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一)古代政治(Word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练习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练习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史实是( )A.用火烧烤食物B.住干栏式房屋C.挖水井D.制彩陶2.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下考古发现有力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发现了人工取火的痕迹B.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C.发现半地穴式房屋D.发现大量鱼纹彩陶盆3.传说农历三月三日是轩辕帝的出生日,“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轩辕帝是( )A.炎帝B.黄帝C.尧D.舜4.下列有关从约公元前21世纪到秦统一前我国王朝更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夏—商—西周—东周B.夏—商—东周—西周C.商—夏—东周—西周D.商—夏—西周—东周5.右图是1954年在江苏出土的宜侯夨(zè)簋(guǐ)。

簋内铭文记述了周康王改封虞为宜的事迹。

该铭文印证了西周实行( )A.禅让制B.科举制C.分封制D.行省制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

请说出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D.吴、魏、燕、赵、楚、秦、韩8.“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以下内容属于“商君之法”的是(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军功③“焚书坑儒”④确立县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④历史人物:禹、汤、武王。

政治制度:分封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单选题1.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是()A. 商鞅变法B. 李悝变法C. 孝文帝改革D. 王安石变法2.在中国古代,“衣服有制”。

正朔服色,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

北魏孝文帝变易服饰,促进了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的变迁,其作用是()A. 发展北方经济B. 巩固封建统治C. 促进民族交融D. 丰富都市生活3.某同学在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

根据卡片的内容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怎样的作用()A. 推动经济发展B. 促进民族交融C. 加强中央集权D. 实现南北统一4.右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 推进大一统格局B.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C. 加快江南经济开发D.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5.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的是()A. 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B. 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C. 迁都洛阳D. 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6.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A. 匈奴B. 鲜卑C. 羯D. 藏族7.“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A. 管仲改革B. 商鞅变法C. 孝文帝改革D. 忽必烈改革8.“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内迁开始于()A. 三国时期B. 东汉末年C. 西晋末年D. 南朝时期9.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所给选项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10.“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的是()A. 说汉话B. 穿汉服C. 改汉姓D. 依法治国11.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一)古代政治[精选]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一)古代政治[精选]

专项综合全练(一)古代政治一、选择题1.(2018 广东深圳龙湖实验中学期中)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追溯到()A.元谋人B.炎帝、黄帝C.尧、舜、禹D.三皇五帝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点,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故选B。

2.(2018 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期末)禅让制是一种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具备的条件是()A.与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B.与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C.德才兼备D.与联盟首领是叔侄关系答案C“禅让”是指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故选C。

3.(2017 山西中考)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B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等为诸侯。

“凝聚血缘、合家团圆”强调的是血缘和家族亲情的关系,是宗法制的表现,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B符合题意。

A、C、D的内容都没有强调血缘和家族亲情的关系。

故选B。

4.(2018 江苏泰州中考)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承认土地私有答案B商鞅变法内容中,奖励军功,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那些旧贵族由于没有军功而不能获得对应的地位,这对旧贵族的利益触动最大,故选B。

5.(2018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A.夏朝B.春秋时期C.秦朝D.西汉答案C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的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选择题1.下列政权中,曾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③④【答案】D2.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古代民族融合B.古代宗教传播C.古代商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A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是()A.采用汉制汉礼B.使用汉姓C.与汉族联姻D.迁都洛阳【答案】D5.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C.三国鼎立局面结束D.北方民族大融合【答案】D6.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答案】B7.下列改革或变法中,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C.吴起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D8.下列哪些成语反映了淝水之战时的情况( )①破釜沉舟②投鞭断流③揭竿而起④风声鹤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9.北魏孝文帝力求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下列成语最能贴切反映其改革的是()A.移风易俗B.破釜沉舟C.标新立异D.见异思迁【答案】A10.北魏孝文帝改革是1 5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改鲜卑姓为汉姓③从官员到民众都必须穿戴鲜卑族服饰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A11.曾有诗句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中国古代政治(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中国古代政治(含答案解析)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中国古代政治一、选择题1.“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十七年而崩。

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

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这种“禅让制”的基本原则是( )A.部族首领推荐B.子承父业C.礼贤下士D.选贤任能2.“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

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周初号称“千八百国”,春秋时还剩140多国,战国初仅余七大国与十几个小国了。

由此现象我们可以推断( )A.周王朝民族交融不断加强B.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渐现C.先秦列国纷争局面结束D.必将由一国统一天下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这段材料说明了( )A.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B.商鞅变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有效管理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D.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5.从修建骊山陵墓、长城、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突出表现在( )A.残酷的刑罚B.沉重的赋税C.繁重的徭役D.可怕的殉葬6.汉高祖为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在吸取秦亡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休养生息C.平抑物价D.大兴文治7.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主张政治上必须统一于天子,思想上也必须统一。

由此可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出发点是( )A.推动教育发展B.促进文化繁荣C.改善儒生地位D.巩固国家统一8.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

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

”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释放奴牌,缓和矛盾 B.监管官吏,惩处贪官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9.西晋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朝代。

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抓住特征,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比如383年、494年等都是“一肩挑两头”(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的年代。

你会把383年和哪一场战役联系在一起(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城濮之战2.淝水之战作为著名战役的典范而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A.投鞭断流B.草木皆兵C.风声鹤唳D.破釜沉舟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是日本著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史学巨作,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纷繁多彩的历史故事。

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下面哪个选项不会出现在作者对淝水之战的叙述中( )A.战役发生在4世纪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东晋取得胜利,前秦军队失败D.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但这一时期北方也实现了几次短暂统一,下列哪一政权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 )A.曹魏B.前秦C.北魏D.东晋5.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A.盘庚迁殷B.周平王迁都到洛邑C.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D.司马睿定都建康6.某“元”姓同学对自己的姓氏产生了兴趣,在上网查询时才发现历史上曾有将拓跋氏改为元姓的历史。

请问它发生在()A.管仲改革时期B.商鞅变法时期C.秦始皇大统一时期D.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7.小美想写一篇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A.《北魏统一了全国》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C.《平城到洛阳》D.《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8.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C.三国鼎立局面结束D.北方民族大交融9.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精品)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

(精品)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项综合全练(二)

专项综合全练(二)古代经济一、选择题1.(2017 山东聊城中考改编)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灵活应用能力。

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氏族聚落,如河姆渡和半坡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生活在距今约70 万—20 万年前的北京人和距今约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使用打制石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耧车是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

故选B。

2.(2019 山东枣庄峄城期中)在原始农业领域,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不包括人工栽培()答案D根据所学可知,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D 选项不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3.(2018 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B.黄河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C.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D.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等,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答案B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黄河流域不是亚洲稻的起源地,故选B。

4.(2015 黑龙江龙东中考)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A.元谋人和半坡人B.元谋人和北京人C.河姆渡人和北京人D.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识记能力。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分别生活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图中的干栏式房屋适应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半地穴式房屋适应黄河流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

故答案为D 项。

5.(2017 山东东营中考)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干栏式房子④挖井饮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会挖井饮水和种植水稻,故选B。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综合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级发动的武装反抗统治阶级的运动。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XXX、XXX起义B.XXX起义C.XXX起义D.黄巾起义2.在世界各国的文字中,汉字是汉文化的符号表现和传播工具,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是()A.小篆B.大篆C.金文D.甲骨文3.“XXX扫六合,虎视XXX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句反映了XXX()A.统一全国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4.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由此可知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流传的童谣奇怪的现象“阿房,阿房,亡始皇”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B.残酷的刑罚D.秦朝的暴政A.繁重的徭役C.阿房宫的修建5.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A.禅让制B.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根据陕西西安考古发现,种植粟的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在其革新措施中,明确提出进修汉族的礼法,尊崇XXX,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风气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前秦王XXXB.羯族人XXXC.北魏XXXD.匈奴人XXX8.XXX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旨”或“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度的何种特点()A.皇位B.XXX授C.皇权至上D.中央集权9.XXX 即位,大臣认为“诸侯连城数十,XXX”,并向XXX“数奏其过”,要求对他们“稍侵夺”。

为此,XXX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焚书坑儒,禁锢思想B.实行推恩,削弱王国D.北击匈奴,拓展版图10.远离华夏中土的湖南曾被认为是不适生存聚居的地方,古史关于湖南的记敕更是寥若星辰。

1986年XXX成立,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湖离远古历史的空白,基本建立了湖刚历史的时空框架,下列哪一选项是关于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的正确表述?(。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解析)[精选]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解析)[精选]

期末测试(一)满分100 分,限时60 分钟一、选择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8 黑龙江绥化中考)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答案 B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故选B。

2.(2017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A.水稻B.粟C.小麦D.玉米答案A 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故选A 项。

3.(2019 广东深圳龙湖期末)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远古传说正确的是( )A.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B.黄帝时期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C.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D.黄帝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答案 C 相传,距今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故选C。

4.(2018 江苏泰州中考)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 B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晋、齐这两个姓氏源自诸侯国晋国、齐国,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故选B。

5.(2019 山东济南历城期末)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王”。

下列图中器物是司母戊鼎的是( )答案B 观察图片可知,图B 是司母戊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含答案解析)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一、选择题1.《韩非子》中记载:“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大意是,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

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统治天下,称他为燧人氏)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人类( )A.发明文字,记载历史B.懂得用火,烧烤食物C.建造房屋,定居生活D.居无定所,环境恶劣2.在新石器时代的后高老家遗址考古发现了粟、黍、水稻等炭化植物遗存。

据此可知,这一遗址的古人类( )A.广泛种植水稻B.没有狩猎技能C.进行农业生产D.采集野果为生3.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A.铁制农具B.司母戊鼎C.人面鱼纹彩陶盆D.刻有文字的甲骨4.司母戊鼎采用组芯方法,用20多块陶范铸成;除双耳外,鼎器身与四足整体铸成。

据此可知商朝( )A.青铜铸造工艺先进B.农业技术创新C.青铜器种类多D.商品经济发展5.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农具占38件,包括锄、镰、犁铧等整套农具。

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铁器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B.铁器是当时主要的随葬品C.铁器牛耕当时普遍应用于生产D.铁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6.“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秦王颁布的这一措施最有可能得到哪一阶层的支持( )A.奴隶B.诸侯C.农民D.守旧贵族7.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 000万人,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300万人,“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

这会造成( )A.社会生产急剧下降B.中央集权体制动摇C.秦朝刑罚更加严酷D.农民赋税数量上涨8.汉武帝时,许多富商唯利是图,操纵物价,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C.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D.颁布“推恩令”,重视人才9.都江堰、灵渠、翻车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 同步课堂巩固练习题作业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选择题1.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A.氐B.鲜卑C.汉族D.匈奴2.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此举()A.促进了民族交融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3.中国古代“衣服有制”。

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变迁的一个标记。

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孝文帝4.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

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5.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

这种变化反映了北魏( )A.民族融合加强B.统治区域扩大C.对外交流频繁D.佛教影响削弱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B.增加财政收入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D.学习汉族文化7.中国古代有位改革家,果断地抛弃本民族落后的东西,积极吸纳汉族的先进文明,使本民族得到快速发展,并且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他是()A.商鞅 B.秦始皇 C.张骞 D.北魏孝文帝8.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论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③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④颁布“推恩令”⑤迁都洛阳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9.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

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10.某同学学习某次改革时整理出以下关键词:“禁用鲜卑语、采用汉族的官制、以孝治国等”,请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哪一次改革()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1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A.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B.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12.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这些游牧民族主要包括()(1)匈奴(2)鲜卑(3)蒙古族(4)满族(5)羯族(6)越族(7)氐族)(8)羌族A.(1)(2)(3)(5)(8)B.(1)(2)(5)(7)(8)C.(1)(2)(3)(4)(5)D.(1)(2)(5)(6)(8)2.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该起义的领导人是①陈胜②刘邦③吴广④项羽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各项中,作为历史学习研究最可靠的材料是A.“女娲补天”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及木结构水井C.小说《封神榜》D.电影《荆轲刺秦王》4.一般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称为史前时期。

下图所示化石,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共同反映出A.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 万年前B.我国史前时期的化石,文物,遗址全部分布于北京,浙江和山西C.我国史前时期结束于距今4000 年前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5.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经过10 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请指出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6.他 266 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 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 )A .司马懿B .司马炎C .司马昭D .司马睿7.某同学署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

请根据上面信息,判 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 )A .元谋人博物馆B .北京人博物馆C .山顶洞人博物馆D .半坡博物馆8.请将下列朝代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商朝 ②东周(春秋、战国)B .④①③② ③西周 ④夏朝 A .①②③④C .④①②③D .②①④③ 9.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目录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 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市D.山东大汶口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A.会制造工具 B.会使用工具 C.会使用天然火 D.会人工取火3.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一百七十万年 B.八十万年 C.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一万八千年4.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①直立行走②制造石器和木棒③使用天然火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位于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蓝田人二、填空题1.人类是由进化而来的,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2.我国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年, 是我国最早的居民。

3.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人,后来又在其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人。

4. 北京人过着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5.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国。

能力提升1.《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综合全练(一)古代政治一、选择题1.(2018 广东深圳龙湖实验中学期中)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追溯到()A.元谋人B.炎帝、黄帝C.尧、舜、禹D.三皇五帝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点,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故选B。

2.(2018 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期末)禅让制是一种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具备的条件是()A.与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B.与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C.德才兼备D.与联盟首领是叔侄关系答案C“禅让”是指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故选C。

3.(2017 山西中考)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B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等为诸侯。

“凝聚血缘、合家团圆”强调的是血缘和家族亲情的关系,是宗法制的表现,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B符合题意。

A、C、D的内容都没有强调血缘和家族亲情的关系。

故选B。

4.(2018 江苏泰州中考)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承认土地私有答案B商鞅变法内容中,奖励军功,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那些旧贵族由于没有军功而不能获得对应的地位,这对旧贵族的利益触动最大,故选B。

5.(2018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A.夏朝B.春秋时期C.秦朝D.西汉答案C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的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因此,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秦朝。

故选择C 项。

6.(2016 湖南常德中考)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疆域拓展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奖励功臣的需要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统治者变更统治制度的出发点是巩固统治,故C 符合题意。

7.(2015 江苏连云港中考)下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A.实行“削藩”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C由示意图可知,威胁皇权的因素是汉初分封的诸侯国。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消除了这一威胁皇权的因素。

故选C。

8.(2018 山东济宁中考)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家为核心的新思想体系,故B 项符合题意。

9.(2017 山东泰安中考)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

汉武帝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强化大一统的局面,故选D 项。

10.(2019 安徽蚌埠期末)下图反映的是东汉王朝某一时期的现象,对其表述最合理的是()A.光武中兴B.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C.皇帝昏庸D.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答案D题干给出的结构示意图表明东汉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11.(2019 河南商丘柘城期末)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向官僚地主阶级发动了猛烈攻击。

材料描述的这次起义是()A.黄巾起义B.国人暴动C.牧野大战D.巨鹿之战答案A184 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12.(2019 河北张家口桥东期末)小明同学学完《三国鼎立》一课后,对曹操这个人物非常感兴趣。

他根据所学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如图)。

卡片中有一处内容不符合史实,请你指出()曹操的相关史实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主动②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③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④废汉献帝,建立魏国A.①B.②C.③D.④答案D据知识卡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是指魏、蜀、吴,220 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④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17 四川成都中考)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C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向汉族学习,包括与汉族通婚、改汉姓等一系列汉化措施。

通过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故选择C 项。

14.(2018 山东德州中考)右图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一次著名改革,这次改革()A.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B.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D.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该图中的人物是身穿汉服的鲜卑贵族,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方少数民族在服饰方面受汉族影响的现象,这说明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15.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典型的政权分立时期,同时,这一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

故选C。

二、非选择题16.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秦朝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2)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接受了学者提出的“罢黜百家,”的建议。

从此, 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材料四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班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4)你认为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答案(1)中央集权制度。

韩非的法家思想。

(2)汉武帝诸侯王(3)董仲舒独尊儒术儒学(4)①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②坚持辩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评价古代帝王;③采用重点论,即抓住主要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进行评价;④评价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从图中“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守”“县令”等关键词来分析即可。

第(2)问抓住材料中“推恩”两字进行分析。

第(3)问结合题干中“罢黜百家”进行思考分析。

第(4)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7.汉武帝继位后,因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天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但这只是表面的祥和,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汉武帝深知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

【“守业难”之王国问题】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1)材料一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指出这一措施的高明之处。

【“守业难”之思想不统一】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2)材料二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汉武帝根据这一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实行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的措施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答案(1)西汉初期诸侯国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这一措施的高明之处在于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使封国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不费一兵,就巧妙地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2)儒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思想控制(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3)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可知,西汉初期诸侯国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

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使封国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不费一兵,就巧妙地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第(2)问,材料二体现的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而接受了这一主张,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3)问是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