹 民族 的 尚武 精 神 , 捺 钵是 契 丹 人 演 兵 习 武 的重 要 手段 。 在 契 丹 社会 不 仅 男 子 英 勇 善 战, 女 子也 长 于 骑 射 之 术 . 更有“ 儿 童 能走 马 , 妇女 亦 腰 弓” 的说 法。 《 辽史 ・ 食 货 志》 记载“ 契丹 旧俗 , 其 富 以马 , 其 强 以兵 。 纵 马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在考古领域中,关于辽代四时捺钵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四时捺钵是指辽代人们将当时流行的四季景物或节日图案,镂刻在铜钵上,用来纪念时间,同时也是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实用器皿。
四时捺钵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品,更是反映了辽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观念。
对于四时捺钵的研究,依然存在许多不明确的地方。
本文将从人地关系视角出发,对辽代四时捺钵再进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辽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我们将从地域环境的角度来探讨辽代四时捺钵的特点。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辽代四时捺钵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这些地区地处辽东、辽西的中心位置,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这样的地理环境为辽代人民繁衍生息提供了便利,也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捷。
辽代四时捺钵在图案和主题上更多地呈现了农耕文化、牧民生活和自然景观。
四时捺钵上的图案多描绘了种瓜、种麦、放牛、打猎等生产活动,以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四季传统农事。
我们将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辽代四时捺钵的文化内涵。
辽代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契丹族、汉族、奚族、靺鞨族等众多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
辽代的统治者注重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这也为四时捺钵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四时捺钵上除了反映了辽代人们的农耕文化,还描绘了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宗教仪式和娱乐活动。
比如一些四时捺钵上的图案描绘了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还出现了一些祭祀图案和京剧表演图案。
我们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审视辽代四时捺钵的价值。
四时捺钵在辽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图案精美的艺术品,更是辽代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皿。
四时捺钵既可以盛放食物、饮料,也可以作为祭祀用品或礼品赠送他人。
四时捺钵的制作和使用对于辽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时捺钵的制作工艺和纹饰风格也反映了辽代时期的金属加工技术和艺术水平。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辽代四时捺钵,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辽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习俗文化的影响
论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习俗文化的影响摘要:辽代契丹族的捺钵制度是根植于游牧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之中的。
捺钵制度的本质和精髓一即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既是捺钵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又是其生生不息、往复进行的载体,捺钵制度其实也就是契丹游牧民族自己的四时生产、生活方式。
关键词:捺钵;渔猎;习俗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08-02辽代契丹族的捺钵制度是根植于游牧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之中的。
《辽史·营卫志》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又载:契丹民族“……有事则以攻占为务,闲暇则以畋渔为生”。
从而揭示出捺钵制度的本质和精髓一即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既是捺钵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又是其生生不息、往复进行的载体,正如同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一年四季依照时令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一样,捺钵制度其实也就是契丹游牧民族自己的四时生产、生活方式。
一、捺钵制度与契丹民族的渔猎习俗渔猎是契丹族的一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习俗,契丹民族所居之辽河流域,具有与蒙古高原明显不同的地理环境,因此也催生出与塞北游牧民族纯畜牧生产颇为不同的渔猎经济,虽然在辽朝中期以后,农牧业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渔猎活动仍作为一种习俗加以传承,以此为基础并最终形成了具有契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捺钵制度。
辽代统治者为了便利捺钵期间大规模的渔猎活动,对渔猎活动的准备及具体过程都设置了一些专门机构和人员。
比较有名的就是鹰坊一负责管理、饲养和训练鹰鹘(海东青)的机构。
鹰坊内设专职官员鹰坊使,以典其事。
除鹰坊外,辽朝政府还设有“监鸟兽详稳司”机构,辽代还于各“围场”设专职官员,负责“围场”事务。
辽代四时捺钵时间的形成是与北方气候及动植物生长繁育习性相适应的。
如春捺钵时间大体为冬末春初,正值北方天气寒冷、江河冻结的时候进行“凿冰钩渔”活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辽代四时捺钵再探讨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其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
辽代四时捺钵是辽代宫廷的一种寒暑食糕点,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人地关系视角探讨辽代四时捺钵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与民俗意义。
辽代四时捺钵的历史背景与制作工艺密切相关。
辽代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四时节气有着深刻的认识。
四时捺钵即是根据不同的季节,根据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而制作的糕点。
它们分别是: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和冬捺钵。
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择优质的米粉作为主要原料,加入不同的调料和食材进行调配,然后将调好的米糊倒入锅中蒸熟,最后用刀切成小块并撒上芝麻等装饰品点缀。
辽代四时捺钵的制作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的特点。
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有着敏锐的观察和认识,四时捺钵的制作正是根据这种观察和认识而进行的。
它们不仅反映了辽代人民勤劳智慧的一面,更展现了当时辽代人民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
四时捺钵的制作工艺也需要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特点,这就要求制作技术的熟练度和经验的积累,这再次体现出辽代人民与土地、自然界的密切关系。
辽代四时捺钵的民俗意义不容忽视。
四时捺钵作为辽代宫廷的一种特色食品,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和祝福的象征。
在辽代宫廷和寺庙中,四时捺钵常常被用来祭祀神灵和祈求丰收,农民们也会在节庆之时制作四时捺钵用来招待客人或亲朋好友。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辽代人民的生活,更体现了人们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代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
辽代契丹民族所创造的“四时捺钵”制度,作为一个绵延二百多年的社会历史现象,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已有诸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古代地理、地名、人物、事件的研究,制度方面的研究,契丹四时捺钵的文
守处的关系方面做出的严格规定。
《辽史•营卫中》里说,“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
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承旨二员,令史十人,中书令史一人,御史台、大理寺选摘一人扈从。
每岁正月上旬,车驾启行。
宰相以下,还于中京居守,行遣汉人一切公事。
除拜官僚,止行堂帖权差,俟会议行在所,取旨,出给诰敕。
文官县令、录事以下更不奏闻,听中书铨选,武官须奏闻。
”作为一个王朝的中央政府,这种捺钵行为主体的范围,几乎完整地囊括了所有的中央机构及官员。
同时,由
旬
秋的呼鹿射虎,这些应属于生产方面的内容;四季中讲习武艺,议商国政,接受属国朝觐,会见宋使臣等寓于其中。
第四,行为地点的规定。
春季为鸭子河泺,为长春州;夏季无常所,多在吐儿山,起牙帐前以占卜方式择吉地纳凉。
姚从吾先生认为,夏捺钵的主要驻跸地有两处,
一是庆州的永安山(林西县东北),另一处是察哈尔的炭山(张北县);秋季在伏虎林。
姚从吾先生认为,伏虎林应在庆州,今林西县西北。
傅乐焕先生认为,秋山应在庆州西境诸山;冬季曰广平淀,在永州的土河与潢河汇流处(今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
这些地点的选择,主要是地
质。
如穆宗应历十六年秋七月壬午,“谕有司:‘凡行幸之所,必高立标识,令民勿犯,违以死论’”;圣宗太平四年二月己未,猎挞鲁河。
“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
圣宗太平七年,秋七月己巳,“诏辇路所经,旁三十步内不得耕种者,不得诉讼之限”。
《本纪》
中,还具体地记录了历代辽君捺钵的实况。
在《辽史》以外,与捺钵相关的制度建设,还可以从《契丹国志》、《辽史拾遗》等史书中找到佐证。
二、“四时捺钵”以政治中心流动为属性。
考察“四时捺钵”的属性,最重要的前提是基于中央政
钵在本质上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制度化的安排,规划指导下的行为。
是契丹所特有的草原渔猎文化及衍生物。
在上述两点的结合中,主要突出了治国安邦的主题,体现了军事优先,军政、军民结合的特点。
比如讲兵习武的安排,营地的选择、布局、设置,对属国的弹压,由于外
患和内叛而被迫中止的捺钵,变更驻跸地的情况等,均属此类。
其中变更驻跸地,一方面是澶渊之盟后的向东北迁徙,备兵主要为女真室韦,而皇帝、中央政府的君临及驻跸地的前移等同于坐镇指挥和亲自督军。
另一方面是每五六年一次的眷顾西南地区,明显带有巡视成分。
还有,就
后、皇后、皇子也在其例,如贺生辰,索要天子画像等内容;又如宋朝登科的知识分子名录也送契丹,《贞观政要》、《唐太宗、唐明皇实录》,白居易《讽谏集》等也在圣宗读书之列,而且宋朝的一些大知识分子也在担任和平友好的使者。
如圣宗太平六年宋龙图待制孔道辅使契
丹,孔为孔子四十五代孙(《契丹国志》页);道宗咸雍是十一年,沈括使辽(《契丹国志》页);张舜民、苏辙、欧阳修、刘敞等都曾使辽。
三、“四时捺钵”的主客观条件
“四时捺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基础和背
迁民,斩杀无辜等行为又对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辽史•兵卫上》导语部分,把契丹的兴起,人口的俘获,不从者的斩杀,攻城掠州的过程做了很好的、很全面的记述。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受到迟滞。
渔猎文化,从根本上是取之于自然的原生态经济结
构,其利在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尤其是带有休养生息、轮作轮牧性质的捺钵,所体现的是有限、顺势、因时索取资源,但从负面来看,资源的加工、流通方面利用率低,生活资料的积累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压扁了文明进步的阶梯。
在这种情况下,逐水草而居,车马为家,纵马于
个不断学习、积累和自我超越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澶渊之盟”的签订。
“澶渊之盟”的签订,使捺钵出现了三个方面变化,或是为春捺钵发生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提供了外部环境。
第一,“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契丹政权在南方换来了相对安定的疆域,使得契丹帝王的捺
钵地由漂泊不定逐渐趋于稳定。
第二。
“澶渊之盟”的签订,为辽宋两地的经济恢复,人民休养生息带来了喘息的机会,而捺钵就会在更为从容的外部环境中进行。
从《辽史•兵卫》中可知,辽国的兵制,一则全民皆兵。
而全民从兵事,在战争状态下,就使得从事生产劳动的青壮年不能
的由来”)。
那么。
什么是契丹人的立场呢?一是因地制宜说。
《辽史•营卫制》中说,“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
王者因三才而节制之。
”这里所说的“三才”,当指天地人。
《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兼顾三才之间的
关系而合理的结合,实际上就是要照顾到人的需求与经济地理条件,与资源条件,与气候节气等自然条件的结合。
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如今的环境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具有共同之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段精妙的依据天时地利实施王者治理之说,在史
所能够从中发现的,则是整个中华文化的一统与一脉相承。
二是合理地利用自然。
《辽史•营卫中》:“转徙随时,车马为家”。
契丹民族是北方草原游走的少数民族部落。
“转徙随时”,所体现的是顺应由季节所决定的资源条件,这正是三才中的“有地道焉”,是经济地理的基本
原理。
而“车马为家”,则体现出人口流动的主动性。
关于“车马为家”,《东北史考略》中引宋彭大雅、徐霆的描写“牛马骆驼以挽其车。
车上可坐卧,谓之帐舆。
”这是南宋使臣到元太宗窝阔时的描写。
“车马为家”,还包括财富必须转化为可以便于携带的浮财(这种转化,在客
强
则以畋鱼为生”(见《辽史•营卫制》),则是这种思想的深化。
而作为“有事”与“闲暇”的过渡又显得那样自然,四是组织化与半军事化。
《辽史•营卫制》中说:“有辽始大,设制尤密。
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
这里所强调的崇尚军事,重视防务,依靠组
织化和严明的纪律,构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和中央机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捺钵的营地,既是办公机关,又是生产单位,更是军事基地。
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自然会具有超于寻常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四、独创性及影响
有
考》)。
辽捺钵制度的影响,主要及于北方少数民族,主要基于北方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基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基于北方广袤的草原和众多的水资源。
而捺钵精神的习习相因,不仅源源不断地位北方少数民族提供活力,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创造动力,还使得北方的资源得以一代
又一代地相对完好的传承给中华的子孙。
但捺钵制度在金元清的影响,主要是其文化的精髓而非制度的全部,因为随着农耕文化的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口的增长,促进了渔猎制度的瓦解。
而金元清对中原文化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南方用兵,甚至是试图统一中华的过程中,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