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实务》教案

合集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第三版课件附加1双分录业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第三版课件附加1双分录业务

无形资产购进
借:无形资产——某项目 贷: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同时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
(财政拨款支出) ——某项目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公共基础设施完工交付使用
借:公共基础设施——某项目 贷: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
同时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某项目
贷:在建工程——某项目
发生预付款业务
存货购进
借:存货——办公用品等 贷:资产基金——存货
同时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
(财政拨款支出等) ——办公费
贷:银行存款等
政府储备物资购进
借:政府储备物资——救灾储备物资等 贷:资产基金——政府储备物资
同时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
(财政拨款支出等) ——专用材料费
贷:银行存款等
固定资产购进
同时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财政拨款支出) ——专用材料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发“长期应付款”业务同 上述“应付账款”业务
借:预付账款——某单位 贷:资产基金——预付款项
同时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
(财政拨款支出等) ——专用材料费等
贷:银行存款等
应付账款业务
发生应付账款业务 借:存货——甲材料 贷:资产基金——存货 同时 借:待偿债净资产——购进材料款 贷:应付账款——某单位
支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某单位 贷:待偿债净资产——购进材料款
借:固定资产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
(财政拨款支出等) ——专用设备购置费
贷:财政拨款收入——项目支出拨款
在建工程付款业务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 (财政拨款支出) ——某项目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同时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某项目

会计课件实操教案设计模板

会计课件实操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财务会计实务二、授课对象:会计专业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 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及记账凭证的编制。

- 熟悉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及注意事项。

-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2.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企业采购及应付款、销售及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经营业务核算。

- 能够独立完成企业投资、筹资业务核算。

- 能够独立完成企业财务成果形成、分配、税费计缴等业务核算。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会计问题。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 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及记账凭证的编制。

- 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及注意事项。

-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 复杂业务核算的处理。

- 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解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会计基础知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理论讲解-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及记账凭证的编制。

- 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及注意事项。

-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3.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核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操演练- 学生分组进行实操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企业采购及应付款、销售及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经营业务核算。

- 学生独立完成企业投资、筹资业务核算。

- 学生独立完成企业财务成果形成、分配、税费计缴等业务核算。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学生分享实操心得,互相学习、借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一、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会计要素。

让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会计信息的使用。

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目标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会计信息的使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核算方法。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

二、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

让学生掌握账户的开设和管理。

2.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账户的开设和管理会计科目的使用和维护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账户开设和管理实务操作。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科目的理解和账户管理的掌握。

实务操作:布置相关实务操作题,检验学生对账户管理的应用能力。

三、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让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开设、登记和管理。

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开设、登记和管理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关系和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账簿的开设、登记和管理实务操作。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凭证的理解和会计账簿的掌握。

实务操作:布置相关实务操作题,检验学生对会计账簿的应用能力。

四、第四章:会计核算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

4.2 教学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会计核算实务操作会计核算的注意事项和问题处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设计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设计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政与事业单位对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会计在行政与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所以本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提高其会计实务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应用现代管理会计思想和方法,全面了解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规定和会计核算程序,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能够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能够胜任企业基层会计岗位工作。

三、课程安排第一章: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概述1.1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含义与特点1.2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管理目标与管理要求1.3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组织与职能第二章:会计基础知识2.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基础2.2 会计核算基础2.3 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与程序第三章:行政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执行3.1 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基本概念和目标3.2 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3 预算绩效管理及其实践操作第四章: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4.1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4.2 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组织与职能4.3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五章:行政与事业单位成本管理5.1 成本概念与成本核算5.2 行政与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职能与责任5.3 行政与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中的实践操作第六章:行政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审计6.1 行政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与目标6.2 行政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实施6.3 行政与事业单位审计与审计报告的编制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

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依据考勤、作业(论文、课程设计)、考试三项进行综合评定。

其中,作业占总成绩的30%左右,考试占50%左右,考勤占20%左右。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1]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1]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1]
• [例1某事业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人某课题研究经 费100 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拨入专款 100 000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1]
(六)附属单位缴款的核算
• 附属单位缴款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 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的事业单位上缴 的收入和附属的企业上缴的利润等。
借:财政补助收入 220 000 贷:事业结余 220 000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1]
(四)上级补助收入
• 本科目用于核算事业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入的非 财政补助资金。
• 1.单位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缴回上级补助收入时,作相反分录。 • 2.年终结账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事业收入 10 000
同时, 借:销售税金 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00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1]
2.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核算
(l)经财政部门核准,预算外资金实行按比例上缴财 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取得收入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 贷:事业收入(按比例留用的部分)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1]
(一)事业收入
•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 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和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 或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 资金。
• 该账户属于收入类账户,贷方登记取得的收入或 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借方登记 收入退回数。
• 需要注意的是:主管单位收到的应返还所属单位的 预算外资金,应通过“其他应付款”账户核算, 而不通过该账户。
应缴财政专户款(按比例缴存的部分)

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件 (一)

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件 (一)

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件 (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机构都在不断壮大,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

作为企业或机构的核心之一,会计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水平,新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件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会计工作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的普及,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都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和难题。

因此,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能力,新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件应运而生。

这份课件内容十分丰富,从会计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

例如,在会计的基础知识方面,课件详细介绍了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课件也通过实例进行了更加贴近实际的解释。

在应用场景方面,课件更是切实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涉及的财务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解答。

比如,如何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预算和支出预算,如何进行常年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如何确定费用及费用管理等等。

除了课件本身的内容设计之外,课件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更加方便学习。

除了传统的文本、图片和实例解析外,课件中还加入了视频、PPT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呈现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总体而言,新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者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这份课件在今后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对提高行政事
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教学设计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教学设计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教学设计一、选课背景本学期为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本科生选修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处理和财务分析方法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的实际操作,并为其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1.了解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其财务分析和管理方法;2.掌握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编制和分析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财务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3.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验操作、信息统计和财务报表编制等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会计原理和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编制等;2.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3.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如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采用大课堂教学,讲授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知识,讲解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熟悉实际的财务操作;2.实验法:采用小班授课,讲授实践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信息统计分析的能力;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讨和分析财务报表的实际操作和财务分析情况,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程达成度的评价:采用考试、大作业、小组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掌握的基本会计知识和运用财务工具的能力;2.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评价:采用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价;3.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学科建设评价、学生就业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评价,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时间安排1.第一周: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概述;2.第二周: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3.第三周: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凭证和账簿编制;4.第四周: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5.第五周:行政与事业单位财务比率分析;6.第六周:行政与事业单位现金流量分析;7.第七周:小组讨论,实践操作;8.第八周:考试,作业提交,总结。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教学设计 (2)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教学设计 (2)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教学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行政与事业单位也日益增多,对于这些单位而言,会计实务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而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掌握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知识,则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合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运用;2.掌握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3.熟悉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编制;4.能够运用会计实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应用范围,以及与其他单位区别。

第二章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会计分录、账务处理等。

第三章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编制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行政与事业单位的各种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以及这些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意义。

第四章实际问题的解决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一些行政与事业单位在实际运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处理资金闲置、如何进行财务分析等。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实务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理论授课本课程会通过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实务知识。

实践操作除了理论授课外,本课程还会通过一些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实务知识。

课外阅读教师会在课程结束后给予学生一些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对会计实务的视角。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等方面。

问答与笔试通过问答和笔试等方式来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一份关于课程设计的报告,以展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术论文在学期结束时,学生需要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以展示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结语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严谨的课程设置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知识。

会计课堂会计实操课教案

会计课堂会计实操课教案

会计课堂会计实操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实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会计实操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实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会计实操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掌握会计实操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

3.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会计实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会计问题,提高自己的会计实操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会计实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会计实操的基本流程和技巧,会计实操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会计实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会计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会计实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1 会计实操的定义和特点。

1.2 会计实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3 会计实操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会计实操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

2.1 会计实操中常用的工具。

2.2 会计实操中常用的软件。

3. 会计实操案例分析。

3.1 会计实操案例的分析方法。

3.2 会计实操案例的解决技巧。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会计实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互动教学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会计实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会计实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会计实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会计实操的基本流程和技巧,会计实操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

3.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实际的会计实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会计实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澄清难点。

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实务(doc 8页)

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实务(doc 8页)

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实务(doc 8页)基本会计平衡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乡镇事业单位的业务量少,比较单一,故常用涉及的会计科目不多。

101 “现金”、102“银行存款”核算内容、处理方法和行政单位的相关规定、处理方法一致。

110 “其他应收款”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包括:借出款、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

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结算的应收款项。

本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120 固定资产的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特点:不计提折旧,在无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应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相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定标准和行政单位一样,但是其变价收入的会计处理不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变价收入记入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而事业单位的变价收入记入“事业收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

也可以将“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作为一级科目,但编制报表时并入“事业收入”科目中。

201“借入款项”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款项。

借入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本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支付借款利息------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总会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归还的借入款余额。

本科目应按债权单位设置明细账。

207“其他应付款”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个人交存的住房金等。

单位发生的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一、第一章:会计概述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和基本原则,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基本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

4.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目标,练习会计核算方法。

二、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掌握会计等式的构成和应用。

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会计等式的构成和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练习题,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知识。

4.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通过练习题使学生掌握会计等式的构成和应用。

三、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练习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知识。

4.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原则,通过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四、第四章:会计分录与会计账簿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2.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练习题,使学生掌握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知识。

4.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通过练习题使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五、第五章: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练习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知识。

4. 教学活动: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通过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

《会计上岗实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2)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3)熟悉会计分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实务操作;(4)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2)能够熟练操作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3)能够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2)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2.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和审核;3.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的种类、登记和查阅;4.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种类、编制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查阅、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 教学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实务操作、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知识;2. 演示法:演示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会计上岗实务》教材;2.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样本;3. 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4.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会计实务案例。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会计实务学习的兴趣。

2. 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介绍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

3.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方法和审核流程,引导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操作。

4. 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查阅:讲解会计账簿的种类、登记方法和查阅技巧,帮助学生熟悉账簿操作。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设计 (2)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设计 (2)

新编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设计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与事业单位在政府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提高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本科人才,我们设计了一门新的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特点,掌握行政会计和事业会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掌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核算和分析;4.能够编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适应社会经济管理的需要。

课程内容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凭证的填制及登账流程–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方法–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方法–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分析方法4.会计软件的应用–财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管理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财务报表的编制5.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组成和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审计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材的讲授、演示、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2.实验教学:利用会计软件开展实践课程,让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财务管理知识。

3.讨论课:组织学生参加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课外实践:利用假期、实习等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参考文献1.方海玲、林艳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重新界定——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 随着财政理念的不断进步和财政改革的深入,1998年政府正式提出 了公共财政的概念,并确定为今后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公共财 政体系是在分税制基础上的构建,是在分税制基础上对财政体制的 进一步完善。构建公共财政,意味着两个基本面的重新定位:一是 政府与市场的重新定位,重新划定其行为边界,政府应当从竞争领 域退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其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二是政府与公众的 重新定位,政府应当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更为完善的 社会养老、医疗、就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
改革前的财政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 制 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即地方 几乎所有的税收和利润都上缴给中央,然后中央按其批准的各省、市、 自治区的支出计划下拨,国家控制全部经济活动。国家选择了重工业优 先发展的战略,以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政府不但要负责企业的 日常财政收支工作,还要负责资金筹措和使用的有关工作,这种财政管 理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 超战略。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回顾
(一)计划经济时期预算会计体系的初步形成(1949— —1953)
1950年10月(财政部第一次全国预算会计 金库制度会议) 产生两部法规: ——《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两本暂行预算会计制度初步确立了我国预算会计的框架, 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的预算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体系打下 了基础。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
(二)预算会计工作在曲折中发展 (1953——1978)
以后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 到1965年,预算会计作了一次较大的改革,财 政部修订、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修订、补充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基本形 成了一个以总预算会计为先导,以单位预算会计 为补充,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独立会计体系。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
1980--1992年的财政“分级包干”制——体现为“让利放权”的财政 改革探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各层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快速推进, 财政体制也进行以“让利放权”为特征的改革。对农民的让利体现为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除交公粮外,收入归自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性;对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企业自主支配财力的能力提高,增加了职 工的收入;对地方也实行了“分灶吃饭”和大包干体制。
会计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 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 序的总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会计 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 的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 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 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 者补充规定。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
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分权的现代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 推进分税制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多的一次财政变 革。这是在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做法的 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践而进行的一次分权改革尝试。分税制的改革主要 是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边界、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具体内 容主要是“三分一返一转移”,即根据财政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合理划分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划分事权),地方财政主要负担本地区政权 机关运转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的支出;按照税种划分收入,明确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划分税种,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划分机构,税收实行分 级征管);建立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制度(一返)和过渡期转移支付(一 转移)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讲义Biblioteka 黄石广播电视大学阳新分校阳新县职业教育中心
冯卫东
阳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现阶段我国会计法律法规
一、现阶段我国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又称会计标准,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是会计规章的 核心部分。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它侧重于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 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等问题。目前已经发布实施了39项会计准则,基本完 善了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
(三)改革开放后预算会计工作的重整和改革 (1978——1992)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 “两则两制 ”1993年7月1日起由所有企业实施;最大贡献在于:高度统一的计划经 济体制的财务会计核算(主要特征是税务会计指导财务会计,税收政策 决定会计处理方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 (满足外部投资者评价经营者业绩与预测企业未来的需要,会计独立于 税收); 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六要素的概念,记账法的统一,资金 平衡表改为资产负债表。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基本历程
(四)预算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1992年——1998年)
1990:颁布会计准则草案; 1992:南巡讲话后财政部加快会计制度改革,年底颁布会计准则; 1993.7.1:实行两则;下半年开始制定会计准则; 1994.2.14:公布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1995-96:共完成30个会计准则征求意见1997.5.22:颁布第一个具体准则; 1998:颁布7个具体准则和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 1999:颁布一个具体准则;修订《会计法》 2000.2.12颁布《或有事项》准则;
一、现阶段我国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专业核算办法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会计 核算的基本原则一致,区别主要在于原则和具体之分,共性和特性 之分,比如会计准则体系是以条款形式对会计要素和经济业务事项 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会计制度是以会计科目及使用说 明、会计报表及编制说明的形式,对会计要素和主要经济事项进行 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专业核算办法则是针对某些特殊行 业的特殊业务所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