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辩证方法

合集下载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它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位和病因分为六个体系,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一、太阳病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二、阳明病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三、少阳病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三、太阴病太阴主里虚寒湿。

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所引起。

太阴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

太阴病的特点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

太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治疗中焦虚寒等。

太阴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寒凉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五、少阴病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也是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六、厥阴病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六经病辩证要点

六经病辩证要点

六经病辩证要点一、导言在中医理论中,病证辨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六经病辨证,更是需要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

本文将从六经病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六经病辩证要点进行探讨。

二、六经病的基本概念六经即包括三阴三阳的经络系统,它们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

在中医理论中,每个经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调节作用。

六经病即指与六经相关的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发生时会影响到相应的经络系统,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

因此,对于六经病的辨证十分重要。

三、六经病辩证要点1. 太阳•太阳属于寒凉之性,主外感寒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

•辨证时需注意寒邪侵袭程度以及体表症状的表现。

2. 少阳•少阳属于温热之性,主外感温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

•辨证时需注意温邪侵袭程度以及体表症状的表现。

3. 阳明•阳明属于燥热之性,主内有实邪。

•其特点为高热、口渴、大便秘结等。

•辨证时需注意实邪程度以及腹部和舌苔等的变化。

4. 太阴•太阴属于寒湿之性,主内有寒湿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腹胀等。

•辨证时需注意寒湿侵袭程度以及体表和腹部的变化。

5. 少阴•少阴属于阴寒之性,主内有虚邪。

•其特点为潮热、盗汗、口干等。

•辨证时需注意虚邪程度以及舌苔和脉象的变化。

6. 厥阴•厥阴属于风寒之性,主内有风寒邪。

•其特点为寒热往来、胸胁满闷等。

•辨证时需注意风寒侵袭程度以及胸腹部的变化。

四、六经病辩证方法在对六经病进行辩证时,中医师会运用以下方法:1.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以判断病情所在。

2.闻诊:通过闻气味,了解患者体内湿气、臭气等的情况。

3.问诊: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其症状、感受等,以帮助确定辨证要点。

4.切诊: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或经络,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以上四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更准确地辨别出六经病的具体类型和性质。

五、六经病辨证案例分析案例一:太阳经风寒感冒•症状:发热、恶寒、头项强痛。

六经辨证最简单的方法

六经辨证最简单的方法

六经辨证最简单的方法六经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症下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六经就是中医理论中的六条经络,分别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

那么,怎么样才能最简单地进行六经辨证呢?下面是一些方法:一、了解六经的基本功用在进行六经辨证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六经的基本功用。

太阳经具有发散出里,表里通络的作用;阳明经则主要负责肠胃排泄和输布营养;少阳经通其分流,治疗内外束痛;太阴经则润泽脏腑,养血补气;少阴经则与心、肾有关,刺激阳气运行;而厥阴经的主要功效是去湿除热,下行化气,调和阴阳等。

这些六经的功用对于六经辨证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六经的基本功效,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症状分析。

二、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进行六经辨证,需要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

首先需要了解病人的发病时间、症状的轻重缓急、舌苔的情况、脉搏的情况等。

然后结合六经的基本功用进行症状分析,判断病人属于哪一经,或者哪几经同时受损。

三、学会辨证方法在进行六经辨证之前,需要学会基本的辨证方法。

比如,太阳经辨证主要是察看病人的寒热状况和头痛、身痛等症状,而少阳经辨证则需要注意头晕、眩晕、心烦等症状。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进行具体的辨证,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病人的病情。

四、适时进行调理在确定了病人的病情之后,需要根据六经辨证的结果,进行适时的调理。

比如,对于太阳经辨证,我们可以使用温热药物进行调理,对于阳明经辨证,则需要清热泻火,对于太阴经辨证,则需要滋阴养气等。

调理的方法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六经辨证并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调理方法,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进行六经辨证,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六经辨证歌诀

中医六经辨证歌诀

中医六经辨证歌诀
中医六经辨证歌诀是一个记忆口诀,用于帮助学习中医六经辨证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版本:
风寒湿热行,火毒与湿邪,六经为基础,六淫入体内。

少阳为表里,阳明为表穴,太阳与少阴,太阴表病穴。

太阳阳明寒,表里应相干,阳明太阴湿,里外相对串。

阳明湿与热,表里不同病,太阴与少阳,表里反流行。

阳明胃为病,寒湿肠内蓄,少阴心为病,火热向外走。

厥阴肝为病,寒湿气郁滞,太阴与少阳,里外相反治。

这个口诀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中医六经辨证的要点,帮助学习者记忆和理解六经辨证的基本原则。

请注意,口诀仅作为记忆工具,具体的中医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专业知识进行。

1/ 1。

【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1.太阳病证太阳经证是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

(1)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所表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3)太阳腑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太阳之腑所表现的证候。

(4)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太阳膀胱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脉浮或浮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小腹满、小便不利与太阳经证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5)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要点:本证以少腹急硬、小便自利、便黑为辨证要点。

2.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

阳明病证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出,口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要点:本证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阳明腑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伤寒论六经辨证速记方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速记方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速记方法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全书共分为六十篇,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伤
寒论中,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关于疾
病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重要内容
之一,指的是根据六经辨证来诊断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六经包括了三阴三阳六经。

三阴三阳是指
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

六经辨证速
记方法主要是指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四
诊合参,辨别病情所属的六经,进而确定病证的归经,从而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六经辨证速记方法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中医理
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生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情况,倾听患者的主诉和病史,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来判断病情所属的六经,并进行相应的辨证论治。

此外,六经辨证速记方法还需要医生对伤寒论及其他经典医书
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准确地运用其中的辨证论治方法,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

总之,六经辨证速记方法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

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

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
《六经辨证口诀》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内科医学著作《伤寒论》的一部分,由中国古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写。

口诀共六经,简明地总结其临床诊断和辨治思想,有助于尽快掌握伤寒论的理论体系。

六经辨证口诀如下:
一、《阴阳五行证》口诀
1. 阴中头脉淫,阳中头脉紧,阴阳津液流,入形满立分。

2. 委阴偏在作,委阳偏在下,凡辨胜负从,五行从头详。

3. 寒热从气象,湿燥从色变,病状定未定,四诊表属性。

二、《开经节上口诀》
1. 阳脉节制明,阴经直开清,两经相通而,各反物壮元。

2. 上六经开放,始入脏腑言,九丹特藏秘,拟术穴数多。

三、《六脏注藏证》口诀
1. 尺胃肾脉伏,心肝络藏真,气虚血虚传,三阳六腑藏。

2. 病症少生者,多生反下入,独藏发表明,胜负尽在中。

四、《五气耗散证》口诀
1. 气虚实耗淡,耗散必待研,当求候与妥,未定调与攘。

2. 二虚择少体,三实择脉根,定失若有损,补泻以病症。

五、《四诊索别证》口诀
1. 四诊辨本真,其病以形象,原位索原病,脉病定未定。

2. 听诊入未病,视诊以脉证,摩诊形气变,闻诊正别细。

六、《治法综合口诀》
1. 酒法伤寒急,针灸实失补,汤药病有至,草药饮下去。

2. 八法兼用诀,四穴救时病,中药取归趣,调胃收元气。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列表:1.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病理机制:邪袭太阳经,卫阳受遏,营卫失和。

•治则方药:辛温发汗,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2.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病理机制:邪入阳明经,里热炽盛,伤津耗液。

•治则方药:清泻阳明,白虎汤或承气汤等。

3.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阳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

•治则方药: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等。

4.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弱等。

•病理机制:邪犯太阴经,脾胃受损,运化失职。

•治则方药:温中散寒,理中汤或四逆汤等。

5.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脉微细、但欲寐、身热不恶寒、神疲欲寐、口干咽燥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阴经,心肾受损,阴阳失调。

•治则方药:扶阳救逆,真武汤或附子汤等。

6.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欲绝等。

•病理机制:邪入厥阴经,阴阳错杂,气血逆乱。

•治则方药:温阳散寒,乌梅丸等。

请注意,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六经辨证

(中医)六经辨证

(中医)六经辨证一、概念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在《伤寒论》中将外感热病演变过程所表现的各种证候归纳为三阴三阳六大类型,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合称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合称三阴病),是外感热病的重要辨证方法之一,作为论治伤寒的辨证依据,后世称为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从病变的部位分: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三阴病则统属于里;从病变的性质分:凡抗病力强盛,病势亢奋,表现为热证、实证的,为三阳病;凡抗病力衰弱,病势虚衰,表现为寒证、虚证的,属三阴病。

二、常见证型及表现(一)太阳病证太阳病多出现于外感病的早期阶段。

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和感受风寒之邪有所偏重,又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两种。

1.太阳中风证:是风邪袭表,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项痛,汗自出,脉浮缓。

2.太阳伤寒证:是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骨节酸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二)阳明经病阳明病为表邪入里,化热化燥的里热实证,是外感病过程中,阳气偏亢,邪热极盛的阶段。

阳明病分为阳明热证和阳明实证两大类型。

1.阳明热证临床表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大渴,脉洪大,舌苔黄燥。

2.阳明实证临床表现:午后潮热,汗出连绵,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三)少阳病证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在发展过程中,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尚未入阳明之里,邪犯少阳胆腑,具有枢机不运、经气不利的病理特征,又称少阳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四)太阴病证太阴病性质属于脾胃虚寒证。

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也可因脾阳不足或寒邪直接侵袭太阴而成。

临床表现:腹满时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象缓弱。

(五)少阴病证少阴病属全身性里虚证,病位主要在心肾。

中医六经辨证

中医六经辨证

中医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一、太阳病证包括太阳经证与太阳腑证。

1.太阳经证太阳经证,是指太阳经受外邪侵袭、邪在肌表,经气不利而出现的临床证候。

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

(1)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出现的一种临床证候。

临床上亦称之为表虚证。

临床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有时可见鼻鸣干呕。

桂枝汤主之。

(2)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袭表,太阳经气不利,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麻黄汤主之。

2.太阳腑证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邪不解,内传入腑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包括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是指外邪不解,内舍于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蓄水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为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五苓散主之。

(2)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是指外邪入里化热,随经深入下焦,邪热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膀胱少腹部位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为少腹急结,硬满疼痛,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或不利,或大便色黑,舌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

桃核承气汤主之。

二、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是指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内传阳明或本经自病而起邪热炽盛,伤津成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为外感病的极期阶段,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基本特征。

病位主要在肠胃,病性属里、热、实。

根据邪热入里是否与肠中积滞互结,而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可编辑全文】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通常是以六经传变之次第排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六经相续相通。

阴阳之经原互相表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

凡互为表里者,阴阳之经并行,阳行于表,阴行于里。

这样的排序,是以《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的理论为基准:【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侠(同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咽喉),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1、太阳经太阳亦称“隆阳”,是阳气旺盛之经。

阳气循膀胱经脉达于肌表,敷布于全身。

太阳处于他经之外,故主表,排序在前。

寒邪侵袭在表,即太阳时相中阴超过自身本位而侵犯到阳的本位上,发为太阳病。

2、阳明经阳明,有阳气旺盛的涵义,是阳气发展的高峰阶段,阳热之气旺盛到了极点的恶象征。

阳气的升发超过了在外的阴的正常约束,阳热之气无法正常收降导致,即为阳明病。

3、少阳经少阳,有阳气初生的含义,故又有“小阳”、“幼阳”、“稚阳”之称。

少阳之火为“少火”,“少火生气”,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此火温养。

若邪犯少阳,胆气郁结,则生理性“少火”就变为病理性的“壮火”,“壮火食气”,故少阳为病多以火气病变为主。

阴寒之邪侵犯半表半里,即少阳时相中阴超过了它的本位,使阳气郁滞,发为本病。

4、太阴经太阴,有阴气旺盛的意思,因其位于三阴之表,故又有"太阴为开"之说。

太阴病中之"太阴",主要是指脾(胃)而言。

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根,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病由所生。

太阴时相中阴侵犯了阳的本位,形成了内阴外阳的气逆格局。

六经辨证及思维导图

六经辨证及思维导图

六经辨证及思维导图六经辨证是一种整合传统经典著作的方法,旨在通过辨证思维来深入理解经典的核心内容和精髓。

而思维导图则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帮助我们以图形化方式组织和表示思维、概念和想法。

本文将探讨六经辨证,并结合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

一、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对六部经典著作进行综合辨析的一种学术方法。

这六部经典包括《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周礼》和《春秋》。

通过对这些经典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智慧和思想,帮助我们理解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六经辨证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经典的阐释和对话,挖掘出经典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这种方法强调整合性思维,通过将不同经典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框架。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方式呈现思维和概念的工具。

它以中心主题为起点,通过连接不同的关键词和关联性的线条,将各个概念和思维构建成一个具有层级和结构的图形化表达。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梳理逻辑、展现观点,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六经辨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各经典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

例如,我们可以以《易经》为中心,并通过连接线条将其他经典中的关键概念和思想与之相关联。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易经》对于人生哲学、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方面的思考。

思维导图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更形象地呈现出来。

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种直观性和可视化的表达方式,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六经的精髓。

三、应用实例下面以《易经》为例来展示思维导图在六经辨证中的应用。

(在这里展示一张用思维导图工具绘制的《易经》思维导图,并进行适当的描述和解读)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易经》的核心概念,如阴阳、八卦、变化等,并将其与其他经典中的相关概念联系起来。

中医诊断学中的六经辨证法

中医诊断学中的六经辨证法

THANKS
感谢观看
阳明病证辨识与治疗原则
阳明病证辨识
阳明病是外感病的里热实证阶段,表 现为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症 状。
治疗原则
清热生津,通腑泄热。选用白虎汤、 承气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少阳病证辨识与治疗原则
少阳病证辨识
少阳病是外感病的半表半里证阶段,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症 状。
治疗原则
和解少阳,扶正祛邪。选用小柴胡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的六经辨证施治
太阴病辨证
腹满时痛、自利不渴,舌 淡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治疗以温中散寒、健脾燥 湿为主,如理中丸等。
少阴病辨证
脉微细,但欲寐。治疗以 回阳救逆、滋阴降火为主 ,如四逆汤、黄连阿胶汤 等。
厥阴病辨证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 热、饥而不欲食,脉弦细 。治疗以寒热并用、攻补 兼施为主,如乌梅丸等。
提高中医诊断水平
01
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六经辨证法,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促进中医现代化发展
02
将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与科技手段引入六经辨证中,推动中医诊
断学的现代化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需求。
弘扬中医文化
03
六经辨证作为中医经典理论之一,其发展和创新有助于弘扬中
医文化,提升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太阴病辨证
带下病、妊娠呕吐等,治疗以温中散 寒、健脾燥湿为主,如理中丸、香砂 六君子汤等加减应用。
少阴病辨证
闭经、不孕症等,治疗以滋阴降火 、温补肾阳为主,如黄连阿胶汤、 右归丸等加减应用。
厥阴病辨证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治疗以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为主,如乌梅 丸、温经汤等加减应用。

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

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

沈明宗是明朝末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所著的《伤寒六经辨证》是伤寒方面的重要专著之一。

该书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强调在治疗伤寒病时,必须结合疾病的证候和病程,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沈明宗在《伤寒六经辨证》中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分别是:
1. 太阳病辨:太阳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配合头痛、身痛、恶寒等症状,辨证依据是表证。

治疗要以汗为主,并注重防止“表里不分”和“误伤正气”。

2. 少阳病辨:少阳病以黄疸为主要表现,配合胁痛、呕恶等症状,辨证依据是中证。

治疗时以清解少阳、利胆为主,兼顾导致少阳病的心理因素。

3. 足阳明病辨:足阳明病以里急后重、口渴等胃肠症状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里证。

治疗时应以泻下为主,还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4. 少阴病辨:少阴病以高热、盗汗等肾证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较深的里证。

治疗时主要以滋养阴液为主,兼顾调节
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5. 太阴病辨:太阴病以腹痛、腹泻等寒证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里寒证。

治疗时应以温里祛寒为主,还应注意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6. 厥阴病辨:厥阴病以心悸、胁痛等心血证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失调。

治疗时应以调节心理和生活方式为主,兼顾药物治疗。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

《伤寒论》包括多种热性病。

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病。

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厥阴等六种类型,,并以此进行辨证外并以此进行辨证外,,又说明了有关病证的传变关系变关系。

此外此外,,它还用八纲分析病情它还用八纲分析病情,,如认为六经中的三阳证多属热证热证、、实证的阳性病证实证的阳性病证;;三阴证多为寒证三阴证多为寒证、、虚证的阴性病证虚证的阴性病证。

六经与八纲的相互配合与八纲的相互配合,,不仅扩大了六经的适应范围不仅扩大了六经的适应范围,,也在辨证用药上有了较明确的准则。

那么,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呢?【太阳证】太阳证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太阳经证的主要证候:如为太阳中风证,则有头痛、发热、出汗出汗、、恶风恶风,,脉浮缓等表现脉浮缓等表现;;若病人恶寒发热若病人恶寒发热、、头身痛头身痛、、骨节疼痛、腰痛、无汗或有咳喘、脉浮紧,则为太阳伤寒证。

(2)太阳腑证的主要证候:①蓄水证蓄水证::发热发热、、汗出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烦渴或渴欲饮水、、进水则呕进水则呕,,小便不通畅,脉浮。

②蓄血证蓄血证::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情绪躁动如要发狂情绪躁动如要发狂,,小便通畅。

【阳明证】阳明证也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阳明经证的主要证候阳明经证的主要证候::身热身热、、出汗出汗,,口渴喜喝水口渴喜喝水,,心烦心烦,,苔黄而干燥,脉洪大。

(2)阴明腑证的主要证候;身热,日晡)阴明腑证的主要证候;身热,日晡((午后午后))潮热,汗出连绵,便秘便秘,,腹胀满腹胀满,,疼痛拒按疼痛拒按,,烦躁烦躁,,或胡言乱语或胡言乱语,,甚则神志不清甚则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苔黄燥,脉实有力。

【少阳证】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心烦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喉干,眼花,舌苔白滑,脉多弦象。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六经理论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六经理论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六经理论辨证施治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六经理论则是中医经典《伤寒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六经理论为中医内科学的辨证施治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指导,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依据病邪侵袭的经络、脏腑的盛衰、正气的强弱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六个不同的证候类型。

在中医内科学中,太阳病多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

患者常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现。

例如感冒初起,若见上述症状,可判断为太阳病。

此时治疗当以解表散寒为主,常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麻黄汤适用于恶寒重、无汗、脉浮紧的风寒表实证;桂枝汤则适用于恶风、有汗、脉浮缓的风寒表虚证。

阳明病多为正邪交争激烈,热盛于内的阶段。

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口渴、脉洪大等阳明经证,或腹胀满、便秘、潮热、谵语等阳明腑实证。

对于阳明经证,常用白虎汤清热生津;阳明腑实证则用承气汤类方剂通腑泻热。

少阳病处于半表半里之间,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常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能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太阴病多为脾阳虚衰,寒湿内阻。

患者常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等症状。

治疗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理中汤是常用方剂。

少阴病主要涉及心肾两脏,有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之分。

少阴寒化证表现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等,可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少阴热化证则有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等,可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

厥阴病是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病情较为复杂,多表现为寒热错杂。

常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症状。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常用方。

在实际的中医内科学临床应用中,六经理论并非孤立地运用,而是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相互结合。

例如,咳嗽一病,若患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可考虑为太阳病,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胡希恕六经体系辨证思路

胡希恕六经体系辨证思路

胡希恕六经体系辨证思路
胡希恕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六经体系辨证思路,用于研究和理解经典文献。

这个思路包括六方面的要素,分别是观点、依据、辩证、特质、调整和意义。

首先,观点是指经典文献中所要传达的主要思想或观点。

研究者需要仔细阅读文献,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依据是指支持作者观点的证据、理论或理念。

研究者需要找到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挖掘出有力的依据来支持作者的观点。

第三,辩证是指对观点和依据进行辩证分析和讨论。

研究者应该思考文献中存在的对立观点和争议,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性的辩证思考。

第四,特质是指经典文献中所呈现出的独特性和特点。

研究者需要关注文献中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表达方式等,从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思想内容。

第五,调整是指研究者对自身观点和理解的修正和调整。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能会发现观点不够准确或有误解,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最后,意义是指从经典文献中获取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者需要思考文献对当下社会和个体的启迪和指导作用,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通过胡希恕的六经体系辨证思路,研究者可以深入研究和理解经
典文献,揭示其内在思想和文化内涵。

这一思路不仅适用于古代经典文献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现代文献的分析和解读。

临床如何应用六经辨证

临床如何应用六经辨证

临床如何应用六经辨证中医六经辨证学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六经辨证的正确应用,中医师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探讨临床如何应用六经辨证,以期为广大中医师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六经辨证概述六经辨证是指通过对六经(包括太阳、阳明、少阴、厥阴、少阳、太阴六经)的辨证来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方法。

这种辨证法是中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贯穿于中医诊疗的始终。

根据《黄帝内经》,六经辨证包括六经辨色、六经舌诊、六经脉诊等多种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六经望、闻、问、切。

二、阳虚阴盛证在临床中,常见到的一种疾病模式是阳虚阴盛证。

阳虚阴盛是指机体阳气不足,阴气相对盛亢的状况。

患者常见畏寒怕冷、肢端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

根据六经辨证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望、问、切等得出阳虚阴盛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寻常疾病的六经辨证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师常常遇到一些寻常疾病,如感冒、发热、腹泻等。

这些疾病看似简单,但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

以感冒为例,如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可以根据其所属的六经来辨证,如太阳经证、阳明经证等,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四、中医六经辨证与现代医学结合在现代医学中,虽然有了先进的检查技术和药物治疗手段,但中医六经辨证作为传统的诊疗方法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

许多疾病并非单一的病因病机,而是综合多种因素的结果。

通过六经辨证,中医师能够从整体、动态的角度分析病情,找出病因所在,并制定出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五、六经辨证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如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帕金森病等,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效果不佳。

而中医六经辨证具有辨证施治的特点,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中医师能够准确定位病灶,找出病因,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

六、结语中医六经辨证学说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智慧。

中医诊断 六经辨证(新)

中医诊断 六经辨证(新)


位置——阴经之尽,阳经之始,阴中有阳
厥阴 生理——主司阴阳之气的交接

病理——病至厥阴,势必干扰阴阳出入和交接之

机,产生阴阳逆乱、变化多端的病变。


厥阴病特点

阴阳对峙 寒热错杂 厥热胜负

上热——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
【临床表现】

下寒——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六经病证的传变
(一) 传经:由某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四、太阴病证
【含义】由多种原因所致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特点】 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为里虚寒湿证。

脾胃虚寒,寒湿凝滞,阻塞气机 时腹自痛(腹痛时发)
寒湿犯胃,胃失和降 呕吐
【临床表现】 中阳不振,脾失健运 食不下(食欲不振),自利(腹泻)
三、少阳病证
半表半里证 为邪犯少阳胆经,枢机不利,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邪热侵犯少阳胆腑,胆热上炎灼津 口苦、咽干、目眩

临床 表现
正邪相争于半表半里之间,邪胜则恶寒,正盛则发热 邪郁少阳,经气不利 胸胁苦满
寒热往来

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默默不欲饮食,欲呕


邪在少阳,气不条达 脉弦
小柴胡汤


特点
只有无形邪热
白虎汤

大热 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大汗 里热炽盛,迫津外泄

四大症 大渴 热盛及汗出伤津
【表现】
脉洪大 阳热亢盛,正邪剧争

面赤
热盛,气血沸涌

心烦
热扰心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辩证方法六经辨证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

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中文名六经辨证年代汉代作者张仲景记载《伤寒论》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 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 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

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治则方药1.太阳经证治法(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 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

而邪之去路,当以寒凉开浊门以泄痢,得泄则中焦轻寒,而余阳借诸经反归而致,则中焦热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

2.太阳腑证治法(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 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

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

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

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病理机制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治则方药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

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

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

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概括: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

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

病理机制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

邪在胆而逆(影响)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

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

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治则方药1.少阳正治法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

所以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

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然而,少阳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因为少阳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里作用的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正治方。

2:少阳兼证治法(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 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 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热气( 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中。

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

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病理机制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

寒湿犯胃故呕吐。

胃气呆滞故食不下。

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治则方药1.太阴病正治法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

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

《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1) 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 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理机制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

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

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治则方药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

厥少热多自愈。

1.厥阴病证治法(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

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

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

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