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

合集下载

中国信托业报告

中国信托业报告

中国信托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信托业第五次整顿结束以来的三年多里,在“一法两规”所搭建的基本制度框架下,素有“坏孩子”之称的中国信托业的行业定位由“高度银行化的混合经营模式”转向“专业化受托理财金融机构”,从而回归本业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因此实现了整个行业的又一次腾飞,但相比于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国外同业都只能算是刚开始起步,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行业战略目标不明确、监管和法律环境不完善、消费者市场成熟、信托投资公司公司治理不完善、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和困境。

_、中国信托业近三年取得了很大发展银监会非银部主任高传捷近三年来,我国信托财产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053个,大部分获得了成功。

同时,信托公司以资金以外的其他财产形式开展的信托业务,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国务院确定的信托整顿方针指引下,信托公司接受管理的信托财产总额已近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性信托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重新登记后的信托公司共59家,截至6月底,信托从业人员4600人.图1 信托产品发行规模比较数据来源:西南证券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基金与信托研究所执行副所长邢成我国信托业从回归本业来的发展历程,成绩是巨大的,里程碑式的。

首先信托公司发挥了它独有的制度优势。

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信托、不良资产处置信托、职工持股信托、管理层收购信托等解决了大量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期或深层意义上所遇到的、很难解决的制度性难题,为我国国有企业重组、改制、购并、收购走出困境发挥了很大促进作用。

其次,信托业利用资金优势,通过基础设施信托、公用设施信托、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信托等使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多渠道的解决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来源,以及推动地方经济金融体系合理化和多元化都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信托公司充分体现了它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特有的作用和功能,通过集合资金信托方式,为我国居高不下的储蓄余额找到了出口,同时也满足居民投资需求,使其分享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独家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12月8日,北京银行联合北京信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合作发布了《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首发。

12月8日,北京银行联合北京信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合作发布了《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这是国内首份权威的家族信托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预测,羽翼渐丰的中国家族信托市场将在财富管理大格局中振翅高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中国信托业协会等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家族信托肇始于英国、发展于欧美并盛行于离岸市场,在历史与实践中成为私人银行与信托制度的本源业务。

作为私人银行与家族财富管理的核心工具,各类形式的家族信托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蓬勃兴起,其未来业务重心在中国。

经历了30多年的财富快速积累期后,中国“第一代”富豪已经进入了世代传承、家业交替的历史时期,从财富规模和财富人群的社会学特征来看,当前中国正开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富转移运动。

自2013“中国家族信托元年”北京银行、北京信托等国内首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推出家族信托业务以来,财产传承和保障的关注度正创新高。

三年来,家族信托从业机构和资产规模快速发展,家族信托业务未来将成为财富管理领域新的蓝海。

报告研究了中国家族信托市场概况,并从我国传统文化渊源、目前家族信托业务参与机构、产品服务主要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未来五年家族信托行业的前景进行展望和预测,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

报告主要观点如下:中国境内目前已有21家信托机构和14家商业银行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规模约为441.8亿元。

展望2020年,中国本土家族信托规模可达6275.5亿元。

浅谈制约我国信托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浅谈制约我国信托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5月.
银行系信托公司充分利用银行股东优势,深化银信合作,拓展 业务领域,实现业务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2.分层开发设计产品。实现信托产品和客户的分层对接, 引导投资的良性发展。在严控风险前提下,逐步对客户进行细 化分层,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实现分类开发,并进行标准化、 大规模的复制和推广。针对不同的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承受 能力和风险偏好,利用信托独特的功能设计,为客户提供不同 风险和收益水平的信托产品。在大力开发产品线的基础上初步 形成重点系列产品,按照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的方式 丰富产品类型,逐步建立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水平的产品库。 3.建立信托税收制度。由于信托关系的特殊性,将基于传 统财产关系形成的税收规则应用于信托,严重影响信托业的正 常发展。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信托业实行单一税制,即 对信托机构代人理财不征税,由受益人缴纳所得税。但在我国, 按照《信托法》的规定,委托人将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投 资时,因伴随产权转移,需要缴纳税金;当信托计划到期,信 托公司将资产交还委托人时又需缴纳税金。双重纳税大大提高 了信托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压缩了投资者的收益空间。因此, 应当遵循信托的本质属性,借鉴国外信托税制的立法惯例,确 立我国的信托税收制度。 三.结语 信托业在我国发展历经屈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一直以 来我国法制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不够成熟完善所致,而且法律不 健全和信誉严重缺失是制约我国发展信托制度和普及信托观念 的系统性障碍。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信托业 以其所有权与利益权相分离这一优势特征必将在日益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且在信托理论以及围民信用意识不断增 强的前提下,我国信托业并将有很大的发展。
模式选择【J】.消费导刊,200B,(25).
・22・●C中hIin目a经Fra bibliotek贸usmess

2016年信用债回顾

2016年信用债回顾

2016年信用债回顾摘要:一、2016 年信用债回顾概述二、2016 年信用债发行情况1.发行规模2.发行利率3.发行主体三、2016 年信用债违约情况1.违约主体数量2.违约率3.高信用评级债券违约情况四、2016 年信用债市场的特点和趋势1.监管政策影响2.投资者结构变化3.信用风险分化正文:一、2016 年信用债回顾概述2016 年是我国信用债市场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信用债发行规模和违约情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总体来看,2016 年信用债市场呈现出监管政策影响、投资者结构变化和信用风险分化等特点。

二、2016 年信用债发行情况1.发行规模2016 年,我国信用债发行规模较上一年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16 年信用债发行规模为2.7 万亿元,较2015 年的3.1 万亿元减少约16%。

2.发行利率2016 年,信用债发行利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由于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投资者对信用债的需求较高,导致发行利率普遍较低。

3.发行主体2016 年,信用债发行主体以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主。

其中,国有企业占比约为60%,地方政府占比约为30%,其余10% 为其他发行主体。

三、2016 年信用债违约情况1.违约主体数量2016 年,我国信用债市场新增违约主体6 家,较2015 年的10 家有所减少。

2.违约率2016 年,信用债主体违约率为0.68%,较2015 年的0.57% 略有上升。

3.高信用评级债券违约情况2016 年,高信用评级债券违约情况有所减少。

其中,外部评级为AA 及以上的新增违约主体有3 家,较2015 年的5 家减少。

四、2016 年信用债市场的特点和趋势1.监管政策影响2016 年,监管政策对信用债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信用债市场的监管,以规范市场秩序和防范金融风险。

2.投资者结构变化2016 年,信用债投资者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2016,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2016,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2016,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展望2016-04-14 10:00来源:前线网-《前线》作者:郭田勇段益瑞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2015年全年GDP增速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效果显著,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展现出了新特点。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旧明显,经济结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推进结构性改革,寻求稳定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将是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内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改革难度加大受到国内外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在2016年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了我国改革的难度。

一是短期内全球经济仍将维持疲软态势。

发达经济体稳步复苏,但基础不牢,政策敏感程度较高,仍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俄罗斯、巴西等国家陷入衰退。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普遍深度贬值,股票市场大幅振荡,一些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

全球大宗商品多次持续大跌,包括农产品、能源、工业金属在内的商品价格低迷反映了供需面疲弱。

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升值进程加快,全球经济形势将面临更多考验。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效率较低,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将更加错综复杂。

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处于阶段更替、结构转换、模式重建、风险释放的关键时期,劳动力不足引发的“刘易斯拐点”现象、投资需求严重不足、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或将使经济运行呈现低增长、低通胀、高杠杆的局势。

此外,连续45个月的PPI指数持续下降,显示工业制造业领域压力较大。

三是中国资本账户将逐步实现完全开放,资本流动加剧。

加入SDR 货币篮子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成果,其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入篮之后意味着中国央行要逐步放开对人民币汇率的管制,让其市场化波动。

短期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在中国经济不景气、美元走强的情况下,大量的国内外游资将会加速离开中国,稍有不慎则会出现金融动荡,给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带来极大的难度。

中国信托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信托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信托业的机遇与挑战(~)一信托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发展新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必然产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方面,钢铁、煤炭等产业去产能过程中必然涉及整合和优化行业资源配置,优胜劣汰,提升行业集中度,加快行业龙头的发展。

并购重组金融服务、基于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等金融服务需求将会进一步显现,信托业可以利用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积极开发并购重组信托、产业链信托,在更大程度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去产能进程,获得行业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土地、劳动力等各类要素不能实现优化配置的问题,需要打破现有格局,促进生产要素更自由流动,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信托行业完全可以在此方面大做文章。

以土地流转为例,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分散于广大农户手中,随着城镇化进程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大量土地闲置、荒弃,需要推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中化使用和开发。

信托行业通过土地流转信托有利于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实现多赢。

信托行业已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多个地区开展土地流转信托,寻求更优良的业务模式,良好的实践效果初步显现。

(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与金融市场开放拓展业务空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水平,培育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一方面,我国加强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建设,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完善“新三板”市场,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另一方面,壮大债券市场,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健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丰富金融产品工具,加大境外投资者开放力度。

2016年中国基金行业发展报告(简)

2016年中国基金行业发展报告(简)

2016年中国基金行业发展报告(简)一、基金行业发展概述基金(Fund)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人们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通俗地讲,投资基金就是汇集众多分散投资者的资金,委托投资专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资管理专家按其投资策略,统一进行投资管理,为众多投资者谋利的一种投资工具。

投资基金集合大众资金,共同分享投资利润,分担风险,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就是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基金单位筹集资金,并将资金用于证券投资。

基金单位的持有者对基金享有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剩余财产处置权和其它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

二、全球基金市场发展现状2015年第三季度末,全球开放式基金(不包括FOF基金)资产规模约为36.15万亿美元,环比下降5.6%。

资产规模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股票市场表现不佳造成,而不是由于净销售额的变动造成。

2015年第三季度,以美元计价的开放式基金的资产增长率没有显著受到美元波动的影响。

以第三季度欧洲开放式基金规模为例,以美元计价,资产规模下降4%,而以欧元计价,资产规模下降4.1%。

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2014年四季度末,全球共同基金资产规模约为31.38万亿美元,环比增长0.2%。

图表 1 全球共同基金资产规模(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2014年四季度全球共同基金净销售额达到3640亿美元;2014全年度净销售额1.33万亿美元,达到自2007年以来最高值。

三、中国基金市场运行状况分析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1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5家,内资公司5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0家,保险资管公司1家。

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8.4万亿元。

2016年法律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2016年法律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2016年中国法律服务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906992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2016年中国法律服务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90699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Email:kf@网上阅读:/R_QiTaHangYe/92/FaLvFuWuHangYeXianZhuangYuFaZha nQuShi.html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法律服务是指律师、非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专业人士(包括法人内部在职人员、退、离休政法人员等)或相关机构以其法律知识和技能为法人或自然人实现其正当权益、提高经济效益、排除不法侵害、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提供的专业活动。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法律服务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显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是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多年来,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坚持以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按照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贯彻“大服务”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求发展、整合职能促效益”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设施完善、运作规范、优质高效”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了“为一方服务,促一方繁荣,保一方平安”的独特作用。

我国个人信托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个人信托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个人信托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周佳瑶来源:《当代旅游》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收入和财富也不断增长,人们急切需要更多有效的理财方式,从而实现财富的积累,这就促使我国信托公司迅速的发展,对于已经富裕起来的人来说,个人信托无疑是个非常恰当的选择,因此它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问题。

本文对我国个人信托业务进行简要介绍,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前我国个人信托业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个人信托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个人信托;现状;问题;对策一、个人信托业务的概述及特点(一)个人信托业务的含义个人信托是以个人作为委托人的一种信托业务。

委托人(是指自然人)为了对财产进行规划管理,交由受托人(信托机构)依照信托契约执行各项管理运用,将信托财产权如现金、证券、不动产等移转给受托人,使受托人按照信托合约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处分,从而使受益人获得利益或者达到其他特定目的的业务。

(二)个人信托业务的分类因为个人生命期的限制,所以个人信托业务分为生前信托和身后信托两种类别。

生前信托是指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信托契约,受托人办理委托人在世时各项事务的信托。

身后信托是一种委托人提出要求,使受托人办理委托人去世以后各项事务的信托。

(三)个人信托业务的特点(1)目的多样性:积累财富;专业管理;指定受益人;财务规划;规划遗产。

(2)弹性及隐秘性强。

(3)保持财产的完整性。

(4)受托人既要对人负责也要对物负责。

(5)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二、个人信托业务的现状从最早的信托业务出现发展到现在,个人信托都能按照客户的不同目的,对各种财产进行有效的规划与处理,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长,人们需要更多有效的理财方式,而不断出现的关于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也困扰着社会公众,而个人信托的独特属性显然可以在这一领域内发挥有效作用,同时还可以使人民的财富能够得以积累,因此个人信托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共五篇]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共五篇]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共五篇]第一篇: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摘要】自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以来,我国信托业已经走过30多年的风雨,先后经历六次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在信托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从外部环境来说我国信托业面临法律基础薄弱,监管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竞争加剧等问题。

而从信托业内部来看,我国信托业也面临着产品单一,人才不足,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国信托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信托业问题反思1.前言自1979年以来,我国的信托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信托业务在我国逐渐复苏并不断壮大。

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托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我国的信托一开始就不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

我国的信托一开始就是以融资为目的,先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展开的,而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信托业是以财产管理为主要目的,是以实体经济为导向的信托,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以及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我国的信托业始终处于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却始终混乱的局面。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共同构成了金融业的四大支柱,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信托业从实质来看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财产管理制度,是经济领域中唯一可以横跨货币、资本和实业市场的行业,具有其他三大行业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

但是在我国,金融业却始终处于“三缺一”的状态。

在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无论是规模的扩大还是从制度的完善等方面,都远远滞后于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

法律基础薄弱,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力,市场定位不明确,社会信誉度不高,人才缺失等是我国信托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方案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2.我国信托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1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2.1.1法律基础薄弱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信托业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沉淀,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信托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 2、降杠杆


现状:
政府负债:2015年底,窄口径地方债务率约为86%,宽口径(包括或有 债务8.6万亿)则为133%。 企业负债:2014年底,企业部门债务总额为83.1万亿元,其中国企(非 金融)负债约为66.5万亿。企业部门债务约为130.6%。一般发达经济体 的企业负债比率约在50%至70%之间。 居民负债:2013年底,中国未偿还消费贷款约21万亿,负债率为36.7%。

动力煤价:2011年初的848元/吨,目前370元/吨,降幅56.3% 螺纹钢价:2011年初的5200元/吨,目前2000元/吨,降幅61.5%
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 5、新经济的现状-快速发展,民营主导

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 (2016)》:“十二五”时期,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增加值增速将是同期国内生 产总值增速的两倍以上,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 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由此可见,我 国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可以看出,经济回落主要 是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的回落造成的,第三产业是增 长的。 2、第二产业占GDP的40.59%, 也就是说GDP中只有一小半增 速是下行的,大部分增速仍是 加快的,只是下行的部分速度 稍快一点导致了GDP的整体小 幅回落。
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
2、三大需求的角度
2013年 2014年 这对于所有企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15年

市净率
资产负债率
2.07
68.04%(50.72%)
2.84
3.52
68.61%(42.86%) 69.42%(37.7%)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一、信托行业综述1、信托定义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而信托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金融机构。

2、信托业务分类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的表外资管类业务,灵活性极强,可依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业务种类横跨融资市场和投资市场,从业务本质上看主要分为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两类:3、中国信托行业发展历程自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信托业已走过40多个春秋,这四十多年里,中国信托行业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1979年至2007年间,中国经济转轨,融资需求旺盛,银行功能单一,难以满足社会各层面融资需求。

中国信托业开启了信托投资时代,信托业务呈现多样化特征,“类银行”和“类证券”业务均有涉及。

其间,信托业历经6次大整顿,初步建立信托业基础监管体系框架,推动中国信托业进入下一个阶段。

2008年起,随着“四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出台,银信合作时代拉开序幕,信托业被赋予“银行贷款的补充”的使命,促使信托业发展迅速,信托资产规模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

然而,金融机构套利需求兴起,部分信托公司因其制度的灵活性而成为金融机构套利的通道,伴随着信托资产规模高速增长的是整个信托业“虚胖”。

2017年始,伴随国内经济增长减速换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水区,在金融严监管、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下,信托牌照“优势”逐步减弱,券商、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与信托争夺资管市场份额,信托行业又一次来到了转型分化的十字路口。

二、中国信托市场发展现状2010-2017年,中国信托资产规模由3.04万亿元高速增长至26.25万亿元,每年增速都超过15%,2017年同比增速29.82%。

2017年之后,在“去杠杆、防风险”强监管的驱动下,信托通道业务大幅缩减,导致行业整体信托资产规模持续下降,信托资产规模从2017年的26.25万亿元的高点渐次回落。

2016-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6-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6-202编纂前 言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改革不断推进,业务快速增长,经营效益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4282.52亿元,同比增长20.00%。

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同比增长11.65%;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859.13亿元,同比增长24.97%。

2015年,赔款和给付支出8674.14亿元,同比增长20.20%。

产险业务赔款4194.17亿元,同比增长10.72%;寿险业务给付3565.17亿元,同比增长30.67%;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762.97亿元,同比增长33.58%;意外险业务赔款151.84亿元,同比增长18.24%。

2015年,资金运用余额111795.49亿元,较年初增长19.81%。

银行存款24349.67亿元,占比21.78%;债券38446.42亿元,占比34.3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6968.99亿元,占比15.18%;其他投资32030.41亿元,占比28.65%。

2015年,保险行业总资产123597.76亿元,较年初增长21.66%。

产险公司总资产18481.13亿元,较年初增长31.43%;寿险公司总资产99324.83亿元,较年初增长20.41%;再保险公司总资产5187.38亿元,较年初增长47.64%;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352.39亿元,较年初增长46.4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中国保险业获得了巨大的政策红利,《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

假设总人口不变,要达到2020年人均保费目标,则2014-2020年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需要到16%以上,预计到2020年保费收入将要达到48000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将达到5%,人均保费收入有望达到3500元,保险业综合影响力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信托与租赁业务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中国信托与租赁业务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中国信托与租赁业务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中国信托与租赁业务是中国金融领域的两个重要领域,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信托与租赁业务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阐述中国信托与租赁业务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信托业务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信托业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场逐渐开放,企业与个人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当时,中国信托业务主要是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信托业务逐渐扩大到了更多的领域和行业。

2004年,《信托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信托业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的法律环境。

从此以后,中国信托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信托公司的数量迅速增长,信托规模也不断扩大。

在此期间,信托公司除了传统的信托业务,还开始涉足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领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信托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大信托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这标志着中国信托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

信托业务开始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性,同时加大对于新兴产业和优质资产的投资。

目前,中国的信托业务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金融业务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租赁业务的发展历程中国租赁业务相对于信托业务起步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企业对于设备租赁的需求日益增长。

1984年,中国政府首次批准设立了专业化的租赁公司,标志着中国租赁业务的正式开展。

1990年代,中国租赁业务迅速发展,租赁公司的数量增加,租赁规模扩大。

当时,主要的租赁业务包括设备租赁、物业租赁、汽车租赁等。

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和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租赁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租赁法》正式实施,为中国租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浅析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信托产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信托产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Finance金融视线 2018年3月021浅析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信托产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 卢烨 邓伟菁摘 要:自2016年保险资金开放投资信托业务以来,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但是由于保险资金运作方式单一、投资期限错配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保险资金投资信托产品问题重重,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本文在系统分析保险资金信托化原理、发展动机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保险资金投资信托产品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保险资金 投资信托产品 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021-02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业务愈加丰富。

但与此同时,我国对保险资金的管理较为严格,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相对狭窄。

为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拓宽保险资金投资领域,2006年,我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社会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信托公司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信托计划。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对外公布于2012年10月,由保监会审核通过,信托公司进行资金集合,执行信托计划等的金融产品被接纳,保险投资信托运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随后两年,保险资金投资信托产品经过快速发展,投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保监会保险数据统计报告,2012年末,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为15488亿元,保费资金运用68500亿元,投资债券、银行存款、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其他的比重分别为44.67%、34.16%、11.8%、9.37%;2014年末,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为20234亿元,保费资金运用为93314亿元,投资债券、银行存款、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其他的比重分别为38.15%、27.12%、11.06%、23.67%。

2012年~2014年间,其他投资的比重由9.37%快速攀升到23.67%,保险资金在投资信托上的力度对此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保险业与信托业务的相辅相成,不仅可以解决信托公司大额资金来源问题,而且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是资产优化组合的过程,因此有利于行业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58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58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正文:----------------------------------------------------------------------------------------------------------------------------------------------------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58号各银监局:为有效解决2015年信托监管有效性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及日常监管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防范化解信托业风险,严守风险底线,促进信托业稳健发展,结合2016年信托业监管工作会议部署,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推进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一)健全风险治理体系各银监局要将风险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引导信托业务转型发展的监管重点,推动信托公司优化股权结构,深化治理体系改革。

督促信托公司落实股东实名制,如实披露股东关联关系信息,推进实际控制人信息“阳光化”,落实股东责任。

督促信托公司董事会将风险战略纳入公司战略规划,明确风险偏好,建立风险挂钩的薪酬制度,培育良好风险文化,并根植于从董事会、高管层直至一线员工的经营管理各环节中。

支持信托公司探索专业子公司制改革,增强资产管理专业能力,重视架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难度和潜在风险,完善内部交易管理。

(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各银监局要重视信托公司风险并表管理,督促信托公司将固有表内外业务和信托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杜绝风险管理盲区。

指导信托公司梳理表内外风险转化途径、母子公司风险传导途径、与其他机构业务合作存在的风险传染途径,完善相关风险管理政策、程序、方法和工具,提高风险管理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开展压力测试工作各银监局要督导信托公司研究建立压力测试体系,合理确定情景设置,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将压力测试结果充分运用于制定经营管理决策、应急预案和恢复与处置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缓中趋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效果明显,以不变价格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35149亿元,GDP实现了6.7%增长率。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6年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各项指标表明:信托业积极推进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转型升级,强化风险治理,寻求增长动力,回归信托本源,科学构建商业模式,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信托资产规模跨入“20万亿元”时代,信托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一员,已经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和创造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

2016年信托业在实现信托资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不断深化落实信托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避免行业发展“脱实向虚”,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挥好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配置资源的独特优势,去通道、去链条、降杠杆,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通过开展投贷联动、债转股、并购基金、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支持实体经济通过兼并重组去产能,去杠杆,升级做强。

诸多信托机构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信托、消费信托、互联网信托、公益(慈善)信托,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棚户区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一、稳步增长:2016年信托业跨入“20万亿”时代(一)信托资产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继三季度突破18万亿后,达到20.22万亿,同比增长24.01%,环比增长11.29%。

与2016年2季度同比增长8.95%相比,3季度和4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信托业跨入了“20万亿时代”。

从季度环比增速看,2016年4个季度环比增速分别是1.70%、4.25%、5.11%和11.29%,是行业进入增长态势的实际信号。

如图1中所示,自2015年2季度以来,信托资产同比增速是逐季下降的,从2016年3季度开始则呈现增长态势。

在资产来源方面,2016年年末单一资金信托余额为101231亿元,占比50.07%,较前一季度降幅明显,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在2016年呈现下降趋势;集合资金信托余额为73353.32亿元,占比36.28%,与前一季度相比上升1.47个百分点,集合资金信托占比在2016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管理财产信托余额为27601.75亿元,占比13.65%,较上一季度小幅上升。

集合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余额占比已接近50%,表明信托资产来源呈多样化分布趋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如图2所示。

在资产功能方面,2016年年末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为100667.84亿元(占比49.79%),规模和占比分别较前一季度提高了17630.56亿元和4.08个百分点,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在2016年呈现上升趋势;投资类信托余额为59893.74亿元(占比29.62%),规模、占比较前一季度反向变动,分别提高了1416.69亿元、降低了2.57个百分点;融资类信托余额为41624.49亿元(占比20.59%),规模和占比分别较前一季度增加了1458.26亿元、降低了1.52个百分点。

投资类、融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信托产品三分天下局面进一步改变,事务管理类信托产品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两类产品。

如图3所示。

2017年信托业在突破20万亿站稳金融机构体系中资产规模第二大业态领先地位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充分整合、联通资金、资本以及实业三大市场,灵活组合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投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产融结合的发展目标,支持实体经济,更好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二)固有资产与权益固有资产类别体现了信托公司主动配置资产的能力。

2016年年末,固有资产规模达到5569.96亿元,较2015年末的4623.28亿元同比强劲增长20.48%,较2016年3季度末环比增长10.50%。

就资产类别而言,投资类资产一直是固有资产的主要形式,2016年4个季度投资类资产情况:1季度3433.99 亿元,占比74.50%;2季度3576.78亿元,占比73.30%;3季度3763.06 亿元,占比74.66%;4季度4137.36亿元,占比74.28%,规模较2015年末3265.35亿元同比增长26.71%,较2016年3季度末环比增长9.95%。

贷款类资产2016年末规模为294.03亿元,同比下降15.84%,较3季度末环比下降8.25%。

2016年末,货币类资产规模达到684.87亿元,较2015年末的725.60亿元同比下降5.61%,较2016年3季度末的486.85亿元环比增长40.67%。

2016年末,信托业的所有者权益为4501.86亿元,比2015年同期的3818.69亿元增长17.89%,比2016年3季度末的4130.43亿元增长8.99%。

从净资产的组成部分来看,信托行业的实收资本自2013年以来呈现企稳上升趋势,其2013年至2015年占所有者权益比例,分别为43.70%、43.38%、43.27%。

2016年第4季度实收资本总额变化延续了上述趋势,其总额达到2038.16亿元的规模,占比45.27%,较去年四季度同增长了385.65亿元。

就信托赔偿准备而言,截至2016年4季度末,信托赔偿准备规模为187.03亿元,环比增长14.39%,同比增长18.83%。

2016年4个季度的信托赔偿准备规模分别是:一季度161.06亿元,二季度161.32亿元,三季度163.5亿元,四季度187.03亿元。

其占所有者权益的比例较去年整体水平有小幅增加,由2015年末的4.12%增长到2016年末的4.15%。

信托赔偿准备规模的不断扩大,说明信托公司在有意识地增强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信托行业固有资产与所有者权益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信托行业的增资扩股和风险治理的强化。

随着信托行业评级的实施和信托监管评级的调整,信托公司资本扩张的动力增强。

2016年以来,共计有20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平均每家公司增资约17亿元。

其中增资额最大的昆仑信托,增资金额72.27亿元。

另外,在行业整体保持盈利的基础上,部分信托公司的利润并没有全部分配,留存利润积累进一步促进了固有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增长。

(三)风险项目个数及规模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资金规模自2015年第四季度持续快速增加以来,2016年第四季度实现双双回落。

2016年末信托业的风险项目个数为545个,较第三季度减少61个,资产规模为1175.39亿元,较第3季度末的1418.96亿元减少243.57亿元,环比下降17.17%。

在1175.39亿元的风险项目中,其中集合类信托600.71亿元,占比为51.11%,较第三季度降低21.12%;单一类信托556.92亿元,占比为47.38%,较第三季度降低12.52%;财产管理权信托风险项目资金规模为17.76亿元,占比为1.51%,较第三季度降低14.71%。

伴随着信托业保障基金有效运行、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揭牌,加上之前已经成立的履行行业自律职能的中国信托业协会,在信托公司自身不断加强风控能力的同时,支持信托业发展的“一体三翼”架构全面建成,形成了监管部门为监管主体,行业自律、市场约束、安全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托业风险防控体系。

因此,对应20.22万亿的信托资产规模,不良率为0.58%的中国信托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二、稳中求进:2016年经营业绩步入平稳增长期2016年,信托公司依赖于外部市场环境刺激、利用相对灵活的制度安排追求“短平快”短期套利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信托投资收益增速大幅回落,信托业经营收入与信托项目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均呈现回落状态。

但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托公司风险治理的完善,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以及逐渐回归信托本源,主营业务凸显,信托业利润总额持续上升。

(一)经营业绩一是经营收入同比下降。

2016年末,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1116.24亿元,较2015年末的1176.06亿元同比下降5.09%。

从具体构成来看,利息收入与信托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比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投资收益占比则呈现下降趋势。

具体而言,2016年末利息收入为62.75亿元,较2015年末同比上升5.57%,同期的利息占比从5.05%上升为5.62%;2016年末投资收益为270.73亿元,较2015年末同比下降28.02%,同期的投资收益占比从31.98%下降为24.25%;而信托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比例,则从2015年的58.61%,增加到2016年的67.16%。

二是利润总额保持增长势头。

2016年末信托业实现利润771.82亿元,较2015年末的750.59亿元增长2.83%。

2016年4个季度的利润分别是1季度139.84亿元、2季度199.43亿元、3季度179.37亿元、4季度253.18亿元,4季度较3季度环比增长41.15%。

三是人均利润指标下降。

人均利润是衡量行业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标,2015年末人均利润为319.91万元,2016年末则下降到316.1万元,同比下降1.19%。

(二)受托管理成效2016年12月份清算信托项目1882个,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73%,略高于2015年12月份的0.53%。

2016年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情况为3月份0.50%、6月份0.50%、9月份0.58%;就清算信托项目为受益人的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而言,2016年3月份8.18%、6月份6.35%、9月份7.59%、12月份7.60%。

而2015年该收益率情况为3月份8.11%、6月份10.19%、9月份7.30%、12月份13.96%。

因此,2016年信托项目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相对于2015年而言,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016年弱周期环境下信托业仍实现利润稳步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提价值。

面对低迷的投资环境,信托公司发力信托业务,加大主动管理业务的研发创新,努力提高信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是降成本。

信托公司综合管理能力普遍提升,经营成本控制达到较高水平。

2016年信托公司普遍加强资产清收,资产减值大幅减少,初步统计总成本仅300多亿元,同比下降超过25%。

三是促转型。

转型创新步伐大幅度加快,市场深度拓展,盈利模式得以升级。

基金化信托产品广泛操作,部分信托公司不仅可以通过固定的管理佣金获得利润,而且还可以通过基金投资分成获得浮动收益。

三、服务实体:2016年信托价值和制度优势得以彰显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信托业也在转型路口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2016年12月26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信托业年会“信托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中重点提到信托业要回归信托本源并且服务实体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