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讲义系统设计
《存储器设计》课件
读时
使SA两侧 虚单元 的信号差
一侧的 相同则 位线电
平始终
为VR
VR=1/2(Vs1+Vs0),若使Vs1、Vs0分别为VDD和GND则VR选为1/2VDD
BL1 BL2 BL3 BL4
位线的布置 SA的布置
开式位线 Open bitlines 折叠位线 Folded bitlines
BL1 BL2 BL3 BL4
电位下降。
在两侧位线上形成电位差
读‘1’>0 读‘0’<0 为提高速度并不等一侧位线下降为 低电平,而是只要位线间建立一定 的信号差就送读出放大器,放大输 出。
需要灵敏放大器,不用再生
SRAM写操作
SRAM写0
写操作时,选中单元WL为高,M5,M6导通。位线BL,!BL准备好 待写入的信号。写1,BL=1=VDD,写0, BL=0。 BL、!BL通过M6、M5对Q、!Q强迫充放电,与单元内原先存储的 状态无关。 写操作结束后,双稳单元将信息保存。
第十章 存储器设计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动态随机存储器 DRAM 第三节 静态随机存储器 SRAM 第四节 只读存储器ROM 第五节 非易失存储器 NVM
第一节 简介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存储器的总体结构 三、存储器的时序
一、存储器的分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SA越灵敏,可分辩的信号差越 小,抗干扰能力越差,各种干 扰引起的信号差也会被放大- 避免干扰
要求SA中的器件对称,否则灵 敏度下降,器件参数对称
VBL>V!BL
VBL最后稳定在( VDD)SAP
V!BL最后稳定在 (GND)SAN
VBL<V!BL
存储器管理的课程设计
存储器管理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存储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运用存储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理解存储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存储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存储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存储器的分配和回收,能够进行存储器性能的评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存储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存储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将介绍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包括存储器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以及存储器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将讲解存储器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器的分配和回收策略,存储器的扩充和压缩技术,以及存储器的共享和保护机制。
第三部分将介绍存储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存储器层次结构和存储器网络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我们将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存储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其次,通过讨论法,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将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存储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通过实验法,我们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存储器管理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首先,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全面和深入的存储器管理知识。
其次,我们将收集和整理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和动画,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然后,我们将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存储器管理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存储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存储系统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存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存储体系结构、存储设备、数据管理、缓存策略等,培养学生解决存储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存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2.了解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数据管理技术和缓存策略。
4.熟悉存储系统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
5.能够分析存储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存储方案。
6.能够运用存储设备和管理技术,实现存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7.能够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存储系统性能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存储系统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存储系统在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存储系统概述:存储体系结构、存储设备类型及工作原理。
2.数据管理技术:文件系统、目录结构、磁盘空间分配策略等。
3.缓存策略:缓存原理、缓存算法、缓存命中率等。
4.存储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方法、性能优化策略。
5.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存储系统设计案例,如分布式存储系统、云计算存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讲解存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存储系统设计方法。
3.讨论法:学生针对存储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实际操作存储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
2.参考书:存储系统相关论文和书籍。
3.多媒体资料:存储系统相关视频教程、PPT课件等。
4.实验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用于开展存储系统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整理)微机系统存储器讲义课件课件
第一节最小系统与程序存储器的扩展MCS-51系列单片机有很强的扩展功能,采用常用的电路芯片,按照典型的电路连接,就能方便地构成各种不同扩展的应用系统。
进行系统扩展时,单片机的引脚构成三总线结构: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统(CB),各种扩展电路的外接芯片都通过该三总线与单片机连接MSC—51系列扩展时常用的芯片:地址锁存器——74LS373;总线驱动器——74LS244(单向)、74LS245(双向)。
P0口要复用为数据总线,加用的总线驱动器应该是双精品文档向的,可用74LS245。
P2口如加用总线驱动器,可用单项的74LS244。
一、最小系统对于国内使用较多的8031机型来说,片内不含程序存储器,必须添用片外程序存储器,再用到地址锁存器,才能构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因此严格说,它称不上是“单片”机。
8031本身、片外程序存储器与地址锁存器组成了一个真正可用的、未曾扩展的最小系统。
1、工作时序51系列单片机在设计时为最小系统规定了工作时序:P2口送出PC H信息;P0口送出PC L信息和输入指令;在每个机器周期中,ALE脉冲两次有效,它的频率是2HMz;精品文档/PSEN脉冲也是两次有效。
ALE第一次有效发生在S1P2和D2P1期间,而当S2状态周期、它处于下降沿时P0口上低8位地址信心PCL被锁存到地址锁存器;然后在S4状态周期、/PSEN处上升沿时将指令读入单片机。
ALE第二次有效发生在S4P2和S5P1期间,在S5状态周期、ALE处下降沿时P0口上新的PCL值又被锁存到地址所存器,以待下一机器周期的S1状态、/PSEN处上升沿时读入新的PC值所指地址中的指令。
这样,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1状态周期已取有该机器周期要执行的指令信息,而在S1P2期间将开始执行。
2、EPROM芯片图4-6所示是常用的EPROM芯片的引脚图。
24个引脚的EPROM芯片有:2716(2K*8)、2732(4K*8),28个引脚的芯片有:2764(8K*8)、27128(16K*8)、27256(32K*8)、27512(64K*8)。
存储器的课程设计
存储器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能够理解不同类型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掌握存储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1.了解存储器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3.理解不同类型存储器的应用场景;4.掌握存储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不同类型的存储器;6.能够进行存储器的简单操作和维护;7.能够运用存储器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存储器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惜存储器资源,养成良好的数据存储习惯;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存储器的定义、分类、特点、应用场景和基本操作方法。
1.存储器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存储器的概念,解释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
2.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讲解不同类型存储器的分类,如内存、硬盘、U盘等,并阐述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3.存储器的应用场景:分析存储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个人电脑、服务器、移动设备等。
4.存储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介绍存储器的常见操作,如格式化、分区、复制、粘贴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以及基本操作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存储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存储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课内外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存储器,加深对存储器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存储器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存储器设计课程设计
存储器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存储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评价和设计流程。
学生应能够理解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RAM、ROM、Cache等,并掌握存储器层次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存储器设计的仿真和测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的存储器设计项目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设计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体包括:1.存储器的基本概念:介绍存储器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如容量、速度、功耗等。
2.存储器层次结构:讲解存储器层次结构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单级存储器、多级存储器和虚拟存储器。
3.存储器设计方法:详细介绍存储器的设计流程,包括存储单元设计、存储器阵列设计和读写电路设计。
4.实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存储器设计的仿真和测试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存储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存储器设计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存储器设计的应用场景和挑战。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存储器设计的仿真和测试,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如《存储器设计》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等,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准备存储器设计的实验设备,如FPGA开发板、仿真器等,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存储器的课程设计
存储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存储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2. 学会使用不同的存储单位进行数据存储,并能进行相应的换算;3. 掌握存储器层次结构,了解不同层次存储器的性能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存储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操作;2. 提高学生分析存储器性能、选择合适存储器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存储器相关知识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存储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科学的欲望;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享知识、互相学习;3.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认识到存储器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存储器有一定了解,但尚未深入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存储器相关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存储器概述:介绍存储器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其发展历程,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器芯片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存储单元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存储器芯片的结构与功能。
3. 存储器层次结构:阐述存储器层次结构的概念,介绍各级存储器的特点,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Cache存储器;-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4. 存储器容量与地址编码:讲解存储器容量的计算方法,地址编码的表示方式,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存储器容量的计算;- 地址编码的表示与转换。
存储器系统设计
ALE
CE
OE
A0~A7 A8~A14 62256 D0~D7
CE
OE
G 373 1D~8D 8
P0
PSEN
WR
RD
系统的EPROM(27256)0000~7FFFH(管理仿真系统的程序),系统的仿 真ROM和数据存储器为8000~FFFFH。当执行系统的管理程序时, 27256有效(尽管有效 PSEN ,但地址不对),62256无效,当执行自己 编的仿真程序时,系统转向62256中执行你输入的程序,当遇到MOVX
ALE
8
2764
2764
2764
P0
PSEN
P2.6 0 0 1 P2.5 0 1 0 /Y0 /Y1 /Y2 0 1 1 0000-1FFFH (8000H-9FFFH) 括号内 1 0 1 2000-3FFFH(A000H-BFFFH) 为重叠 1 1 0 4000-5FFFFH(C000H-DFFFH) 区!
74LS138的真值表
输出有效时,只有一个为低电平,其余为高电平,故用其来接被选的芯片时, 只有一个被选中。保持芯片之间地址的不重叠。(74LS139的介绍见书P158)
5.2.3 程序存储器扩展设计
(1)扩展16KB EPROM(线选法用单片机地址总线高位地址作为选择某 一存贮器的片选信号)。
;将最后一个字节数据取出 ;原始数据比较,陷入死循环! ;最高位不同,再查!
地址 输出
指令 输入
PCL 输出
指令 输入
PCL 输出
P2口输出程序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PCH(A15~A8),具有锁存功能。 P0口地址/数据复用线,在ALE上升为高电平时,P0口输出程序存储 器的低8位地址(A7~A0),在ALE的下降沿,把A7~A0锁存到外部地 址锁存器中,得到地址信号,接着,P0口由输出变为输入,高8位地 址不变(低8位已锁存),故已选定外部ROM的某一个地址,随即 PSEN 低电平有效,外部ROM通,对应地址单元中的指令字节出现在数据 总线上供CPU读取。
存储器设计课程设计
存储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存储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RAM、ROM、硬盘等)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3. 学生能够掌握存储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存储器单元、地址译码器和数据总线的连接方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存储器电路,并分析其性能。
2.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存储器的设计和仿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存储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硬件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创新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原理与应用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2.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存储器概述:介绍存储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 教材章节:第3章“存储器系统”- 内容列举: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各类存储器的特点及性能指标。
2. 存储器工作原理:讲解RAM、ROM、硬盘等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差异。
- 教材章节:第3章“存储器系统”- 内容列举:静态存储器、动态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闪存、硬盘等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3. 存储器设计方法:阐述存储器单元、地址译码器和数据总线的连接方式,以及设计存储器的基本步骤。
- 教材章节:第4章“存储器设计”- 内容列举:存储器单元设计、地址译码器设计、数据总线设计、存储器容量扩展。
学习计算机存储系统设计
学习计算机存储系统设计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指用于存放和检索数据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
它是计算机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
对于学习计算机存储系统设计的人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趣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计算机存储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介绍一下存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存储系统主要由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组成。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关键部件,而辅助存储器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了解这些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于设计高效的存储系统至关重要。
在设计存储系统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
存储器的容量决定了可以存储的数据量,而速度则决定了存储和检索数据的效率。
提升存储系统的容量和速度可以通过增加存储器的数量、优化存储器的排列方式以及采用更先进的存储技术来实现。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考虑因素是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存储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可以采用冗余存储和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等方法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例如,使用磁盘阵列技术可以通过将数据冗余存储在多个硬盘上来防止数据丢失。
此外,存储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多地用于处理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任务,存储系统需要能够方便地扩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
设计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的存储系统可以通过使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和集群存储架构来实现。
在设计存储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到存储器的访问效率。
存储系统中的数据访问通常分为随机访问和顺序访问两种方式。
对于随机访问,存储器需要提供低延迟的读写操作;而对于顺序访问,存储器需要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传输能力。
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存储系统设计师可以利用各种缓存算法和预取技术来优化数据访问性能。
最后,一个成功的存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
存储器的成本是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约束因素。
计算机储存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储存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存储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各类存储设备的特点;2. 掌握内存的工作原理,了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区别及作用;3. 了解外存储器的种类和功能,如硬盘、光盘、U盘等。
技能目标:1. 能够描述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不同存储设备在性能、容量、速度等方面的差异;2. 学会使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取,掌握基本的存储器管理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的存储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存储原理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认识到存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存储原理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存储原理概述- 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设备分类及特点2. 内存工作原理-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 内存芯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存储器管理- 内存分配与回收- 虚拟内存技术4. 外存储器及其应用- 硬盘、光盘、U盘等外存储器特点- 外存储器在数据备份与恢复中的应用5. 存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计算机启动过程存储器的作用- 操作系统在存储管理方面的优化措施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分别讲解计算机存储原理概述、内存工作原理、存储器管理、外存储器及其应用以及存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结合教学实际,按照以下进度进行:1. 计算机存储原理概述(第1章)2. 内存工作原理(第2章)3. 存储器管理(第3章)4. 外存储器及其应用(第4章)5. 存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5章)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第5章 存储器系统设计
(2)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DB 数据总线由P0口提供,其宽度为8 数据总线由 口提供,其宽度为8位。 口提供 该口为三态双向口, 该口为三态双向口,是应用系统中使用最为频繁 的数据通道。单片机与外部交换的数据、指令、 的数据通道。单片机与外部交换的数据、指令、 信息,几乎全部由P0口传送 口传送。 信息,几乎全部由P0口传送。 通常系统数据总线上连有很多芯片, 通常系统数据总线上连有很多芯片,由地址译码 信号控制的各个芯片片选控制线来选择究竟哪个 芯片的数据有效。 芯片的数据有效。
15 根地址线 13 根地址线 11 根地址线
ROM: 27256 27128 2764
15 根地址线 14 根地址线 13 根地址线
9
上述EPROM电路均为 线双列直插式封装 ,以2764为例,引脚符 上述 电路均为28线双列直插式封装 为例, 电路均为 为例 号意义如下: 号意义如下: A0~A12: 地址输入线;由地址线经芯片内部译码电路译码选通对 ~ : 地址输入线; 地址线经芯片内部译码电路译码选通对 应的字节单元。 应的字节单元。 D0~D7:三态数据总线,读或编程校验时为数据输出线,编程时为 ~ :三态数据总线,读或编程校验时为数据输出线, 数据输入线。 维持或编程禁止时,呈高阻状态, ( 常用D0~ D7表 数据输入线。 维持或编程禁止时 , 呈高阻状态, 常用 ~ 表 示);
8
常用存储器引脚图
62256 A14 A12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D0 D1 D2 GND RAM: 6264 27256 27128 2764 NC VPP VPP VPP A12 A12 A12 A12 A7 A7 A7 A7 A6 A6 A6 A6 A5 A5 A5 A5 A4 A4 A4 A4 A3 A3 A3 A3 A2 A2 A2 A2 A1 A1 A1 A1 A0 A0 A0 A0 D0 D0 D0 D0 D1 D1 D1 D1 D2 D2 D2 D2 GND GND GND GND 62256 6264 6116 32KB 8KB 2K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2764 VCC PGM NC A8 A9 A11 OE A10 CS D7 D6 D5 D4 D3 27128 VCC PGM A13 A8 A9 A11 OE A10 CS D7 D6 D5 D4 D3 27256 VCC A14 A13 A8 A9 A11 OE A10 CS D7 D6 D5 D4 D3 32KB 16KB 8KB 6264 VCC WE CS2 A8 A9 A11 OE A10 CS D7 D6 D5 D4 D3 62256 VCC WE A13 A8 A9 A11 OE A10 CS D7 D6 D5 D4 D3
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报告题目: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101班姓名:学号***********关键词:目录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研究背景…………………………………………………………..……………………….1.2意义………………………………………...........................................................................2 研究内容....................................................................2.1 目的和内容..........................................................................................................................2.2 总体设计………………………………………………………...........................................2.3 详细设计..............................................................................................................................3 关键技术....................................................................3.1、数据结构...........................................................................................................................3.1.1 全局变量说明……………………………………………………………………3.2 算法分析..............................................................................................................................3.2.1 简要的语言描述..................................................................................................3.2.2 层次图形式.........................................................................................................3.2.3 流层图形式.........................................................................................................3.3 算法实现...........................................................................................................................3.3.1核心代码………………………………………………………………………..3.3.2试验结果……………………………………………………………………….4 总结 .......................................................................4.1设计体会……………………………………………………….. ....................................4.2学习改进………………………………………………………......................................... 参考文献......................................................................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1、应用背景:操作系统的存储器管理系统是指系统软件对其他应用程序使用内存,外存时所做的管理,是一种统筹关系。
存储器系统设计
利用三条总线, 可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展 回目录 上页 下页
地址总线AB(A0 ~ A15)宽16位 片外寻址64KB
P0.0~P0.7 ALE 锁存 到锁存器373
P2.0~P2.7
A0~A7 A8~A15
数据总线DB(D0 ~ D7)宽8位 双向、三态
P0.0~P0.7
D0~D7
控制总线CB 宽12位
8
8
XTAL1
805810/837151
XTAL2 微处理器 RAM P0口 P2口 ROM/EPROM
Vcc
ALU
PSEN CPU
EA ALE 控制逻辑 RESET
内部 总线
特殊
串行口
定时器 计数器
中断 功能 系统 寄存器 Vss
P1口
P3口
(SFR)
8 P1.0~P1.7
8 P3.0~P 3.7
外部 振荡源
OC门
频率低于 12MHz
+5V
18 XTAL2 单 片 机
19 XTAL1
外时钟方式电路图
回目录 上页 下页
⑵ 控制信号
名称
功
能
PSEN ALE
片外取指信号(片外程序存储器读)输出端 低电平有效。通过P0口读回指令或常数。
控制的是片外程序存储器
地址锁存信号。P0口是数据/地址复用口
ALE低电平时, P0口出现数据信息; ALE高电平时, P0口出现地址信息。
一、51单片机的管脚功能
1、按功能分类
I/O口线 控制口线 电源
P0 、 P1 、 P2 、 P3 共32条 PSEN、ALE、EA/VPP、RESET 共4条 Vcc、 Vss 共2条
存储系统课程设计
存储系统课程设计
假设条件:
主存空间为256MB,系统总线地址宽度为32位,
Cache块大小为32B、采用4路组相联地址映像及变换。
完成下列设计:
1、对Cache-主存、主存-辅存层次存储系统,假设Cache空间为512KB(只有一级Cache)。
请画出你所设计的Cache逻辑结构图,画图并说明地址映像及变换过程、目录表结构(可标尺寸的地方一定要标出),说明采用的替换策略和实现方法(在逻辑结构图或目录表中反映出来),并从提高性能和性能/价格角度说明你的设计亮点。
2、若系统支持多个CPU,每个CPU包含两级Cache(L1级空间为32KB,L2级为512K),请画出你认为最优的层次存储系统结构图,说明如何保证存储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再画出L2级Cache的逻辑结构图及目录表结构(注意与单级Cache、单一CPU时的区别),并作说明。
3、当PⅡ/Ⅲ处理器在保护模式、4KB页面大小时,说明虚拟存储器实现虚拟地址-主存地址的变换过程(虚拟地址为段地址:偏移量);快表的表结构及表长的确定方法;实现了哪些访问保护和实现原理(及如何实现的),可参考接口教材第十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