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 第五章 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

合集下载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第三节、体验与艺术品内在形 式的生成:审美意象
• 意象,在西方文论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 应该是“imagery”一词。 • 《易传》:“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 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意指“天意”, 象是符号化的卦象。 •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从“神思”的角度 提出“意象”一语,“独照之匠,窥意象 而运斤。”所谓意象,是情意与物象两相 契合的艺术创造,是“意”与“象”融合 一体形成的文学基本单元。
• • •
• • •
• 第五节、艺术创作的心理范式 一、范式 1.范式的提出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 斯· 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 中系统阐述的。 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 , 它是哲 学范式或元范式; 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 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 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 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 它是人工范 式或构造范式。
•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 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 人深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 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 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一篇成功的诗 作一般都从这种情形开始,而且在相似的情形 下向前展开;然而不管是什么一种情绪,不管 这种情绪达到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 生,总带有各种愉快;所以我们不管写什么情 绪,只要我们自愿地描写,我们的心灵总在一 种享受的状态中。”
二、沉思状态 艺术沉思:是创作冲动的思绪如惊涛般涌 过之手的一种深沉的平静,在沉思之中 涌上心头的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 体验,从而形成艺术的内形式―――审 美意象。以往的情感积累获得审美升华。 艺术沉思则是由生活经验变为审美体验 的转换过程。

理解艺术创作心理学知识点

理解艺术创作心理学知识点

理解艺术创作心理学知识点艺术创作心理学是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机制的学科。

它通过对艺术家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创作活动背后的心理过程。

艺术创作心理学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产生、欣赏与评价以及艺术教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介绍艺术创作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过程。

一、创作动机与情感体验艺术创作通常是由创作动机驱动的,而创作动机又受到情感体验的影响。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动机驱使,内在动机主要来自个体内部的需要和欲望,例如表达情感、探索思想等;外在动机则包括来自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情感体验在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家通过情感的表达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二、创造性思维与非典型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产生新颖、独特和有创意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与非典型思维密切相关,非典型思维是指超越传统思维模式的思考方式,包括模糊性思维、侧重关联性思维、逆向思维等。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创造性思维和非典型思维来突破惯性思维的限制,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三、知觉与感知知觉与感知对于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知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并加工成信息的过程,感知则是指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形成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体验。

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视觉、听觉等刺激,并通过感知将这些刺激转化为艺术作品。

四、认知与记忆艺术创作涉及到认知过程和记忆机制。

认知是指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而记忆则是指信息的存储和提取过程。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并依靠记忆机制将这些信息存储起来。

同时,艺术作品本身也能够通过刺激个体的认知和记忆,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回忆。

五、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在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是指短暂而强烈的情感体验,而情感则是指相对稳定和复杂的情感状态。

心理学与艺术研究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艺术研究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艺术研究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艺术创作与欣赏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表达情感、寻求美感、传递思想。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也在对艺术创作与欣赏进行深入探索。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

一、创作过程中的心理过程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身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融入作品中的过程。

心理学家通过对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行研究,揭示了创作过程中的心理过程。

1. 想象与构思在艺术创作的初期阶段,艺术家常常通过想象和构思来生成创作的灵感。

这个过程涉及到创作者的创造力和潜意识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想象力是艺术家独具的能力,他们能够从世界中吸收信息并将其组织成全新的形象、场景或概念。

2. 情感的表达与转化艺术创作往往是源于创作者的情感体验,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心理学家发现,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将情感体验转化为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具有情感调节和治愈的作用。

艺术创作成为了艺术家与自我沟通、释放情感的方式。

3. 自我发现与成长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通过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实现了对自我的发现和认知。

心理学家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理解和表达自我,发展自我认同的过程。

通过创作,艺术家不仅能够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欲望,还能够逐步发展和成长。

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过程艺术欣赏是观众与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过程。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心理过程。

1. 感知与感受艺术作品通过感官传达给观众,观众会对作品的形状、颜色、音乐等进行感知。

心理学家认为,这个过程中,观众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对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或者反应。

观众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通道来体验艺术作品带来的美感。

2. 理解与解读艺术作品通常是艺术家对他们所理解的世界、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来理解和解读作品的意义。

心理学与艺术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艺术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艺术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心理学与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心理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受到心理学的解析和指导,同时艺术也为心理学提供了研究材料和实践场域。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艺术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分析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学的应用。

一、创作灵感的心理源泉艺术创作的灵感是艺术家创作的起点和动力,而灵感的心理源泉与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潜意识是人类的心理深层结构,包含了个体的欲望、需要、经验与情感等。

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当艺术家的意识无法察觉到的心理素材激发起来时,灵感的火花便会迸发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为艺术家提供了解释和理解的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抓住灵感的脉络。

二、情感与表达的心理塑造艺术创作是情感的释放与表现,其中的情感经历与心理塑造密切相关。

情感是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绪和体验的综合,它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可能通过创造一种情感氛围来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或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传递信息和思想。

心理学帮助艺术家了解情感的本质和运作机制,通过对情感的理解和调控,艺术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与观众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

三、创造力的心理测量与培养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关键要素之一,它是个体在特定的领域内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或新作品的能力。

心理学对创造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评价和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通过测量创造力的心理特征和因素,可以帮助艺术家了解自己的创造力水平,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此外,心理学也研究了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和激发创造力的方法,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四、心流体验与艺术创作心流体验是指个体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下,完全沉浸于某项活动中,忘记了时间和周围环境的感受。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常常会陷入心流状态。

心流体验被认为是创造力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机制之一,它能够提升创作的质量和效果。

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

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

一、创作潜动机
2、集体潜意识转换为创作潜动机 转换机制:集体潜意识是从原始时代流传下 来的、同类经验的心理凝结物,当时局动 荡不安,或社会发生重大变故时,它便被 惊醒,通过原型活动,成为创作潜动机。 转换特征:(1)原型意象;(2)自主性; (3)梦幻形式。
一、创作潜动机
3、本能潜意识转换为创作潜动机 • 本能潜意识是指个体心理潜在的饥、渴、 性、死等本能欲望。它转换为潜动机,有 两种情况: (1)直接作用,指艺术家被本能驱使,经过 直觉、表现,使本能直接服务于创作。 (2)反向作用,指艺术家的追求似乎与潜动 机相反,而实际上不过是潜动机的某种变 态或曲折表现。
一、创作潜动机
4、潜动机的内在机制 (1)直觉、表象(意象的生成) (2)外在机缘(触媒) (3)情绪情感(推动性和方向性) (4)解构、重构(由混乱到组合)
二、创作显动机
1、显动机的一般品格 • 显动机是有迹可寻的心理动力历程。所谓 有迹可寻,指创作冲动在意识和潜意识之 间穿梭,时隐时现。(相当于前意识) • 显动机(前意识)与潜动机(潜意识)不 同。 • 显动机不等于意图(意识)。 • 显动机也不是表面动因(触媒)。
三、创作动机簇
3、动机簇分析 • 动机簇的发生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作 为基本需要驱迫下必须完成的活动,它是 必然的;但由于触媒必须契合易感点,而 易感点则有相对的定向,所以,它的勃发 又是偶然的。
三、创作动机簇
• 4、动机冲突分析 • 动机冲突,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 矛盾纠葛。 (1)双趋式动机冲突(正价值) (2)双避式动机冲突(负价值) (3)趋避式动机冲突 (4)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 (5)其他(如动机的变化)
二、创作显动机
2、显动机的内在机制 • 显动机的内在机制是,某种由需要导致艺 术家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在外部刺激 作用下突发的、带有极强的行动力量,对 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 念。

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心理1.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也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水平。

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形象,是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的,就是所谓的神与物游。

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感情形象思维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特点:a.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

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

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

非逻辑性b.形象思维不像抽象(逻辑)思维那样,对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线性地进行,而是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

它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体性的。

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从整体上把 c.握住问题。

形象思维是或然性或似真性的思维,思维的结果有待于逻辑的证明或实践的检验。

d.形象思维对问题的反映是粗线条的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把握,对问题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

所以,形象思维通常用于问题的定性分析。

抽象思维可以给出精确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往往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巧妙结合,协同使用。

e.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得新形象产品的输出。

所以,想象性使形象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优点。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极强的想象力。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不是以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行思维,进而再由抽象概念上升到具体概念——只有到了这时,丰富多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才得到了再现,“温暖”取代了“冷冰冰”。

可见,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是相对而言、相互转换的。

《创作心理学》-7《创作的心理》

《创作心理学》-7《创作的心理》

2、艺术沉思中,自然情感转化为审美情感。
(二)艺术沉思过程中的情理融合

1、艺术沉思是情感的再体验,它是感性的, 仍然带着强大的情感能量。


艺术沉思作为对情感的再把握,要达到哲理的 深度。 在艺术沉思中,情感储备由对某种具体情感活 动的记忆,转换为一种淡化了个人色彩的情感 模式,并深入体验,沟通人的精神与外在无限 世界的联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三、内觉体验

内觉体验是创作主体对深层心理的把握。
(一)深层心理在创作中的作用


内觉是一种深层心理状态,是非语言的、无意 识的或前意识的无定形认识。 内觉既包含人的本能冲动性,又包含高层次的 心理认知。

忽必列汗
【英】柯勒律治著 屠岸译

忽必列汗在上都曾经 下令造一座堂皇的安乐殿堂: 这地方有圣河亚佛流奔, 穿过深不可测的洞门, 直流入不见阳光的海洋。 有方圆五英里肥沃的土壤, 四周给围上楼塔和城墙: 那里有花园,蜿蜒的溪河在其间闪耀, 园里树枝上鲜花盛开,一片芬芳; 这里有森林,跟山峦同样古老, 围住了洒满阳光的一块块青草草场。


情感倾向是未被明确意识到的情感,是人的深 层心理的一种构成。 内觉体验是以内省方式对情感倾向的体验。 艺术家具备内觉体验,并能将它外化为艺术品。
(二)内觉体验与隐在感知模式

隐在感知模式指那种由各种欲望、观念、情感、 经验沉积于无意识领域,经过长期碰撞、组合 而构成的,能够赋予人的感受、体验、认知活 动以倾向性的潜在心理结构。

但是,啊!那深沉而奇异的巨壑 沿青山斜裂,横过伞盖的柏树! 野蛮的地方,既神圣而又着了魔-- 好象有女人在衰落的月色里出没, 为她的魔鬼情郎而凄声嚎哭! 巨壑下,不绝的喧嚣在沸腾汹涌, 似乎这土地正喘息在快速而猛烈的悸动中, 从这巨壑里,不断迸出股猛烈的地泉; 在它那断时续的涌迸之间, 巨大的石块飞跃着象反跳的冰雹, 或者象打稻人连枷下一撮撮新稻; 从这些舞蹈的岩石中,时时刻刻 迸发出那条神圣的溪河。 迷乱地移动着,蜿蜒了五英里地方, 那神圣的溪河流过了峡谷和森林, 于是到达了深不可测的洞门, 在喧嚣中沉入了没有生命的海洋; 从那喧嚣中忽必列远远听到 祖先的喊声预言着战争的凶兆!

第二节艺术创作心理状态

第二节艺术创作心理状态

第二节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一、癫狂状态:在艺术创作中,当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状态时,便出现一种奇异的创作现象。

其心理特征:一、以激情的强化为标志;二,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激情,是一种迅猛勃发,激烈而短暂的情感,它往往是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

这种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有主客观条件基础的: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适宜刺激。

另一方面是自身的适宜刺激(这主要指创作主体的“情结”)。

为什么说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答:艺术家的癫狂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一种反常的非自觉的精神现象,是一时的如痴如狂,而不是真痴真狂,不是精神病人无理智的病态,而是一时的变态或癫狂。

两者根本不同的是艺术家还能从变态中返回常态,回到现实,还能从癫狂状态中恢复理智,正视现实,因而能给予创作活动总体上的控制;而精神病患者却失掉了这种能力,完全与现实失去联系。

再则,艺术家的癫狂意向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相比之下精神病患者的意向是无价值和意义的,他们通常爱做呆板的、老套的、重复的、明显是无意义的事。

精神病患者的癫儿是一种“病态”,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有所创造,两者尽管有着很多相似,但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

二、沉思状态艺术沉思:艺术深思是创作冲动的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

在深思之中涌上心头的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体验,从而形成艺术的内形式——审美意象。

在沉思中,以往的情感积累获得审美升华。

它是艺术创作心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哲学沉思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是概念的碰撞、组合与逻辑的沟通。

艺术沉思本质上并不是思考而是体验,它的对象不是理性观念而是情感。

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答:艺术沉思所需要的心理条件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对情感的再度体验,乃是艺术沉思的基本内涵,平静的心情作为艺术沉思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审美心境,而审美心境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其对象之间的一定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使人获得审美心境为艺术沉思提供了条件。

艺术心理学艺术创作的主要心理过程

艺术心理学艺术创作的主要心理过程

第六章艺术创作的主要心理过程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主要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促进认识过程的发展.三者彼此制约又互相促进,是人的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艺术创作的心理活动中,也毫不例外地显现出这三者交互作用的实现过程;第一节艺术知觉艺术知觉基于一般知觉;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艺术知觉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艺术知觉产生于情感,也表现于情感;因而,具有情感特征的艺术知觉便有了自己的独特性;一、唤情结构同一般的知觉一样,艺术知觉也是从整体上把握艺术对象的;但它所把握的是一个特殊的整体——包含着与某种情感相关的众多因素的整体,我们将之称为唤情结构;这一结构在组织过程中便是伴随着某种情感或者干脆就是按照某种情感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唤情结构体现着艺术知觉的整体性;对于这种结构的知觉组织,便构成了对于艺术形式的整体把握;唤情结构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静态的,一是动态的;1.静态唤情结构;艺术心理学认为,色彩、线条、块面、声音等因素与人的某种情绪、情感密切关联在一起,或者它们就是艺术家某种情绪与情感的外观,故有人称之为感情的材料;包含一定情感和情绪的形式因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就有了静态的唤情结构;2.动态唤情结构;有机体的情绪或情感往往关联着明显的躯体变化,我们将之称为表情动作;以表情动作为核心的动态因素依据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是动态的唤情结构;它实现于动态,但却未必是一个历时的动态过程;例如:雕塑就是十分典型的以动态结构为其形式依据的艺术;但它表现的不是一个动作过程,而只是一个动作的最佳点——雕塑家们称之为动作的“黄金点”;绘画、摄影要捕捉的也是这么一个“黄金点”3.两种唤情结构互相依存,共同组成了艺术对象的复杂整体;前面我们分别讨论了构成艺术整体的静态唤情结构和动态唤情结构;前者是可以独立地构成艺术形式的,即人们通常所谓的“形式艺术”、“装饰艺术”等;后者则需依前者而存在,无法直接构成艺术形式;对于大多数艺术对象来说,两种唤情结构常常是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艺术对象的复杂整体;二、知觉对唤情结构的捕捉1.艺术知觉的选择性2.艺术知觉的造型三、艺术知觉中的情感变形心理学实验表明:感官脱离事物的那一瞬间,该事物在人脑中原来的印象便立即开始泛化,部分地失去了原有的丰富性和鲜明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表象便无可避免地受到遗忘的过滤;又由于新表象的辉映、烘染和浸润,因而该事物在人脑中的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即表象的某些部分可能被削弱、冲淡甚至被遗忘了,而另一方面则可能被加强、浓缩而突出出来;客观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心灵后都会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变形;引起变形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客观原因;2.主观原因;变形的心理形式很多也很复杂,它在知觉中可以发生,在表象记忆中,在想象中可以发生,在意象中也可以发生,但这一切变形都是以知觉的情感变形为基础;尤其在创作中没有知觉的情感变形作依据,艺术想象中的情感变形就不会那样大胆和自信,没有知觉变形的切身感受,艺术家的创作也就很难成功;情感变形是人在知觉对象时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现象;因为艺术知觉最易干浸染上情感的色彩,因而这种情感变形的现象也就是最经常、大量地发生着,并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1.一般知觉的情感变形,是情感压倒了理智的情感变形;艺术知觉中的情感变形则是更多地依赖于理智的分析与指导,是某种变形规律的刻意追求;2.艺术知觉的情感变形需要借助日常的知觉变形经验,因此,它也必须进行一定的情感体验;四、艺术知觉的相对稳定与调节.艺术知觉的恒常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常常表现为对一般知觉恒常性的否定上,它是以对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或变形规律的恒常追求体现出来的,体现为艺术知觉的相对稳定性;艺术知觉中,知觉主体并非被动地接受外来的刺激信息,而总是表现出自己的选择与偏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知觉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的知觉是相对稳定的;艺术趣味的稳定性对主体的艺术活动的影响表现为正向与负向两个方面:1.正向影响;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来说,知觉趣味的稳定性有助于创作经验的定向积累、创作潜力的充分发挥和创作风格的形成;此外,艺术趣味还影响着创作主体对纷繁复杂的创作材料的独特观察、感受和汲取;2.负向影响;已经形成的知觉趣味常常会导致艺术创作活动的排他性与狭隘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艺术趣味的相对稳定性使艺术家的知觉活动形成了一种定势,要想克服艺术知觉趣味稳定性的负面作用,就需要注意发挥其自身的调节性作用;艺术知觉趣味的调节性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不同的年龄阶段,主体的艺术知觉趣味有着明显的差异;无忧无虑的儿童很少喜欢悲剧,但当他成年之后却很可能是最优秀的悲剧艺术家;2.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艺术知觉趣味的变化;战乱年代,艺术家的知觉趣味多指向于战事以及战斗中的人,而时政安定、经济繁荣的时代,艺术家的知觉趣味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3.艺术熏陶对于知觉趣味的影响尤为明显;例如我国十几年前对交响乐感兴趣的人还不多,但近几年通过多渠道音乐欣赏的熏陶,舆论的倡导,人们对交响乐的兴趣普遍提高了;第二节艺术观察观察,就一般性而言,是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艺术观察是在人的一般观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过程中所必备的一种心理品格;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观察是一种全身心的体察,需要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它凝结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因素,受制于主体的心理结构,并因此而表现出了巨大的个性差异;一、艺术观察的基本特征与一般观察相比,艺术观察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1、情感性2、主观差异性3.整体性4.理解性二、艺术观察力的提高艺术想象力的提高有赖于许多条件和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二点:1.主动积极地观察;2.观察中要善于思考,敏于发现;三、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观察的研究活跃于艺术创作领域的艺术家们对艺术观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分析,概括起来看他们的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虚构与艺术观察以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反对机械地复制客观事物式的观察,主张用艺术观察的奇趣去反映和表现艺术家内心炽热的情感;他们偏重于从主观世界的内部出发对待艺术观察;法国的象征主义诗人和文艺理论家瓦莱里认为:纯诗事实上是从观察中推断出来的一种虚构的东西;他所谓的虚构即严密的创作构思,而艺术观察则是达到这种虚构的准备阶段;法国的表现主义文学家埃德施米特也极力反对在艺术观察中复制客观对象,单纯以艺术感知为满足,他主张应以情感的扩张来观察;在以上这些艺术家看来,从艺术观察中推断出来的艺术虚构,应该用情感的无限扩张来表达艺术家的心理;2.自由与艺术观察该派也偏重于主体的内心体验,认为艺术观察是自由的,它所要发现的是生命的简单运动;在他们看来生命的意向是通过若干线条所表现出来的简单运动或者说是将若干线条组合起来并赋予其意义的运动;艺术观察就是要捕捉这种运动,但这种捕捉是通过一种共鸣把自己纳入到对象的运动中;因而他们否认艺术观察必须尊重客观事物;3.自我与艺术观察弗洛依德认为,许多心理小说中作品主人公的典型特征是从内部来描写的,即作者仿佛是坐在主人公的大脑里对其余的人物从外部进行观察的;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的自我”;这样,就使得他自己的在精神生活冲突中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而在这些作品中,“自我”则以旁观者的身份得到满足;弗洛伊德所强调的自我观察其实就是艺术家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忆与体验;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也认为:一篇文学作品的全部素材都在“我”过去的生活中;”“我”把这些素材聚集起来,就可以成为一部恢复失去的时间的作品,要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就要经常观察别人所不注意的东西,甚至在别人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东西,这样,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动作等就会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就如同出自解剖学家的科学观察一般;因此,在这种理论看来,艺术观察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观;西方现代美学家和艺术家的这些艺术观察理论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对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不满;他们注重探求心灵的自我分析和暴露,追求意识的流动和显现,通过对艺术观察的内部向发展,创造了现代派艺术复杂的和多层次的表现方法;他们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使艺术观察发展为更深刻意蕴的虚构;这就使得艺术观察从获得艺术感知和表象的具体形象走向了艺术创作中的印象、憧憬和意象等更深层的心理结构;第三节艺术想象艺术想象,是艺术家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个对头脑中原有表象的加工改造过程,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物的影响下发生的;因此,虽然想象出来的结果常常是现实中没有的,乍看起来好像是超现实的,但是组成这些“虚无”之物的原材料在现实中是能够找到的;任何想象都不是无中生有,即使最虚幻离奇的形象也不能脱离现实的土壤;丰富、发展想象力的基本功就在于经常大量地感知形象和深入地体验,从而在大脑中积累起丰富的表象材料,为想象力的充分活跃提供营养;与其他心理过程相比,想象是一种受到限制较少,因而也更为自由的心理活动方式;因为艺术创作是一种“由无生有”的精神创造,它必然要求创作主体具有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力;因此,艺术家历来被视为是一些耽于想象、善于想象的“疯子”;中外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们也都极其推崇想象的“神力”,把它视为创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黑格尔就把想象力称作“最杰出的艺术本领”;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艺术创作的根本要义就是想象;一、艺术想象的构成系统从艺术想象的活动态势上,我们可以把它分成静态与动态两大系统;一艺术想象的静态系统同一般的想象活动一样,艺术活动中没有单一不变的“想象”,而是表现为一个复杂的想象系统,该系统的基本构成如下:接近联想类比联想联想对比联想创造想象因果联想有意想象自由联想幻想再造想象创作想象接近联想类比联想联想对比联想创造想象因果联想艺术想象自由联想无意想象幻想再造想象有意想象欣赏想象无意想象从大的范围看,艺术想象主要包括创作想象和欣赏想象;二艺术想象的动态系统从动态过程来看,艺术想象也是以记忆中的感性材料为基础,表现出了与一般想象的一致性;但因为艺术想象是以表象为特殊的媒介材料,以艺术形象的创造为其最终目的,因此它的整个活动过程的构成和具体环节中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整个活动过程为:感知觉→ 记忆→表象→ 意象→艺术形象s从上面这个简图可以看出,艺术想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表象运动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变异性;2.在由表象到艺术形象的完成过程中,艺术想象表现出了一个复杂的多种方式参与的表象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表象的分解、综合及变形;而且每一种表象的运动方式中又可再分解如下:强调分解选择比喻象征表象运动综合组接粘合夸张变形典型二、艺术想象的动力系统艺术想象机制的启动与运行,有赖于艺术家特定的心理功能;创作中,虽然这种心理功能是复杂的,但概括起来看主要包括情感与理性两大部分,因而使艺术想象运作的力量也根源于这两者;情感动力体现为艺术家由情感出发展开想象,理性动力则体现为艺术家从某种观念出发展开想象;无论是情感动力还是理性的动力,其各自本身又都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部分,作为内在的情感动力和理性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本能性的和社会性的;现在将这一体系表解如下:本能性情感动力情感动力社会性情感动力内在动力本能性理性动力艺术想象动力理性动力社会性理性动力外在动力情感动力三、艺术想象的暗合规律性艺术想象是自由的,创作的充分自由体现在想象的自由之中;艺术想象中,人和物可以相伍,情和景可以共生,时间和空间可以倒错,幻想和现实可以并列;表面看来,艺术想象具有极强的主观随意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艺术想象也和其他创作心理一样要受制于各种规律的;正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想象是“自由”的,但又是“合规律性的”;这既表现在艺术想象要符合艺术形象自身的规律,符合创作主体人格结构的活动规律,更重要的则是要符合生活现实的客观规律;1.艺术想象要符合艺术形象自身的规律;2.艺术想象要符合艺术家人格结构的运行规律;3.艺术想象要符合生活现实的客观规律;四、梦与艺术创作想象从其目的性的角度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的极端是梦;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梦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与关心,例如,在周公梦蝶、黄梁一梦、梦笔生花、江郎才尽等,但真正对梦的科学系统的研究,却只是近百年的事;在此一百年的研究中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本世纪前50年为第一个阶级,此时对梦的研究以弗洛依德的理论为主,第二个阶段是从50年代迄今,这一阶段对梦的研究以实验室的观察研究为主;弗洛依德关于梦的理论要义为:“在人的潜意识层面中,平常存在着一些被压抑的与性有关的冲动或欲望;因为此等冲动或欲望不为当事人意识所接受,不容其表露于外,只有在睡眠时,意识层面的压力放松之际,才会乘机外逸,并以伪装的方式形成不为当事人所能了解的潜性梦境;”因此,在弗洛依德看来做梦在整个无意识过程中,是一种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弗氏的理论虽然不无偏颇之处,但其中的许多合理成分已被当今的科学研究所证明;现代心理科学对梦的研究表明,梦是进入睡眠后必然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睡眠大致可以分为无梦或少梦睡眠阶段和有梦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和做梦期是基本一致的,是梦的一个标志;此时脑电波呈现低压高频活动,眼球每分钟移动60--70次,如果在这个阶段末叫醒被试者,则会报告出历历在目的梦境;由于梦是在熟睡后与外部世界暂时隔离的情况下发生的,梦中的表象并非预定地发生的,而是变化多端,所以梦吃者常常进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奇幻世界;在这种梦境中,大多缺乏有意识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控制,各种表象联系成为一种离奇的图像,而且这种图像由于缺少知觉的配合一艘呈现为视觉形象,有如身临其境,颇象无声电影一般;梦不是一种消极想象的结果,而是在无意想象中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积极的想象方式,具有奇特性和逼真性,它不仅有助于调节人的心理平衡,消除不愉快感;对于创造者来说,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常常能为其创造活动的成功提供契机、启示或是直接结果;梦不仅能够直接参与艺术创作,而且也经常出现在艺术品中,例如,杜甫写过梦李白,李白写过梦游天姥吟留别,鲁迅的野草中有九篇都是写梦的;世界文学史上有三部以梦着称名着:红楼梦中国、神曲意大利和浮士德德国,它们都是以梦的形式展开艺术想象,寄托作者的情感与理想;现代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美学也主张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中,自由地运用梦境的象征形象和梦的综合分析,以激起诗和艺术的审美效果;在他们看来,只有在梦境和幻境的想象中,才能摆脱一切意识的束缚,从而表现出人的纯洁性;例如: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在他的醒前刹那间的梦、内战的预感、追忆往事的少年的半身像中,就是集中了无意想象的审美因素,将梦境的主观世界转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世界;画家把战争的恐怖感,战火中人的肢体分离的悲惨景象用一幅奇异的画面表现出来,并在各局部结构上突出了色彩的明丽和造型的真实,使人更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恶梦真实感;这种追求表现非自觉性的梦境的作品,是企图排斥理性意识,排斥有意想象的艺术,有偏向极端之弊,并不值得提倡;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梦在创作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梦不是有意加工的结果,艺术家即使表现梦境或受启示于梦境,其作品的最终完成必是在经历了严密审慎的意识思考之后,其中若完全离开了有意想象的指导,其作品恐怕就很难被世人理喻而接受了;但是,梦确实具有创造性功能;世界文学三大梦以及其它表现梦的艺术品的成就,说明了梦作为一种无意想象,不但具有美的特征,而且具有组合表象材料的逻辑特征;艺术创作中,可以利用和应用梦的表象组合方式,创造美的艺术形象;第四节艺术思维思维,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决定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天然联系;所有的思维形式都具有这种特征,艺术思维也不例外;相比之下,艺术思维中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更为复杂,艺术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兼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因此,艺术思维是综合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一、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1.形象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过程包含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两个重要的思维形式,而且这两者常常是互相交织地渗透在一起的,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础与辅助,并会对形象思维的活动过程产生重要影响;2.艺术思维始终伴随着明显可感的情感活动;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太阳,是艺术心理的核心;艺术思维区别于科学的理性思维的一个明显特征就在于它不是以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形式作为研究、思维的起点,而始终是起始于个别的事物或个人的独特情感,即使面对着具有普遍特性的事物和事件,如环境污染、人的物欲膨胀所导致的诸种丑恶现象,抑或是爱情、自然风景等,优秀的艺术家也总是会以自己的态度与评价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观察角度;情感对于艺术思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情感影响着艺术家审视生活的方向②情感影响着艺术家的构思过程③情感是艺术家创作思维的基调3.多元整体性艺术型和思想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艺术家是完整地、全面地从整体上去把握现实,力求不分割和分解现实;这样也就意味着艺术创作需要多种思维形式共同参与和协同活动,创作中单凭一种思维形式是难以奏效的; 事实上,艺术创作的思维中不仅含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而且还包括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灵感思维、模糊思维及直觉等,这些思维方式在创作中彼此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协同一致,共同受制于艺术家的创作主旨;因此,创作思维是一个多元而又协调的整体思维活动过程;辐合思维: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聚合起来,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又称求同思维;当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只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发生辐合思维;与辐合思维相对应的是;二、艺术思维的几种特殊类型概览艺术思维的全部展开过程,可以发现,除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等思维类型以外,艺术思维中还有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交叉地或并列地呈现于艺术创造活动中,它们是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一灵感思维灵感的产生机制是十分复杂的,至今尚无一个完全确定的统一认识;目前较有影响的几种观点是:1、美国心理学家H·A·塞蒙认为灵感是记忆系统的瞬时激活,局部的迅速分化,点上的急剧改组;2、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在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之外的抑制区也能完成我们意想不到的分析综合活动,即灵感活动;他认为,有时一个问题的解决,除依靠大脑皮层优势兴奋区本身的联系外,还需要邻近抑制区中某些联系的接通;当大脑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时,兴奋区和抑制区的联系是彼此阻隔的,而一旦紧张的工作有所松驰,大脑皮层兴奋区周围区域的抑制得到减弱或解除,所有的线路全部接通,于是头脑中便会大放光明;这就是灵感的诞生;3、对于灵感的生理机制的解释,更多的人倾向于运用弗洛依德的无意识学说;即当人们的自觉意识的紧张工作暂时停下来之后,像地下的潜流那样存在于心理结构底层的无意识仍在继续活动,当它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作用,就可能升华到显意识层而成为可以知觉到的灵感;根据上述学者及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灵感是表象潜意识活动的结果在意识控制减弱的情况下于意识中的实现;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往往具有以下的明显特征:1、突如其来,偶然得之;2、思如泉涌,情感激越;3、稍纵即逝,失不复得;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深知创作灵感的珍贵,也深知灵感思维的上述特点,因而都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灵感思维的能力,注重诱导这种思维境界的出现;一般说来,与灵感思维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

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心理
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
艺术家往往具有发现的目光,穿越逻辑之网
直达事物的中心,提炼出独特的审美经验和审美
意象。也就是说,艺术家常常通过直觉捕获审美
意象,完成艺术创造。
如图,俄国画家苏里柯夫从观察雪地里的一 只乌鸦引起名画《女贵族莫洛卓娃》的构思,这 是一次直觉族莫洛卓娃》的
对于艺术家而言,灵感是一种甜蜜的颤栗。
它仿佛神灵附体一样,有时还伴随着生理反应。 如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中对自己创 作《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时状态的 回忆。
灵感确是来无影、去无踪,不可捉摸,带有 一定的神秘色彩。然而,灵感也不完全是神授天 赋,它往往是长期思考、勤奋工作的结果。 黑格尔说:“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 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 感也始终不光顾他。”大师是天才加勤奋的艺术 工匠。
科学的魅力来自于它的发现和发明,而艺术 魅力则来自于艺术形象。艺术作品成功的标志往 往是典型形象或艺术意境。 艺术作品里固然包含了哲学、宗教、道德、 政治等内涵,然而,人们鉴赏的是艺术形象,而 不是它们的这些内涵。艺术作品里最动人的正是 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微妙的情境和精美的 细节。
2、艺术创作中的抽象思维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 活动。它不请而至,又突然不辞而别。我们至今 没有——也许永远也不可能科学地研究其内部机 制。但是,从艺术史的经验我们知道,灵感只降 落在勤奋天才的门口:长期积累、一朝得之。
2、直觉
直觉是指不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抵达事物本
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
处。
弗洛依德认为,潜意识发自本我,是人类 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潜意识被意识所压迫, 只能隐秘地活动,但它代表了无法实现的本能欲 望,总会以某种方式泄露出来。 艺术史上有过大量梦与艺术、酒与艺术甚 至鸦片与艺术的故事,如梦中得诗、梦中画画、 酒后作诗、酒后谱曲等。

论“变态”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论“变态”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维普资讯
1 3l 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0 年 第 1 总第9 期 07 期 4
HUNDRED SCHOOL N S I ART

文 | 编 号 :0 3- 14{0 6 0 0 2 I t 10 9 0 2 0 )7- 1 3—0 3
论 “变 "对 艺 术 创 作 的 影 响① 态
冯保 荣
( 聊城 大学 艺 术学 院 , 山东 聊 城 2 25 ) 50 9
摘 要 : 中的 “ 态 ” 的 是 一 种 艺 术 创 作 中 的 “ 狂 ” 态 , 非 通 常 贬 义 上 的 精 神 文 变 指 颠 状 而
变 态 。 这 种 “变 态 ” 否 有 助 于 绘 画 表 现 , 待 基 因 科 学 进 一 步 研 究 证 实 , 笔 者 认 为 , 是 尚 但 “变
极端 , 却也并非毫无道理。


“ 变态 ” 有助于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现
把发狂与创作 中情 的抒发等 同起来 固然不对 , 但是 , 创 在 作过 程中 , 必须也必然 出现不同程 度 的疯 狂 或变态 也是完 全
有根据的。美 国的心理学 贾米 森 的研 究 表明 , 的创造 才能 人
在艺术创作 中, 当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状态时 , 便会 出现这
维普资讯
口 国 文 期 全 中 核心 刊艺 百 o 年第1 第9 期 术 家2 7 o 期总 4
HUNDR D C E S HO S I T OL N AR
l2 4 1
神状态下 , 作品中的情感反映的恰 是他 内心 真实 的情绪 , 也是 他们 自我人格 的凸显 。在创作时 , 他们 忘记 了现实世界 , 精神
们寻常意义上所 说 的精神 失常 、 态 的书 画家 , 谓 比 比皆 变 可 是, 最著名 的当属大名鼎鼎 的徐渭 、 八大 、 陈洪绶 , 直至现代 的 石鲁 , 兰的凡 高更 是世 人 皆知 , 们大都 是个 性孤傲 、 立 荷 他 特 独行而成就 卓 然 , 在世 俗 的眼 里 的确有 点 “ 态”, 变 有点 “ 颠 狂 , 他们的许多作品 , 正是在这样 的疯狂与 “ 变态 ” 中产生 出

心理变态与艺术创作探究创作天才与心理偏差的关系

心理变态与艺术创作探究创作天才与心理偏差的关系

心理变态与艺术创作探究创作天才与心理偏差的关系心理变态与艺术创作探究——创作天才与心理偏差的关系概述:艺术创作一直以来都是个充满神秘与魔力的领域,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也常常被认为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偏差。

然而,这种心理偏差与创作天才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呢?本文将探讨心理变态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讨论。

一、心理变态:创作天才之源?众所周知,艺术家们经常会被描绘为情感激烈、思维深沉的个体。

而一些艺术家,如梵高、毕加索等,更被公认为具有心理上的偏差或变态。

无疑,这些人的创作才能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心理变态和创作天才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对此,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变态与创作天才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二者只是偶然相遇的结果。

理论依据是,在众多艺术家中,只有极少数被认为具有心理问题。

即使是这仅有的一部分,也并不代表心理变态是创作天才所必需的条件。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创作天才与心理偏差之间的关联并不可靠。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心理变态与创作天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可能是因为心理变态创造了艺术创作的土壤。

心理变态者通常对现实世界有着独特的观察和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体验常常极其复杂和深沉。

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能够更敏锐地感知和表达人类情感的细微之处,因此在艺术创作上具有受众共鸣的力量。

二、艺术创作:治愈心理偏差?除了心理变态与创作天才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创作可以成为一种治愈心理偏差的方式。

艺术创作被认为是一种表达情感、舒缓压力的方法,许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疗愈的力量。

对于那些有心理偏差的人来说,通过创作艺术可以有助于他们将内心的痛苦和困扰转化为具体的形式,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这种转化的过程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情感有更深入的认识,找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方式。

因此,艺术创作被认为是一种心灵疗愈的工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有心理偏差的艺术家都能通过创作来达到心灵疗愈的目的。

论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

论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

论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
戴国庆;吴投文
【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 艺术家的变态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形态,一种复杂的创造心理机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创作进入到最佳状态时,心理形态会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这时艺术家的理性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急剧减弱,感性的冲动则骤然加强,艺术家似乎受到一种强大的异己力量的支配,陷入如醉如狂,物我两忘,虚实莫辨,真假不分的境界.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戴国庆;吴投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科技进步与艺术创作--论计算机图形软件与绘画艺术创作之关联 [J], 毕世波
2.井冈山精神:艺术创作的力量源泉\r——浅谈井冈山精神在舞剧《井冈井冈》艺术创作中的贯穿意义 [J], 郭黎黎
3.井冈山精神:艺术创作的力量源泉——浅谈井冈山精神在舞剧《井冈井冈》艺术创作中的贯穿意义 [J], 郭黎黎
4.论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 [J], 吴投文
5.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作人才教育培养研究——以江西傩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为例 [J], 赵勤;李鸿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第一节对于变态心理的一般理解变态心理是与常态心理相对的一个概念。

一般说来,常态心理,是指人们按照现实事理逻辑进行思维的心理状态;而变态心理,原是精神病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意是指由于心理失调而导致的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精神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诊断症状。

变态心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实不分、真假不辨、混淆现实与想象或幻想的界限,把想象或幻想当成真实,把心理的东西当成物理的。

他们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建立了一个“现实世界”,亦即幻象世界。

他生活在自己心造的这个世界里,人们所理解的现实的共同因素对他来说却是不真实的。

他根据自己的感知觉来解释一切事物,而不顾也不了解真实的实际情况。

这种现象在正常人的生活中也会发生。

例如,一个孤独寂苦的人可以视动物为知音,可以把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一切有生之物和无生之物作为抒情对象,对月伤情,临风流泪。

从实质上说,变态与常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世界上没有绝对常态的人,也没有绝对变态的人。

任何常态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都会表现为几分变态,而任何变态的人也都有几分常态。

这是因为:1.心理内容来说,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是没有绝对区别的,变态并没有特殊的不同于常态的心理内容。

两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常理的表现和非常理的表现;大众化的表现和非大众化的表现)2.同样的心理现象,因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而有不同的含义。

3.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由于人们的思想基础不同,社会观念及进步程度不同,也会对常态与变态做出不同的评价。

(如对行为艺术的看法)第二节艺术创作中的变态心理因为心理变态的典型标志在于抹去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全神贯注,心驰神往地投身于想象中的世界,物我两忘,如醉如狂。

这也正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必然心态。

正是借助这样一种心态,艺术家的感知中才会出现花鸟知春,草木赋愁,高山起舞,大海歌唱,万物皆有灵性的“真情实感”。

艺术家的笔下也才会出现子虚乌有却又令人陶醉的风光、栩栩如生的动物、呼之欲出的人物等。

具体说,艺术创作中的变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错觉和幻觉。

每个人都能感知错觉;在一些不寻常的情况下,个体的意识会发生歪曲,也就是看到或听到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

幻觉是在并没有物理刺激(刺激物的存在)的情况下出现的活灵活现的知觉,他们是个体改变现实的一种心理构建。

与错觉形成对照,幻觉是个体体验,并不与情景中的其他个体分享。

幻觉也经常会由精神促动药物所引起,以及严重酗酒者戒酒时。

(达利:《有隐形伏尔泰胸像的奴隶市场》 1940)二、躁狂和抑郁。

抑郁症被形容是“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因为它发作频繁,也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在一生的某些时间中或多或少的体验过。

重度抑郁症的特征:悲观的情绪(悲哀,忧郁,对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食欲(食欲差,体重显著减少);睡眠(失眠或睡眠过多);运动活动(显著减缓或激越);内疚感(感觉自己没有价值;自责);注意力(思维和集中注意的能力降低;健忘);自杀(反复想到死;有自杀的观念或举动)。

在躁狂阶段,一个人常常感觉到自尊的膨胀感和他自己拥有特别能力或权力的非现实信念。

被躁狂情绪所影响的人表现出不需要的乐观,冒不必要的风险,到处许愿,而且可能放弃任何东西。

双相障碍是以严重抑郁与躁狂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的。

当躁狂开始减退,严重的抑郁会紧接而来。

三、多重人格。

人格: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行为模式(内隐的和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希波克拉底将与人格气质对应的体液依据以下方案进行配置:血液多血质:快乐,好动粘液粘液质:缺乏感情的,行动迟缓的黑胆汁抑郁质:悲伤,易哀愁黄胆汁胆汁质:易激怒,易兴奋多重人格()一种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

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

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

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

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

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

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

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

正如心理学家P。

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拒绝或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这引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

为了保持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并且就得不可渗透。

慢慢地,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

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不可能变得更多。

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所占“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

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强烈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

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

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

极端的表现是: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他人,便会导致杀人;如果指向主体人格,便会导致自残或自杀。

当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这种三性的行为。

纯粹的多重人格毕竟是少见的,心理门诊中更多见的是一种“亚多重人格状态”,或者“多重人格倾向”。

这种心理障碍接近于多重人格,但是,每个亚人格的独立性不是很固定,各个亚人格之间不是彼此浑然不知、毫无联系。

简而言之,多重人格倾向的分裂程度,要稍弱于纯粹的多重人格。

所以,这样的心理障碍也要比真正的多重人格相对容易治疗。

大部分艺术家都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能使艺术家们的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自然界的神奇现象——同样一种东西在某种情况下会带来危害,在另一种情况下,又会为人类造福。

多重人格现象也是如此。

第三节创作变态与精神变态因变态心理是构成成功的艺术想象的必要心理条件,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都高度肯定过精神迷狂之于艺术创作的价值。

一、创作变态与精神变态外在特征的相似性如果仅从创作中艺术家的变态心理表现与精神病患者的某些外在特征的相同而言,上面的那些说法无疑是有道理的。

人们在艺术家身上发现了许多不那么明显的精神分裂症的行为症兆,例如,正像精神分裂者脱离现实那样,艺术家往往是举止异常的、孤独的社会成员。

精神分裂症患者几乎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艺术家的创作也常需要他生活在自己的“梦幻世界”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幻觉;艺术家则有不同寻常的洞察透视力,创作中也常出现幻觉;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从他们的感知中剔除不相干的细节,这正如艺术家把普通人眼中所忽略的区区小事视为重要的细节。

所以,人们把精神分裂症与艺术家联系在一起了。

二、创作变态与精神变态有着本质的区别创作变态与精神变态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变态的原因不同(失常与孤独世界)(二)变态的色调不同(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给社会带来财富的)(三)变态的范围不同(无法控制的任何外在世界;包括精神的艺术世界)第四节实现创作变态的正确途径因为创作变态与创作成就的高度相关,所以许多艺术家总是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具体的手段使自己摆脱常态心理的干预,进入到一种变态的创作境界。

李白借酒赋诗,巴尔扎克从咖啡中吸取灵感,布勒东则身体力行地建议人们用饥饿刺激幻觉。

事实上,这只是诱发变态心理的外部条件,如果单靠这类外部刺激便可以诞生高成就的艺术,显然是荒唐的。

古今中外的优秀创作实践表明,高成就的创作变态,源于丰厚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淀,再加上良好的创作心境。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炽情致幻、虚静至幻”。

一、炽情致幻创作变态与精神变态的根本差异就在干前者是移情的结果,后者则是生理病变的结果。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激情、痴情或炽情的推动下,想象会完全扭曲或夸大事物,强烈的感情会产生“真切的事件”(幻象)。

艺术家往往都是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人,他们最富有同情心,最能够爱人。

他们总是以爱的热情去看、去听、去感受体验、去抒写。

正是这样一种对宇宙万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要用艺术创造出的那个世界的执着的热情,使艺术家比其他所有因情致幻的正常人更经常普遍地产生着幻觉、多重人格等变态表现。

创作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艺术家的情感积累越是浓郁丰厚,其创作中的心理变态就越是强烈持久,也就越有可能产生成功的艺术作品。

二、虚静致幻中国古代文论、画论、书论中都非常强调虚静的作用。

这就是从老庄、到防机、刘雅等人一脉承袭下来的虚静理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放了群动,空放纳万境。

”(苏城语)也就是说,要想获得最佳的创作心态,取得创作成功,首先要有一个忘却功利、超脱宁静的心理环境。

西方艺术史上许多有成就的艺术家同样十分重视“虚静”、“独处”的创作心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虚静即是凝神静气,注意力高度集中。

创作中,由于内部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艺术家便会发生一种自动的催眠现象。

催眠并非真正的睡眠,它是指用暗示手法刺激视、听、嗅等感官,引导人或动物进入到类似睡眠的生理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只是引起了不完全抑制,那些与接受暗示有关的部位仍处于强兴奋状态,但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处于高度的放松、休息状态,因而意识的控制力减弱了,活动的自觉性水平降低了。

这时的暗示信号便可越过正在休息的大脑皮层的表层,激活大脑深层的神经细胞,使之处于兴奋状态。

这些常态意识下基本被荒废了的占百分之八、九十的脑神经细胞的苏醒与活跃,其能量之大,做功之强,远非语言所能形容。

因而,催眠状态下,人不仅能够觉知,而且会产生一系列异常的知觉现象、意识现象,涌现出种种奇异动人、妙不可言的虚幻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