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最最终(2013年元月27日市规委会汇报用)

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最最终(2013年元月27日市规委会汇报用)

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宿州市城市规划局目录第1章总则 (2)第2章局部地区控制 (2)第3章道路交通控制 (4)第4章绿地、绿化控制 (7)第5章建设用地控制 (10)第6章地块建设控制 (14)第7章配套设施控制 (20)第8章环境景观 (21)第9章技术审查控制 (23)第10章计算规则 (24)第11章技术指引 (29)1 总则1.1 为实施《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有效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开发,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通则。

1.2 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建立递进充实和动态维护的机制。

通则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纲,在《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局部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定、规划条件核提以及相关城乡建设开发活动应当符合本通则。

1.3 规划建设用地空间资源实行分级配置,城市规划区内划定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根据城市建设时序、市场开发需求分层次制定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控制性内容。

各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依法及时地充实控制性内容。

1.4 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动态维护。

当上一层次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强制性控制内容发生变更,或者指导性控制性内容达到规定的临界值等情况时,应当适时修改相关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5通则及局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提供规划条件的基础。

有效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完善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的规划控制体系。

在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可以依据本通则核提规划条件,所提的规划条件必须经过相关的程序的审查。

2 局部地区控制2.1 管理单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与论证、修改的基本单位,管理单元一经划定,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

划定管理单元应当体现以下原则:(1)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完整性:以居住为主导属性的管理单元参照居住区规划等相关规范的确定用地规模划定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8•【字号】•【施行日期】2012.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宿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宿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9月28日宿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和《安徽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皖政〔2012〕2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人口发展形势(一)“十一五”人口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发展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为推动宿州加速崛起、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主要表现在: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

人口增长总体态势平稳。

2010年11月1日“六普”时,全市户籍人口638.92万人,常住人口535.3万人;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3.00‰,自然增长率为7.5‰;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0%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始终稳定在1.8左右,“十一五”全市少生5万人。

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卫生、科技、教育、人力资源、文化、人口计生事业不断发展。

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由2005年的74岁提高到2010年的75岁;2006~2010年,婴儿死亡率由24‰下降到11‰;孕产妇死亡率由40/10万下降到24/10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继续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由2005年的135下降到2010年的120左右。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

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

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科教兴埇、人才强区、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科技创新生态,加快科技强区建设步伐。

创新科技强区建设思路围绕“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这一科技总目标定位,抢抓科技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科技发展机遇,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四大任务”,努力实现全区科技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专利授权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四个翻番”目标,为建设五大发展现代化美好埇桥贡献科技力量。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要和省、市科技创新“攻尖”计划,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大创新工程攻关等计划和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中力争实现新突破。

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研究制定主导产业、“两新”产业、农业种养殖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技术路线图,确定产业未来五年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关键技术和突破路径,研发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缓解产业机械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规模化、绿色化技术约束,实现主要产业技术装备、工艺水平领先全市。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151”工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充分利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共享合作机制,推动企业集中突破主导产品核心技术关卡。

鼓励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发展,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

加强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的扶持,重点企业和主导产品的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市内同行业前列。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在12%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1%、30%以上。

培育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宿州市运粮河流域治理必要性及实施效果分析

宿州市运粮河流域治理必要性及实施效果分析

2 2 1154道生态恢复相结合,采取内源治理和外源控制并重、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并举的治理模式■参考文献:[1]葛伟,马晶晶.盐城市区主要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科技创新导报[J],2016(35):82-83.[2]杨红尉,叶春霞.浅析盐城市河流健康评估体系.江苏水利[J],2016(9):33-37.[3]杨桂书,王超磊,吕军.盐城市城市防洪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水资源开发与管理[J], 2017(10):68-72.[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宿州市运粮河流域治理必要性及实施效果分析孙建华(宿州市埇桥区水利局 宿州 234000)【摘 要】本文分析了宿州市运粮河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运粮河治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总结了运粮河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

通过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显著提高了城市宿州城防洪排涝能力,有效地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同时对进一步打造运粮河流域“水清、岸绿、景美”,推进新农村美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治理效果 防洪排涝 运粮河 水环境1 流域概况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以北,黄淮海平原南端, 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地带,是安徽的北大门。

西邻淮北市,北连徐州市,东与江苏睢宁、泗洪县接壤,南接蚌埠市。

宿州市城市位于东经116°58′,北纬33°39′,是皖北重要城市,市区建成区面积75km 2,人口近70万人。

根据《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宿州市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1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10km 2。

宿州市主城区排水分属于沱河、北沱河、浍河流域,沱河以南地区涝水主要通过南北向的运粮河、东牛沟、大陈沟等大沟排向浍河,其中以运粮河排泄为主。

运粮河自环城河起,流经埇桥区南关、三里湾、鞋城、北杨寨、桃园、祁县等乡镇街道,于祁县镇金庄村入浍河,长21.45km,流域面积100km 2。

王长兴、陆铁、张瑜等二审行政判决书

王长兴、陆铁、张瑜等二审行政判决书

王长兴、陆铁、张瑜等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征收【审理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9.22【案件字号】(2020)皖行终89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汪结平朱达远安翔【审理法官】汪结平朱达远安翔【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王长兴;陆铁;张瑜;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当事人】王长兴陆铁张瑜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王长兴陆铁张瑜【当事人-公司】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张国辉北京市京哲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张国辉北京市京哲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张国辉【代理律所】北京市京哲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原告】王长兴;陆铁;张瑜【被告】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本院观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征收的适用对象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

【权责关键词】行政复议合法违法证明行政复议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政府信息公开【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上述证据均随案移送本院。

经审查,一审法院对本案证据的审核认定符合法律规定。

对一审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征收的适用对象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

对集体土地的征收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不能直接适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依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解释意见》规定,已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农民转城镇居民后剩余的少量集体土地必须被依法征收后,才能成为国有。

本案中,虽王长兴三人的房屋坐落的土地为国有土地,但埇桥区政府认可征收范围内少量土地性质仍为集体所有土地,该征收区域内尚有集体土地未征收,故埇桥区政府直接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作出被诉征收决定违法,依法应当撤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应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委上报稿)

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委上报稿)

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委上报稿)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法规、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及各项建设工程均应符合本规定。

本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依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没有技术标准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审批权限在行政审批中确定。

临时建设和危房改造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R—居住用地;(二)C—公共设施用地;(三)M—工业用地;(四)W—仓储用地;(五)T—对外交通用地;(六)S—道路广场用地;(七)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八)G—绿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九)D—特殊用地。

第四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居民居住生活聚居地用地。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

(一)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二)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高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的用地;(三)三类居住用地(R3),指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与其它用地有交叉的用地;(四)四类居住用地(R4),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五条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行政办公用地(C1),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二)商业金融业用地(C2),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容纳除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外的各种贸易公司、商社及其咨询机构、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及其它各类公司的办公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及其附属设施用地,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和综合市场用地;(三)文化娱乐用地(C3),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四)体育用地(C4),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五)医疗卫生用地(C5),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六)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

(完整版)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最最终(2013年元月27日市规委会汇报用)

(完整版)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最最终(2013年元月27日市规委会汇报用)

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宿州市城市规划局目录第1章总则 (2)第2章局部地区控制 (2)第3章道路交通控制 (4)第4章绿地、绿化控制 (7)第5章建设用地控制 (10)第6章地块建设控制 (14)第7章配套设施控制 (20)第8章环境景观 (21)第9章技术审查控制 (23)第10章计算规则 (24)第11章技术指引 (29)1 总则1.1 为实施《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有效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开发,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通则。

1.2 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建立递进充实和动态维护的机制。

通则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纲,在《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局部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定、规划条件核提以及相关城乡建设开发活动应当符合本通则。

1.3 规划建设用地空间资源实行分级配置,城市规划区内划定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根据城市建设时序、市场开发需求分层次制定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控制性内容。

各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依法及时地充实控制性内容。

1.4 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动态维护。

当上一层次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强制性控制内容发生变更,或者指导性控制性内容达到规定的临界值等情况时,应当适时修改相关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5通则及局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提供规划条件的基础。

有效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完善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的规划控制体系。

在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可以依据本通则核提规划条件,所提的规划条件必须经过相关的程序的审查。

2 局部地区控制2.1 管理单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与论证、修改的基本单位,管理单元一经划定,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

划定管理单元应当体现以下原则:(1)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完整性:以居住为主导属性的管理单元参照居住区规划等相关规范的确定用地规模划定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宿州市埇桥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

宿州市埇桥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

宿州市埇桥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擦亮埇桥“农”字底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

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打造皖北“大粮仓”,总产量稳定在135万吨以上。

落实稳定粮食生产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定粮食生产战略,严格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防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

扎实推进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注重提高单产、改善品质。

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等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种粮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探索多途径、多形式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

切实做好粮食收购质量、库存粮食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放心粮油”企业的监管,扎实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着力抓好军粮质量管理,确保军供粮油质量。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抓好农村乱占耕地问题整改,实现新增违法用地“零增长”。

实施“皖粮”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土地复垦整理、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统筹结合,积极推动沃土工程实施,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7万亩,全区耕地质量等级提高0。

5个等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

实施“两区”精细化建管行动计划,加强190。

33万亩(其中小麦190。

33万亩,玉米102。

8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87。

48万亩(大豆)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

推进“科技兴粮兴储”。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法——以宿州市朱仙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为例张玉琦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法——以宿州市朱仙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为例张玉琦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法 ——以宿州市朱仙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为例张玉琦发布时间:2023-05-28T06:11:44.06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张玉琦[导读] 宿州市朱仙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区域,位于宿州市“东进”轴线上,宿州主城区与高铁新城片区之间,朱仙庄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是深刻影响宿州城市格局,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绿色发展,扮靓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

基于项目的复杂性、可操作性,我们吸收国内外经验,综合运用“科学治理、精准定位、统筹运作,分层实施”等手法,力求达到“蓝色牵手城市,绿色筑梦未来”的理想目标,打造“宿州湖区、东部绿芯”,让沉陷区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新地标。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72摘要:宿州市朱仙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区域,位于宿州市“东进”轴线上,宿州主城区与高铁新城片区之间,朱仙庄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是深刻影响宿州城市格局,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绿色发展,扮靓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

基于项目的复杂性、可操作性,我们吸收国内外经验,综合运用“科学治理、精准定位、统筹运作,分层实施”等手法,力求达到“蓝色牵手城市,绿色筑梦未来”的理想目标,打造“宿州湖区、东部绿芯”,让沉陷区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新地标。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1.时代背景研判1.1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转变发展导向,矿山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指引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强化“生态优先 ”意识,建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

1.2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转变城市建设模式,不是在城市中建设公园,而是在公园中建设城市。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委上报稿)

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委上报稿)

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法规、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及各项建设工程均应符合本规定。

本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依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没有技术标准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审批权限在行政审批中确定。

临时建设和危房改造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条 城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R—居住用地;(二)C—公共设施用地;(三)M—工业用地;(四)W—仓储用地;(五)T—对外交通用地;(六)S—道路广场用地;(七)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八)G—绿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九)D—特殊用地。

第四条 居住用地(R),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居民居住生活聚居地用地。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

(一)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二)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高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的用地;(三)三类居住用地(R3),指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与其它用地有交叉的用地;(四)四类居住用地(R4),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五条 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行政办公用地(C1),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二)商业金融业用地(C2),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容纳除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外的各种贸易公司、商社及其咨询机构、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及其它各类公司的办公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及其附属设施用地,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和综合市场用地;(三)文化娱乐用地(C3),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四)体育用地(C4),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五)医疗卫生用地(C5),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六)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30)》的通知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30)》的通知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3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1.11•【字号】宿政办秘〔2018〕3号•【施行日期】2018.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30)》的通知埇桥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宿州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30年)》已经2017年12月21日市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月11日宿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30年)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4)第二章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分类 (6)第三章发展条件 (7)第四章规划策略及目标 (8)第五章规模预测 (10)第六章充电设施布局规划 (12)第七章规划充电设施资金投入 (22)第八章规划保障措施 (23)第九章规划实施效果 (25)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节规划背景第一条在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双重制约下,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规划指导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建设对于电动车的推广意义重大。

为了落实国家、省的相关政策,促进宿州市电动汽车使用的推广,特编制《宿州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规划》。

第二节规划范围和期限第二条规划范围:宿州市中心城区、宿马园区及符离镇共160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年限:现状年为2017年,2020年为规划年,展望至2030年。

第三节规划依据和内容第四条规划依据包括国家、安徽省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规范和发展规划,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论文论文题目: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姓名:朱涛班级:城规(一)班指导教师:储金龙2014年6月28日关键词:总体规划、现状分析、规划与现状对比关键词 (2)(一)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3)1.规划期限 (6)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二)宿州市总体规划详解 (8)2.城市规划区范围 (8)3.城市性质 (8)3.城市规模 (8)4.发展方向 (9)5.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9)6.城市功能分区 (9)7.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0)8.综合交通规划 (11)9.城市专项规划 (11)10.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 (12)11.城市空间形象 (12)12.近期建设规划及远景规划构想 (13)(三)宿州市总体规划与现状对比 (14)1.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14)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 (15)3.2010-2030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7)4.宿州交通体系布局建设现状 (18)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简介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城市规划区城镇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图宿(州)淮(北)徐(州)协调发展规划布局图2003年9月17日,新一轮《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秘〔2003〕94号文件批准实施。

一、规划期限近期到2005年,远期到2020年。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总体战略。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科教兴市、大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体目标。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达到714亿元,全市总人口控制在690万以内,城镇人口达到310万人。

产业布局及经济区划。

充分利用交通干线,依托中心城镇,形成3条重要产业带:京沪线产业带、陇海线产业带、303省道产业带;3个城镇经济区:萧砀经济区、埇桥经济区、灵泗经济区。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化水平预测。

全市城镇化水平预测值为:2005年22%,2010年28-30%,2020年40-45%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最新宿州铁路公园规划方案

最新宿州铁路公园规划方案

最新宿州铁路公园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公共建筑的规划与建设,其中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与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

而对于大城市来说,公园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环城市区,更应鼓励公园在城市内部较为荒芜的地区发展。

本文介绍宿州市计划在铁路沿线发展的一处铁路公园规划方案。

地理背景宿州市位于江淮平原东部,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区内有多座河流穿过,因此在市区内规划并建设公园的难度较大。

为此,市政府计划利用铁路沿线处,在原有铁路场地基础上,在建设铁路的同时规划建设一座铁路公园,以解决市区内缺乏公园的问题。

规划设计总体设计宿州市规划建设的铁路公园总面积为500亩,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市民活动区、运动休闲区、宜林耕种区。

市民活动区位于公园核心地段,面积约200亩,包括文化广场、演出厅、游乐设施、小吃街等多个功能区。

运动休闲区位于公园的东侧,面积约220亩,包括人工湖、草坪、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设施。

宜林耕种区则位于公园的西侧,面积约80亩,将保留铁路场地上的原始林地并进行环保治理,同时开辟部分场地用于果蔬种植。

建筑设计公园建筑方案主要以自然、简约、现代风格为主导,突出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的主题。

建筑设计以木材和玻璃等环保材料为主,尽可能保留原有的铁路场地遗迹。

同时,在景观烘托方面,设计师将宋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巧妙结合。

在文化广场上,设计了以“宋城印象”为主题的文化墙,展示了宿州市的历史文化。

景观设计铁路场地原有的铁路道路将被保留,在此基础上新增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多种便于市民休闲活动的设施。

公园内将铺设7191平方米的人工湖,配备漂流步道、游艇码头等设施。

同时,公园还将配建草坪、花坛、游乐设施等丰富的景观设施,以满足市民各种需要。

结语宿州市规划建设的铁路公园将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公园环境,让市民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得到放松。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宿州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与环保问题,所以公园建设和运营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重目标。

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最最终(2013年元月27日市规委会汇报用)

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最最终(2013年元月27日市规委会汇报用)

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宿州市城市规划局目录第1章总则 (2)第2章局部地区控制 (2)第3章道路交通控制 (4)第4章绿地、绿化控制 (7)第5章建设用地控制 (10)第6章地块建设控制 (14)第7章配套设施控制 (20)第8章环境景观 (21)第9章技术审查控制 (25)第10章计算规则 (26)第11章技术指引 (29)1 总则1.1 为实施《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有效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开发,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通则。

1.2 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建立递进充实和动态维护的机制。

通则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纲,在《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局部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定、规划条件核提以及相关城乡建设开发活动应当符合本通则。

1.3 规划建设用地空间资源实行分级配置,城市规划区内划定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根据城市建设时序、市场开发需求分层次制定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控制性内容。

各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依法及时地充实控制性内容。

1.4 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动态维护。

当上一层次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强制性控制内容发生变更,或者指导性控制性内容达到规定的临界值等情况时,应当适时修改相关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5通则及局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提供规划条件的基础。

有效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完善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的规划控制体系。

在管理单元、街区、地块等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可以依据本通则核提规划条件,所提的规划条件必须经过相关的程序的审查。

2 局部地区控制2.1 管理单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与论证、修改的基本单位,管理单元一经划定,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

划定管理单元应当体现以下原则:(1)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完整性:以居住为主导属性的管理单元参照居住区规划等相关规范的确定用地规模划定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宿州大运河埇桥码头规划

宿州大运河埇桥码头规划

宿州大运河埇桥码头规划项目背景一、城市概况埇桥,是宿州唯一的城区,也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级区。

在奋力摘掉省级贫困区的帽子后,“十三五”时期,埇桥实现了大步跨越:GDP从325.5亿元增长到705亿元,人均收入从3000美元提高到700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一举进入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投资潜力百强区的行列。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有开放宿州大运河埇桥码头之举:利用地处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腹地、皖苏豫鲁四省交汇的优势,大踏步迈入长三角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机遇,“上下左右逢源”,“遇河逢滩架桥”。

二、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十四五”,埇桥将围绕“四区两基地”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皖北(埇桥)承接产业集聚区、黄淮海休闲旅游和健康养老示范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现代物流基地。

埇桥“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根据风景区的需求和自然条件,分析宿州大运河埇桥码头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宿州大运河埇桥码头的特点,确定采用钢浮箱结构,根据风景区的客流量确定码头的规模和尺度。

本设计宿州大运河埇桥码头能够满足风景区游客的上下船及船舶的待泊、加水、供电需求。

三、规划范围:运河城区段:京台高速 -- 东三环路,全长约 14.5 千米。

运河先行段:京台高速 -- 西昌路,全长约 3.1 千米。

四、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从xx整体出发,与xx发展目标相吻合,创造合理的空间框架,将良好的空间体系、完备的功能系统与xx空间统一起来。

2. 和谐性原则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同时协调不同人群的空间需求,营造良好的环境。

3. 生态性原则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等技术措施,做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

宿州市城东八里社区最新规划

宿州市城东八里社区最新规划

宿州市城东八里社区最新规划本片区位于宿州市市区东部,东至规划学思路,南至沱河和规划崔园路,西至沱水路及沱河,北至宿州大道;涉及城东街道八里社区、津浦社区、十里社区、沱河社区,朱仙庄镇二铺村、新河村,道东街道办事处,东关街道办事处,中煤三建二十九处农场、小麦原种场,总面积687.9942公顷。

片区范围内已完成宿州段大道、港口路、凤鸣路、埇桥路等道路的建设。

外部水、电、气、通讯和消防基本具备地块开发条件。

一、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体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需要。

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方面,城东新区的建设是构建以“大宿城”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建设的需要,片区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推进。

二、实施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加速构建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的需要。

在实施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中心城区形成“一主三副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三副”即汴北、城东、城南三个城市副中心,城东副中心是以沱河景观为纽带,以银河一路为轴线,结合区级政务以及商业的建设,打造城东城市副中心。

三、推进地方城市建设,打造区域综合性新区的需要。

在实现规划所确定的主要城市功能方面,城东新区成片开发建设将着力推进埇桥政务新区建设,加强“三馆一院一校一中心项目”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入优质教育打造一批活力街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商圈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畅通强劲消费内循环,城东新区将被打造成辐射周边的商务文化中心、区域性经济中心,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活力新区、园林新区和时尚新区。

四、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在满足城市开发建设需求方面,是融合山水特色、传承历史文脉、打造生态景观,建设市级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接待、现代服务产业,以现代生态居住为支撑的多元功能复合互动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2022年宿迁市宿城区交通规划

2022年宿迁市宿城区交通规划

2022年宿迁市宿城区交通规划一、城市定位与规模(一)城市定位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美好田园城市。

(二)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规划期末市域常住人口约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万人,城镇化水平约70%。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万人。

2、用地规模(1)市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年市域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掌控在平方公里以内;年城乡建设用地严禁远远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认的有条件建设区和容许建设区范围,加强全域范围内的土地集约利用,划设城镇建设用地快速增长边界,强化城市建设用地管理,逐步减少人均建设用地规模。

(2)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掌控在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掌控在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掌控在平方米左右。

二、区域交通设施协调加强“四海”意识,主动带入长三角城市群和“一带一路”、江苏沿海研发战略,构筑“通江达海”新格局。

1、打通东向出海通道,对接“一带一路”与沿海开发战略与连云港的贯通:包含宿连铁路、宿连高速公路、s、s、s、s以及宿连航道;与淮安、盐城的衔接:包括徐宿淮盐铁路、新长铁路、宿淮铁路、京沪高速公路、淮徐高速公路、g、s、s、s、s、京杭大运河以及淮沭新河。

2、构筑西向货运地下通道,强化与西部地区的联系与徐州的衔接:包括徐宿淮盐铁路、淮徐高速公路、s、s、s、京杭大运河以及徐洪河。

与安徽地区的贯通:包含寒假崭新铁路、宿淮铁路、泗宿高速公路、s、s、洪泽湖西南线以及淮洪新河。

3、完善南北向客运通道,加强与长江经济带、胶州湾地区联系与苏南地区的联系:包含宁宿城际、徐宿淮盐铁路-沿海高速铁路、崭新扬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

与胶州湾地区的联系:包括合宿新铁路、宿连铁路、沿海高速铁路、新扬高速、京沪高速、宿连航道等。

4、带入区域无机地下通道,打造出区域性交通节点城市通过轨道交通、航道以及高等级公路与徐州、淮安、连云港等重要交通枢纽快速化衔接,使宿迁成为区域交通网络上的结点城市,实现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武汉、成都等全国重点城市与重要经济发展区域的便捷联系。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2•【字号】皖政秘〔2024〕47号•【施行日期】2024.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滁州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批准〈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滁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滁州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区,是国家园林城市、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滁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79.2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66.7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56.6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超过847.87平方千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24.37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不少于60%;水域空间保有量不低于314.33万亩。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三条控制线为刚性约束条件,构建“两区三脉五中心”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要求,积极推动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和跨省合作共建园区落地实施,推进定远—长丰园区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一、规划总则1、规划范围本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宿州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埇桥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国土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为宿州市城区规划建成区的范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宿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为:东至蒿沟苗安村、大店镇天门村、朱仙庄镇;西至西二铺;南至桃园镇、西寺坡镇张桥村、芦岭镇路口村;北至符离镇的梁套水库、国道G206规划线路以东500米、泗许高速公路。

总面积约为942平方公里。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3、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市域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策略1、市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策略(1)区域联动发展;(2)产业集群发展;(3)城乡统筹发展;(4)创新协调发展。

2、市域空间发展策略(1)东向发展,全方位承接长三角;(2)生态优先,集约开发空间资源;(3)聚集要素,促进城市极化发展;(4)差异组合,构建特色功能板块。

3、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中心极化、组群互动、轴带发展、对接周边”空间开发格局。

(1)向心集聚,多方位、多角度参与区域协调发展。

(2)壮大中心城市,打造皖北地区经济增长极。

(3)依托产业发展轴,串接宿淮、萧砀、灵泗等各个城市组群。

(4)构建宿淮产业协调发展圈,建设安徽重要的煤电化产业基地。

三、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1、市域总人口预测。

近期(2015年):612万人;远期 (2030年):711万人。

2、市域城镇化预测。

近期(2015年):45.0%;远期(2030年):63.5%。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核、一轴、两板块”的空间结构:“一核”:宿州中心城市。

“一轴”:沿国道G310和省道S301串接萧砀、沿京台高速和国道G206串接宿淮、沿省道S303串接灵泗的城镇发展轴。

“两板块”:萧砀城镇板块、灵泗城镇板块。

2、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1)宿州市中心城市。

中国中部地区新兴的制鞋业和纺织服装业基地;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现代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省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流通中心;皖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2)次中心城市:萧城、砀城、灵城、泗城。

萧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以农产品加工、合成革、陶瓷、建材、造纸、旅游休闲为主导产业。

砀城:中华梨都,中国重要的果蔬生产加工基地。

以果蔬生产加工、纺织、商贸旅游为主导产业。

灵城:中国灵璧奇石文化之城。

以新兴材料、食品加工、商贸服务、会展博览、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

泗城:宿州市东部的门户城市。

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

(3)重点镇或扩权强镇:蒿沟、符离、朱仙庄、桃园;周寨、杜楼、杨楼、黄口、渔沟、草沟、曹村、李庄、葛集、蕲县。

蒿沟:宿州中心城市重要的卫星城镇和门户城镇,工贸交通型城镇;以机械电子、特色物流为主导产业。

符离:宿州中心城市重要的卫星城镇和门户城镇,工贸交通型城镇;以食品加工、板材加工、新型建材、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

桃园:工矿型城镇;以制鞋业、煤电化为主导产业。

朱仙庄:工矿型城镇;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科教服务和煤电化为主导产业。

(4)一般镇。

划分为工矿型、工贸型、商服型、旅游型、农贸型等。

五、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1、公路。

至规划期末,宿州市将形成“三纵两横一联”的高速公路网体系、“五纵五横”的干线公路网体系。

高速公路:“三纵两横一联”,“三纵”:济祁高速、京台高速(合徐段)、徐明高速;“两横”:连霍高速、泗许高速;“一联”:阜阳-宿州-观音机场高速。

干线公路:“五横五纵”,“五纵”:国道G104泗县段、省道S201灵璧段、县道X026、国道G206宿州段、省道S101宿州段,“五横”:国道G310宿州段,国道G311萧县段,省道S302,省道S303,省道S301与县道X056组成。

2、铁路。

宿州市铁路包括现状的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在建的宿州-淮安铁路,待建的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亳州至宿州铁路及符夹复线,规划建设宿州—阜阳铁路。

3、水运。

规划期内实施浍河航道、新汴河航道改建和综合整治工程,促进浍河航道向四级、新汴河航道向五级通航标准发展。

规划重点建设蕲县港区东坪集作业区、埇桥港区蒿沟码头。

4、航空快速通道。

规划延长宿阜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宿州至观音机场的高速公路;其次,规划将县道X026提高等级至一级公路,开辟宿州市与徐州观音国际机场联系的多条航空快速通道。

六、市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充分利用砀山黄河故道生态果林公园(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果园)、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大五柳(4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灵璧奇石园、萧县书画院等地方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的优势,协作徐州、淮北等周边城市,整体联动,共同发展。

将马戏、书法、国画、灵璧奇石等作为特色旅游项目进行开发。

加强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以带动和促进旅游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保护原则。

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及独具特色的宿州古城风貌,充分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

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相结合。

将特色地段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重要文物古迹、文保单位的具体保护相结合。

将继承、发掘城市传统文化内涵,与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将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与发展旅游事业相结合。

(2)保护重点。

保护市域范围内的古城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群,并结合遗址的条件和适当的发掘,建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展览馆和博物馆作为教育和宣传的基地。

保护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街区、革命遗址。

对古建筑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修缮,以“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对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街区的周围环境进行整治。

隋唐大运河的遗址和遗存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保护,并结合旅游规划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七、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规划1、城市规划区空间规划结构。

构建“一主三副两星三园”大宿城空间结构。

“一个主城”:中心城区;“三个副城”:汴北新区、城东新区、城南新区;“两个卫星城镇”:符离、蒿沟卫星城;“三个生态园”:濉唐河、芦岭湖、桃园湖生态园。

2、城市规划区城镇建设用地统筹布局规划。

(1)建设用地规模。

中心城区:110平方公里。

卫星城镇:符离:20平方公里;蒿沟:30平方公里。

重点城镇:朱仙庄:20平方公里;桃园:20平方公里。

(2)用地布局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宿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

规划在中心城区以及朱仙庄、桃园、蒿沟、符离城镇内,安排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绿地,构成城市规划区内的城镇空间。

农用地:主要是汴河以北、唐河与濉河之间农业产业用地,城东、城南、城西区域的农业产业用地。

水域和其他用地:主要包括水域:汴河、沱河、濉河、唐河、南部桃园塌陷区桃园湖、东部朱仙庄塌陷区芦岭湖等,以及其他用地,包括村庄建设用地等。

生态绿地:南部桃园塌陷区桃园湖、东部朱仙庄塌陷区芦岭湖、唐河与濉河之间的生态绿地为主。

3、城市规划区分区发展建设指引(1)宿州中心城区。

发展目标:皖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

发展建设指引:在汴河以北、京沪铁路以西建设汴北新区副城;在沱河以东结合朱仙庄镇建设城东新区副城;在南部经济开发区结合桃园建设城南副城。

严格保护中心城区生态绿楔和水源地保护,保持中心城区组团有机布局紧凑发展的格局;适应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和用地扩张的需求;强化中心城区与周围符离镇、朱仙庄镇、桃园镇及蒿沟的联系和分工协作,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产业和功能布局;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其他乡镇的交通联系,有效控制重大基础设施通道。

(2)蒿沟。

发展目标:宿州中心城市东部的卫星城镇,以发展机械电子和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为主的新城。

发展指引: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特色物流业;积极发展配套服务业,提升城市活力。

(3)符离。

发展目标:宿州中心城市北部的卫星城镇,是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板材加工、新型建材业和商贸物流业为主的城镇。

发展指引: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仓储物流业。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

(4)朱仙庄。

发展目标:宿州市的科教产业基地和纺织服装新城。

发展指引:加强与宿州中心城区的协调发展,做到与城区的道路网、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积极发展配套服务业。

(5)桃园。

发展目标:宿州市重要的制鞋业新城。

发展指引: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与协调发展,主动承担宿州经济开发区部分产业职能,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6)西二铺。

发展目标:中心城市西部的节点城镇。

发展指引:城镇处于城市水源保护地,规划在现有基础上控制规模并优化发展。

引导城镇人口逐步搬迁到中心城市。

(7)西寺坡。

发展目标:中心城市南部的节点城镇,工矿型城镇。

发展指引:城镇处于城市外围,规划在现有基础上控制规模并优化发展,建设成为城市郊区的特色小城镇。

(8)芦岭。

发展目标:中心城市东南部的节点城镇,工矿型城镇。

发展指引:城镇处于城市外围煤炭塌陷区附近,规划控制规模,结合生态水系、绿地建设成为宜居的生态小城镇。

(9)生态园。

包括南部桃园湖生态园、东部芦岭湖生态园、北部唐河与濉河生态园。

发展目标:南部桃园湖生态园、东部芦岭湖生态园是煤炭塌陷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承载城市生态娱乐、水体涵养等多种综合功能。

北部唐河与濉河生态园是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实验基地,是城市居民的后花园,将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业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体验农业生产的空间。

发展指引:规划以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体功能开发相结合、植物种植栽培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村庄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生态园。

以环境促进和谐,从社会层面,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煤炭塌陷区的治理互动,促进区内生产与生活的社会和谐发展;以景观创造财富,从经济层面,以煤炭塌陷区的综合治理,规划生态景观发掘、提升土地空间资源潜力;以生态恢复自然,从自然层面,以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煤炭塌陷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提供环境品质。

八、城市发展目标、性质与规模1、城市发展目标与区域谋发展,与区域共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实现集约增长和效率增长,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将宿州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宜创业与居住的区域中心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