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欧阳修(1037-1107)、苏轼(1037-1101),均为宋代文学家、诗人。

两人均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其诗词以清新自然,婉约柔丽而著称。

其中《颍州诗》为他们二人联合创作的颍州题咏的背景下的一组诗词。

本文将详注颍州诗词内容,并对其进行详尽评述。

一、《颍州诗》的背景宋神宗元丰年间,欧阳修与苏轼在颍州曾游历写诗创作。

二人共同创作的《颍州诗》中包括多首诗篇,内容涵盖了对颍州风物、人情、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描写。

这些诗篇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当地百姓的描绘,可谓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二、《颍州诗》的风格特点《颍州诗》整体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淳朴的地方风情。

欧阳修擅长写意境清新丽雅的诗篇,而苏轼则善于写蕴含社会现实的诗作。

二人共同创作的《颍州诗》既有清丽的意境描绘,也兼具丰富的社会风情描写。

三、《颍州诗》的文学价值《颍州诗》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叙述了当地的景色与风土人情,对当地的地理特色和文化历史进行了生动而真实的刻画。

这些诗篇使人感受到了当时颍州的风土人情,也展现了大家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关怀。

《颍州诗》还以其高度的艺术价值,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关怀的追求,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对《颍州诗》的评述《颍州诗》成为了宋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展示了欧阳修与苏轼对风景与人情的深刻理解,更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热情。

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意境,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颍州诗》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欧阳修苏轼共同创作的《颍州诗》以其深刻的当地风土与细腻的意境描绘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其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文学价值极高,堪称我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五、对《颍州诗》的深入解读在《颍州诗》中,欧阳修和苏轼通过对颍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的关怀。

诗中所描绘的山川河流、农民劳作、乡村景色、历史遗迹等,无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他们以文字为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迷人的风土人情之中。

欧阳修赞美颍州西湖的诗

欧阳修赞美颍州西湖的诗

欧阳修赞美颍州西湖的诗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

这首词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出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通篇主体,“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惬意委婉荡出。

下阕描绘西湖水面平滑,小船儿在“无风”情状下“不觉船移”,颇具合理性,同时更有诗情画意。

接下来的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动感十足的画面。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之美,并将游人悠闲意趣融入其中。

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好一番引人入胜的湖光盛景。

可谓是空灵淡远、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

采桑子【宋】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当时居处颍州,在盛夏荷花盛开之季游玩西湖时写下此词,记载了西湖风光及游湖之乐,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情。

上阕把荷花、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船动水荡漾,荷花随着自己前呼后拥,碧绿清澈的湖水承载着船中人与美酒,长长的湖堤长满茂密的芳草,满眼的绿意,扑鼻的清香,好一幅动感十足的西湖风光画卷;下阕写词人泛舟荷花深处,畅饮听曲,赏花观光等一系列欢愉场面,使人完全沉醉在这西湖的美景之中。

结句“醉里归”写出了作者十分惬意的心情,那一刻完全忘记了自己官场上的失意和烦闷,仿佛一切烦忧都已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沉淀下来的自然是一种超尘脱俗的心怀。

采桑子【宋】欧阳修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巵。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欧阳修对颍州西湖可以说是深情一片。

欧阳修移知颍州期间,曾多次游览西湖,而且留下很多传世佳作,这阕《采桑子》就是其中之一。

欧阳修在阜阳颍州做的诗

欧阳修在阜阳颍州做的诗

欧阳修在阜阳颍州做的诗
嘿,你知道吗?欧阳修曾经在阜阳颍州待过呢!他在那儿可是留下
了不少精彩的诗作呀!
就说那首吧,“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
尽日风。

”哎呀,你想想,那百花凋零之后的西湖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啊!满地的落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彩色的地毯。

还有那飘飘扬扬的
柳絮,就如同雪花一般在空中飞舞。

湖边的垂柳啊,整日在微风中摇
曳着身姿。

这画面,多美呀!这不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宁静而美
好的瞬间吗?
还有,“去年元夕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哇,去年元宵夜的时候,那花市上的灯火亮得如同白昼一样。

月亮爬上了
柳梢头,恋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见面。

这场景多浪漫呀,简直跟我们
现在年轻人约会有的一拼呢!你说是不是?
欧阳修在颍州写的这些诗,有的描绘了自然美景,有的则表达了他
内心的情感。

他用他的笔,把颍州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刻画得那
么生动。

这就好像我们用手机拍照一样,把那些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了
下来。

他的诗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透过它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颍州。


们能感受到那里的风土人情,能体会到欧阳修在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不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吗?
我觉得啊,欧阳修在阜阳颍州做的这些诗,真的是太珍贵了!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情感的寄托。

它们让我们对过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原创版)
目录
1.欧阳修与苏轼的文学成就
2.《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的背景和意义
3.详注辑评的内容和特点
4.对我国古典诗词研究的贡献
正文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是一部集中研究欧阳修和苏轼在颍州创作的诗词的专著。

欧阳修和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欧阳修以婉约清新、含蓄委婉的风格见长,而苏轼则以豪放奔放、激情澎湃的风格著称。

两人在颍州创作的诗词,无论是题材、风格还是艺术成就,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的出版,旨在对这两位文学家的颍州诗词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为学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料库。

本书在注释方面力求详尽,对诗词中的历史典故、地理名词、文化习
俗等进行了详细解释,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同时,本书还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享受。

详注辑评的内容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诗词的版本进行了严格校勘,保证了文本的准确性;其次,对诗词的韵律、格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展现了两位文学家的艺术技巧;再次,对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意象表达等进行了详细解读,揭示了作品的深层内涵;最后,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等进行了全面梳理,使读者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历史地位。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对我国古典诗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为学界提供了一部宝贵的文献资料,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它为广大读者普及了古典诗词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审美素养。

欧阳修词作鉴赏(2)

欧阳修词作鉴赏(2)

欧阳修词作鉴赏(2)采桑子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此词是作者宋神宗熙宁四年退居颍州后所作,词中以慷慨悲壮的感情发身世之慨,读来沉郁顿挫,荡气回肠,极一唱三叹之致,在《六一词》中属豪放一路。

全词以情语胜,写情疏隽深婉,自然真切。

此词开头是回忆。

十年以前,是一个概数,泛指他五十三岁以前的一段生活。

那一时期,他曾出守滁州,徜徉山水之间,写过著名的《醉翁亭记》。

后来移守杨州,又常常到竹西、昆冈、大明寺、无双亭等处嘲风咏月、品泉赏花;特别是仁宗嘉祐中,很顺利地由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最后又加了上柱国的荣誉称号。

这期间,多少人生况味,他只以“月白风清”四字概括。

“月白风清”四字,色调明朗,既象征处境的顺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悦,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

至“忧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宕,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

这一时期,他的好友梅尧臣、苏舜钦相继辞世。

友朋凋零,引起他的哀痛。

英宗治平二年,他又患了消渴疾。

老病羸弱,更增添他的悲慨。

后来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他被蒋之奇诬陷为“帷薄不修”,“私从子妇”;又因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王安石的弹劾。

这对他个人来说,可谓种种不幸,接踵而来。

种种不幸,他仅以“忧患凋零”四字概之,以虚代实,更有千钧之力。

接着以“老去光阴速可惊”,作上片之结,语言朴质无华,斩截有力。

“速可惊”三字,直似从肺腑中发出。

此词下片承前片意脉,有如藕断丝连;但感情上骤然转折,又似异军突起。

时光的流逝,不幸的降临,使得词人容颜渐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于是他豪迈地唱道“鬓华虽改心无改”!他是把一腔忧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语言虽豪迈而感情却很沉郁。

在这里,词人久经人世沧桑、历尽宦海浮沉的老辣性格,似乎隐然可见。

以纵酒寻欢来慰藉余年,其中渗透着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

词中接下去就说“试把金觥”。

金觥,大酒杯。

欧阳修写颍州西湖的诗词

欧阳修写颍州西湖的诗词

欧阳修写颍州西湖的诗词【原创实用版】目录1.欧阳修与颍州西湖的诗词创作背景2.颍州西湖诗词的主题与风格3.颍州西湖诗词中的艺术手法4.颍州西湖诗词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正文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歌赋、散文均有建树。

在欧阳修的诗词创作中,颍州西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点,那里的风光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欧阳修写颍州西湖的诗词。

首先,颍州西湖诗词的创作背景。

颍州西湖位于今安徽省阜阳市,是欧阳修在任颍州知州期间,经常游玩赏景的地方。

欧阳修对颍州西湖情有独钟,据史书记载,欧阳修在颍州任职期间,曾多次组织修缮西湖,并写下许多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词。

其次,颍州西湖诗词的主题与风格。

欧阳修的颍州西湖诗词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

在风格上,他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以颍州西湖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再者,颍州西湖诗词中的艺术手法。

欧阳修在描绘颍州西湖时,善于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采用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表现。

如《西湖夜泊》中“夜泊牛渚近孤舟,星临万里与人俱”的描绘,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星空璀璨的美丽景象。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词更具表现力。

最后,颍州西湖诗词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欧阳修的颍州西湖诗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词不仅传播了颍州西湖的美景,还提升了颍州西湖的文化地位。

明清两代,颍州西湖更是成为文人墨客争相歌颂的风景名胜。

总之,欧阳修的颍州西湖诗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词作品既展现了颍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又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欧阳修《采桑子 残霞夕照西湖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欧阳修《采桑子 残霞夕照西湖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此词描绘了颍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

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采桑子欧阳修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

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

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

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

②轩槛:长廊的栏杆。

③芰:指菱。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

②坞:湖岸凹入处。

③汀:水中洲。

④轩槛:长廊前木栏干。

试题(1)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3)词中说“西湖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4分)(4)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4分)阅读答案(1)作者通过视觉、触觉与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

①视觉上,作者看到残霞夕照,花草繁茂,岸幽湖平,月上云散,写出了西湖的美景;②触觉上,作者手触轩槛,感到清凉,微风拂面,倍感清爽;③嗅觉上,作者在晚风中闻到阵阵莲菱清香,沁人心脾,倍感惬意。

[4分。

答出一种感观1分,对应分析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2)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

[3分。

“喜爱”,1分;“悠然闲适”,1分“超凡脱俗”,1分。

意思对即可。

] (3)①花草繁茂(岸、汀花草繁茂),②湖平岸静(湖面广阔平静、湖岸幽静沉寂),③月色清幽,④莲香宜人。

(4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4)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陶醉。

(4分。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翻译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

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

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

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以《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欧阳修(1007-1072)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被誉为“宋代四杰”之一。

他撰写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其中滁州诗、颍州诗和亳州诗特别值得研究。

这三类诗歌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并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滁州诗是欧阳修为滁州刺史而写。

在任职期间,他非常重视滁州农业的发展和治安的维持,关注百姓的福祉,并走访滁州乡村,以抒发对乡土的热爱。

滁州诗歌大多描写乡间风光,许多诗中以滁州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抒发对乡土的热爱,表达了神态灵动的沧桑之情,囊括了宋代乡土情结的主题。

欧阳修的颍州诗以茶花和梅花的芬芳为主题,他把颍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都浓缩成贴近自然的文字。

他对自然的描写始终洋溢着一股耐人寻味的诗意,表现出颍州特有的自然风光,使人着迷。

亳州诗是欧阳修立足于亳州时撰写的,更注重展现了亳州地域的文化精髓,抒发的是内容丰富的人文关怀,如涉及亳州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府衙、祠堂、寺院和其他名胜古迹的描写等。

这类诗歌把他对人文关怀融为一体,体现出欧阳修立足亳州后浓厚的人文关怀情怀。

再从诗歌的思想方面来看,滁州诗和颍州诗更多地表达了欧阳修对乡土的热爱,他感慨落后乡间的落魄,抒发对古人乡土情怀的眷恋,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以及对承袭古人传统的向往和赞颂。

而亳州诗多表达了欧阳修的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苍生皆可教,须有布衣轻车载”,从政治上强调了仁政,以“满朝文武仁义在”来赞颂当政者,以劝导百姓修身,为实现文明发展献计献策。

此外,从诗歌的表达方式来看,滁州诗和颍州诗更具有抒情性,以流畅的语言把滁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全部表现出来,使诗歌畅快动人。

而亳州诗则更加细腻,抒发了作者对亳州地域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对于乡土的思念以及政治理念,以及对乡土的热爱,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滁州诗、颍州诗和亳州诗承载着欧阳修思想方面的深刻思考,彰显了他浓厚的乡土情怀,以及他对民生福祉的关怀,为宋代文学史增添了一抹浓艳的色彩。

欧阳修写颍州西湖的诗词

欧阳修写颍州西湖的诗词

欧阳修写颍州西湖的诗词
【引言】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题材屡见不鲜。

其中,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关于颍州西湖的诗词,堪称佳作。

本文将分析欧阳修与颍州西湖的渊源、颍州西湖的自然风光、欧阳修创作的诗词及其主题、艺术特点及影响,以此展现这一段美丽的诗词佳话。

【颍州西湖的自然风光概述】
颍州西湖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其水域辽阔,碧波荡漾,四周环绕着美丽的山峦。

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峦的倒影,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湖中有着丰富的水产,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欧阳修创作的诗词及其主题】
欧阳修对颍州西湖的美丽风光情有独钟,创作了多篇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词。

其中,《蝶恋花·颍州西湖》一词,以荷花、翠鸟、蝴蝶等元素,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

而在《西湖春》这首诗中,欧阳修则以春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欧阳修诗词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欧阳修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相互融合,展现出优美的意境。

在描绘颍州西湖的诗词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欧阳修的诗词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人墨客
传颂不衰的艺术瑰宝。

【结论】
欧阳修与颍州西湖的诗词佳话,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通过分析欧阳修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颍州西湖的美丽风光,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文言文采桑子欧阳修的赏析

文言文采桑子欧阳修的赏析

文言文采桑子欧阳修的赏析《采桑子十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组联章词。

欧阳修晚年退居州颍州,极喜爱颍州西湖的景色,在此写下这十首词,其中前九首写景,最后一首抒情。

全词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这十首词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之作,从内容、手法和风格上都实现了对传统的突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词史意义。

下面是采桑子欧阳修赏析,请参考!采桑子欧阳修赏析这组词每首起句均以“西湖好”引起吟咏,写尽了暮春西湖迷离的美,词之语言清丽,风格空灵淡远,充溢着悠然闲怡之趣。

《采桑子十首》借鉴了民间鼓子词联章体的形式,创造性地运用了化整为零的构思方式,对颍州西湖美景作了全方位的描绘;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景物、创造意境;体现出了平淡清新的风格特点。

其较多的新变特征,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采桑子十首》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西湖之美,表达了词人留连光景的喜悦心情。

作为欧阳修山水词的代表作,《采桑子十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一、化整为零的艺术构思所谓化整为零的艺术构思,即在进行艺术构思时,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将表现对象分成若干单元而分篇咏之。

在作品中,这若干个单元相互独立、互不重复,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采桑子十首》就是词人化整为零的艺术构思的结果。

欧阳修徜徉于西湖之滨,醉心于山水之间,把西湖异时之景行诸笔端;一首词就是一组镜头,构成了西湖美的一个侧面。

这样,十首词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西湖之美,从而形成了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西湖整体和全貌。

可见,欧阳修是有意把这十首词作为一个整体来写的。

十首《采桑子》有五首是以时间开头的,分别写不同时间、场景下的西湖美景。

凡西湖之所见,西湖之所有,尽囊括于词人笔下,统一于作者刻意营造的意境之中,统摄于和谐宁静的基调之下。

词人选择了“春深雨后”、“群芳过后”、“ 清明上巳”、“荷花开后”、“残阳夕照”这些时刻描写西湖之美。

欧阳修写阜阳西湖的诗词

欧阳修写阜阳西湖的诗词

欧阳修写阜阳西湖的诗词
欧阳修晚年居住在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期间他创作了十首以《采桑子》为词牌的组词,其中多首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景色。

以下是两首提及颍州西湖的欧阳修诗词:
1.《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
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2.《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虽然这首词的具体内容未在这里给出,
但根据题目可以推测,它主要描绘的是夏季颍州西湖荷花盛开时的美景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情感抒发和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

这些词作体现了欧阳修对颍州西湖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他在晚年淡泊宁静的心境。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

《浣溪沙》原⽂翻译及诗意赏析《浣溪沙》原⽂翻译及诗意赏析 《浣溪沙》是北宋著名⽂学家欧阳修作的⼀⾸词,描写泛⾈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编整理《浣溪沙》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来学习参考!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浸春云,碧琉璃滑净⽆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斜归去奈何春。

译⽂ 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

春⽔丰盈的湖⾯,倒映着柔美的⽩云。

湖⾯平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平滑⼲净没有灰尘。

春季⾥昆⾍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之间,⽹住春光,留住游⼈。

花丛中的鸟⼉不停地名叫,仿佛在召唤⾏⼈。

湖光春⾊如此诱⼈,游⼈游赏到⼣阳西斜才⽆可奈何地离去。

《浣溪沙》赏析(⼀) 欧阳修这⾸《浣溪沙》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深深眷恋。

词中的春光,使读者联想到⼈⽣的青春、爱情、理想等⼀切美好的事物。

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隽永蕴藉的意境,给读者以⽆尽的遐思。

上⽚写湖⾯风光很有特⾊。

⾸句“湖上朱桥响画轮”,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种喧腾热闹的⽓氛。

第⼆句“溶溶春⽔浸春云”,⼀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是名副其实的“加⼀倍写法”,⽬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

这句⾥的“浸”字也⽤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

第三句“碧琉璃滑净⽆尘”,⽤琉璃的光洁平滑来⽐喻西湖的⽔⾯,表现了湖⾯泛⾈时轻快、畅适的⼼情,形象⽽有诗意。

下⽚写游兴未尽的'留连之情。

前两句是对偶句:“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

这两句描写春物留⼈,⼈亦恋春,是全词的重点所。

欧阳修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赏春纵饮,也有游⼈被美景“唤住”之意,下句“隔花啼鸟唤⾏⼈”,这⼀句是从声⾳的⾓度来写,不但写出了春天具有的“映阶碧草⾃春⾊,隔叶黄鹂空好⾳”的境界,也写出了春天西湖的“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葱绿景象。

《木兰花令》原文及翻译赏析

《木兰花令》原文及翻译赏析

《木兰花令》原文及翻译赏析《木兰花令》原文及翻译赏析《木兰花令》原文及翻译赏析1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原文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翻译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

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

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

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

十五的月轮多么皎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

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注释①此词于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秋苏轼为颍州(治今安徽阜阳)知州时作。

欧阳修于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至1053年为颍州知州是常去该州的名胜西湖游览,作了不少词。

此词所和欧韵(西湖南北烟波阔),调名一作《玉楼春》。

②长淮:淮河。

霜降之后河水减退,河身显得狭长了。

③颖:颖水,淮河支流,颖州州城在其下游。

④醉翁:欧阳修的别号。

⑤四十三年:谓自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至此时。

⑥三五、二八:指十五、十六夜的月亮。

赏析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全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意绪凄婉,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

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

深秋是枯木季节,加上那年江淮久旱,淮河也就失去盛水季节那种宏阔的气势,这是写实。

第二句“空听潺潺清颖咽”的“清颖”写的也是实情。

“咽”字写出了水浅声低的情景。

水涨水落,水流有声,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词人却说水声潺潺是颍河幽咽悲切,这是由于他当时沉浸怀念恩师欧阳修的思绪中。

此句移情于景,使颍河人格化了。

接下来一句“佳人犹唱醉翁词,”“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时所作的词,如组词《采桑子》等,当时以其疏隽雅丽的独特风格盛传于世。

欧阳修《采桑子》诗歌鉴赏

欧阳修《采桑子》诗歌鉴赏

欧阳修《采桑子》诗歌鉴赏欧阳修《采桑子》诗歌鉴赏《采桑子十首》是欧阳修所作的一组联章词,记录其退居州颍州,极喜爱颍州西湖的景色,在此写下这一十首词,其中前九首写景,最后一首抒情。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欧阳修《采桑子》诗歌鉴赏,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采桑子欧阳修其一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其二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

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其三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

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

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其四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其五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其六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其七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其八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其九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其十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

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译文其一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

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其二春光深浓,雨过天晴,西湖景色更显美好。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从颍州欢聚看欧阳修与苏轼的忘年交契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从颍州欢聚看欧阳修与苏轼的忘年交契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从颍州欢聚看欧阳修与苏轼的忘年交契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坛耀眼的双星。

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是英勇无畏的旗手,苏轼是名副其实的闯将。

他们分别团结了一群才华横溢的作家,携手铸造了北宋文学的辉煌。

而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欧、苏两代宗师忘年交契,亦传为文坛佳话;二人于熙宁四年的颍州欢聚,更成为士林美谈。

一、颍州欢聚富诗意自嘉祐二年礼部试后,欧阳修与苏轼的交往从未间断过,而且持续地有新收获。

甚至在欧公辞世后,苏轼仍同欧公后人保持着友好往来。

然则当历史的长镜头摇向北宋的颍州作聚焦探寻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文坛泰斗欧阳修与其后辈巨星苏轼,历尽艰辛备尝甘苦后,以他们不朽的诗文业绩,在这里实现了最后一次“会师”。

熙宁四年(1071)春末夏初,欧阳修连呈三“表”力请辞官退休,六月十一日获准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他选择颍州为养老的“福地”。

苏轼当即献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恭祝这位“事业三朝之望,文章百代之师”的老前辈得以“明哲保身”;并直言“轼受知最深,闻道有自”,再次感戴恩师。

与此同时,苏轼主动放弃了权开封府推官、磨勘迁太常博士的显要官职,坚乞外补而终得除杭州倅。

这年七月苏轼离京赴杭,途径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先去探访在那里任府学教授的苏辙,兄弟相聚七十余日。

然后苏辙陪同苏轼,专程拜谒了致仕归颍的欧阳修,陪同这位乍卸公职稍嫌孤寂的恩师,度过了一段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

众所周知,早在北宋皇佑元年(1049)三月至次年七月,欧阳修就曾自请出知颍州,此后又有短期居颍与长久思颍及退休后归颍的阅历,为此留下了大量知颍、思颍的诗词,后来他还特地撰写过《思颍诗后序》及《续思颍诗序》[1]。

无独有偶,苏轼在元祐六年(1091)八月至次年三月,也曾自请出知颍州,同样留下不少知颍及日后思颍篇什。

半个世纪内,欧苏两代宗师虽不同时,却被同一个颍州所吸引,并都用上百篇诗词歌唱颍州,神往颍州,此非巧合,实因颍州魅力独在。

颍州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当时处在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通往江南的要冲,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它成为文人骚客向往之地。

阜阳生态园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

阜阳生态园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

阜阳生态园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如果我们把欧阳修与颍州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结缘颍州、情牵颍州、归老颍州三个时期。

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欧阳修的颍州诗词相对应地分为知颍诗、思颍诗、归颍诗三个部分。

第一为结缘颍州时期,从皇佑元年二月至皇佑二年七月,时间大约为一年半。

第二为情牵颍州时期,从离开颍州赴南京任,到熙宁四年归老颍州之前,时间长达二十多年。

第三为归老颍州时期,从致仕到去世,时间为一年。

在这三个时期,欧阳修都写有为数不少的诗词作品。

据整理统计,欧阳修在第一个时期所写的知颍诗词大约有五十多首。

从内容上看,一部分是歌咏颍州风光之作,其中不少都与颍州西湖有关。

如《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三桥诗》、《和人三桥诗绝句三首》、《竹间亭》等。

一部分是酬唱之作,如《酬孙延仲龙图》、《答通判吕太博》、《和许生假山》、《人日聚星堂探韵得丰字》。

当然,这两部分内容也是互相交叉的。

从这些作品看,欧阳修在颍州的心情总体上是愉快的。

但他这时毕竟只有四十三岁,有的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政治抱负的心情,如《聚星堂前紫薇花》等。

他在《与韩忠献王稚圭》信中说的就较为明白了:"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

然尸禄苟安,何以报国?感愧,感愧!"欧阳修第二个阶段所写的诗词主要为思颍诗。

由于这个阶段时间长达二十多年。

其间,曾多次回到颍州,有时时间还较长,在颍州期间也写有作品,所以这个时期的颍州诗词并不仅仅是思颍诗。

思颍诗是欧阳修自己的说法。

他曾写过《思颍诗后序》和《续思颍诗序》,自定了思颍诗三十首,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部分。

《思颍诗后序》作于治平四年(1067)五月,为思颍诗的前半部分而作。

时作者罢参知政事,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

赴任前,经神宗皇帝恩准至颍州小住。

欧阳修整理了他离开颍州任以后所写的思念颍州的诗作十三首,交给时任颍州知州的陆经书写刻石,并为之作序。

采桑子 欧阳修颍州西湖泛舟佳作赏析

采桑子 欧阳修颍州西湖泛舟佳作赏析

采桑子·欧阳修颍州西湖泛舟佳作赏析一、原文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二、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三、注释1.轻舟:轻便的小船。

2.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棹,一种划船工具,形状如桨。

3.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阜阳市。

宋时属颍州。

4.绿水逶迤: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5.隐隐:隐约。

6.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7.琉璃滑:形容流水清澈透明像玻璃一样光滑。

8.涟漪:水的波纹。

四、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汉族,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四岁丧父,虽家贫而好学。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五、背景故事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

欧阳修写阜阳的诗句

欧阳修写阜阳的诗句

以下是欧阳修写阜阳的诗句:
春风拂面凉,颍州西湖弯弯,万顷湖光尽散。

漫步在湖边,令人陶醉留连忘返。

青青柳树拂天,古色古香塔顶尖,凭栏处人悠闲,歌声笑声相映,彩霞满天红。

归雁南飞匆匆,远处小岛簇拥,渔舟唱晚霞光中。

颍州西湖美不胜收,如此佳景难忘,令人心旷神怡,留下美好记忆。

此外,还有描写阜阳山水的诗句:“阜阳山那边是汴水,碧透蓝深欲下无。

白日半落青冥里,红霞满天黄叶风。

”以及描写古城楼阙的诗句:“古城楼阙云回合,长桥横架草芊芊。

花开花落人多少,但留情意在心田。


这些诗句描绘了欧阳修对阜阳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原创版】
目录
1.《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简介
2.欧阳修与苏轼的诗词创作特点
3.颍州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4.《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的学术贡献
正文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是一部关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与苏轼在颍州创作的诗词的研究著作。

该书以详尽的注解和深入的评析,对这两位文学巨匠的作品进行了全面梳理,旨在揭示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欧阳修和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欧阳修以婉约清新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而苏轼则以豪放奔放的诗风为特点,作品常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颍州,作为当时的一个文化重镇,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驻足。

欧阳修和苏轼在颍州期间,创作了许多描绘当地风土人情的诗词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记录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一书对这些诗词进行了详尽的注解,为读者揭示了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同时,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评析,书中展示了欧阳修和苏轼在颍州期间的创作特点和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两位文学家的艺术成就。

此外,《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还从文学史的角度对这些作
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北宋诗词的认识,同时也为研究欧阳修和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是一部对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和苏轼在颍州创作的诗词进行全面梳理的研究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颍州诗词赏析发布2010-09-15 10:30:42 | 浏览367 | 提交| 稿源| 【大中小】如果我们把欧阳修与颍州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结缘颍州、情牵颍州、归老颍州三个时期。

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欧阳修的颍州诗词相对应地分为知颍诗、思颍诗、归颍诗三个部分。

第一为结缘颍州时期,从皇佑元年二月至皇佑二年七月,时间大约为一年半。

第二为情牵颍州时期,从离开颍州赴南京任,到熙宁四年归老颍州之前,时间长达二十多年。

第三为归老颍州时期,从致仕到去世,时间为一年。

在这三个时期,欧阳修都写有为数不少的诗词作品。

据整理统计,欧阳修在第一个时期所写的知颍诗词大约有五十多首。

从内容上看,一部分是歌咏颍州风光之作,其中不少都与颍州西湖有关。

如《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三桥诗》、《和人三桥诗绝句三首》、《竹间亭》等。

一部分是酬唱之作,如《酬孙延仲龙图》、《答通判吕太博》、《和许生假山》、《人日聚星堂探韵得丰字》。

当然,这两部分内容也是互相交叉的。

从这些作品看,欧阳修在颍州的心情总体上是愉快的。

但他这时毕竟只有四十三岁,有的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政治抱负的心情,如《聚星堂前紫薇花》等。

他在《与韩忠献王稚圭》信中说的就较为明白了:"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

然尸禄苟安,何以报国?感愧,感愧!"欧阳修第二个阶段所写的诗词主要为思颍诗。

由于这个阶段时间长达二十多年。

其间,曾多次回到颍州,有时时间还较长,在颍州期间也写有作品,所以这个时期的颍州诗词并不仅仅是思颍诗。

思颍诗是欧阳修自己的说法。

他曾写过《思颍诗后序》和《续思颍诗序》,自定了思颍诗三十首,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部分。

《思颍诗后序》作于治平四年(1067)五月,为思颍诗的前半部分而作。

时作者罢参知政事,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

赴任前,经神宗皇帝恩准至颍州小住。

欧阳修整理了他离开颍州任以后所写的思念颍州的诗作十三首,交给时任颍州知州的陆经书写刻石,并为之作序。

这是思颍诗的第一部分,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熙宁三年(1070)七月,欧阳修由青州改知蔡州,这是他仕途上的最后一站。

赴蔡州前,他以脚疾为由留滞颍州一月有余,又编定思颍诗十七首,作《续思颍诗序》。

他说:"初,陆子履以余在南都至在中书所作十有三篇为'思颍诗',以刻于石,今又得十有七篇以附之。

盖自南都至在中书十有八年而得十三篇,在亳及青三年而得十有七篇,以见余年之愈加老,病益加衰,其日渐短,其心渐迫,故其言愈多也。

"这时,欧阳修知道自己回到颍州这个盼望了二十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他要以三十篇思颍诗为证,"庶几览者知余有志于强健之时,而未偿于衰老之后,幸不讥其践言之晚也。

"第三部分为归老颍州以后所写的归颍诗。

熙宁四年(1070)六月十一日,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他的心情是十分畅快的。

虽然到他次年去世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他写的归颍诗竟也有三十多首。

这个期间有两件事使他非常高兴。

一是归颍以后的当年八月,苏轼赴杭州通判任,与弟弟苏辙一同拜谒恩师欧阳修,师生畅游颍州西湖,言笑欢欣,在颍州非常难得地逗留一月有余。

二是老友赵槩在欧阳修致仕后的第二年春天如约自南京来访,留颍月余,纵游剧饮而后返,欧公有诗有词。

再就是他在这时写下了歌咏颍州西湖的著名的《采桑子》词十三首等歌咏颍州风光的作品。

提颍州西湖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他就是与欧阳公同感的苏轼。

与欧阳修同时代的文学家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赞美杭州西湖时写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当他调离杭州当了颍州太守后,看到颍州西湖时,眼前一片惊喜,脱口而出: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选取自《苏拭诗集》卷三十五。

由此可知颍州西湖在历史上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园林建筑闻名于世,并成为与杭州西湖媲美而齐名的的全国四大名湖之一。

欧阳修诗词赏析知颍诗(皇佑元年(1049)三月至皇佑元年(1050)七月)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

【注释】平湖:平静的湖。

“柳絮”二句:写节令和花木,却隐含一段故事。

据云:欧公闲居汝阴时,一妓甚颖文,欧公歌词尽记之,公甚喜,筵上戏约,他年当来做守。

数年后,公来时,其人已不复见矣。

堪:能够,可以。

三桥诗(三桥为颍州西湖上三座桥梁,三桥之名为欧阳修所命)宜远朱栏明绿水,古柳照斜阳。

何处偏宜望,清涟对女郎。

飞盖鸣驺入远树,飞盖渡长桥。

水阔鹭双起,波明鱼自跳。

望佳轻舟转孤屿,幽蒲漾平波。

回看望佳处,归路逐鱼歌。

【注释】清涟:指清涟阁。

女郎:指女郎台。

飞盖:车辆疾行。

盖,本指古代车上的棚盖,据云,飞盖桥为通向湖心洲渚和亭台的廊桥,很长,连接望湖亭和湖心亭。

鸣驺:此指达官贵人出行的吆喝声。

幽蒲:罕有人至的水滨。

和人三桥诗绝句三首一笳鼓下层台,旌旗转长屿。

桥响骛归轩,溪明望行炬。

二北临白云涧,南望清风阁。

出树见人行,隔溪闻鱼跃。

三断虹跨曲岸,倒影涵清波。

为爱斜阳好,回舟特特过。

【注释】笳鼓:笳声和鼓声,常借指军乐。

屿:小岛。

骛:乱驰,交驰。

行炬:路人所举的火把。

特特:特地,特意。

聚星堂前紫薇花亭亭紫薇花,向我如有意。

高烟晚溟蒙,清露晨点缀。

岂无阳春月,所得时节异。

静女不争宠,幽姿如自喜。

将期谁顾眄,独伴我憔悴。

而我不强饮,繁英行且坠。

相看两寂寞,孤咏聊自慰。

【注释】高烟:晴日无风时袅袅上升的炊烟。

溟蒙:下细雨的样子。

静女:娴雅高洁的女子。

顾眄:看重,赏识。

繁英:繁开的花,指紫薇花。

行且坠:很快,将要坠落。

聊:姑且。

思颍诗(皇佑二年(1050)七月至熙宁四年(1071)六月)西园石榴盛开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尤爱晴香入睡轩。

乘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拥车辕。

【注释】荒台:指女郎台。

短垣:矮墙。

红房:红色饿房子,寓高雅。

西园落日叩溪门,西溪复何所。

人侵树里耕,花落田中雨。

平野见南山,荒台起寒雾。

歌舞昔云谁,今人但怀古。

【注释】溪门:西溪的出入口。

复:返回。

何所:何所之,意为往哪里去。

侵:渐进状。

南山:当指大别山脉。

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阴因而有感曲栏高柳拂层檐,却忆初栽映碧潭。

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何堪。

壮心无复身从老,世事都销酒半酣。

後日更来知有几,攀条莫惜驻征骖。

【注释】碧潭:指西溪。

无复:不会再有。

从:介词。

由,到。

攀条:抚摸。

征骖:踏上征途的马车。

早朝感事疏星牢落晓光微,残月苍龙阙角西。

玉勒争间随仗入,牙牌当殿报班齐。

羽仪虽接鸳兼鹭,野性终存鹿与麛。

笑杀汝阴常处士,十年骑马听朝鸡。

【注释】牢落:同“寥落”。

稀疏,冷清。

阙:古代宫殿及墓门立双柱者谓之阙。

玉勒:玉制的马衔。

代指朝官所乘之马。

牙牌:象牙制成的牌子,用做进出宫门用。

“羽仪”二句:意谓自己谁让已位居朝廷高官行列,但仍希望早日归隐。

再至汝阴三绝一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二十载荣华贪国宠,一生忧患损天真。

颍人莫怪归来晚,新向君前乞得身。

三水味甘於大明井,鱼肥恰似新开湖。

十四五年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蹰。

【注释】黄栗:黄鹂,黄莺。

“朱轮”:二句:谦称以前知颍州时未能留下政绩。

十载荣华:欧阳修于至和元年(1054)至京至治平四年(1067)离京,历时十年有余,这十年是欧仕途上较为顺利的十年。

损天真:指自然淳朴的天性受到礼教世俗的影响。

乞得身:自请辞职为“乞身”。

大明井、新开湖:均在扬州。

劳梦寐:颍州时常在梦中。

踟蹰:徘徊、流连。

戏书示黎教授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

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垅亩,兴阑吾欲反耕桑。

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

【注释】黎教授:时为亳州学官。

“古郡”二句:亳为地名,商汤的国都。

乌:乌鸦。

古人以为孝鸟。

仙乡:亳州传为老子的故里,老子为道教鼻祖,故亳州被称为仙乡。

思颍寄常处士齿牙零落鬓毛疏,颍水多年已结庐。

解组便为闲处士,新花莫笑病尚书。

青衫仕至千钟禄,白首归乘一鹿车。

况有西邻隐君子,轻蓑短笠伴春锄。

【注释】常处士:名秩,字夷甫,颍州人,以经学闻名于世,长期隐居。

解组:辞官。

组:官印的丝带。

千钟禄:很高的俸禄,代指高官。

鹿车:古时的一种人力车。

奉答子履学士见寄之作忆昨初为亳守行,暂休车骑汝阴城。

喜君再共樽俎乐,怜我久怀丘壑情。

累牍已尝陈素志,新春应许遂归耕。

老年虽不堪东作,犹得酣歌咏太平。

【注释】子履学士:姓陆名经,字子履。

樽俎:盛酒食的器具,代指宴席、宴会。

归颍诗(熙宁四年(1071)七月至熙宁五年闰七月作)会老堂古来交道愧难终,此会今时岂易逢。

出处三朝俱白首,凋零万木见青松。

公能不远来千里,我病犹堪釂一锺。

已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

【注释】会老堂:欧阳修与赵概聚会的宴乐处。

在原颍州西湖,今阜阳城泉河以北,遗址尚存。

出处:出示出仕做官,处事辞官退休。

三朝:欧阳修与赵概均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凋零”句以青松赞誉赵概身体健朗,晚节挺拔,品格高尚。

釂:干杯,饮酒而尽。

赵概(996-1083):字叔平,谥曰康靖。

嘉佑七年任参知政事,于熙宁二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定居南京(今河南商丘)。

赵概与欧阳修同朝共事,为终身挚友,他与欧约定,致仕后要相互探访,熙宁五年四月,赵概以七十七岁高龄,践约单车来颍州与欧阳修相会,畅叙友情,盘桓一月有余才回南京,这次聚会轰动一时,传为佳话。

别时欧与其约定,次年去南京回访,但他的这个愿望没来得及实现便去世了。

寄河阳王宣徽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

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

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诧短篇。

【注释】王宣徽:即王拱辰(1012-1086),开封咸平人,与欧阳修连襟,同娶薛简肃公奎之女。

萧条:寂寥、冷清。

明月清风:皎洁的明月和清爽的微风。

比喻超尘脱俗的悠闲生活。

首夏:农历四月。

南都:今河南商丘。

勉强:力量不足,仍要强行,诧:夸耀、显示。

初夏西湖积雨新晴涨碧溪,偶寻行处独依依。

绿阴黄鸟春归後,红花青苔人迹稀。

萍匝汀洲鱼自跃,日长栏槛燕交飞。

林僧不用相迎送,吾欲台头坐钓矶。

【注释】积雨:连续几天降雨。

萍:浮萍。

匝:环绕。

台头台头:寺庙名。

会老堂致语某闻安车以适四方,礼典虽存于往制;命驾而之千里,交情罕见于今人。

伏惟致政少师一德元臣,三朝宿望。

挺立始终之节,从容进退之宜。

谓青衫早并于俊游,白首各谐于归老。

已释轩裳之累,却寻鸡黍之期。

远无惮于川涂,信不渝于风雨。

幸会北堂之学士,方为东道之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