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组织分离实验方案
实验二1 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
菌核组织分离示意图
2.孢子分离法(有性繁殖)
孢子分离有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两种方法。单 孢分离由于技术难度大,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生产上较少采用,一般采用多孢分离法。
孢子收集器示意图
二、实验内容: 1.母种转管接种与培养。
母种的接种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否则将会 造成严重污染,给生产造成造成巨大损失。 将所有试管及接种器具放入接种箱里进行消毒灭菌 (或工作台上),力求灭菌彻底。在点燃酒精灯火焰上进行 操作,将菌种试管和接种用斜面培养基放在火焰旁。拨去棉 塞,把消毒灭菌的接种针伸入菌种试管内,挑小块菌种放入
实验二、三 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
一、实验原理:
1.组织分离法制母种(无性繁殖)
将子实体、菌核、菌索等一小块组织放于斜面
培养基上,使其萌发为纯菌丝的方法,称为组织分 离。该法具有简便、易成功、能保持原菌种性状等 优点,但重复多次后,易退化,应与孢子分离交替 进行。组织分离法适用于绝大多数食用菌 。
一般流程: 种菇选择:
菌柄与菌盖交界处取组织块 用解剖刀或鲜剖剪蘸酒精进行火焰消毒,冷却后把自己 消毒的种菇纵切开,然后用菌盖与菌柄交界处,切取长宽的 0.3-0.5厘米的菌肉组织块,用接种针移到斜面培养基上, 置24℃恒温箱中培养。 检查筛选 每天检查试管斜面菌落生长情况,如从分离的菌肉组织 块上长出正常的白色菌丝,即分离成功,及时将生长出来的 菌丝转移新的试管斜面。若在组织块附近或其他地方出现其 他颜色杂菌生长应予以淘汰。 纯化培养 将菌丝块移入PDA平板培养 若纯:四周辐射状生长,外缘整齐一致 否则:边缘参差不齐,色素分布不均匀 将较一致的菌丝的前端,切割→新培养皿
斜面培养基中(见下图和后面的视频演示)
斜面试管转管接种
不同子实体组织部位分离及培养条件对影响杏鲍菇菌丝体生长试验
不同子实体组织部位分离及培养条件对影响杏鲍菇菌丝体生长
试验
兰益
【期刊名称】《广西轻工业》
【年(卷),期】2007(023)009
【摘要】杏鲍菇是一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的珍稀食用菌,为了确立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试验证明:组织分离培养母种时,菌柄的组织块、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块菌丝比柄基组织块长势强;杏鲍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8℃,最适温度为25℃;pH值适宜的范围为4.0~9.0,最适合pH值为5.0~7.5;培养基含水量适宜的范围为60~70%,最适含水量为60%.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兰益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
【相关文献】
1.不同培养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J], 肖琦;林志伟
2.毛木耳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分离试验研究 [J], 陈丽新;黄卓忠
3.不同氮源对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J], 许志鸣;顾新伟;魏海龙;张海娟
4.平菇子实体不同部位分离母种试验 [J], 王桂芹;王秀艳
5.长白山黑木耳子实体组织分离优选部位的比较试验 [J], 于海茹;李艳茹;许广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杏鲍菇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更重要的是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杏鲍菇提取物主要就是杏鲍菇多糖。
杏鲍菇多糖的功能主要有:①降血糖作用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实验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饮水量。
②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且能降低机体胆固醇含量,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③杏鲍菇多糖作为一种特殊的免疫调节剂,在激活T淋巴细胞中具有强烈的宿主介导性,能刺激抗体形成、增强人体免疫力、发挥抗癌作用。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时,菌丝体提取的最佳条件为1∶20的加水量,100℃的提取,24小时的提取时间,提取的多糖成分比较完全。
不同的提取剂提取得多糖,其成分是不同的。
杏鲍菇多糖较粘稠,过滤时较困难。
采用乙醇沉淀所获得的多糖,常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需要除去。
此外,在杏鲍菇多糖的分离方法上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方法提取杏鲍菇多糖耗时长,提取率低,超声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 1 -。
组织分离培养母种、母种的转管
用于组织分离的种菇
弹射孢子的菇
组织分离实验
一、实验用具:酒精灯1盏、火柴1盒、解剖刀1把、75%酒精1瓶、接种 铲1把、酒精棉球10粒、培养皿2个。
母种的转管
一、实验用具:酒精灯1个、火柴1盒、接种钩1把、接种铲1把、镊子1 把、酒精棉球10粒(装在广口瓶中)。
组织分离实验
二、实验材料:母种试管1支、试管斜面培养基4支。
母种的转管
三、方法步骤: 1、接种前,先将接种工具和培养基放入接种箱,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用紫外灯消毒时,人 应离开接种室,并在关灯30分钟后方可进入接种室)。洗净双手,擦干,用75%酒精棉 球擦拭;接着点燃酒精灯,右的转管
3、将接种后的母种试管,贴上标签,在试管棉塞外包裹报纸或牛皮纸, 捆扎在一起,放在26~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后 (一般7~15天),可用来制作原种。
母种的转管
4、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常规进行。
德化鹏祥中学
组织分离实验
二、实验材料:种菇2朵、试管斜面培养基4支。
组织分离实验
三、方法步骤: 1、清除种菇表面及菇脚的杂物,再用75%酒精消毒种菇表面、双手及接种 工具。
组织分离实验
2、点燃酒精灯,用手把种菇沿柄纵向掰开,使子实体成对等的两半 (也可用解剖刀切开),用经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铲在菌柄与菌盖交 界处挑取大小约为10mm3的组织块,迅速转接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然 后用酒精灯火焰对试管口和棉塞进行灭菌处理,再塞上棉塞。
组织分离实验2点燃酒精灯用手把种菇沿柄纵向掰开使子实体成对等的两半也可用解剖刀切开用经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铲在菌柄与菌盖交界处挑取大小约为10mm的组织块迅速转接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然后用酒精灯火焰对试管口和棉塞进行灭菌处理再塞上棉塞
杏鲍菇出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的食用菌,近年来在我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为了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通过优化出菇条件,探讨杏鲍菇的出菇技术,为我国杏鲍菇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杏鲍菇菌种:选用优质杏鲍菇菌种。
- 菌袋:采用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制成的菌袋。
- 实验设备:恒温培养箱、湿度计、温度计、光照培养箱等。
2. 实验方法:(1)菌丝培养:将菌种接种于菌袋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培养时间为7天。
(2)出菇诱导:将培养好的菌袋移至出菇房,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诱导杏鲍菇出菇。
(3)出菇条件优化:分别设置不同温度(10℃、15℃、20℃)、湿度(85%、90%、95%)和光照(0 Lux、100 Lux、200 Lux)条件,观察杏鲍菇的生长状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出菇条件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1)温度:在10℃、15℃、20℃三种温度条件下,杏鲍菇的生长状况依次为20℃>15℃>10℃。
说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
(2)湿度:在85%、90%、95%三种湿度条件下,杏鲍菇的生长状况依次为90%>85%>95%。
说明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其生长。
(3)光照:在0 Lux、100 Lux、200 Lux三种光照条件下,杏鲍菇的生长状况依次为200 Lux>100 Lux>0 Lux。
说明适宜的光照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过暗或过亮的光照都会影响其生长。
2. 杏鲍菇二次出菇技术:杏鲍菇出完头潮菇后,菌袋含水量降低,影响第二次出菇。
为提高二次出菇产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浸泡法:将菌袋浸泡在水中一昼夜,捞出后放入菇房继续出菇。
(2)覆土栽培法:将菌袋埋入土壤中,上面覆土3厘米左右,浇水后一周左右即可出菇。
实验五 菌种组织分离法
实验五菌种组织分离法
目前食用菌主要栽培种类如平菇、香菇、草菇等生产上多采用组织分法制备菌种。
一、目的:
了解和掌握食用菌组织分离法的方法步骤,制备出栽培用菌种。
二、实验器材:
1、平菇或香菇等子实体。
2、接种箱、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试管斜面、75%酒精、酒精棉球、无菌水、培养皿、紫外线灯、或硫磺。
三、实验方法:
1、菌种的选择:在出菇场要选择肉厚肥大、鲜嫩,出菇早、菇形整齐、菌柄短且无病害的做种。
2、将种菇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进行表面消毒。
用镊子将种菇放在培养皿内,用另一反镊子夹75%酒精棉球(或0.1%升汞棉球)对种菇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移入另一培养皿内再用无菌水反复洗涤三次,洗净残留的消毒剂。
3、用解剖刀或鲜剖剪蘸酒精进行火焰消毒,冷却后把自己消毒的种菇纵切开,然后用菌盖笔菌柄交界处,切取长宽的0.3-0.5厘米的菌肉组织块,用接种针移到斜面培养基上,置24℃恒温箱中培养。
4、每天检查试管斜面菌落生长情况,如从分离的菌肉组织块上长出正常的白色菌丝,即分离成功,及时将生长出来的菌丝转移新的试管斜面。
若在组织块附近或其他地方出现其他颜色杂菌生长应予以淘汰。
四、作业:
叙述组织分离的方法步骤,体会和注意事项,观察记载斜面菌落生长速度和成功率。
杏鲍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
供试 菌株 为新 鲜杏 鲍 菇 子 实体
,
。
乐天 玛特 超市
购 于 淮 安 市
技 术含 量 , 因而 价 格不 菲 。不 同 的食 用菌 对 培 养
基 有 不 同 的要 求 , 而 生 产 中 往 往 用 同 一 配 方 的 P D A 培养基 , 进行母种培养, 影 响 其 产 量 和 质 量 的提高 。该 试 验 采 用 组 织 分 离 法 生 产 杏 鲍 菇 母
摘要 : 为优 化 杏 鲍菇 培 养 方案 , 以杏鲍菇子 实体为试材 , 采 用 正 交 设 计 进 行 了 杏 鲍 菇 母 种 培 养 基 配 方 筛选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在 P D A 培 养 基 中添 加 麸 皮 3 O g 、 玉 米粉 1 0 g 、 酵母 粉 5 g 、 葡 萄糖 1 0 g对 杏 鲍 菇 母 种 培 养 效 果
黑龙 江农 业科 学 2 0 1 3 ( 1 1 ): 1 1 2 ~1 1 3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杏 鲍 菇母 种 培 养 基 配 方筛 选 试 验
钮梦 洁 , 郝 涤非
( 江苏食 品药 品职业技 术 学院 食 品 与营养 工程 学 院, 江 苏 淮安 2 2 3 0 0 3 )
贝菇 , 其 味道 鲜 美 、 营养 丰 富 , 含有 对 人体 具 免疫 作用 的活性物 质 , 有 降血 脂 、 降胆 固醇 、 降 血压 、 促 进 胃肠 消化 、 增强 机体 免疫力 和保健 美容 之功效 。 杏 鲍菇 作为一 种 珍 稀食 用 菌 , 其 栽 培 需要 一 定 的
食用菌组织分离技术实验
实验四食用菌组织分离技术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悉食用菌组织分离原理,掌握通过组织分离技术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组织分离法是指切取食用菌子实体或菌核、菌索的任何一部分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成纯菌丝体的方法。
组织分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食用菌子实体或菌核等由双核菌丝体组成,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消毒后的组织小块,接种到制备好的斜面培养基上进行适温培养就可以获得纯菌丝体菌种。
三、方法步骤(一)种菇选择选择外观典型、中等大小、菌肉肥厚、无病虫害、七八分成熟(未开伞)的菇作种菇。
(二)种菇消毒切取菇体基部,放入已消毒灭菌好的超净工作台上。
用75%的酒精棉球对菇体进行表面消毒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无菌纱布或滤纸吸干菇体表面水分。
(三)组织块接种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手将消毒后的菇从中间切开或掰开为两半,用无菌镊子夹取菇柄与菇盖交接处绿豆大小的菌肉组织一块,接在斜面培养基的中央。
(四)菌种培养将接种后的斜面培养基放在25℃下培养,经过7~15天,菌丝即可长满斜面。
培养期间要经常检查,及时捡出感染试管。
以下事情找陈老师商量一下:1.本实验用双孢蘑菇或香菇做分离材料,因为目前平菇菇质较差,不适于进行组织分离,让他购买未开伞的双孢蘑菇或香菇。
菇要提前晾两天,以减少水分影响。
2.需要使用两个实验室的超精工作台同时进行实验。
3.给陈老师讲一下每个同学至少接种两只试管,预防感染。
4.75%酒精棉球、无菌水、解刨刀、镊子等工具要准备好。
5.最好做个预备实验,讲解时可以给学生做示范。
6.讲解时把超精工作台的紫外线灯打开,以节约时间。
实验:组织分离法制备食用菌母种
组织分离法制备食用菌母种(8学时)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掌握组织分离的方法和技术。
3、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
4、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1)母种培养基配制。
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摆斜面(2)菌种分离与培养(本实验以组织分离为例)。
工艺流程:种菇的选择与消毒组织块的切取菌丝培养三、实验材料仪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天平、试管、试管架、解剖刀、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
试剂:75%酒精、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等。
四、实验步骤(1)母种培养基配制A、培养基配方:以PDA培养基为例,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B、培养基配制:首先将马铃薯去皮、洗净、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 g,放入铝锅中用1000ml清水加热煮沸,维持20min左右,煮至软而不烂为止。
用双层湿沙布过滤,然后取滤液并补足蒸发损失的水分。
再加入琼脂继续加热,待琼脂溶化后,添加葡萄糖及其它成分,搅拌均匀后准备装管。
C、分装试管:培养基配制后应趁热分装。
装管时勿使管内外壁沾上溶液,以免浸湿棉塞,污染杂菌。
装管后塞上棉塞。
棉塞的大小、松紧度应适宜,以用手提棉塞、试管不脱落为准。
然后每10支度试管扎成一捆,棉塞上方用牛皮纸包好,避免灭菌时被水蒸汽浸湿。
D、灭菌:灭菌前将水加至锅内水位标记高度。
将试管放入锅内,盖上锅盖,对角旋紧锅上螺旋,并闭排气阀,开始加热,当锅内蒸汽大量排出时再继续排汽3-5 min,关闭放气阀.当压力表指针指到0.15 Kg/cm2时(灭菌所需压强)开始计时,继续维持该压强30min。
灭菌结束持压力表指针自然回到”0”位时打开放汽阀,排出锅内剩余蒸汽后,打开锅盖.注意切忌在压力表未到”0”位时就放汽,以免试管内的培养基向上冲浸湿棉塞,造成以后菌种的污染.E、摆斜面:当培养基的温度降到60℃时,将试管斜面放在木棒上,使呈斜面,斜面的长度以占试管长度的1/2为宜。
杏鲍菇母种培养基优化及组织分离母种比较试验
麸 皮 培 养 基 , 麸 皮 4 , 豆 粉 1 , 萄 糖 2 , HP 4 麦 0g 黄 0g 葡 0g K 20 1 , S 4 , 脂 2 ; 方 n( ) 洋 葱 酱 油 培 养 基 , 葱 MgO g 琼 g 1 0g 配 L: 洋
体 的 生 长 情 况 , 果 表 明 在 配 方 A( 子壳 水 挹 液 + DA) 菌 丝 结 棉 P 上 生长 速度最快 (. 72 nd , 长 势 ( 丝 雪 白 、 落 浓 厚 、 丝 4mI,) 生 菌 菌 菌 均 匀 整 齐 、 密 ) 好 。 进 行 了 三个 不 同 时 期 , 蕾 期 , 孢 前 期 紧 最 菇 弹 ( 基 形 成 后 7d内 ) 弹 孢 后 期 ( 基 形 成 后 9d 的子 实 体 组 原 和 原 ) 织 分 离 后 母种 制 备 比较 ,结 果 表 明 弹孢 前 期 组织 分 离 的 母 种 生 长 速 度 生 长 势 表 现 最 好 ,8d长 满 栽 培 袋 ,  ̄ 1 4 9 1 基 形 成 , d原 长
文 章 编 号 1o 一 3 7 2 1 )4 0 2 一 2 0 O 8 5 (0 1 o — 0 9 O
p ., 水 量 为 6 %嘲 H 70 含 5 。
1 - 栽培种培养基 .3 2
甘 蔗 渣 2 % , 萁 2 % , 子 壳 1% , 0 芒 0 棉 8
杏鲍 菇 ( “0 e r t
) 一 种 珍 稀 平 菇 , 般 在 春 未 至 是 一
木 屑 1% , 皮 2 % , 肥 l , S  ̄.% , 灰 2 , 膏 7 麸 0 磷 % MgO 5 石 % 石
1 % , 水 量 为 6% ,H70 . 含 5 3 p .。
夏 初 生 腐 生 或 兼 性 寄 生 伞 形 科 植 物 刺 芹 、 魏 、 瑟 草 等 的 阿 拉 根 部 。 杏 鲍 菇 菌 肉肥 厚 , 地 脆 嫩 , 质 口感 极 佳 , 称 为 “ 菇 被 平 王 ” 杏 鲍 菇 营养 丰富 , 测 的 l 氨 基 酸 总 量 为 l . %, 。 已 7种 58 5 其 中人 体 必 需 氨 基 酸 为 66 %。杏 鲍 菇 还 含 有 一 定 量 的磷 、 、 . 5 钾 铁 、 、 等无 机 盐 及 维 生 素 B 和 特 异 性 多 糖 能 调 节 人 体 免 镁 钙 1
杏鲍菇组织分离菌株工厂化栽培试验
杏鲍菇组织分离菌株工厂化栽培试验柯丽娜;赖志斌;张志鸿;袁斌;张金文;赖碧梅【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43)8【摘要】通过出菇栽培试验,比较分析杏鲍菇菌株日引1号、杏3号与其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状、平均单袋产量、单袋利润情况等。
试验结果,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现蕾时间及外观品质差异不大,而满袋时间分离菌株少于出发菌株1~2 d。
分离菌株日引1号-1、日引1号-3比出发菌株日引1号产量分别提高6.62%、0.6%,利润分别提高33.09%、2.19%。
日引1号-2产量与利润比出发菌株日引1号降低0.71%、4.17%。
杏3号-1、杏3号-2比出发菌株杏3号产量分别提高1.99%、6.68%,利润分别提高42.08%、112.82%。
结果表明,应用组织分离不仅可以保持出发菌株的优良特性,还可以达到较好的复壮效果,但分离时要注意子实体单株的选择。
【总页数】3页(P239-240,241)【作者】柯丽娜;赖志斌;张志鸿;袁斌;张金文;赖碧梅【作者单位】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5;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5;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5;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5;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5;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1+40.4【相关文献】1.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2.中国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菌株的RAPD和ISSR分析3.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评价研究4.不同杏鲍菇菌株工厂化栽培子实体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其香气评价5.工厂化栽培的不同杏鲍菇菌株非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风味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织分离制食用菌母种
示范操作
贴标签培养:试管从接种箱取出之前, ⑥ 贴标签培养:试管从接种箱取出之前, 应逐支试管正面的上方贴上标签, 应逐支试管正面的上方贴上标签,写明 菌种编号、接种日期, 菌种编号、接种日期,随后把试管放入 培养箱( 置适宜温度( 培养箱(室)中,置适宜温度(平菇 22℃,香菇 ℃)下培养,待组织块长 ℃ 香菇25℃ 下培养, 出菌丝无污染即为纯种。 出菌丝无污染即为纯种。
分组辅导
注意同学们的操作; 注意同学们的操作; 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 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 接种操作完毕,收集试管进行培养。 接种操作完毕,收集试管进行培养。
数显式恒温培养箱的使用
注意事项(提问同学) 注意事项(提问同学)
实训第三大部分
结果观察
母种培养生长状态观察
母种培养生长状态可分4种情况 母种培养生长状态可分 种情况. 种情况 1.菌丝已萌发,生长旺,无污染 菌丝已萌发, 菌丝已萌发 生长旺, (如图所示 ;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母种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配方: 1.土豆200g、 20g、琼脂20g、 1.土豆200g、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土豆200g 20g 2.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 去皮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20g 200 20 20 1000ml PH值自然 另外添加:麸皮20 ml、 值自然, 20g 水1000ml、PH值自然,另外添加:麸皮20g、 玉米面5 或黄豆粉5 磷酸二氢钾2 玉米面 5g 或黄豆粉 5g 、 磷酸二氢钾 2g , 硫酸 10mg mg) 镁2g,VB11片(10mg)。 此配方适用于大多数菌种,金针菇、黑木耳、 此配方适用于大多数菌种,金针菇、黑木耳、 灵芝生长尤其茁壮。 灵芝生长尤其茁壮。 可作黑木耳、香菇的复壮培养基,效果显著。 可作黑木耳、香菇的复壮培养基,效果显著。
杏鲍菇生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杏鲍菇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分析杏鲍菇生长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杏鲍菇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杏鲍菇菌种:从正规菌种供应商购买。
(2)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实验设备: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培养皿、酒精灯、移液器、镊子、剪刀等。
2. 实验方法(1)菌种活化:将杏鲍菇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活化,培养温度为25℃。
(2)培养基制备:按照PDA培养基配方,制备培养基,分装于培养皿中,高压灭菌后备用。
(3)接种:将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接种于培养基表面,每个培养皿接种3个菌种。
(4)实验分组: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分为5组,分别设置不同的生长条件。
A组:温度25℃,湿度80%,光照8小时/天。
B组:温度28℃,湿度80%,光照8小时/天。
C组:温度25℃,湿度60%,光照8小时/天。
D组:温度25℃,湿度80%,光照12小时/天。
E组:温度25℃,湿度80%,无光照。
(5)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各组杏鲍菇的生长情况,记录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子实体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丝生长速度从实验结果来看,A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B组次之,C组生长速度较慢,D组和E 组菌丝生长速度相近。
这表明温度和湿度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菌丝生长。
2. 菌落形态A组和B组菌落形态整齐,菌丝粗壮,菌落边缘清晰;C组菌落形态较差,菌丝较细,菌落边缘模糊;D组和E组菌落形态相似,菌丝较细,菌落边缘模糊。
这表明温度和光照对杏鲍菇菌落形态有显著影响。
3. 子实体形成时间A组子实体形成时间最早,B组次之,C组较晚,D组和E组形成时间相近。
这表明温度和湿度对杏鲍菇子实体形成时间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子实体形成。
4. 子实体形态A组和B组子实体形态较好,菌盖光滑,菌柄粗壮;C组子实体形态较差,菌盖粗糙,菌柄细弱;D组和E组子实体形态相似,菌盖粗糙,菌柄细弱。
平菇及杏鲍菇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
平菇及杏鲍菇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一:材料及用具1:固体培养基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l,蔗糖20g/l,琼脂20g/l,水1000ml,PH自然;SPA固体培养基:蔗糖20g,蛋白胨5g,酵母粉5g,琼脂粉12g,0.6M甘露醇溶液1000ml.2:液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l,蔗糖20g/l,水1000ml ,PH自然;3:再生固体培养基:PDA固体再生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0.6M甘露醇溶液1000ml.SPA固体再生培养基:蔗糖20g,蛋白胨5g,酵母粉5g,琼脂粉12g, 0.6M甘露醇溶液1000ml.4:再生液体培养基:PD液体再生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0.6M甘露醇溶液1000ml.SP液体再生培养基:蔗糖20g,蛋白胨5g,酵母粉5g,0.6M 甘露醇溶液1000ml.5:酶制剂:溶壁酶1.5%(用灭过菌的稳渗剂配制)6:稳渗剂:0.6M的甘露醇;7:菌株:平菇菌株(平菇1500,2002-4,1218,黑8,冀农11,50869,1206,8902).杏鲍菇菌株.8:用具:小刀,玻璃棒,大瓷缸,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纱布,离心机,小指管,镊子,檫镜纸,移液管,移液枪,恒温振荡培养箱。
二:实验步骤1:培养基及酶液的配制①:PDA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将马铃薯去皮,挖掉芽眼后称量200g,切成1cm见方的小块。
将切好的马铃薯块加适量水放入电热锅中,煮至酥而不烂。
用8层纱布过滤,放在1000ml大瓷缸中,加入琼脂20g,蔗糖20g,搅拌直到琼脂蔗糖完全溶化为止,定容至1000ml。
121度高温灭菌20min。
②:PD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将马铃薯去皮,挖掉芽眼后称量200g,切成1cm见方的小块,将切好的马铃薯块加适量水放入电热锅中,煮至酥而不烂。
用8层纱布过滤,放在1000ml大瓷缸中,加入蔗糖20g,定容至1000ml。
121度高温灭菌20min。
食用菌组织分离法实验报告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组织分离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实验原理: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 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实验器材:1.食用菌:香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实验方法:1.选择种菇: 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2.种菇消毒: 取1张菇片, 用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3.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 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4.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五、注意事项1.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 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2. 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
六、实验结果与记录第一次实验: 10月16日上午进行接种, 两试管都以肥壮的双孢菇为种菇, 10月13日观察培养基杂菌没有菌落产生结果分析:本次实验全班只有一人成功,大部分都被杂菌污染,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制作的PDA培养基本身受到污染,但是又有培养基根本没有菌落产生,那么一方面可以看做是空白对照,得到培养基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我们操作都有问题,没有做到避免污染,规范的无菌操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在接种过程,接种针,试验刀酒精灯上灼烧后未冷却直接接触种菇,使待接种的菌块高温致死。
第二次实验: 10月30日上午进行接种, 记号笔标记的两支试管为双孢菇, 标签纸标记的两只试管为香菇进行实验, 10月9日观察实验基本成功,试管下端有少部分红棕色杂菌实验成功,无杂菌,斜面上均为雪白的菌丝结果分析:培养基本身无污染,接种香菇菌块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接种针和实验刀未完全冷却导致目的菌块高温致死,培养基上无菌落产生。
接种双孢菇菌块过程中基本做到了无菌操作,实验较为成功。
实验感想:本实验原理目的简单,操作过程方法在微生物学中也有接触,但是容易杂菌污染,第一次实验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几乎所有培养基都受到了污染,第二次实验在总结前一次的基础上,大部分做到了无菌操作,看到了培养基中雪白的菌落。
杏鲍菇组织分离母种及培养基筛选
杏鲍菇组织分离母种及培养基筛选高小朋;贺晓龙;任桂梅;缑换英;刘科武【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42)007【摘要】【目的】筛选杏鲍菇母种的最优组织分离部位及其菌丝体最适培养基,为杏鲍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
【方法】分别从杏鲍菇的菌盖和菌柄相接处、菌柄中部、菌柄基部3个不同部位各切取约0.5cm2的内部组织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将生长的菌丝体在10种不同培养基中纯化复壮后,分别接种到麸皮综合固体培养基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比较菌丝体的生长状况;将生长最好的菌丝体接种于10个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菌丝体的生长状况,筛选杏鲍菇母种最适培养基。
【结果】在麸皮综合固体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从菌柄中部生长的菌丝体明显优于从菌盖和菌柄相接处及菌柄基部,且三者菌丝体之间的日长速差异达显著水平。
杏鲍菇母种在培养基A(马铃薯)、B(棉籽皮)、C(麸皮)、D(木屑)、E (黄豆)、G(绿豆)上的生长较好,菌丝体较密、整齐一致、颜色均一,但在C (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培养基A、B。
【结论】菌柄中部为杏鲍菇母种的最佳分离部位,以麸皮煮汁配制的综合培养基是生产杏鲍菇母种的较理想培养基。
【总页数】3页(P705-707)【作者】高小朋;贺晓龙;任桂梅;缑换英;刘科武【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1【相关文献】1.茶树菇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研究2.香菇母种组织分离控制褐变的实验研究3.杏鲍菇组织分离母种及培养基筛选4.杏鲍菇母种培养基优化及组织分离母种比较试验5.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菌子实体组织分离及培养基筛选初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鲍菇组织分离实验方案实验目的1、通过新鲜杏鲍菇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得到杏鲍菇纯菌种,学习其原种及栽培种的制备,并尝试性地进行出菇试验;2、学习并掌握珍稀食用菌——杏鲍菇菌种的制备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为暑期到榕珍菌业实习做准备;3、通过亲身实践,发现自身存在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不足,为接下来的食用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指明方向,同时锻炼自己对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操作及相关知识的熟悉,为以后独立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内容1.杏鲍菇子实体的采集及预处理;2.杏鲍菇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及纯化;3.杏鲍菇菌种的观察、鉴定、保藏;4.杏鲍菇原种、栽培种制备及出菇试验;实验原理1.杏鲍菇介绍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雪茸,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s),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t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商品性状好,有“杏鲍菇王”、“干贝菇”等美称。
杏鲍菇干品含蛋白质21.44%,脂肪1.88%,还原糖2.17%,总糖36.78%,甘露醇2.27%,游离氨基酸2.36%,总碳水化合物57.35%,水溶性成分66.9%,灰分7.83%,水分11.56%。
杏鲍菇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杏鲍菇寡糖含量丰富,与双歧杆菌共用,有改善肠胃功能和美容的效果。
杏鲍菇被列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食用菌之一。
由于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相对较高,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非常受欢迎,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是近几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珍稀食用菌。
2.杏鲍菇生物学特性2.1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视基质营养和水分及菌丝生理度而异;菌盖幼时略呈弓形;后渐平展,成熟时其中央凹陷呈漏斗状,直径2~12cm不等,一般单生个体稍大,群生时偏小;菌盖幼时呈灰黑色,随着菇龄增加渐变浅,成熟后变为浅土黄、浅黄白色,中央周围有辐射状褐色条纹,并具丝状光泽;菌肉纯白色,杏仁味明显,破口处短时间变干黄;菌褶延生不齐、白色,与普通杏鲍菇相同;菌柄长2~8cm,直径0.5~3cm,不等粗,基部膨大,呈球茎体状;多侧生或偏生,中实,肉白色、纤维态,吸水性较强。
2.2生态习性杏鲍菇广泛分布于德、意、法、捷、匈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我国新疆及川西等地亦有野生分布,大多着生于朽死的刺芹、阿魏等植物根部及四周土层中,具一定寄生性,故推测可能与其着生基质中有某种成分驱避害虫使其得到有效保护有关。
2.3生理特征营养条件:杏鲍菇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的能力较强,对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碳源的利用率较高,实际生产中,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和农作物秸秆可作为杏鲍菇的培养料,将棉籽壳、木屑等作为主要原料,调配氮源时以麦麸等作为主要辅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同时提高菌丝长速及其活力。
温度条件:温度是在栽培杏鲍菇的关键因素。
杏鲍菇居室内生长适温为20-28℃,子实体生长适温为10-18℃。
水分条件: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一般为60%-65%,子实体发育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为宜,但不宜向菇体上喷水。
光照及CO2条件:杏鲍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却需新鲜空气。
CO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出菇期需要500-1000lx的光照,并需加强通风换气。
pH条件:菌丝生长最适pH为6.5-7.5,出菇期最适pH为5.5-6.5。
3.杏鲍菇母种培养基3.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g/1000mL马铃薯(去皮)200,葡萄糖20,琼脂20,水1000mL。
3.2杏鲍菇母种培养基[1]g/1000mL马铃薯200,葡萄糖20,琼脂20,蛋白胨2,KH2PO4 0.6,MgSO4 0.5,水1000mL3.3马铃薯葡萄糖酵母粉琼脂培养基(PDYA) [2]g/1000mL马铃薯(去皮)45,葡萄糖30,琼脂25,蛋白胨1.5,酵母膏3,水1000。
4.杏鲍菇子实体预处理及组织分离:杏鲍菇的菌种分离方法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等。
4.1. 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tissue isolation)是用子实体内部菌肉组织来获得菌种的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分离菌种的方法。
子实体组织分离法,选择优良的种菇作为分离材料,用无菌水冲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表面消毒。
取消毒锅的刀片从菌柄或菌盖中部纵切、撕开,挑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一小块组织(火柴头大小),接种到培养基上3~5天后,组织块上即可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说明分离成功。
组织分离是一种无性繁殖过程,所得到的菌种室营养后代,后代不易变异,菌株可保持原品种的优良品质。
但如采用感染病毒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时,常得到带病毒的菌丝体。
金针菇盖小而薄,可取菌柄上方生长点作为分离部位;胶质菌类(如黑木耳)最好采用尚未展开耳片的耳基团内的组织进行分离,则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1.2. 孢子分离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使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长成菌丝体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称为孢子分离法(spore isolation)。
其特点是:菌丝菌龄短,因时有性繁殖产物,其菌丝生命力强。
侵染病毒的菌类可用孢子分离法脱毒。
在一般菌种分离中,为了避免异宗接合的菌类如香菇、杏鲍菇产生单孢子不孕现象,一般都采用多孢子分离法(muti-spore isolation)。
单孢子分离法(single-spore isolation)主要应用于食用菌的杂交育种。
但双胞蘑菇、草菇等同宗接合菌类可采用单孢子分离法。
整菇插种法:整菇插种法,需用一套孢子收集器来收集孢子,将钟罩上的孔加上棉塞或包上6~8层纱布,放在垫有4~6层纱布(浸过0.1%升汞液)的搪瓷盘上,纱布上放一培养器,用0.1%升汞溶液或0.25%新洁尔灭浸泡2~3min,以杀死表面的杂菌。
按无菌操作要求移入孢子收集器,插在支架上,在适宜的温度中培养。
2~3天后孢子散落在培养皿中,加入无菌水,用针筒吸取孢子液,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央,置于22~26℃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即可。
钩悬法:在生产上,采集木耳、银耳孢子常用此法,伞菌也可采用此法。
先将新鲜成熟的耳片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用无菌纱布将水吸干,取一小片挂在灭菌的钩子上(伞菌则消毒后挂上),钩上的另一端挂在三角瓶口,瓶内装有培养基,在25℃下培养24h.孢子落到培养基上后,取出耳片,塞上棉塞继续培养,然后再转入试管中培养。
5.杏鲍菇菌种鉴定(1)母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整齐,有光泽、匍匐状、气生菌丝发达、不产生色素。
居室内生长速度快,在20-22℃条件下,6-8d长满斜面,接种块周围无菌丝稀疏区。
菌丝粗壮,生长整齐,气生菌丝少,有清香的为优良品种。
(2)原种、栽培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绒毛状,有爬壁现象,在培养基表面有少量珊瑚状小菇蕾出现。
原种长满瓶(袋)10d左右使用,栽培种长满瓶(袋)15d内使用。
6.杏鲍菇菌种保藏常用的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斜面低温保藏法斜面低温保藏,又叫定期移植保藏法。
是常用的最简便的保藏法,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到接近成熟后,放在4℃~5℃的冰箱中保藏。
二、矿油保藏法矿油(主要是液体石蜡)保藏,又称液体石蜡覆盖保藏。
用此法保藏,不需要太多的设备,操作简便,只需在菌苔上灌注一层无菌的液体石蜡,即可使菌种与外界空气隔绝,达到防止培养基水分散失,抑制菌种新陈代谢,延长保存时间的目的。
一般室温下可保藏5~7年,期间1~2年应移接1次。
用此法保藏的菌种不必置于冰箱内,室内保藏即可。
7.杏鲍菇栽培工艺实验器材1.药品:药品名称数量(类型)马铃薯2-3个葡萄糖(蔗糖)20-22g蛋白胨2gKH2PO4 0.6gMgSO40.5g琼脂25g2.仪器:仪器名称数量(类型)试管20-25支三角锥形瓶2-3个(250mL、500mL)烧杯5-8个(50mL、500mL)接种环(针)1-2个量筒1000mL玻璃棒1根电热干燥箱1个手提式高压灭菌锅1个精密pH试纸pH=4.5-7.0恒温恒湿培养箱1个显微镜(OLYMPUS)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其他必备物品:仪器:长颈漏斗、培养基分装器(见微生物实验书)、棉花、报纸、牛皮纸、纱布、麻绳、标签、牛角匙、天平、打火机、水果刀等实验步骤1.杏鲍菇子实体准备及预处理:在市场上购买新鲜的杏鲍菇作为实验材料,准备好试管,以及各种工具。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按照上述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好相应的培养基,自然pH,用高压灭菌锅在0.1MPa,121℃下灭菌30min,趁热分装到已灭菌的试管中,制得试管斜面培养基。
具体过程:1.配制柠檬酸溶液(0.08%);2.斜面培养基配制具体操作:称取马铃薯(新鲜、去皮、切成小块),置于加热锅中,加水1000mL,然后煮沸30min,期间用玻璃棒定时搅拌防糊底。
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入其它成分(除琼脂)充分溶解,加热煮沸后加入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至950mL,调节pH值至5.5。
此溶液置于1000mL锥形瓶中,然后分装到试管中,5支为一单位扎捆在一起,包上牛皮纸,在0.1MPa,121℃,高压蒸气灭菌30min。
待PDA 培养基冷却到60℃左右,摆斜面,斜面长度以斜面顶端距棉塞40-50mm为标准(距试管口1/4处即可)。
在培养基凝固之前,不宜再行摆动。
2.杏鲍菇组织分离:把斜面培养基和工具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线照射30min。
再把子实体放入其中,子实体表面不需要任何的药物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中无菌操作,用接种铲或手术刀、接种针等工具取菌柄中央或菌盖中央的菌肉组织,在每支试管的斜面中央放一粒黄豆大小的组织块,将试管放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并观察。
原种及栽培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其营养条件相似,制作方法基本相同。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种类很多。
常用配方发菌管理:一般应调控温度在15~30℃范围;最佳25℃,空气相对湿度65%-70%左右;并有少量通风,尽管杏鲍菇菌丝可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但仍以较新鲜空气对菌丝发育有利;此外,密闭培养室使菌袋在黑暗条件下发菌,既是菌丝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是预防害虫进入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般4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全瓶(袋)。
出菇管理:杏鲍菇的出菇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为中温型,利用自然温度进行室内栽培,可在气温稳定在10℃,但最高温度不超过30℃时安排出菇;利用塑料大棚安排出菇时,宜在气温8℃~25℃时进行,这样,经升温保温,棚温可保持在13℃左右;或经加厚覆盖、喷水降温,降至20℃以下,该温度范围内,一般可满足杏鲍菇子实体生长需求。
催蕾阶段:菌袋发满后,再维持7天左右令菌丝充分生理成熟,然后移入菇棚,剪掉扎口或拔除棉塞、去掉套环后将袋口翻下,也可剪掉,露出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