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课后翻译练习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5bb43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9.png)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琵琶行·并序》作者: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93e6dbb31126edb6f1a10ba.png)
第6课琵琶行并序一个秋天的夜晚,左迁九江的白居易被一支琵琶曲惊醒,循着琵琶声,他发现了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在鄱阳湖流下了两行清泪。
琴声和着泪水沉到湖底,千年之后这里仍然能够听到嘈嘈切切的琴弦声。
水茫茫,风瑟瑟,钩弦月,江心船,琵琶曲,悠悠荡,心中事,听明了。
一千年的情结里,频频回首的是抱琵琶的女子。
罗衣淡淡,清愁薄绪,掩盖不了她的绝艺。
一念间花落了,留于浔阳江畔,一曲琵琶终了,填满了夜的每一个空隙。
尘世如烟,千年转瞬,而那曲,依然残留于青灯古寺处,等待那个有缘人,一解千年前的情思。
赏古诗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赏析】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
当时的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
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全诗紧扣“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寒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此诗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白居易与琵琶女短暂的相逢,便碰撞出思想共鸣的火花,其间定有太多的遗憾与无法探知的灵魂。
然而在“知音”面前,这些已经不重要了,真正值得我们品尝的是知音心灵碰撞那一瞬间的芬芳。
真正的知音应该游离在物质之外,贵相知,贵知心。
可如今,太多的人习惯了一层一层地伪装自己,到最后连自己的真心都找不到。
[运用角度] “同情”“理解”“知音”等。
白居易的长归皈依龙门是一代清官官场失意之后的人生选择,是一代诗人仕途绝望之后的人生归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个秋天的傍晚,长安古道之上,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大师——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马牵拉的破车里,一路颠簸朝洛阳的龙门而来,古道两旁的老树缓缓地向后退去,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的长鸣。
这就是公元829年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从此归隐田园、沉湎山水的人生转折。
当看到白居易的这副满脸沮丧、穷困潦倒的模样,谁会想到他曾在庙堂之上和腐败势力舌战斗法的英雄模样?那个29岁就进士及第,34岁成为翰林学士,35岁担任左拾遗,38岁升为户曹参军,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连续上书提出广开言路、惩贪倡廉、举贤任能等十大改革主张的斗志昂扬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用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倡导“新乐府运动”,写出大量讽喻诗,义愤填膺地揭露贪官权贵丑恶和人民大众疾苦的刚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是的,当年意气风发的白居易已不复存在,眼下,他坐在破车之上,或许还在慢慢回想着唐宪宗元和十年的那次对他的致命一击吧。
《琵琶行(并序)》练习(含答案)
![《琵琶行(并序)》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002bc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7.png)
《琵琶行(并序)》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的这句经典名言,引发网友热议。
①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回应称,②历套该出版社的教材中,③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④从未有过“斯人”,⑤“是人”记成“斯人”的原因是因为古文诗词中“斯人”出现得太多了。
比如《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琵琶行》中的“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等等。
而“是人”却很少见。
从字意角度,很多人会觉得“斯人”的感彩更浓烈,有感慨之意。
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是否还有必要“____________”呢?当然有必要。
对“斯”与“是”的较真,木尝不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
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大量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
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答案,这种“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
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因为汉语____________,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在网络传播中,____________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
1.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填写序号并进行修改。
序号:修改:序号:修改:序号:修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习题(含答案)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3e32790c69ec3d5bb7585.png)
D.船舷/管弦真谛/啼血 鱼虾/虾蟆陵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译文: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可以凭借这吃到肉了。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C.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3.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正确的翻译为: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四类。学习文言特殊句式可借助现代汉语的分析句子结构知识,会划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明确这几种成分的位置关系。B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为判断句;C为状语后置句;D为省略句。
译文: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的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新听到都掩面哭泣不停。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反复给百姓讲孝敬父母的意义。
4.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恐年岁之不吾与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使快弹数曲
能力层级为理解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如虽然众人还有是此意的转移如成立长句还有词义范围的变化如亲戚等注意区分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习题(含答案)
《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答案(3)
![《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4b5991c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4.png)
《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答案(3)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画面一: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苍苍。
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
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地吟唱。
画面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参考答案:独自一人出门走向村外的田野,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重点,辨明情境;其次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本题的重点就是景色描写,特定的情境是一个人夜晚散步所看到的景象。
这是在想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时应尽量运用修辞手法。
18.“欢乐中国行”节目组来到了“江州”,假如其中有一个节目是琵琶曲演奏,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报幕词。
参考答案: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一曲琵琶,演绎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唱。
如今的浔阳江依旧江水悠悠,秋风瑟瑟,月光皎白,荻花飘飞,那么,下面一首琵琶曲能否让您相隔千年触摸到诗人白居易的幽凄情怀呢?解析:此类题目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对白居易诗歌的熟练掌握程度。
答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各种修辞的适当运用,一方面要注意内容上与《琵琶行并序》靠近。
类文欣赏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并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并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https://img.taocdn.com/s3/m/794c7198227916888586d713.png)
第6课琵琶行(并序)——天涯沦落之作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悯然(mīn)憔悴..(qiáo cuì)湓浦.口(pǔ) 商贾.云集(ɡǔ)B.转徙.(xǐ) 迁谪.(zhé)铮.铮然(zhēnɡ) 东船西舫.(fānɡ)C.幽咽.(yè) 铁骑.(jì)水浆迸.(bènɡ) 钿头银篦.(bì)D.红绡.(xiāo) 阑.干(lán)悄.无言(qiāo) 轻拢慢捻.(ni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语句B.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悲,伤C.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意地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歌.以赠之A.浔阳江头夜.送客B.遂命酒.C.问君西.游何时还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整顿..声..衣裳起敛容 B.凄凄不似向前C.说尽心中无限..刀枪鸣..事 D.铁骑突出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寻声暗.问弹者谁别有幽愁暗.恨生 B.⎩⎪⎨⎪⎧ 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 C.⎩⎪⎨⎪⎧ 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 D.⎩⎪⎨⎪⎧ 添酒回灯重.开宴商人重.利轻别离6.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7.名写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2)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后习题 第3单元 诗意人生 8 琵琶行并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后习题 第3单元 诗意人生 8 琵琶行并序](https://img.taocdn.com/s3/m/61b464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09.png)
03琵琶行并序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长句为:为了。
暮去朝来颜色故.故:旧,老。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
B.寻声暗.问弹者谁暗:低声。
醉不成欢惨.将别惨:悲惨。
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待。
C.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深长的情思。
今漂沦.憔悴沦:流落。
歌.以赠之歌:作歌。
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
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整理。
妆成每.被秋娘妒每:每当。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君翻作琵琶行B.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夕始.觉有迁谪意C.凡六百一十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D.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3.下列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快: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畅快。
B.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C.古来万事东.流水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D.云青青兮欲雨.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
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鞍马稀..刀枪鸣 B.门前冷落C.整顿..多病独登台..衣裳起敛容 D.百年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沦落人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妆成每被秋娘....妒 B.举酒欲饮无管弦C.四弦一声如裂帛..声.. D.终岁不闻丝竹7.下列对句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指贬官,降职。
B.“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指的是地方官员调动。
C.“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教坊”是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8.3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三套)
![《8.3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9804cc7add3383c4ba4cd23f.png)
《8.3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一【课前自主梳理】一、解释诗歌中加点的词语,翻译画波浪线的诗句,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序)元和十年,予左迁..①(贬官,降职)九江郡司马。
明年..②(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③(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有京都声。
问其.④(指示代词,那个)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⑤(托身)为贾人..⑥(商人)妇。
遂命酒.⑦(名词作动词,摆酒席),使快.⑧(畅快)弹数曲。
曲罢悯.⑨(忧伤)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⑩((京官)外调)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⑪(代词,这)夕始觉有迁谪..⑫(贬谪,放逐)意。
因为..⑬(因此创作)长句,歌.⑭(名词作动词,作歌)以赠之,凡.⑮(总共)六百一十六言.⑯(名词,字),命.⑰(命名)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⑱(我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举起酒杯想畅饮,却无助兴的管弦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⑲(迟疑)。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⑳(副词,随便,随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21(形容鸟声婉转)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2(艰难)。
○23(像黄莺在花下啼鸣一样婉转流利,像泉水在冰下幽咽一样艰难流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24(副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25(突然冲出)刀枪鸣。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4139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0.png)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思考:小序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板书要点)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 全诗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
(浔阳江边闻琵琶)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江中听诉身世苦)第四部分: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部分: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重闻琵琶青衫湿)3. 思考,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分别是明写还是暗写?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音乐?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
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
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
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
第一次演奏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
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
手法:侧面烘托。
4.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明确: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
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乡》。
《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答案(2)
![《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c7b7e5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c.png)
《琵琶⾏并序》课后练习答案(2) 8.诗⼈善于从细微处表现⽣活情趣,请从这⼀⾓度赏析画线句。
答案:6.⾹⼭居⼠ 7.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分析概括能⼒。
颔联写的不是清晨的兴旺之景,⽽是早起的意思,所以B项错。
8.“新脱冬⾐”以动作暗⽰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微,抒发了诗⼈切⾝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描写⾳乐的诗,完成9~12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挥⼿,如听万壑松。
客⼼洗流⽔,余响⼊霜钟。
不觉碧⼭暮,秋云暗⼏重! 9.“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琴,名叫绿绮,这⾥⽤来泛指____________,借以衬托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我⼀挥⼿,如听万壑松”写出了弹琴者怎样的特点? 11.⽤⾃⼰的话,分别解释“客⼼洗流⽔”和“余响⼊霜钟”的意思。
12.试分析尾联“不觉碧⼭暮,秋云暗⼏重”的表达效果。
9.参考答案:名贵的琴演奏者技艺的⾼超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可结合题⼲中提⽰的相关信息和诗作主旨进⾏判断。
10.参考答案:弹琴时只是“⼀挥⼿”,简单平常,弹奏效果却是“如听万壑松”,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弹琴者的从容⾃如和技艺卓绝。
解析:本题考查对具体诗句内容的理解把握能⼒。
所给诗句是⼀种形象的描写,根据这⼀形象的描写,再结合作品的主旨,总结弹琴者的特点就较为容易了。
11.参考答案:“客⼼洗流⽔”是说诗⼈听着美妙的琴声,感觉就像有清澈的泉⽔从⼼⽥缓缓流过,神清⽓爽,⼼旷神怡。
“余响⼊霜钟”是说⾳乐终⽌了,但余⾳袅袅,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起,久久不绝。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中关键语句的理解,应遵照“句不离篇”的原则紧扣作品内容和意旨,⽤⾃⼰的话加以阐释。
12.参考答案:暮⾊渐起,秋云转暗,琴声已经终⽌,⽽听者浑然不觉。
作者⽤景⾊变化表现时间的推移,形象地突出了⾳乐的艺术魅⼒。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eabb48770bf78a64295487.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琵琶行并序》课后训练
![《琵琶行并序》课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c9e7c7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1.png)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翻译诗歌,理解含义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70ea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6.png)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迁.谪/牵.挂商贾./辜.负赠.送/铮.铮然B. 漂沦./腈纶.憔.悴/渔樵.英俊./九江郡.C. 衣裳./霓裳.幽咽./呜咽.行.伍/琵琶行.D. 船舷./管弦.真谛./啼.血鱼虾./虾.蟆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A项,分别读qiān/qiān,gǔ/gū,zèng/zhēng;B项,分别读lún/lún,qiáo/qiáo,jùn/jùn;C项,分别读shɑng/cháng,yè/yè,háng/xíng;D 项,分别读xián/xián,dì/tí,xiā/há。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A. 枫叶狄花添酒回灯转轴拨弦低眉信手B. 轻拢慢捻间关莺语凝决不通银瓶乍破C. 整顿衣裳秋月春风暮去朝来呕哑嘲哳D. 忧愁暗恨年长色衰飘沦憔悴恬然自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题中A项,狄—荻;B项,决—绝;D项,忧—幽,飘—漂。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①使快弹数.曲②一曲红绡不知数.B.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C. ①轻.拢慢捻抹复挑②商人重利轻.别离D. 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始”都是副词,才。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da6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3.png)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
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
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
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疏入不报。
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
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
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唐宪宗年号。
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c24b03c49649b6649d74788.png)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序的翻译]琵琶行并序
![[琵琶行序的翻译]琵琶行并序](https://img.taocdn.com/s3/m/6b9b077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5.png)
[琵琶行序的翻译(fānyì)]琵琶行并序篇一:[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对照(duìzhào)翻译《琵琶行》(并序)对照(duìzhào)翻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huānlè)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元和十年,我贬官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天,到湓浦口送一位客人,夜里听见船上有弹琵琶的,听琵琶音调,铮铮然有京城曲调(qǔ diào)的韵味。
问弹琵琶的人,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向穆、曹二位大师学过琵琶,年长色衰,嫁给了一个商人。
我命令手下人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
弹完后,她面容忧伤。
她述说了自己年轻时的欢乐生活,又说如今漂泊沦落,悲愁苦楚,四处飘流。
我出京做官二年,心气和平,舒适安逸,受她这番话的触动,这天晚上才感觉到了贬官的滋。
于是写了这首七言长诗,吟咏给她听,赠送给她。
全诗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送朋友到浔阳江边,枫叶,芦花,在秋风中索索响个没完。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我和朋友下马登上了即将远行的舟船,举杯饮酒,可叹身旁没有歌妓弄管拨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酒喝醉了,仍没有乐趣,分别时这样凄惨,只见那初升的月亮沉浸在茫茫的江水里边。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突然,江面上传来了阵阵琵琶声响,我听得忘记归返,我的朋友也无心开船。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我俩探寻琵琶声何处而来,低声问是谁奏弹,琵琶声停了,可是弹者想说却迟迟没有答言。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并序》课后翻译练习
原文:
人之文《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音有韵,义有类。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二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译文:
人间的文,以六经为首。
就拿六经来说,《诗经》又是为首的。
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就是用诗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的。
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
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实的。
上自圣贤,下至愚人,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气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感情一致。
接受声音的刺激而不产生反响,接触到情感的影响而内心不感应,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使之合于规范。
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分。
韵律协调言语就通顺,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
类分明确情感就得以表现,情感得以表现就容易感人。
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穿着隐密细微的事物。
天子和平民就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交,人们的忧乐相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