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绪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学PPT——第1章 绪论
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
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
对比: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 现象,以世界范围作为统一体,研究旅游的产生、 发展及其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
三、旅游产品
•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
销售,消费者购买、体验后便永远消失。
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国家旅游局,1999):
• • • •
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
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
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 生态旅游产品 – 从旅游目的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 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 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 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客花费了一定的 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
• 3.旅游地地理(geography of resorts); • 4.旅游流 (tourist movements and flows) • 5.旅游影响 (impact of tourist) • 6.旅游空间模型(models of tourist space)
郭来喜认为:
• 1.旅游地起因及产生的地理背景
社等)组成。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
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前者注重数学模型、定
量研究,后者侧重定性、经验性研究。
地理学的旅游系统观点
地理学将旅游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表 现形式来研究。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 个主要的成分组成:
旅游客源地
旅游目的地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概况
(一)、意大利的布鲁诺(1966年) 旅游的基本动力; 旅游的环境和空间; 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 旅游的运行; 旅游区规划。
(二)、英国罗宾逊
——《旅游地理学》
1、人类需求的演变, 2、旅游的动力 3、国际旅游者的流向 4、旅游的计量和范围 5、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 6、旅游规划, 7、旅游与环境
Y=ax+b
结构模型
• 依赖于旅游需求与一系列原因变量之间的 关系确定。
• 如:引力模型
I
P 1
P2
D
仿真模型
• 从历史数据观察的动态可以在未来持续一 段时间,由此可根据过去递推未来。
• 特点:对数据的时间序列和精度要求高
定性模型
• 特尔菲法:利用专家在信息较充分的情况 下的直观推断。
(四)、旅游通道
– 定义: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 及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设施 和服务的整体。
– 主要研究内容:可进入性,以及各种交通方式 之间的匹配研究。
(五)、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郭来喜、陈传康、保继刚、 杨振之等
2、旅游资源的分类:两分法、中国科学院地理 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 源调查、分类与评价》
研究客源地要解决的问题
• 1、什么样的条件和地理背景产生旅游? • 2、旅游者的行为? • 3、旅游模式? • 4、旅游流?
研究目的地要解决的问题
• 1、旅游吸引因素? • 2、旅游容量? • 3、旅游地演化规律? • 4、旅游影响? • 5、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研究旅游通道要解决的问题
• 可进入性问题? • 交通方式?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课件 (共96张ppt)
人文旅游资 可创造 源中的人文 性(可 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景观(个性)
变异性)
自然景观 季节性 随季节变换呈现不同特色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性:永续性、非凡性、地域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点:多样性、非凡性、地域性、 季节性、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 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 如临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人文景观——建筑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 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 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 客到夏威夷度假 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回答问题。
(1)将下列夏威夷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进行具体 分类。
旅游景观 火山国家 热带森林 草裙舞 公园
分类
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地理
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郑艳
旅游地理主要内容:
1.旅游的概念、意义 2.旅游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3.旅游的观赏方法 4.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5.旅游活动设计与旅游安全 6.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中 的问题与措施)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绪论
引例:我国早期旅游活动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就曾游过五 山;清明远足踏青、九九重阳登高,更 历来是民间惯常的旅游活动;魏晋南北 朝时期,文人雅士以观赏风景和怡情悦 性为主要目的的山水游蔚然成风,并由 此出现了“旅游”一词。
这说明我国的旅游源远流长,而且与地 理环境密不可分,绪论就是探讨旅游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章小结
旅游作为一种人类休闲性的空间地域活动,决定了其突 出的异地性、流动性及综合性的地理特征。旅游活动的 总体过程又是以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所 构成的旅游系统为支撑的,也由此决定了现代旅游活动 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 旅游业(旅游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 紧密联系。对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 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旅游地理学这门新兴的应 用性、边缘性人文地理分支学科。而中国旅游地理则是 在旅游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体系统帅下,关于中国 旅游发展的实用区域旅游地理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地理 作为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领 域,使学好这一系统知识成为提高旅游从业所需意识水 平与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0.2.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资源、客源、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 、旅游开发的 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信息系统与旅游地图 等。
2)旅游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运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解 决与旅游有关的各种地理问题,尤其是要研究解 决如何使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与开 发中的系列问题。
区域旅游地理专著 东晋高僧法显著成规模空前的旅行巨著《佛国记》 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域取经,归国后著成内容丰富的
《大唐西域记》
0.3.2 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1)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2)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3)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地理 4)中国旅游服务业地理 5)中国区域旅游开发 6)中国旅游区划 7)中国分区旅游地理
引例:我国早期旅游活动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就曾游过五 山;清明远足踏青、九九重阳登高,更 历来是民间惯常的旅游活动;魏晋南北 朝时期,文人雅士以观赏风景和怡情悦 性为主要目的的山水游蔚然成风,并由 此出现了“旅游”一词。
这说明我国的旅游源远流长,而且与地 理环境密不可分,绪论就是探讨旅游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章小结
旅游作为一种人类休闲性的空间地域活动,决定了其突 出的异地性、流动性及综合性的地理特征。旅游活动的 总体过程又是以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所 构成的旅游系统为支撑的,也由此决定了现代旅游活动 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 旅游业(旅游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 紧密联系。对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 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旅游地理学这门新兴的应 用性、边缘性人文地理分支学科。而中国旅游地理则是 在旅游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体系统帅下,关于中国 旅游发展的实用区域旅游地理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地理 作为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领 域,使学好这一系统知识成为提高旅游从业所需意识水 平与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0.2.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资源、客源、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 、旅游开发的 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信息系统与旅游地图 等。
2)旅游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运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解 决与旅游有关的各种地理问题,尤其是要研究解 决如何使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与开 发中的系列问题。
区域旅游地理专著 东晋高僧法显著成规模空前的旅行巨著《佛国记》 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域取经,归国后著成内容丰富的
《大唐西域记》
0.3.2 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1)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2)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3)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地理 4)中国旅游服务业地理 5)中国区域旅游开发 6)中国旅游区划 7)中国分区旅游地理
第1章 绪论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第1章
1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2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4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业务链接1-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 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 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 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 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 业国际化的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属性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5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6 旅游地理学者转入旅游地理学前的专业背景来自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2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4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业务链接1-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 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 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 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 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 业国际化的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属性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5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6 旅游地理学者转入旅游地理学前的专业背景来自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完整版.ppt
精选
三、经济地理背景
世界上经济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标 准。以经济发达程度为标准来划分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经 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以经济发展性质为标准来划 分也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城市和农村。 1.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 (1)经济发达为旅游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经济发达促动国人出游 主观、客观原因 2.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主要的旅游接待地 3.城市与乡村间的相互吸引激发
二、旅游资源范畴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而逐渐扩展。
精选
三、旅游资源分类和分布
1.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
可以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从旅游资源产生的原 因和历史、是否可以再生、利用方式、赋存状况等各 种角度来对其进行分类。
较为普遍的是从其产生原因或称为属性的角度,将 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也称为 两分法。在这两大类中,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对此不同 的学者提出了多种方案。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 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 续与地域分异两重性。
精选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文化圈 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 影响的地区。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文化随人流的移动向外扩散、传播的速度、 方向、范围是任何自然要素所达不到的。所以,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丰 富性也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精选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
(因素)”(Tourist Attraction),即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们能够被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2.一些不同观点的探讨
三、经济地理背景
世界上经济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标 准。以经济发达程度为标准来划分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经 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以经济发展性质为标准来划 分也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城市和农村。 1.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 (1)经济发达为旅游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经济发达促动国人出游 主观、客观原因 2.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主要的旅游接待地 3.城市与乡村间的相互吸引激发
二、旅游资源范畴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而逐渐扩展。
精选
三、旅游资源分类和分布
1.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
可以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从旅游资源产生的原 因和历史、是否可以再生、利用方式、赋存状况等各 种角度来对其进行分类。
较为普遍的是从其产生原因或称为属性的角度,将 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也称为 两分法。在这两大类中,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对此不同 的学者提出了多种方案。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 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 续与地域分异两重性。
精选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文化圈 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 影响的地区。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文化随人流的移动向外扩散、传播的速度、 方向、范围是任何自然要素所达不到的。所以,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丰 富性也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精选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
(因素)”(Tourist Attraction),即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们能够被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2.一些不同观点的探讨
旅游地理学绪论 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ppt课件
1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闲暇、游憩和旅游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 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 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 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ppt课件
7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皮尔斯(Pearce,1978)
史密斯等(Smith 等,1990)
米切尔等(Mitchell 等,1990)
皮尔斯(Pearce,1995)
霍尔等(Hall 等,1998)
郭来喜(1985)
保继刚和楚义芳(1999)
ppt课件
8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 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 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 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ppt课件
9
旅游 者离开 旅游客源地
旅游 者返回
旅游 通道
旅游者 到达、暂 旅游目的地 停、游览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图1.2 旅游系统 (引自Leiper,1979)
ppt课件
10
二、研究内容简析
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旅游通道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旅游环境容量
社区旅游
新兴旅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ppt课件
1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闲暇、游憩和旅游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 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 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 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ppt课件
7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皮尔斯(Pearce,1978)
史密斯等(Smith 等,1990)
米切尔等(Mitchell 等,1990)
皮尔斯(Pearce,1995)
霍尔等(Hall 等,1998)
郭来喜(1985)
保继刚和楚义芳(1999)
ppt课件
8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 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 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 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ppt课件
9
旅游 者离开 旅游客源地
旅游 者返回
旅游 通道
旅游者 到达、暂 旅游目的地 停、游览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图1.2 旅游系统 (引自Leiper,1979)
ppt课件
10
二、研究内容简析
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旅游通道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旅游环境容量
社区旅游
新兴旅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绪论
2020/5/30
长白山天池 五大连池
2020/5/30
2020/5/30
2. 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
• 第一,直接拆毁、占有文物古迹。例如北京、南京的古城墙,历史价值极高, 但很多都已经被拆毁了。
• 第二,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在风景区,工程建设不当,极有可能 破坏景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的风格意境。
要充分研究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投资的风 险及预期的效益;要遵循市场发展的供求规 律,确定开发的层次、规模和方向,力求投 入最少,产出最多,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
2020/5/30
2. 独特性原则
• 独特性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中心原则。 • 求异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主要原因之
一。
• 富有个性的旅游景点能够对人们产生更大 旅游吸引力,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取得更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开发中要尽
• 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2020/30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研究; • 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 中国旅游交通研究; • 中国旅游区划研究; • 中国各旅游区旅游特色及代表性旅游资源研
究;
2020/5/30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 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 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 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
• 旅游与地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由此产 2020生/5/30 了新的学科——旅游地理学。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旅游地理 环境.
• 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与经济地理、 历史地理、政治地理等并列为人文地理 学的分支学科。
长白山天池 五大连池
2020/5/30
2020/5/30
2. 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
• 第一,直接拆毁、占有文物古迹。例如北京、南京的古城墙,历史价值极高, 但很多都已经被拆毁了。
• 第二,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在风景区,工程建设不当,极有可能 破坏景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的风格意境。
要充分研究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投资的风 险及预期的效益;要遵循市场发展的供求规 律,确定开发的层次、规模和方向,力求投 入最少,产出最多,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
2020/5/30
2. 独特性原则
• 独特性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中心原则。 • 求异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主要原因之
一。
• 富有个性的旅游景点能够对人们产生更大 旅游吸引力,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取得更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开发中要尽
• 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2020/30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研究; • 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 中国旅游交通研究; • 中国旅游区划研究; • 中国各旅游区旅游特色及代表性旅游资源研
究;
2020/5/30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 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 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 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
• 旅游与地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由此产 2020生/5/30 了新的学科——旅游地理学。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旅游地理 环境.
• 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与经济地理、 历史地理、政治地理等并列为人文地理 学的分支学科。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现在旅游者不仅追求美景,还追求心灵充实和自我完 善。来长白山的旅游者往往以获得审美愉悦、探求认识生 活、美化心灵为真正途径。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第2章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2. 3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3.6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期、起步期、发 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退期(或复兴期)六个 阶段。
在具体旅游地的研究中,应该根据不同类型旅游 地的个体情况进行差别化的具体分析,选取模型中 的阶段而加以灵活的应用。
旅游动机行为
旅游行为 旅游决策行为
旅游空间行为
2. 3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1)旅游动机行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旅游动机 的主要理 论模型
2)推——拉动机模型 3)旅游驱动力社会心理模型 4)基于个性的旅游动机模型
2. 3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旅游决策行为
旅游决策的 主要理论模型
度假者决策 行为矩阵
2. 2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框架
3)以解决科学问题为重点,创新理论成果
以“人”为主题、以“地”为主题、以“人地综合” 为主题等的旅游地理科学问题。
4)以系统综合集成为手段,创新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质性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 多视角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信息技术的现代分析方法。
5)以服务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应用价值
方法论
物质循环、 能量转化
冲突、协调、 优化、共生
基础
地理环境系统
旅游地域 系统: 旅游性 地域性 开放性 动态性 综合性
经验主义 实证主义 人本主义 结构主义 系统分析 区域分析
空间 因素、格局、结构、过程、机制
2. 2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框架
2.2.1旅游地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1)以“人”为视角的旅游地理科学理论 2)以“地”为视角的旅游地理科学理论 3)以“人地综合”为视角的旅游人地关系 理论(核心)
2.1旅游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涵
第 一章 绪论《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旅游者、旅游交通管
理者、从业者、旅游 组织者等
旅游线路 旅游交通设施等
潜在旅游者 旅游组织者 旅游营销人员
客源地及其社 会经济条件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旅
旅
游
游
影
影
响
响
旅 游 影 响
象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物的要素
人的要素
图1-1 旅游地域综合体及其要素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1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考虑到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时,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H.Robinson)把旅游地理学当做一门应用地理 学; 法国有学者把它看做是建设地理学的一部分; 美国地理学家马特勒(I.M.Matley)指出,欧洲的一些地理学家甚至已把旅游地理学推崇到博学的地 步(韩杰,2005,1~2页)。 陈传康(1988)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这三者之 间的一门综合学科性部门地理学; 保继刚指出“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两 者都是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1)旅游地理学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学 的重要分支学科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3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
人文地理学
旅游学
行
经 济 地 理
旅游地理学概述(ppt 46页)_6681
询,直到一致性检验达到满意为止,完成 评价模型权重排列
公式表达
E= ∑QiPi(i=1,2,……n)
其中:E—旅游地综合评价结果
Qi—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Pi--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
n—评价因子的数目
学习与讨论
长白山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旅游者及其旅游行为分析
旅游产生的条件 –有钱(金钱) –有闲(闲暇时间) –有趣(旅游兴趣)
1.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旅游为民间外交的重要形式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
量和身心健康 旅游可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加速人类文
明的进程 示范效应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
2.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主要表现为“旅游污染” (1)损害生态系统 (2)旅游地居民的道德标准受影响 (3)激发起和当地居民的矛盾 (4)文化生态失调
旅游通道—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桥梁。 交通为旅游的通道和媒介,是构成完整的 旅游功能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旅游资源
1、含义: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所
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旅游资源的形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
游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二是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设计问卷表格 B 请游客按质量优劣顺序,填写旅
游资源序号 C 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旅游
资源评价系列
(2)、定量评价
对研究问题进行因子分解和层次划分,构 成“决策树”
对决策树中每一层次构建判断矩阵(两两 相比矩阵),求取对上一层次因子而言各 因子的重要性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各因子的权重 通过一次(多次)结果反馈及专家意见征
2、特点
公式表达
E= ∑QiPi(i=1,2,……n)
其中:E—旅游地综合评价结果
Qi—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Pi--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
n—评价因子的数目
学习与讨论
长白山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旅游者及其旅游行为分析
旅游产生的条件 –有钱(金钱) –有闲(闲暇时间) –有趣(旅游兴趣)
1.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旅游为民间外交的重要形式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
量和身心健康 旅游可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加速人类文
明的进程 示范效应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
2.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主要表现为“旅游污染” (1)损害生态系统 (2)旅游地居民的道德标准受影响 (3)激发起和当地居民的矛盾 (4)文化生态失调
旅游通道—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桥梁。 交通为旅游的通道和媒介,是构成完整的 旅游功能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旅游资源
1、含义: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所
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旅游资源的形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
游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二是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设计问卷表格 B 请游客按质量优劣顺序,填写旅
游资源序号 C 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旅游
资源评价系列
(2)、定量评价
对研究问题进行因子分解和层次划分,构 成“决策树”
对决策树中每一层次构建判断矩阵(两两 相比矩阵),求取对上一层次因子而言各 因子的重要性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各因子的权重 通过一次(多次)结果反馈及专家意见征
2、特点
《旅游地理》课件
水域风光
包括江河、湖泊、瀑布 、海洋等水域景观,以 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 和自然景观。
生物景观
包括森林、草原、野生 动物栖息地等生态系统 ,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 等生物资源。
天象与气候景观
包括日出日落、云海、 雪景、避暑等天象景观 ,以及温泉、冷泉等气 候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文物古迹
包括古代建筑、遗址、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 产,反映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
验。
时空性
旅游资源具有时空变化性,随着时间 和空间的推移,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吸
引力也会发生变化。
地域性
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同 地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各不相同 。
文化性
旅游资源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 要载体。
03 旅游地的形成与发展
旅游地的形成条件与过程
题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这些方 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旅游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
据。
02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
包括山地、峡谷、平原 、丘陵等自然地貌,以 及由此形成的独特自然 景观。
原则 生态保护原则 文化传承原则
旅游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内容
统筹规划原则
社会经济效益原则
01
03 02
旅游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01
旅游资源评价与产品开发
02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
03
旅游空间布局与线路设计
旅游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旅游设施与服务规划
旅游管理与政策制定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旅游地理学》课件
谢谢
THANKS
旅游规划研究
研究如何根据旅游需求和供给特征, 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实现可持续发 展。
02 旅游资源
CHAPTER
自然旅游资源
定义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 观赏、休闲、科学考察价值的景 观和现象,如山峰、湖泊、海滩 、森林等。
分类
根据其特点,自然旅游资源可分 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 观等。
保持完整性
确保每个旅游区在地域上相对完整, 避免过度分割,以保持其整体性和连 贯性。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兼顾行政区划:在不影响旅游区划合理性 的前提下,适当兼顾行政区划,便于管理 和规划。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01
中国旅游区划的划分
02
旅游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03
有利于深入认识旅游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为 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开发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包括保护性开发、创新性开 发以及合作性开发等。
03 旅游环境
CHAPTER
旅游环境的概念
旅游环境
指围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社会和人为环境的总和,包括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
旅游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动态性、地域性、综合性。
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05 旅游区划
CHAPTER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概念:旅游区划是根据旅游地理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地域 划分为各级地域单位,以揭示其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 过程或结果。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突出地域差异性
强调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突出旅游资源的 特色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2 旅游系统 (引自Leiper,1979)
8
二、研究内容简析
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旅游通道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旅游环境容量 社区旅游 新兴旅游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旅游规划
9
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动机、旅游动力、决策行为、旅游空间行 为、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的实践意义。
6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 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 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 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旅游 者离开 旅游客源地
旅游 者返回
旅游 通道
旅游者 到达、暂 旅游目的地 停、游览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12
第三节 旅游地理学与 相关学科的关系
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 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13
旅游地理学
经 济 地 理 学
福
利
经
济
学
旅游地理学基础树状图
(引自Smith ,1983)
14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 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 一部分。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5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皮尔斯(Pearce,1978) 史密斯等(Smith 等,1990) 米切尔等(Mitchell 等,1990) 皮尔斯(Pearce,1995) 霍尔等(Hall 等,1998) 郭来喜(1985) 保继刚和楚义芳(1999)
10
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预测模型: 趋势外推模型 结构模型 仿真模型 定型模型(特尔菲法)
11
旅游环境容量
一、自然环境容量 二、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的环境容量 研究的焦点:各种旅游资源(场所)、各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生
态指标、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标准、旅游这个人空间标准的确定。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 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 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 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 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
第一章 绪 论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闲暇、游憩和旅游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 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 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 出度假都属于游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