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是否该拿手机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之利弊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之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aa6a7c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1.png)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之利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工具。
中学生使用手机也存在着一定的利弊,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一番探讨。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1. 方便的沟通工具:手机可以让中学生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获得支持。
2. 学习工具:手机可以通过安装各种学习类的APP,比如语文数学的题库、考试复习资料等,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3. 娱乐和放松:手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比如游戏、音乐、视频等,可以让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娱乐和放松。
中学生使用手机也存在一些弊端:1. 分心影响学习:手机可能会让中学生分心,影响他们的学习。
尤其是在课堂上,如果中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社交媒体,会严重干扰学习效果。
2. 网络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逐渐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不良的信息,受到网络欺凌等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3. 社交隔离: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让中学生与周围的人产生隔阂,影响与家人和同学的沟通交流。
既然中学生使用手机存在利弊,那么我们就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使用手机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健康使用:中学生应该有规律的使用手机,避免过度沉迷。
可以通过制定手机使用时间表,让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手机,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和运动。
2. 合理安装APP:中学生使用手机安装APP时,应该注意选择适合的学习类APP,避免沉迷于娱乐类APP。
家长和老师可以进行指导和监督。
3. 加强安全意识:中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中学生使用手机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更好地发挥手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使手机成为他们的助力而不是负担。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bf40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f.png)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正方(支持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可以方便联系家长,及时沟通生活和学习情况。
例如,在上学或放学途中,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联系家长时,手机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2.中学生带手机可以随时获取信息,比如天气预报、新闻资讯等。
这有助于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3.中学生带手机也可以促进学习,例如使用教育应用或在线资源来辅助学习。
反方(反对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容易造成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影响学习。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中学生带手机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增加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风险。
近年来,青少年因为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案例不断增加。
3.中学生带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课堂效果。
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正方一辩反驳:1.虽然手机确实存在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手机的错。
中学生应该被教育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被禁止带手机。
2.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这并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者的问题。
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和监督,以确保他们正确地使用手机。
3.至于课堂效果问题,我认为这取决于使用手机的方式。
如果中学生只是利用手机查找资料、辅助学习,那么手机并不会影响课堂效果。
反方一辩反驳:1.正方辩友提到应该教育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但是现实是很多中学生并没有自觉性,他们容易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
因此,禁止中学生带手机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2.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欺凌、诈骗等问题确实存在,而且近年来越来越严重。
这并不是否定手机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中学生带手机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3.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过度使用手机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即使有些中学生能够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但是大多数中学生仍然难以做到。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cbd8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3.png)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正方,青少年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首先,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还可以让他们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据统计,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也会更强。
因此,给予青少年拥有手机的权利是有益的。
其次,现代社会的安全意识日益增强,手机可以成为青少年保护自己的工具。
比如,当他们遇到危险或者迷路时,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求助。
而且,手机上的定位功能也可以让家长随时知道孩子的位置,提高了安全保障。
此外,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可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长,避免沉迷网络。
正如名人所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只有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手机,才能让他们受益无穷。
总之,给予青少年拥有手机的权利,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安全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因此,青少年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反方,青少年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首先,青少年使用手机容易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据调查,青少年沉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而忽略了学习和与家人朋友的交流。
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其次,手机使用也存在安全隐患。
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到网络诈骗、色情信息等的侵害。
而且,手机使用也会让他们暴露在不良信息和不良网友的影响下,增加了安全风险。
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时间长,容易导致近视等健康问题。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造成眼睛疲劳,严重影响视力健康。
总之,青少年拥有手机存在沉迷网络、安全隐患和健康问题等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他们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综上所述,虽然手机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对于青少年来说,拥有手机也存在诸多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限制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教育他们正确使用手机。
毕竟,“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是否应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e0d5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7.png)
是否应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
首先,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和展示辩论内容。
例如,名人名句中,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过,“科技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量。
”这说明科技的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在辩论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搜索相关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从而更好地准备和展示自己的论据。
其次,手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辩论交流和互动。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论述。
这符合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手机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辩论能力。
最后,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手机正是这方面的良好辅助工具。
因此,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可以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反方,不应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
首先,手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辩论的质量。
例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一部好的书就像一个好的朋友。
”与之相反,手机可能成为学生的“坏朋友”,让他们沉迷于社交媒体和游戏,而忽略了辩论的准备和表现。
其次,手机的使用可能导致不公平的情况出现。
在辩论中,一些学生可能拥有更先进的手机设备或更快的网络速度,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优势。
这将导致辩论的公平性受到质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公正竞争。
最后,过度依赖手机可能削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辩论中,学生应该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准备来展现自己的观点和能力,而不是依赖于外部工具。
因此,不应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辩论,以保护他们的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尽管手机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但在辩论中,应该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以避免分散注意力、不公平竞争和削弱自主能力的问题。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b98b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b.png)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青少年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首先,青少年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因为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一个信息娱乐的终端。
青少年在学习、社交、娱乐等方面都需要手机的帮助。
比如,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学习知识、与同学交流,也可以通过手机了解世界的新鲜事物,拓宽自己的视野。
另外,手机也可以作为一种安全保障,可以随时联系家人或者紧急求助。
其次,拥有手机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青少年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时间和行为,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避免沉迷于手机而影响正常生活。
这样的自我管理能力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交关系。
现在的社交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很多社交活动都是通过手机进行的。
青少年如果没有手机,就会错过很多社交机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因此,从以上几点来看,青少年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这对他们的学习、成长和社交都有积极的影响。
反方观点,青少年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首先,青少年拥有手机容易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影响学习和生活。
很多青少年在有了手机之后,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玩游戏、刷社交媒体,而忽略了学习和其他正常的生活活动。
这样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
其次,手机使用也会增加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
现在的网络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信息,比如色情、暴力、恐怖等,这些信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观念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青少年拥有手机也容易导致安全问题。
手机的使用会增加青少年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容易导致一些安全问题,比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
因此,从以上几点来看,青少年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这对他们的学习、健康和安全都有负面影响。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可以引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名言,“我们的目标是让人们用起来感觉很棒。
小议中学生能否持手机进校园作文
![小议中学生能否持手机进校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c589c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a.png)
小议中学生能否持手机进校园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一直是很多家长和老师争论的话题。
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对错答案,需要全面考虑。
首先,我们来看看带手机进校园的好处。
手机可以让中学生随时随地跟家人联系,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家长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这对双方都能增加安全感。
再者,现在的课本知识有些陈旧了,手机又能连接互联网,方便查阅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中学生学习,拓展视野。
还有就是,即使是做作业,手机里也会有一些助手软件,更有利于中学生理解难题。
这些都是手机对中学生学习有正面影响的地方。
但是,手机进校园也不乏弊端。
中学时期正处在叛逆和分心的年龄,如果中学生一到校就滥用手机,把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社交软件等娱乐项目上,学习自然就会荒废。
除此之外,很多中学生会借手机看一些不当内容,受到不良影响。
另外,如果手机丢了,不仅物质损失大,个人隐私也可能泄露。
从利弊两方面来看,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中学生的自制力。
如果自制力强,不会为手机所惑,在功课之余适当使用手机,那带进校园也无妨。
但如果中学生自制力差,做不到克制,带手机上课就无异于给自己找麻烦。
既然如此,我的看法是,可以先不在校园全面禁止手机,而是教育和培养中学生对手机的正确使用态度。
学校可以对手机使用情况加强管理,对于违规使用的同学予以惩戒。
家长也应当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校园的手机使用情况,必要时可以对孩子的手机做合理限制。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中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自制力和手机使用习惯。
最后还要说的是,技术的发展终将会解决这个难题。
未来手机可能会有更智能的管控功能,学校允许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解锁,其余场合手机会被强制锁住。
不过在现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专注力,仍是更加可控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之,中学生带不带手机进校园,利弊权衡都有一个度。
但无论如何,良好的自制力是确保手机不会影响学习的关键。
只有锻炼并培养中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最终的圆满解决。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几点看法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b01a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4.png)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几点看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中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这个问题,各方看法不一。
下面,我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其必要性。
一方面,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能帮助学生更方便地与家长、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
例如,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也能及时获取学校和班级的最新信息。
此外,手机还能为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如遇到危险或突发状况,可以通过手机及时求助。
另一方面,手机作为信息获取和知识学习的工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新闻、查阅资料,了解国家大事和学科前沿知识。
此外,手机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软件,方便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
首先,手机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
许多学生会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这不仅错过了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还可能因为分心而漏听一些重要信息。
长期下来,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过度依赖手机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社交能力下降。
手机聊天软件使得人们能够远程交流,但这种交流方式往往缺乏真实性和深度。
过度依赖手机的学生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显得生疏和沟通不畅。
此外,手机的使用也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过度依赖手机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的肥胖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和管理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并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表,避免影响孩子的学业和健康。
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规定并加强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我们也需要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手机使用的认识和理解。
(辩论稿)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辩论稿)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https://img.taocdn.com/s3/m/6ebd052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8.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正方)1、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
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的确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①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②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③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④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
方便查阅。
⑤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我方认为中学生带手机利大于弊,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中学生是来学习,而手机里面的游戏会影响学习。
我觉得对方只是片面之词,众所周之,我们现在是科技的时代,我也不否认我们是来学校学习的,但是这个学是不像以前死板的学,而是灵活的学更重要的是接触社会的学习。
两耳不闻天下事,闭门只读胜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有手机不代表我们就玩物丧志,而且现在的手机也越来越智能,当我们不会的知识或是不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取,这也是更新知识的一种渠道,并且更快更急时,本来我们学习的时间就很宝贵,这也是在短时间吸取知识最快的一种方法。
对方认为手机的弊大于利,就是在否定我们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我不否定有的同学会用手机来玩游戏,可是这必竟是个人的控制能力,我们是中学生就有能力来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
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
![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69c0aca98271fe900ef92d.png)
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毛苗1﹑家长:经济条件允许就该带,一位张姓家长认为,只要自家经济条件允许,给孩子配手机是很必要的。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带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不论他们在哪,打个电话就能找到,让家长放心了许多。
张女士的观点相似,大部分家长都对中学生使用手机持赞成态度。
他们认为,手机在校园普及代表着时代的进步,相比于IC电话用起来方便、卫生,一旦遇到危险还能够及时求救。
只要在上课时关机,不影响老师讲课即可。
很多家长对手机短信﹑手机上网和手机游戏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较为担忧。
2、专家:手机进校园,利大于弊。
对于中学生该不该有手机的争论,教育专家认为:对中学生有手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
如今,身处信息时代的中学生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所以,拥有作为现代社会主要沟通工具之一的手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配一部手机对许多家长来说已不是太大负担,有了手机后,家长能够更好地监管孩子。
当然,也不能忽视手机进校园带来的新问题,但只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方便学习和生活,还是利大于弊。
3、学校: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尽管校园里越来越多的手机,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不少新问题,但大部分中学并没有制订手机“禁令”。
校方态度:不提倡,不禁止。
据一重点高中校长介绍:对于带手机上学的学生,该校老师会对其尽量劝阻,但因学校没有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依据,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用手机是他们的权利。
不过,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也算是一种高消费,此外,游戏、上网等,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学生,因此学校不提倡。
4、我的看法:对于中学生来说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实际上,学生真正用手机与家长联系的很少一星期不到一次。
家长有事随时可以与班主任联系,学生有事可以用寝室电话、利用课间打电话或用老师电话与家长联系,真正有急事靠打电话给家长还不如与班主任联系。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d0db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3.png)
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辩论辩题正方,青少年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首先,青少年拥有手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让青少年与家人随时保持联系,尤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到家人,保障自身安全。
其次,手机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知识获取渠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获取,包括各种学习App、网课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此外,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通过手机上的日程安排、备忘录等功能,青少年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反方,青少年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
首先,青少年拥有手机会增加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的风险。
手机上的游戏、社交媒体等内容很容易让青少年沉迷其中,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手机的使用也会增加青少年暴露于不良信息的可能性。
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不良信息和内容,青少年如果过度使用手机,就有可能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手机使用也可能导致青少年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下降。
过度依赖手机沟通,会让青少年失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给予他们手机的同时,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监督,帮助他们正确地使用手机,避免手机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
正方和反方都有一定道理,我们需要在实际情况中综合考量,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若引用名人名句,可以引用乔布斯的名言,“技术本身并不是邪恶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这句话可以表达出来手机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使用它。
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 精选作文1篇
![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 精选作文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c84a0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9.png)
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精选作文1篇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我认为中学生可以适度地带手机上学,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利用,并遵守学校规定。
首先,中学生带手机上学可以方便与家长和朋友联系,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求助。
此外,手机也可以作为学习工具,帮助中学生进行学习和查阅资料。
在课余时间,中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
然而,中学生带手机上学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如果使用不当,手机可能会成为影响学习的干扰因素,让学生沉迷于游戏和社交媒体而忽略了课堂内容。
此外,手机上的不良信息也可能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对中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提供指导和监督。
学校可以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中学生在校园内的手机使用规定,家长也需要与孩子进行沟通,教育他们正确使用手机,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
只有在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下,中学生带手机上学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学生带手机上学既有利又有弊。
中学生可以适度地带手机上学,但需要在家长和学校的引导下,合理利用手机,避免沉迷于其中,从而健康、积极地度过青少年时期。
本文发表于《百度文库》,请转载时务必注明转载来源。
辩论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正方资料
![辩论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正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66122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1.png)
辩论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正方资料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即时通讯工具,无时无刻充实、方便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即时与家长沟通的必备生活工具。
那么中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正方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辩论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正方资料1.科技方面面对学校外面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客观地让学生认知和接受,认识科技的重要作用。
随着现在家庭生活的富裕,带个手机已不算什么了。
如果我们摆正心态,不将手机看成一种高档消费品,就像手表、电子词典一样,又何来这一说法呢?攀比不是因为手机才出现的,更不会因为学生不使用手机攀比就不存在了。
手机短信涉黄毒害学生更是不成立了,在现在网络时代,黄色的传播还有比互联网更厉害的吗?这么说,我们是否应该禁止学生接触电脑接触网络了呢? 手机是带给人类的高科技产品,是传递信息最方便最快捷的现代电子工具,本身并无利弊之处,关键在于我们要教育学生健康、文明的心态来合理的使用手机,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
不仅可以使学生使用手机走上正常的轨道,还可以让学生认识手机这高科技产品的实际意义。
2.手机辐射方面辐射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摄氏零度以上,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在我们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紫外线、红外线等等,而人们都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就是因为接受到的辐射并未过量。
对于手机辐射也是一样,只要我们使用不过量,就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一篇关于手机辐射的阐述。
其中说到,在近来的所有回顾中都没有结论表明暴露于移动电话或基站所形成的射频场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3.攀比问题在手机出现在校园以前,学生同样存在会以别的物品来攀比许多同学拿名牌衣服做攀比,那是不是我们都不用穿衣服了?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把“攀比的始作俑者”的帽子扣在手机上。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戴手表?如果是引发盗窃和抢劫,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带钱?4.侵犯同学受教育的权利以及老师的授课权?不在上课时开机,首先就不会发生这类问题。
初二有必要有手机吗
![初二有必要有手机吗](https://img.taocdn.com/s3/m/292160e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6.png)
初二有必要有手机吗
完全没必要,因为初中生自制能力实在是太差了,他们只要手上一接
触手机对学习就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了,反而把所有的身心的精力全部都
放在了手机之上。
这是有着血的教训的经验,我给我妹妹配置了一台手机,在她小学刚
毕业的那年当做其升学的奖励,但是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当她接触到
了手机和网络之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此没有再把半点心思放在学习
之上。
本来在学校里面是中等偏上的成绩,在班级上都是受到老师欢迎的孩子,随后成为了问题儿童。
现在我的爸妈每周都要去一趟学校给老师批评
一顿,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实在太差了,而且每天上课的时候就是走神,不
知道是在想着什么玩意。
每天回家之后就是抱着个手机,话也不说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面。
爸妈
对她不断的进行各种方式的教育,她始终不听。
甚至有一次还扇了她耳光,但是也就仅此一次,因为那一天她离家出走了,找了十几个小时都没找着人,直到凌晨2:00的时候才发现她在某个角落里蹲着,从此之后再也没
敢打她了。
所以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所应该拥有的是自己周围的同学的友谊,
而不是网络上的东西。
是老师家长学校对他的鼓励和督促,而不应该是网
络世界里面各种乱七八糟的诱惑,这些通通都是会严重腐蚀初中生的心的。
另外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的孩子了,他们通过手机了解到各方各面的
东西之后,迅速的会形成早熟的心态,可能会存在早恋的行为。
因为是用
手机进行交流的,所以家长也不知道这一具体的情况。
搜查他手机,他又
设置了密码,所以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就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所以千万不能给初中生配置手机。
中学生是否需要手机(辩论)
![中学生是否需要手机(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cb958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9.png)
中学生是否需要手机(辩论)一方认为中学生需要手机。
第一,手机可以方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尤其是像学生放学后要独自回家,有手机就可以随时联系父母,如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求助。
第二,手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手机可以随时查阅课本、资料,解决问题,不必再翻找大量书籍,这既省时又方便。
同时,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学习软件、应用程序,学习知识也变得更加高效。
第三,手机也是现代社交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与同学、朋友沟通交流、相互支持、互相学习。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压力,享受生活。
而另一方则认为中学生不需要手机。
第一,手机对学生的健康有影响,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视力,影响睡眠,还可能导致颈椎病等疾病。
尤其是对于年幼的中学生,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使用手机对身体健康风险更大。
第二,手机会使学生分心,影响学习,尤其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听讲、学习。
第三,手机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包括电子游戏的诱惑、网络沟通的不安全性、被偷或被抢等等。
这些安全隐患给家长和学生都带来很大的不安。
但是,学生使用手机仍然需注意合理化使用。
学生不能将手机过度使用,过度玩游戏、浏览网页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也会泛滥了人们的精力。
同时,学生和家长也需要了解手机的安全性,避免沉迷于游戏,避免与不良人员联系。
家长也需要时刻监控孩子的手机使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中学生需要手机,但是必须要进行合理的使用规划,以确保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和社交。
家长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孩子学会正确地利用手机。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手机的优点,并得到更多的益处。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f0a8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e.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正反方观点1.对我们有利的方面l 便于交流与沟通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交际。
62.8%的学生及12.8%的老师认为高中生使用手机能更方便与朋友家人和老师的交流与联系。
另外,部分手机的摄像功能能够看到对方形象增加乐趣和亲切感。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与朋友家人谈心可放松许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主张学生不仅学习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l 获取信息、拓宽眼界手机中带有的电子时闹,有利于同学们准确掌握时间,安排作息和出行。
而计算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进行各种复杂运算。
部分手机还附有其它先进功能,比如:通过手机上网,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要闻,拓宽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收听气象讯息,为我们出行做出提示,减少旅途困难。
总之,手机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与好处,所以哪怕价格昂贵也迅速普及,让很多中学生持有使用。
.对我们有弊的方面l 影响学习在我们调查的同学中有12%上课经常使用手机,36%的学生上课偶尔使用手机,毕竟部分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如此以来,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必定大受影响。
有时学生们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这些同学往往是想接有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
l 影响他人、集体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
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镜头一:图书馆内,本来只有轻轻的脚步声与翻书声,突然一阵尖锐的手机铃声响起,众多老师和学生怒目而视。
镜头二: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不少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老师侃侃而谈是,突然冒出一阵个性十足的手机铃声,惹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和同学的思绪都被打断了。
镜头三:已是凌晨,某学生宿舍,窝谈会早已结束,但见一些蚊帐内不断传来按键声,手机屏幕闪亮,一些学生与电话里的他(她)倾诉心声。
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作文
![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72e6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d.png)
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引言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对于中学生而言,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些人认为中学生带手机会对他们的学习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手机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
学习方面的影响分散注意力有一些人担心,中学生带手机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手机中的各种应用和社交媒体平台会让中学生沉迷其中,导致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业。
他们可能会陷入无尽的刷微博,看短视频的循环之中,错过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睡眠质量下降中学生带手机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
手机的蓝光会干扰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帮助人们入睡的重要物质。
同时,晚上使用手机还容易让人产生失眠问题。
睡眠不足会影响中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果。
学习资源丰富然而,中学生带手机也有助于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
手机可以连接互联网,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料。
还有许多学习应用程序可以帮助中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如背单词、做数学题、学习英语等。
手机可以成为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习伙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生活方面的影响便利与安全中学生带手机可以提供便利和安全。
举个例子,手机可以帮助中学生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彼此的状况。
如果中学生有突发情况或者需要帮助,手机可以帮助他们与家人或者教师联系。
此外,手机还可以作为工具帮助中学生完成一些日常事务,如查找资料、记录课程表、设置提醒等。
社交交流与沟通手机也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交交流和沟通机会。
通过手机,中学生可以与朋友和同学保持联系,交流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疑问。
手机还可以让中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和时事,拓宽他们的眼界。
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既然中学生的手机使用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呢?制定使用规则家长和学校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来限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9fcd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0.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正方辩手:
青少年使用手机是必要的。
首先,手机是现代社会的必需品,
它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学习知识等。
正如美国作
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今天的孩子不会因为他们的无知而受到
惩罚,而是因为他们的无知而受到惩罚。
”手机可以帮助青少年获
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其次,手机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正如英国首
相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更重要的了。
”最后,手机也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
间和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青少年使用手机是必要的。
反方辩手:
青少年使用手机是不必要的。
首先,手机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
拟世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
说过,“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
”青少年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容易
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
其次,手机使用还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时间使用手机
会导致近视、颈椎病等问题。
正如医学专家曾经指出,“长时间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视力和颈椎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最后,手机使用还会增加青少年的安全风险,他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网络欺凌、色情信息等的侵害。
因此,青少年使用手机是不必要的。
综上所述,青少年使用手机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各自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探究。
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辩论稿
![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7e03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e.png)
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辩论稿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辩论稿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上学呢?手机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小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辩论稿,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正方一辩:现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世界各地最新的消息。
而手机则成为了我们高中生解世界最方便、最快捷的一个“窗户”。
现在全国都在主张素质教育,学习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唯一,了解世界,了解时事能够增长我们的见识,同时也是我们应得的权利。
所以我认为高中生可以在学校带手机!反方一辩: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就是我们当下最主要的任务。
而手机则是目前我们学习路上最大的障碍。
我同意对方辩友所说手机是了解世界的窗户,但了解世界必须通过手机吗?学校每天会组织我们看新闻联播,而且这个理由也不是你把手机带到学校的理由,难倒我们不能礼拜天在一起看看这一周世界发生了什么吗?正方二辩:我身体有点不舒服,对老师难以启齿,我不敢确定是原因,我该找谁?如果在学校我想父母了怎么办?对方辩友肯定会说咱们学校有座机,但据我所知,那个座机是上世纪的产物,目前已经无法使用了。
反方二辩:咱们班的老师有男有女,请问对方辩友什么难以启齿的事不能找老师?何况老师是有手机啊!借老师的手机给你父母打个电话,老师一定不会拒绝(班主任点头)。
相信很多同学带手机的第一目的一定不是用来联系父母的。
如果我们仅仅用手机来练习父母,相信学校也不会不同意我们带手机。
正方三辩:为什么我觉得能在学校里带手机,我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法无禁止即可行”,这是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点。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法治且开明的社会,法律都没有禁止,学校有什么权力禁止我们玩手机,哦不,是带手机!了解信息是我们的基本权利,联系父母也是,学校禁止我们带手机,那就是剥夺我们的权利。
反方三辩: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作为一名受过十几年教育的高中生,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不能仅以法律为准绳来要求自己,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自我约束标准。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https://img.taocdn.com/s3/m/f9c3568083d049649b6658d2.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一、利的方面1、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
2、有些手机里有闹钟、字典、音乐、拍摄功能可以随时使用。
3、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警察求助。
4、手机机体小,便于携带。
二、弊的方面1、干扰他人休息,降低自身学习效率。
相当多的同学使用手机不是为了和父母加强联系,向父母报告学习成绩,其实是很少给父母打电话,成绩一落千丈。
原因是每当就寝熄灯后,有的学生就拿出手机肆元忌惮地和他人说悄悄话或用手机QQ聊天或发短信息,影响休息,降低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2、不良信息及网络内容玷污心灵许多垃圾网站或不良信息会影响到孩子,比如不健康的信息或者中奖信息等等,况且孩子的警惕心理不是很高,容易受骗。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课余时间,一些学生就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或功能,对那些还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盲目追逐,协迫家长给自己买手机,在学校互相炫耀,大把消费,不思进取。
4、额外增加父母负担使用手机需交话费、短信费、网费等各种费用,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农村,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这就额外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
5、败坏考风,影响学风。
手机可为考试作敝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考、高考已严禁将手机带入考场,在德国已经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6、容易滋生事端,影响校园治安。
7、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
个别同学为了炫耀自己家庭背景拿手机到教室,上课不听老师而在下面玩手机或课余时间撬坏教室门入内充手机电池,给学校的财物受破坏和教育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
8、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
最近权威杂志《柳叶刀》的手机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通用的手机系统GSM频率为900---1800MHZ,其辐射和振动的电子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大脑、神经影响更大,容易造成青少年记忆力下降,睡眠紊乱,头痛、血压升高等现象。
青少年是否应该被允许拥有手机?
![青少年是否应该被允许拥有手机?](https://img.taocdn.com/s3/m/1b7374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1.png)
青少年是否应该被允许拥有手机?正方观点:青少年应该被允许拥有手机首先,让青少年拥有手机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手机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学习工具,通过手机,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在线课程、电子书籍和教育应用程序。
正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说:“我们不能再继续以19世纪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
”手机的普及使得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个性化,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
其次,手机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性。
拥有手机可以让青少年在紧急情况下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以便获得帮助和支持。
例如,如果青少年遇到危险或者迷路了,他们可以随时拨打电话给家长或者报警。
手机还可以通过GPS定位功能帮助家长追踪青少年的位置,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正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所说:“手机是现代社会的安全保障。
”此外,手机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交能力。
通过手机,青少年可以与朋友和同龄人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经历。
手机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并培养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同时,手机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世界的动态,增加他们的社会意识。
正如英国作家J·K·罗琳所说:“手机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反方观点:青少年不应该被允许拥有手机首先,手机会对青少年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的使用可能会让青少年分散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他们可能会沉迷于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和游戏,忽视学业。
此外,手机还可能成为青少年作弊的工具,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正如美国教育家尼尔·波斯曼所说:“手机是学生学习的敌人。
”其次,手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潜在的风险。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导致青少年眼睛疲劳、颈椎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过度使用手机也可能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真实社交和运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琼·博斯科所说:“手机使我们远离现实,远离真实的人与事。
”最后,手机的使用可能会让青少年暴露于网络安全的风险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说科技造福人类,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类似于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空调开的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对环境不好,电脑用多了对眼睛不好,对身心不好。
因此我认为,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随身携带的手机有必要去研究它的利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多样化,人性化,受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喜爱。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价格也能让大多数家庭所能接受。
手机已经不再是有权有势人的“私有财产”。
回想90年代初,“大哥大”就像一块大砖头,能配得上它的是和它成正比的重量级人物,它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任何一辆名牌跑车,是所有有权有势的人的重要代表物,谁又能想到,十多年后,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
如今的信息发达,中学生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开始像成年人一样追求时尚的东西,当下时尚的智能手机成了他们的心上之物,许多家长抓住“天机”以手机作为学业的奖励,或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孩子,这样就造成手机不光在成年人中普遍出现,也在中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学生玩手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也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
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有者。
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是在学校,特别是在校住宿的学生,有的学生会以用来与父母联系的名义把手机带进学校。
那么,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到底是利还是弊呢?答案自然是有利也有弊。
其中利有:
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
方便查阅。
6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虽然手机的利有很多,但是它的弊也有不少:
1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调查的两个班中,甲班成绩明显高于乙班,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大的影响。
2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
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
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4额外增加父母负担。
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
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
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5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本校高2007届学生中就曾发生利用手机作弊而被惩罚。
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6影响校园治安。
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
据反映,我校有个别班级出现钱、钱包被盗,手机如果不随身携带,也会被盗。
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7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没有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
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本人初三月考时曾因为前座突然来电话而受影响。
8手机对人有辐射。
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很多很多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从上述观点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弊”还是大于“利’的,不少校方都深知手机对学生的危害,所有学生都知道,学校是不允许带手机的,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偷偷地带,而且声称老师不敢没收他们的手机,原因有:1打着家里路远或家长长期在外地的幌子,轻松地从老师手上骗走已被没收的手机。
2打着“帮派”的名号恐吓知情的同学不告发他们。
3老师惩戒不严厉,看到学生玩手机只是口头教育,或视而不见,“放虎归山”。
4家长听信谎话,包庇错误,硬说只不过是由来联系的,反而指责老师不该把事情说严重了。
我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十分严重的,应该重视。
首先一点要明确,学校和家长都是为了学生好,要互相信任,我们作为学生要明白手机的危害,提倡使用校园公共电话,避免携带手机,如果特殊情况一定要带手机回学校的话,要向老师申请,但上课期间要关闭手机或交由班主任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