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主旨题整理全版.ppt
合集下载
《散文主旨题》课件
![《散文主旨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7dcf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e.png)
详细描述
写景状物类散文以自然景物或人造景观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对氛围 的渲染来抒发情感或表达思想。这类散文注重对景物的深入观察和感受,语言优 美、形象生动。
议论随笔类
总结词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社会 、人生、文化等问题的探讨来阐述观 点和见解。
详细描述
议论随笔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 式,通过对社会、人生、文化等问题 的探讨来阐述观点和见解。这类散文 注重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语言简洁 明快、有力。
抒情哲理类
总结词
以情感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 人生、社会的感悟来抒发内心感受和思 考。
VS
详细描述
抒情哲理类散文以情感为主要表达方式, 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来抒发内 心感受和思考。这类散文注重对情感的细 腻表达和哲理的深入挖掘,语言含蓄内敛 、意味深长。
03 散文主旨的提炼与概括
从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中提炼主旨
与小说的区别
散文与小说在题材和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小说注重情节和人物塑造,通过情节的发展 和人物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而散文则更加注重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达,通过个人的感 悟和思考来反映生活和社会。
与议论文的区别
散文与议论文在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上也有所不同。议论文注重论述和说服读者接受某种 观点或立场,语言严谨、逻辑性强;而散文则更加注重表达作者的感悟和思考,语言更加 自由、灵活,不受严格的逻辑限制。
总结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散文的作者常常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点明主旨,因此,关注这些地方可以帮助提炼主旨。
寻找转折词和总结性语句
转折词如“但是”、“然而”等,以及总结性语句如“总的来说”、“综上所述”等,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核心 观点。
写景状物类散文以自然景物或人造景观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对氛围 的渲染来抒发情感或表达思想。这类散文注重对景物的深入观察和感受,语言优 美、形象生动。
议论随笔类
总结词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社会 、人生、文化等问题的探讨来阐述观 点和见解。
详细描述
议论随笔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 式,通过对社会、人生、文化等问题 的探讨来阐述观点和见解。这类散文 注重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语言简洁 明快、有力。
抒情哲理类
总结词
以情感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 人生、社会的感悟来抒发内心感受和思 考。
VS
详细描述
抒情哲理类散文以情感为主要表达方式, 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来抒发内 心感受和思考。这类散文注重对情感的细 腻表达和哲理的深入挖掘,语言含蓄内敛 、意味深长。
03 散文主旨的提炼与概括
从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中提炼主旨
与小说的区别
散文与小说在题材和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小说注重情节和人物塑造,通过情节的发展 和人物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而散文则更加注重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达,通过个人的感 悟和思考来反映生活和社会。
与议论文的区别
散文与议论文在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上也有所不同。议论文注重论述和说服读者接受某种 观点或立场,语言严谨、逻辑性强;而散文则更加注重表达作者的感悟和思考,语言更加 自由、灵活,不受严格的逻辑限制。
总结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散文的作者常常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点明主旨,因此,关注这些地方可以帮助提炼主旨。
寻找转折词和总结性语句
转折词如“但是”、“然而”等,以及总结性语句如“总的来说”、“综上所述”等,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核心 观点。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主旨精品PPT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主旨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188b5084254b35eefd349d.png)
高考专题复习——
散文主旨分析
抓住景物特点 由实到虚:景物的意境折射的是“我”的
写
内心世界;景物的精神传递的是“我”的 追求;景物的精神承载的是思考和感悟
散景 文状 两物
景物线索(不同景物变化/一个景物的不
把握行文思路 同特点),时空线索,表达方式的变化
(如先叙述描写,再议论抒情)
大 文 体 类
理解文章情理 鉴赏表达技巧
▪ 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 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 住了文章主旨。
▪ 北京《根河之恋》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 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 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 ”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 托的情感。(6分)
▪ 参考含义:是指鄂温克人的民族精神
有情:对景物之情,对景物代表的意义 之情。(由点到面,由表及里) 有理:对作者—什么思考,什么道理; 对读者—反思/唤醒关注……
型 理清文中事件
理清主要事件(详写的或表现人物性格发 展变化的事件)与多个事件,关注所写人
写 把握人物形象 物的生存状态与品质
人 把握行文思路 事件线索,人物线索,情感线索,时空顺 序线索
▪ 15.文章是如何借“水缸”这一物象来表现主旨 的?(6分)
▪ 15.①水缸为家庭默默奉献,恪尽职守,滋 养“我”的家人。表达了对水缸品质的赞美。② 水缸伴随着“我”的成长和成熟,让“我”懂得 了爱与感恩。③水缸的精神与父亲和母亲勤劳质 朴的品质相交辉映,见证了他们对家庭辛勤的付 出,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恩与赞美。④水缸象征了 原始质朴的乡野诗韵,表达了对已逝去的乡村生 活的缅怀。【每点2分,任意三点满分】
示例: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② 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散文主旨分析
抓住景物特点 由实到虚:景物的意境折射的是“我”的
写
内心世界;景物的精神传递的是“我”的 追求;景物的精神承载的是思考和感悟
散景 文状 两物
景物线索(不同景物变化/一个景物的不
把握行文思路 同特点),时空线索,表达方式的变化
(如先叙述描写,再议论抒情)
大 文 体 类
理解文章情理 鉴赏表达技巧
▪ 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 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 住了文章主旨。
▪ 北京《根河之恋》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 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 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 ”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 托的情感。(6分)
▪ 参考含义:是指鄂温克人的民族精神
有情:对景物之情,对景物代表的意义 之情。(由点到面,由表及里) 有理:对作者—什么思考,什么道理; 对读者—反思/唤醒关注……
型 理清文中事件
理清主要事件(详写的或表现人物性格发 展变化的事件)与多个事件,关注所写人
写 把握人物形象 物的生存状态与品质
人 把握行文思路 事件线索,人物线索,情感线索,时空顺 序线索
▪ 15.文章是如何借“水缸”这一物象来表现主旨 的?(6分)
▪ 15.①水缸为家庭默默奉献,恪尽职守,滋 养“我”的家人。表达了对水缸品质的赞美。② 水缸伴随着“我”的成长和成熟,让“我”懂得 了爱与感恩。③水缸的精神与父亲和母亲勤劳质 朴的品质相交辉映,见证了他们对家庭辛勤的付 出,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恩与赞美。④水缸象征了 原始质朴的乡野诗韵,表达了对已逝去的乡村生 活的缅怀。【每点2分,任意三点满分】
示例: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② 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高考复习散文概括要点精品PPT课件
![高考复习散文概括要点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a843ea376baf1ffd4fad32.png)
中国幅员广大而又地域分明,加之于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所以乡愁或怀 乡,就成了我国传统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永恒的主题。在众多的怀乡之篇中,故乡和月亮 又结下了不解之缘。“游子离魂陇上花,风飘浪卷绕天涯。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 在家”,这是唐诗人李洞的《客亭对月》,他见到客中的月亮而怀念故乡。“老住香山初 到夜,秋逢明月正圆时。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青光知不知”,这是白居易的《初入香山 院对月》,白居易籍贯山西,他将洛阳香山的月亮视为家乡的月亮,也是一种曲线怀乡。 杜甫就说得更直接了,在《月圆》一诗中他咏叹“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而战乱中 怀念兄弟手足,《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更是一往情深, 千百年来,是患了怀乡病的人暂时止痛的良药。然而,怀乡病患者用得最多而见效最快的, 该是李白的《静夜思》那一帖了,而更想不到的是,古典的诗句可以疗救现代的乡愁。
无论古今,在中国诗人中,写月写得最多而又最好的,还是要首推大诗人李白。
李白流传至今的诗约有千首,与月有关的将近四百篇,也就是说,月光照亮了他差不多 百分之四十的作品。“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他幼小 时就是一位铁杆“月迷”。除了“白玉盘”“瑶台镜”这些最早的比喻之外,如“天 镜”“圆光”之类对月的不同称呼,他的诗中大约有五百种之多,而随季节时令、地理 环境和生活际遇的不同,他诗中的月亮更是多彩多姿,汇成了一个素而且美的月世界。 没有太阳,李白的诗尚不至于黯然无光,但没有月亮,李白的诗一定顿然失色,难怪前 人要赞美李白“明月肺肠”,又有人称他“明月魂,玻璃魂”了。
题型二 特点概括 该型题往往出现在写景状物和写人记事两类散文中。 其中物象概括题多出现在写景状物散文中。包括对散文中描写的景、 物及其环境特点(特征)的概括,由外到内,由外在特点到内在品质的分析 概括等。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多出现在写人记事散文中,包括两类:一类是 对文中人物外貌形象、性格、情感或心理特点的概括;另一类是对作者情 感或心理变化特点的概括。
无论古今,在中国诗人中,写月写得最多而又最好的,还是要首推大诗人李白。
李白流传至今的诗约有千首,与月有关的将近四百篇,也就是说,月光照亮了他差不多 百分之四十的作品。“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他幼小 时就是一位铁杆“月迷”。除了“白玉盘”“瑶台镜”这些最早的比喻之外,如“天 镜”“圆光”之类对月的不同称呼,他的诗中大约有五百种之多,而随季节时令、地理 环境和生活际遇的不同,他诗中的月亮更是多彩多姿,汇成了一个素而且美的月世界。 没有太阳,李白的诗尚不至于黯然无光,但没有月亮,李白的诗一定顿然失色,难怪前 人要赞美李白“明月肺肠”,又有人称他“明月魂,玻璃魂”了。
题型二 特点概括 该型题往往出现在写景状物和写人记事两类散文中。 其中物象概括题多出现在写景状物散文中。包括对散文中描写的景、 物及其环境特点(特征)的概括,由外到内,由外在特点到内在品质的分析 概括等。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多出现在写人记事散文中,包括两类:一类是 对文中人物外貌形象、性格、情感或心理特点的概括;另一类是对作者情 感或心理变化特点的概括。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分析散文的主旨意蕴 课件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分析散文的主旨意蕴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b0e1e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0.png)
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孙漂流记》等书 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 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 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 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 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 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 首次“看到”的那样!
解析:分析文中句子的深层意蕴。分析文中句子的 深层意蕴,包括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 式、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 说等。分析该句要抓住关键词“新奇”和“庆幸”,分析 作者对什么感到新奇,又为何觉得庆幸。街上,古今相 映成趣,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让作者既 感叹城市的新气象;改革开放,让人民生活富裕,精神 焕发,使作者庆幸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 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 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 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 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 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 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 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
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或者不可以满足我们
对远方的向往,观点旗帜鲜明。
第二步: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分点论述自己观点成 立的理由,如本题论述“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 方的向往”的理由: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 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 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 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情感主旨(共30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情感主旨(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fd9d9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6.png)
日积月累
(1)根据拼音写字给加点字注音。 dù(_________)过 阻塞(_________) (2)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你获取的主要信息(30字左 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这三则材料的理解,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新病毒引发疫情威胁社会经济 下联:小地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活络市场燃旺人间烟火 示例2:繁荣市场方便百姓生活
典型例题
可是它却在心里暗笑鹰的这些梦话。而且,它这样想着:“飞 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 尘……”
⑩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 了一眼。
⑪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⑫鹰使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 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战斗是多么幸福啊!……”
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
题目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实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 击,就业压力明显加大。3月15日,成都推出允许商户摆地摊、临 时占道经营的政策,仅两个多月就增加了10万余个就业岗位。成都 因为放开“地摊经济”而获赞,市民普遍感觉热闹而有烟火气的城 市生活回来了。可见,只要善于创新,释放个体的创造力,就能让 市场活络起来,就能让经济苏醒过来。
变式训练
她还是没动。我有点怕,冲到她跟前摇晃她。她睁开眼,嫣然一笑, 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我松了一口气。一同走到走廊上,我走在她 前面,边走边跟她说话,但我没有听到她的回音。我觉得奇怪,回 头去看,她面无表情,眼睛直盯着前方,像是灵魂出了壳。和那个 与我热烈交谈的人判若两人,我被吓住了。出了宾馆,她和我并行, 主动和我谈话,我被弄得不知所措。
散文知识点归纳清晰PPT课件
![散文知识点归纳清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9bc75165ce0508773213cc.png)
第7页/共51页
第8页/共51页
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 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第9页/共51页
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而是一张书桌)。 • 答案:“莫名其妙”原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 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这里表达了木匠师傅对我想 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
第18页/共51页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 、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 、人物性 格 、特殊的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 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
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
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中心、 主题来思考。
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
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 的功能(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 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 ;“三想到”一些文中 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 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景语
(状物) 情语
散 文
抒情散文 抒情
叙述(交
直抒胸臆 待)语
哲理散文
(议论性散文)
第1页/共51页
散文的分类
• (1)叙事散文
•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
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第8页/共51页
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 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第9页/共51页
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而是一张书桌)。 • 答案:“莫名其妙”原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 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这里表达了木匠师傅对我想 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
第18页/共51页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 、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 、人物性 格 、特殊的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 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
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
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中心、 主题来思考。
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
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 的功能(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 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 ;“三想到”一些文中 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 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景语
(状物) 情语
散 文
抒情散文 抒情
叙述(交
直抒胸臆 待)语
哲理散文
(议论性散文)
第1页/共51页
散文的分类
• (1)叙事散文
•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
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高考散文专题(整理齐全) (共130张PPT)
![高考散文专题(整理齐全) (共1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482350cf84b9d528ea7a69.png)
•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 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 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 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 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 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 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 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 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 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 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 总使我热泪盈眶。
3、答: ①形象美:由花的娇美、 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 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 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②精神美: 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 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 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 和美。
(二) 表现手法
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
第一人称 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 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 第二人称 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 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 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 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 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 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 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 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 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备不顾身地下降。河底 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 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 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 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 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一朵午荷》
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 中“午”的含义。 2.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 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3.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模板(46张PPT)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模板(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8283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a.png)
3、散文句子含义题答题模板提问方式:解释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某句
有什么深刻内涵。
答题模式:①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②句子中关键词翻译③揭示句子 的双关意④还原修辞句本意;揭示警策句的道理;转换深奥含蓄句的意思⑤ 特殊位置的句子(首段、尾段等)还应说出其结构上的作用。
4、理解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词语、句子 赏析题答题模板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 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第二类:议论性散文(文化、哲思)
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 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 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往往从一点入 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 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 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1、中心主旨题答题模板
提问方式:中心是什么,主旨..... ,作者的态度...... ,蕴含的感情态度是.....
答题模板: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 者...的感情(表层和深层)。
2、散文一段话作用题答题模板
①在内容上:写出了.... ,交代了.... ,揭示了...主题。 ②在结构上:
开篇: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照应标题(开篇点题)、前后照应、 渲染气氛(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文中:承上启下(承接上.....,为下....做铺垫) 结尾: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卒章显志,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 题;引发读者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 ③在手法上:丰富文章主旨意蕴,富有艺术感染力。
高考一轮复习《快速把握散文主旨》课件(30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快速把握散文主旨》课件(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a83656aeaad1f347933f36.png)
学测、高考
写什么
A 对象
01
怎么写
B 结构 技巧
为何写
03
02
C 主旨
Part 02
主旨怎么考
直接:概括、探究文章主旨、主题、意蕴
间接:
• 句、段的含义 • 结构、技巧作用 例如: 谈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含义。(《记念
刘和珍君》)。 沉默到了极点,就是爆发的时候,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
3、因文而异
• 写人记事:以小见大 对人或事评价或对人生思考 • 写景状物:借物抒情 、喻人、言志 、 借景或物抒发对社会、
人生思考 • 议论思辨:对社会、人生思考
4、积累
• 散文的题材
民族心理:“安土重迁”、“与世无争”、“和谐相处”、“精 忠报国”、“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
人文精神:“人生意义和价值”、“人的尊严”、“社会责任”、 “悲悯情怀”等。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 了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 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 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 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 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 精神注入其中。
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 黑的空间里;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 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②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 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 觉,一棵本来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 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散文主旨题》课件
![《散文主旨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85d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0.png)
思想和情感。
散文语言优美、质朴,能够深入 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的特点
题材广泛
表达方式多样
散文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是人生哲 理、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作者可以根 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由选择。
散文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叙述 、描写、议论等方式来表现,使得作品更 加生动、形象。
结构灵活
语言优美
散文的结构相对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和 要求,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安排 。
散文的语言优美、质朴,能够深入人心,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与诗歌的区别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富有节奏和韵 律的文学形式,而散文则更加自由、 灵活,不受韵律和节奏的限制。
与小说的区别
与议论文的区别
解主旨。
语言简洁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 达主旨,避免过于复杂
或冗长的句子。
情感真挚
在表达主旨时,要融入 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体验 ,增强文章的情感感染
力。
主旨提炼与表达的注意事项
尊重原文
在提炼和表达主旨时,要尊重 原文的内容和意图,不能随意
歪曲或篡改。
全面考虑
在提炼主旨时,要全面考虑文 章中的各种信息和细节,避免 遗漏或片面理解。
结合背景知识
考生应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写作 风格等知识,辅助理解文章主旨。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一
《秋夜》文章开头描述了 夜晚的寂静,接着描述了 树叶飘落、虫鸣等自然现 象。请分析文章的主旨。
例题二
《背影》描述了作者与父 亲分别时父亲背影的细节 ,请提炼文章的主旨。
例题三
《荷塘月色》描述了夜晚 荷塘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情 感变化,请概括文章的中 心思想。
散文语言优美、质朴,能够深入 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的特点
题材广泛
表达方式多样
散文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是人生哲 理、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作者可以根 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由选择。
散文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叙述 、描写、议论等方式来表现,使得作品更 加生动、形象。
结构灵活
语言优美
散文的结构相对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和 要求,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安排 。
散文的语言优美、质朴,能够深入人心,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与诗歌的区别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富有节奏和韵 律的文学形式,而散文则更加自由、 灵活,不受韵律和节奏的限制。
与小说的区别
与议论文的区别
解主旨。
语言简洁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 达主旨,避免过于复杂
或冗长的句子。
情感真挚
在表达主旨时,要融入 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体验 ,增强文章的情感感染
力。
主旨提炼与表达的注意事项
尊重原文
在提炼和表达主旨时,要尊重 原文的内容和意图,不能随意
歪曲或篡改。
全面考虑
在提炼主旨时,要全面考虑文 章中的各种信息和细节,避免 遗漏或片面理解。
结合背景知识
考生应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写作 风格等知识,辅助理解文章主旨。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一
《秋夜》文章开头描述了 夜晚的寂静,接着描述了 树叶飘落、虫鸣等自然现 象。请分析文章的主旨。
例题二
《背影》描述了作者与父 亲分别时父亲背影的细节 ,请提炼文章的主旨。
例题三
《荷塘月色》描述了夜晚 荷塘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情 感变化,请概括文章的中 心思想。
高考散文阅读-主旨篇ppt课件
![高考散文阅读-主旨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5ba599b9f3f90f76c61ba2.png)
.
咏物散文的阅读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 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 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 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 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 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 思想倾向、写作时间 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 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 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 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 义。
.
表现手法是散文的表现形式。这 里所谓的“主要表现手法”,指 的是对各种叙述、描写、抒情议 论、说明方法,修辞方法的掌握; 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 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 相生等情感表达方式技巧的掌握, 以及对铺垫、象征、对比、映衬 供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情 景描述方式的掌握等等。
.
三、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考查的知识点
主题理解
章法结构理解
艺术手法鉴赏
考生需要用不同文体的写作知识作为理论依据答题
如:人物刻画手法 情景交融
情节结构安排 托物言志
环境烘托
考生要熟悉一些基本的写作术语才方便答 题
.
四、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把握文章主题,主题上肯定会设计题目 2、分析答题切入的角度。
.
考点突破
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
章主题。 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
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 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 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咏物散文的阅读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 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 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 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 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 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 思想倾向、写作时间 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 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 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 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 义。
.
表现手法是散文的表现形式。这 里所谓的“主要表现手法”,指 的是对各种叙述、描写、抒情议 论、说明方法,修辞方法的掌握; 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 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 相生等情感表达方式技巧的掌握, 以及对铺垫、象征、对比、映衬 供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情 景描述方式的掌握等等。
.
三、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考查的知识点
主题理解
章法结构理解
艺术手法鉴赏
考生需要用不同文体的写作知识作为理论依据答题
如:人物刻画手法 情景交融
情节结构安排 托物言志
环境烘托
考生要熟悉一些基本的写作术语才方便答 题
.
四、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把握文章主题,主题上肯定会设计题目 2、分析答题切入的角度。
.
考点突破
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
章主题。 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
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 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 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点要全、语要精——散文阅读之内容要点概括题.ppt
![点要全、语要精——散文阅读之内容要点概括题.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37633a5acfa1c7aa00ccbb.png)
参考答案:①第一幅画面:月下小径。写了小煤屑路和许 多树,具有幽僻、寂寞的特点。②第二幅画面:月下荷塘。 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具有幽静、淡雅的 特点。③第三幅画面:荷塘月色。写了月光、青雾、树影, 标 具有朦胧、缥缈的特点。④第四幅画面:荷塘四面。写了 答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具有阴沉、模糊的特点。 分 析 答案解构:本题考查层(段)意概括。先审读题干,明确概 括的区域为文章二至六段,阅读这些段落,可知概括对象 分别是小径、荷塘、月色和荷塘四周的景物;再进一步读 文,勾画重要词句,包括景物意象、修饰语等;最后分别 概括每幅画面,列举景物意象,归纳其特点。
一、什么是层(段)意概括 [理在书中]
层(段)意概括就是对文章某段或某几段的段意进行概括。有 两种考法:一是直接概括某段段意;二是概括多段落的层意。虽 然这类题型高考很少直接考查,但因正确概括段(层)意是理清文 章思路、把握文意的前提,故本书依然单列题型讲解。
回扣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 教材 哪些景物?请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及其特征。
二、怎样考层(段)意概括 [题在书外]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2011·湖北高考)请概括本文最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等作
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动词和“内容”等表答题
(《才子赵树理》) 方向的名词。
三、怎样答层(段)意概括 [学考贯通] 解题时,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区分是概括段意还是概括层
意,其次要采取针对性的概括方式: 1.概括某段的段意 (1)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或关键词的段落,直接提取中心句或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蓝墨水的上游, 是汨罗江”一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 性的作用。
一、什么是层(段)意概括 [理在书中]
层(段)意概括就是对文章某段或某几段的段意进行概括。有 两种考法:一是直接概括某段段意;二是概括多段落的层意。虽 然这类题型高考很少直接考查,但因正确概括段(层)意是理清文 章思路、把握文意的前提,故本书依然单列题型讲解。
回扣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 教材 哪些景物?请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及其特征。
二、怎样考层(段)意概括 [题在书外]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2011·湖北高考)请概括本文最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等作
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动词和“内容”等表答题
(《才子赵树理》) 方向的名词。
三、怎样答层(段)意概括 [学考贯通] 解题时,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区分是概括段意还是概括层
意,其次要采取针对性的概括方式: 1.概括某段的段意 (1)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或关键词的段落,直接提取中心句或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蓝墨水的上游, 是汨罗江”一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 性的作用。
演示文稿概括散文内容要点类题课件
![演示文稿概括散文内容要点类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e23b5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e.png)
第11页,共25页。
具体分析
(1)“我想看守灯塔去”一句表现了“我”想看灯塔的 ( 紧张、期待)的心情。
(2)“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
生活……”一句表现了“我”对灯塔的(
)的
心情兴。奋憧憬 (3)“我郑重地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
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我处心积虑已经三
第15页,共25页。
参考答案: (1)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 (2)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巅峰。 (3)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
第16页,共25页。
局部内容概括的前提和关键
一、读懂文章是前提。 1.概括每段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 分析句间关系,如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 不忘前者;如果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 概括。 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 章思路,找准方向。 二、学会归纳是关键。 1.寻找区间,锁定信息句。 2.整合信息,要点要齐全,不遗漏、交叉、重复,更不 能无中生有。
此题型内容涵盖(命题角度) 1.概括原因、理由(P213) 2.概括作用、情感(P215)
3.概括特点、内涵(P216)
第3页,共25页。
局部内容要点概括 高考命题角度1——概括原因、理由(P213) 常见设问方式: 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文章XXX,这样写的作用(理由)是什么? 作者XXX,这是为什么?请简要概括。 ④结合文意,概括“我”为什么喜欢XXX? ⑤结合文章XX段,XX的因素(理由)有哪些?
第21页,共25页。
概括情感态度类试题的技巧
1.情感的变化类题型,可采用捋线串珠法。即先沿着作 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然后将文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词语 作为珠子,穿到这条线上,穿完所有的珠子,作者情感 变化的脉络就一清二楚了。
具体分析
(1)“我想看守灯塔去”一句表现了“我”想看灯塔的 ( 紧张、期待)的心情。
(2)“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
生活……”一句表现了“我”对灯塔的(
)的
心情兴。奋憧憬 (3)“我郑重地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
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我处心积虑已经三
第15页,共25页。
参考答案: (1)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 (2)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巅峰。 (3)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
第16页,共25页。
局部内容概括的前提和关键
一、读懂文章是前提。 1.概括每段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 分析句间关系,如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 不忘前者;如果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 概括。 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 章思路,找准方向。 二、学会归纳是关键。 1.寻找区间,锁定信息句。 2.整合信息,要点要齐全,不遗漏、交叉、重复,更不 能无中生有。
此题型内容涵盖(命题角度) 1.概括原因、理由(P213) 2.概括作用、情感(P215)
3.概括特点、内涵(P216)
第3页,共25页。
局部内容要点概括 高考命题角度1——概括原因、理由(P213) 常见设问方式: 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文章XXX,这样写的作用(理由)是什么? 作者XXX,这是为什么?请简要概括。 ④结合文意,概括“我”为什么喜欢XXX? ⑤结合文章XX段,XX的因素(理由)有哪些?
第21页,共25页。
概括情感态度类试题的技巧
1.情感的变化类题型,可采用捋线串珠法。即先沿着作 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然后将文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词语 作为珠子,穿到这条线上,穿完所有的珠子,作者情感 变化的脉络就一清二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做过的主旨题:
★《老屋》
☆3、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 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
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句意理解:“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使用
比拟的手法描写社会发展之快,社会进步速度惊人。
本文主旨:本文通过对自家老屋和朋友家老屋的变化
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感
回顾 主旨题
基本格式
本文通过对……的描写, 反映了……的社会生活, 赞美了……的精神品质 (或批判了……的思想/现 象),表达了作者……的 理想追求。
c
1
回顾做过的主旨题:
★《书房的窗子》
☆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比较法和想象法分别写出了我爱上北窗的
理由和展望了北窗的未来添粉墙和疏竹;赞美了北窗
的优点是光线清淡而隐约,能引人深思给人想象的空
间,能让人产生独立的个性,能使人增添几许灵性。
表达了作者对清幽恬静的生活方式和理想创作环境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的向往,也表现了对独立个性
与人格的追求。
★ 《岳桦》
☆主旨:本文通过对身处绝境、身躯匍匐,但倔强壮
烈的岳桦的描写,抒发了对岳桦及像岳桦一样不断超
叹新房迅速变“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发展之快,
社会进步速度惊人的感慨。
表现手法:对比。将老屋与新屋进行对比,感叹了社
会发展之快。
c
4
回顾做过的主旨题: ★《彩色的荒漠》 ☆主旨:本文通过描写在荒漠塔中油田 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石 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同时也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越自我,让生命质变的精神c 的赞美。
2
回顾做过的主旨题: ★《阿庆》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勤劳善良、爱好音乐、聪明好学、 恬淡乐观(安于平淡生活)的平民青年 (“柴主人”)阿庆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上世 纪三十年代浙东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对热 爱生活、恬淡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赞赏之情。
c
3
c7c5来自回顾做过的主旨题: ★《可以预约的雪》 ☆主旨:本文通过写友人相约去看菅芒花, 由花及人,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常”与 “变”的体悟和思考,表现出作者积极乐 观的人生态度,提倡只有从容地面对生活, 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使生命 具有意义。
c
6
回顾做过的主旨题: ★《木车的激情》 ☆3、联系全文,概况本文主旨。(6分) 文章通过现代人的交通感受引发对几千年前孔 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联想和 怀念)和高科技时代人们“心灵缺失”这一精 神现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 的崇敬、怀念之情和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 忧思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