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4 中国山水文化

【学习目标】

了解山水的概念及山水文化的形成阶段,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识,掌握山水文化的审美形态、审美风格及审美方法,理解并掌握山水景观文化的基本类型。了解中国山水文化著名景观,理解中国风水文化现象的本质及文化意义。

【重点难点】

山水概念山水景观审美风格山水景观类型

4.1 山水文化概述

山水是地理环境的基础,人类在实践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关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亦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但是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4.1.1 山水文化及其形成

在中国,山水是自然的代称,是具有地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概念,不仅指山和水,还包含山水草木、雨露云雾、泉岚烟云等。清代画家石涛对山水概括为:“山川,天地之形势也。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经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广义上,山水就是指自然景观的代称,大到山川形势、风雨晦明,小至一点一景、一泉一石、山中亭、水中阁。它是自然景观的静态与动态、声与色、人工与天巧相结合的综合形态。从现代旅游地理学角度看,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是供人们观光、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主要场所。

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山水作为纯粹地理意义上的景观,进入人类的文化圈,成为审美的直接关照对象,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自然崇拜阶段。远古时期,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征服能力具有很大局限性,先民对自然有双重情结:一方面感谢自然赐予的生存资源,另一方面对电闪雷鸣、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心存恐惧,形成了以敬畏和亲近为特征的自然崇拜,感

受不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美。受惶恐敬畏的心理驱使,人类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自然神崇拜,包括日神、月神、山神、水神等。比如,“封禅祭祀,祈风求雨”等许多有巫术和原始宗教性质的活动盛行。据《尚书》和《山海经》记载,中国当时有400座山和300条河流被尊为神山神水而受膜拜。在众多自然崇拜中,对山川、河流的祭祀形成了五岳、四渎、五镇等祭祀文化。《史记》中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可见帝王将相崇拜神的祭祀活动促进了自然山水景观的文化形成。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改造能力增强,主体意识的觉醒,对山水由原来的恐惧、崇拜、敌对、过渡到亲近、喜爱、愉悦。从单一的原始崇拜过渡到以“比德”为形式的审美评价。这种转变在我国大致始于先秦,完成于魏晋时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多有山水描写如:“扬之水,白石粼粼”、“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山有乔松,隰有游龙”等都是对大自然山光水色的赏悦和体味,人们不仅注意到山体与水体的对比、和谐,而且更注意到以山和水为载体的综合景观之间的对比、和谐的美学意义。

二是山水雅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乱使人们重新认识道家游世哲学及其“以天为徒”的自由思想,体悟了佛学空灵极乐境界,进入了一个追求精神、思想人格自由、超越的时代。在自然观上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和价值参照系,重新发现了山水自然美的独特效用。在“乘物以游心”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思想的引导下,士大夫阶层对自然山水一往情深,推崇“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审美情趣,流行“由实入虚,超入空境”的形而上追求。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就以实际行动沉醉在自然界里来印证庄子的游世主义思想,以摆脱世态炎凉的现实困境。这就使自然山水进一步脱去神秘外衣,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北方为逃避战乱南迁的仕族文人,如陶渊明、谢灵运等,南方的环境促发了他们登临山水、畅神抒情、清谈玄理、恣意遨游的隐逸之风,追慕平和宁静的生活方式和浪迹山水以求超越、解脱与怡情的审美情趣,对山水景观的形成也有着深刻影响。

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佛教的兴起和道教的盛行,对自然山水的开发建设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东晋以后,山林成了佛教第一静修之处。持教者“入深山,住兰若,岑岭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使山水从世人不知变成世人向往的仙山胜水。宗教出于教义需要,争相占据名山大川建观筑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当时的生动写照。在佛教名山,各个历史时期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碑刻、建筑等景观;道教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和求道访仙为宗旨,在信仰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洞福文化,比如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景观,道友用以修道、祭祀、建设举行宗教活动的道教宫观以及道教徒的活动仪式对山岳风景的建设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是山水旅游发展阶段。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宗教隆盛,山水旅游活动蔚然成风。文人雅士游山逛水,触情生情、借题发挥成为诗文,致使山水诗画、游记、历史传说与园林建筑蓬勃发展。如“一生好入名山游”、“到处山水皆故宅”的李白、“万事不关心”、“空知返旧林”的王维等均是倡导游览之风的代表;到宋代,雅好山水、游历四方者的如著有“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苏东坡、写

有“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的山水理论画家郭熙、明末的徐霞客、画家石涛都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了自然景观的文化效应。

总之,山水文化是自然山水“人化”的产物。景观的审美过程受多因素影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首先名山胜水的诞生始于古人对山神的自然崇拜,后来发展出祭祀名山大川的规范而成为制度;其次文人名士的品评、鉴赏,山水诗词和山水游记的兴起提高了山水的文化品位;宗教的发展更加深了自然山水的人化和神化过程;历史神话传说和科学家的考察研究则加深了自然山水的科技含量,赋予山水自然、人文、科幻等更丰富的文化内容。

4.1.2 古代山水审美意识

中国历史上许多大思想家,本身也是旅游者,如孔子、庄子、董仲舒、阮籍、朱熹、王阳明等。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旅游实践,而且有卓越的旅游理论。如庄子的“逍遥游”理论、孔子的“比德山水”思想等。这些旅游理论思想,在构筑他们思想体系的过程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旅游理论的基石。

4.1.2.1 老庄的“天然说”

道家老庄开创了“天然说”旅游思想,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天地与我并生”的自然之美和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追求幻化世界中的“逍遥游”,认为人进入清澄缥缈、虚空无垠的宇宙中,尽情遨游驰骋,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同时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外物有成理而不说”的思想。明确指出天籁、地籁高于人籁,成为中国美学史上将自然作为独立审美客体进行肯定的第一人。老庄的自然之美的思想拉开了中国游历山水的序幕,影响了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进而影响着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无疑是积极的。

4.1.2.2 儒家的“比德说”

孔子一生游历丰富,游历的方式有游览、游学、游仕等多种。游洛邑时,历郊社之所,察庙朝之度,问礼问乐,参阅典籍;登泰山时,遥看天下;游舞雩时,笑谈人生。孔子在游中问学,游中入仕,在学问和仕途的曲折中诠释了旅游的境界。孔子十分重视旅游的作用,把游览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他认为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把“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视为发展个体人格的理想佳境。他在周游列国,希望借此实现其政治理想,即使在道不行的逆境之下,有“乘桴浮于海”的想法。他在川上时,从“不舍昼夜”的东流之水,激起自强不息的情感浪花,更联想到水似德、道、义、勇等品质而陶冶自身性情,起到了养生怡神的作用。当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时,从登高的艰难、喜悦中,领略到山水的无穷、人生的有限,而激起仁者入世、任重而道远的情怀。

孔子开创了人本主义“比德说”的旅游理论,具体表现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思想(《论语﹒雍也》)。面对子张“仁者

何乐于山也”的疑问时,孔子曰:“夫山者,葸然高,葸然高则何乐焉?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一句话,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而面对“夫知者何以乐于水也”的疑问时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天命者;历险致远,率成下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韩诗外传》卷三)。一句话,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至于“知者动,仁者静”,康有为对此有具体阐述:“知者才智迸发,如机轴转运,不能自己,故动。仁者神明元定,如明镜澄澈,粹然无欲,故静”。实际上这两句阐明了知者和仁者不同的个体特征。而对“知者乐,仁者寿”,康有为阐述道:“动而周流自得,故乐。静而安有常,故寿。”显见,由于两者不同的旅游个性特点,因而收到两种不同旅游效果。

孔子的“比德山水”实际上强调将儒家道德思想融入山水之中,寄情山水,把天地之间有形的“大”融入人伦。他从比德山水、寄情山水到实践中效行山水,在游历中感悟人生,在游乐中追求完美的人格。孔子的比德思想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这种旅游观,使人们从对天地、山川、风雷的顶礼膜拜中解放出来,山水不再是统治人类的神秘的异己力量,而是与人类处于同等地位的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因而进入了一个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

4.1.2.3 魏晋时期“畅神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剧烈变化,受以老庄思维为核心的玄、道、释哲学实践影响,山水审美意识被“以形媚道”和“澄怀味象”的“畅神说”取代。

“以形媚道”主要确认自然界的形式美,标志着自然界以其客观性和独立性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客体;“澄怀味象”语出宗炳《画山水序》,“澄怀”要求游览者在观赏自然山水时应具有纯洁的审美心理,有清虚淡泊的内心境界和主观意识,即居心要净。“味象”是人们在“澄怀”的前提下的审美手段,即通过观察、感受、鉴赏、描摹形象,洞察形外之形,象外之象,以达到“静观玄览”、“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4.2 山水景观的文化类型

山水景观是山水的表现形态,是以山水为主体构景要素在特定区域内美感表现的时空组合体,是自然景观与人类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山水景观文化就是与山水有关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体。从广义的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山水景观文化可分为两类:一是物质形态文化,二是精神形态文化;但从狭义的微观层面上,从人类文化的具体层面来审视,山水景观文化的存在又可分为器物形态文化、活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三大类别。

4.2.1 器物形态

器物形态文化是以自然山水为依托、施加了人类活动影响的山水自然物和建筑物。

这类形态的旅游文化往往是一定时期历史文化的物化和遗存,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水平和科技水平,具有特定的文化品位。山水景观旅游文化中,这种器物形态的文化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记录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名山大川,保留人类文化活动踪迹的自然景观,以实象的可见的物质形态呈现于人们的眼前。按存在形式又分为山岳景观文化,包括五岳、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及其它风景名山;以水为载体的的风景名胜,包括江河、湖、海、泉水、瀑布等,这些山水景观具有独特性、组合型、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二是以自然山水为依托的各类建筑物,如以泰山岱庙为代表的历代帝王登封巡狩的祭坛行宫,以宫观丹炤为代表的宗教建筑,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城堡关隘、烽墩楼台,还有散布在各地山水中的祠庙陵墓等祭祀性建筑,亭台楼阁等游观性建筑、测景台、书院等科教性建筑,栈道桥梁等交通建筑,山水园林、故居别墅等生活建筑等。这类建筑物多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第三类是以山水为直接对象加工而成的,如以都江堰、灵渠、大运河为代表的古代水利工程,以四大石窟(云冈、龙门、莫高窟、麦积山)及泰山经峪为代表的石窟造像、摩崖刻石等所谓的“石文化”。这些器物形态的文化,自然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下,或依山傍水而建,或因形就势而建,不仅在选址定位、造型设计、构架布局上受到了中国思想观念的指导和制约,做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整体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而且几乎无不注意其与自然山水在空间、位置乃至形态、色彩关系上的艺术处理和对地形地貌的巧妙运用,充分发挥自然山水作为背景和依托的审美作用和实用价值,使建筑建造与山水环境相辅相依,浑成一体。

此外,中国山水文化中还有许多非人类加工制作而成,却是经过人类开发的山水自然物,如华山的仙掌岩、斧劈石、巫山的神女峰,黄山的迎客松、猴子观海,庐山的瀑布等,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们经过人类的文化加工以后,或包含着美丽的神奇的传说,或派生出优美动人的诗词华章,或产生了生动的意象,因而成为人化的自然物,具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山水文化中的器物文化,大多已成为旅游文化资源中的景观景点。作为名胜古迹,其中凝结的历史文化又给自然景观增添了古朴浑厚的人文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实证。它们具有各自的形态,占有一定的空间,可视可触,属于旅游文化层次中的表层文化。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物态美、线条美、色彩美和空间美,还可以通过它们去审视和发掘旅游文化中的深层文化。

4.2.2 活动形态

活动形态文化是以人群活动为标志的行为制度层面的旅游文化。中国自然山水如同一个永久性的广阔舞台,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开拓发展,历代帝王巡狩登封,文人墨客吟诗赋词等等,上演了许多雄壮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这里,每个人都在选择着自己参与的角色和方式,调整着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规范着自己的行为,追求者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从而构成了以自然山水为活动空间,以人群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诸多旅游文化现象,其表现形式有:

4.2.2.1 祭祀活动

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产生了原始的祭祀活动,春秋战国已有“天子祭其天下名山

大川,诸侯祭其疆内的名山大川”的祭祀制度,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泰山成为国家的旷世大典,对山神水神的祭祀祈求自古自今在民间传承不断。

4.2.2.2 宗教活动

佛教道教以深山为佛国仙山,教徒们在山中炼丹采药,诵经参禅,举行道场或法会,各种清规戒律、宗派组织、丛林制度等,因而宗教得以逐步形成和完善。

4.2.2.3 隐逸活动

自伯夷叔齐以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逐渐产生了一个隐士阶层。隐士们不臣天子,不事王侯,居岩穴处,在山水深处隐居垂钓、躬耕自织,以特有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追求者自己的人生目标。

4.2.2.4 儒学活动

历代名儒学士都对山水情有独钟,在山水中修身养性,吟诗作赋。唐代已有不少士人选择深山寺院读书,五代以后,书堂书院建于山中,宋初四大书院中就有白鹿洞、岳麓、嵩阳三大书院建在名山。

自然山水中的这些活动,不仅演绎过许多宏伟壮观的历史场面,促进、推动了人类社会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思想观念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而且造就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遗留下来丰富的名胜古迹。这些活动形态的旅游文化,尽管大部分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已从时间隧道中远去,但其基本内容都为史籍和地方志记载,相当一部分还通过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等物化在山水之中。特别是其中对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对国家、民族有过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人们采用口头传颂、保护遗存、建祠立碑、为山水命名及祭祀纪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它们在山水中永存,成为积淀在山水中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掌故传说,它们为自然山水及相关的物质文化遗存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内涵。

4.2.3 精神形态

山水景观的精神形态文化是人们从审美需求出发,以对山水的审美体验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旅游文化,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现象,它的主要意义在于颂扬、认识和美化自然景观,在整体上并不影响自然景观的客观性,也不改变自然景观的原生形态和空间组合形态。主要体现在在宗教、哲学、园林、美学和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中。

比如原始先民的山水有神思想和山水崇拜观念,构成了宗教的基本内容:道教吸收古代神话地观念,以中华山水和海市蜃楼现象为模式,构造出了昆仑、蓬莱等仙境,视高山幽谷为实现其得道成仙的极佳修炼之地。其洞天福地,皆中华大地实有自然山水;佛教选择深山幽谷参禅修炼,甚至把自然山水看作佛的化身,丰富了宗教的理论和修习方式。自然山水也哺育了中国的古典哲学,管子视水为“万物之本源”,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庄子由鱼“相忘于江湖”悟出人“相忘于道术”,孔子则从山水自然中发现了仁者智者的道德之美。这些先贤无不从山水自然中汲取营养,寻求与人心灵的沟通融合。与此同时,以山水神灵崇拜而产生的以山水为主体的形象神话和以改造自然的英雄人物为原型的传说,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理想观念,也为高山大川涂上了美丽、神奇的文化色彩,使人们对山水的认识逐步进入自觉审美阶段,由此促进了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

产生了山水美学。随着山水美的发展,以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诗、画、赋、散文、游记也大量产生。人们从自然山水中寻找美的意境、心灵的寄托,汲取构图的艺术、着墨的技巧。即使是诗画之外的园林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和音乐艺术,也无不因受其熏陶感染而异彩流光。

旅游文化的意识形态,是最具有丰富性和永久性的文化形态,它或从自然山水中抽象出哲理,或从山水风光中升华出形象意境,源于山水又高于山水。

4.3 中国山水文化鉴赏

4.3.1 中国山水文化观览

4.3.1.1 名山文化

在地貌学上,一般把绝对高度在500米以上的称为山或山岳。我国的山岳文化,不仅以绚丽的自然景色取胜,而且以文化底蕴很深的人文景观见长。常见的山岳文化景观有五岳及众多名山。

五岳是古代帝王封禅祭天之处,封禅名山是古代帝王巡守疆土、炫耀武功的产物。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对此批注曰:“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其后汉武帝巡游四方,遍祭五岳,奠定了五岳封禅制度的基础。到汉宣帝时正式颁昭命名今河南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曲阳大茂山为北岳。形成五岳同祭的制度。隋代时期改南岳为湖南衡山,明代改北岳为山西恒山,最后始成今日之五岳。由此可见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在现代旅游视野中,作为主要的旅游资源,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其不同的美学形态如“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美学风格吸引了中外游人。

中国山岳除了五岳、四大佛教名山和道教名山外,还有许多风景名山以不同山色而闻名于世,如黄山之奇、庐山之美、天山之丽,群峰争艳,交相映辉。至于天台山、莫干山、武夷山、雁荡山、阿里山、长白山、五指山、鸡公山、玉龙雪山、六盘山、太行山、大巴诸山、武陵源诸山等尽皆千姿百态,这些山地最具有旅游价值的是大自然形成的造型地貌。其山峦或岩石经外力雕塑形成似人、似物、似鸟、似兽的形态,具有直观、形象、富于变化的意境美感,情景交融,有特殊的感染效果。再经过人类的想象力和神话传说渲染,产生无以伦比的综合美。可供观光、避暑、科考、探险等活动,成为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

4.3.1.2 名水文化

水景是主要的旅游资源,它以水的形、影、声、色、味、奇等造景功能,形成自己的魅力,特别是水与山、动植物、季节、建筑等结合形成多种奇妙、别致的风景。水

色风景的基本形态有江河风景、湖泊风景、瀑布风景、泉水风景、天池风景、海洋与海岸风景等实体类型。这些以水为主的旅游文化资源构成各种优美、壮观的自然风景。

我国有辽阔的四大海域、气势磅礡的大江大河、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各具特色的瀑布、泉水,构成了我国千妩百媚的水国景色。比如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长江三峡、北戴河海滨、黄果树瀑布、台湾日月潭等都以水景著名。特别是四川九寨沟,最出名的就是它的水,这里的水景,除了大小海子,还有小瀑布、浅滩,千姿百态,颜色醉人,清洁自然,因而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感叹。

4.3.1.3 山水旅游文学

中国的山水旅游文学主要是指以描写山水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古迹和各地风土人情为主,以山水诗词、游记(包括传说、故事)、碑刻及名胜楹联等为表现形式的旅游资源。是体现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主要因素。从先秦、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一大批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谢灵运、初唐四杰及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欧阳修、郦道元等文人的文学作品气息弥漫于自然名胜,滋润着游人的灵感和情怀。文学创作需要才情,而才情的激发需要来自山水的灵性。正如清朝李渔所言“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文人的风骚之情离不开江山之助。山水起到扩其文思,雄其史笔的作用。旅游者游览名胜古迹,难免置身于旅游文学所创造的动人气氛和高远意境中,使山水赋予了灵性和神韵,增添了无数神秘和传奇。游人在追寻着《诗经》的古朴、屈原的风骨、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思。游人在感叹着西厢的痴情、三国的智慧、聊斋的神怪、红楼的旧事。所以中国旅游的发展,少不了中国文学的滋养,二者血脉相连。

山水旅游文学能把旅游资源的“景”和旅游主题的“情”,即把自然山水的景观现实与旅游主题的审美想象结合起来,提高观赏对象对游人的吸引功能。山水景观的实体形态虽然有令人动心之处,但其真正能使旅游主体产生情感升华的仍是与之相连的“文萃”。因为“文萃”记录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或因羁滞他乡而具思乡之情,或因被放逐潦倒而心境悲怆,或自愿隐居山野而寄情山水,求的淡泊和愉悦。这些思想感情通过景观上的文字载体传递给游人,或由游人见景而联想到这些文字,见景生情。如每当游人登上八达岭长城时,极目远眺,顿生豪情:“不到长城非好汉”,或是“万里长城今犹在,安见当年秦始皇”的感慨;山水旅游文学更能使旅游者提高旅游兴趣。旅游活动是捕捉美感的高级精神活动,这往往要靠山水文学对旅游主体的艺术渗透。有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多数游人才对滁州的醉翁亭产生仰慕和敬意。在旅游开发中,一个不起眼的村庄、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街、一所年久失修的老屋,都会因为苏东坡的驻足、李清照的闲居、陆游的放逐、曹雪芹的故地而成为旅游资源;山水文学能使名山大川景以文传,景以诗显。如江南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三大名楼、寒山寺等都是因景以文传的确证。没有崔颢的《黄鹤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名句,这些景点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人尽皆知。旅游文学还能使人们有创意地设计人文景观。比如位于绍兴西南的兰亭,因为是著名书圣王羲之草写《兰亭序》的地方,兰亭佳话代代相传,在明朝嘉靖时就根据诗情雅事重建亭馆,修造了曲水溪、流觞亭、墨华池、鹅池、碑廊等景观,不仅让游人体会《兰亭集序》的意境,更

可缅怀东晋名士潇洒出尘的风姿神采。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图景,从北周时期就有人在湖南桃源县水溪人工营造出种种古迹和建筑来附会。

“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山水依靠文人的题咏而声名鹊起,艺术作品也因山水而代代相传。中国旅游文学门类最多,包括山水诗词、游记和名声楹联等多种形式

山水诗词既能表现山水景观,又能通过议论、抒情表现诗人独特的意愿和审美情趣。从南朝谢灵运开始,出现了许多像陶渊明、王勃、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柳永、陆游、李清照等人的作品,风格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新乐府等。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被视为自然景观的经典之作。以夸张的笔墨对庐山瀑布进行渲染,让人领略诗词在诗化自然的巨大魅力。又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上阕“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入蓝。能不忆江南!”下阕是“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上阕抓住春花、春水,用色调明丽的比喻,表现江南明媚艳丽的景色,并表达了作者无限眷恋的之情;下阕写杭州,通过桂子和潮头两个最有特色的精致,以及最后期盼重游杭州,抒发作者的怀念之情。

山水游记与山水诗并驾齐驱,我国最早的游记是周代《穆天子传》,讲述周穆王周游各地,直至天山天池见西王母的故事。宋代诸名家各辟蹊径,明清山水小品绚丽多彩,一直发展到当代而历久不衰,各具时代特色的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在各种形态的山水游记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重在抒情和议论;一类重在考察和写实。前者的特点是使山水役于人,将山水视为表情达意的手段。奠定游记基础的当以柳宗元为代表。柳完元开创了以山水游记抒写人生感怀的优良传统,到了宋代,这类游记更为人们所普遍重视,时而还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后一类的特点是探索山水的“真”,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在忠实地描述山川地貌上,《徐霞客游记》可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另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陆游的《入蜀记》等都是游记中的经典之作。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一段是描写滕王阁的高峻及四周景物:高耸入云的楼阁座落于青山绿水间,楼上远眺,山原空阔,川流曲折,还有鳞次栉比的层屋,形状各异的船只,多么壮丽!其中关于“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等深秋的晚景,何等秀美!

名胜楹联也是旅游文学的重要形式。楹联是指刻在壁柱上的对联,是一种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发端于先秦的对句,发展于汉魏六朝赋骈的对仗,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形式与属性都较独特。特点与诗词一致,如上、下联字数相等,文字相别,内容

相关,词性相同、对仗工整,句式相同、平仄相对等等。楹联点缀在名胜古迹的牌坊门或山石崖壁上,常看到的是壮景抒情的胜迹联,一般表现与景物相关的典型形象美、诗情画意美、哲理内涵美和历史沧桑感。这些楹联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旅游欣赏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审美韵味。如以下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

“万里蓝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海南天涯海角);

“何止路三千,上摘星辰,万丈高楼从地起;不容尘半点,只谈风月,一江秋水映天心”(长沙天心阁);

“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杭州西湖断桥残雪景点处);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杭州九溪十八盘);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扬州个园);

“秦王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山海关孟姜女庙)。

4.3.2 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

4.3.2.1 山水景观的审美类型与风格

中国地域辽阔,山水景观类型多样,美学风格千差万别。长江大河、高峡平湖、流泉飞瀑、崇山峻岭、翠羽丹霞、广袤大漠,无不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水审美包括自然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嗅觉美、听觉美等不同美学与风格的解读和欣赏。

(1)山水景观的形象美山水景观的形象特征,是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从地域角度而论,中国山水景观形象大体表现了北雄南秀的美学风格。而具体又分为雄、险、奇、秀、幽、旷、野等几种美学风格。

雄:雄伟壮观的景观带给观赏者一种崇高、壮美、震撼、赞叹的审美体验,使心灵受到强烈的撼动和涤荡。在这类景观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素有“天下之雄”、“唯天为大,五岳独尊”称号的泰山。其实泰山的海拔高度(主峰玉皇顶)仅有1545米,在地貌分类上属于中等山体,但因相对高度达到1360米,凌驾于齐鲁大地丘陵之上,展现了大气磅礴、拔地通天的气势。由此可见,山的体量宏大,坡度陡峭,线条挺拔是构成雄伟形象的要素,如一座百米高、坡为50°的山,另一座高千米,坡仅为20°的山,由于坡度大、观景仰角大,其视觉效果使前者要比后者更为雄伟。此外,泰山的山体厚

重庞大,基础宽厚,增加了厚重感和稳重感,因此有“稳如泰山”的说法。历代名人对泰山雄伟之气给予了赞叹: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汉武帝的“高矣、极矣、大矣、壮矣”的美词、杜甫的《望岳》诗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等。泰山雄伟的风格经这些人文化的渲染,逐渐成为一种标志。

水体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同样展现了雄伟的美学效应。黄河壶口瀑布号称“悬瀑”,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两岸为高山峻岭所夹,河床在水流长期冲刷下,形成宽达30米、深约50米的峡谷。汹涌的黄河水奔腾至此,倒悬倾注,飞流直下,波涛翻滚,震天撼地,形成万马奔腾之势,场面极为壮观。长江著名的虎跳峡河水落差达169米,更有“狂涛卷地,飞瀑憾天”之雄奇之感。

险:攀登险山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带有痛感的愉快。山岳险峻,使观者感到压抑、渺小,但随着恐惧感的解除,痛感逐渐转化为愉悦感,压抑渐次转化为振奋,游者经历了先惊后喜,化险为夷的心理体验,心灵处在动荡不已、跌宕起伏的状态之中,有助于提高个体挑战自我极限的能力,升华人的道德精神。比如华山自古就享有“天下第一险山”的美誉。华山之险多是因花岗岩随着地壳运动上升速度较快所造成,加上山的四壁陡峭,几乎与地面成90度坡角,峰顶与谷地的落差达千米左右,构成了华山多处险峻的景点。其中苍龙岭是华山最长、最险的绝径之一,岭长1500米,宽仅1米,岭脊光滑圆溜,刻有200多级石级。环顾四周,层峦叠嶂,连绵起伏。俯瞰脚下,万丈深涧,风吼云乱。岭脊时而露出云层,时而没于烟雾,宛如一条沉浮游弋于云海之中的苍龙。此外,四川峨眉山金顶、剑门关、安徽黄山天都峰、江西庐山五老峰等名山主峰都不乏险峻之处。

奇:山水景观的奇异独特审美特质是大自然的天造地化。相对于常见的普遍地形地貌,千姿百态,幻怪离奇的山地形态往往给人意外、惊喜的审美体验,使观赏者发出巧夺天工之感叹。我国以“奇”为美的景观甚多,如“奇秀东南”的武夷山、“天下奇秀”的雁荡山、“奇丽岭南”的桂林山水等。然而,在诸多以“奇”称胜的山水景观中,黄山是公认的奇山,其奇松、怪石、云海、奇峰是黄山的四绝。游客身临其境,无不为它千变万化、神秘莫测的景象而倾倒。黄山无山不峰,无峰不石。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层出不穷。有的像盛开的莲花、倒扣的钵头,有的如“蓬莱仙岛”、“猴子观海”、“天狗听琴”,有的好似“武松打虎”、“丞相观棋”、“天女散花”、“苏武牧羊”、“老僧采药”等等。游客一路走来,一览奇峰怪石,峭壁峥嵘,莫不心旷神怡,感叹江山如此多姿,祖国山河秀美无比。“黄山奇松知多少?棵棵皆穿石罅生。”松树往往长在悬崖峭壁上,或立,或卧,或仰,或俯,如龙似虬,姿态各异,迎风傲雪,刚毅顽强,如闻名世界的“迎客松”。黄山号称“云雾之乡”,其云海天下叫绝,烟云如锦似缎,飘荡千山万壑。时而似千帆竞发,时而似渔舟点点,时而乱云飞渡,淹没大小岭谷,时而彩云追仙,盘旋诸峰腰际。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虚实相生,若隐若现,游人置身其中,忽而没顶及足,不可名状,忽而荡胸扑面,穿漏荡摩,好似登临仙境,使人产生一种飘飘欲仙之感。黄山神奇的景观相互映衬,景色动、静无常,动得突然,静得兀然,于动静之间,奇景幻影层出不穷。难怪著名旅游家徐霞客两登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溢美之词。

秀:秀是与雄对应的审美形态,指山水形象的秀美、玲珑、柔和、淡雅。秀美的山水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山体丰满,起伏和缓、别致、没有悬崖峭壁,轮廓线条柔曲优美;二是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高,山石、土壤很少裸露。色彩葱绿,生机盎然;三是流水潺潺,清泉汩汩。所谓山青水秀,说明它们之间的构景关系。画家郭熙的“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从不同层面揭示出秀美山水的特征与构景原理。秀美的山水中的水必须清细,水面平静,而不是巨浪滔天,惊涛骇浪。游人至此,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安然。峨眉山之“天下秀”的原因,一是远观其形,“云鬟凝翠,鬓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二是植被葱翠,水草丰茂,植被覆盖率达到86%,品种多达3000余种,有“植物王国”之称。另如桂林山水,被描绘成“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沿江风光清幽,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倒映,俨然一幅绚丽多姿的秀丽山水风景画。此外我国杭州西湖、浙江富春江、福建武夷山都是秀美景观中的骄子。

幽:通常包括深和静两层内涵。幽深往往以崇山深谷或山麓地形为基础,辅之以覆盖度较大的高大林木构成较为封闭的空间,环境特征视域较为狭窄,光量较小,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让游客有迂回曲折之妙趣,无一览无余之直观,从而获得恬静安逸、含蓄静谧、超然尘世的审美体验。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是其生动的写照。有“天下幽”之美誉的青城山坐落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南,背靠雄伟的岷山山脉,隐匿于幽深的岷江峡谷之中。群峰环抱,状若城廓,古木遮天,浓荫蔽空,寺观亭阁掩映在浓荫密林中,曲折小径出没在幽谷深林中,故名青城山。这里含秀藏奇,静寂神秘,藏得幽深,宛如置身于虚无缥缈的空灵境界。此外,像庐山的白鹿书院、天台山的国清寺以及武夷山脉北段的九曲溪都有一番幽情别韵。

旷:旷景是以宽阔的水面或平川为主体而构成的风景,视域开阔宽广,形态坦荡旷远,如平原、大漠、海面湖泊等。旷景因观赏位置不同,有平旷和高旷两种。平旷如临江海湖泊而远眺,人与景亲近不隔,视域平面开阔,便是平旷之境。如五百里里滇池,烟波浩淼,平远辽阔,极目远眺,胸襟开阔。八百里洞庭的宽阔更是胜过滇池。高旷则是以高山峰顶览胜,人与景拉开距离,视域自上而下散开,空旷开阔。如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登黄鹤楼“唯见长江天际流”、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远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岱顶“一览众山小”、登香炉峰顶见“江水细如绳,湓城小如掌”等都带给人一种超拔壮阔的审美感受。

奥:这类景观通常在空间构景上比“幽”美的景观更为复杂深隐、封闭迷离。如四周崖壁环列、通道如隙的“一线天”式的景观,曲折而出、深奥如井的溶洞景观就属此类。游客感觉奥秘无穷,幽深莫测,如扑朔迷宫。有“天下奥”之称的张家界武陵山区,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峰密森立,遮天蔽日,溶洞棋布,迷离神奇,对探幽访奥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以“奥”为美的典型景观还有云南昆明的石林、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广东肇庆的七星岩、桂林的芦笛岩与普陀山的栖霞洞、贵州的织金洞等等。

野:这类景观属于原始自然的产物,一般未受人类干扰、雕饰或破坏而纯真古朴,富有野趣。如四川九寨沟有“九寨风光人间稀”之说;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奇峰拔地,深谷如渊,沿金鞭溪及其支谷游览,有如深渊探秘,处处都被数百米高的峭壁悬崖、笔立

奇峰所围,加之丰茂的植被,非中午时分,不见天日,真可谓天下奥的典型;又如,雁荡山的灵峰观音洞,武夷山的茶洞,以及众多石灰岩溶洞,都给人奥秘莫测之感。湖北神农架其山、水、石、林、洞等仍处于原始状态,保持着古朴纯真、洪荒自然的风貌,能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野趣之美或神秘之感。

实际上,山水的形态美往往包含了多种审美形态,各种审美形态并不孤立存在。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洞庭天下旷,是从总体上凸显和描述山水名胜的美学个性、风格和特色。然而,山水的美学风格实际上往往是多种审美形态的和谐统一,各种审美形态有机组合,共同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山水画卷长廊。

(2)色彩美山水景观的色彩美体现在山色、天色、水色及植物的颜色变化上。山色系指山体的混合色、调合色,近山绿而远山蓝,渐远渐淡,层次分明,直至天边。石色,是相对稳定的色彩,深沉而凝重,细看则十分丰富。如,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红色砂岩构成的景观,青色的石灰岩构成的路南石林,色彩斑斓的变质岩铺就的泰山桃花峪彩石溪,黑色玄武岩构成的峨眉山牛心亭的“牛心”等等。如若漫步河滩海滨,细品那些经流水搬运磨圆的卵石,则各色齐全。总之一切景物,于朝暮阴晴时看,其形态各有不同。这都与光照的亮度与强度有关和阴晴雨雪的天气变化有关。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为:“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清,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明亮)、夏苍(淡青色或草色)、秋净、冬暗(深黑色)。”等

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山的外貌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五彩缤纷的美景。如太行山区太行大峡谷,林木色彩亦如一部奇幻的变奏曲,令人感受至深。春天,森林万木抽芽,翠烟弥漫,有“春林翠烟”之称。夏时,枝叶繁茂,碧海无涯,有“夏林葱茏”之称。秋季,“碧石天,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倏忽间各种树色骤变,有的殷红似血,有的浅橙如霞,有的绛紫斑斓,有的嫩黄鲜亮,有的青森苍邵……在蓝天白云、澄明大气的衬托下,相互自然调配,既绚耀有和谐,既艳丽而又典雅。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赫赫无尽的色彩长廊之中。凸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题,不愧有“秋林如妆”之称。寒冬,银装素裹,天地一色,有“冬林如睡”之称。

(3)听觉美与嗅觉美许多自然景观中,瀑落深潭、惊涛拍岸、溪流山涧、泉泻清池、雨打芭蕉、风起松涛、幽林鸟语、寂夜虫鸣等等,都是组成自然交响曲的音响。所以诸多名山都有“松涛亭”、“听泉亭”、“留听阁”之类的景点。听觉美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鸟语、风声、钟声和水声。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隔叶黄鹂空好音”与“阴阴夏木啭黄鹂”等诗句,描写的是黄鹂鸣唱时所给人的那种心旷神怡的听觉之美。的确,在幽林深谷之中,鸟语虫声会使自然景观产生一种对比和反衬的审美效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便是典型而形象的写照。尤其是长空云端的鸟鸣,除了给人以鲜活多样的节奏美感之外,还能使人产生特定心态下的种种情感体验。比如,活泼欢快的百灵、哀婉抑郁的杜鹃、秋空长鸣的大雁等等,往往会唤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又比如承德避暑

山庄的“万壑松风”一景,使得古往今来的多少游人慕名而访,期望在那里倾听浑厚沉浊、古朴苍劲的自然乐章。另外像寒山寺的钟声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对特定的景观起一种反衬或烘托的强化作用,诱发游人顺着钟声去探奇览胜;轰然巨响的飞瀑、惊涛拍岸的江流、节奏起伏的海潮、潺潺不息的泉涧、轻打芭蕉的雨滴……由这些印象所汇成的自然协奏曲,都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听觉享受。

嗅觉的美好感觉也让人爽心,到过黄山的人都深有体验:春日有山花的芬芳,鲜草的清馨;夏季有含云吐雾的缥缈仙境,沁人心脾、富含有益健康的负氧离子的空气。这同都市厂矿的烟尘飞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使人的肺部鼻腔难受的刺激物或有害气体,形成鲜明的对照。亲临其境的游人,在吐纳之际,感受到自然山水悦耳悦目、悦心乐意和悦神悦志的体验,充分领略到大自然陶情冶性、洗涤胸襟的医疗妙用。

4.3.2.2 山水景观的审美方法

山水景观具有不同的特性、图型布局(构景)、比例尺(规模大小)以及色调变化的范围,展示给观赏者的整体印象就有全景景观、主题景观、封闭景观、焦点景观和小景观或短暂景观等不同的结构,所以在欣赏山水景观时要求审美主体身临其境,在恰当的观赏距离、位置和时间才能全方位多层面地获取审美愉悦感。

(1)合适的观赏位置、距离和角度观赏位置决定着对主体景物的视点、角度、方位和距离。不同的审美客体,在不同的位置观赏,景象的意境则完全不同。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不同位置观赏山体的不同感受;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关系到一个从上之下、左右俯视环顾的观赏点,否则就不能产生这种雄浑坦荡的崇高观感。

距离的远近对于欣赏地貌造型较为重要,根据山水审美对象的不同,观赏距离又分为远观和近观之别。远观主要适用于观赏整体对象。远距离观赏,能看到山水的整体轮廓,或雄浑、或秀美、或险峻,领略风景的神韵。比如观赏黄山云海,只有登上“状若覆钵,旁无依附”的光明顶,才能领略到“幻来只觉都无我,奇处翻疑不是山”的韵味。同样,只有当游客拉开一定距离,遥望庐山,才会看到“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壮观气势。另外,对于依附在山上的体积庞大的对象,宜于远观,既得物之形,又得物之神。比如位于云南昆明滇池的西山,有“睡美人”之称。而这一美人睡态形象,只有在可构成全景的客观基础(距离、时机、光照、角度)之上,才能通过空间意象,勾出轮廓线,看出形态美。如果距离太近,却只能看到满山的杂树、荒草和零乱的岩石。

近观适于观赏对象或者体积比较小巧,或者要对景物的某一个细部情节进行欣赏。比如山体的岩石构成、质理纹路,悬崖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亭台楼阁上的楹联匾额,大山深处的清泉游鱼等等。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通常是远观与近观相结合,这样既能得山水之形状、轮廓及神采,又能领略风景局部细腻的美。

观赏对象不同,可以采取平视、俯瞰和仰望的观赏角度。这样看出的景象不是平面的,能获得一种立体感、纵深感和层次感。宋代郭熙提出“三远”说,即高远、深远、平远,相当于这三种角度。平视即远视。观赏者的视线与地面保持平行,适宜于观赏比较开阔的景色,比如西湖,远方的景物由明变暗,空间深度的感染力特别强;仰望即高

远。从山的低处往高处看,角度由近及远,光线由暗变明,适宜于观赏巍峨的高山、峭拔的山峰、高大的建筑等景色。仰视可以突出主题景观的高耸突兀之势。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境就必须找出适当的位置和距离,特别是一种能观赏瀑布全貌的仰视角度,仰观瀑布,更似江河垂天,奔腾咆哮,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俯瞰即深远,从高处往下观望。俯瞰又有远近之分,适宜于不同的审美对象。远俯瞰指观看离视点较远的景观,如登黄鹤楼,凭栏四望,极目楚天,前有大江东去,长桥如带,后有东湖碧波,水平如镜,使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近俯瞰是指观看与视点成垂直方向的景观,它适宜于观赏险峻之景,观赏者处于悬崖峭壁之顶,俯视山下的景观,更能体验到惊心动魄之感。

(2)区分动态与静态动态观赏是指人在游览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在移动过程中欣赏流动变幻的自然风景。比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直下江陵的情景就是对运动感和流动美的写照。自然山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步移景异,变化无穷,令人目不暇接。在游动的过程中,观赏者的心理随着景色的更新跌宕起伏,获得高峰的审美体验。比如攀登泰山,游人只有从岱宗坊出发,拾级而上,经一天门、斗母宫、经石峪至中天门,再经十八盘、五大夫松、望人松、南天门登至岱顶,才能领略到沿途的大好风光,感受那种“唯天为大”的博大胸怀;静态观赏是游人在某一时空背景中凝神观照周围景致的方法。游览过程中对于体积较小的景观如泉水游鱼、花草树木等以静观为宜。只有静观,才能感悟山水的诗情、画意、哲理和禅味。中国的名山大川在布局设计上也考虑游山水的这种观赏特点,主要的景区都设有亭、台、楼、阁、榭、廊等,如泰山的松涛亭、颐和园的佛香阁等,它们一方面构成景致,另一面主要是供游人静观周围的景象,使游人达到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互为补充的目的。

(3)找准观赏时机山水景观受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个别景观只有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气候甚至特定的时辰才能观赏到它的神韵所在。季节不同,景观风韵各异。所谓“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恰,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确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王维也用诗性化的语言概括了一年四季的景色特征:“春景则雾镇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因此,旅游者必须选好季节,才能欣赏到特殊的美景。比如北京香山只有在秋季才层林尽染;南京玄武湖在春夏季节,树木苍翠欲滴,在湛蓝色天空的映衬下,给人一种沉醉的梦幻般的感受;吉林的雾凇也只有在秋冬季节才能出现。

同一景观在不同气候下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如洞庭湖,在阴雨天气和春和日丽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两种美学意境,范仲淹《岳阳楼记》讲得很清楚:“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获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还有一些景观平日难得一见,只有在特殊时辰才可观赏得到。如堪称天下奇景的

峨嵋山金顶佛光、海市蜃楼以及钱塘江大潮等。

4.3.2.3 旅游审美感受的层次

中国历史文化曾把山水审美分为“应目、会心、畅神”三个层次。应目,即指山水的形象、色彩、音响等形式美给感官以愉悦。会心,是说欣赏者与山水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亲。畅神,是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是游心物外、物我两忘,在生命的本原上求得与宇宙生命的融合与超越。三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逻辑递进过程。各有不同特点。

(1)第一层次悦耳悦目的直觉感受这是旅游最普遍的审美感受形态,是在旅游者与观赏对象的直接交流中瞬间感受到的形态美,以感觉和直觉为主要特征的生理基础上的感官快适为主,一般易变而不持久。比如初到桂林的游客,看到峰林奇景,绿色森林与林间的鸟啭、清冽的河水、壮族姑娘的歌声,就会不自觉地陶醉在生理舒适和心情愉快的交融统一之中。

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也融合着一定的理性或社会性因素。因为人的感官之所以在功能上有别于动物,如耳朵能欣赏美的音响、节奏与旋律,是因为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演进或“人化”的结果。

(2)第二层次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基于对审美客体形式美的初级反应而升华了的较高审美层次,主要以凝神观照的审美体察为特征,基本超越了生理快感而净化为相对纯净的自然愉悦体验。与悦耳悦目的第一层次相比,这种体验是以想象和理解为主要特征的观念上的喜悦,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比如当游览张家界时,郁郁葱葱的密林、富含负氧离子的润湿清新的空气、潺潺溪流形成的清凉幽静的生态环境,常常唤起一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生活的快慰和喜悦”,使人在心醉神迷中生出无限遐想或者超然出世的情怀。

(3)第三层次悦志悦神的精神升华这是审美的最高层次,泛指审美主体自在凝神观照秀美、崇高的审美对象时,经由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于审美愉悦中唤起昂奋向上的意志和精神,激起追求道德超越与完善的动力。具有在道德意义上追求超越、在感性时空中追求永恒、在精神世界追求自由等特质。

“悦志悦神”的美感层次,体现了观赏者大彻大悟的情怀,体现了从“小我”进入“大我”、从瞬间进入永恒、从有限达到无限的自我超越意识或精神境界,同时也体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即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的对象)的高度和谐统一。譬如,游

览黄河、长江,往往在惊叹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时,也唤起观赏者思旧怀古之情,给游人以深沉崇高的历史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的雄浑气势令人振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宏伟气概,令人感慨,久远而浓厚的历史文化意味,令人回味。显然这里融合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巨大的伦理情感。

“悦志悦神”的美感形式,常表现为一种“感到自己和自然及整个宇宙合二为一,似乎达到超道德的本体高度”,也即是贯通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的“天人合一”精神或至高的精神境界。

上述三种层次有别的审美体验,原则上是通过审美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心理机制的交互作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不断深化过程。但对于审美经验丰富和鉴赏力高的旅游者,不同美感同时发生也是可能的。三种审美层次,若联系王昌龄的“三境论”,可以说“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犹如在物境之中,主体全然身受,了然境象,故得神似,美感顿生,耳目即悦;“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犹如在“情景”之中,主体驰思兴会,深得其情,由内及外,心满意足;最后“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犹如在“意境”之中,主体以心照物,妙语天开,得其真旨,超以象外,升华精神。

4.4 中国风水文化

4.4.1 风水与风水学

4.4.1.1 风水的概念

风水是中国的文化现象,与中医、武功、烹调并称中国四大古文化。它存在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决定了中国人的环境吉凶意识。历史上最早的风水定义是晋代郭璞在《葬书》中曰:“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为此注曰:“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理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新西兰学者尹弘基认为“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东南大学潘谷西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阴宅,涉及住宅方面的称为阳宅。

综上所述:风水学是中国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指导人们确定建筑的位置、朝向、布局和营建的择吉避凶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是一种有关环境与人、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交叉的综合性科学,核心内容是追求天地人神的和谐。

风水学的形成是人类了解、利用、改造和顺应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择居的本能需要。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卜宅的记载,周武王营建洛邑,也是“使召公先相宅”。在先秦,相宅是一种术数,迷信色彩不大,到汉代附上了神秘的迷信色彩,再经魏晋、宋、隋唐,

到明清时风水应用达到顶峰而广为流传,这期间先后形成了《堪舆金匮》、《宫宅地形》、《图宅术》、《葬经》、《管氏地理指蒙》、《葬书》、《相地要录》、《堪舆漫兴》等风水专著,出现了以青鸟子、管辂、郭璞、杨筠松、刘基为代表的风水宗师。

4.4.1.2 风水学的理论要点

风水学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气”。“气”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概念,在英文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翻译,但在中国古文化如武功、中医、太极、道家学术系统至关重要,是中国古文化的基础。“气”在风水学里有唯物色彩,指构成世界本源的元素,是万物的本源。老子的“万物负阴以包阳,冲气以为和”和王充的“天地和气,万物自生”的思想都说明了气与万物的关系。所以风水理论中的气,就是一种力,是场,是电磁微波。其存在和运行遵循理、象、数的规律。

风水学就是依据气的性质和规律,即气的存在之象和运行之理,寻找环境生态良好的基址的理论。气有分为生气、死气、煞气,有乘气、顺气、界气、泄气说法。有生气之地就是避风向阳、土厚水丰、草木旺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地方。“乘生气”是选择基址的前提,直接导致了风水特别是阳宅以“气”为主的理论。一般认定“山环水抱”的环境必有气,有气特别是生气万物生长必旺盛。

风水理论是建立在阴阳结合、五行生克、天干地支、四时五方、河图洛书与八卦九宫、七曜九星和星象与分野等古哲学基础上,在中国的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无所不在,在现存古村落城镇、古建筑、园林、民居和陵墓中得以反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的旅游人文景观,以现代科学解读,也有着系统科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和地质学、水文科学的理论内涵。

4.4.2 风水学的理论派别

中国风水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两个基本宗派,一是形势派,二是理气派,前者主要侧重择址选形,后者侧重选址后的方位布局。无论形势派还是理气派,尽管有不同的实际操作系统,但都必须遵循三大共同的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的生克原则。

4.4.2.1 形势派

形势派盛行于元明朝代以前,以山川形势论断阴阳、五行生克之理,又叫峦头派。主要用于择址选形,注重在空间形象上的完美与喝形,讲究山川来龙去脉和砂水外形方位。具体操作要点分为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等几个步骤。

龙脉指山脉的走向和起伏变化,觅龙就是找寻“迎气生气”的地域,选择来势深远的山脉,分辨中国山脉的五势九龙格局,分清走向,确定阴阳向背,论吉凶宜忌。比如唐代地理风水师杨益论北京龙脉时说:燕山最高,象天市,盖北干(龙)之正结。其龙发昆仑之中脉,绵延数千里以地理之法论,其龙势之长,垣局之美,最合风水法度。

察砂,砂指穴之环卫诸山,与主山呈隶从关系,以端正秀丽为吉。典型的格局是“四神砂”之说。基本标准是起到保护穴位的功能,具备“不使风吹,不逼不压,不折不窜,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服”的情态。如果说觅龙重“观势”,

察砂受到中国文化中“取类比象”思想的影响,重视“喝形”,特别是案山,最好形如华盖、天马、笔架、文峰、玉台、横琴等形状,使穴位环境达到生气、纳气、聚气的要求。明朝朱棣迁都时群臣对北京的风水论证是:西边巍巍太行山脉蜿蜒逶迤,由南而北奔腾而来,北边浩浩燕山山脉罗列簇拥,拱卫京师,两股山脉交汇聚结成半圆形山湾,向东山势余脉起伏直至东海,前边嵩山为第一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南岭为第三、四重案。视中原,居高负险,有高屋建瓴之势。周边又有无数大小河流环绕,是“藏风聚气”之地。又如清东陵、北京香山的碧云寺的龙脉、砂山都有极完美的风水学形态。

观水,就是论证水的功用、形势。讲究先看水口大势。水的来、去之处,分别叫天门、地户,天门宜开敞,地户宜封闭。其次看水的形局,所谓“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实际就是“攻位于汭”的原则,亦即选择河流的凸岸。再次看水的具体形态,要弯曲迂回,有水口砂犬牙交错,表示水流回环有情。以水流如弯弓状从西北蜿蜒流向东南式的“玉带水”最佳。比如北京故宫前的金水河,其入口、流向、形状都高度契合风水学要求。

点穴,穴指龙脉止聚,砂山缠护,阴阳和合,土肥水深,林草茂盛的区域点。是明堂、堂局的核心点和具体基址。空间尺度大至一城市村落的中心建筑,小至一墓穴的金井。具体的选择要辨土石,用挖一定尺寸的方坑处理后再回填,一定时间后看地气的方法,或者是取土测土重的方法选取,也要参考土石的颜色、质地、组成等因素。清史稿就记载清孝陵的选址就是顺治皇帝在昌瑞山打猎时扔白玉扳指定穴位的传说。

立向,指主体建筑的朝向,按八卦、五行、方位和干支结合原则判断,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体系。

4.4.2.2 理气派

盛行于元明朝代以后,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追求天地人合一和风水的动态变化。偏重于确定宅内方位格局,常借用罗盘判断,注重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干支等的配合,具体操作有福元法、大游年法、九宫飞星法、二十四山等方法,也结合择日和符镇法,作为趋吉避凶的途径以及补救各法选择不利的措施,与古天文学关系密切,充满了神秘色彩,鉴于篇幅不再赘述。

4.4.3 中国风水学的理想模式

4.4.3.1 风水学中的理想模式

中国风水中的选址与设计,重视自然与山水的共生关系,崇尚气势与意境美的创造,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关系密切。选择各种基址模式的风水要求是地理五诀——龙、砂、穴、水、向,可概括为“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前置朝案呼应相随,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正面临水环抱多情,南向而立富贵大吉”,其核心要素旨在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对于较小尺度的基址比如村落,这样的理想风水空间模式就是背山、环水,面屏,空间形式像罗圈椅状的地形最佳,就是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神砂”模式。在中国东南一带有诗形容曰:“阳

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需围抱做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厅”。

位于背山面水之处,在生态上是为了“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学的“察生气”,要求环境围合,“气不外溢”,使能阻挡冬季寒风,迎纳夏季暖湿风,争取日照,形成相对稳定的良好小气候。风水中讲究“观龙脉”、“察气势”,注重“气”与“形”的共生关系:“凡形势崩伤,其气散绝为之死”,是说地形地貌被破坏,使小气候恶化。风水学还讲究“相土”:“生气之形,土色是观”;“地有佳气,随土而生。山有吉气,因方而止,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山之美者,以气而吉”,土壤肥沃,必植被丰茂,而植被又起着护土的作用,二者共生。风水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风水学根据环境容量界定堂局大小,即“明堂”的范围。明堂即城镇的居住用地,其大小决定了城镇的规模。而明堂的大小则取决于环境要素尤其是山水集结的形势。“堂局最广阔舒畅者,为藩镇省城,次为大郡州……最小者亦必数里”。

风水术选择用地,关键在找到“穴位”,即总平面的基本控制点,是生气集聚的中心,可聚气孕育生发万物。认为其重要性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讲究龙真穴的”,即必须选择真穴。它有地形、堂局、土色、景观四者综合评价择定。

风水学的“攻位于汭”观念,是探究山与水运动变化规律与趋势,以争取堂局面积得以扩大的理论。例如位于河湾处河流的凹岸,因河水冲刷,河岸因受侵蚀而外移,居住空间会越来越小;而处于“汭位”,即河流的凸岸,因河流的淤积而将使居住空间扩展。风水术讲究的“水局”,实质是对河流凸岸凹岸的价值评判,追求的“冠带水”、“金城水”、“眠弓水”、“玉带水”等都是此理论的反映。

在风水学模式中,要求环境各构成要素整体的统一,遵从尊卑有序,层次分明,各具其位。如就山系而言,主山龙脉在整个风水大环境中具有宏观控制作用,所以“相地首重龙”,要求主山高大雄壮,气势磅礴。周围相配的砂山要求“关阑砂秀,层层护己”、“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朝案相对如揖等等,反映了对大尺度整体环境观的共荣思想。

在城镇建筑格局中,风水追求与周围建筑环境相互关系的和谐,避免“冲、忌”。比如大门是气口,要求吉利,如果遭遇屋角房角正对或两房房门正对,则是“冲忌”或不敬,可设照壁、镇物以取得心里平衡。

风水学不仅注重自然环境的选择,而且还注重人文环境的创造。比如对一些文化性或行政性建筑的风水状况予以特别重视,称之为“风水建筑”,诸如学官、书院、文庙、奎星阁、文昌宫、文笔塔、九宫十八庙等,这些风水建筑小品既保证环境优美而且文风鼎盛,在福建、安徽的古村落中尤为流行。另外像四川大足古城,石刻艺术名著中外,风水佳构也格外奇异,构成以城镇为中心,儒、释、道三教同轴相映的风水大环境。

中国建筑中,如果基址不符合以上的空间模式,风水学既不完全放弃也不顺应自然,而是坚持“以地气之兴,虽由天定,也可人为”的思想,即在顺天的同时对地形加以积极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引水、挖塘蓄水、筑堤造桥、植树以培补龙背砂山等等,可见追求理想居住模式的顽强而积极的心态。

4.4.3.2 风水学理想模式的文化意义

水功能区划分

水功能区划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保护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满足用水户对水量和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代的水资源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①效益最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规划、设计、运用),都要拟定最优化准则,以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效益(见水资源规划)。②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规划,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两个组成部分,存在互相补给、互相转化的关系,开发利用任一部分都会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再分配。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质和储存条件,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③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水资源的同时,要重视森林保护、草原保护、水土保持、河道湖泊整治、污染防治等工作,以取得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的效应。④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由于水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可用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在制定供水规划和用水计划时,水量和水质应统一考虑,规定污水排放标准和制定切实的水源保护措施。 管理方法 解决中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是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管理,有效保护水资源。 四是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 五是加强工程科学调度,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 六是抓好水域岸线管理,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 七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 八是务实行业管理基础,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水与水文化解析

水与水文化 水与文学 文学自诞生之初起,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与水有关的诗句可谓是俯拾即是,尤其是在那些歌颂爱情的诗句中,水更是不可或缺的诗歌素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很好的见证。 江河是先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水和文学发生关系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水之自然波动,仿佛爱情的波澜起伏;水之浩瀚深邃,有如生活的深沉广袤。水一方面象征着母亲般爱护和哺育后代的能力,一方面却也是人短暂生命的一个隐喻。 文人墨客们或是借水抒发漂泊无依的孤寂感,或是用水歌颂真挚纯洁的爱情,或是拿水书写绵绵无尽的满腔愁怨,或是通过水生发出青春年华即将远逝的悲叹,或是把自己心中的理想人格寄托在水中,或是在风水占星中力求能够得水为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表面看起来是写景状物的诗歌,其实却内蕴着关于水的人格理想。水在这时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意义指向,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人格载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水都成为一种人格力量的象征,而这种人格理想无疑对文学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抒发古人人格理想的典范作品,而文中对水的描写更是令后人称道不绝的神来之笔。对不同的气侯时令和自然状况下洞庭湖呈现的不同景象的描写,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当然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水文化特质还远远不止这些,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水文化在数千年更迭不断的文学中的呈现,是这短短的篇幅远不能穷尽的。这些文字只能做一个开启古代文学中水文化的窗口,从而使得读者能够从中窥见华夏民族水文化的万千气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延伸自己的视野,看到后世文学中水文化一如既往、不绝如缕的精神特质。 水文化正如水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一样,它不是历史化的定格,而是不断在随着时间的推演而愈发放射出夺目的生命之光。 水与节日

川大水文化题库

1.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 2.陆地上普遍存在的淡水水体分别是地表水、地下水、()。 A.降水B.海水C.土壤水D.矿泉水 3.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为223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 A.3.2B.2.81C.1.7D.3.5 4.我国水资源分配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淮河以北地区仅占全国的%。 A.81,19B.51,49C.91,9D.70,30 5.表征天然水物理性质的指标主要有温度、嗅与味、色度、浊度、悬浮物质、电导率、()。 A.细菌B.CODC.BODD.溶解气体 6.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定为世界水日。我国将每年的()定为中国水周 。 A.3月22日,3月22~28日B.4月22日,4月22~28日C.5月22日,5月22~28日D.7月 22日,7月22~28日 7.水体由水、水生生物、()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悬浮物B.溶解氧C.漂浮物D.底质 8.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A.灌溉用水B.生态环境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 9.我国现行的水质标准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三类,国家、两级。 A.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B.管理标准,地方C.水环境质量标准,国际D.管理标准 ,国际 10.绿色技术分为末端治理技术、清洁工艺、()三个层次。 A.植被恢复B.水土保持C.绿色产品D.环境管理 11.根据建站的目的和所要完成的任务,水质监测站分为基本站、辅助站、()。 A.重点站B.背景站C.省界站D.控制站 12.《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 A.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B.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C.国际管理与国内管理 相结合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造成破坏。 A.生态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田 14.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A.航运B.生态环境C.耕地D.河道 15.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中华水文化的哲学

中华水文化的哲学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古印度的“四大”中的水、火、风、土,还是古希腊的“四元素”中的水、火、气、土,都将水排在了第一位。乃至中华民族所讲究的五行,其正确排序——水、火、木、金、土,也不外乎将水看作是几个基本元素中最重要的。故而水是人类乃至世界万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所以,自古以来,水源就成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之地。中华民族因为有了黄河与长江这两处至关重要的水源得以繁衍生息,欣欣发展。然而,在数千年与水为伍的生活当中,水,不仅仅给予我们生命,还教会我们那亘古流传的哲理。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其字面含义为: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软的是水,最坚硬的,也是水。无论我们把水盛放在什么样的地方,水都会依其形状而居。当我们把谁盛放在圆形的容器内,它就变为圆形;当我们把它放在方形的池子里,它显示出方形;当我们......同时水也有它坚硬的一面。世界上,切割厚重的钢板最好、最快速、最节省的方法不是用比钢板更坚硬的物品切割,而是用那“柔弱无骨”的水。它看似柔弱无骨,实则蕴含着顽强的坚韧的品质。 古语有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多少人请看水的地位。然而我们要学习水的执著信念与不懈追求,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也不曾有一丝丝动摇,豪迈的脚步也没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浪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终将礁岩 撞个千疮百孔;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骄不躁,也可将顽石凿穿。水流动趋下回曲,必定循着脉理。无论石缝岩隙,还是沼泽险滩,水都能顽强地生存.即便只是一滴露珠,也会笑迎朝霞,熠熠闪光。人的成功同样要依赖于它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并加以“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和毅力才有可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教会我们容忍,教会我们“厚德载物”的道理。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灵活性、渗透力、亲和力、凝聚力,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来者不拒,反而“和其光,同其尘”,水容纳污垢以后,依靠自己神 奇的自净功能,使其永葆纯洁。有博大胸怀志存高远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所谓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超常的承载必然锻造非凡的品质,非凡的品质必然开创无比灿烂的人生。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

探索水文化

探索水文化 摘要:本文旨在对水文化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与探索,同时由于本人家住渭河边上,所以会着重对渭河水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水文化 1.1文化及其作用 提到水文化,我们自然要先从文化说起。所谓文化,就是人适应环境与创造活动的总和,通俗地说,文化就是人类通过思考所造成的一切,因此也有人把文化称作是“人化”。 文化虽由人所创造,但文化反过来对人类的进步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大了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主体设计者与承担者,同时又外化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产品物质;往小了讲,文化对于社会、国家乃至个人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社会而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就国家而言,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就个人而言,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文化与人类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一看中国的文化,纵观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华文化起源于鬼神、术数、天和祖,经历了先秦诸子、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清这么几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而水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水文化在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水文化的几个表现形式 水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从事水事活动中创造的和水有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其内涵自然也是包罗万象的,在本文中我就着重说一说国学与水、科学与水、以及人文与水。 (1)国学与水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派的数量极多,国学常呈现出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特点。根据现在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一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二说“国学”即“以易学为根基发展出来的华夏诸子百家学术”,那么我就主要来谈一谈儒学和易学中德水文化。 A.儒学 儒家认为,水代表了德,人们应该向水学习,君子应该像水那样不断流动和永不停息,顺其自然地加强道德修养。 水是孔孟思想中重要的意象,也是哲学思想表达的隐喻。就意象与哲学思想的关系而言,水思想并非独立于孔孟哲思之外,而是与孔孟思想紧密联结。孔孟思想 以尚水之动为主轴,流贯其中,呈现出日进不懈、自强不息的直线流动模式。《论语》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作中较多地提到了尚动之水与行仁、为政和心性等的关 系。《论语·雍也》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论述了水与行仁的关系。《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论述了水与为政的关系。《孟子》借水喻人性的精辟论述更是对后人影响尤深:“人 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 由此可知,孔孟之水思维除前人所论之政治、心性及治水等范畴之外,更与孔孟理想境界有关。孔孟水思维具有从宗教仪式转化为理性道德的发展脉络。就时间

文化与水文化

文化与水文化 文化与水文化 文化,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而又难于把握的概念。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犹如许多细胞构成的一个整体,边缘不整齐、内涵不确定、外延也不确定。目前,对文化的解释和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因此,研究文化的人都要说明所要研究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中华水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为了了解水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我们主要从文化概说、水文化的界定、水文化的基本架构和水文化的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文化概说 在弄清什么是水文化之前先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一个大体的 了解。“文”在甲骨文中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着,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意为人在思考某种事情。从“文”的象形含义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文化的含义。“文”的上面是一点,代表太阳,代表天;中间是一横,代表地;下面是一个乂(念义),按《辞海》解释,这个字有两种意思:一是有才德的人,二是治理,安定。如果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也可以把文

化理解为天、地、人的关系,这里揭示了文化的实质是人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的关系。郑玄注《礼记》中说:“文,犹美,善也。”“化”在甲骨文中为一正一反的两个人正倒相对,其意为转化、变化。 “文”和“化”的作用在我国最早见于《周易》(《易经》)。这是一部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影响特别广泛而深远的古代经典著作。《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小序》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的创作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的漫长过程,有伏羲作八卦和孔子作《易传》之说。可见《周易》是经过多人、多时的加工编纂而成,看似一部占卦的筮书,实际上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通过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在《周易》的《贲(奔音)卦第二十二》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唐代的孔颖达在解释这段话时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之谓。”这里的“文”和“化”是分开讲的,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上层建筑。 汉代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刘向,在他编著的《说苑》一书中最早完整地使用了“文化”这一概念。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既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立足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既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又立足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希望以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工程”形式,并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展,推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文化利民、文化强民。如何深入切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主要有哪些呢? 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子。数千年历史的铸炼和积淀,汉字所蓄涵的丰厚文化底蕴,是拼音文字所无法想象和比拟的。汉字本身已形成了一种文化系统——书法、碑刻、篆印、诗词、楹联、灯谜,乃至识字、解字、说字、测字等,无不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离开了作为母语的汉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来讲,还包括藏、蒙、维、彝等语言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习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通过汉字、汉语的教育学习来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是一条根本的途径。毋庸置疑,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汉字与汉语将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

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中华文化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用文字铸就、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以文化人、化成天下提供了丰厚滋养。以经典原著为依托,大力推进经典作品的整理、翻译、改编、诵读等,让经典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根本性、支撑性作用。推动文艺创作和戏剧表演重回经典,以经典为滋养,以经典为题材,将历史上著名的小说、戏曲、传奇重新改编、演绎,融入时代元素,推陈出新并发扬光大。 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习俗作为人们生活与文化的传承事象,既是各民族不同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其形成与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崇拜心理等有关。传统习俗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历史内涵,是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神原乡和文化脐带。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习俗和节日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传统习俗和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成员心情、心性、心思的牢固纽带,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传承好每一个优秀传统习俗,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中华灿烂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加强认知教育。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对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感召

浅谈中国水文化

浅谈中国水文化 流水滋润着大地的一切生命。《管子?水地篇》中有言曰:“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从高山流水,小桥流水到门前流水,落花流水,水无时不在丰富着这个世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了唐代张若虚感慨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流水无情,但人有情,因为有了人,流水与年华才扯到一起,人永远多情,于是水永远和年华在一起。 失意和哀怨是人生常见的情感,中国文人,在哀伤袭上心头之时,总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水。孔老圣人早就有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仕途失意时,苏东坡从长江岸边走了,一百年之后,辛弃疾来了。登上高高的郁孤台,眼望滔滔长江水,想起中原仍在敌手,回复遥遥无期,人民流离失所,空洒几多热泪。“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人生是脆弱的,于是难免苦痛,水也被注入人类伤痛的情愫,李煜曾沉痛的叹息道“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人生长恨水长东~” 水是无依的,漂泊也是无依的;水是凄柔的,漂泊也是凄柔的;水是悠长的,漂泊也悠长。 感情是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淡如水的是友情,深似海的是爱情。取江水之悠长象征友情之持久,取溪水之曲折,象征友情之跌宕,取潭水之深碧,象征友情之厚笃,均是中国文人常用的手法。从“青莲居士”李白李太白送别孟浩然时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到桐城派祖师姚鼐姚梦谷的“草色独行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真可谓是唱绿了千尺桃花水,留下永驻之谊。

水以其柔弱故,似乎能表达人类一切情感,中国的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用心灵去体味水演绎的一幕幕的故事,苍凉而凄切,在潺潺的水声中,鸣动着整个世界。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封建社会是全能文化,既有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也有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儒家文化被打倒以后这两个功能全部否定。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儒家文化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儒家文化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依然存在,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今天弘扬儒家文化,仅仅是重启儒家文化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并不是走复古主义道路重启儒家文化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在资本主义社会西方文化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指1840年之前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相对于1840年之后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即西学而称之为国学,相对于目前的现代文化而称之为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从公元前134年开始儒家文化就成为主流文化、主体文化、主脉文化。明代大儒王阳明说过,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房舍的话,儒家是正堂,佛家、道家就是厢房。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时期儒家文化从民间流行文化提升为国家正统文化,从百家争鸣中的一种学术思想,上升为独

尊儒术的国家指导思想。从此儒家文化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长达两千零四十五年(公元前134——公元1911年)以公元前134年儒家文化成为国家指导思想为标志,儒家文化划分为汉前儒家文化与汉后儒家文化两种类型: 1、什么是汉前儒家文化? 汉前儒家文化——就是公元前134年汉代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人文主义光辉思想:第一、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管子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第二、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曾参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俗话说“人无德不立” 第三、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汉前儒家文化因为是民间文化所以坚持家庭伦理道德为主,突出以姻缘血缘为纽带的孝亲文化,突出以德治国的泛爱文化,主张以孝立德、以德立人,以人立国,从而建立人人相亲相爱、以礼仪为用、以和谐为贵、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这就是

浅析中国古代的水文化

浅析中国古代的水文化 “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易经》),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水,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而且还影响了中华文明的产生,并在中华文化的演进历程中演绎出丰姿多彩的面貌,形成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中华传统水文化的突出代表———中国语言文字中的“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水”、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的“水”等,都流淌着丰富的内涵。 水自古就与中国人密切结合,水在很早以前就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处理。水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以它无声的语言教会我们认识世间万物、认识自我,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以最简单的形式保持最真实的自我。 一、中国古代的水文化体现了水与人的和谐关系 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古代社会,水一直是人类的灾害,人一直在与水作斗争,但也正因为如此,人类不断探索着水的秘密,寻求着人与水如何达成和谐的方法。因此,中国的水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人与水的和谐关系的问题。 1、中国古代水文化是中国古代先民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一切与水有关的物质财富都是古代先民认识水、利用水、治理水的智慧结晶。古代先贤总是不断推出成功而辉煌的水利工程,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水利物质财富。战国时期水利家李冰父子,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岷江中上游特殊的地理环境,建造了都江堰工程,成为古代先贤成功治水的光辉典范。公元前 214 年,在杰出的水利家史禄的主持下,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运河———灵渠在广西境内凿成通航,由于其设计与布局都很科学,赢得了“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此外,还有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鉴湖及隋唐大运河等,都是中国古代先贤建造的辉煌水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文化的物质承载者。 2、在这些人与水抗争的物质文化中,孕育了丰富的语言文字文化。 文字产生于图画,而最初的图画则产生于水。《河图洛书》,堪称“古中之古”,是中国第一文献,在中国古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诸多典籍都曾有相关记述。《周易》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系辞上传》)墨子曰:“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卷五·非攻下》)《淮南子》曰:“洛出丹书,河出绿图。”(《淮南子·卷二·俶真训》)《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这些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述都表明,中国第一文献《河图洛书》的产生和河、洛这两条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揭开河图洛书说的神秘面纱,不难看出其真实的核心观念:水孕育了中华文化,初民图绘水物象,以记录语言,说明事理,文字得以产生。 另外,汉字的来源和造型都与人水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即产生于汉水之滨;“水”字就是先祖取水的流动之貌而造的象形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水”字逐渐演化成现在的造型,虽与古汉字“水”的造型相去甚远,但仍然保留着“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特征。而且“水”也成为汉字的一个部首,许多汉字都从“水”部。不仅如此,在浩如烟海的文学海洋里,也隐藏着丰富的人水和谐的文化,由于水自古以来就被华夏民族视为生命之源和图腾崇拜之物,人水相依的意象也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意象,成为中国古代文字作品意

(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4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x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 前行的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x篇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接下来是我精心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真诚邀请您一起欣赏,希望各位能够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篇x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各位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老子《道德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学习体会告诉各位,与各位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励,促进我们高职教育深入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习《道德经》,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里的道指的是规律,道家认为“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道家对规律的认识,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对规律的科学认识,从小的方面说,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的方面说,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义是,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学习老子这句话后,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原则去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而是在积极与善人和圣人交往,向善人和圣人学习的同时,也要与不善之人交往,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各位都成为善人。如果我们的社会真能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和善社会,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人体内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在人体内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除骨细胞外,大多数细胞内液都占细胞总量80%以上,同时每个细胞又被细胞外液包围,所以细胞生存每时每刻离不开水。新陈代谢是细胞能个体生存、繁衍的前提,细胞是人体新代谢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代谢中,水充分体现了运输功能,胃肠道吸收并经肝脏再加工的各种营养,呼吸道吸入的氧气,在新水(细胞外液)携带下,由细胞膜的水通道进入细胞,参与细胞代谢,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使人的细胞更具活力。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水通道离开细胞时将带走各种废物,最后以尿、汗等排泄物排出体外,避免了细胞因中毒而丧失功能。 如果没有水,将会出现下列情况: (1)吃的营养物质不能吸收。 (2)氧气不能带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3)养料、各种必需的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均不能到达它应该作用的部位。

(4)各种新陈代谢无法进行。 水不仅有媒体和载体的作用。而且参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的结构,构成生命物质,共同完成生命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生命活动。 一、水的生理功能 在人体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成年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年龄越小,体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越高。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供应足够的水分,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体内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将不能维持。正常成人每天水分的摄入和排出基本为动态平衡状态,总计量为2500亳升左右。 水是细胞生存的基础,人体的各种生理化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和实现,水在人体中扮演着溶媒、活化细胞的角色。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关节才能灵活自如的活动,内脏相互挤压也相安无事,平安相处。由于水的比热很大(是铁的10倍)。因此水温就不易波动,人的体温才能保持平稳。水对食物和盐类有很强

水文化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heilongjiangdaxueshuilidianl 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学校:黑龙江大学 学院:水利电力学院 班级:水工二班 姓名:刘怀露 学号:

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摘要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中国水文化的哲学是有自身特点的: 以观 水的直观性, 启迪哲学文化的人生观、世界观, 阐述人格的魅力; 以察水的联系性, 升华哲学文化的特质观、辩证观、思维观; 以治水的实践性启发哲学文化的规律性、发展性、能动性。在水与人的互相依存中、推动旧文明向新文明的飞跃; 在水与人的彼此互动中, 彰显哲学文化的传统与创新的魅力; 在水与人的和谐 发展中, 传承创新水文化的新内涵。 关键词水文化水文化哲学启蒙 一个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系统的主导和核心 , 代表了该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无论是世界文明的发展史 , 还是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 都表明 , 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有在哲学的高度上过滤和升华 , 才能奠定它的理论基石。中国的文化是从水文化开始的。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1]。而中国水文化最初的启蒙 , 又是以“哲学之水”开始的 , 这正是中国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一、以水为师—感悟人生哲理 以水的流动 , 水的常势 , 水的无形 , 水的柔弱, 水的浩瀚, 水的执着而感悟的人生哲理 , 启迪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从而确立对待人生的态度 , 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人与自然的 关系。在受到水的滋养和对水的观察思考中 , 遥寄人文旨趣 , 留下先哲的思想经典。 1、以水感悟人生, 形成了儒家“中庸”哲学,是“哲学之水”的一大贡献。 何谓“中庸”? 推其本源 , 中庸当出自水体中心线。水体中心线 , 是早期人类对水的认识 , 并以此为符 , 即上为过 , 下为不及。要顺其自然 , 适应规律就应“无过无不及”。这就是从水流中思辩出的哲学精神。之后“中庸”又成为了儒家哲学之柱 , 即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精髓。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 , 以“中庸”为处世要学。以积极的“入世”的态度 , 把有限的生命之水 , 融于无限的人生事业之河。孔子言 :“君子中庸 , 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 , 君子应乎中庸”。这其中就是教人在思考判断时要“执中”, 待人处事要“忠恕”, 价值取向要“中和”。这也为后世儒生 , 奉“中庸之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圭臬。从中也对“中庸之道”的内在本质 ,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发扬。这也正是为何《中庸》被列为“四书五经”之二 , 居《大学》之后而位《论语》之前的缘故 , 这显示了中庸在儒家思想上的重要位置[2]。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摘要:本文通过浅谈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说明水文化建设必将促进水利事业迈向新台阶,为“人水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文化建设意义途径 水与人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是人与自然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水文化则是反映人和水打交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水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因此水文化是最直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文化。现代水利活动既包括人们对水的治理、开发、利用、研究、配置、节约、管理、保护等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也包括了人们对水的认识、观赏、歌颂、宣传等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因此,水文化建设的内涵既包括各种治水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种文化教育、技术、文学作品等,除此之外,公众的心理、行为、价值观念中与水有关的部分都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水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不足 (一)水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省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一批有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在社会文化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水利发展正处在变革时期,水文化研究和建设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发挥出先进文化在水利变革中的引领作用。这门边缘学科脱颖而出,在新时期水利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二)水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从当前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实践来看,这项事业还存在着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偏重于历史水文化的研究,对现实水文化发展及水文化与水利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二是偏重于水文化自身的研究,对水文化与整体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三是部分研究领域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理性深度和理论支撑,对现实水利发展实践的影响力偏弱。四是水文化建设的领域还偏窄,没有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水文化建设还有许多盲点。认识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当前水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的工作。 二、水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进一步加强对水文化理论内涵和实践途径的探讨。逐步找准水文化在水利事业中的地位,找准水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定位,提高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水平,发挥出水文化在新时期应有的作用。要注重提炼水利发展中的水文化元素,总结水文化建设的经验成果,形成水文化体系。

中国的水文化

中国的水文化 中国的水文化有着渊源的历史,人类要生存、繁衍,绝对离不开水。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从古时的都江堰到如今的三峡,都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国水利建设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由遍布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遗址可以明显地看出,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些遗址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全国几乎每处江河、湖泊和宜牧草原,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分布在这些水源的附近。可以说明,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分布都是与水源的分布共生的。世代相传的大禹治水,就是典型的原始社会的水文化。传说鲧用堵法治水失败,只好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龟;而禹因受启示于龟背文(纹),用疏法治水获得成功;《洛阳记》载,“禹时有神龟,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致使后人在治水之前,均祭祀神龟,治水中,浇注大龟,以镇水妖,永保平安。 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有记载可查考的最早的水利设施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典型的河南登封龙山文化,就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的记载。到公元前1600~前1100年前后,商代有关水利工程的文字记载了沟洫井田制度。公元前1000年前后,西周时期,已有蓄水、灌排、防洪等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记载。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即现在的泾惠渠前身),楚国修建的芍陂等,至今仍存在,经扩建、改造和发展,继续为人民造福。在黄河下游两岸,各诸侯国自筑防洪堤防,“壅防百川,各以自利”,以堤防保护本国,又以邻为壑,彼此“水攻”。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废止了“水攻”,统一了全国水政。这些都表现出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水文化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水利建设。早在1950年周总理就提出“兴修水利,我们不能只求治标,一定要治本”。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我国水利面貌发生了巨大历史性的变化,“其功不在禹下”,中国现代的水利科学技术,中国的水文化比大禹创造的功绩更大,许多水利工程都已闻名于世界,如三峡工程、治淮、治黄和长江防洪工程等,全国灌溉面积达0.53亿hm2,中国以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

宁波水文化特点和弘扬水文化的思考

所谓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水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水的存在使城市充满了灵性与活力。宁波是一个临水而建的城市,甬江、姚江、奉化江贯穿市中心,形成“三江六岸”空间布局,具有丰富的水文化资源。弘扬水文化,充分挖掘水文化内涵,对于加快宁波“三江六岸”开发、提升城市品质、助力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弘扬水文化是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三江六岸”开发的重要举措 首先,弘扬水文化是更好地繁荣地方文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新时期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全面部署。2011年12月水利部专门出台《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就水文化建设做出全面谋划与部署。宁波是港口城市,也是水乡城市,水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只有进一步加快水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水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繁荣地方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其次,弘扬水文化是宁波实施“五水共治”、推进“三江六岸”开发的内在需要。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我市实施“治水强基”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以砸锅卖铁的决心,迅速行动,争取以三年见效、六年达标为目标,从根本上扭转我市防洪减灾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的局面,增强水利设施对发展与民生的保障功能,真正把水患转化成水利。为此,我市三年计划总投资将达到220亿元。宁波市城镇化将“两心一轴、三江六岸”作为加快构筑现代都市的“头号工程”,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开发建设的集约度,更好地体现城镇建设的品位特色与魅力。文化是做好治水工作的精神支柱与动力,只有将水文化贯穿于上述工作之中,挖掘水文化内涵,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好“五水共治”工作,凸显宁波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促进“三江六岸”开发。 再次,弘扬水文化是国内外城市提升形象与品质的成功经验。意大利古城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国际水城”美称。在威尼斯,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齐飞,形成了一种迷人的文化景象。水为威尼斯吸引了每年超过2500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扩大了城市的影响。而在北京,为了2008年奥运会,按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要求,通过奥运的水利工程、水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等治水实践,挖掘北京的人文特色、

智慧树知到《中华水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水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人类四大古文明全部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平原地区。 答案:错 2、对水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提升人生修为。 答案:对 3、节约用水是一种修养,了解水文化、水知识,可以提升节水、爱水、护水等修养。 答案:对 4、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 答案:对 5、水文化包括物质水文化和非物质水文化。 答案:对 第2章单元测试 1、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另一条主线。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与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 答案:对 2、水井使河姆渡人开始了稳定的定居生活,但是船的使用却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有了船,不仅可以扩大人们的活动和交往范围了,还能够促进渔业发展,这在经济活动和外界交往中有着重要意义。 答案:对 3、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文化重心南移,助推了长江文化的复兴。第一次文化重心南移出现在隋朝,第二次文化重心南移在安史之乱后,第三次文化重心南移是“靖康之难”以后。 答案:错

4、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走遍天下,对各地的情况了如指掌,重新将天下“划为九州”,也就是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这也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版图。 答案:对 5、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对有对洪水的恐惧和悲观色彩,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诗句:“猖獗的洪水呀,没有人能和它对抗,它能够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里将它淹没“这种诗句明显带有对洪水的恐惧和悲观色彩。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蓄水灌溉工程是都江堰。 答案:错 2、哈尼梯田始建于()时期。 答案:隋唐 3、哈尼梯田的“水木刻”是用来控制各家各户梯田的用水量的。 答案:对 4、相传,桔槔的发明人是()。 答案:伊尹 5、土壤中适合种子发芽的水分湿度也被称为()。 答案:墒情 第4章单元测试 1、楼兰古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水。 答案:错 2、李鸿章曾江邀请胡佛来考察黄河水利问题。 答案:对 3、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嘉庆都是都水利高度重视,并做出巨大贡献的帝王。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四(2)班刘涛 一、班会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知道今天是这个节日,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一定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 同学们,我们准备度过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中秋节)。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 接着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 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纪念屈原便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会,古老的乞巧节如今已与时尚接轨,演变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节。 团团圆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尊老敬老,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俗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月初八——腊八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