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作赏析共19页

合集下载

辛弃疾诗文赏析

辛弃疾诗文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来为大家上一堂语文课,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作为引子。

相传,在古代寒冬时节,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纷纷扬扬下了三天,第四天,雪依旧下着,皇上来到城楼上,放眼望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山川河流,感慨到江山的分外妖娆,不觉来了来了兴致,于是大宴群臣,(为什么在第四天设宴呢!别以为只有西方人对数字有讲究,他们讨厌13和“星期五“,在中国古代卦象和卦辞中就有“三凶四吉五平安“这么一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上喝到兴起,不免诗兴大发:赋诗道:大雪纷纷落地。

一大臣赶忙接上:正是皇家瑞气。

有一大臣仓皇接上:下它三年何妨。

一老农正在城楼下扫雪,听到这诗,他娘的,这不是不让老子活了吗!随口道:放你娘的狗屁。

紧接着是死一般的静……皇上召来老农,不知是龙颜大怒,还是龙颜大悦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历朝历代免不了有两种人辅佐在君王左右,一种是: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活的正义之臣,就如刚才故事中仗义执言的老农,一种是“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苟且投机之臣。

也如方才讲到得那两位善拍马屁的大臣。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就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刚直不阿的南宋爱国大臣,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见《稼轩长短句》。

题为“登建康赏心亭”。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十三岁的辛弃疾,以中原义军将领的身份,由已沦陷的故乡山东投归南宋。

不久,向孝宗献奏《美芹十论》,畅论抗金大计,朝廷不纳。

乾道五年(1169)辛充疾被任命为建康通判,登赏心亭,面对大好江山,想到收复中原的事业一筹莫展,百感交集而作此词。

辛弃疾词作赏析

辛弃疾词作赏析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
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澜金主
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
,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
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
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 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 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 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 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南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 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 身都是愁。
• 孝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 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 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 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 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 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 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 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 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 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 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辛弃疾词作鉴赏

辛弃疾词作鉴赏

辛弃疾词作鉴赏辛弃疾介绍作者生平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

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

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

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

改广德军通判。

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

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

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迁仓部郎官,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五年(1178),召为大理少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转运副使。

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淳熙八年(1181)冬,台臣王蔺劾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落职,卜居上饶城北之带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自是投闲置散凡十年。

绍熙三年(1192),起为提点福建刑狱,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以谏官黄艾、谢深甫论列,丐祠归。

所居带湖雪楼毁于火,徙铅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长达八年。

嘉泰三年(1203),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于会稽创建秋风亭。

四年,改知镇江府。

开禧元年(1205),复以言者论列,奉祠归铅山。

开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

德祐元年(1275)追谥忠敏。

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谋猷略远,然谗摈销沮,南归四十馀年间,大半皆废弃不用,故陈亮《辛稼轩画像赞》叹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

其胸中古今,用资为词,激昂排宕,别开生面,不可一世。

《宋史》有传。

作品简介有《稼轩集》,又有《稼轩奏议》一卷,均佚。

今人辑有《稼轩诗文钞存》。

词有四卷本《稼轩词》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两种。

《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鹧鸪天·送人》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此词上阕述离别之情,饱含惜别之意;下阕为临别赠言,由离情别恨引出世路艰难之叹。

全词运用景物烘托、比拟和对照等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并抒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感慨,思路开阔,托意深刻。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辛弃疾《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篇1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译文] 倒不如将那洋洋万言的抗金方策,去换一本邻家种树的书来得有用啊![出自]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左革右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题小序:慨然,情绪激昂。

追念,回忆。

少年时事,青年时代在山东一带率领义军与金兵作战的事。

按辛弃疾聚众起义时,年二十二岁,已是青年时代了。

古人对青年、少年的概念并不严格。

词的第一句又用“壮岁”可证。

壮岁旌旗拥万夫句:青年时代,高举着帅旗,率领着万人大军。

作者在《进美芹十论剳子》中说:“粤辛已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蠭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

”旌旗,古时军队用以指挥或开道用的旗子。

旌旗是总称。

杜甫《北征》诗:“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万夫,形容军队之多。

锦襜突骑渡江初:襜(chān音禅),衣服遮前体的叫襜。

锦襜,好看的衣服。

突骑,骑兵中的突击队。

渡江初的初字,应作以前解。

即作者是回忆渡江以前的战斗生活,不是指渡江时与敌人作战的情形,也不是说某一个具体战斗。

燕兵夜娖银句:在燕地一带的义军,夜里整理好了弓箭,准备明天向金兵发起战斗。

娖(zhuo音捉)整理或准备。

银,银白色的箭袋。

汉箭朝发金仆姑:宋军早晨向金人发起攻击,用金仆姑箭射向敌人。

金仆姑,箭名。

《左传·庄公十一年》:“鲁庄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

辛弃疾词(10首)赏析

辛弃疾词(10首)赏析

辛弃疾词(10首)赏析辛弃疾词(10首)赏析1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

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

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

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

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

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

“麾”是军旗。

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古代的瑟有五十弦。

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

“翻”,指演奏。

“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

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

“作”,作“如”解。

“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

“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辛弃疾-辛词及赏析

辛弃疾-辛词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⑾。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

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

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

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

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

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

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

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
其实, 自造口至汴京相隔数千里,即使没有青山阻拦,也不可能望见。词人要借此表达 的,是他对沦陷故土的深切怀念。而拦在他眼前的“无数山 ”,隐喻的是阻拦抗金的势力。
I
远处,看不见故土家园。失望中,词人低头俯视,脚下滚滚赣江在群山中穿行,弯弯曲 曲,朝东流去。这令忧愁的他突然释怀。青山虽然遮住了人们遥望故土的视线,但却挡不住 奔腾不息的江水,江水注定是要向东流的。因此,主和派、投降派暂时的阻挠,终究挡不住 抗金救国的历史潮流。“毕竟 ”两字,真切地传达出辛弃疾对未来的必胜信心。
I
寓情于景
上片:
比喻
下片: 用典 为国为民
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登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
I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
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收复失地的壮志、壮志难酬的悲愤以
及知音难觅的痛苦。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 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 ,表
达深沉的


I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 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
曰: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
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1】《鹧鸪天送人》年代: 宋作者: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

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头二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上句言送别。

《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

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

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

作者和陆游一样,都重视为国家的恢复事业建立功名的。

他的《水龙吟》词说:“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词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认为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

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 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

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辛弃疾的诗及赏析

辛弃疾的诗及赏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丑奴儿内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丑奴儿:即采桑子;层楼:高楼;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别具一格;年代:宋作者: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内容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鉴赏: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正月初一这一天,刚好是立春;在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看着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自然界的节候推移,触发了他满腔的忧国之情;这一年他已四十九岁,屈指一算,他渡江归宋已经整整二十七个年头了;二十七年来,他无时不盼望恢复大业成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于是,他在春节的宴席上挥毫写下这首小词,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这首词的开篇通过节日里众人热闹而自己索然无味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旧俗,正月初一日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彩胜,即幡胜;宋代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等以为戏;整整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这里举以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这里通过描写节日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人们的欢乐,来反衬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接下来两句:“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并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岁岁苦盼春来花开,可年复一年,春天虽来了,“花”的开落却无凭准,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没有春天一来就高兴的旧态了;显然这里一个“恨”字,已不是简单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接下来,作者从一个“恨”字出发,着重写了自己对“花期”的担忧和不信任;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恨之情;这种恨,是爱极盼极所生之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作者急切盼望春来,盼望“花”开,还在隆冬就探询“花期”;但花期总是短暂的,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从他平时言行我们不难了解,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今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作者在这里写的虽是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怀疑、又担忧,最终还是热切盼望的矛盾复杂心情;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缠绵反复、坚凝执着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抗金复国这一项大事业所谓“花期”,即是作者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就在他写此词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死了,这对于恢复大业也许是一个转机;如果宋孝宗此后善作决断,改变偏安路线,则抗金的“春天”必将到来;可是锐气已衰的孝宗此时已无心于事业,赵构刚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赵悙“参决国事”,准备效法他老子传位于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享清福了;由此看来,“花期”仍无定准,“风雨”也难预料;上饶离临安不远,作者想必已听到这一消息;而他在词中所感叹的“花期”无定、“风雨”难料,也是由此而发;通篇此词,作者比兴结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达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复杂的心情;年代:宋作者:辛弃疾——千年调内容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鉴赏: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辛弃疾经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被罢官的痛苦生活,这一年,他被免职后居住在江西上饶,这首词就是作者在这一时期写作的;由于他的好友郑汝谐字舜举的居所有一个小阁楼名叫“卮言”,由此,作者产生了写这首词的想法;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选取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来尽情描绘,多方比喻,辛辣讽刺,鞭挞世俗,达到了畅快淋漓的境地;词人于讽刺中又表现自己的节操和态度,故它不仅仅止于讽刺,自己的形象也显露了出来,起到了对比作用;这首词由于比喻生动、贴切,不仅增加了词的含蓄性,给人更多的联想,而且也增强了词的形象性与幽默性,于幽默、嘲讽之中,透露出作者的愤激之情与鄙夷之色;年代:宋作者:辛弃疾——永遇乐内容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锳锳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鉴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由作诗转为填词,到了辛弃疾时,则更进一步以词代文,表情达意,这首永遇乐,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茂嘉,辛弃疾的族弟,因他在家中排行第十二;稼轩词中有两首送别茂嘉之作,一首虞美人,作于茂嘉远谪广西之时;这首永遇乐是送茂嘉赴调;根据宋代的有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别;因为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轩颇有感触,便说起他们辛家门的“千载家谱”;“戏赋辛字”,从自己姓辛这一点大发感慨与议论,以妙趣横生的戏语出之,而又意味深长;“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词的一开头就掮出家谱,说辛家门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烈日秋霜”,比喻风节刚直,如新唐书·段秀实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词的开头三句“自报家门”,倒不是虚夸,而是有史为证的;辛氏是一个古老家族,传说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后为辛氏;商有辛甲,一代名臣,屡谏纣王,直言无畏;全词就象在写兄弟二人在聊家常,气氛亲切、坦诚,语言风趣优美,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围绕姓氏谈天说地,把“辛”这一普通姓氏解说得淋漓尽致,寓化于谐,明显地表现出作者通过填词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这一进步倾向,这对于传统的词作来说,有点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不失为值得肯定的尝试;年代:宋作者:辛弃疾——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内容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鉴赏:辛弃疾的这首词大约作于他闲居铅山期间;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迹未详;这首词的内容和作法与一般的词不同,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层的常规,事例连贯上下片,不在分片处分层;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时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非特定题目所能限制,故同类事件纷至涌集,而不为普通的诗文格式所束缚;词的开头几句:“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说它是“赋”,因为它写送别茂嘉,是在春去夏来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三种鸟声,是写实;鹈鴂,一说是杜鹃,一说是伯劳,辛弃疾取伯劳之说;说它是“兴”,因为它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故暗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以兴下文“苦恨”句;鹧鸪鸣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传说为蜀王望帝失国后魂魄所化,常悲鸣出血,声像“不如归去”;词同时用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感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上下文转接的关键;“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又是承上启下的两句;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谁共我,醉明月”承上面两句转接机势,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点破题目,结束全词,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有此两句,词便没有脱离本题,只是显得善于大处落墨、别开生面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宋代一代文豪辛弃疾的这首词,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气氛强烈外,还得力于它的音节;它押入声的曷、黠、屑、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评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反映了古人对此词的推崇;年代:宋作者:辛弃疾——忆王孙内容秋江送别,集古句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鉴赏:辛词既用九辩成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伤,也就不言而喻了;”登山临水“,也有跋山涉水依依惜别之情;”悲莫悲兮生别离“,见于屈原九歌;少司命,它的下句是”乐莫乐兮新相知“;从本句可以推知,辛弃疾所送别的是刚刚结识的知心朋友,因此”悲莫悲兮“,格外悲伤;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辛弃疾将宋玉和屈原的词句组合一起,不仅意思连贯,而且使人读起来分外有味,可以说集得巧;“不用登临怨落晖”,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句子,这一联为“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这里“登临”二字与“登山临水”相呼应;落日斜晖,暮色降临,朋友相聚,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登临送别,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为此,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另一方面,日出日落,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这句意似排遣,实为深沉的离别之恨;“昔人非”一句,来自苏轼陌上花“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限于格律,用“昔人非”三字概括全句意思;“江山犹是”与不用怨落晖紧紧相承;“昔人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出自李峤汾阴行;汾阴行以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祠的盛况反衬眼前所见的凄凉;“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辛弃疾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北方沦陷的领土,故主张坚决抗金的辛弃疾,借此表示痛心之情;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表现出辛弃疾不愧为南宋一代杰出词人;。

辛弃疾词作赏析

辛弃疾词作赏析

辛弃疾词作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

《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

后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í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

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

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pī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小结:全词写“壮”,基调豪迈高亢、大气磅礴。

通过梦境中的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收复失地,抗金卫国的远大理想,抒发了现实中的壮志难酬的悲愤。

写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

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赏析: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

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兴致勃勃,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

辛弃疾词作赏析

辛弃疾词作赏析
鹧鸪。 的痛苦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始终坚持抗金
1. 郁孤台:立在场今,江并西为赣不州能实市现西收南复。中清原江的:愿这望里而指感赣江。 2. 行人:到被无金限兵痛骚苦扰的流心离情失。所这的种人强。烈的爱国思想, 3. 长安:此也借正指是汴辛京弃(疾今作品河中南人开民封性市的)具。体表现。 4. 愁余:使我发愁。
12
把吴钩看了, 阑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情感
苦闷 急切悲愤
忧愤孤寂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 季鹰,即晋人张翰。《世说新语·识鉴》载:“张季鹰辟齐 王东曹椽,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菰菜鲈鱼、 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里,而辛弃疾则不以隐居为然,因而反 用此典说:不要说什么鲈鱼脍之类的家乡美味吧,尽管秋天已 到,张翰(词人自指)回家了没有呢?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 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的危机而隐退。词人之所以耻于弃官 归隐,是因为他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
2、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愤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摸鱼儿》
8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它山反。映了四十年来,由于金兵南侵,祖国 青山南遮北不分住裂,,广毕大竟人东民流妻去离。子江散,晚流正离愁失余所,山深闻
辛弃疾其人














一、生平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PPT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PPT

第十一页,共19页。
第十一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六点 四十分。
赏析(shǎnɡ xī)词句
乘风(chénɡ fēnɡ)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 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 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cí rén)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 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zǔguó)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 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第九页,共19页。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四十分。
赏析 (shǎnɡ xī) 词句 一轮(yī lún)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以寄托( jìtuō)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即嫦娥,传说(chuánshuō)中的月中仙女。 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第七页,共19页。
第七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六点 四十分。
理解语
“斫去”三句:
斫:
桂:
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诗中“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意。
婆娑(p砍ó 。suō):
第十二页,共19页。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六点 四十分。
赏析(shǎnɡ xī)词句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 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 括金人的势力。因为(yīn wèi)从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 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

【收藏】辛弃疾词作鉴赏

【收藏】辛弃疾词作鉴赏

【收藏】辛弃疾词作鉴赏【收藏】辛弃疾《稼轩词集本》【收藏】辛弃疾诗选【收藏】辛弃疾词集(上)【收藏】辛弃疾词集(下)辛弃疾词作鉴赏₁₀首南宋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宴,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的好友张坚调任兴元(治今陕西汉中市)知府。

在饯别的宴会上,作者写下这首词为赠。

它虽是送别之作,主旨却在于抒发作者对于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妥协政策的深刻不满。

起句从朋友赴任的汉中落笔,切合题面。

以下至“一战东归”用与汉中有关的史实,明为赞美刘邦凭据蕞尔汉中以兴汉朝基业,暗处表达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无心复国、坐使金人侵吞自己的半个江山的不满。

下一大句承此而下,颂古非今:当初萧何为了统一大业,爱惜人才,为刘邦追回负气而走的将才韩信,这样的事情而今已经看不到了。

言下之意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栋梁之材,如今只是被排挤、受冷落。

尽管如此,作者并没有只发抒个人不得志的牢骚,而是将自己的痛苦与国家的不幸联系起来,写面对破碎的山河无缘拯救,只落得泪满衣襟。

末一大句,以一个极不合理的对照,写尽了作者的忧国愤慨之情。

一方面是敌人的不断入侵;另一方面却是西风中我军所养的战马虽已膘肥体壮,但在朝廷的妥协政策下无所作为。

在此可以窥见稼轩那高尚脱俗的精神境界。

一个“空”字,下得尤为痛心。

下片在此阔大悲壮的背景上抒发友情。

作者先以汉代张良辅佐刘邦为喻,赞美朋友的才能,勖勉朋友在边防前沿的汉中建功立业,说这相对于他的堪为帝王之师的水平来说,征西只不过是牛刀小试。

下一大句接写饯别:“草草”“匆匆”两词,最见离人行色匆忙,也显示出作者未能与友人尽情诉别的遗憾。

“愁满旌旗”一句,言无知的旌旗也会染上他俩的别愁,写离情最独到。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1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⒁处。

注释①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箫的名称。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即舞鱼舞龙。

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⑩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词意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千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

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

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

整个晚上,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

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找到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之处。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21.《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3.《水龙吟·玉皇殿阁微凉》作者:辛弃疾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作品原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品注释⑴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

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

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⑵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

语出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斜枝。

⑷鸣蝉:蝉叫声。

⑸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⑹忽见:忽然出现。

见,同“现”,显现,出现。

作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