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及优化策略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摘要】在面临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威胁的当今社会,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韧性城市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关键要素和应用路径。
首先概述了韧性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强调了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进一步分析了韧性城市理论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应用,指出其对提高城市灾害韧性的作用。
在探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关键要素和建立韧性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的基础上,总结出韧性城市理论对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启示,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借鉴和指导,为建设更安全、更稳固的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韧性城市理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城市安全、城市发展、灾害管理、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灾害风险减轻、社会经济影响、城市抗灾能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城市防灾减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不仅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随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作为减少自然灾害对城市影响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灾害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城市面临自然灾害时的脆弱性和无力感。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的韧性,增强其抗灾能力。
韧性城市理论被提出,开启了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新篇章。
通过深入研究韧性城市理论,探讨其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建立韧性城市的路径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引导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适应能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向着更加安全、可持续、繁荣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意义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人口密集,建筑集中,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韧性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路径研究——以徐州市Y社区为例
2023年12月第26卷第2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Dec.,2023Vol.26,No.24韧性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路径研究——以徐州市Y社区为例江可立,杜雨婧,王梦涵,胥嘉慧,李爱芹(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摘 要]近几年,公共性危机事件频发,社区应对紧急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受到挑战。
韧性治理这一话题的频繁出现,为社区治理和基层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文章将韧性治理的相关研究与江苏省徐州市Y社区当地的实地访谈调研相结合,从社区基建、管理、组织、个体4个韧性治理的维度深入分析目前徐州市Y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并探索韧性视角下徐州市Y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旨在为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韧性治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韧性社区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4.064[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4-0194-031 文献综述社区是基层居民自治最基础的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的“最后一公里”,党和政府对社区治理工作高度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
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是实现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针对城市社区在应对危机时抵御风险和实现自身恢复的难题,学者广泛提及“韧性社区”的概念,学界对于韧性社区治理观点的阐述不断丰富,对韧性视角的探索也更加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关于韧性视角和韧性社区实践发展的研究韧性“Resilience”一词于19世纪中叶首先被机械学使用,经过不断发展被引入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并被广泛应用。
韧性视角下防灾减灾的差异评价与规划探讨
Ren xing shi jiao xia fang zai jian zai decha yi ping jia yu gui hua tan tao韧性视角下防灾减灾的差异评价与规划探讨■王思成张彬彬1~r近十年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激发了城市增量的活力,乡村人□呈爆发式向城市集聚,城乡建成区用地面积地不断扩大,这些极大考验着城市运行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生态安全的适应性。
而随着城市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其在应对外界灾害侵袭时就会呈现出不断衰减的弹性适应力,自身也会诱发各种不安全因素。
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随着自然灾害在不断地发生,为许多城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和灾难,而城市在应对这些灾难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灾后恢复和重建能力也亟待提高。
因此,随着各地城镇化建设急需通过韧性城市建设来系统调整自身适应自然灾害的弹性力,同时规避在城市空间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因此需要依照现行国家防灾减灾建设标准,通过韧性城市理念的解读来探寻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韧性发展途径。
一、韧性城市的内湎韧性指事物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国外韧性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经济和社会韧性三个方面,当前较成熟的韧性理论研究集中在能力恢复说、扰动说、系统说和适应能力说。
另外因韧性相关理论的跨学科复杂性,学者们的研究应用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减少外界灾害冲击的韧性度量研究,通过弹性力模拟来找寻城市恢复到原有状态的平衡点。
因此施行韧性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是让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减轻灾害或者突发事件影响的能力,其次是要具备面对突发灾害的能力,最后是在灾害发生之后要有比较快的,恢复能力。
二、韧性城市下的防史减史和传统城市防灾减灾的差异1.观念差异在传统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防御灾害发生之后所带给人们的生命损失、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所以各项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的过程当中都有相关要求的硬性规定,但是就目前来说在传统的防灾减灾规划过程当中,都是以历史灾害为中華建股具体经验进行进一步的预防,由于世界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所以对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出现一些新的灾害,传统的预防性防灾将在规划的时效性越来越短。
北京老城平房社区韧性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策略
北京老城平房社区韧性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老城区的平房社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市民居住要求的改变,老城平房社区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以及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构建和提升北京老城平房社区的韧性评价体系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韧性评价体系。
韧性评价体系应包括几个关键要素,如灾害风险评估、基础设施评估、社区治理评估等。
其中,灾害风险评估是十分关键的,主要包括对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
基础设施评估则着重于评估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水平,确保其能够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提升策略。
针对评价体系中的不足,我们应建立相应的提升策略。
例如,对于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我们可以制定计划,逐步更新和改善老城平房社区的基础设施。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社区治理来提升社区的韧性,如建立社区公共参与机制,增加市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也是提升北京老城平房社区韧性的重要策略之一、政府部门应与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韧性提升的计划。
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应对老城平房社区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最后,韧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提升策略的执行需要动员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社区居民作为韧性评价的主体,应参与到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提升策略的制定中。
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应被充分考虑,同时他们也应当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以推动社区的韧性提升。
总之,北京老城平房社区韧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提升策略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综合的提升策略,我们可以提高老城平房社区的抗灾能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水平,并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从而为老城平房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适灾韧性理念下城市社区灾害脆弱性及减灾优化方法研究
适灾韧性理念下城市社区灾害脆弱性及减灾优化方法研究城市社区减灾建设是城市减灾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减灾能力亟待提升的现状,引入适灾韧性理念对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减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适灾韧性及其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对适灾韧性理论缘起及演变、适灾韧性系统的典型特征、适灾韧性理念下社区减灾研究视角、适灾韧性理念下社区减灾目标、原则及优势进行系统梳理;在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灾韧性理念下我国社区减灾框架及社区减灾作用机制;并以台湾地区适灾韧性理念下社区减灾实践为案例详细阐述适灾韧性理念下的社区减灾方法。
建设城市减灾型社区作为促进城市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直接措施,已在国际社会广为推广;为更全面地梳理国内外社区减灾实践情况及探索适灾韧性理念与目前社区减灾实践的契合度,本文对国内外以减灾型社区建设为载体的社区减灾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并结合日本减灾型社区建设实例,对适灾韧性理念在减灾型社区建设中的体现进行分析,总结出适灾韧性理念中的基础性观点、内容及实践的基本方法在减灾型社区建设中已有体现的结论,因此减灾型社区建设可进一步与适灾韧性理念充分结合,以形成具有更强减灾能力与适灾韧性水平的城市社区。
我国城市社区普遍减灾能力较弱、灾害脆弱性较强,需在诸多方面进行优化;而我国作为社区减灾建设载体的减灾示范社区既相较于普通社区而言拥有较强减灾能力,又依然存在一定灾害脆弱性(这些存在于减灾示范社区中的灾害脆弱性可被视为城市社区灾害脆弱性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对减灾示范社区及其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可总结该类社区减灾优秀经验以供普通社区进行借鉴,另一方面可通过分析该类社区灾害脆弱性及其原因,明确城市社区典型灾害脆弱性及其原因,以作为指导适灾韧性理念下城市社区减灾优化方法的依据和基础。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以北京典型减灾示范社区为例,在通过案例对比肯定其相较于普通社区所具备的减灾优势的基础上,根据适灾韧性理念下的社区减灾框架,进一步对其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并从减灾理念、减灾相关支撑体系、社区减灾策略三方面提出减灾优化方法,以期对我国城市社区减灾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韧性城市理论与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
韧性城市理论与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韧性城市指的是在面对各种挑战和灾害时,城市的能力以及系统的抵御和适应能力。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长时间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韧性的研究和评估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韧性城市理论以及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的相关内容。
首先,韧性城市理论强调城市系统的整体性和弹性。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人口、基础设施、环境等多个要素。
当灾害发生时,优秀的城市应该能够快速回应,使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快回到正常状态。
这要求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建立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其次,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是评估城市在灾害发生后的恢复能力。
灾害发生后,恢复力评估可以帮助城市识别脆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这种评估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能力,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方面。
物质方面的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抵御和修复能力,而非物质方面的能力则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评估城市灾害恢复力,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综合指标法。
通过选择一系列指标,如基础设施韧性、社会稳定性、环境保护等,对城市的恢复能力进行细致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定量或定性,通过对比不同城市和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确定城市的恢复状况和趋势。
通过评估城市的恢复能力,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以保护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评估城市的恢复能力,韧性城市理论还强调城市的预防和准备能力。
这意味着城市应该在灾害来临之前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减少可能的损失和破坏。
这包括增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抗震、防洪等能力,制定灵活的规划政策,建立紧急响应机制等。
最后,韧性城市理论还强调城市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在灾害发生后,城市不仅要及时恢复,还要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以提高未来的韧性。
这需要城市从灾害中吸取教训,认识到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可能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
综上所述,韧性城市理论与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密切相关。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在面对自然或人为灾害时的抗灾能力,从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也被提上了议程。
本文将探讨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韧性城市理论是指城市应对变化、危机和灾害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不断的变化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韧性城市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中,成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灵活适应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灾害风险评估,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灾害事件的经验,制定出相应的灾害应急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考虑到人口的密度,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城市自身的特点。
同时,城市规划应注重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基础设施应该构建在易于维护的地方,同时建立起与周边地区的通信联系,这样可以在发生灾害时迅速组织抢救行动。
二、信息共享在城市管理中,应该注重信息共享和交流。
应该建立一套灾害信息共享机制,让居民和保障机构能够及时获知灾害信息,以便有效和迅速地响应灾害行动。
针对新生儿、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特殊人群的需要,应该制定特别的救援方案。
三、社会参与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该注重社会参与。
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教育公众如何面对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
同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社区自救能力的建设。
四、资金支持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
政府应该在防灾减灾规划中合理配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强应急设备的更新和扩建。
总之,韧性城市理论的应用可以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城市应该注重灵活适应、信息共享、社会参与和资金支持,以提高城市在面对各种灾害时的应对能力。
防范化解城乡社区突发风险——基于韧性社区治理视角
一、前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城乡社区建设经历了重大发展变化,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0.60%,相较于2015年城镇化率上涨了4.5%,呈现出稳定上升趋势1〇,城市化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也直接推动了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城乡社区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社区作为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存在着巨大的脆弱性。
风险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的发生也给我们带来了警醒,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不仅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相伴而生的风险灾害也更加频繁地出现,面对这些突发的灾害冲击,有的社区能从中较快恢复,化危为机,而有的社区却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更有甚者从此一蹶不振,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社区风险管理的再次思考,正如薛澜教授所强调的“风险永远走在人类进步的前面”,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并不断改进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
关于这一问题,国外有学者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方式来应对当前的社区风险挑战,Melissa (2013)等认为“要建立起能化解灾害并从中恢复的强有力的韧性社区是保障社区未来发展的最佳方式”[1]。
这也是近些年来兴起的韧性社区理论发展和探索所围绕的核心话题。
二、韧性社区概念的提出与内涵在社会学领域中,社区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空间上的范围,是具有心理认同感、归属感的人们所结成的地域性社会组织。
而从更广义的角度上来看,社区不仅仅具有空间意义上的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概念,包含了复杂多元的联系,是一个风险利益共同体,尤其在风险社会时代,没有哪个社区能够独善其身。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共同的风险灾害,韧性社区治理的方法在学术圈逐渐兴起,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韧性社区(Community Resilience )是指具有一定抗逆力、复原力和适应力的社区,即能够在遭受灾害冲击的情况下,保持自身基本功能的运行并能吸收冲击、化解危机,进而从中快速恢复到受灾之前状态的社区类型。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1. 引言1.1 韧性城市理论的重要性韧性城市理论是指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等挑战时,能够快速适应并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频繁发生各种灾害和危机的背景下。
韧性城市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韧性城市理论可以提高城市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面临灾害时,城市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韧性城市理论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一个具有高度韧性的城市,不仅能够更好地抵御灾害带来的风险,还能够更快速地恢复并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韧性城市理论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有效的防灾减灾规划和实施,可以避免灾害对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的长期影响,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韧性城市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强化韧性城市理论的指导,城市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风险,确保城市的安全与稳定。
1.2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意义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意义在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和韧性的城市环境。
通过科学谋划和有效实施防灾减灾规划,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抗灾能力,增强城市的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能力,从而加快城市灾后重建的速度,减少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城市的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不仅是保障城市居民安全和城市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必要举措,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通过不断深化和完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能够为城市的长期发展增添更多保障和动力。
2. 正文2.1 韧性城市理论的相关概念韧性城市理论是指城市在面对各种灾害和挑战时,能够快速适应并恢复正常功能的能力。
社区韧性提升的防灾减灾策略研究
社区韧性提升的防灾减灾策略研究在当今社会,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对于保障居民的安全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韧性是指社区在面对灾害时能够迅速适应、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升社区韧性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社区韧性提升的防灾减灾策略进行研究。
一、社区防灾减灾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部分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对灾害的风险认知不足,缺乏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防灾习惯,如不关注灾害预警信息、不熟悉应急逃生路线等。
另一方面,社区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一些老旧社区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消防设施不完善,疏散通道狭窄。
同时,社区在应急物资储备、避难场所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此外,社区防灾减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
在灾害应对过程中,社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顺畅,导致救援工作效率低下。
二、社区韧性的内涵与构成要素社区韧性包括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制度韧性等多个方面。
社会韧性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合作和社会凝聚力。
在灾害发生时,居民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应对困难,体现出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
经济韧性指社区在灾害后能够迅速恢复经济生产,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需要社区具备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一定的应急资金储备。
基础设施韧性包括建筑物的坚固程度、交通通信设施的可靠性、水电供应的稳定性等。
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抵御灾害的冲击,并为灾后恢复提供保障。
制度韧性则体现在社区的应急预案、组织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规范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
三、提升社区韧性的防灾减灾策略(一)加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教育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灾害风险意识和应急技能。
雨洪防涝视角下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及优化策略研究
二、社区韧性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
1、评价目标
韧性社区评价体系
在雨洪防涝视角下,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指标: 1、排水系统有效性:社区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况,以及是否具备应对极 端降雨的能力。
韧性社区评价体系
2、预警系统灵敏性:雨洪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社区恢复力:社区在遭受雨 洪冲击后的恢复能力和速度。
3、社区恢复力:社区在遭受雨洪冲击后的恢复能力和速度。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近年来,雨洪防涝和韧性社区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在雨洪防涝方面, 研究者主要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雨洪风险的评估和预警等方面。在韧性 社区方面,研究重点在于社区的恢复力、适应性、协同性等方面。尽管这两个领 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研究方法
谢谢观看
优化策略
3、建设举措:社区建设应注重雨洪防涝工程的实施,同时加强建筑物和基础 设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提高社区的韧性。
优化策略
4、管理方案:建立健全雨洪防涝和韧性社区管理体系,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 和实施,同时提高居民讨论
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韧性社区评价体系的综 合得分。根据得分,可以评估出各个社区在雨洪防涝和韧性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不 足。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社区居民对应急管理和韧性建设的看 法和建议,为优化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城市韧性建设与灾害应对策略
城市韧性建设与灾害应对策略城市韧性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它关乎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经济波动等各类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本文将探讨城市韧性建设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一、城市韧性建设的重要性城市韧性是指城市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冲击时,能够保持其基本功能、快速恢复并适应变化的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城市韧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1 保障城市安全城市韧性建设能够提高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时的安全水平,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1.2 促进经济稳定城市韧性有助于维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减少因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障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1.3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韧性建设,城市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4 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韧性建设有助于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韧性建设的挑战尽管城市韧性建设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挑战。
2.1 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难以抵御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冲击。
2.2 规划缺乏前瞻性城市规划往往缺乏对未来风险的预见和应对,导致城市在灾害发生时反应迟缓。
2.3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韧性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许多城市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
2.4 公众意识不足公众对于城市韧性建设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和支持城市韧性项目的意识。
2.5 跨部门协调困难城市韧性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跨部门的协调合作,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协调困难。
三、城市韧性建设的应对策略面对城市韧性建设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2 制定前瞻性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方案。
3.3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城市韧性建设项目的财政支持,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韧性建设。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摘要】韧性城市理论是一种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强调城市在面对灾害时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力。
本文通过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中,从韧性城市理论概述、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性以及韧性城市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具体案例分析部分以实际案例来说明韧性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部分探讨了韧性城市理论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潜在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回顾和展望未来,并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韧性城市理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回顾、展望未来、结论建议、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城市发展、自然灾害、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频繁发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害威胁。
而韧性城市理论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理论,强调在灾害发生后城市能够快速恢复、适应和发展。
韧性城市理论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灾害风险也在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有效规划和管理,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提升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也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深入研究韧性城市理论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应用意义,探讨具体案例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指导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韧性城市理论的概述和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以具体案例分析为基础,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前瞻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多种挑战,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老旧社区公共卫生安全建设思考
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老旧社区公共卫生安全建设思考摘要:基层社区的韧性状态深刻影响着城市整体健康。
韧性不足的社区在遭受风险干扰时,将会由于缺乏有效抵御减轻灾害损耗的能力而引起局部紊乱,最终导致整体城市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当基层社区承担起风险防控的艰巨任务时,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社区治理,倡导提升应急治理能力和灾后恢复力的社区韧性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键词:韧性理论;城市老旧社区;公共卫生安全建设前言从应急管理的角度看,韧性社区是一种社区应急管理框架的概括,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风险,维护社区结构稳定和功能的正常运行,即使受到冲击,也能快速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社区也是有效防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神经末梢”。
可见,建设韧性社区与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和共通性,通过构建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能够补足社区卫生应急治理短板,有效提升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1韧性社区概念与兴起韧性社区的概念来自于物理学,后衍生到城市规划领域。
韧性社区指的是“面对外来的刺激扰动时,社区系统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状态,并在刺激发生后具有较好的自我恢复能力,同时拥有对于灾后经验学习的能力。
”韧性社区主要针对疫情灾害后,社区所需要实现的功能。
韧性社区与传统防灾减灾社区的区别主要有几方面。
1)个人层面老旧社区灾害发生时期,成员独立应对灾害,韧性社区所有社区成员共同应对灾害。
2)组织层面老旧社区应对灾害手段单一且调动人员较少,韧性社区调动各个生产生活部门参与防灾减灾,形成完整的防灾系统。
3)管理层面老旧社区响应需要政府层面指导,时效慢;韧性社区侧重建立对于危机预防、抵御和恢复的常态化预案,自身便可组织多样的防御体系,并与政府宏观管控相结合。
4)社会层面韧性社区摆脱原有社区自给自足的模式,提倡邻里结合、社区结合构建起韧性社区网络,进行防灾减灾。
5)学习能力韧性城市具有对灾害经验的学习能力,面对灾害中自身制度的不足能够及时整改。
抗震防灾视角下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及优化策略研究
抗震防灾视角下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及优化策略研究抗震防灾视角下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及优化策略研究近年来,灾害频发对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在抗震防灾方面,如何提高城市的韧性社区水平,成为保护城市安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抗震防灾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及其优化策略。
一、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是衡量社区对抗震防灾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体系,其目的在于评估社区在面临灾害时的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
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基础设施韧性:评估社区的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和服务能力,包括供水、供电、交通等方面。
2. 社会韧性:评估社区居民的抗震意识和防灾准备能力,包括灾害知识普及、居民组织和应急预案等。
3. 经济韧性:评估社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包括产业结构、就业能力和经济复原力等。
4. 环境韧性:评估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包括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能力。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指标,可以建立一个量化的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分的方式来评价社区的抗震防灾能力。
评价结果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社区的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城市韧性社区优化策略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抗震能力,更新老化设施,提高设施的抗震性能。
此外,还需要建立应急预警系统,提高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2. 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准备能力:加强居民的抗震意识和防灾准备能力,开展灾害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演练活动,增强居民的应对能力。
3. 多元化经济发展: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产业,减少社区的经济依赖性,提高经济适应能力。
此外,还可以加强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提高社区的就业能力。
4.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加强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还需加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高社区的环境韧性。
综上所述,城市韧性社区评价体系及其优化策略对于提高抗震防灾能力、保护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适灾韧性的老旧小区消防韧性评价研究
基于适灾韧性的老旧小区消防韧性评价研究基于适灾韧性的老旧小区消防韧性评价研究摘要:随着城市老旧小区的不断增加,对于老旧小区的消防韧性评价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以老旧小区消防韧性为研究对象,运用适灾韧性理论,结合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从建筑物结构、疏散逃生、消防设备等方面对老旧小区的消防韧性进行评估和优化,为加强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老旧小区;消防韧性;适灾韧性;评价;优化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的数量与日俱增。
由于这些老旧小区建设年代较早、设计标准落后、消防设施老化等原因,其消防韧性普遍较差。
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老旧小区进行消防韧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适灾韧性理论及其应用适灾韧性是指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调整自身结构和功能以减少损失,并且在灾害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转的能力。
适灾韧性理论将系统的韧性与适应能力结合,是衡量系统抗灾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老旧小区消防韧性评价中,适灾韧性理论可以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
3. 老旧小区消防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适灾韧性理论,我们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老旧小区的消防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建筑物结构指标: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防火隔离性能等指标。
3.2 疏散逃生指标:包括疏散通道设置、逃生距离等指标。
3.3 消防设备指标:包括灭火设备配备情况、消防器材库存等指标。
3.4 管理水平指标:包括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演练等指标。
4. 老旧小区消防韧性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建立的指标体系,我们建立了老旧小区消防韧性评价模型。
该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到综合的消防韧性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消防韧性越好,反之则表示消防韧性较差。
5. 应用案例分析选取某市老旧小区为案例进行消防韧性评价。
通过对该小区的建筑物结构、疏散逃生、消防设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得出了该小区的消防韧性评分。
基于韧性理念的老旧社区改造和治理
201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指出,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的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公共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全社会对社区韧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迫切要求将增强韧性纳入社区改造和治理的目标体系中,其不仅是对以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必要补充,更是对未来社区建设与治理方向的一种积极探索,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韧性社区的概念内涵1.1“韧性”的定义“韧性”概念最初为物理学术语,指物质材料在变形过程中不易断裂和破碎的特性,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被引入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灾害学、城乡规划学等领域。
其研究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三个阶段[3]。
联合国国际减灾署在2015年的《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中,将韧性定义为“系统、社区或社会内部适应灾害的能力,通过抵抗和改变以达到和维持合适的结构和功能”[4]。
该定义已成为较广泛的国际共识,对各国的韧性研究和实践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引作用。
1.2韧性社区的研究进展韧性概念可以应用于从个人到国家的不同尺度,其中“韧性社区”是韧性概念最有实践价值的应用,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研究热点。
2016年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着重提出了韧性社区的理念,将其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社区尺度,一般认为韧性具有能力、过程和目标三方面的内涵,其既可以被看作是稳定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等一系列韧性能力的集合,也可以被看作系统提升适应能力并最终适应灾害的整个过程,同时其还可以作为摘要 老旧社区设施落后,治理能力薄弱,韧性短板突出。
考虑到资金、空间、人员有限的现状,老旧社区韧性建设必须紧抓费效比和灵活度两大核心要求,围绕韧性理念的四个方面,通过创新机制和落实预案提升社区制度韧性,借助制度优势和社会热情提升社区组织韧性,利用适老化新技术和居民自身技能提升社区技术韧性,改进规划管理流程和设计手法,提升社区空间及设施韧性。
33.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及优化策略
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及优化策略郭小东,安群飞,王威摘要:老旧社区作为城市安全的薄弱环节,其灾害风险评价和优化策略对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在老旧社区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及优化策略,旨在降低其灾害易损性,提升其在灾后可恢复性,为提升老旧社区的灾害应对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韧性,老旧社区,风险评价,优化策略1.引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要求。
社区是城市风险管理的基本单元[1],老旧社区是城市安全的薄弱环节之一,我国社区层面的灾害研究对老旧社区涉及较少。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老旧社区的灾害风险更为突出。
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防灾风险及策略的研究,对于推动社区安全发展,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韧性理论在科学研究中最初被定义为系统在保持基本状态不变得前提下应对变化或干扰的能力[2]。
城市研究者将韧性理论应用在城市防灾领域,提出了“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等概念。
基于韧性理论的社区灾害研究旨要求社区具有较低的易损性,即灾害的发生不易对社区造成破坏;较高的可恢复性,即灾害发生后社区易恢复或修复[3]。
通过在“防抗避救”不同阶段对老旧社区灾害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可恢复力的评价和优化,降低老旧社区的灾害易损性,提升老旧社区的可恢复性,达到提升老旧社区灾害韧性的目的。
2.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调研及风险分析本文探讨的老旧社区,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北京城内的居住社区。
北京市建于90年代之前的老旧社区约有1580多个,其中80年代建成的老旧社区为1047个,约占老旧社区总数的66.2%[4]。
2.1相关灾害灾害分类方法和种类繁多,本文探讨的灾害主要指通常发生在城市老旧社区的地震灾害、火灾、洪水灾害、风灾及以上灾害所引发的次生灾害。
2.2老旧社区调研现状选取了红庙北里、六铺炕三区和酒仙桥六街坊等北京市内三处典型的老旧社区进行针对性调研,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研方法,对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韧性城市理论旨在通过提高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使城市能够应对和恢复自然灾害和其他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成为了保护城市和居民免受灾害影响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探讨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问题。
韧性城市理论强调了城市的自适应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重点考虑城市的脆弱性和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具体而言,规划应包括建立健全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加强应急响应机制,以便在灾害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减少灾害损失。
韧性城市理论强调了城市的复原力和适应能力。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应考虑到灾后的恢复和重建,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应包括发展灾后重建方案,加强基础设施的韧性,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以便在灾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减少灾后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韧性城市理论还强调了城市的社会凝聚力和社区参与。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应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规划过程,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居民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规划应促进社区合作和资源共享,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支持网络,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援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及优化策略郭小东,安群飞,王威摘要:老旧社区作为城市安全的薄弱环节,其灾害风险评价和优化策略对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在老旧社区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及优化策略,旨在降低其灾害易损性,提升其在灾后可恢复性,为提升老旧社区的灾害应对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韧性,老旧社区,风险评价,优化策略1.引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要求。
社区是城市风险管理的基本单元[1],老旧社区是城市安全的薄弱环节之一,我国社区层面的灾害研究对老旧社区涉及较少。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老旧社区的灾害风险更为突出。
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防灾风险及策略的研究,对于推动社区安全发展,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韧性理论在科学研究中最初被定义为系统在保持基本状态不变得前提下应对变化或干扰的能力[2]。
城市研究者将韧性理论应用在城市防灾领域,提出了“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等概念。
基于韧性理论的社区灾害研究旨要求社区具有较低的易损性,即灾害的发生不易对社区造成破坏;较高的可恢复性,即灾害发生后社区易恢复或修复[3]。
通过在“防抗避救”不同阶段对老旧社区灾害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可恢复力的评价和优化,降低老旧社区的灾害易损性,提升老旧社区的可恢复性,达到提升老旧社区灾害韧性的目的。
2.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调研及风险分析本文探讨的老旧社区,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北京城内的居住社区。
北京市建于90年代之前的老旧社区约有1580多个,其中80年代建成的老旧社区为1047个,约占老旧社区总数的66.2%[4]。
2.1相关灾害灾害分类方法和种类繁多,本文探讨的灾害主要指通常发生在城市老旧社区的地震灾害、火灾、洪水灾害、风灾及以上灾害所引发的次生灾害。
2.2老旧社区调研现状选取了红庙北里、六铺炕三区和酒仙桥六街坊等北京市内三处典型的老旧社区进行针对性调研,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研方法,对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表2-1 调研社区概况社区位置建筑强度建筑密度酒仙桥六街坊酒仙桥六街坊位于朝阳区东北四环酒仙桥附近,总户数为300户,人口1000余人。
酒仙桥六街坊建筑层数以3层以下和4-6层为主。
建筑强度较小。
酒仙桥六街坊建筑密度约为30%。
六铺炕三区六铺炕三区位于西城区安德路中段,总户数2730户,原为中石油、水利电力公司和中煤炭等单位住宅。
六铺炕三区内建筑多为3层以下和4-6层建筑,社区内存在少部分后期建设的小高层建筑。
六铺炕三区建筑密度约为35%。
红庙北里红庙北里位于金台路和朝阳路交汇处,总户数5308户。
红庙北里建筑层数以4-6层为主,存在部分3层以下建筑和后期建设的小高层。
红庙北里建筑密度约为30%。
2.3老旧社区现状问题2.3.1危险性因子老旧社区自身存在的危险性因子,对社区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缺乏对绿地系统的考虑,部分树木如白毛杨在春季易产生大量杨絮,火灾隐患较大,灾害发生时不仅无法起到隔离作用,反而容易引起灾害的蔓延;部分公共空间内建筑小品结构简陋,如红庙北里社区内部的连廊,结构内部钢筋裸露,上部结构腐蚀破损严重。
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极易倒塌对避难的居民产生较大影响;易燃废旧杂物被直接放于宅前道路或活动场地内,极易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部分住户在建筑顶部建设非正式用房,其建筑结构差、材料简单、施工不规范,建筑极易倒塌。
图1 非正式用房图2废旧杂物空间社区周边危险性因子,如加油站、餐饮企业等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因子。
调研的六铺炕三区外部有多处施工现场,社区外存在大量餐饮企业,易燃物堆在道路一侧。
2.3.2脆弱性因子老旧社区建筑结构多为砖砌体结构,砖砌体结构整体性和延性差,抗拉和抗剪强度低,整体性较差,在地震中容易丧失整体性而发生倒塌现象。
建筑非结构构件包括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和支承于建筑结构的附属机电设备[5]。
老旧社区建设年代久,存在外部装饰构件和部件以及附属机电设备连接不牢固、建筑维护结构老化、居民安装防护栏产生腐蚀老化等脆弱性因子,在地震、风灾等灾害发生时,极易产生次生灾害。
老旧社区空间结构多为“单中心围合结构”,居住区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都集中在社区中心,被居住建筑所包围。
这种典型的空间结构,灾时对于社区中心压力较大,且可达性较差,在灾时无法发挥作用。
公共空间面积较小,灾时无法保证居民正常的避难需求。
2.3.3暴露性因子调研结果显示,老旧社区内,以中老年住户为主。
老年人反应慢、行动迟缓且多在家中或社区内的公共空间活动。
调研中对老旧社区居民的学历进行了统计,数据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受教育时间较短,其中被调研居民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居民总人数 6.2%。
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居民对于防灾意识的形成。
图3年龄分析图4职业分析老旧社区内部私搭乱接现象较为普遍,市政水、电等管网没有实现入地,各种电线在居民楼上空纵横交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包括给水、供电、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无备份设施,灾害发生后,较短时间内关键基础设施无法正常启用。
2.3.4可恢复力老旧社区规划中对停车问题考虑较少,车辆一般集中停在道路两侧。
老旧社区的道路一般为4-8米,机动车在道路两侧停放后,无法满足正常的疏散通道的要求,车辆停放的视线遮挡,也对居民日常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图5停车问题老旧社区产权复杂,不同单位居民人为将社区用围墙或栏杆分割,严重割裂了社区内部的交通。
老旧社区位于旧城区,通车能力不足,灾害发生后,大型救灾车辆和人员无法及时到达。
内部和周边物资储备和资源整合不足,灾时无法就近及时提供救灾所需的物品。
社区组织防救灾管理机构不够明确,应急标识配备不足,应急设施建设不足,灾后社区恢复时间和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3.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灾害风险评价城市老旧社区的灾害风险构成主要包括危险性因素、脆弱性因素(遭受灾害时社区建筑、空间、人口的脆弱性)、暴露性因素(人员、财产和设施受灾的可能性)以及可恢复力(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应急恢复保障能力、救灾资源配置能力)。
下图可明确社区韧性与灾害风险的关系。
图6韧性与风险的关系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的灾害风险评价,重点是评价体系模型的确立。
风险评价的指标选取应遵循整体性、典型性和可控性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韧性理论的灾害易损性和灾后可恢复性,体现灾害风险构成的不同影响因子,从老旧社区的功能结构角度,确定指标选择的基本方法。
在灾害风险评价中,为保证评价总目标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评价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两类。
3.1强制性指标强制性指标包括了土地利用场地的安全性和建筑的抗灾设防水平。
3.1.1土地利用场地的安全性利用场地应进行地质学调研,保证抗震的安全性,必须有不超过洪水水位的工程学分析等。
3.1.2建筑的抗灾设防水平建筑的抗灾设防水平满足地震烈度的要求及洪水水位和防火等要求。
建筑需满足《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中B以上要求。
3.2一般性指标采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对老旧社区灾害影响因子进行划定,将评价总体目标逐层分为准则层(一级指标)、参量层(二级指标)和指标层(三级指标)。
整个评价体系层次清晰,便于风险的评价。
通过对评价体系的梳理和评价指标的研究,将“降低老旧社区灾害易损性和提升灾后可恢复性”设定为评价的总目标;准则层为“A1危险性”、“A2脆弱性”、“A3暴露性”、“A4可恢复力”,参量层如图7。
图7 评价体系分级图表3-1为主要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指标说明:表3-1 主要指标说明二级指标三级指标B1社区自身危险因子C1社区是否考虑绿地系统的规划及植被树种的选择C2社区公共空间内构筑物是否进行安全加固C3社区公共空间和通道是否存在大量易燃易爆废旧杂物C4社区内是否存在非正式住房,非正式住房结构稳定性B2社区周边危险因子C5社区周边是否存在易燃易爆危险源C6社区是否在周边建、构筑物的倒塌范围内B3建筑结构要素C7砖砌体结构是否进行抗震加固C8建筑设计后,地震区划图是否发生改变B4建筑非结构要素C9外部装饰构件和部件以及附属机电设备是否存在连接不牢固现象C10建筑围护结构是否稳定B5社区空间要素C11社区采用何种空间布局形式C12社区内部公共空间数量和面积B6人口分布要素C13社区老龄化趋势是否明显C14社区居民学历层次B7基础设施要素C15重要基础设施系统是否有备份系统C16关键基础设施(供电、通信)布置情况B8交通运输保障能力C17社区内部交通是否通畅(停车是否规范、空间是否有分割现象)C18社区外部道路宽度及道路断面形式B9应急恢复保障能力C19社区应急设施的建设(包括应急水源、应急供电、应急医疗等)C20社区有应急组织、预案及日常演练C21社区心理援助、保险理赔等措施B10救灾资源配置能力C22社区周边是否有可用救灾资源C23社区内部是否备有救灾资源3.3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计算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的方式,再对两种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取值。
当一级指标下只有两个二级指标项时,采用德尔菲法计算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最终计算结果见表3-2:表3-2 权重指标一级指标A 一级权重二级指标B 二级权重三级指标C 三级权重A1 0.20 B1 0.61C1 0.23C2 0.26C3 0.27C4 0.24 B2 0.39C5 0.51C6 0.49A2 0.41 B3 0.40C7 0.60C8 0.40 B4 0.32C9 0.52C10 0.48 B5 0.28C11 0.49C12 0.51A3 0.19 B6 0.62C13 0.61C14 0.39 B7 0.38C15 0.62C16 0.38A4 0.21B8 0.32C17 0.40C18 0.60 B9 0.40C19 0.40C20 0.30C21 0.30 B10 0.28C22 0.49C23 0.51由表中结果可知,对于“降低灾害易损性,提升灾后可恢复性”即提高社区韧性的总目标,四个一级指标中,“脆弱性”的权重约占总权重的一半,是四项一级指标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灾害来临时,社区自身能承受的灾害破坏是降低易损性和提高可恢复性的重要前提。
“危险性”、“暴露性”和“可恢复力”三项指标权重较为接近。
在降低社区易损性和提高社区可恢复性的过程中,这三个要素应该综合考虑。
在二级指标中,“社区自身危险因子”、“人口分布要素”、“建筑结构要素”和“应急恢复保障能力”对社区韧性的影响较大。
在老旧社区的优化中应该首先考虑社区自身危险因子和人口分布要素,从根本上提升老旧社区由于自身风险和人口结构所导致的韧性较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