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程序流程图

步进电机程序流程图
步进电机程序流程图

图1 主程序流程图

说明:

1、flag_stop为电机转动或停止标志位,为0表示转动,为1表示定时转动,默认为1,通

过某一按键会改变该位的值;

2、flag_mode为电机正转或反转标志位,为0表示正转,为1表示反转,默认为0,同过某

一按键会改变改位的值;

图2 按键处理函数流程图

电线电缆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研究材料)

电线电缆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1.单芯安装线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2.护套安装线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3.特种单芯安装线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4.特种护套安装线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合并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合并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5.补偿导线或补偿电缆。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屏蔽编织→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3、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合并屏蔽编织→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6.电力电缆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7.特种电力电缆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8.高压电力电缆 1、导体→高压交联三层共挤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高压交联三层共挤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9.特种硅橡胶高压电缆 导体→导体绞线→高压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硅橡胶护套→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0.控制电缆 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屏蔽→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1.特种控制电缆 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屏蔽→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2.计算机电缆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对绞→成缆→总屏蔽→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对绞→分屏蔽→成缆→总屏蔽→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3.特种计算机电缆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对绞→成缆→总屏蔽→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对绞→分屏蔽→成缆→总屏蔽→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纸盒包装容器的制作流程纸容器的加工

纸盒包装容器的制作流程纸容器的加工 纸容器是用于包装商品的纸板做的容器,如纸盒、级杯等。评价级容器的质量,不仅评价印刷的好坏,还要评价容器的造型和加工的繁简。 纸容器的制造工艺流程为:制版、印刷→表面加工→模切、压痕→制盒。 1.材料 一般选用印刷效果良好、适合所包商品的廉价材料制成,有使用黄板纸、牛皮纸、卡纸、白板纸等作为承印材料,要求高的,可在这些材料上裱贴铜版线等上等纸张,印刷油墨也要根据包装的物品选用耐光、耐磨、耐油、耐药品、无毒的油墨。 2.制版、印刷 采用凸版、平版、照像凹版、柔性版印刷。现在以平版印刷为主、凸版印刷可以得到印刷效果好、色调鲜明、光泽好的成品,但制版工艺烦杂,不如平版印刷简单。在印刷过程中进行喷粉,防止背面粘脏。 3.表面加工 根据需要可进行涂复聚乙烯,粘贴表面薄膜、涂蜡以及压箔、压凸等工艺,但并非所有产品都要经过表面加工。 4.模切(die cutting)、压痕(creasing) (1)模切版制版 模切版的制版较好的方法是用胶合板制作模切版材。先将级盒图样转移到胶合板上,用线锯沿切线和折线锯缝,再把模切和折缝刀线嵌入胶合板,制成模切版,它具有版轻、外形尺寸准确、可以保存等优点。 也有用计算机控制,激光制模切版的,把纸盒的尺寸、形状、纸板克重输入计算机,然后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激光移动,在胶合板上刻出纸盒的全部切线的折线,最后嵌入刀线。 其工艺流程为:绘制级盒样图→绘制拼版没计图→复制拼版设计图→拼版设计图转移到胶合板上→钻孔和锯缝→嵌线→制作模切版阴模板。 ①绘制纸盒样图 绘制纸盒的黑白稿刀线图,有盒的各一种精确尺寸,要求线条非常准确,如图8-31。 ②绘制拼版设计图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控制分解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 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0电气1班 学生姓名管志成 学号1004103027 课程设计地点C304 课程设计学时20 指导教师李国利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具有快速启动能力,定位精度高,能够直接接受数字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如数模转换装置、精确定位、计算机外围设备等,在现代控制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基于Proteus 7.8设计环境,运用了8086 CPU芯片以及74273芯片、74244芯片和步进电机以及7位小功率驱动芯片ULN2003A、按钮、指示灯等辅助硬件电路,设计了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系统。绘制软件流程图,进行了软件设计并编写了源程序,最后对软硬件系统进行联合调试。该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系统具有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的功能,还可以对步进电机进行调速,不同的按钮对应不同的速度,并且在没有速度按钮按下的时候,步进电机自动切换到停止状态。 关键词:步进电机;正反转;调速控制;ULN2003A芯片;8086微机系统

一、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4) 二、总体设计方案及说明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2.2系统工作框图 (5) 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Intel 8086 微处理器的简介 (6) 3.2 步进电机的原理 (7) 3.3 ULN2003A的简介 (8) 3.4 74154芯片简介 (9) 3.5 74LS273芯片简介 (10) 3.6 8086最小系统的设计 (11) 3.7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12) 3.8 电机状态显示电路的设计 (12) 3.9 输入采样电路的设计 (13) 3.10系统总电路图 (14) 四、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4.1 系统流程图 (15) 4.2 系统软件源程序 (16) 4.2.1电机绕组通电顺序设定 (16) 4.2.2 延时子程序设计 (16) 4.2.3 汇编源程序及说明 (16) 五、总结 5.1 系统软硬件的联合调试 (21) 5.2 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23) 5.3 心得与体会 (23) 六、参考文献 (23) 附录:总电路图 (25)

基于8086的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

基于8086的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8086的步进电机控制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11级计嵌班

学号 201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3引言 (1) 4设计方案与论证 (2) 5 设计内容及功能说 明 (3) 5.1 励磁线圈及其励磁顺 序 (3) 5.2工作原理 (4) 5.3 8086 CPU …………………………………………………………………

5 5.4 8255工作方式选择 (6) 5.5 ULN2003A (6) 5.6 74LS273 (7) 5.7 74LS138 (7) 6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7) 7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10 8总结…………………………………………………………………………… 12 参考文 献…………………………………………………………………………1 3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 图 (14)

附录2:元器件清 单 (14) 附录3:源程序代 码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使学生得到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程、软件硬件调试、编写设计报告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微机系统与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方法,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编程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8255A并行I/O口的工作方式以及编程方法,熟练应用8086以及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硬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体会系统整体设计的流程与方法,为以后系统级设计积累经验。 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资料,撰写设计报告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01.通过开关K1实现步进电机的开始与停止; 02. 通过开关K2来选择步进电机的正转与反转; 03. 通过开关K3,K4组成(2-4译码)四档电机转速选择; 04. 对每只开关的选择情况同时通过4位8段数码管来显示; 05. 扩展设计:可以在以上功能基础上,增加控制步进电机单步转动的开关;增加控制电机加速转动的开关;增加控制电机减速的开关。 3 引言 步进电机的原理是基于最基本的电磁铁作用,其模型起源于1830年之1860年,1870年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的尝试,应用于氩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这被认为是最初的步进电机,此后步进电机被广泛使用[1]。 步进电机是将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源步进电机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电线电缆产品制造的工艺特性:? 1.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对电线电缆生产的影响是全局性和控制性的,这涉及和影响到:? (1)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 生产车间的各种设备必须按产品要求的工艺流程合理排放,使各阶段的半成品,顺次流转。设备配置要考虑生产效率不同而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有的设备可能必须配置两台或多台,才能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得以平衡。从而设备的合理选配组合和生产场地的布置,必须根据产品和生产量来平衡综合考虑。? (2)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周密准确、严格细致,操作者必须一丝不苟地按工艺要求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艺流程的通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交货。特别是多芯电缆,某一个线对或基本单元长度短了,或者质量出现问题,则整根电缆就会长度不够,造成报废。反之,如果某个单元长度过长,则必须锯去造成浪费。? (3)质量管理?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瞬时发生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根电缆质量。质量缺陷越是发生在内层,而且没有及时发现终止生产,那么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为电线电缆的生产不同于组装式的产品,可以拆开重装及更换另件;电线电缆的任一部件或工艺过程的质量问题,对这根电缆几乎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事后的处理都是十分消极的,不是锯短就是降级处理,要么报废整条电缆。它无法拆开重装。? 电线电缆的质量管理,必须贯串整个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检查部门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巡回检查、操作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 2.生产工艺门类多、物料流量大? 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 电线电缆制造所用的各种材料,不但类别、品种、规格多,而且数量大。因此,各种材料的用量、备用量、批料周期与批量必须核定。同时,对废品的分解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及废料处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材料定额管理、重视节约工作。? 电线电缆生产中,从原材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出、存储,各工序半成品的流转到产品的存放、出厂,物料流量大,必须合理布局、动态管理。? 3.专用设备多? 电线电缆制造使用具有本行业工艺特点的专用生产设备,以适应线缆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满足大长度连续并尽可能高速生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线缆制造的专用设备系列。如挤塑机系列、拉线机系列、绞线机系列、绕包机系列等。? 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电线电缆的主要工艺? 电线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 1.拉制?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压轮),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制。? 拉制工艺分:单丝拉制和绞制拉制。? 2.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 绞制工艺分:导体绞制、成缆、编织、钢丝装铠和缠绕。? 3.包覆? 根据对电线电缆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专用的设备在导体的外面包覆不同的材料。包覆工艺分:? A.挤包:橡胶、塑料、铅、铝等材料。? B.纵包:橡皮、皱纹铝带材料。?

DSP_步进电机1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设计实现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主要技术要求:设计实现两相四拍式步进电机正反向交替转动360度,转速为10转/分,并设计实现二极管显示相序变动。 二、设计要求: 1、给出硬件设计原理图; 2、给出实现流程图及编写实现程序; 3、完成系统的实验装置调试; 4、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设计条件 提供计算机和仿真器、DSP实验设备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 2.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总体思路及方案比较;5.硬件电路设计; 6.实现流程图及编写实现程序;7.设计调试体会与总结; 8.附录(总电路原理图); 9.参考文献。

进度安排 第一周:星期一:安排任务、讲课; 星期二~星期五:查资料、设计; 第二周:星期一~星期二:设计仿真与调试; 星期三~星期四:写总结报告 星期五:答辩。 参考文献

目录 前言 (1) 第1章步进电机原理 (2) 1.1 步进电机 (2) 1.2 步进电机种类及区别 (2) 1.3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3) 1.4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3) 1.4.1换相顺序 (3) 1.4.2步进电机的速度 (3) 1.4.3 步进电机的转向 (4) 第2章步进电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 (5) 2.1 步进电机的功率驱动电路 (5) 2.2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5) 第3章步进电机的DSP控制方法 (6) 第4章程序设计及其流程图 (7) 第5章调试现象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附件程序源代码 (11) 1.主程序 main.c (11) 2. 头文件 IO.h (14) 3. 中断向量表文件vectors.asm (14) 4. 命令文件 mycmd.cmd (15)

电缆生产工艺操作规范

电缆生产工艺流程图 1.1产品型号:VV 、VLV 、ZR-VV 、ZR-VLV ……以及阻燃型并包含类似的协议产品 1.1.1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单芯) △△○△△○△△△△ * (实芯) (Cu 、A1)(N 2) (PVC )(填充料、包带)(PVC )(油墨)(包材) 产品型号:YJV 、YJLV 、YJY 、YJLY ……以及阻燃型并包含类似的协议产品 1.1.2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单芯) △△○△△○△△△△△ * (实芯) (Cu 、A1)(N 2) (XLPE )(填充料、包带)(PVC 、PE )(油墨)(包材) 产品型号:VV22、VLV22、VV32、VLV32……以及阻燃型并包含类似的协议产品。 1.1.3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1.1.4 △△○△△○△△△△△ * (实芯) (Cu 、A1)(N 2) (PVC )(填充料、包带)(钢带或钢丝)(PVC )(油墨)(包材) 产品型号:N-VV 、N-VV22、N-VV32……以及类似的协议产品 1.2执行标准:GB/T19666-2005、GB/T12706-2002。 (单芯) △△○△△△○△△△△△ * (实芯) (Cu )(N 2) (云母带)(PVC )(填充料、包带)(钢带或钢丝)(PVC)(油墨)(包 材) 产品型号:YJV22、YJLV22、YJV23、YJLV23、YJV33、YJLV33、YJV32、YJLV32。 1.2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1.2.1 (单芯) △△○△△○△△△△△△ * (实芯) (Cu 、A1)(N 2) (XLPE )(填充料、包带)(钢带或钢丝)(PVC 、PE)(油墨)(包材) 拉丝 韧炼 绞线 绝缘 护套 印字 成缆 配盘 拉丝 韧炼 绞线 绝缘 护套 印字 成缆 配盘 拉丝 韧炼 绞线 绝缘 护套 印字 成缆 配盘 拉丝 韧炼 绞线 包带 成缆 铠装 配盘 绝缘 护套 拉丝 韧炼 绞线 绝缘 成缆 铠装 配盘 交联 护套 交联 铠装

基于红外遥控步进电机的设计

基于红外遥控步进电机的设计班级:B140415

摘要: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它广泛用于打印机、电动玩具等消费类产品以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等机电产品中,其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研究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对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节约能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机电元件,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步进控制器,功率放大器及步进电机等组成。采用单片机控制,用软件代替上述步进控制器,使得线路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大大增加。软件编程可灵活产生不同类型步进电机励磁序列来控制各种步进电机的运行方式。 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步进电机的设计,系统分为红外遥控编解码、LCD显示和驱动步进电机三个模块,设计的系统能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步进电机,并且步进电机的状态能通过LCD液晶模块实时显示出来,使人们直观的看出步进电机的运行状态。本报告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红外遥控、LCD显示、步进电机、单片机 一、引言 本系统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综合系统,单片机通过对红外信号的解码来实现步进电机的变速及LCD实时显示步进电机的转速。它综合了电子技术和单片机软硬件技术,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包含红外接收电路、LCD显示电路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通过红外遥控器发射不同的码值来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加速减速以及启动停止并通过LCD显示出步进电机的状态。 二、系统功能分析 根据系统要求设计各个模块。本设计中控制芯片采用AT89c51单片机,各个功能通过不同模块来得以实现,主要有:红外接收模块、步进电机驱动和LCD显示模块。系统基本架构原理如图1所示 图一基本架构原理图

电线电缆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电线电缆生产加工工艺 流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线电缆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1.单芯安装线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护套安装线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3.特种单芯安装线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4.特种护套安装线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合并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或束丝→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合并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5.补偿导线或补偿电缆。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2、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合并屏蔽编织→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3、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合并屏蔽编织→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卷包装→出厂 6.电力电缆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7.特种电力电缆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8.高压电力电缆 1、导体→高压交联三层共挤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导体绞线→高压交联三层共挤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9.特种硅橡胶高压电缆 导体→导体绞线→高压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钢铠→硅橡胶护套→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0.控制电缆 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成缆或加屏蔽→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11.特种控制电缆 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成缆或加屏蔽→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2.计算机电缆 1、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对绞→成缆→总屏蔽→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绝缘注塑→耐压试验→对绞→分屏蔽→成缆→总屏蔽→护套注塑→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3.特种计算机电缆 1、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对绞→成缆→总屏蔽→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2、导体→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绝缘→耐压试验→对绞→分屏蔽→成缆→总屏蔽→护套高温F46注塑或硅橡胶→检验合格→成盘包装→出厂 14.变频器电缆(特种)

动力电池pack生产工艺流程

动力电池pack生产工艺流程_动力电池PACK四大工艺介绍 2018-04-17 17:13 ? 885次阅读 动力电池PACK四大工艺 1、装配工艺 动力电池PACK一般都由五大系统构成。 那这五大系统是如何组装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且机械强度可靠的电池PACK呢?靠的就是装配工艺。 PACK的装配工艺其实是有点类似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装配工艺。 通过螺栓、螺帽、扎带、卡箍、线束抛钉等连接件将五大系统连接到一起,构成一个总成。

2、气密性检测工艺 动力电池PACK一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座椅下方或者后备箱下方,直接是与外界接触的。当高压电一旦与水接触,通过常识你就可以想象事情的后果。因此当新能源汽车涉水时,就需要电池PACK有很好的密封性。 动力电池PACK制造过程中的气密性检测分为两个环节: 1)热管理系统级的气密性检测; 2)PACK级的气密性检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起草的防护等级系统中规定,动力电池PACK 必须要达到IP67等级。

2017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汽乘用车就秀出了自己牛逼的高等级气密性防护技术。将充电状态下的整个PACK放到金鱼缸中浸泡7天,金鱼完好无损,且PACK内未进水。 3、软件刷写工艺 没有软件的动力电池PACK,是没有灵魂的。 软件刷写也叫软件烧录,或者软件灌装。 软件刷写工艺就是将BMS控制策略以代码的形式刷入到BMS中的CMU和BMU中,以在电池测试和使用过程中将采集的电池状态信息数据,由电子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系统内的相关功能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最终向外界传递信息。

4、电性能检测工艺 电性能检测工艺是在上述三个工艺完成后,即产品下线之前必做的检测工艺。 电性能检测分三个环节: 1)静态测试: 绝缘检测、充电状态检测、快慢充测试等; 2)动态测试; 通过恒定的大电流实现动力电池容量、能量、电池组一致性等参数的评价。 3)SOC调整; 将电池PACK的SOC调整到出厂的SOC SOC:StateOfCharge,通俗的将就是电池的剩余电量。 关于电池PACK的电性能检测参数,每个公司其实都有自己定义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是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的电性能要求是有规定的,国标如下: 《GB/T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四相单四拍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 自动化 题目: 四相单四拍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职称 2011 年12 月2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2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四相单四拍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起迄日期: 2011年12 月26日~2012年1 月6日课程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 12 月 26日

1.设计目的: 设计一个计算机步进电机程序控制系统,可以对步进电机的转速、转向以及位置进行控制。通过设计,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1)选择步进电机,设计接口电路和驱动电路,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 (2)选择控制算法,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四相步进电机在单四拍工作方式下先正转90度,然后再反转60度,要求其速度可调,转向可控。 (3)写出设计说明书。 3. 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 (1)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2)选择器件,设计硬件电路,并画出原理图和PCB图 (3)画出流程图,编写控制程序 (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艳兵,王忠庆。计算机控制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2 顾德英,张健,马淑华.计算机控制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3 华张家生. 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成英, 4张家生. 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理图和PCB图各1份 程序清单1份 6.工作计划及进度: 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1年12月26日~ 12月27 日 12月 28日~ 12月31日12年1月2日~ 1月3 日 1月 3日~ 1月4 日 1月 5日~ 1月6 日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设计硬件电路 画出流程图,编写控制程序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答辩

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2.单丝退火 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3.导体的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4.绝缘挤出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4. 1.偏心度: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4. 2.光滑度: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4. 3.致密

度: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不准有肉眼可见的针孔,杜绝有气泡的存在。5.成缆 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大部分电缆在成缆的同时伴随另外两个工序的完成:一个是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一个是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6.内护层 为了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铠装所疙伤,需要对绝缘层进行适当的保护,内护层分:挤包内护层(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7.装铠敷设在地下电缆,工作中可能承受一定的正压力作用,可选择内钢带铠装结构。电缆敷设在既有正压力作用又有拉力作用的场合(如水中、垂直竖井或落差较大的土壤中),应选用具有内钢丝铠装的结构型。8.外护套 外护套是保护电线电缆的绝缘层防止环境因素侵蚀的结构部分。外护套的主要作用是提髙电线电缆的机械强度、防化学腐蚀、防潮、防水浸人、阻止电缆燃烧等能力。根据对电缆的不同要求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护套。

纸箱生产流程介绍

纸箱生产流程介绍 一:设计决定产品的最终效果 对纸箱产品来讲设计尤为重要,否则很难达到客户要求,可能出现退货,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我认为市场部门接到订单后,应该把客户的所有信息传递到工艺设计部门。其中包括版面的装饰要求、规格尺寸、

箱型结构、内装物及盛重、堆码层数等相关内容。经设计部门设计后,方可传到制造部门完成产品的实现。 1)计算出最下层纸箱所能承受的最大堆码载荷Ps 即Ps=(Nmax-1)·G,其中,Nmax为最大堆码层数,G为内装物和箱体重。 2)选取合适的安全系数K

根据SN/T0262-93出口运输包装瓦楞纸箱检验规程的要求,在贮存期小于30天时,K=1.6;贮存期在30~100天时, K=1.65;贮存期大于100天时,K=2。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安全系数通常取3以上。不过安全系数取得过大,原材料的各种指数相对要高,纸张的价格会明显上升,致使成本增加,对市场开发不利。再有如果安全系数选取过大,会出现质量过剩,系数过小,又造成

塌箱等质量问题。所以,要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选取合适的安全系数。 3)根据安全系数计算出所要达到的最大抗压强度值P 即P=K·Ps 4)根据Kelicutt公式,选择合适的纸张搭配组合 即Px·F=P(已算出)

所以Px=P/F,其中,F为与纸箱周边长和瓦楞型有关的常数,通过查表得出。Px为瓦楞纸板综合环压强度值,Px=(R1+R2+Rm1C)/15.2 如果已知R1、R2、Rm1C中任何一种或两种材料的环压指数和克重,便可求出第三种材料的环压指数和克重,达到纸张合理搭配的目的。 二:做好过程控制是产品实现的保证

2020年(数控加工)数控步进电机

(数控加工)数控步进电 机

第一章数控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1-1步进电动机及驱动系统概述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每当输入一个电脉冲时,它便会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步距角,简称为步距。(本数控步进电动机步距角为15度)脉冲一个一个地输入,电动机便一步一步地转动,步进电机便因之而命名。 步进电动机和一般旋转电动机动一样,分为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 定子由硅钢片叠成,装上一定相数的控制绕组,由环行分配器送来的电脉冲对多相定子绕组轮流进行励磁;转子本身没有励磁绕组的叫做“反应式步进电机”,用永久磁铁做转子的叫做“永磁式步进电动机”。步时电动机的结构形式虽然繁多,但工作原理都相同。

1-2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单片机虽然是一个五脏俱全的计算机,但由于本身无开发能力,必须借肋开发工具来开发应用软件以及对硬件系统进行诊断。因此,用户要研制一个较完整的单片机产品时,必须完成以下几步工作: (1)硬件电路设计、组装、调试; (2)应用软件的编制、调试; (3)应用软件的链接调试、固化、脱机运行(即脱离开发装置)。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几个阶段,但各阶段不是绝对分开的,有时是交叉进行的。 1-2-1步进电机硬件设计的特点: (1)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的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来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但必须注意如用软件来实现的硬件功能,其响应时间要比

直接用硬件来实现花的时间长,而且占用CPU时间。因此,选择软件方案时,要考虑到这此因素。 (2)整个系统中相关的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 (3)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系统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布线、通道隔离等。 (4)单片机外接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驱动能力。驱动能力不足时,系统工作不可靠,解决的办法是增加驱动能力,增设线驱动器或者减少芯片功耗,降低总线负载。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键盘输入电路设计、振荡电路、中断电路、复位电路、键盘输入电路、数字显示与驱动电路、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等。 在完成各个单元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后,我们与软件系统进行了联调,且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内容: 1步进电机及其控制原理 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经Proteus测试) 3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附录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1 步进电机及其控制原理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数字控制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逐步运行的【19】。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步进电机由于没有误差累积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 目前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等【20】。反应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进角一般为1.5°,但噪声和振动都很大。永磁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进角一般为7.5°或15°。混合式步进电机是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角一般为1.8°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0.72°。这种步进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 步进电机必须使用步进电机驱动器才能工作。驱动器针对每一个步进脉冲,按一定的规律向电机各相绕组通电(励磁),以产生必要的转矩,驱动转子运动。步进电机系统的性能除与电机自身的性能有关外,还与驱动器的性能有很大关系【21】。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构成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不可分割的三大部分,典型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如图4-1所示。

图4-1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微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和脉冲信号,脉冲分配器将微控制器产生的信号脉冲转换成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环形脉冲,功率放大器将脉冲分配器输出的环形脉冲放大,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案常用的有以下三种【22】: (1)分立控制方案 所谓分立控制就是用电阻、电容、电感等一些元件的组合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传统的控制方法采用电阻、电容等这些分立元件与单片机的直接相连接,而这样就有如下弊端: a.整个开关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不利于长期反复使用。 b.由分立元件设计的开关触点容易发生氧化,缩短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c.过多使用分立元件,浪费大量的单片机I/O资源,降低了CPU的利用率。 d.大量的使用分立元件,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读取速度,不利于实时控制。 (2)单个集成芯片控制方案 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驱动电路部分已经做了很大的改进,开始由集成芯片代替分立元件的控制方案,较分立元件控制方案而言单个集成芯片的可靠性、读取速度、CPU的利用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程序编写并没有太大方便性可言。 (3)联合集成芯片控制方案 使用联合集成电路芯片不仅可以避免分立元件控制方案的弊端,又可以大大减化程序。 经过以上的比较,本轮椅床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案选择联合集成芯片控制。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由1节步进电机驱动选择联合集成芯片控制方案,其抗干扰性强,非常适合作为小功率步进电机的专用驱动芯片。在本设计中,选用了L297和L298集成电路作为步进电机的驱动芯片。 L297和L298可以方便的组成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其中L297是步进电机控制

电缆生产工艺流程

电缆生产工艺流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缆生产工艺流程图 产品型号: VV、VLV、ZR-VV、ZR-VLV……以及阻燃型并包含类似的协议产品 1.1.1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产品型号:YJV、YJLV、YJY、YJLY……以及阻燃型并包含类似的协议产品 1.1.2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产品型号:VV22、VLV22、VV32、VLV32……以及阻燃型并包含类似的协议产品。 1.1.3 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1.1.4 材) 产品型号:N-VV、N-VV22、N-VV32……以及类似的协议产品 执行标准:GB/T19666-2005、GB/T 12706-2002。 (单芯) △△○△△△○△△△△ (包材) 产品型号:YJV22、YJLV22、YJV23、YJLV23、YJV33、YJLV33、YJV32、YJLV32。 执行标准:GB/T12706-2002、GB/T19666-2005

1.2.1 (单芯) △△△△△ △△○△△○ 编制说明 1.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检验流程示意图,是按我厂生产品种的类别列出,即塑料绝缘电缆(电线)、控制电缆、高低压电力电缆、绝缘架空线和裸电线为主体排列出工艺、过程检验流程示意图,然后再列出阻燃、耐火…….型的工艺、过程检验流程图来。 2.在实际生产中、常有串联式的工艺,如绝缘与火检、绝缘(成品线)与印字、护套与印字工序同时进行。同理内衬层工艺是在成缆和铠装时共同进行的,成圈(盘)与计米、裸电线在包装时还有称重等,因此就不再列出它们的工序了。今后的生产中还会有更多的串接工艺流程。 在生产过程中,还有换盘(机器上的专用盘),搬运、拉丝、绞线过程中有焊接,绞线中还有非紧压与紧压之分,铜带屏蔽前还有复绕、焊接;钢带铠装前还有复绕、焊接。有的工序上还有称重、量长度……等辅助工序,为使本册示意图主体突出,这些流程就不列入了。 3.示意图中的符号说明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

一、电线电缆产品制造的工艺特性: 1.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对电线电缆生产的影响是全局性和控制性的,这涉及和影响到:(1)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 生产车间的各种设备必须按产品要求的工艺流程合理排放,使各阶段的半成品,顺次流转。设备配置要考虑生产效率不同而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有的设备可能必须配置两台或多台,才能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得以平衡。从而设备的合理选配组合和生产场地的布置,必须根据产品和生产量来平衡综合考虑。 (2)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周密准确、严格细致,操作者必须一丝不苟地按工艺要求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艺流程的通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交货。特别是多芯电缆,某一个线对或基本单元长度短了,或者质量出现问题,则整根电缆就会长度不够,造成报废。反之,如果某个单元长度过长,则必须锯去造成浪费。 (3)质量管理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瞬时发生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根电缆质量。质量缺陷越是发生在内层,而且没有及时发现终止生产,那么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为电线电缆的生产不同于组装式的产品,可以拆开重装及更换另件;电线电缆的任一部件或工艺过程的质量问题,对这根电缆几乎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事后的处理都是十分消极的,不是锯短就是降级处理,要么报废整条电缆。它无法拆开重装。 电线电缆的质量管理,必须贯串整个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检查部门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巡回检查、操作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 2.生产工艺门类多、物料流量大 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 电线电缆制造所用的各种材料,不但类别、品种、规格多,而且数量大。因此,各种材料的用量、备用量、批料周期与批量必须核定。同时,对废品的分解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及废料处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材料定额管理、重视节约工作。 电线电缆生产中,从原材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出、存储,各工序半成品的流转到产品的存放、出厂,物料流量大,必须合理布局、动态管理。3.专用设备多 电线电缆制造使用具有本行业工艺特点的专用生产设备,以适应线缆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满足大长度连续并尽可能高速生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线缆制造的专用设备系列。如挤塑机系列、拉线机系列、绞线机系列、绕包机系列等。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电线电缆的主要工艺 电线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1.拉制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压轮),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制。 拉制工艺分:单丝拉制和绞制拉制。 2.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