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十大误区
营销策略常见误区及应对之策
![营销策略常见误区及应对之策](https://img.taocdn.com/s3/m/8f8689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3.png)
营销策略常见误区及应对之策市场营销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
为了获得成功,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并且持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然而,在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企业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误区。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误区,并提供有效的应对之策,以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市场营销效果。
误区一:单一渠道策略有些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过于依赖单一的渠道,例如仅仅依靠线下实体店或线上电商平台。
这样的单一渠道策略容易导致市场份额下降,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应对之策:企业应该采取多渠道战略,结合线上线下渠道,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品牌价值和产品优势。
同时,应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特点,定制相应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曝光度和销售量。
误区二:过度关注短期利益一些企业追求短期利益,过分注重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增长,而忽视了品牌建设和长期发展。
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企业形象受损,无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应对之策:企业应该注重长期利益,积极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度。
同时,要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消费体验,以长期的发展眼光来制定营销策略和计划。
误区三:忽视市场细分有些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忽视市场细分,没有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进行具体的市场调研和定位,导致产品无法精准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应对之策:企业应该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消费者群体,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产品,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特点来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反应和满意度。
误区四:忽视市场竞争一些企业忽视了市场竞争的压力,没有及时调整和改进营销策略,导致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力下降。
应对之策:企业应该及时关注市场竞争动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保持创新精神,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推出新的营销活动,以取得市场先机。
总结: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市场营销策划的误区
![市场营销策划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0256ce5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0.png)
市场营销旳几大误区第一、营销观念旳滞后(没有思绪就没有出路)一、市场营销观念旳误区:1、市场营销就是推销或促销;(片面理解市场营销旳整体概念)2、市场营销就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怎样运用市场及消费者旳心理,使用多种营销手段来提高销售业绩;(将原因归咎他人,不找自身原因)3、市场营销首要旳任务是设法满足顾客目前需求;(忽视消费者旳潜在需求,缺乏产品创新引导市场旳观念)4、市场营销就是打着顾客需求旳旗号,赚顾客旳钱;(忽视了顾客忠诚度和二次购置)5、市场营销是企业扭亏为盈,提高市场竞争力旳灵丹妙药;(忽视企业旳整体素质和实力提高)6、搞好市场营销就等于搞好了企业管理;(忽视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旳协调发展)二、顾客观念旳误区:1、“消费者至上”、“顾客是上帝”、“客户永远是对旳”;(忽视了企业旳发明和引导能力,同步忽视了“只有员工满意,才有顾客满意”旳道理,还忽视了厂商之间:平等、合作、互利、双赢旳关系)2、吸引新顾客比维持老顾客更重要;(忽视了开发新客户与维护老客户之间成本比例5:1,同步忽视了“口碑”传播旳巨大作用)3、顾客100%满意是企业应当最求旳目旳;(忽视实现100%满意旳也许性和代价,同步也忽视了企业旳最终目旳是“利润最大化”)4、大客户就是最佳旳客户;(忽视投入产出比和也许存在旳风险,同步还忽视了客户旳忠诚度)三、竞争理念旳误区:过度强调“商场如战场”导致恶性竞争,忽视了竞争与合作旳关系;只强调抢份额,忽视了将“蛋糕”做大旳道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皇明和忆佳能)市场营销观念旳新演变一、营销观念旳发展历程:1、4P营销组合观念(产品、价格、渠道、促销)2、大市场营销观念(4P+权利+公共关系=6P)3、从4P到4C旳营销观念变革(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二、21CN市场营销旳新观念:1、市场创新旳观念,即只有发明市场才能拓展市场;2、建立全球营销感念;3、绿色营销观念;(如不用塑料袋旳商店等)4、网络营销观念;5、关系营销观念;第二、缺乏战略规划(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不算乎)一、营销战略制定上旳误区:1、无确定战略旳“流浪”倾向,跟着感觉走旳战略规划;(着眼短期效益,忽视企业旳长远发展)2、战略规划上东施效颦、互相模仿,没有自己旳特点;(互相模仿,忽视关键技术研发,同步忽视了整体行业市场旳良性发展)如家电行业旳价格战3、战略规划上急躁,狂热冒进,目旳不切实际;(盲目制定战略,忽视目旳实现旳也许性,不仅冒进,并且打击士气)4、战略规划上矛盾旳目旳;(企业制定旳目旳,宣传旳是一套,详细执行旳又是另一套,忽视了目旳与行动旳一致性)5、营销战略与战略不分,重战术、轻战略,甚至出现战术指导战略旳状况;(忽视了战略和战术之间旳关系)6、保守老产品,创新意识和能力局限性;(忽视了市场旳日新月异)二、营销战略实行中旳误区:1、落后旳组织构造不能与战略相匹配;2、落后旳企业管理不能与战略相匹配;3、战略执行上赶鸭子上架;(忽视目前企业旳基础)4、过度迷信营销经理个人旳能力;(忽视团体旳力量)5、战略执行中旳投机心态;(忽视企业旳投资旳定义)6、营销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忽视内部营销和全员营销)四、在战略评价上旳误区:1、战略评价滞后,亡羊才能补牢;(忽视市场旳变化以致战略旳变化,如三株集团)2、评价措施落后,脱离实际;营销战略企划旳内容和环节一、营销战略企划旳基本内容:1、制定明确旳企业战略目旳;2、选择对旳旳营销战略措施;3、通过营销计划管理实现营销战略规划;二、战略企划旳程序和环节:1、使命旳制定或目旳旳论述;(使命宣言充足反应企业旳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战略方针)2、行业态势和竞争者状况分析;3、进行目旳市场细分,确定目旳市场并定位;4、根据市场状况制定营销战略;在市场上饰演不一样角色旳营销战略选择一、市场主导者营销竞争方略:1、扩大市场需求量旳战略:发现新顾客、开辟新用途、增长使用量2、保护市场拥有率旳战略:阵地防御、侧翼防御、先发制人、反击、运动防御、收缩防御3、扩大市场份额战略:二、市场挑战者旳战略:(正面攻打、侧翼攻打、包围攻打、迂回攻打、游击攻打)1、它可以袭击市场主导者;2、它可以袭击与自己实力相称者;3、它可以袭击地方性小企业;三、市场跟随者战略:1、紧密跟随;2、保持一定距离旳跟随;3、有选择旳跟随;五、市场补缺者战略:专业化经营第三、市场分析旳陷阱(一种人旳障碍就是另一种人旳机会)一、营销环境分析旳误区:1、市场上旳消费时尚是什么,我就跟着生产什么;(忽视了产品旳创新和市场旳瞬息万变;老式思想“努力做大鱼缸里旳小鱼”,目前旳经济思绪是“努力做小鱼缸里旳大鱼”)2、在营销环境旳分析陷入“惯性”思维旳陷阱;(忽视了新思绪、逆向思维)3、对市场环境旳分析采用采用经验营销旳措施;(忽视不一样营销环境应采用不一样旳营销方式);二、市场机会分析旳陷阱:1、市场需求已趋饱和,进入产品过剩时代;(忽视“没有饱和旳市场,只有饱和旳思想”)2、观测对手旳所作所为是捕捉营销机会旳捷径;(忽视了企业真正要关注旳是“市场、消费者和产品)三、营销企划中市场调查旳误区:1、市场调查是一种严谨旳营销工具,根据市场调查旳成果所作旳重要营销决策,大多数状况可以放心采用;(记录表明,企业根据多种调查结论进行生产和销售,有92%都失败了,成功率只有8%)2、市场调查供不了有价值旳资料,搞不搞都行;3、企业只能靠专业旳市场调查企业或顾问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市场调查为何靠不住一、调查者旳问题;二、被调查者旳问题——顾客旳问题;三、调查材料自身旳问题;四、决策者旳问题;究竟怎样看待市场调查一、市场机会旳出现是概率旳;二、市场信息是潜在旳;(如“气象经济学”即当室外气温抵达某个程度时,某些产品就畅销)三、市场机会可以发明出来;四、风险旳另一面就是机会;五、机会往往是瞬间;六、从竞争者旳盲点中寻找市场机会;七、从事件中寻找市场机会;八、从产品旳创新中寻找市场机会;(奥斯本6M法则:变化、增长、减少、替代、颠倒、重组)第四、模糊不清旳目旳市场(集中又是兵力,打歼灭战)一、市场细分旳误区:1、全国各地都是我们旳市场,所有人都是我们旳顾客和潜在顾客;(忽视了市场细分旳含义)2、按“需求”细分是几世不易旳法宝;(忽视了环境、习惯等原因旳影响)3、市场细分可以一次到位,只需要“一架马车”;4、“绝对旳”细分;二、目旳市场选择旳误区:1、目旳市场选择雷同,“跟着他人走,你赚100元,我赚50元”2、对目旳市场追求旳利益迷糊;3、没有对目旳市场采用有针对性旳营销活动;4、目旳市场、企业目旳、企业资源之间脱节;5、无法评估目旳市场旳获利潜力,只靠经验来判断;对旳理解和把握市场细分一、细分什么:1、找到市场机会;心理特性、地区特性、收入特性、产品特性、需求特性等;2、集中企业有限资源为目旳市场提供充足有效旳服务;3、市场细分为其他工作提供了明确旳方向;二、充足运用观念和文化细分:1、观念、习惯细分;2、文化细分;三、有效旳细分市场应具有旳特性:1、可测量性;2、可盈利性;3、可靠近性;4、可操作性;四、选择细分市场时考虑旳原因:1、细分市场旳规模和发展前景;2、细分市场构造旳吸引力;3、企业旳目旳和资源;目旳市场方略旳影响原因一、企业资源;二、产品旳同质性;三、市场旳同质性;四、产品旳生命周期;五、竞争对手旳战略;怎样判断目旳市场旳获利能力一、反应能力:目旳市场对企业旳营销活动反应越强烈,阐明对企业旳产品越感爱好,对企业旳价值也越高;二、销售潜力:买企业较多种类产品旳目旳市场比买较少类价有值(如买企业系列产品旳人)三、增长潜力:增长中旳目旳市场较停止或偏小旳目旳市场有价值;四、共同诱因:目旳市场旳需要越是一致,就越轻易满足,价值也就越高;如高科技、政策倾向旳产业附加值往往很高;五、决策能力:目旳市场在购置决定上承担旳责任越大,其对企业旳意义也越大。
企业营销六误区
![企业营销六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3252048884868762caaed52e.png)
企业营销六误区
有关人士分析,某些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许多人在市场营销观念上存在种种误区:
误区之一:营销观念落后,误把“营销”作“推销”,具体表现为:我有什么就卖什么,我卖什么你就买什么。
经营以自己为中心,不以用户的需求为转移。
误区之二:重有形市场的争夺,轻潜在市场的培育。
实践证明,一味追求有形市场的做法,已越来越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误区之三:重广告宣传,轻市场调研。
事实上,广告要想成为强有力的促销手段,必须对市场进行科学分析,有的放矢,才能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
误区之四:经营中重经济因素,轻文化因素。
这也是许多公司在硬件上花钱不少,收效却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区之五:重售前质量,轻售后服务。
误区之六:重信息收集,轻信息处理。
不少企业要么对到手的信息处理不及时、不系统、不科学,要么根据支离破碎的信息,由几个决策者直觉和经验对市场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结果往往失误较多。
摘自《国际商报》。
企业做市场营销要避免的十个错误管理资料
![企业做市场营销要避免的十个错误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48a96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5f.png)
企业做市场营销要避免的十个错误 -管理资料企业做市场营销要避免的十个错误市场营销需要驱动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的工作就是对市场机会的识别、测量和计划,企业做市场营销要避免的十个错误。
现代企业一定要避免以下这十种错误,如果未能及时地避免,那么会将会企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企业没有市场导向。
对细分市场的判断与确定能力很差,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没有优先顺序或者区分性很弱;没有细分市场的营销管理人员。
要想改正这一错误,就需要在市场细分方面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例如利益细分与价值细分;需要按照细分市场的重要性来进行排序。
二:对消费者不太理解对于目标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针对性不强,细分群体也不明确,决策者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就进入了市场,这就在无形埋下了消费者不满与退货的隐患。
这个错误的解决方案就是企业需要在消费者研究上投入得更多,使用例如焦点小组、调查、深度访谈、居家测试、店内测试以用秘密购买等技术;更加有针对性地描绘出消费者的需求、感知、偏爱与行为。
三:对竞争对手的认识力度不够。
企业只关注眼前的竞争者从而忽视了其他竞争者和对其有破坏性的技术;它们缺乏收集与分发竞争性情报的系统,只关注了对手的财务状况从而忽视了其产品或服务。
要想避免犯这类的错误,就需要设置竞争情报的管理人员;你可以从竞争对手那里雇用人员:这样能够明确自己跟竞争者的位置,并且研究最近两年进入到这个市场的企业。
四:利益相关者管理不善。
企业并没有寻求最好的供应商,而是追逐低价的供应商;企业并没有最好的分销商,他们不快乐,员工不快乐,投资者也不快乐,合作伙伴压力大。
要解决这一错误,就要在企业中给管理层一些稳定的感觉;更好地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设立高执行标准,和关键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关系,开诚布公地面对投资者一培养企业的拳头产品,抵制住投资者要求多样化的压力。
五:没有把握住新机会。
企业没有及时跟上一些好的新理念:已经投放市场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
如果企业能够研究全球市场、人文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主要变化,进军不同需求的市场,那么,这种错误就会避免,管理资料《企业做市场营销要避免的十个错误》。
营销新人进入的12大误区
![营销新人进入的12大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71ff25194a7302768e993919.png)
3、ABC工作时乱插嘴。
4、老是教上级怎么做。
十一、脱离环境,逃离系统
1、开会就会,不开会就不会。
2、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不按成功模式去做。 3、不推崇上级和工具。
十二、心太急:
积极不要心急
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要全职做康婷,解决不 了生存问题,就解决不了生活和发展问题。
自己没有能力,就过分的去开发外地市场!
2、拉人、存货、冲业绩。
3、自私综合症。
4、我自己出名单,上级带我做,下级自己做。
5、不注重团队工作,自己单打独斗。
三、小生意、小付出:
1、这是求人的生意,先骗自己, 再骗家人,再骗朋友。
2、不投入时间和精力。
3、急于要回报。
4、一定要有工具。
5、不做计划,不匀速发展,不始终如一。
四、低姿态、反推崇:
一、认为是为上级领导做的, 没有认为这个生意是自己的
1、我决不能让上级挣我的钱。
2、总认为上级为他工作是应该的,不懂得感恩。 3、上级应该为我投资,办工作中心。 4、上级应该给我打电话。 5、上级应该为我和我的下级送货, 备货,调货,应该为我退货、
二、耍小心眼:
1、先推销,而自己没用过, 先让别人用,等我挣钱再买。
八、恐惧行动:
1、问题多、疑惑多。
2、做做停停,重新开始。
3、假积极。
4、急于全职,但睡多了。 5、恐惧行动,提前过钻石生活。
九、本能的恐惧:
1、本能的恐惧,你没有推他一把。 2、真的想要这个生意,就是开始不了。 3、时常后怕,晚上经常失眠, 他要是~~~怎么办?
十、几个误区:
1、不归零,盲目自大。 2、不相信推荐线(利益群体)。
2、罪恶感,怕挣朋友的钱。 3、有人想办了,临门一脚: “你可千万想好,不是我拉你”。
新产品进入市场可能面临的十大营销陷阱
![新产品进入市场可能面临的十大营销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d9034fc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a.png)
新产品进入市场可能面临的十大营销陷阱陷阱一:经验代替专业市场调研新产品要成功进入市场,就必须通过专业的消费者需求定量问卷市场调研、销售渠道和竞争对手定性市场调研,来了解消费者对自己新产品的需求,新产品适合的销售渠道以及同类产品主要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等等,为新产品的品牌规划、产品规划和市场规划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很多食品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食品企业往往认为自己在这个食品领域做过多年,有足够的经验,不需要再花时间和费用做市场调研;也有些食品企业只是通过简单地走访一下超市、食品批发市场、问问身边的朋友等方式了解新产品的市场需求。
这些非专业的市场调研方式并不能对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做出准确判断,而且有可能对企业新产品营销决策产生误导,这必然会给食品企业新产品后面的上市推广带来很大的营销风险。
陷阱二:几个领导吃顿饭就能定出营销策略我们接触的食品企业中,也有一些在与精准企划合作前是靠拍脑子决策,几个领导开个会或吃饭的时候,边喝酒、边聊天,新产品的营销策略就定下来了。
开始还觉得挺好,但产品上市后消费者不认可,产品卖不动,于是又回过头重新调整产品的营销策略,这样既耽误了时间,也花了许多冤枉钱。
陷阱三:没有定位就开始宣传品牌品牌定位是指品牌需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位置,当消费者有这种消费需求时,首先会想到你这个品牌。
就像王老吉的品牌定位是去火,当消费者需要喝去火的饮料时才可能首先会想到王老吉这个品牌。
如果你的新产品没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消费者就记不住你,即使有了这种消费需求也不会首先想到你这个品牌,这样你的品牌永远也没有机会做大。
陷阱四:产品卖给所有消费者如果一个新产品能适合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或适合多类消费者的需求,我们把这种产品叫“中性产品”,这种产品不可能成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不同职业消费者的首选,也就是说“中性产品”好像对大家都适合,但每个人都不会把他当成自己的首先品牌。
新产品必须通过市场细分,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找出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所有的营销工作都是为满足这类消费者的需求,在某个单一的细分市场做到最好,这样你的新产品才可能有机会快速做大市场规模。
产品销售过程中常见的营销误区有哪些
![产品销售过程中常见的营销误区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c4c5f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5.png)
产品销售过程中常见的营销误区有哪些在产品销售的领域中,营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许多企业和营销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常常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销售效果,甚至导致营销活动的失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常见的营销误区。
误区一:只关注产品特点,忽略消费者需求许多营销人员在推广产品时,总是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的各种特点和优势,却很少去关注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他们认为,只要把产品的优点讲清楚,消费者就会购买。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是错误的。
消费者购买产品,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
比如,一款智能手机具有高清摄像头、大容量电池等特点,但如果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手机的操作系统是否简单易用,那么这些特点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因此,营销人员应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阐述产品如何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
误区二: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忽视利润有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不惜采取低价策略,甚至亏本销售产品。
他们认为,只要占据了足够大的市场份额,就能够在未来获得利润。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是短视的。
低价策略可能会吸引一些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但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而且,一旦企业提高价格,这些消费者很可能会转向其他竞争对手。
因此,企业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利润的实现,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误区三:过度依赖广告,忽视口碑营销广告是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
有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过度依赖广告的投放,认为只要广告做得好,产品就能够卖得好。
然而,消费者对于广告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他们更愿意相信亲朋好友的推荐和口碑。
因此,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口碑营销,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自愿为企业进行宣传和推荐。
比如,一些餐饮企业通过提供美味的食物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顾客,这些顾客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用餐体验,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顾客。
8个市场误区
![8个市场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c9fe1e47ad02de80d4d840c9.png)
八个市场营销的误区究竟什么是市场营销呢?所有传统的定义只是用修辞手法组合的一些文字而已。
市场营销唯一合适的定义是:商业的艺术和科学。
如果你不认同这个理念,估计你正在白白浪费很多钱。
为什么呢?用我书里的一句话来说,“你的市场营销是无效的。
”大多数市场营销都是无效的。
为什么呢?大多数营销方式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陷入了一系列的误区:误区一:营销要比不营销强。
除非你的营销方式非常巧妙、恰到好处而且带来了投资回报,否则,营销只是一个花钱的方式而已。
我们不鼓励传统意义的“营销”,而是“商业的艺术和科学”。
除非你的营销满足这些要求,否则,不做事情比盲目做事情要强得多。
误区二:广告等于营销。
对于营销来说,广告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广告也可能与营销毫不相干,这与公司和其目标有关。
我们曾建议一家零售商停止做广告。
你猜结果怎样?销售量不减反增(当然,这种停止广告后销售额上升的情况可能不常见,但是,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销售量并没有下降)。
老板应该把25万美元牢牢地抓在手里,而不是拿它去打水漂。
误区三:最好的营销方式是把公司或产品以非常漂亮、创意无限或者性感十足的方式来展示。
大多数广告公司根本不会关心你的生意如何,对你的投资回报也不在意。
很多非常有效的广告实际上很简单。
比如:那些曾经很肥胖的人吃着聚酯类的药片,告诉你他们怎么减掉850磅的。
这是艺术吗?恐怕连边都沾不上。
投资回报率?对了。
这些广告投资回报的效果都很好。
误区四:伟大的营销方式是总部的管理者做出来的,他们制作出各种广告、宣传册和网站等,并投放到市场上。
尽管现实中常常是这样,却并不应该如此。
这也是大多数营销方式无法奏效的原因。
要想得到有效的市场营销效果,你就必须将设计的流程反过来。
只有销售人员才能真正告诉你,他们需要什么来促进销售。
这也引出我要说的下一点——误区五:销售人员并不是营销流程的一部分。
这纯属无稽之谈。
他们是真正的中心。
的确,销售和营销是有一些不同,但是,如果销售人员不能参与到营销的流程中,如果销售人员变成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那么销售距离失败也不远了。
营销管理精粹
![营销管理精粹](https://img.taocdn.com/s3/m/3539f36058fafab069dc0230.png)
营销谬误与科学
十大致命营销谬误
1、企业没有完全以市场为焦点,也没有做到完全的顾客驱动。
2、企业并不十分了解它的目标顾客。
3、企业需要更好的界定并监视它的竞争对手(即忽视了竞争对手)。
4、企业并没有管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5、企业并不善于发现新的机会。
6、企业营销计划和计划过程存在缺陷。
7、企业需要实施从紧的产品和服务政策。
8、企业的品牌塑造和传播力很弱。
9、企业不能有效并高效的组织营销活动。
10、企业不能充分利用科技。
营销十诫
1、企业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最合适的细分市场,并强化自己在所选择的每个细分市场上的地位。
2、企业关注顾客的需要、感知、偏好和行为,并激励利益相关者为顾客提供服务、满足顾客的需要。
3、企业知道谁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并知道其优势和劣势。
4、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伙伴关系,并给他们丰厚的回报。
5、企业建立起一套识别机会、分析机会并选择最佳机会的制度或系统。
6、企业拥有相对完善的营销计划系统,并能够制定出富有见地的长
期和短期计划。
7、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保持很强的控制力。
8、企业通过经济有效地传播与促销工具来塑造强大的品牌。
9、企业树立起营销领导地位并在各个部门形成团队精神。
10、企业不断增强自己的技术实力并借此强化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销售中的十大话术误区及对策
![销售中的十大话术误区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f8c83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c.png)
销售中的十大话术误区及对策销售是商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成功的销售策略可以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业绩。
然而,在销售过程中,很多销售人员存在一些常见的话术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他们与潜在客户的沟通,降低销售效果。
本文将介绍销售中的十大话术误区,并提供一些对策,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第一大误区:只关注产品特性而忽视客户需求很多销售人员过于关注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却忽略了客户的真正需求。
这种销售方式容易使客户感到无法被理解和满足,从而影响销售结果。
因此,销售人员应该在了解产品特性的基础上,注重与客户的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对策: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与客户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发现他们的痛点和关注点,并让客户意识到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解决他们的痛点,从而加强销售效果。
第二大误区:过于依赖模板化的销售脚本一些销售人员过于依赖标准化的销售脚本或说辞,这种机械化的销售方式容易使客户感到被忽视和对待不重要。
现代消费者更倾向于与有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销售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对策:个性化沟通,灵活运用销售话术。
销售人员应灵活运用销售话术,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互动情况进行调整,并注重与客户建立真实、有意义的连接,树立良好的信任和关系。
第三大误区:过于依赖价格和折扣有些销售人员倾向于以价格和折扣为主要销售策略,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产品或服务的低估和品牌形象的不良影响。
对策:强调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和独特性。
销售人员应该将重点放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和独特性上,强调解决客户问题和带来的效益,从而使客户认识到相对于价格而言,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更重要。
第四大误区:过分追求销售目标而忽视客户体验一些销售人员过于追求销售目标,忽视客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这种短视的销售方式可能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和声誉的受损。
对策:关注客户体验和长期关系。
销售人员应该注重客户的体验和满意度,提供专业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支持,积极与客户保持联系,并努力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市场营销的十大误区。
![市场营销的十大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95ba0cef4afe04a1b071deff.png)
市场营销十大误区文传学院09广电090105027 徐晓虹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
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所存在的十大误区值得我们关注。
市场营销的十大误区分别为:一、营销观念误区陷入这种误区的企业不重视营销观念,依然抱着陈旧的产品观念、推销观念、销售观念不放。
某些企业的高层领导认为营销观念是营销部门的事,自己懂不懂、有没有先进的营销观念根本不重要。
他们对营销管理的许多概念、原理、策略方法没有正确理解,使企业营销管理被引入了诸多误区。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营销管理上的巨大落差集中表现在营销观念上的落差,中国企业首要任务是补上这一块“短板”,一是要实施对企业员工的观念管理,通过培训、沟通,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以竞争为导向、整体营销、以人为本的现代营销观念,把企业所确立的营销理念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将企业的营销理念内化为员工的行为和具体行动上;其次是实施对客户的观念管理,认真研究客户的观念和需要,并科学地进行营销观念的定位,努力通过一体化的形象设计和品牌宣传,向客户传递营销诉求,从而完成复杂的沟通目标。
二、盲信经验误区陷入这种误区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经营者未站在市场整体发展的角度,把公司的任务界定得太狭窄,使公司发展受到限制;二是企业经营者在经营指导思想上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只考虑到当前的短期利益而看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三是一些特别成功的公司,曾经的成功使他们忘却了即将来临的失败,只看到自己而对外边的情况一无所知或视而不见,盲目相信过去成功的经验现在仍然也会成功。
曾垄断我国自行车市场的三大王牌凤凰、飞鸽和永久,由于未能考虑消费者需求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而是盯着自己的产品,盲目地联营与扩大生产规模,最终在山地车、跑车、郊游车等新品种迅速进入时被新兴企业挤出了行业。
中小型企业关于市场营销的八大误区
![中小型企业关于市场营销的八大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d3a706c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9.png)
中⼩型企业关于市场营销的⼋⼤误区1、误区⼀:“销售就是营销”现象:众多的市场⼀线,我们能看到⼤量的“某某品牌营销中⼼”,其主要功能是销售的管理与供货的保障。
其品牌在区域市场中的营销推⼴“⽆⼒单薄”,更不能以专业概括。
以销售为主题的团队,每每会议中畅享营销⼤计,⽽众多阶段性的市场反馈,销售往往不能尽⼈⼼意。
青蛙营销观点:销售是营销执⾏的体现,单凭销售,难以完成⽬标。
营销的⽬的是为销售组织统筹能量,确保销售实施中的最⼤成交。
单纯以销售为主的营销是残缺的营销,不具市场竞争⼒,更不能在⽇常销售中,围绕定位持续拉升品牌。
2、误区⼆:“做⼴告就是开展营销”现象:有⼴告⽀持就是开展营销,⽆论是⼚家的⽀持,或者是经销商市场拓展的观念。
投⼊⼴告就是开展营销,这种观念⼤有⼈在。
成效体现在⼀线销售结果中,⼴告能够拉升品牌,但⼴告也并⾮就是营销。
花钱的事⾃然好办,但花钱是否结合销售、辅助销售、对接销售,这是个难以总结的问题。
青蛙营销观点:能有⼴告投放的意识对于某些品牌实属不易,但请问投放什么内容的⼴告,选择什么样的媒介,与当下销售有⽆互动效应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均是⼴告投放前的必备功课。
⽬标设定、卖点提炼、解析分⼯、形象确⽴、产品包装、环境营造等系统规划的基础铺垫,加上善借媒介的⼴告投⼊,才能达到阶段营销的⽬标。
3、误区三:“多开店就是市场营销”现象:众多⼚家以开店为⽬标进⾏市场营销拓展,全国市场多⽹点布局。
但如同“狗熊掰⽟⽶”,前边“掰”,后⾯“丢”,单纯的产品供应及基础店⾯形象的⽀持,不能满⾜⼀线市场开店的成活率。
经销商要的不单是产品,更需要整体的系统营销⽀持。
青蛙营销观点:“授⼈以鱼”不如“授⼈以渔”的道理⼤家都知道,但往往⼚家重产品,不重营销,有了产品,可以代表⼀切,做不好是经销商的事。
这种观念的形成,造成⼤批的经销商不但销售滞后,品牌在当地的推⼴更谈不上。
全系品牌经销加盟中,产品仅是其中⼀环,团队建设、销售培训、营销导⼊等等均是确保品牌及销售在当地持续攀升的因素。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八个误区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八个误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687bd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b.png)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八个误区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企业对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许多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时,往往会陷入各种误区,导致市场营销的效果不佳。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和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八个误区,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这些误区,提升市场营销的效果。
误区一:广告成本越高,效果越好。
很多企业在开始市场营销时,都会制定一份广告投放计划,试图通过投放越多的广告来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和客户。
然而,广告成本的高低并不是衡量广告效果的唯一标准。
相反,广告效果还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广告内容的创意性、品牌知名度、广告投放时机和媒介选择等。
因此,企业需要在广告策略和营销策略上下功夫,将广告与其他营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
误区二:销售量越大,利润就越高。
某些企业在制定销售目标时,往往将销售量或市场占有率视为重要标志,追求销售高峰,但忽略了利润的实现。
在营销策略上,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以效益为导向,通过高效的生产、供应链、营销和客户服务等环节提高效率和利润率。
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客户体验和回头客率等指标,实现长远的利润增长。
误区三:每个客户的需求都是相同的。
某些企业会把所有客户都视为同一群体,仅根据销售总量或客户数量来制定销售策略。
然而,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企业需要倾听客户反馈,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偏好制定针对性市场营销策略。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数据等方式来获取客户反馈和洞察。
误区四:品牌就是产品。
许多企业认为良好的品牌形象就是高质量的产品和成熟的服务,而忽略了公司的文化、口碑、品牌声誉、社交媒体和市场营销活动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是形成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企业需要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和市场营销活动,利用网络和在线媒体等渠道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误区五:在线媒体比传统媒体更有效。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杂志,依然是许多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对品牌的全面宣传效果。
10大中国企业营销误区
![10大中国企业营销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3cf75bc45022aaea998f0f5a.png)
中国企业十大营销误区“水煮青蛙”的原理相信我们中国企业比较熟悉。
当我们把青蛙放进煮得热气腾腾的开水之中,青蛙会因剧痛而奋力跳出;但是,当我们把青蛙放进常温的水中,然后慢慢地给水加热时,青蛙就会被活活地煮死。
启示了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中国企业还陶醉以往传统的营销观念与模式,结果使自己陷入“水煮青蛙”的困境。
对于中国企业营销的误区,可能在我们营销的实践经历往往会司空见惯。
可是我们不会像企业一样把营销误区视为平常,而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因为,往往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营销误区,让我们也像青蛙一样麻木不仁,不仅错失了企业发展的良机,而且导致企业走向毁灭之路。
这里根据我们营销实践总结出的十大误区,给予中国企业一点点提醒,以便能指引我们中国企业往前推进。
营销误区一: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战略目标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谈到:“企业进行营销活动,其营销的战略目标建立在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基础上。
”我们中国许多企业似乎这把这一战略目标写进了自己的营销之中,结果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企业越是想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越不买单。
这是中国企业典型的营销误区,与新营销观念而背道而驰。
新营销观念告诉我们,不要试图去满足顾客需求,而要快速去达成顾客心智认知。
许多中国企业在营销过程之中,肯定有摸不着顾客需求的感觉,也就是企业今天刚刚了解到什么可以满足顾客需求,比如最明显的是现在流行喝凉茶饮料这一需求,企业匆匆忙忙生产出凉茶饮料试图满足需求,结果是讨好不中用。
恰恰相反,凉茶饮料是属于王老吉的,因为其没有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主,而是以“预防上火的饮料”快速去达成顾客心智的认知,从而激发与满足了顾客的需求。
话说回来,即使你有能力满足顾客需求,假如明天顾客需求改变了,又流行喝什么健康保健水之类的话,企业还有精力与资源去满足顾客这一需求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战略目标让中国企业输在起跑线上,即使中国企业奔跑得再快,那是中国市场经济刚刚开放,顾客心智之中有一定的空隙,一旦空隙填满,那么自然会像往一杯盛满水的水桶里倒水一样,无论如何倒或倒多少,水照样从水桶里流出来的。
关于市场营销的8大误解
![关于市场营销的8大误解](https://img.taocdn.com/s3/m/ba3613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关于市场营销的8大误解市场营销是企业提高销售额、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市场营销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误解,这些误解可能导致企业在营销中走弯路,延误企业发展与成功的步伐。
本文就市场营销中的8大误解进行了分析和解析。
误解一:市场营销只是销售很多人都把市场营销和销售混淆了,以为市场营销就是卖产品。
其实市场营销不仅仅是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推销产品,更是一个涵盖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品牌形象、渠道分销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活动。
只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市场营销,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误解二:市场营销是银弹很多创业者抱着“市场营销是银弹”的想法,认为只要进行一次广告投放、一次促销活动,销量就会直线上升。
事实上,市场营销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有规律地开展。
只有把市场营销融入企业管理中,坚持持续不断地市场调研、产品升级和品牌推广,才能真正实现长期发展。
误解三:市场营销等于广告市场营销中广告确实是一种重要手段,但广告不等于市场营销。
广告只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小环节,市场营销还包括产品设计、定价、促销、渠道分销等多个方面。
因此,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不能只依靠广告投放,更要全面考虑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
误解四:市场营销不需要投入很多创业者以为市场营销是一个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活动,到处找免费的宣传渠道,甚至直接把营销活动交给内部员工来完成。
实际上,市场营销需要不断地投入,投入可能表现在人口、技术、渠道等多个方面,如果企业不愿意投入,很难获得预期的营销效果。
误解五:市场营销只面向消费者很多企业只关注到最终用户,忽略了渠道商、竞争对手、政府监管等方面。
实际上,市场营销要考虑到所有影响到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的方面,在推广和宣传中充分考虑渠道、竞争者和监管方等因素,才能真正实现市场营销的目标。
误解六:市场营销是一劳永逸的很多企业开始了市场营销活动后,认为只要把营销活动开展起来就行了,不需要后续的持续投入。
民企十大营销误区..
![民企十大营销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64e6fb8d852458fb770b56f0.png)
中国民营企业20多年历程细数民企十大营销误区中国民营企业艰苦地走过了20多年历程,这20多年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
尽管他们创造了许多营销奇迹,但也暴露出许多重要问题。
走入营销误区的中国民营企业,好像在泥潭中挣扎的青年小伙,虽然在不断进步,但是影响了他们更好地发展。
以下十大营销误区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许多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问题:误区一:营销战略只是个花瓶。
持这种错误观点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
所谓战略规划是指,在企业的目标、能力和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机会之间,发展和保持某种战略适应性的过程。
许多民营企业即便指定了营销战略,也仅仅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无法把其贯穿于自身经营活动中,因此营销战略成了装点门面的东西。
因为战略迷失,导致许多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被动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往往拿着自己最薄弱的鸡蛋去碰竞争对手的石头,甚至走向了盲目多元化的不归路。
营销战略是建立在分析基础之上,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方向,它集中了企业的最核心的竞争力。
许多企业在自己的营销旅途上拼命挣扎而毫无结果时,才想到了自己的战略。
战略不仅仅是一个营销“花瓶”,关键是要把其贯穿于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误区二:先制造后销售由于许多企业以前靠制造取得了辉煌业绩,他们仍然沿袭以前的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工厂的技术人员与领导在简单参考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后,就开始闭门造车设计、制造自己的产品。
然后组织一批人马到市场上去强行推销。
当市场销售迟迟不动时,开始感到迷惘。
现在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已经普遍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
消费者才是市场的裁判,他们决定产品的销量。
单纯地以企业为自我中心的营销观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
许多公司在产品出厂时,连这样的产品卖给谁都不清楚,就胡乱地打广告。
渔夫都明白“在有鱼的地方打鱼”的道理,而我们的许多民营企业并不清楚自己的消费者在何处,更不清楚他们的喜好、消费能力、年龄、性别、社会定位等方面的内容。
营销工作的误区与化解
![营销工作的误区与化解](https://img.taocdn.com/s3/m/101f1009e87101f69e31956c.png)
市场营销的误区与化解市场营销工作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虚夸、浮躁、冒进,营销就是用系统的方案、体现产品价值、完成利益交换。
营销工作就是要学规律找感觉。
根据工作实践,对营销工作中的误区与化解方法进行简述。
一、工作思路误区:1、工作思路简单化、单一化:认为营销工作很简单、很一般,就是将产品卖出去,没有什么复杂的。
这种简单化的工作思路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如不重视市场调研,在营销工作中做不到知己知彼;不重视不分析销售数据,对市场把握不准,一直处于粗放营销模式,没有或很少制定营销计划。
无法对市场进行细分,对产品进行量化,对经销商做不到精细化管理,对营销资源不能重点倾斜分配,整个市场营销工作的变形较大,目标性不强。
工作方法较少,不会向竞争对手、向其他行业学习。
对于营销思路简单化应从以下几点改进:加强营销知识学习,善于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充实理论,善于向不同的行业学习,善于在营销中学习营销。
营销工作一定要极其重视市场调研,没有市场调研的营销是盲目的。
要对其产品、市场环境、终端客户、竞争产品进行调研进行分析,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经销政策。
营销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调研的成功。
营销是计划性、目标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营销预则立不预则废,营销工作开展后不一定完全符合营销计划,但能做到及时纠偏、及时调整。
营销工作要采用由以前的营销点对点改变为面对面,由营销单个方案改变为营销系统化、体系化。
2、工作思路复杂化、畏难化:与工作思路简单化相反认为营销工作很难很复杂,就是想的太多。
到目前为止营销还只是一门实践,而不是科学,虽然营销中含有一些科学的成分。
具体表现在营销实践中一切工作都要准备充足准备完善,就是工作太因循守旧、怕冒风险怕失败。
营销的方法、方案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时间、竞争对手、客户需求、行业政策)相匹配的,营销机会可能稍纵即逝。
以前一些所谓成功的营销经验必须与现在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相匹配,经验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否则很容易失败。
市场营销策略的误区
![市场营销策略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10fc3955f242336c1eb95eff.png)
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时,必须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通盘考虑,充分考虑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下面来看看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常见的误区。
1. 经理人仅靠个人判断做出重要的营销决策,或者墨守成规。
2.公司把对竞争形势的分析作为抓住机遇的指南。
3.最高管理层追求短期营销成果,注重行事快捷,却不管其路子对错与否。
4.整个公司结构存在缺陷,使经理们推出的营销计划根本不是满足顾客实际需求、解决其实际问题的真正方案。
5.公司选拔营销经理时,往往看重那些喜欢"别出心裁"、"富有创意"、"令人激动"或"具有性别魅力"的人,而不太重视精明和见识。
因此,最终只能接受他们推出的那些品牌和营销计划。
6.营销计划严重地或完全地依赖于那些自杀性的市场调查,包括世界上最靠不住、最无效的调研方法,如重点顾客群、市场分区电话调研以及评估顾客满意度的冗长信函调查等。
7.在制定营销决策及相应的营销调研过程中只考虑五个、甚至更少的决策项:五个以内的营销目标、定位、广告策划、定价标准、传媒开销、产品/包装规格等。
8.对于营销决策项要么没有进行认真分析,要么在分析时片面强调消费者的所想所需、或口头承诺要买的东西,而很少或根本没有分析赢利性。
9.对整体营销计划及其组成部分,如广告等,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将来用以评估目标实现情况的衡量体系。
10.营销总监不了解、也无意了解生产成本和职权范围外的其它成本,因而对营销计划的投资回报率心中无数。
一个公司的营销计划如果常犯一两条上述错误,尚有可能存活。
但若有五条以上这些症状,就差不多无药可医了。
这种营销简直是自寻死路。
除此之外不要相信以下营销策略:(1)观察对手的所做所为是捕捉营销机会的捷径。
了解对手的举措及其成效如何,的确是一种很重要的营销技巧,但千万不要只看一个方面。
(2)市场份额决定盈利。
企业须永远争做市场领先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十大误区
08文员1班翁燕瑜080104035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竞争的空前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各大商家可谓是绞尽脑汁。
直销、传销、网络营销、价格战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然而透过层层面纱,我们却隐隐感到尚且年轻的中国商家或多或少带有某些浮躁情绪。
一、贪新忘旧
一般企业相信,争取新顾客对企业成长非常重要,属于一种积极主动的进攻策略,而维系现存或老顾客为一消极、被动的退守策略。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很多企业吸纳新客户时所采取的策略,往往令现有老客户感觉到忽视、甚至被轻视。
比如说某家银行在吸收新储户时给予的优惠并没有给予老储户同等的待遇。
这是一种不仅错误而且非常危险的营销观念,即便对老顾客待遇也确有提高,但如果不及新顾客的话,也容易导致老主顾的心理失衡。
维系老顾客对企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不仅因为维系老顾客成本低,而且满意顾客的正面口碑,可谓是最有效的推销方式。
二、市场份额越大越好
一般来说,市场份额越大,销售额与利润额就越高,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实力的强大。
因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可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
因此,很多商业界人士对“市场占有率越高越好”深信不疑。
于是,“市场占有率第一”便成为众多企业的奋斗目标,并且“产销量全国第一”、“同行业第一”等也是我们一段时间内常听到的对企业的评价。
然而结果如何呢?著名的高档皮具生产商GUCCI 因盲目扩大销售量而丧失其高档品位客户群从而导致利润严重滑坡!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如果企业对每一笔生意都倾注同样的热情和精力,势必会分散企业对其主要客户的注意力,怠慢对其最有价值的客户,结果反而得不偿失,门庭若市极有可能只是虚假的繁荣。
三、盲目追求产品的科技含量
很多企业都认为:只要产品科技含量高于竞争对手,就一定能获胜。
于是,“向科技要效益”便成为许多企业斗志激昂的口号。
当然,追求高科技本无可非议,毕竟人类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但是作为商业领域中的科技创新却不得不考虑它的经济效益,简言之,产品的技术创新一定要市场化,因为一个产品的技术含量再高,如果消费者根本不需要,那也无济于事。
故在技术研究人员定出产品的特点之前,市场研究人员便应先确定谁为潜在顾客,并预测潜在的需求量,以便新产品的发展和设计能满足顾客的需要,那才是关键之所在。
四、价格大战频频登场
近来,“价格战”一词在国内已家喻户晓,几家欢喜几家愁自不必说。
其实单从降价本身来说也并非坏事,因为它不仅让利于消费者而且也确实造就了像长虹、康佳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因此,对于那些确因成本降低而降价促销的商品本应大力嘉奖,但对于那些成本未降却也频频降价的产品来说,不仅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还可能危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低价容易走入质次价低的怪圈,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该种商品质量差或销量不佳而导致商品信誉下降;另一方面,降价一旦被不法商人利用,明降暗升的欺骗伎俩易诱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五、“消费者至上”必然成功
“消费者至上”自从西方传入国门以来,其神化色彩便与日俱增。
“消费者至上”的市场导向作用亦成为各大商场竞相模仿的对象。
“一切为消费者”、“顾客是
上帝”也便响彻大街小巷。
似乎“消费者至上”必然成功。
诚然,消费者至上的市场导向策略作为一种成功的市场策略确实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与方便,其服务精神值得敬佩亦应永远保留。
但是这应仅局限于企业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的其他经营策略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如果凡事都依赖于消费者而作出决策,尤其是重大发展决策时难免会出现问题,“过犹不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六、以创造品牌价值来衡量品牌资产
中国企业非常羡慕世界500强,可能得到那么多无形品牌价值。
可是对中国企业合不合适呢?品牌价值大小在于其从属的品类,品类控制着这个品牌价值大小或者寿命。
因为品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走向死亡的,品牌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维护与延伸这个品类的寿命。
不要说品牌强大了,就可以永远存在了。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如此,中国企业不要对品牌价值希冀太多,品牌资产的背后是无形的,同时也是不真正的,真正的就是品牌所代表的品类,这个才是企业所真正追求的价值与资产。
七、以模仿或跟随领导者为营销之本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以学习模仿或跟随领导者为出名,只要今天你一个新产出现在市场上,明天日本的企业保准制造出更多的同类产品推上市场,因此让日本从二战以后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模仿或跟随领导者对中国企业却行不通。
中国企业大可以抓住市场机会在干一场,让自己品牌在消费者心智认知建立起优势。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领导者品牌已经占据了的阵地,如果你还试图正面去进攻,那么无异于用鸡蛋去碰石头。
八、以制造更多的产品进行品牌延伸
中国许多企业一直都以制造更多的产品进行品牌延伸。
那么,是不是制造更多的产品进行品牌延伸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呢?实际上可以恰恰相反,企业制造更多的产品,市场份额反而越缩小。
许多中国企业看到的只是短暂的市场份额增加而已。
因为品牌延伸的产品可以借助原来的品牌背书,快速达成消费者的初次购买行动,让品牌延伸出更多的产品可以短期内扩大市场份额。
可是,随着时间发展以及竞争对手加进来竞争,品牌延伸的产品似乎被冷下来,原来的品牌的产品也同样出现冷落的现象。
九、以销售额大小为考评营销的好坏
中国企业似乎很疯狂,每年都要制定增长多少的销售额。
我们在实践中还观察到,很多企业似乎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每年都要把销售额提升几倍,不管这个行业是成熟的市场,还是尚未成熟的市场。
如果是尚未成熟的市场还好说,有努力上升的空间,但是成熟的市场根本就没有增长空间了,还指望提升销售额似乎比摘下月亮还困难,可能只受了营销队伍。
因此,考评营销的好坏不在于销售额多少,而是你能否建立起品牌,以品牌的威力源源不断地吸引消费者购买,不仅可以达到销售额,而且可以实现可见的利润。
十、以战略目标导向建立营销方案
目标是我们人生的方向,似乎是正确的。
企业这种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制定营销方案,往往导致了企业忽略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动态地发展。
殊不知,在自己发展的行业里,还有许多竞争对手参与进入竞争,你的战略目标可能也是竞争对手的战略目标。
当市场份额已经注定那么大的时候,想想宏大的战略目标还有实现的可能吗?这就是典型的自内而外的传统营销观念。
整个营销方案制定都要从企业自身出发,而不是从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