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72核能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合集下载

《核能》教案(人教新课标物理九年级)

《核能》教案(人教新课标物理九年级)

第三节核能(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核能和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3.介绍我国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具铀核裂变、链式反应以及原子弹、氢弹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挂图,我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录像资料及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科学家们在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极其微小的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也是可以变化的。

为了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们尝试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最初是用α粒子去轰击,后来又用质子、中子去轰击,发现都能引起原子核的变化——核反应,而且发现在某些核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把它叫做核能。

2.进行新课板书:〈第三节核能〉(1)什么叫核能?板书:〈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做核能,也叫原子能。

〉(2)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教师:经过科学家们的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释放核能可以有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两条途径。

①重核的裂变教师结合课本图14-6或挂图讲解: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去轰击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的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物体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核能转化成周围物体的内能。

实验表明,裂变时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千克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煤燃料时放出能量的2.5×106倍。

从图中看到,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维持铀核的不断裂变呢?科学家们从实验中发现,(指着链式反应的挂图讲解)铀-235核在受到中子的轰击后,裂变成2个差不多大小的新粒子的同时,还释放出2~3个新中子,这2~3个中子又去轰击其它铀235核,引起2~3个新铀核裂变,又各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去轰击更多的轴核发生裂变……随着一个轴核裂变的发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铀核发生裂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docx

第二节核能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常识性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 常识性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以及核 反应堆的作用。

二、 过程与方法1. 常识性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

2. 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 启发学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教学重点了解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核聚变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

教学难点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

教学准备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链式反应的挂图(幻灯片或课件显示原子、原子核的结构和链式 反应的情况)、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出示原子弹爆炸的挂图,播放日本核泄漏、原子弹的 爆炸实况。

【提出问题】科学家通过对放射现象的发现和研究, 利用高速粒子轰击原子核时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 的,在某些改变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有同学能够说说核能的的威力吗?学生观察仔细思 考。

了解核武器的威 力。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 引入新课观看图片认真思 考。

并提出相关感兴趣 的物理问题。

激发学生热爱祖 国、热爱自然、探 科学的美好情操。

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原子、原子核和核能(1)原子结构示意图(2)利用图片感知原子体积的大小原子弹爆炸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设计意图】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揭示问题】科学家通过对放射现象发现和研究,认识到原子核内还有结构。

(出示图片)观看原子结构结合化学知识讨论。

质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学生说出原子结构的组成?(小组讨论)讲述: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

【问题设置】原子有多小呢?【启发】: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它们集中在原子的中心,形成一个小小的原子核,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大广场中央一小块弹丸之地,请看图:【出示图片】原子体积的大小。

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17.2 核能》教案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的
1、了解核能的由来,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3、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说法是否正确。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面性。

教学重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源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收集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用以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小男孩”是什么武器?
2、核武器是怎么产生的?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部分知识
2.进行新课
(一)、原子结构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
二、什么是核能
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三、核裂变
1、概念: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就叫做核裂变。

2、链式反应示意图:参照书图
核反应堆
四、核聚变
1、概念: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更大的核能,这就是核聚变,也叫热核反应。

2、热核反应示意图:
总结:
板书设计: 17.2核能
一原子、原子核二、核能三、裂变四、聚变
布置作业:A类复习本节内容B类物理基础训练
课后反思:。

九年级下册物理《核能》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物理《核能》教案、教学设计
2.实践作业:
-设计一个小型实验,验证质量亏损现象,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调查身边核能应用实例,如核电站、核技术产品等,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撰写调查报告。
3.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核能相关的科普书籍和文章,让学生了解核能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观看核能相关的纪录片,了解核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5.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核能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核能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核能的奥妙,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实践作业要注重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4.拓展阅读和思考题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5.小组合作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4.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核能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核能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核能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核能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核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
(二)讲授新知
1.核能基本概念:讲解核能的定义、来源及特点,通过示意图和动画,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核反应过程。
2.核反应原理:详细讲解核裂变和核聚变的过程,解释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3.核能应用:介绍核能发电的原理和过程,阐述核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最新-九年级物理 172核能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最新-九年级物理 172核能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核能导学案(共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况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过程与方法本节的学习方法应以阅读讨论为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利用核能利与弊的讨论,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2)通过了解核能的和平利用过程,认识到科学之路是艰苦的,激发学生献身于这一事业的决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难点: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学具教具:链式反应模型、各种挂图。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学)1、引入: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是核武器.同学们能否说得具体一些呢?原子弹、氢弹.那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的巨大能量是怎样得来的?这时学生似乎不像刚才那么明白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收获这些知识,解决同学们想弄清的,长久以来所闲惑的问题.不仅能明白以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知道更多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2、同学们知道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质子和中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许多带正电的质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中,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很大的相互排斥的力.那么,为什么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还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呢?3、指出:原子核内的各个粒子质子和中子正是依靠强大的核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惊人的能量.我们怎样利用原子核内的这种巨大的能量呢?4、引导学生看书P151---P154,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

二、完成预习作业(验)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有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能也叫.有两条途径可以获得核能,即和其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进行人工控制,因此还不能用来发电.2.把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上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做,对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至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它的核心部分是.4.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太阳释放出的能量就是这种变化,人们根据这种原理制成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的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能轰击其铀核,这样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三:交流合作(讲)1、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

九年级物理下册《核能》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下册《核能》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下册《核能》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核能的基本概念,知道核能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掌握核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链式反应、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概念;
3.熟悉目前核能的利用方式,了解核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措施;
4.了解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5.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核能相关的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核能应用与评价能力。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2.核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核能发展的未来趋势。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核能知识的掌握,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核能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核能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核能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视基础知识巩固,帮助学生建立核能与已有知识的联系,降低学习难度;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核能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学生对核能的恐惧心理;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以核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引入核能的应用和发展;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直观展示核能原理和核电站结构,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核能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核能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分析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核能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九年级物理下册 22.2 核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7)

九年级物理下册 22.2 核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7)

核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核能、裂变、聚变,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自学能力。

⑵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与探究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面性。

⑵引导学生开发新能源的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能源与环保的关系。

⑶增强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心。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一、引导新课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能源和能源的利用,大家回顾一下,目前使用的常规能源有哪些?教师: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煤、石油、天然气学生:1、提高能源利用率;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二、学生自学质疑原子、原子核要求学生能自行独立完成,三、利用多媒体探究核能介绍:原子核靠强大的核力结合在一起,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核能。

这种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从核内释放出的能量,叫核能。

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裂变和聚变。

裂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百度搜索2~3张关于裂变图片。

教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各个裂变图片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用中子轰击较大原子核,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叫裂变。

教师: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时,还有什么?教师:两个中子会不会又去轰击其它原子核?教师:这些中子又会去轰击其它铀核,导致一系列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

这就是链式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点击百度主页“网页”,在搜索窗口输入“链式反应.SWF”,并进行搜索。

教师:控制链式反应可以建立核电站。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的作用就是控制链式反应。

如果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就制成了原子弹。

教师:请同学们用上述的方法在百度图片中搜索“核电站的图片”,欣赏第一张原理图。

教师: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各投放一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

核能【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Ⅰ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Ⅰ3.放射性污染和防护Ⅰ4.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Ⅱ5.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Ⅰ6.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Ⅰ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Ⅰ二、命题落点1.三种射线在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正交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

如例1。

2.α衰变和β衰变次数的确定方法。

如例2。

3.重要的核反应方程。

如例3。

4.半衰期的有关计算。

如例4。

5.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如例5。

6.衰变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讨论。

如例6。

7.核反应与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如例7。

【典例精析】例1:如图15—2—1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向右射出后,在匀强磁场中α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上,β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下,轨迹都是圆弧。

由于α粒子速度约是光速的1/10,而β粒子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在同样的混合场中不可能都做直线运动(如果一个打在b,则另一个必然打在b点下方。

)答案:AC。

例2.近年来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科学家们在观察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所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AZ X经过6次α衰图15—2—1变后成为253100Fm ,由此可以判定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依次是A.124,259B.124,265C.112,265D.112,277 解析:每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因此该超重元素的质量数应是277,电荷数应是112,选D 。

九年级物理17.2核能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17.2核能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核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核能、裂变和聚变。

2、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动手动脑学物理上的习题锻炼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到: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核能、裂变和聚变教学难点:链式反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简单回顾上节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电能 B.风能 C.核能 D.水能●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 B.风能 C.太阳能 D.水的动能2.复习第十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原子: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其电荷量跟电子的电荷量相等,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36倍;中子不带电,质量跟质子质量几乎相同。

(二)引入新课二战中,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加快了二战的结束,原子弹有着怎样的威力呢?和平时期,核能的利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我国在此方面还属于滞后状态,这更需要大家好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去发展它,早日赶上并超过世界强国。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核能的知识。

(三)新课教学1、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裂变现象: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时,使其分裂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链式反应: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

模拟演示链式反应: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裂变持续进行的条件:第一,有足够的比较大的原子核;第二,链式反应。

大原子裂变核能的应用:对链式反应加以控制:核电站链式反应不加以控制:原子弹3、聚变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核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核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核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核能”“裂变”和“聚变”三部分构成。

学生对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等概念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讲解。

本节内容较多,而课堂时间有限,要想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把握各环节的时间很重要。

因此老师要提前布置各学习小组搜集与核能相关的资料。

如原子弹、氢弹研制、爆炸、我国核研究成果、核电站建设、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日本地震引起的全球性对核辐射的恐慌等文字图片资料。

老师除了和学生一起准备相关资料外,还要制作《链式反应》和《热核反应》Flash动画等上课用课件。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

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学习,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增强热爱和平及强军强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

难点: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

四、教学手段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

本节课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老师主导作用,教学中核裂变、核聚变过程、链式反应主要是通过动画演示、视频影像观看、老师讲解和学生模拟活动完成等形式完成。

原子结构以复习提问的形式回顾,通过图片和数据资料展示明确。

核电站、核能利用及研究发展前景等知识主要是利用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老师补充总结等方式进行。

核能和平利用和危害则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形式进行。

五、板书设计第2节核能一.核能二.裂变1.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1.链式反应:可控制----核反应堆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不可控制—原子弹电子(带负电)2.核能:由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核能。

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2节 核能教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2节 核能教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2节核能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核能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了解获取核能的两种方式2.裂变了解裂变和链反应以及核电站3.聚变了解聚变以及反应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播放核爆炸时的视频。

了解核能观看视频,感受核爆炸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了解核能利用的可能性。

原子核在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结构吗?核能是如何产生的呢?从问题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核能活动1:展示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忆原子的结构组成。

请回答: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结构吗?电子为什么会绕核运动?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吸引电子绕核转动。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

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非常小,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一旦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探究点二裂变展示核裂变的资料:1934~1938年间,科学家利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铀235,使其裂变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3个新的中子。

活动1: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且释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应不断进行呢?实验:利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

利用类比的方法来模拟研究核裂变过程如果去掉其中火柴(1),火柴(2)、(3)会燃烧吗?展示链式反应原理的挂图或动画。

链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就如前面所见的原子弹。

(播放纪录片广岛原子弹爆炸)核能发电:活动2:在链式反应中,可以通过控制中子数量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可控的核裂变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动力航母等。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学设计优质课资料《核能》教学设计江苏南京29中致远校区殷发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了解原子、原子核结构。

2.知道获取核能有两个途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类比的方式来研究核裂变的进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核能的长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

采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核能和利用和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由“核能”、“裂变”和“聚变”三部份组成的。

核能主如果由于原子结构发生改变时,就可以释放出庞大的能量,所以要了解核能,首先要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超级小,其结构抽象,对于核的由来不易理解,它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重核可以割裂成质量较小的核,这是裂变;一样,质量较小的核可以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这就是聚变。

在核反映的进程中会释放出庞大的能量,而且反映时间较短,若是不加以控制,则无法被人类的正常利用,只能做成破坏超级强的原子弹和氢弹等。

在核反映中应用的原料及废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对人类会产生危害,所以利用核能时还要注重安全利用。

重点:核能的由来及其长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难点:裂变和聚变。

三、教学策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近几十年人类消耗的能源总量在快速上升,而且能源结构主如果以化石能源为主,人类已面对能源危机。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开发利用新能源,核能就是此刻利用较多的新能源。

要了解核能的由来就要对原子结构有所了解,所以可以从原子结构开始研究,当原子核发生转变时,会对外释放大量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原子核发生改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原子核割裂成多个原子核,这是裂变;另一种是几个原子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这就是聚变。

通过原子弹、氢弹爆炸了解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放出庞大的能量,如何利用这种能量呢?对裂变进行分析,了解链式反映的进程,可以通过火柴实验的模拟链式反映,若是核反映的速度可以控制,则人类就可利用裂变时释放的能量,这就是可控核裂变。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能》教案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能》教案

《核能》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该节介绍能源家族中较新型的能源——核能,根本内容有原子核、核能、裂变、聚变和链式反响几个概念以及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对于核能这样的新型能源,初中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学生对于究竟核能是如何产生的,它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核能都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等认识不多,在生活中也很难遇见,所以教学中建立物理场景是突破口。

将微观世界的现象放大,给学生形象的认识。

同时应该将链式反响等类似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核能、裂变、链式反响和聚变的有关知识。

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了解核能奥秘的兴趣,正确认识核能的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开展的意识。

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效劳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可控链式反响,和平利用核能。

【教学难点】知道链式反响及发生的条件;了解核聚变,知道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了大量的影片,有珍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的电影视频和氢弹爆炸的视频,利用Flash动画建模制作的核聚变、核裂变和链式反响的原理模型,还利用图片介绍了二战中投入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及我国的几所大型的核电站。

而自主学习课件整体以核能专题网站为框架将各个教学环节加以整合,不仅信息量大、共享性高,而且能给学生的自主个性学习提供平台!【课前准备】教师:核能专题网站学生:【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202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果说地震海啸纯属天灾无法防止,然而核泄漏危机却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祸。

经受地震及海啸袭击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并引发核泄漏事故。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核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核能

第2節核能教學目標知識要點課標要求1.核能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組成,瞭解獲取核能的兩種方式2.裂變瞭解裂變和鏈反應以及核電站3.聚變瞭解聚變以及反應過程教學過程新課引入播放核爆炸時的視頻。

瞭解核能觀看視頻,感受核爆炸時產生的巨大能量,瞭解核能利用的可能性。

原子核在發生變化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那麼你瞭解原子的結構嗎?核能是如何產生的呢?從問題中導入新課。

合作探究探究點一核能活動1:展示原子結構的掛圖或投影,回憶原子的結構組成。

請回答: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結構嗎?電子為什麼會繞核運動?學生交流、討論後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電子在繞核運動。

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它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原子核中的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吸引電子繞核轉動。

原子的品質幾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的品質幾乎相同。

原子核的體積相對於原子的體積來說非常小,相當於足球場上的一個雞蛋。

質子和中子依靠強大的核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們分裂或結合是極其困難的。

但是,一旦原子核發生變化時,就可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這種能量被稱為核能。

探究點二裂變展示核裂變的資料:1934~1938年間,科學家利用中子轟擊品質較大的鈾235,使其裂變成兩個品質較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2~3個新的中子。

活動1:鈾235只有在中子的轟擊下才能發生裂變且釋放出核能,那麼是不是要不斷地從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應不斷進行呢?實驗:利用火柴模擬鏈式反應。

利用類比的方法來模擬研究核裂變過程如果去掉其中火柴(1),火柴(2)、(3)會燃燒嗎?展示鏈式反應原理的掛圖或動畫。

鏈式反應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會在一瞬間發生裂變,釋放巨大的能量,產生極大的破壞性,就如前面所見的原子彈。

(播放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核能發電:活動2:在鏈式反應中,可以通過控制中子數量來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

可控的核裂變在實際中有什麼應用呢?學生討論、交流後回答:可以用於核能發電、核動力航母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核能
(一)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常识性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以及核反应堆的作用。

3.常识性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

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二)教具
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链式反应的挂图(能用幻灯显示原子、原子核的结构和链式反应的情况更好)。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板书:核能
指出核能是一种先进的、可以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目前世界上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已有400多个。

其年发电量约占全球年发电总量的17%,到下世纪,核能有时能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能源。

要了解核能是怎么回事,就需要从物质结构——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起。

2.新课
板书: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提问:请根据化学课中讲过的内容,说说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情况?
教师展示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归纳小结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明确: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区域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组成的。

板书:
讲述:本世纪初,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原子和有子核的组成有了正确的认识,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在改变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核能,简称核能,通常也叫原子能(确切地说,原子能应是原子核能的缩写代名词)。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得蕴藏在原子核里的大量核能呢?
旁注:在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有广阔的空间,而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则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此注供教师参考。

板书:裂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讲裂变那一段课文。

提出其注意:
(1)裂变指的是什么现象;
(观察教材上铀核裂变的示意图,结合阅读课文中的讲述,了解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是怎么回事;
了解裂变释放出的核能十分巨大。

提问:什么叫裂变?
l千克铀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多少倍?
旁注:检查学生阅读教材的效果。

教师小结并强调:用中子轰击铀235,铀核(质量大的核)会分裂成两部分(两个中等质量的核),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简称裂变。

根据书上提供的数据很容易算出,1千克铀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2.5×106(250万)倍。

由此可知,裂变是获得大量核能的重要途径。

板书:链式反应
教师展示链式反应挂图并讲述:
用中子轰击铀核,才能使铀核发生裂变,放出能量。

如果外界的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

然而实验表明,铀核分裂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一点的意义特别重要。

因为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它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

这些铀核分裂时,同样放出中子,从而引起更多的铀核发生裂变。

于是裂变反应便会链锁式地自行持续下去。

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时间(约百万分之几秒)会释放出大量核能,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让学生看教材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引起蘑菇状烟云的示意图(说明:原子弹爆炸时,立刻发出强烈的闪光,可照亮100千米以内的天空和地面,闪光后,天空出现一个火球,并迅速上升。

火球冷却后变成褐色烟云,同时地面上升起的尘土和烟柱一起形成可上升到15千米高空的蘑菇状烟云。

原子弹爆炸时还发出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几十千米以外也可听到)。

讲述:为便于和平利用核能,必须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缓慢而又平稳地释放出来。

为此,人们制成了一种专门装置。

板书:核反应堆——能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

让学生看教材上我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外貌图(彩图,说明:建造核反应堆,对材料、技术、安全防护设施等都有很高、很严的要求。

不但需要解决很多核物理问题,也要求材料科学、电子学、自动控制学等解决许多困难问题。

能自行设计、制造核反应堆,表明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和平利用核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板书:聚变——获得大量核能的另一重要途径
讲述:科学家们发现,某些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核聚变,简称聚变。

让学生看教材上一个氘(dao)核和一个氚(chuan)核结合成一个氦核的聚变反应示意图(说明:一个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一个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它们发生聚变反应结合成由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的氦核时,要放出一个中子,并释放出核能).
氘核和氚核聚变时放出的能量要比等量的铀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几倍.
聚变需要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因此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自然界中,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1千万度以上,在那里就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正是由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地球上的人类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
前面讲过,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现象制成的.而另一种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则是利用轻核聚变现象制成的.
人们现在还不能有效地使聚变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从而和平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由于聚变不但放出的能量更多,而且所使用的原料来源也极为丰富,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例如,从几升海水中提出的氘在发生聚变后可以提供相当于燃烧1千多升石油放出的能量.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核聚变的人工控制(通常又叫可控或受控热核反应)这一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并取得了进展.(注: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欧洲的科学家们首次做成了可控核聚变实验,这是科学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人类向获得理想的能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要达到实用阶段,还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未来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旁注: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可以引发轻核的聚变反应.
我国自行设计的大型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一号”,已于80年代中期在四川省乐山市建成投入使用.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这个实验装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江泽民主席看了“中国环流一号”后,曾经指出:“受控核聚变是开发人类新能源的尖端项目.一旦实现,地球上的全部海水就会成为巨大的能源库,至少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尽管目前工程技术上还有一些困难,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突破.”
由以上的介绍可知,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前景是美好的.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我国必将做出自己的贡献.
3.总结与布置作业
讲述:这节课初步介绍了: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核能.获得核能的途径,一是裂变,二是聚变.
(3)什么是链式反应,什么是核反应堆,什么是原子弹、氢弹等.
(4)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核能,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这些内容是每个现代社会公民应具有的常识,它对于我们了解物理知识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发展高科技中的作用,都有重要意义.课后,同学们要认真再读读本节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板书:裂变和链式反应是怎么回事?
核反应堆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叫聚变?为什么说研究可控核聚变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
(四)设想、体会
1.本教案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人教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核能”一节为依据,并参考其它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有关内容编写的.
2.在教案中,着力通过介绍核能的常识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比建设和发展高科技中的作用,以利于激发学生逐步形成早期的科技觉醒意识.
3.力求讲述的内容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抓住重点,如对核裂变时释放出核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问题.只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大致有所了解,而对“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物体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则不做深究.又如对“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的问题,也只作为物理事实告诉学生,而不再做更多的解释.
4.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边讲、边展示教具为主,同时穿插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提问等.这样做既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培养自学能力.
5.经验证明,初中学生很希望了解有关核能的常识,按本教案的设计进行核能一节的教学,不难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