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51张ppt)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51张ppt)

村中有承志堂、乐叙堂等祠堂,以及 南湖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 地的耕读文化。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江南乌镇
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城镇景观中。相比现代城镇都是些钢筋混凝土、玻璃之 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 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下列我国地域文化区和当地传统民居配对中,正确的是( D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主要内容
NEIRONG
内容一 地域文化的概念 内容二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内容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内容四 随堂练习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 重要海港城市。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都 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这种五 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1.北京四合院为什么四面高墙, 不开窗子? 减少寒冷冬季风对其影响,保温; 四面高墙无窗,有防御性,安全。 2.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体现了哪 些特色地域文化? 维系亲情;上下尊卑,长幼有序 的传统观念;思想相对保守。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王为 中心的思想,强调城郭方正、对 称,宫城居中。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地域文化造成了特色各异的城乡景观
上海外滩 深圳拓荒牛
周庄
上海外滩1500米的江边大道,汇集 了59多座中西风格各异的中西建筑, 北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这里是 上海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周庄:小桥、流水人家,江 苏昆山独特的水乡氛围,浓 郁的江南文化气息,为人们 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 处的图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如,我国江南 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 房的颜色五彩缤纷,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 2.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映了某种 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例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 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3.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4.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统民居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
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
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
式建筑中的( A )
A.北面
B.南面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
D.西面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地区特征的是( B )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2.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的低山丘陵地区出现“宅高田低”空间格局的原因是
() A.高处环境优美,适宜布局村庄 B.低处坡度小,便于发展耕作业 C.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D.南方低山丘陵区多红壤 答案:C 解析: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 地势起伏较大,住宅布局在高处可以避免洪水的危害,农田布局在低处,水 源充足,便于灌溉。
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中南半岛
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2课件: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2课件: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
12345
解析 惠安地处沿海,妇女主要从事渔业,惠安女的服饰很适合这种劳动方式:斗 笠可以遮阳挡雨;头巾可以挡风防沙;因纬度低,气温高,短衫凉爽,且便于劳作; 宽裤脚有利于在海滩上挑担快步行走、不怕海水浸湿。
12345
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服饰土气十足 B.西方流行服饰的冲击 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
2、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经拉开,就一定要积极的演出; 既然脚步已经跨出,风雨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我已把希 望播在这里,就一定要坚持到胜利的谢幕……
3、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4、自己选择的路、就要把它走完。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原以为“得不到”和“已失去”是最珍贵的,可…原 来把握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7、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 顾风雨兼程! 8、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9、志在山顶的人,不会念山腰的风景. 10、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 的一生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核心归纳
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对城镇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镇建筑的布
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城镇建筑
表现
原因
建 筑
美国 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 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 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 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 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 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微专题一 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方法 (1)看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水平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经济因素是主导。 (分3布)特看点年龄青老青壮年少年人年人口人口迁口迁移迁移:移:家:经庭家济因庭因素因素或素或环或婚境教姻因育因素因素素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22张ppt)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22张ppt)
非物质文化,包括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2)按景观成因: 自然景观,如行云飞瀑 、高山流水等 人文景观,农田、村落、道路、建筑、雕塑等
3.中国典型文化区:如图示(10个)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体现人地和谐思想: 江西婺源月亮湾——宅高田低
分布: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农 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 意义: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乡村景观。
“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2-3题。
2.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关键是( )
A.提供水源的江河 B.受村规、民约保护的森林
C.哈尼族的村寨 D.层层叠叠的梯田
3.哈尼族人村寨的选址,主要目的是 ( )
A.对外交通便利 B.避免洪涝灾害
C.获得清洁的水源 D.观赏梯田美景
2、地域文化与文化意识: 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北侧的正房、
南侧的倒座房、东西两侧的厢房组 成,宅院中部开敞空间是家庭成员劳 作、休闲的场所。家庭成员居住在不 同的房间里,长辈居正房,晚辈住厢 房,佣人住倒座房。体现了我国上下 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思想相 对保守。
我国古代都城如故宫,建设突出 以君王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郭方 正、对称,宫城居中。突出皇权地 位至高无上。
【案例分析】 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 部,地处横断山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 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 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层 层水田映照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 引了无数游客。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 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 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 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 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 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优质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优质版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 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 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法国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
威尼斯依赖当地发达的商贸海运 业兴起,市区建在118 个小岛上, 桥梁将各岛连为一体,以舟代车, 有“水上城市”之称。
3、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 统建筑,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 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或保持水土); 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村寨位于山腰,水充足洁净;且山腰 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靠近梯田上方, 便于管理。
案例2 江西婺源月亮湾
思考:上面为江西婺源月亮湾景观视频及规划示意图,右图中绿色为山体,黄色为住 宅用地,浅绿色为农林用地,请思考民居和农田分布特点。 民居多分布在山麓台地或高地上,农田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 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清,并延续至今。
以皇城居中,中轴线对称,
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
功能分区明确,道路规划为棋盘 ②在表达地域文化时,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用现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手法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且山腰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2017年2月,《航拍中国》 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该地区海拔高,山区降水丰富,山顶 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城镇的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例如,我国古代都 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 对称 , 宫城居中。
一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
重难归纳
景观名称 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 福建永定土楼 安徽宏村景观
景观特色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 大型民居工程
独特的村落水系 与祠堂、书院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景较少受到人类的 直接 影 响或未受人类影响的景观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大 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 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
人文 景观
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 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 农田、村落、矿山、道路、 需要,利用 自然物质 加以 建筑、雕塑等 创造的结果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目标素养
1.结合资料,运用综合思维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 2.收集资料,认识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强化人地协调观 3.收集资料,通过城镇景观认识地域文化的内涵,强化人地协 调观
知识概览
一、地域文化 1.文化起源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 认知 。 2.地域文化 在特定的 地域范围 内形成的文化。
学以致用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 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 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下图甲示意“合掌造” 景观,图乙为日本简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建筑的屋顶厚且陡,建造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当地( )
A.台风频发
B.冬季多暴雪
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高 适宜聚族而居的 村落水系方便居
形成原因 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 生活和共御外敌 民生产、生活用

的要求
水,调节气温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35张PPT)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35张PPT)

朗、和盘托出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 东方古代建
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 筑突出皇权 中西
楼、台、亭、阁与西方宫廷 的重要地 统治
建筑风格 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位,西方国 权力
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 家城市建筑 的不
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 表现出教堂 同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019·西安高一期末)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 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下图为乌镇聚落形态示意图和乌镇 建筑景观图。读图回答 3~4 题。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3.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矿产
4.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
结合实例, 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与城乡景
说明地域 观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区域
文化在城 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乡景观上 2.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
的体现 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不同
占优势地位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019·巴坝高中高一期中)近期巴黎圣母院大火,牵动全世界人 民的心。北京故宫是我国的艺术宝库。读巴黎圣母院和北京故 宫图,回答 1~2 题。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共25张PPT)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共25张PPT)
(2)建材选用方面:灰黑瓦由当地土壤烧制,刷墙用的白灰也取自本地。 (3)采光角度方面:白色墙壁还能增加院落和室内的光线,适应徽州多云、光照不够的特点。
城市地标
1.地标:指地面上有明显特征,易于从空中识别的地物和地貌,如城镇、山峰、河流、铁路等。
2.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标识符、象征和代号,是这座城市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别之处, 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南京长江大桥、大庆的磕头机、悉尼歌剧院。
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水网密布;这里物产丰富,商 贸往来频繁,文化发达,沿河民居一边临河,一边依街,既方便生活,又方便水运和贸易。
当堂训练 1.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
傣族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达21 ℃,没 有四季之分,这种环境很适合建造竹楼。这一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 有何关系?
自主学习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 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乡村景观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还能 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宅高田低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利于灌溉,
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当堂训练
5.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
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西安的风格古朴,苏杭的风格灵秀,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 风格神秘。
当堂训练 6.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提示: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 室。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2章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共22张)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2章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共22张)

城乡景观有不同的差异。
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通过调查本地区的情况,了解城乡景

地理实践力 观与当地地域文化的联系,对区域特
3.结合实例,说明地
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 的体现。
人地协调观
城乡景观是与地域文化相协调的。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 要海港城市。该城市的房屋 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把自己的 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这种五颜六色 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冇何美联?
03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工业化迅速 发展,城市规模 不断扩展,城市 面貌发生了翻 天 覆地的变化..但 是,苏州的历史 街区见不到高楼 大厦和现代风格 的建筑,仍然维 持着水、陆双棋 盘格局,临河建 筑仍保持粉墻煮 瓦的传统风格.
03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保护地域文化, 将传统的、民 族的文化特征 融入现代的建 筑之中,促进 历史文化与现 代生活和谐发 展,是未来我 们城乡规划建 设的重要课题
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及剖面示意 村庄
河流
梯田
森林
01 地域文化
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 用地制度 价值观、 审美情趣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0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体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 现人地和谐 台地或高地,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
农田、村落 矿山、道路 建筑、雕塑
01 地域文化
探寻地域文化—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村落,道路。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 类活动,使城乡景观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
D.以上都不是
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地域文化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自然环境的差异
第二十九页,共36页。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八页,共36页。
栏目 导引
3.自然环境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河流对乡村景观影响更为明显,在
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乡村景观各不相同。如我国南方水田和北
方旱地景观,我国南北方的民居各具特色。
4.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1)我国南北方文化不同,城镇景观也不相同。如北方皇家园林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提示:(1)一个大家族住在封闭的四合院中,四合院内的房子都 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体现了四合院“合” 的精髓。 (2)北京在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多西北风,四合院封闭可挡风 沙;房屋坐北朝南,窗户朝南开,采光好,房内保持温暖;后 墙不开窗,遮挡西北风。
第十三页,共36页。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7.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第十四页,共36页。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8.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解析:第 7 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且夏季光照强 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 8 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 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教学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教学课件(共44张PPT)

• 小结
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1.农业用地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村落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 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 1.经济活动 • 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的地区。
• 2.用地类型 • 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
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因 为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 、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提供优质服务;
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②城乡居民人均收人、受教育水平 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
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在 19 世 纪 的 100 年 里 , 世 界 人 口 增 加 了
70%,城镇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
1
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13.3%。20世
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 2.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
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 发展的需要,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3. 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 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 和城镇 ”教学 课件( 共44张P PT)
• 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 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
围。
•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 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 (1)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 (2)村落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由
此向外环绕分布。
• 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出现了一些满 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 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 这样,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 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 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方法突破
一、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
二、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三、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应用体验
明初,驻军在贵州、云南一带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屯军据点——屯堡村落,建筑材 料以石材为主,其中贵州安顺一带较密集,现已成为安顺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下图 示意安顺屯堡村落景观。据此回答1~2题。
(√)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体现理念
__ 我国人多地少
害___的生活智慧
的丘陵地区
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 以福建永定土
态、__精__神__追__求__等
楼最为典型
意义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 水、低田便于灌溉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 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1. 屯堡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D )
①坚固防火 ②冬暖夏凉 ③美观大方
④原料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屯堡作为军事据点,防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石头坚固防火,可以抵御敌人的
撞击与火烧,①正确;石头建筑比热容小,夏季容易升温,冬季容易降温,并不能起
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并且门窗开口较小,夏季不易通风,反而会更热,②错误;美观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 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某地城乡景观的图文材料,说出城乡景观特点,说 明反映出的地域文化(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能够对地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 议(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52张ppt)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52张ppt)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总 结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空间布局、
建筑风格等方面。
1. 城镇的色彩、色调体现文化底蕴。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 佛罗伦萨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五彩缤纷。 2. 城镇建筑反映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如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上遵循严 格的礼制。 3. 城镇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如我国古代都城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 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习题演练
变式训练
1.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 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 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D
B. 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哈尼梯田与村寨 结合图片,说出哈尼村寨分布的位置。思考村寨分布在此的优势。 描述哈尼房屋的特点,分析形成此特点的成因有什么?
学科网原创
哈尼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半山腰不但气候舒适宜人,而且接近 森林和水源,又方便到村寨下方的梯田里劳作。哈尼人居住的蘑菇房 盖得十分精巧,土基墙、竹木架上面铺上茅草,屋顶有四个斜坡面, 所以看起来很像一朵美丽的蘑菇。
1.结合图片及材料,描述福建土楼的建筑景观特点。说出这样建设的原因。 圆形、方形的夯土群居建筑。高三、四层,一、二层无窗,仅有一个大门等。 防御盗匪、猛兽袭击;防震、隔热保暖。 2.分析土楼的选址原因和建筑选材原因。 选址原因:客家人为躲避战乱,选择在闽西山区定居,受地形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只能选择在山区小平地建屋。 选材原因:山区取土、石,伐林、竹,就地取材,方便且造价低。 3.简述土楼这种村落景观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风俗民情;追求居住安全、家族兴旺团结,御外凝内的客家文化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2.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解析:第 1 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 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 楼。第 2 题,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
2.精神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 外,还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 社会组织形态 、精神追求等。例如,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以圆楼和方楼最常见,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
精神(图 2.35)。
永定土楼中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八十米,高四五层,内有四 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 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土楼还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一层、二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解析:第 1 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 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当地山 货较多,另外根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多。第 2 题,闽台地 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 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答案:1.D 2.B
3.我国云南地区傣家竹楼采用“高脚”式建筑形式的主要 原因是( )
A.气候干燥 B.气候湿热 C.地表不平 D.当地风俗
解析:傣族生活的云南气候潮湿,降水较多,“高脚”式竹 楼建筑离地高,利于通风。
答案:B
重点二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情景探究】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以南北中轴线 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 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多为坐北朝南,侧面 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 这种庄重的布局,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 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 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 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思维拓展 1.有关地域文化的俗语、谚语: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天上九头鸟, 地上湖北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
2.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 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 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 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最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 上的体现
核心素养定位 1.结合生产、生活实例,理解文化和地貌文化的含义。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结合乡村和城市景观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 3.结合乡村和城市景观特点认识景观能够体现人地和谐理 念及文化内涵。(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北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 沙,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可保温防寒避风沙,向阳冬季 多采纳阳光。
【知能升华】
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对城镇建筑的影响最 为突出,城镇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 的印记。如下表所示:
【学以致用】
以奶食品、牛羊肉 为主食,喝奶茶, 住蒙古包,现在定 居点逐渐增多
【学以致用】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 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 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 1~2 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 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 刻影响。据此回答 3~4 题。
3.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 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 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2.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 的是( )
A.这些地区是我国的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 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有助于防止高湿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 动减弱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易患风湿病、腰肌痛等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 大
观、 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2.地域文化形成
(2)城乡各异景观特色 不同自然环境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 乡村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我们可以从 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图 2.31)。
2.城镇建筑风格 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 映了某种 文化意识 和审美情趣 。例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有鲜 明的古都特点——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在全国各地的矩形院 落中独树一帜。
重点一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情景探究】
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 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答案:1.C 2.D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 地区差异。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 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 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据此完成 1~2 题。
1.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与人文社会环境无 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4.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 3 题,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 上,在城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来。第 4 题,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别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 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 地域文化
1.文化和地域文化含义
(1)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 与认知 。我们每天从
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它们
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不同。这说明文化具
有 地域性 。 (2)地域文化在特定的 地域范围 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
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 非物质 方面的,如价值
(1)北京的四合院是如何体现“合”字内涵的? (2)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性格特征? (3)试从北方气候的角度入手,分析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形 成原因。
答案:(1)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 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2)体现了中国人性格的内向性和封闭性,体现了正统、严 谨、尊卑有序的特点。
(1)为什么云南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1)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 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 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能升华】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 人 口 众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 以粮食为主食,房
农耕 多 , 密 度 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 屋 建 筑 多 就 地 取
区 较大
量企业
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 牧区
人口分 散,密度 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 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 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 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 品加工厂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 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 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法国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 散。
知识点二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地域生活与乡村景观
上图展示了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而地域文化就蕴含在 其中。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 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 其景观所体现的 人地和谐 理念更为鲜明。例如,在我国人多 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 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 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 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空间格 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 乡村景观。
答案:3.B 4.D
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 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 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 样的特点?
(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筑结构反映的 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列表说明。
解析: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 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西关大 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趟拢 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西关大屋 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农业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