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检泵作业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抽油机井泵效延长检泵周期
![浅谈如何提高抽油机井泵效延长检泵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e59f9be1a5e9856a57126062.png)
浅谈如何提高抽油机井泵效延长检泵周期摘要:本文针对抽油机井冲次快慢对抽油杆、油管、抽油泵使用寿命有哪些制约关系,从而得出降低冲次是延长检泵周期的途径之一;其次针对调整抽油机井冲程大小,观察产量,功图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泵效的目的。
关键词:提高;泵效;延长检泵周期1:抽油机井冲次与检泵周期的关系抽油机冲次是指抽油泵活塞在工作筒内每分钟往复运动的次数。
目前抽油机井冲次多为4次\分,6次\分,8次\分,其它有9次\分。
从定义上可以推算,以8次\分为例,理想状态下(无其它因素影响),1分钟活塞在泵筒内往复8次,一天为8×1440=11520次\天,一年为11520×365=4204800次\年,所以冲次越快,活塞往复次数越频繁,设备磨损程度越严重,检泵几率越高,检泵周期越短。
检泵原因主要为杆管偏磨断脱,油管漏失,抽油泵漏失。
下面结合实际针对快冲次(8次\分以上)的井对杆、管、泵有哪些影响进行分析。
1.1.抽油杆抽油杆位于油管内,连接活塞,与它同时做上下往复运动,将液体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造成抽油杆杆断偏磨主要有两个力的影响,一个是抽油杆本身的弹性力。
由于抽油杆是一种弹性体,当驴头开始上行时,游动阀关闭,液柱载荷作用在柱塞上,使抽油杆发生弹性伸长。
下冲程开始时,吸入阀立即关闭,液柱载荷由抽油杆柱逐渐移到油管上,使抽油杆缩短。
因此抽油杆在这种伸长-缩短-伸长的变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杆断脱现象,冲次越快,这一过程越频繁,断脱的出现几率越高。
另一个力是抽油杆在上下行过程中存在法向力。
抽油杆随着活塞向上下运动时,游动凡尔打开,固定凡尔关闭,由于抽油杆线性运动,抽油杆会向油管一侧移动,造成杆管偏磨。
同样,冲次越快,抽油杆往复次数越频繁,抽油杆柱上的法向力也越频繁,检泵次数也频繁,周期越短。
1.2.油管油管上接油管挂,下连接抽油泵,起到密闭液体的作用。
在抽汲过程中,油管本身及各连接处必须是密封完好,否则液体会在漏失处流出,就是所说的油管漏失或断脱。
浅谈提高油井检、下泵作业质量的方法
![浅谈提高油井检、下泵作业质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1880797375a417866f8f87.png)
浅谈提高油井检、下泵作业质量的方法作者:赵丹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4期摘要:检、下泵作业是井下作业中最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施工作业类型,同时在检、下泵作业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环节,提高检、下泵质量,延长油井生产时效,对于采油厂原油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检泵施工作业中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对策方法,以提高检、下泵作业的质量。
主题词:检泵,作业质量,提高引言曙光油田是一个涉及稀油、稠油、超稠油,涵盖近百个小断块的极其复杂的油区,分别有油稠,含蜡高、易出砂的特点,油井生产时,抽油杆承受的交变负荷大,造成其易疲劳断裂;抽油泵漏失严重;吞吐开采造成的出砂会使活塞卡泵,缩短生产周期。
据统计,由于砂卡、抽油杆断脱、油管渗漏造成的检泵作业量所占的比例最大,针对返工率偏高的情况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力求进一步提高下泵作业质量,延长油井生产时效,就显得极其重要。
1 影响检、下泵作业质量因素分析1.1下井工具不清洁油管,抽油杆及抽油泵等附有杂物,若清理不干净就下入井内,容易造成抽油泵固定凡尔密封不严漏失,活塞游动凡尔发生堵塞,不能正常工作。
1.2 泵管漏失(1)油管漏失主要表现为:①油管丝扣腐蚀损坏或者丝扣上不紧引起的漏失;②油管本体因偏磨变薄,直接被磨透而形成裂缝引起漏失或者是因管身腐蚀穿孔,砂眼等引起的漏失。
(2)泵内漏失主要表现在:一是活塞与衬套间隙过大,密封性不好造成漏失。
二是深井泵零件磨损,包括衬套与活塞以及固定凡尔球与球座的磨损造成漏失。
三是砂腊或者其他杂质使固定凡尔密封不严而引起的漏失。
1.3油杆偏磨抽油杆偏磨不仅造成本体节箍磨损严重易脱扣,更严重的是将相应部位的油管内壁磨损形成凹槽,当油管内的压力增高或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油管本体形成裂缝发生突然漏失造成油井不能出油。
1.4 抽油杆断脱(1)由于完井时抽油杆未按规定力矩上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抽油杆的扭矩作用发生倒扣,使抽油杆脱扣落井。
浅谈提高检泵施工一次成功率
![浅谈提高检泵施工一次成功率](https://img.taocdn.com/s3/m/f2e7f2e7998fcc22bcd10dd7.png)
l 3 1 5
1 0 0 % 8 8 . 2 4 %
表1 2 0 1 1 年各 季度 检 泵施 工成 功 率汇 总表
对 个 别班组 人 员进 行 重新搭 配 ,保 证 每个班 组有 一个 工 作能 力过 的能 力 ,尤其 是工 作 的责 任心 。
根 据调查结果可 以看 出,各个季度检 泵施工成功率时高时 硬 、责任心很强的老同志 ,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 ,提高年轻员工
率起 到 了 显著 的作 用 。在更 新 、完 善管 理t l L ¥ J ' 后 ,我队检 泵 井施
下 冲程 :活塞下行 ,泵筒内压力升高,游动 阀打开 ,固定
阀关 闭 ,液体 从 泵 内排 出到 活 塞以 上的 油管 中 ,同时井 口排 出 光 杆进 入 的液 体体 积 。 泵 吸 入 液 体 的 条 件 :泵 内 压 力 ( 吸 入 压 力 )低 于 沉 没 压
1 ( 1 0 %的 目标 ,必 须 采取 一定 的措 施 。 1 加大 教 育培训 力 度 ,提 高员 工责任 心
第一大苇塘腹地 ,辽河 、浑河 、太子河 、双台子河和绕阳河等九
河 末梢 的苇 海丛 中 ,主 要 从 事稠 油 和超 稠油 开 发 … 。六 区 部分 油 井 为深 井 ,因 为不 必要 因 素返 工 ,容 易造 成 巨大 的人 力 、物 力和 财 力浪 费 。为 此 ,本文 介 绍 了笔者 单 位提 高检 泵施 工 一次 成功 率 的 方法 。为真 正 了解影 响检 泵 成功 率 的关 键 因素 ,我们 对 2 O l 1 年 各 季度 检 泵施 工成 功率 进 行了 统计 。
其 次 ,我 们会 根 据 各 班 组 实 际情 况 ,适 时 调 整 班 组 人 员 ,
检 泵井 口敏
榆科油田检泵作业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榆科油田检泵作业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b6420acc1755270722085d.png)
榆科油田检泵作业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随着榆科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抽油井的各项维护工作日益增多。
其中,由于抽油偏磨、断脱、泵卡、油管漏液、作业返工造成的检泵作业量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2012年榆一站可采采出程度达到80.21%,综合含水81.79%,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可动用资源量日益减少,原油稳产难度大,原油生产维护费用逐年上升,因此如何降低采油成本,实现油田产量接替和稳产的关键之一。
一、主要检泵原因分析通过对榆一站检泵作业施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引起油井检泵主要原因如下。
1、管杆断脱及原因(1)油稠、结蜡。
由于原油中的蜡、沥青等随温度、压力的变化,发生油稠、结蜡使抽油过程中油杆载荷变化过大,油杆产生疲劳、磨损而断脱。
(2)管杆偏磨。
由于井眼斜度过大,造成抽油杆在油管内不居中或套管弯曲,生产油管下入井筒中后出现相应的弯曲度,油杆下入后在抽油机的带动下往复运动,从而造成油管和油杆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磨;由于单井油、水、气性质及三相比例变化、而采油参数如泵径、冲程等未作及时调整引起管杆偏磨,从而发生断脱。
(3)井液腐蚀。
井液中含有H2S、SO2等有害气体,腐蚀性强造成管杆损伤导致断脱。
(4)作业施工原因。
酸化或解堵施工后排酸不及时、不彻底,下泵开抽过程中造成管杆腐蚀断脱。
管杆材质不一,使用不当,管杆受力不均而引起疲劳、磨损而断脱。
2、低泵效的原因(1)油管磨损漏失。
(2)井液中含有H2S、SO2等有害气体或者酸化残液,腐蚀油管和抽油泵体导致密封不严漏液。
(3)因地层供液不足使得抽油泵参数配置不合理。
(4)地层出砂造成泵磨损。
(5)结蜡后管径缩小等也是造成低泵效的原因。
3、泵卡及原因(1)砂卡。
由于长期超强度开采,井眼附近岩石结构受到破坏引起地层坍塌、出砂严重,容易造成泵卡。
(2)蜡卡。
没有及时加药、洗井,油井结蜡严重导致泵卡,使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3)金属屑卡。
生产过程中杆管相互摩擦,产生许多金属屑与原油中的蜡结块落人泵筒;更换油管内壁有铁锈落人泵筒。
浅谈如何提高检泵作业质量的措施
![浅谈如何提高检泵作业质量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5e9ce5269eae009581becfe.png)
浅谈如何提高检泵作业质量的措施【摘要】本文对在检泵施工作业中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检泵作业的质量。
【关键词】检泵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随着青海油田的发展,我们施工作业区块的抽油井越来越多。
据统计油井数量占该区块全部井的85%,去年检泵作业井占全作业井次的47.5%,且呈增长趋势。
所以,提高检泵作业速度,确保施工质量,延长检泵周期是油田稳步发展的基础因素,我们就如何提高检泵质量做深入研究。
1 吃透设计,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设计是施工的依据,是我们了解所施工作业井最基础的资料。
在每口井施工前,首先要掌握该井的地质情况。
其次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按标准进行操作。
由队长和技术员共同研究作业前的生产情况,分析油井不能正常生产的因素,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油井不能正常生产的原因交代清楚,使每一个职工在检泵施工中都能注意到这些问题。
下面就造成检泵的原因给予一定的分析:(1)周期性检泵:根据抽油井的生产规律摸索出来检泵周期,对抽油井进行周期检泵。
对于这样的,我们要对每一口井有个统计,上次作业时间,下次什么时候作业都有明确的记录。
(2)油管结蜡:井内出蜡严重,导致活塞在泵内抽吸不畅,或者造成蜡卡导致检泵。
对于这样的井,在下泵管柱时,尤其要注意油管壁上的蜡是否清理干净,保证在入井时油管、活塞、泵的清洁,下入的油杆最好选用注塑油杆。
(3)砂卡:由于地质原因,井内出砂严重,导致卡泵。
在起上活塞以后,要认真检查活塞表面是否有砂子拉伤的痕迹,如果裂痕严重,建议换新泵,不能再让受伤的工具入井,为下一次检泵埋下隐患。
其次,尽量下防砂泵,这样能有效的延长检泵的周期。
(4)漏失:固定凡尔失灵或游动凡尔失灵,造成泵工作不正常;油管破裂或上扣不紧影响生产产量。
在起出泵和活塞时一定要检查凡尔底座是否有脏污;凡尔球表面是否有严重划伤的痕迹,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换泵。
在刺油管时要注意蒸汽是否从油管两侧刺出,要是有这种情况的油管不是有沙眼就是有裂痕,及时更换。
检泵方式及提升检泵质量方法
![检泵方式及提升检泵质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4198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b.png)
检泵方式及提升检泵质量方法优质高效提升油井检泵质量检泵井的作业原因主要有:(1)、油井结蜡造成活塞卡、阀卡、使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或将油管堵死;(2)、砂卡、砂堵检泵。
由于八面河油田是一块出砂严重的油田,因为出砂而造成的堵油管、卡抽油杆造成的检泵是该油田最主要的作业原因之一;(3)、抽油杆的脱扣或断裂造成检泵;(4)、由于原油本身粘稠的缘故,在油井的日常维护中常常需要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而往油井中加入降粘剂等化学药品,由于加药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药品在油井中的某一段大量聚集,使抽油杆在下冲程中发生绕度变形,抽油杆接筛或杆体与油管壁产生摩擦,长期作用将油管磨坏或将接筛、杆体磨断造成检泵作业。
(5)、泵的磨损漏失量不断增大,造成产液量下降,泵效降低;(6)、油管的腐蚀或因为井斜使得抽油杆偏磨造成的油管穿孔。
油管在油井中受到电化学腐蚀作用造成油管腐蚀穿孔或抽油杆在斜井中对油管内壁某一面的长时间磨损导致管壁磨穿而进行检泵;(7)、油井的动液面发生变化。
这主要在于油井作业中因为入井液使用不当造成油层污染而使动液面发生改变或油井产能发生急剧改变而导致动液面改变;(8)、根据油田开发方案的要求,需改变工作制度。
油井供液能力较强,目前的抽油泵已经不能满足油井生产的需要,通常需要更换大泵进行生产或因为油井产能下降需要更换小泵生产,还有上提泵挂或加深泵挂等原因造成的检泵;(9)、其他原因:如油管脱扣、泵筒脱扣、衬套乱、大泵脱接器断脱、发生井下落物或套管出现故障需要大修作业等原因造成的检泵施工。
一、抽油泵检泵作业八面河油田抽油泵检泵主要针对管式泵。
管式泵只有一个工作筒,固定阀接在工作筒下部,下井时工作筒与油管连接,并随油管下入井内,活塞接在抽油杆下端,随抽油杆下入工作筒中。
管式泵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便宜。
在同等条件下,允许下泵直径比杆式泵大,另外,活塞表面带有环状沟槽,它可防止砂粒磨损活塞和衬套表面。
管式抽油泵主要施工工序和要求如下:1、起抽油杆柱(1)、装有脱节器井,起第一根抽油杆时要缓慢上提,以保证脱节器顺利脱开;遇阻时,不盲目硬拨。
浅议如何提高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
![浅议如何提高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ac81a5cfe2bd960591c67755.png)
浅议如何提高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油井采油的过程常常会因为某些因素导致产油降低、产油停止等等情况。
而油井检泵作业是保障油田稳定生产的重要工作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关乎着油田产能。
虽然是较为简单的施工作业,但在检泵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却着实不少,即使是专业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全面保证油井正常的运作。
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提高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做一些分析,希望能为油井检泵作业提供参考价值。
标签:油井检泵;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油气的供应链逐渐出现了紧张情况。
根据普遍考察,通常油井采油进入中后期的阶段,油井里的含水量就会慢慢增高,继而出现结蜡现象和严重的腐蚀问题,导致油井产油量减少,油井负荷增大。
此外,抽油井杆断、杆脱和油管断脱等等现象也会直接影响到采油效率,不利于油田企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确保油井的采油量稳定,必须要加强油井检泵作业的施工質量。
1 油井检泵作业的主要原因根据对某个采油厂整年得数据考察和统计,全年油井检泵作业有81次,其中包括了措施井31井次和水井6井次。
通过这81次的数据统计,进行油井检泵作业的主要原因是,油管和泵内出现问题导致泵的工作效率降低,油井出现产油量降低和产油停产状况;抽油杆断裂致使抽油设备无法运转;为了观察油井动液面的情况,或检查油井产油量变化的原因;迎合需求调整泵挂的深度;为了检查油井出现结蜡现象的原因;为查明抽油泵停止运转的原因。
2 影响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2.1 油井清洁处理不当在油井检泵作业过程中,未能仔细清理抽油杆、油管和抽油泵周围的杂物,致使这些杂物在施工过程中掉入到油井内,固定抽油泵的时候就会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从而在油井内的器械进行运转活寨游动时出现堵塞状况,最终整个油井检泵作业需要重头再来。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下井工具上的杂质杂物也是影响检泵作业的不利因素,油井检泵作业的工作人员常常会疏忽这些细节上的隐患,致使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会被其他不利因素影响,甚至形成多余的重复性工作。
凝结泵泵体检修方案维修工艺改进与工效优化的方法
![凝结泵泵体检修方案维修工艺改进与工效优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55cc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2.png)
凝结泵泵体检修方案维修工艺改进与工效优化的方法凝结泵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使用或者不合理的操作会导致泵体出现各种问题,如泵体磨损、漏水等。
因此,针对凝结泵泵体的检修与维修工作,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维修工艺,并提高维修工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凝结泵泵体检修方案维修工艺改进与工效优化的方法。
一、检修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凝结泵泵体检修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泵体的彻底清洗,清除附着在泵体上的腐蚀产物和其他杂质。
其次,要对泵体进行充分的检查,了解泵体的具体损坏情况以及维修难度。
这样可以事先做好维修计划,并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备件,提高维修效率。
二、维修工艺改进1.泵体磨损问题的解决泵体的磨损是凝结泵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泵体磨损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涂层技术进行改进。
涂层技术可以有效增加泵体的硬度,提高其耐磨性能。
涂层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泵体的具体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2.泵体漏水问题的解决泵体漏水是凝结泵常见的故障之一,也会导致泵体的性能下降。
对于泵体漏水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采用密封改进的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机械密封技术或者采用高性能密封材料来改进密封性能,有效解决泵体漏水问题。
3.连接方式的改进凝结泵的连接方式对其运行效果有很大影响。
为了改进泵体的连接方式,我们可以采用新型的连接技术。
例如,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方式,提高泵体的连接紧密度和稳定性,减少泄漏问题。
三、工效优化方法1.合理组织人员与设备在进行凝结泵泵体检修时,合理组织人员与设备是提高工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以根据检修工作的不同步骤和要求,合理分配人员与设备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辅助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在维修过程中正常运行,提高维修效率。
2.标准化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流程可以帮助提高凝结泵泵体检修的工效。
制定详细的作业规程和流程,确保每个维修步骤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中的不必要浪费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采油工程检泵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
![采油工程检泵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a94da9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8.png)
采油工程检泵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摘要:近年来,采油工程检泵施工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从总体上来看,施工工艺日趋成熟,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地减轻现场的施工压力。
通过对采油工程检泵施工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检泵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严重地影响生产进度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针对采油工程检泵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检泵工作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
关键词:采油工程;检泵施工;常见问题在采油工程中,检泵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施工工程,其动态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通过对采油工程检泵的施工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检泵施工当中,存在着许多具体的问题,而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导致了采油工程检泵的工作状态比较糟糕。
新时期,采油工程中的检泵施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存在的部分采油项目检泵施工问题也有待于更好地解决。
因此,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采油工程检泵施工途径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采油工程检泵施工的常见问题1.1泵的常见问题①活塞磨损活塞磨损通常是因为检泵周期过长,活塞受到长久的冲击以及抽汲的参数较大,使得活塞的磨损程度加重,加快了活塞的磨损。
另外,因为采油工程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并且井液的含水量较高,对泵的清洗不够彻底,容易使活塞遭到磨损。
②卡泵问题卡泵问题一般是因为相关部门对泵的挑选力度不够,选到了劣质产品,容易加大活塞的运行阻力,从而造成卡泵。
再加上泵的长期使用,清洗不当,使得油井会结垢或者结蜡,造成卡泵问题。
③凡尔罩断裂采油的抽汲参数过大,使得阀罩长时间的受到冲击,凡尔罩起一个连接体的作用,阀罩容易断裂。
另外,凡尔罩的强度较低,在检泵施工中较容易断裂。
1.2抽油杆的常见问题①抽油杆磨断当抽汲参数过大时会造成抽油杆的磨断现象,抽油杆柱线段的轴向力受到冲程和冲次增加的影响而变大,增加了杆管偏磨的发生概率。
其次是检泵周期过程,杆管结腊问题突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使得杆管偏磨的临界轴向力变小,程序爱你杆管偏磨问题。
对于如何提升检泵质量的分析和建议
![对于如何提升检泵质量的分析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1354cca9ec3d5bbfd0a7438.png)
对于如何提升检泵质量的分析和建议赵晶阳油田到了中后期,检泵作业就会很频繁,而且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油田产量的高低,而检泵质量是检泵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决定了一口井的产量。
如果检泵质量不合格,轻则该井的产量降低,重则加长占井周期或不出油,所以检泵是我们采油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为了保证检泵质量,我们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严格工艺设计和施工设计,这是我们检泵作业的前提条件,一口检泵井的设计如果有问题,那别的方面做的再好也是无用功,我们应该从该井的砂、蜡、气举各方面考虑把设计出好,使该井检泵后能够见到成效。
设计作业后参数要适当,严格遵守“长冲程,慢冲次”原则,严禁高冲次(8次以上)启抽。
上面是影响检泵质量的外因之一,而影响检泵质量的内因很多,尤其是在检泵过程中的因素。
首先,检泵时要达到抽油杆、油管、泵径、泵深、井下工具符合设计要求,油井检泵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根据抽油井的平常规律摸索出来的检泵周期;另一类是抽油井突然发生故障而造成的停产,细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油管结蜡检泵:为防止结蜡,按照油井的结蜡规律,生产一定时间后就要进行化清、检泵。
(2)由于泵漏,使油井产量下降或达不到正常产量。
(3)当动液面或产量突然变化时,为了查明原因,采取恰当措施,需要进行探砂面与冲砂等。
(4)抽油泵工作失灵,游动阀或固定阀被砂蜡或其它脏物卡住。
(5)井下发生抽油杆断脱故障,使深井泵不能工作。
(6)为了提高泵效率或改变泵的参数。
(7)为了改变油井工作制度,需要加深或上提泵挂深度等。
一口井的设计中要求的管、杆柱组合、井下工具(如防蜡器、防脱器、扶正器等)的下深都是因该井的实际情况而定的,所以我们在检泵时严格执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检泵时的施工工序很简单,但是每一个工序都会影响到检泵质量。
检泵作业施工工序主要有洗、压井、起杆、管柱、下泵、试抽,从压井开始,检泵井的油层压力一般都不太大,除少数井油层压力高于静水柱外,一般情况下,油层压力都低于或等于静水柱压力。
探讨修井检泵作业技术措施
![探讨修井检泵作业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8759528762caaedd33d4e1.png)
探讨修井检泵作业技术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油田作业的要求不断提高。
修井检泵是井下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井下抽油泵由于运行环境复杂,故障率较高,需要及时开展修井检泵作业,及时恢复油泵的正常运行。
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修井检泵作业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油田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修井检泵;作业技术;措施一、前言在抽油机系统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井下环境比较复杂,很容易导致抽油泵故障的发生,直接导致停产事故的发生。
为了恢复井泵的运行,就需要及时开展修井检泵工作,排除抽油泵的各种故障,保证其稳定运行。
二、修井检泵作业的概述在抽油泵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砂卡、蜡卡和抽油杆断脱等事故,需要开展修井检泵工作,才能恢复油泵的正常运行。
抽油泵往往位于地下复杂环境当中,需要承受高温,环境当中也存在较多的腐蚀介质凹。
在检泵过程中,主要分为有计划检泵和躺井检泵,计划检泵是按照要求定期对泵开展检修作业,可以有效提高井泵的运行效率。
在抽油泵发生故障之后,如果继续运行,就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需要及时开展检泵操作。
如果抽油泵的密封性受到了破坏,就会导致抽油泵的吸液和排液出现问题。
如果出现了井下出砂和结蜡的现象,就会导致抽油泵的游动阀和固定阀出现故障。
此外,井下环境中还具有较多的腐蚀性物质,容易对抽油泵的各种部件造成腐蚀问题,影响到抽油泵的正常运行,需要及时开展检泵操作,保证抽油泵的工作效率。
三、井下作业修井检泵作业技术措施在抽油泵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运行环境往往比较复杂,为了防止大量气体进入到抽油泵内部,其往往会设置有防气装置、防蜡器等,能够有效防止结蜡等问题的发生。
影响修井效果的因素。
对修井检泵作业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往往较多,如果检泵的次数过多,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油田生产的成本。
如果在修井检泵的过程中,没有对抽油泵的问题全部排除,让抽油泵出现带故障运行的情况,其运行后期出现故障的几率较高。
提升检泵作业质量的措施分析
![提升检泵作业质量的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4578d155270722182ef702.png)
提升检泵作业质量的措施分析摘要:在油田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一部分机采取了机械采油方式的油井,在机采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必须要实施修井检泵作业,进行井下作业施工。
而一旦抽油机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卡泵现象,必须要严格的实施缉检泵解卡施工,才能让抽油泵恢复正常运行。
在检泵作业施工过程中不断强化作业质量管理和监督,是采油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
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检泵作业施工质量管理,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检泵作业质量。
关键词:检泵作业;施工质量;措施引言为了进一步提升井下采油作业生产效率,必须要不断强化井下作业修井检泵施工质量的管理,针对施工作业现场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充分保证整个检修作业过程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检泵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实际井下施工作业要求,才能进一步提升抽油泵的运行效率,也能实现油井采油效率的有效提升。
鉴于此,针对井下修井检泵作业过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充分保证检泵作业施工质量,这样才能避免在后期出现返修的现象,最油田的生产作业以及井下作业施工单位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1 井下作业修井检泵作业在实际进行井下修井作业检泵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起下井下管柱泵作业将抽油泵提升到地面,然后将泵的各种零部件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好相应的维修保养工作,然后在将泵下入到井筒内,按照相关的安装程序进行抽油泵安装即可,并将相关的抽油泵参数以及下泵的深度进行明确,这样才能让抽油泵的实际下入的沉没度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与此同时,还要针对抽油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泵径、冲程、冲数等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才能满足抽油机系统安全运行的实际需求[1]。
在实际针对抽油泵进行检修作业时候,不仅是为了通过严格的维护保养让抽油泵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还能及时的排除抽油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
尽快恢复抽油泵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并充分结合抽油泵实际的运行状态确定出最科学、合理的检泵周期,要最大程度降低抽油泵的修井检泵次数,充分保证抽油泵能维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才能满足实际机械采油运行的实际需求。
影响检泵作业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检泵作业质量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1159f2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2.png)
39一、概况检泵作业一般是指调整地下工作参数或改变工作制度和消除泵、管、杆工具附件的故障,通常分为计划性检泵、躺井检泵、下泵投产、动态检测、检泵换封、隔水采油等作业措施,这几年来各个作业队伍的返工率虽然正在逐步降低,但一些不可避免的返工井仍时有发生,影响油田的原油产量,于是引出了影响检泵作业质原因及对策。
二、影响检泵作业质量的原因及分析油井井筒状况日趋复杂,随着老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和斜井的增多,油井油管、杆、深井泵工况环境变差,断、脱、漏、卡、堵等影响作业质量的因素在不断增多。
1.井筒结垢的影响油井结垢部位主要分布在油管内外壁、油杆表面、眼管、尾管、深井泵及套管内壁,结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CaSO4、少数油井还含有BaSO4、SrSO4 等垢。
结垢使套管孔眼堵死,泵筒内防冲距段堵死。
2000年至今,在乐安油田草20地区由于结垢造成的活塞卡泵、双凡尔失灵、泵筒堵死,油管结垢粘在套管内壁拔不动钻等类型的20个井次。
2.井筒腐蚀的影响结垢油井大部分为中高含水井,下部油管、油杆长期浸泡在水中,受到硫酸盐还原菌和水中溶解气(CO 2和H 2S)腐蚀。
2000年至今由于腐蚀发生尾管断裂落井、油杆腐蚀缩径断脱、油管腐蚀穿洞裂口等无效作业达17个井次。
3.井下脏物堵塞发生堵塞类型有:一是投产洗井时,排液不彻底造成的井筒先天不足,井筒残有一定的泥砂;二是油井不同时期作业过程中带入井筒中的黄土与井下石蜡、胶质混合物等形成黑色沉淀淤泥,使眼管孔眼、双凡尔座孔眼堵塞,削弱吸液能力,泵况变差;三是钻井液伤害油层,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进入油层,将油层的孔隙直接堵塞。
钻井液的滤液由于矿化度较低,进入油层引起油层粘土矿物水化和膨胀,发生水敏效应,从而减少油层孔隙通道,造成油层表观上能量充足,而油井产能较低,能量得不到有效的释放。
由于此原因引起投产、检泵、隔水采油的无效作业近三年达15个井次左右。
4.油管杆偏磨的影响油管杆偏磨直接影响检泵质量,吴旗油田主要表现在一些斜井和部分少数泵挂深度(平均1400m)较深的直井上,导致油管相互磨损、断脱、油管出现裂缝、滚轮接箍卡死、脱落、轮轴断裂、本体断裂,2000年以来此类影响作业质量在问题20个井次左右。
提高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的方法探讨
![提高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的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692ddddda38376bae1fae06.png)
提高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的方法探讨郭超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第一油矿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做好检泵质量,提高工效,杜绝返工,必须从工序质量入手。
本文主要结合合水油田的地层物性及管串结构、深井泵类型,重点从检泵原因核实、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及预防措施展开分析,共同探讨,以提高目前的检泵作业质量。
关键词:油井;检泵;作业施工;质量;方法1.检泵原因核实核实检泵原因是提高检泵质量的前提。
合水油田常见的检泵原因主要有卡泵、结蜡、油杆断脱、油管断脱、漏失及液面下降、地层吐砂、气锁等原因。
1)卡泵。
泵筒内因异物侵入导致柱塞无法在泵筒内上下往复运行称为卡泵。
2)结蜡。
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晶体形式从原油中析出,随温度、压力的继续降低和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蜡晶体,然后蜡晶体沉积于油管和设备等表面。
3)漏失。
主要包括泵漏和管漏。
泵漏分为凡尔漏失和密封漏失;管漏主要是指油管丝扣或者油管破裂漏失。
4)油管杆短脱。
主要包括油管杆断或脱扣,其中油杆断脱较为普遍。
主要为交变载荷引起材质结构变化或者过度磨损引起。
5其它。
其它主要为液面下降、地层吐砂、气锁等地层物性等原因。
液面下降、地层吐砂与地层物性紧密相关;气锁主要由伴生气含量较大造成,可通过调节井下附件和地面措施解决。
2.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及预防措施2.1工序质量控制方法1)确定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一方面要求对不同的工序活动制定专门的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做出物料投入及活动顺序的专门规定;另一方面须规定质量控制工作流程、质量检验制度等。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等。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主要是实行班组自检、互检、上下道工序交接检,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和分项(部)工程的质量检验。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点是针对影响质量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
如何提高井下小修检泵作业的成功率
![如何提高井下小修检泵作业的成功率](https://img.taocdn.com/s3/m/2890fee8910ef12d2af9e72c.png)
如何提高油田小修作业生产时效一、摘要:小修作业是中国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不同的因素会对小修作业效率产生影响,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程序设计处理,作业团队人员素质,设备基本情况等,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小修作业效率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油田小修作业生产时效油田小修作业是为了保持油井产能必要的措施,主要工作有:检查泵、油管或抽油杆的更换作业、井下打捞作业等其他类型的工作,其中检泵作业是主要的工作。
在检查泵、油管和抽油杆的主要工作过程中,如何安排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提高小维修作业效率的关键。
一、分析了影响我国油田维修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1、我国油田的小修作业主要特点分析我国的油田小修作业在当前的形势下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经过对我国油田小修作业的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油田小修作业存在的主要特征包括:首先,小修作业的施工一定要牢牢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其次,油田施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工序的改变进行相应的增加处理;第三,油田的小修作业主要还是依靠专用的机器设备以及特种的车辆进行处理;第四,油田的小修作业处理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施工队伍,各个施工队伍不仅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进行团结一致的配合方可进行油田的正确操作;第五,油田小修作业的施工场地还是十分复杂的,从油田小修作业的特点方面来看,要从根本上提高油田的操作效率,就需要充分组织交叉性的作业。
从油田的实际操作角度来看,要进行相关的作业,就需要四个人协同进行轮流的交换性操作作业处理,这四个人的分工各不相同,包括通井驾驶室中的滚筒操作、将抽油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负责机器的协调工作、负责安装以及拆卸卡钳的工作、负责抽油杆的上卸等相关工作,要提升工作效率,还需要适当增加一个人进行技术问题的处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油田小修作业的一般程序分析我们在进行小修作业的过程中,涉及到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起升阶段,所谓的起升阶段就是指从油井之中把抽油杆提升到地面上的全过程,第二个是下放阶段,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正好与起升的方向相反,等到小修的作业全部完成之后,就将起升之后的抽油杆下放到相关油井之中,在这两个操作过程中,我们所从事的抽油杆抽起过程又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起升过程,也就是把大钩安装好了之后,一个人主要负责滚筒的旋转处理,另外两个人帮助第一个人在进行起吊大钩处理上挂上相应的吊卡,另外,要使用合适的速度把抽油杆起吊掉井口的正上方位置,完成之后就取下吊卡,并且把这些吊卡锁上;第二个步骤是卸下螺纹,在第一个人的协助之下,第三个人或者第四个人把螺纹卸下来,在从事这个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液压管钳来进行处理,现将液压管钳先退出来,再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让第二个人把上次的抽油杆放在其中;第三个步骤是进行下放处理,第一个人对滚筒进行操作处理,继而完成一个作业的流程[1]。
煤层气井检泵作业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煤层气井检泵作业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1441b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a.png)
煤层气井检泵作业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原因分析1.1井底设备故障:井底设备的故障可能是检泵作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井下泵泵体堵塞、电机过热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检泵作业中断或效率降低。
1.2煤层气井渗水量大:煤层气井的地质条件复杂,渗水问题普遍存在。
当井下的渗水量超过泵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出现泵无法正常抽水的情况。
1.3井筒泥浆管道堵塞:井筒泥浆管道堵塞是煤层气井检泵作业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高压泥浆通道的堵塞会导致检泵的工作压力异常,甚至完全无法抽取井下的液体。
1.4泵运转状态不佳:煤层气井检泵作业的泵运转状态不佳也会导致作业不稳定或故障。
例如,泵的进排水口堵塞、泵的转速不合理等问题都可能影响泵的工作效率。
1.5管道漏水现象:煤层气井的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导致管道漏水。
管道漏水会降低检泵的工作效率,并可能造成泵的故障。
2.治理措施2.1进行定期维护:为了确保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转,应定期对井底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这包括清理堵塞、更换老化部件等,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2加强井眼道清洗:煤层气井渗水量大时,需要通过加强井眼道的清洗,将井下的积水和堵塞物排出井外,以满足检泵的正常作业要求。
2.3实施管道清洗工作:定期对煤层气井的管道进行清洗,以防止泥浆管道的堵塞。
可以使用清洗装置对泥浆管道进行高压水冲洗,去除管道内的杂质。
2.4调整泵的工作参数:在检泵作业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泵的工作参数,以确保泵的运转状态良好。
例如,通过调整泵的转速、进排水口等参数,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2.5加强管道检修:定期对煤层气井的管道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处理管道老化、腐蚀等问题,防止管道漏水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煤层气井检泵作业的原因可以是井底设备故障、煤层气井渗水量大、井筒泥浆管道堵塞、泵运转状态不佳、管道漏水现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定期维护、加强井眼道清洗、实施管道清洗工作、调整泵的工作参数、加强管道检修等措施来进行治理。
提高机泵作业质量的标准作业管理对策
![提高机泵作业质量的标准作业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7ead5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8.png)
提高机泵作业质量的标准作业管理对策为了确保机泵作业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采取标准作业管理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提高机泵作业质量的标准作业管理对策,从设立操作规范、实施培训计划、定期检查维护以及引入先进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立操作规范1. 设立标准作业流程:确定机泵作业的标准作业流程,包括操作步骤、安全要求、质量标准等,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指导。
2. 编写操作手册:详细记录机泵的正确操作方法、常见故障排除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为作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避免操作错误和不当维护。
3. 制定安全措施:明确机泵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等,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实施培训计划1. 培训新人员:给予新员工基础培训,包括机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维护保养方法等,确保新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机泵作业的基本知识。
2.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机泵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培训等,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设备以及行业标准,不断提升作业质量。
3. 培训考核:建立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定期考核作业人员的机泵操作能力和维护保养水平,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补充培训,确保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达到要求。
三、定期检查维护1. 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制定机泵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包括定期更换零部件、润滑维护、密封检查等,避免机泵因长期使用而产生故障和性能下降。
2. 定期检查和保养记录:建立机泵的检查和保养记录,记录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以供参考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机泵的正常运行。
3. 引入预防性维护技术:引入预防性维护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系统,提前发现机泵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停机维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四、引入先进技术1. 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机泵的运行状态、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作业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提高水泵检修质量应着重注意哪些
![提高水泵检修质量应着重注意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63882e4856a561252d36f29.png)
提高泵检修质量应着重注意哪些?
1、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各类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
2、加强标准化管理,严格按规定进行检修。
在检修中,必须采用符合国标的高质量的零配件,特别是叶轮等主要部件的质量必须保证,因为叶轮表面的光洁度直接影响泵的效率,只有叶轮表面的光洁度达到标准要求,才能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3、严格检修验收制度,在维护检修中,还要做到各部件配合间隙符合要求,不合要求,一律返工,这样可以减少泵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容积损失、机械损失和水力损失,提高泵的效率。
4、泵定期检修后应及时进行技术测定,以便掌握泵运行状况,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泵工况点,保证其在高效段内运行。
5、加强泵人员管理,教育员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泵运行方案操作,确保机泵设备运行可靠。
浅谈提高水泵检修质量的有效途径
![浅谈提高水泵检修质量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db89b1ab1eb91a37f0115c97.png)
浅谈提高水泵检修质量的有效途径摘要:对水泵的故障进行分类,分析各类故障产生的原因,针对各类故障采取的检修方法。
检修的组织、管理。
关键词:分析故障原因;寻求最佳检修方案;提高水泵检修质量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以及各顶、底板等处,都会随时涌出或多或少的地下水,这些涌水在井下集中到中央水仓内,由水泵排至地面。
水泵在运转中随时间的推移,其零部件必然要产生磨损和损坏,如果水泵的运行不能满足派水需要时,就可能会造成井下的水灾事故。
因此,除了加强技术管理,合理使用,降低零部件的损耗率以延长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要不断改善和更新修理技术,使水泵的修理工艺得到提高。
一、水泵设备故障产生的基本规律众所周知,设备的技术状态总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恶化的。
由此不难理解,水泵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同时,无论哪一类故障,人们又很难预料它发生的确切时间,这样故障的发生就具有随机的性质。
各型号水泵因其制造条件、结构特点及工作性质不同将有不同的故障率。
但依据它们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却有一定的共同性,即可将故障率划分为三种类型:(1)渐减型。
它通常反映某些复杂设备在早期发生故障的情况。
这是由于设备在设计、制造、检验和装配中存在着缺陷与失误,因而设备在开始投入运行的初期有较高的故障率。
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和对出现故障的不断排除,故障率便逐渐降低,故障率同运行时间之间的关系呈渐减型趋势。
(2)恒定型。
设备在经历了早期故障期以后,开始进入恒定期。
此时各零件尚未出现功能障碍,各零件间的配合处于最佳状态,因而故障率甚低,且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对一般的机械设备来说,用恒定型故障率可以较好地描述突发性故障。
因为突发性故障在任何时候发生的机会都相等,其故障率可以看作一个常数。
同时由于突发性故障与设备的使用时间无关,即与新旧程度无关,它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因此,又把这期间出现的故障称为随机故障或偶然故障。
(3)渐增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检泵作业质量
【摘要】检泵作业是井下作业中最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施工作业类型,同时在检泵作业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
检泵作业的施工质量好与坏显而易见,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环节。
因此,如何提高检泵作业施工质量,延长检泵周期,提高检泵作业的工作效率,避免出现重复作业是我们的在维护作业中首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检泵提高质量效率
检泵作业是油田维护作业中的主要作业,因此如何提高检泵作业的施工质量,提高井下作业队伍的施工效率,是作业队在质量管理方面、生产组织方面和降本增效方面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虽说检泵作业是井下作业中最简单,技术含量最低的施工类型,但是要想将检泵作业做到无返工,一次作业成功率达100%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 影响检泵质量的因素
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人员不按质量标准进行操作,也就是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方面造成的质量问题。
其次是各类油管、抽杆、深井泵及配件等工具不合质量标准,造成的质量问题,其三是工艺、措施方案与地层情况不符合造成的质量问题。
对于检泵作业来说,造成质量事故,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还是人为因素较多。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为因素
1.1.1技术业务水平低
班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缺乏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岗位操作技能;对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和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作业知识掌握较少;对井上常用工具和入井工具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不熟练,一知半解,操作时容易出现失误,容易引起质量事故或影响施工进度。
1.1.2责任心不强
部分班组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施工设计要求施工。
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对检泵中的细节问题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
在检泵作业中,对起出的油管、油杆、工具配件等检查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检泵原因分析不全面,未能向甲方提供准确数据作为参考依据,使甲方工程技术人员制定的预防措施出现偏差。
在下泵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入井工具没有达到清洁标准,油管,抽油杆及抽油泵附有杂物,造成抽油泵固定凡尔密封不严漏失,活塞游动凡尔发生堵塞,使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1.2 工具因素
这种类型的因素所占比例较少,但严重影响检泵质量缩短油井免修期。
大部分的工具质量问题在地面上都可以发现,只有少部分难以发现,比如泄油器销钉不牢,在地面难以发现,入井后,试压时就可以将销钉打掉,影响是施工进度。
还有些油井,偏磨严重,致
使油管本体变薄,但是用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磨损油管下入井内,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会出现裂缝,造成质量事故。
1.3 工艺因素工艺设计不合理,没有对有特殊情况的井,做相应处理,导致油井生产不正常。
有些油井出砂、结蜡比较严重,但设计中却没有冲砂及洗井工序,也没有做出有效的防砂、防蜡措施。
对于油杆偏磨严重的井,没有合理的设计扶正器位置,导致油杆偏磨严重,而扶正器完好无损。
以上这些问题,都为检泵的质量埋下隐患。
2 提高检泵质量的措施
2.1 强化质量管理
2.1.1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加强对作业队人员的技能培训,对于培训内容,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有效运用并能解决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
(1)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全队人员的理论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职工培训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
对个别员工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想法和做法,采取努力细心教导的办法使其改变学习态度,最终实现人人培训合格。
(2)加强实际培训,根据每口井的施工工序,对班组人员进行具体、实际的操作培训,使班组人员了解各工况的技术要求,掌握入井工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入井要求。
让班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杜绝违章。
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采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2.1.2增强员工的责任心
采取教育与奖惩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员工的责任心,注意检泵中的细节问题。
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落实直线责任,通过工序检验记录,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细化每个岗位人员职责,并严格监督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细节,对没有严格按要求操作的人员予以追究责任,对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能认真完成的人员予以奖励。
在对其奖惩的同时,做好思想教育,树立集体荣誉感,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
2.1.3加强质量管理,落实直线责任
各班组班长要把好施工质量关,合理安排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强化班组管理。
注意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强化现场标准和验收标准。
落实各岗位职责,将责任分配到岗位,并将落实情况,做为班组考核的重要依据。
各岗位都要严格落实自己的责任,将每项工作都层层落实到位,做到“谁执行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责任要落实到人。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落实直线责任,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和成功率。
2.2 确保工具质量
加强施工前的工具检验。
对没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时间较长的工具拒绝入井。
要做好入井油管、油杆及工具的清洁工作,做到油管内外清洁无油污、无结蜡、无泥砂、无铁锈及其它脏物,并将油杆上多余油漆刮除,防止落入泵筒。
认真检查入井油管及抽油泵,确保油管无弯曲变形、无裂缝、无腐蚀、丝扣完好;确保抽油泵无弯
曲,无损坏。
2.3 完善设计方案
工艺设计是每口井施工前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准确性及合理性是保证检泵质量的首要保障。
在拿到设计后,参考作业队自己掌握的资料,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应主动联系甲方设计编写人员,根据施工井的地层情况,含蜡情况,井身结构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做好工艺设计,对一些已知特殊情况提前预防。
2.4 总结失败经验,做好技术总结
每一口二次作业井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仔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让大家得到教育,让责任人得到应有的处罚,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避免再次出现同样问题。
对常年施工的不同区块建立技术档案,统计各区块主要检泵原因。
对有地层情况复杂,施工作业困难,施工后经常出现问题的井,做好技术统计,在下次作业时能对影响施工的因素提前预防,为甲方制定措施提出合理建议。
3 结论
要做好检泵作业,最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要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要严格按质量标准去进行操作,杜绝一切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从而改变部分施工人员多年的坏习惯,促进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业质量。
作者简介
李冰,男,汉,山东聊城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水井的措施及正常投产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