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建设的思考——以徐州市新城区为例

合集下载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绿色建筑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徐政办发〔2017〕148号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绿色建筑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徐政办发〔2017〕148号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绿色建筑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绿色建筑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徐政办发〔2017〕1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徐州市绿色建筑创建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4日徐州市绿色建筑创建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实施徐州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徐州市绿色建筑的实施和管理,参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及《徐州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徐政复〔2017〕21号),结合徐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绿色建筑活动,以及实施对绿色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的民用建筑。

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

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活动,是指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改造、拆除、评价等活动。

第三条徐州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应当采用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徐州市所有新建建筑中,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应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徐州市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新城区、开发区、铜山新区、贾汪区(主城区和新城区)内所有新建建筑中,单体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规划用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民用建筑应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加快江苏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加快江苏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加快江苏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思考加快江苏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思考摘要: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新型经济开展模式已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开展的关注热点。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 中国在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鉴于我国各地开展水平不同,对低碳经济的规划建设必然存在差异。

因此,本文仅立足江苏,研究江苏城市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选择适合自身的低碳开展路径,实现地区经济低碳和可持续开展。

关键词:江苏省;低碳经济;路径研究随着全球资源环境恶化的加剧,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

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立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开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低碳理念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从国家层面上应对气侯变化及节能减排问题。

2007年9月8日,胡锦涛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展低碳经济〞的主张。

2021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建设部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开展示范工程,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仅仅一年多时间,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设想,节能减排的工程在各大城市启动。

一、江苏碳排放现状202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7年低碳开展水平评估的研究成果显示:江苏为相对高碳区。

从江苏的根本省情和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江苏的高碳型工业经济仍然有相当长时期的快速增长。

但从开展战略来看,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开展趋势。

〔一〕碳排放量。

全省碳排放总量快速上升,2000 年的8005.3 万吨增至2021 年的1.7 亿吨, 增幅为118%;人均碳排放对应的从1.09 吨/人上升至2.27 吨/人。

《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解读——刚柔相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解读——刚柔相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解读——刚柔相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4.27•【分类】地方性法规解读正文《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解读——刚柔相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如何在建筑领域落实绿色发展是江苏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2015年3月27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可以说是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

该条例将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在条例即将施行之际,我们就《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几个问题,采访了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克希。

记者:据了解,我省是在全国省、市地方立法中第一个制定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的,为什么要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刘克希:是的。

在国家尚无绿色建筑立法的情况下,我省率先探索,在全国第一个制定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

下面我从“四个需要”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一是我省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既是理念,更是发展战略。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要求,如何在地方治理中落实这些要求,让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可以说是一条重要路径。

二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绿色建筑的推行将倒逼传统的建筑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引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通过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将给绿色建筑的相关产业带来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

据测算,我省每新增1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将直接拉动50亿元以上的增量投资。

三是我省应对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增强的需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环境资源的约束日益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既是立足当下的必然选择,更是着眼长远的明智决策。

关于绿色建造的看法和建议

关于绿色建造的看法和建议

关于绿色建造的看法和建议一、看法。

绿色建造啊,就像是给建筑界穿上了一件既时尚又环保的“绿衣裳”,那可真是个超级棒的理念!从大环境的角度看,现在地球都快被各种污染和资源浪费折腾得“气喘吁吁”了。

绿色建造就像是一股清流,在建筑这个耗能和耗材的“大户”里搞节能减排,那对整个地球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比如说,传统建造过程中那些建筑垃圾,堆起来就像一座座小山似的,既占地又污染环境。

而绿色建造就想着法子减少这些垃圾的产生,就像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主妇,一点都不浪费。

再说说对我们人类自身的影响吧。

绿色建造出来的建筑,那住着可舒服了。

想象一下,住在一个冬暖夏凉的房子里,不用整天开着空调,既省了电钱,又对身体好,因为自然的温度调节比空调可健康多了。

而且啊,绿色建筑周围的环境也会更好,有更多的绿色植物,就像住在一个小森林里,空气清新得不得了,感觉整个人都能多活几年呢。

不过呢,现在绿色建造也面临一些小问题。

一方面,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

就像你跟一些建筑商或者业主说绿色建造,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个花里胡哨的东西,还得多花钱,没看到背后长远的好处。

另一方面,绿色建造相关的技术和材料有时候成本比较高,这就导致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二、建议。

1. 宣传推广。

咱们得像推销一个超级棒的商品一样去宣传绿色建造。

可以搞一些有趣的建筑展览,专门展示绿色建造的成果。

比如说,弄个绿色建筑模型展,把那些采用绿色建造技术的房子模型做得漂漂亮亮的,就像小孩子玩的积木一样吸引人。

还可以在社区里搞一些科普讲座,不要讲那些干巴巴的理论,就用一些实际的例子,像“这个小区采用了绿色建造,他们的电费比旁边小区少了一半呢”,这样大家一听就懂,也容易接受。

2. 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得加大扶持力度啊。

就像给绿色建造这个“小树苗”浇浇水、施施肥,让它茁壮成长。

可以给采用绿色建造的建筑商一些税收优惠,或者是财政补贴。

比如说,如果一个建筑项目达到了一定的绿色标准,就给他们减免一部分税收,这对建筑商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就会更有动力去搞绿色建造了。

iData_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及启示_以徐州市为例_耿波

iData_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及启示_以徐州市为例_耿波

工程科技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及启示———以徐州市为例耿波(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作为华东地区煤炭能源基地,徐州经济对煤炭的依存度曾高达15%,加上水泥、化工等工业所占的比重偏大,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一度较为恶劣。

“低碳”转型不仅让徐州百年煤城大变脸,而且也带来了高新产业的崛起和宜居环境。

2010年徐州荣获全国首批“最具竞争力低碳城市”的美誉,是江苏省辖市中的唯一上榜者。

近年来,徐州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

1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低碳理念是在全球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的,倡导人们减少生产和生活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以避免环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英国在2003年发布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即在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资源的损耗,尽量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为低碳经济在英国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自从“低碳经济”被英国提出开始,各国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就是逐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我国研究人员站在不同角度对低碳城市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汪云林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应尽可能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形成产业结构优化、节约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和节约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的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胡鞍钢认为低碳城市在我国主要体现为环保能源的普及应用、城市绿化水平的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效率的提升等方面的工作。

结合现有的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观点,笔者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保证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转变城市建设发展的传统模式,以达到减少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要将低碳城市发展仅理解为城市环境保护,低碳城市建设发展中应将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标准的提高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低碳目标的实现绝不仅仅是靠政府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的消费方式都应改变,需要从生产建设和消费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

徐州绿色建筑方案

徐州绿色建筑方案

徐州绿色建筑方案徐州绿色建筑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界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徐州亟需制定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建筑方案,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徐州可以优化建筑设计,采用环保材料。

传统建筑材料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绿色建筑材料则具有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徐州应优先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如利用再生木材、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涂料、采用可降解的隔热材料等。

其次,徐州可以通过节能措施实现绿色建筑。

建筑的能耗是一个重要问题,而绿色建筑可以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徐州可以在建筑中使用给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回收利用,以减少用水量。

同时,还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的主要能源来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

此外,建筑的屋顶也可以安装绿色屋顶,提供空气净化和保温的功能。

再次,徐州可以加强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环境质量管理。

室内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影响巨大,因此,徐州应该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措施,如增加自然采光、改善通风系统等,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徐州还可以在建筑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为城市提供更多的氧气和美丽的环境。

最后,徐州可以建立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可以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进行认证,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环保性。

这不仅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还能提高建筑设计师和业主的环保意识。

总之,徐州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应该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环保材料、实施节能措施、管理室内和室外环境质量,徐州可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试论徐州市新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试论徐州市新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试论徐州市新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作者:张彦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8期摘要:徐州新城区绿地系统按照生态性、均衡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通过营造城市绿地来实现新城区生态绿城的建设,将城市绿地和道路绿化、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提高新城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建立生态平衡、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关键词:徐州新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化1.徐州新城区绿地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徐州新城区绿地系统是新城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新城区生存环境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是新城区现代化、生态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主要功能和作用有:①组织划分新城区的城市空间。

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绿地建设对城区布局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如顺堤河景观带,划分了行政办公区与居民生活区。

②生态功能。

绿地是新城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自净能力、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③休闲娱乐功能。

新城区绿地主要由公园、游园、广场等组成,为新城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是新城区绿地系统建设的初衷和根本目标。

④文化历史功能。

新城区进行景观绿地系统建设时,充分体现了徐州两汉文化要素,如新城区最重要的生态景观核心大龙湖风景区,就是以玉文化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徐州的文化个性。

2.徐州新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原则和总体结构2.1规划原则结合自然山水环境特点,发挥自然环境特点优势,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特点,规划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绿地布局模式和结构形态,并且满足对绿地的生态、休憩、防护、美化等功能的要求。

2.2总体布局结构及形态(1)规划结构绿地景观规划主要结合山水自然格局、道路系统和地块功能分区等因素进行布局,形成“一心、一环、两带、三轴”。

一心:以大龙湖为中心的新城区生态绿肺;一环:以拖龙山、故黄河、京福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带、连霍高速两侧防护绿带所形成的新城区绿环;两带:顺堤河和人民河两侧的滨水绿化带;三轴:汉源大道、昆仑大道和迎宾大道的道路景观轴。

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及启示——以徐州市为例

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及启示——以徐州市为例

作为华东地区煤炭能源基 地 , 徐州经济对煤炭 的依存 度曾高达 近 年来 , 徐州致力 于形成科 学的产业 梯次格局 , 走 多元 化清 洁 1 5 %, 加上水 泥 、 化工等工业所 占的比重偏大 , 这座城市 的生态 环境 能源发展之路 。 着力提升装备制造业 、 能源产业 、 食 品及农 副产品加 度较 为恶劣 。“ 低碳 ” 转型不 仅让 徐州百年煤城大变脸 , 而且也带 工和商 贸物流旅游 四个“ 千亿产业 ” , 加快 培育盐化工 、 建材 、 冶金 三 来 了高新产业的崛起和宜居环境 。2 0 1 0年徐州荣获全 国首批 “ 最具 个 “ 5 0 0 亿产业 ” , 同 时全 力 布 局 新 型 产 业 , 淘 汰 落 后 产 能 。徐 州 用 高 竞 争力低碳城市” 的美誉 , 是江苏省辖市 中的唯一上榜者 。近年来 , 新技术、 先进适用技术及信 息技 术全面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在调整 徐 州市在低碳城市建设 中进行 了多方 面的实践探索 。 传统产业 的同时 , 积极促进新兴 产业 的成长 。如徐州重点培 育的新 1低碳 经济与低碳城市 兴物联 网产业 , 以矿山物联 网为 突破 口, 目标定位 为辐射全国的“ 感 低 碳理念是在全球环 境恶化 , 气 候变暖 的背景下提 出的 , 倡导 知矿 山” 中心 。在徐州 经济开发 区 , 新能源产业 的发展更 是令人 瞩 人 们减少生产和生活 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 以避免环境气候的进一步 目, 目前 已形成太阳能光伏 、 新能源设备制造 、 清洁生产三大新 型产 恶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英 国在 2 0 0 3年发布 了题为《 我们未来的能 业 园 。 源: 创建低碳 经济 》 的能源发 展 白皮 书 , 首次提 出了低 碳经济 的概 2 . 4倡导低碳生活是每个市民的义务和责任 念, 即在 获得更多 的经 济产 出和更高 的生 活质量的前提下 , 尽 量减 倡 导每位 市 民应在 日常工作 与生活 中主动增 强节约 意识 与环 少 资源的损耗 , 尽量降低对 环境造成 的负 面影 响 , 并 为低碳经 济在 保意识 ,深入 了解低碳生活带来 的节能环保对 国家及个人的意义 。 英 国的发展制定 了明确的 目标 。自从“ 低碳 经济” 被英 国提 出开始 , 近年来 , 徐州对于个人如何实践低碳行为进行 了广泛 的宣传 。如尽 各 国逐渐意识 到经济发展 的未来趋 势就是逐步 实现 向低碳 经济 的 量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 选择无污染的洗涤剂 ; 尽量少吃盒饭 , 减少 白 转 型。我国研究人员站在不 同角度对低碳城市提 出了相应 的看 法。 色垃圾 ; 住房面积不必一味求大 , 理智选择适 合 自己的户型 ; 提倡 步 汪云林认为低碳 城市就是城市在 经济发展 和居 民生活等 各个方面 行 、 骑 自行车 、 乘坐公共 交通工具 ; 出门购物用环 保袋 、 纸张双 面打 应尽可能 的降低 温室气体排放 , 形成产业 结构优化 、 节约 高效的经 印等 。 另外 , 市 民应该多植树 , 多养花 , 做城市绿化 的使者 , 以大大减 济运行模式 和节约健康 的生活消费方式 , 最终实现城市 的高效和可 少 二 氧 化 碳 的 排 放 。 持续的发展。 胡鞍钢认 为低碳城市在我 国主要体现为环保能源 的普 3 徐 州 建设 低 碳 城 市 的 启 示 及应用 、 城市绿化水 平的提高 、 废弃物 的回收和再利用效 率的提 升 3 . 1发展低碳产业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等方面的工作。结合 现有 的关 于低碳经 济和低碳 城市的观点 , 笔者 城市经济的低碳 转型需要发展低碳产业 。不仅可 以对传统支撑 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保证社会 经济 和社 会生活不断发展的前提下 , 产业进行低碳转型 , 也可 以发展新的低碳产业 。 在选择时 , 应考虑城 通过转 变城市建设发展 的传 统模 式 , 以达到减少碳排 放量 , 从而 实 市 的 自身发展状况 、 资源和产业优势 等因素。如徐州有独特 的煤炭 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不要将低碳城市发展仅理解为城市环 资源优 势 , 在 进行低碳城市建设 中 , 对 于煤炭行业 进行 了高 新技术 境保护 , 低碳 城市 建设 发展 中应将 环境保护 、 城市经济 发展和社 会 的更新 , 对该行业进行低碳转型 。 低碳产业可 以分为两种类型 , 一是 生活标准的提高放在同等重要 的地位 。 低碳 目标 的实现绝不仅仅 是 产业本身 的各个环节通过改进可 以实现低碳转型 , 一是产业本身是 靠政府 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 , 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 的消费方式都 应 高能耗的 , 现有的技术资 源条 件很难实现低碳 转型 , 但其提 供 的产 改变, 需要从 生产建设和消 费两方面同时着手 , 才能 真正实现低 碳 品或 服务有利于其他产业的低碳转 型。 不同的城市 对于城市低碳产 业 的发展应有不 同的选择 , 对于后 一种产 业类型也应注重技术水平 城 市 的建 设 目标 。 2 徐 州 市建 设 低 碳 城 市 的 实 践 的不 断提高 , 尽量 降低其 能耗 。 政府也应进行适度的干预 , 对 于产业 2 . 1积极宣传低碳 理念 布局合理规划 , 避 免在 城市 内部 和城市之间 出现某些行业 的不必 要 低碳城市 的建设发展需要公众树立低碳理念 , 这是低碳 目标实 重复建设 ,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现 的前提 。近年来 , 徐州市开展 了多项活 动对 此进 行宣传。如早在 3 . 2培育低碳理念 , 以点带面 , 最终实现综合型低碳城市 的建设 2 0 1 0年时 , 徐州就开展 了低碳 家庭 时尚生活知识竞赛 活动 , 使 人们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 , 低 碳经济转型是 城市发展 的必 由 是 实现 这种转 了解低碳生活 , 掌握低碳常识 , 树立低碳理念 , 崇 尚低碳消费 。通过 之路。在城市 的每一个组织和个人 中培育低碳 理念 , 编写发放宣传 资料 、 科普读 物 , 张贴低碳节能减排 的标语 、 口号 、 招 型的前提和基础 。 同时低碳城市的建设绝不仅仅就是城市建设发展 贴画 、 条幅 , 征集低碳 、 环保 、 绿色金点子 、 小发明 、 小创造 , 倡导公众 某一个方 面的低碳转型 , 而是包 括经济和社会 的方方面 面。不仅 在 参与节 能减排 , 增强低碳生 活的责任感 和 自觉性。充分发挥组织 网 生产领域需要低碳 , 在消费领域同样应注重低碳 。 当然 , 低碳城市的 络优势和各类培训 阵地作用 , 进一步整合社会 资源 , 强化节 能减排 建设需要长远 的发展规划 , 构建长久 的低碳发展蓝 图 , 不是一蹴 而 知识 培训 工作 。 就的 。 可 以以点带面 , 通过建设示范区的形 式 , 逐步带动城市的低碳 2 . 2发展低碳建筑 , 倡导低碳人居 建设 。如徐 州的经济技术开 发区的低碳转 型就具有先 导和示 范作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 、 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 用 , 可以提供成功经验 , 然后再将这些经验在全市推广应用。 因此对 的整个 生命 周期 内 , 减 少石化 能源的使用 , 提高能效 , 最终降低二氧 于综合型低碳 城市 的建设可 以通过设 立示 范区的形式 , 逐 步实现低 化碳排放量。在 “ 低碳” 成为房地产热议话题 之前 , 徐州一些 品牌开 碳 发 展 蓝 图 。 发商 已经开始了“ 低碳” 的探索 和追求 , 将低碳建筑项 目与徐州生态 参 考 文 献 资源相结合。如开元 四季项 目的中水回用 、 国基城邦项 目推 出的低 【 l 】 杨酤 . 低碳 城市建设手册【 M 】 . 北京 : 经济管理 出版社, 2 0 1 3 . 碳科技组团等。购房者在 买房 时考 虑“ 低碳” 也正成为一种新趋势 。 [ 2 ] 刘 志 林 ,戴 亦 欣 . 低 碳 城 市理 念 与 国际 经 验 [ J ] . 城 市发 展 研 究 , 但 目前的房地产建设项 目大多 只是做某 些局 部的改善和跟进 , 低碳 2 0 0 9 ( 6 ) . 之路还 比较漫长。 [ 3 】 戴 亦欣.中N- f  ̄  ̄ 碳城 市发展 的必要性 和治理模 式分析【 J 】 _中国人 2 . 3构建科 学产业梯次格局 , 促进产业低碳转型 口. 2 0 0 9 ( 3 ) .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以苏北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为例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以苏北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为例
c o nc e p t s .
关键词 : 绿 色建筑; 经济性分析 ; 节能环保 ; 技 术选择
Ke y wo r d s : re g e n b u i l d i n g ; e c o n o mi c a n a l y s i s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e ; t c c h n o l o g y c h o i c e
T a k i n g Xu z h o u, t h e Ce n t r a l C i t y o f t h e No r t h e r n J i a n g s u E c o n o mi c Z o n ea s a n Ex a mp l e
( 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 2 2 1 0 0 0 ) ( X u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2 2 1 0 0 0 , C h i n a )
摘要 : “ 绿 色建筑 是现今 建筑行业发展 的必然趋势。本文总结 了国内绿 色建筑的发展现 状与存在 问题 , 并以徐 州市新城 区在建 工程为实例 , 阐述 了国内绿 色建筑的技术选择 以及其经济性分析 , 突出绿 色建筑的优越性。通过对 比国外先进理念 , 探寻我国绿 色建 筑行业的未来发展

a n a l y s e s d e p e n d i n g o n t h e e x a m p l e o f p r o j e c t s u n d e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X u z h o u n e w u r b a n a r e a . B y d o i n g t h i s 。 t h i s p a p e r 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摘要:“绿色建筑”是现今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以徐州市新城区在建工程为实例,阐述了国内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以及其经济性分析,突出绿色建筑的优越性。

通过对比国外先进理念,探寻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domest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building. this paper expounds domestic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hoices and economic analyses depending on the example of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 in xuzhou new urban area. by doing thi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advantages of green building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building by comparing with foreign advanced concepts.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节能环保;技术选择key words: green building;economic analysis;environmental care;technology choice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084-030 引言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建筑正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作为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时代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江苏省徐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近年来,徐州市以“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现状、标本兼治实施情况、绿色优势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方面来探讨徐州市的城市建设之路。

一、城市发展现状作为江苏省第二大城市,徐州市处在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的前沿。

城市高楼林立,商业繁华,交通发达,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城市。

近年来,徐州市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得到了大幅改善。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也面临着面临诸多环境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等。

徐州市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二、标本兼治实施情况标本兼治是指综合治理城市环境问题,采取长远有效的措施,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宜居。

徐州市在实施标本兼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徐州市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排放,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工作,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徐州市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大规模种植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徐州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三、厚植绿色优势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徐州市在厚植绿色优势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徐州市大力推进河湖治理,加强水域环境保护,使得城市水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徐州市积极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打造了一系列绿色休闲步道,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

徐州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了一批生态园林,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徐州市通过厚植绿色优势,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来到这里投资发展。

四、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是徐州市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徐州市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利益,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在城市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方面,徐州市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江苏省徐州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近年来,徐州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厚植绿色优势,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在此背景下,徐州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力度,通过标本兼治,积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

一、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徐州市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多年来,徐州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扩大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绿化率,努力创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

得益于这些努力,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厚植绿色优势,提升城市形象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徐州市把绿色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技术创新,努力提升城市的生态优势。

近年来,徐州市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绿色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努力打造绿色发展的城市形象。

徐州市还加大对生态修复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城市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景观的建设,努力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也提升了城市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徐州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市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徐州市还注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性,加大了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努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徐州市还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出丰富的文化生活空间。

通过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同时积极引进国际化的文化元素,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这些工作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也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徐州市还注重城市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感。

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王华

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王华

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王华2012年6月30日一、江苏省建筑节能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江苏全省累计建成节能建筑55766万平方米。

截至2010年末,全省节能建筑总量64203万平方米,约占城镇建筑总量的33%,比2005年末上升了27个百分点。

建筑节能实现节约标煤1070万吨(相当于节电345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09万吨,减少社会能源费支出超过200亿元。

节能标煤约占全社会节能总目标的20%,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节约1000万吨标准煤目标任务,并形成了每年节约44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万吨的持续节能减排能力。

2011年全年新增节能建筑1100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8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100万平方米。

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2594万平方米,其中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2382万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212万平方米。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0万平方米.其中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

可实现年节能100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2011年建筑节能8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在建筑节能上实现四个突破:1、建筑节能管理体制的突破。

2009年颁布了省政府59号令《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了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了政府所属建设、发展改革、财政、经贸、工商、质检、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沟通协调的机制。

2、建筑节能监督机制的突破。

建立了新建建筑节能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了规划环节和方案设计审查环节的审查;建立了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和施工图专项审查制度,从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三个方面明确了建筑节能要求;建立了节能建筑竣工专项验收制度;建立了施工现场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了房屋销售环节的节能信息公示制度,从而形成了涵盖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房屋销售全过程的建筑节能管理机制。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标本兼治厚植绿色优势以人为本建设中心城市徐州,位于江苏省中部,素有“龙城”之称,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徐州市以标本兼治为主线,积极开展绿色建设,努力打造人文生态宜居环境,着力推动城市向中心城市迈进,这是一场关乎全市繁荣发展的伟大征程。

一、标本兼治,净化城市空气环境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徐州市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城市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减少传统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优化燃煤工业企业的排放控制措施,加快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的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应用,进一步降低工业生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努力,徐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市民们能够更加清新地呼吸着空气,城市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厚植绿色优势,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绿色,是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徐州市积极开展生态建设,不断厚植绿色优势,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推进绿地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推动城市森林覆盖率提升,鼓励公民参与绿色环保行动,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加强水域保护,推进水系修复,加强城市水系系统规划建设,打造美丽的水乡风情。

经过多年的努力,徐州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的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

三、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无论是城市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需要以人为本,让城市更加宜居。

近年来,徐州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努力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城市配套服务,提升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便利程度。

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人文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创造更多宜居的公共空间。

《徐州市“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的通知 徐建发〔2012〕99号

《徐州市“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的通知 徐建发〔2012〕99号

徐州市“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一、前言(一)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促进徐州市建筑节能事业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节能规划》,按照我市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建筑节能工作,通过对徐州市“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发展现状,提出徐州市建筑节能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指导今后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

(二)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3.《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4.《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3号)8.《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59号)9.《建设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建科〔2012〕72号)10.《江苏省“十二五”建设科技创新规划》(苏建科〔2011〕829号)11.《江苏省“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苏建科〔2011〕830号)12.《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徐政规〔2010〕8号)13.《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1〕102号)14.《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十二五”节能工作方案的通知》(徐政发〔2012〕72号)15.《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16.《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三)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徐州市辖区,其中包括主城区行政辖区(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铜山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市)城区(丰县、沛县、新沂市、邳州市、睢宁县),面积共11258平方公里。

二、“十一五”建筑节能发展回顾(一)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徐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相关政策,把建筑节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予以落实,通过完善制度法规、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行政监管,健全管理体系,建筑节能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2021年关于节能建筑的思考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2021年关于节能建筑的思考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关于节能建筑的思考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建筑节能应处理好围护结构节能,建筑设备节能。

如采暖节能,制冷节能。

建筑节能也应该重视综合设计过程这个新观念。

即在方案之初即让相关专业工种介入,统筹考虑相互影响,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使用设备时,应充分注意地区差异观念。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气候,人文,经济水平均有较大差异。

不可能用同一种类型设备通行全国。

对于引进国外产品应分析其生产和应用的背景与我国的异同,择其善者而用之。

建立周期成本观念,一般应按建筑寿命五十年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取其总和较低者作为选取决策的依据,不应只考虑一次投资最低者。

在维护结构中,外墙应采用复合结构的观念。

在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十一定要考虑、分析原有传统墙体构成的诸功能的新墙体中均能得到落实,而且能有效结合。

采暖节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采暖设备广泛应用,采暖能耗占设备相当大的一部分,重视采暖设备的节能对整个建筑节能起着莫大的作用,也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了使采暖设备节能,最好不使用这些设备而是采用其它的方式提高室内的温度。

如 1促进在室内产生热。

只要建筑内有人居住,就必有热源。

机器设备产生出来的其它形式的能,最终都要变成热散发在室内。

另外,人的体温,也是很好的热源。

再如 ___,厨房设备产生的热,除做饭菜室消耗一部分之外,还会有多余的热产生。

这样,建筑构件里储存的热,在该构件完全冷却之前,也可以作为热源来使用。

2抑制室内对热的吸收。

3促使室外的热进入室内。

除无人居住的冷 ___之外,一般来说,在需要采暖的条件下,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由于热往往要从高温的地方想低温的地方流动,所以根本不会有热从室外进入到室内,因此,只可利用不受气温影响的辐射线即太阳辐射。

4抑制室内的热向室外流失。

辐射,导热,对流等都可以使热流失。

另外,室外的低温空气进入室内也属于热流失的一种现象。

如果对建筑物的维护结构采用完全保温措施,建筑构件里储存的热,不仅不会散失,而且室内产生的热还会不断地存储进去,使室内的温度升高。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徐政规[2010]8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徐政规[2010]8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徐政规〔2010〕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建筑节能和节约型城乡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第530号令)、《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59号)等有关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全市建筑节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尽快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节约型城乡建设水平。

二、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节能总量达到68.8万吨标准煤,其中,新建民用建筑节能量达54.68万吨标准煤,既有建筑改造及运行监管节能量12万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2.12万吨标准煤。

“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目标比“十一五”提高10%。

三、重点工作(一)推进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全覆盖。

全市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设计节能50%的标准,并开展设计节能65%的试点工作,逐步在全市推广,最终实现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设计节能65%的目标。

加强对全市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管,形成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房屋销售的闭合管理。

(二)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措施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措施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措施摘要:在国家“双碳”政策引领下,一大批新建建筑正按照不断更新的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

在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有相当一批既有建筑,因其建造年代的标准与现有标准不同,其绿色节能效果不及新建建筑。

这些建筑的业主面对不断提升的运营、能耗成本和招租压力,提出了明确的节能改造要求。

如何针对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色节能改造,成为当下一个热门的探索课题。

关键词:双碳;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措施1建筑行业碳排放的形式1.1隐含碳排放包括建筑材料、材料运输、建筑、建筑物重建和拆除产生的碳排放。

建筑材料涉及多种材料,包括钢、水泥、玻璃和铝等高碳排放系数材料,以及砖和瓷砖、隔热材料、陶瓷、塑料和金属等低碳排放系数的材料。

虽然建筑产品中使用的木材数量很大,但其生产过程可被视为净零碳排放,因此它属于碳中和的材料。

根据相关标准,建筑材料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碳排放量可计算为450千克。

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碳排放。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中各种运输车辆的平均碳排放系数,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约为28kg/m2,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大约为530kg/m2。

建筑物改建和拆除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的能耗、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处置等。

1.2运行碳排放运行碳排放主要包括建筑环境中的能量消耗、建筑公用设施的能耗以及功能性能耗等,环境能耗主要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公用设施能耗主要包括电梯、供水、供配电等,功能性能耗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办公设备、电动车充电、各类电器等。

其中建筑环境能耗与公用设施能耗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相对稳定,功能性损耗是最不确定性的因素。

2双碳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措施某总建筑面积12.3万m2。

其中,商业中心约4万m2,商户数量约为25户,员工数量为600人,顾客人数为15000人,每天运营13h;5A甲级写字楼面积近5万m2,全年运行天数365d,办公租户数量约为40户,办公员工数量约为4500人,访客人数为300人,每天运行16h;其余为地下车库。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以苏北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为例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以苏北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为例

“十二五”规划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性分析--以苏北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为例张哲祎;訾翔;郭波;李磊;佟政;吴妍秀;李闰成【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3(32)12【摘要】Green build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domest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building. This paper expounds domestic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hoices and economic analyses depending on the example of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 in Xuzhou new urban area. By doing thi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advantages of green building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building by comparing with foreign advanced concepts.% “绿色建筑”是现今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以徐州市新城区在建工程为实例,阐述了国内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以及其经济性分析,突出绿色建筑的优越性。

通过对比国外先进理念,探寻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

【总页数】3页(P84-85,86)【作者】张哲祎;訾翔;郭波;李磊;佟政;吴妍秀;李闰成【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0;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0;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0;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0;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0;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0;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3【相关文献】1.论成渝经济区规划下的北部中心城市建设——兼论南充城市发展战略 [J], 何常全2.苏北地区循环经济区产业规划与系统柔性分析--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J], 刘志超;高良敏;刘宁;张潇潇;陈丽丽3.新时代推进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的路径——以淮海经济区徐州市为例 [J], 彭明唱4.基于\"政产学研金介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创新体系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市为例 [J], 胡明;郭健鹏;崔冉;吴静然5.做强做优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研讨会观点摘编[J], 沈正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建设的思考——以
徐州市新城区为例
陈重
【期刊名称】《江苏建筑》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迅猛增长,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我国节能降耗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文章以徐州市新城区为例,阐述了建设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城区的先进经验,以稳步推进徐州市新城区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对其他同类城区区域的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总页数】4页(P106-109)
【作者】陈重
【作者单位】徐州市城乡建设局,江苏徐州221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的绿色建筑技术策略研究——以南京新城科技园为例 [J], 吴江虹
2.关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思考——以萍乡市新城区为例 [J], 胡俊
3.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推进创新性城市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J], 戎晓红
4.基于RS和GIS的新城区建设对城市扩展的影响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J], 顾敏;梅婷婷
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思考——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J], 倪海鹭;袁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