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必背基础
打印稿)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上册语文研究提供必背的基础知识点,帮
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课文知识点
1.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共包含多篇课文,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
的知识点和要点。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人物、情节
等要点。
写作知识点
1. 写作技巧:本册课本也涵盖了一些写作技巧,如描写、叙事、议论等。
同学们应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语法知识点
1.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还涉及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点,如词语搭配、主谓一致、动词的时态等。
同学们要注意研究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以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名词解释
1. 在语文研究中,有一些术语和概念需要同学们加以了解和记忆。
例如,修辞手法、修辞语、比喻、夸张等。
同学们应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
古诗词背诵
1.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还包含了一些古诗词的研究和背诵。
同学们应认真研究和背诵这些古诗词,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必背基础内容。
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祝大家学习顺利!。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供一个概述。
以下是
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课文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各篇课文,包括课文的背景、情节、主要人物
等要素。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掌握其意思和用法。
3.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型,了解其构造和运用。
二、基础知识复习
1. 复习词语的词义、拼音、词性等基本知识。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熟悉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能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三、阅读理解
1. 练习阅读短文或文章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分析短文或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掌握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推理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能力
1. 练习书写短文、作文等,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2. 学习合理组织语言,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避免语言错误。
五、背诵和默写
1. 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默写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巩固记忆和运用能力。
六、其他技巧
1. 注重语音语调的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坚持进行复习。
3. 多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概述,希望能对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祝您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
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4、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例如: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5、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二)《秋天的怀念》1、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试卷题目常见的一些术语(问题):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件

汉字读音
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包括多音 字和轻声字。
词语理解与运用
词语理解
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包括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 等。
词语运用
掌握常用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词语理解与运用练习
通过造句、填空、选择等方式进行练习,提高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能 力。
句子结构与表达
句子结构
说明文写作技巧运用
明确说明对象: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或概念进行说明。
采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 较等。 注意说明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易于理解。
议论文写作框架搭建
提出论点
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论证过程
运用事实、数据、事例等论据进行论证。
结论部分
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提出建议或呼吁。
亚洲文学经典
如《源氏物语》、《红楼梦》、《吉檀迦利》等,介绍其 作者、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在亚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初步了解
中西方文学的异同点
从文化背景、审美观念、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中西方文学的异同点。
中西方文学交流与融合
介绍中西方文学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中西方文学在相互影响下的融合与发展。
归纳总结
将细节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 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
推理判断能力训练
逻辑推理
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判断正误
对于文章中的观点和事实进行判 断,区分正确和错误的信息。
推理结论
根据推理结果得出结论,形成对 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阅读速度与准确性提高
限时阅读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速度。
第1-3单元基础知识点复习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3单元基础知识点【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字音字形】嗡wēng 朗润lǎng rùn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mài nong喉咙hóu lóng 应和yìng hè嘹亮liáo liàng 抖擞d ǒu sǒu烘托hōng tuō静默jìng mò风筝fēng zheng宛转wǎn zhuǎn 健壮jiàn zhuàng 黄晕huáng yùn 舒活shūhuó窠巢kēcháo 欣欣然xīn xīn rán呼朋引伴hūpéng yǐn bàn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 zhǎn繁花嫩叶fán huānèn yè朗润:明亮滋润。
酝酿: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文中指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相呼应。
嘹亮:声音圆润而响亮。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抖擞:振作。
健壮: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计,打算、计划。
【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1-3单元)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第一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子》、《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憔悴(qiáo)(cuì)姊(zǐ)妹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攲(qī)斜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
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
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
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
- 易错字音。
- 确凿(záo):不能误读为“zuó”。
- 菜畦(qí):“畦”字容易写错。
- 倜傥(tì tǎng):注意两个字的读音和写法。
- 易错字形。
- “云霄”的“霄”不能写成“宵”,“霄”指天空,“宵”指夜晚。
- “分歧”的“歧”不要写成“岐”。
- 多音字。
- 行:háng(银行)、xíng(行走)。
- 好:hǎo(好人)、hào(爱好)。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应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如“静谧”(安静)、“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等。
- 能够辨析近义词,如“奥秘”与“秘密”,“奥秘”侧重于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秘密”侧重于不公开、隐蔽的事情。
二、语法知识。
1. 词性。
- 实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学生”“书本”)、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如“跑”“看”)、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如“美丽”“高大”)、数词(表示数目,如“一”“二”)、量词(表示单位,如“个”“只”)、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我”“他”“这”)。
- 虚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等,如“很”“都”)、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如“在”“从”)、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和”“但是”)、助词(起辅助作用,如“的”“地”“得”)、叹词(表示感叹、呼唤等,如“啊”“哦”)、拟声词(模拟声音,如“汪汪”“喵喵”)。
2. 句子成分。
- 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如“我是学生”中的“我”。
- 谓语:陈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如“他跑了”中的“跑”。
- 宾语: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由名词、代词等充当,如“我看书”中的“书”。
- 定语:用来修饰名词,一般由形容词、名词等充当,如“美丽的花朵”中的“美丽”。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的构成与分类词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可以从词的构成和分类两个方面来认识它。
词的构成由词根、词缀和语素三个部分组成。
按构成方式可分为简单词、复合词;按词性分类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8类。
2. 语法基本概念语法是研究语言的规则和结构的学科,其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
如,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有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短语是句子中的成分,由词或词组组成,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3. 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中用以美化和增强表达效果的手段。
诸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常常被运用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二、阅读基础训练1. 理解文本意义理解文本意义是阅读的基础,需要读者通过理解词、句、段落,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及文中细节。
2. 分析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显现了作者的思路和观点,读者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常见的文章结构包括顺序、因果、对比、转折、问题解决等。
3. 掌握词汇运用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读者应该较为熟练地掌握常用词汇的意思和用法,遇到生词时需要联想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
三、写作基础训练1. 写作流程写作流程包括准备、构思、写作、修改四个步骤,其中构思是最关键的环节。
在构思时需要针对写作目的和受众设定明确的主题和要点,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充分准备和积累素材。
2. 描写技巧描写是写作中为读者呈现场景、人物特征、情感状态等形象内容的一种方式。
其中包括生动的细节描写、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描写等技巧。
3. 叙述文的写作叙述文是一种依照时间序列、事件发展顺序叙述事物经过的文体,结构通常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
在写作叙述文时应注意事件的连贯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避免内容跳跃和语言过于简单。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③字词积累: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
忠:诚心诚意。
习:温习。
处:据有,取。
所恶:厌恶,讨厌。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
④通假字:a.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b.是知也“知”通“智”,智慧C.诲女知之“女”通“汝”,你⑤古今异义:a.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信任b.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c.三古义:虚拟,泛指多今义:确实的数字⑥词类活用:a.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及时、按时。
b.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c.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是传授的知识”。
3、课文内容把握:①《理想》是一首现代史,诗人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告诉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②《行道树》一文中采用拟人修辞方法,展现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③《第一次真好》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④《白兔和月亮》是一则寓言。
两个转折,形成鲜明对比。
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⑤《落难的王子》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绘细致。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一、基础知识复习1. 文言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2. 现代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二、文学常识1. 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2.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名著和文学名篇的作者和内容三、写作能力1. 作文基础知识-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的组织方法-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2. 作文写作技巧- 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技巧四、阅读能力提高1. 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文章,把握主旨和细节- 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2.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的掌握和提升- 阅读中的注释和标记技巧五、听说能力训练1. 听力理解- 听取口头信息并作出回答- 根据听到的对话或短文进行判断和推理2. 口语表达- 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 运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六、诗词鉴赏1. 古代诗词选读- 鉴赏并背诵古代名篇- 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现代诗词选读- 鉴赏现代诗词作品- 理解现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七、其他复习要点1. 词语拼写和运用2. 古代文化知识3. 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4.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5. 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以上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希望同学们按照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涉及到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语言
文字、课文阅读与理解、作文等几个方面,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
一、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字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词语的概念及其构成方法,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句子的基本概念、符号和成分及其语义关系;
4.篇章的基本概念、段落和语段的构成方法及其语义关系。
二、语言文字
1.语言的基本特点、层次和功能;
2.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构造方法和组成结构,识字的技巧和方法;
3.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符号音值、拼读。
三、课文阅读与理解
1.课文的基本概念、标题、段落及其构成方法;
2.词句的理解和词语解释、语言点分析;
3.文本结构、主旨、语调、语气和情感。
四、作文
1.作文的基本类型和写作方法;
2.命题作文和自拟作文的写作要求;
3.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修辞技巧。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学生在学习语
文时应该掌握以上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多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掌握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要如何准备复习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一)1、温馨xÿn 诠quán释信服熬áo过嫩nân芽分歧qí 一霎shà时拆chüi散委屈qū 水波粼lín粼各得其所取决刹chà那间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焦躁zào不安憎zýng恨hân 瘫tün痪huàn 暴怒无常沉寂侍shì弄捶chuí打整宿xiǔ整宿翻来覆fù去憔qiáo悴cuì 央yüng求喜出望外絮xù絮叨düo叨仿膳shàn 敏感诀juã别淡雅深沉烂làn 漫泼泼洒洒猝cù然去世3、《羚羊木雕》(张之路):羚líng羊怦pýng怦直跳撒sü谎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允yǔn许仗zhàng义形影不离逮dǎi着玩抹mǒ眼泪树杈chà 满不在乎无可挽回脸颊jiá 攥zuàn着挨揍zîu 寒战(颤)zhàn 反悔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细腻nì 笑嘻xÿ嘻永恒hãng 匿nì笑沐mù浴yù 祷dǎo告阴影花开并蒂dì 姊zǐ妹花瑞ruì 繁杂烦闷菡hàn萏dàn 适shì意徘pái徊huái 攲qÿ斜遮zhý蔽覆fù盖心绪荫yÿn蔽bì 慈cí怜莲梗gþng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谢太傅fù 柳絮xù 俄而雪骤zhîu 尊君在不fǒu(同“否”) 谢无奕yì 谢道韫yùn 陈寔shí6、《我的老师》(魏巍)蔡芸yún芝先生榆yú钱黑痣zhì 狡猾存心海鸥ōu 模mï仿占据jù 军阀fá 牵qiün挂褪tuì色焚fãn烧磕ký头卜bǔ问吉凶援yuán助劝慰wâi 排除纠jiū纷莫大的时辰chãn 迷迷糊糊模模糊糊纯真慈cí爱依恋珍宝权威7、《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惶huáng恐呼吁yù 安妮ní·莎莉文老师截jiã然不同感慨kǎi万端寻xún常搓cuō捻niǎn 抚fǔ弄绽zhàn开疲倦不堪kün 茫茫大雾驾驶小心翼yì翼怦pýng怦直跳探测仪yí 临近赠zâng送涨zhàng红脸头昏脑涨zhàng 依样画葫芦不求甚shân解争执zhí 混hùn为一谈暂zàn时惭愧芬芳扑鼻恍huǎng然大悟激荡奥ào秘油然而生摸索suǒ 捡jiǎn起碎片拼凑cîu 悔恨莫及浸jìn满泪水譬pì如花团锦jǐn簇cù 美不胜shâng收企qǐ盼唯恐自怨自艾yì 期期艾ài艾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萤yíng火虫冷漠毫无例外偏爱显露千方百计揭露宽宏hïng 大量独具慧眼判pàn断叛pàn逆nì 干瞪dâng眼惨cǎn境仁rãn 慈蛛丝马迹遗憾hàn 尴gün尬gà 诸zhū如此类辉煌huáng 辛辣là的讽刺谋mïu生开拓tuî事业荣耀强qiǎng迫停滞zhì不前一字不漏lîu 自相矛盾出人意料滚瓜烂熟军旅生涯yá 玩具锡xÿ兵管辖xiá 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知识点本文总结了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技巧等。
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在学习语文中,词语的分类、语法特点是重要的基础。
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性、语态、时态、语气、语法功能等方面。
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的基本功能;词语在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功能;句子的语气、时态、语态等语法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综合掌握。
2. 语文修辞手法修辞是指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采用的一种语言运用方式。
要把握修辞手法需要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
例如,比喻是指使用类比的方法,把原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表达出我们的心情和情感。
二、古诗文1. 唐诗的诗歌文化唐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艺术形式之一,其中包括了很多文化符号和历史文化背景。
学习唐诗需要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掌握个别作者的作品特点和写作技巧。
例如,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政治腐败;白居易的诗歌关注了日常生活和人民的情感。
2. 元曲的艺术特点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艺术形式,包含了很多民间文化、音乐、舞蹈等元素。
学习元曲需要了解剧种、剧情、人物性格等特点,掌握曲调、唱腔、音乐表现方式等细节。
例如,在《汉宫秋》中,描写了宫廷女唱的悲怨和故事情节的转折点。
三、现代文学作品1. 现代小说的主题现代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各种生活现象和人物性格等。
学习现代小说需要理解其主题内容和结构形式,掌握文学手法和语言表达。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描写了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强烈的家国情感;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黑暗面。
2. 现代诗歌的风格现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艺术形式,呈现出丰富的风格和审美特点。
学习现代诗歌需要理解其语言艺术和文化内涵,掌握韵律和押韵的基本规则,分析诗歌运用的意象、符号等语言手法。
01 基础知识综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统编版2024)

01 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不论是____________,或是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一有闲xiá① ,我就会捧一本书来读。
要是遇到困惑.② ,我会甲,直到弄懂了为止;要是碰到一本好书,我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量得以乙,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思想也得到升华。
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我明白了为人品行要方正;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被海伦•凯勒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和意志而震撼。
通过读书,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少年,让我们多翻看几页书,为青春写下永恒的注脚。
(1)根据拼音为①处写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写正确的读音。
①②(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甲(A.刨根问底B.精益求精)乙(A.增加B.增强)(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空白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繁星闪烁的夜晚②阳光明媚的午后③夕阳西下的黄昏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答案】(1) 暇huò(2) A A(3)通过读书,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读书,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4)C【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和读音。
闲暇:xián xiá,空闲。
困惑:kùn huò,指感到疑惑,不知该怎么办。
(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甲空: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遇到困惑,要弄懂,“刨根问底”恰当,故选A。
乙空: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增强:增进;加强。
“阅读量”应该是“增加”,“阅读能力”则是“增强”。
故这里选择“增加”恰当。
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修改。
“通过读书,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一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可将“通过”或“让”删去。
(4)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1.一瞬.间()
2.嶙峋
..()3.目眩.() 4.啜.泣()5.收敛.()
6.聒聒
..()7.宽恕.() 8.卑.微()9.忍俊不禁.()10.鹤唳.()
11.洗濯.()12.姊.妹()13.金窖.()14.泯.灭()15.厄.运()
16.猝.然()17.论.语()18.陬邑
..()19.反省.()20.传.授()
21.酝酿
..()..()22.黄晕.()23.发髻.()24.芊芊
25.黛.色()26.主宰.()27.磅礴
..()28.肥硕.()
29.匍匐
..()
..()31.春华.秋实()32.丁丁
..()30.澹澹
33.鳊.鱼()34.乌桕.()35.寥.阔()36.枯涸.()37.清冽.()
38.梦寐.()39.碣.石()40.竦.峙()41.谯.郡()42.骸.骨()
43.猛犸.()44.峰峦.()45.一霎.间()46.喑哑
..()
47.静谧.()48.螽.斯()49.莴苣
..()50.下颚.()
51.嗉.囊()52.鸟喙.()53.淄.川()54.奂.山()55.蜃.楼()
56.青冥.()57.禅.院()58.飞甍.()59.连亘.()60.高垣.()
61.睥睨
..()65.
..()62.倏.忽()63.丫杈.()64.粼粼
匿.笑()66.菡萏
..()67.敧.斜()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chī想
2.隐mì
3.níng 成
4.yòu 惑
5.xuān 腾
6.训jiè
7.sǒng 立
8.yū回
9.纳hǎn 10.小心yìyì
11.líng 落12.一丝不gǒu 13.断xù 14.bèng 溅15.zhù立
16.língdīng 17.盘qiú卧龙18.zhuì连19.jué强
20.diàn 污21.yuàn 恨22.pá窃23.zǔ咒24.lǔlù终生
25.jī寒 26.可望不可jí 27.贪lán 28.duò落29.rǎnrǎn 30.苦áo 31.chú形32.丰shuò 33.沉diàndiàn
34.繁xián 急管35.tī透36.xī戏37.风yùn 38.闲shì
39.bǐng 告40.行qǐ 41.归shǔ 42.dié生43.心kuàng
神yí 44.得失之huàn 45.执zhuó 46.biān 策47.shèng 名
48.报chóu 49.shē望50.róulìn 51.hē责52.ào 恼
53.沉zuì 54.问心无kuì 55.朗ruì 56.liáo 亮57.hōng 托58.dǒusǒu 59.水zǎo 60.xiāng 嵌61. qī息62.水mò画63. 停bó 64.chéng 清65.yōu 谷66.奇huàn 67.qián 行68.guǒ藏69.葱lóng 70.预zhào 71.轻yíng 72.yún 称73.崩tā 74.míng 漫75.rǎo 乱76.哀míng 77.shòu 猎78.xuānxiāo 79.kù爱80.cuàn 夺81.犹yù
82.xīsū 83.jié掠84.更胜一chóu 85.海yù
86.开táng 破肚87.áng 首88.chàng 谈89.憔cuì
90.风zhēng 91.吐lěi 92.螃xiè 93.jué别
94.嫌wù 95.笑bǐng 96.可bǐ 97.nüè杀
98.惊huáng 99.宽shù 100.huǎng 然大悟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童趣》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语。
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之:_________ 项:_________
之:_________ 强:_________
②果.如鹤唳.云端,怡然
..称快。
果:_________ 唳:_________
怡然:_________
③徐.喷以.烟。
徐:_________ 以:_________
④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张:_________ 察:_________
⑤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_________ 驱:_________
⑥则或
..千或百果然鹤也。
则:_________ 或:_________
⑦故.时有物外
..之趣。
故:_________ 物外:_________
⑧尽为.所吞。
为:_________
⑨余.年幼,方.出神余:_________ 方:_________
⑩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以.:_________ 壑: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8分)
①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命,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以丛草为林,以蚁虫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论语十则》
一、解析下面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说()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知()愠()
君子()
3、吾日三省
....吾身。
吾()日()三省()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信()传()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故()知()
可以()为()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殆()
7、诲女知
..也.
..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女()知()是()知()
8、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已()
9、士不可以不弘毅
..。
弘毅()
10、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身()
11、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欲()施()于()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山市》
一、解析下面加点的词语。
1、然数年恒.不一见。
恒()
2、高插青冥
...无此禅院。
..,相顾.惊疑,念近中
青冥()顾()念()近中()
3、无何
..,始.悟为.山市。
..,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
无何()飞甍()始()为()
4、未几
..,高垣睥睨
..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连亘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
5、忽大风起,尘气莽莽
....。
..然,城市依稀而已
莽莽()依稀()而已()
6、既而
..。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
..楼一座,直接霄汉
乌()惟()危()霄汉()
7、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
皆()洞开()
8、层层指.数。
指()
9、裁.如星点。
裁()
10、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
..或立。
或()凭()
11、逾时
..,楼渐低。
逾时()
12、倏忽
..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倏忽()遂()
13、见山上人烟市肆
..。
市()肆()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析下面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
内集()儿女()..,与儿女
2、俄而
..曰。
俄而()欣然()..雪骤,公欣然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因()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三、解析下面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太丘舍去
..。
舍()去()
3、去后乃.至。
乃()
4、相委.而去。
委()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顾()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