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的造型方法和构成形式
装饰图案点线面及构成方法
02
在这个广告画面中,包含了点 线面三种形态,请问画面上哪 些元素属于我们这里所讲的 “点”的概念?
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虚实变化,现实生活中的点还有大小、 形状之分,不同的排列还能产生扩张感、运动感的等多种感觉。
点在图案设计既可以起到点缀的作 用,也可以作为最关键的点睛之笔, 不但可以在画面上形成丰富的层次, 更能够将抽象意义上的点表达出独 到的精神内涵。
3.面 概念:点的扩大和聚集,线的聚
集、围合或宽度增加,都能够产 生面。“面”给人的感觉是由于 面积而形成的视觉上的充实感
无数点和线的聚集,构成面,而小 的面又构成大的面
面有很强的塑造形的能力,有几何形、自然形、偶然形。
面与面还可以通过分离、相连、 相交、透叠、减缺等多种方式 产生新的面,新的视觉感受。
图案设计的构成方法 近似构成 发射构成 正负形构成 悖异构成
重复构成 渐变构成 特异构成 空间构成
一.重复构成
指单位形的反复出现,有统 一感,秩序感,但有时会显 得过分单调,在纺织品设计 等领域较为常用。
著名奢侈品品牌LV,就以其 经典不变的图案征服了世界, 而这个图案仔细一看就是一 个简单的重复构成而已。可 见重复并非代表呆板,它有 其他构成所不具备的统一感, 秩序感,有时甚至可以成为 经典的代名词。
2.近似构成
在重复构成的基础上单位 形的形状不同程度的改变, 但其形态又很相似,改变 了重复构成的单调感
3.渐变构成
单位形或者其骨骼逐渐的, 有规律的变化,能产生节奏 感和韵律感。
单位形不变,骨骼变
单位形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四.发射构成指单位形或其骨骼,围绕着一个或多个 中心,形态均匀的向四周发散或向中心 收缩,可分为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圆 式等,能产生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运动 感
2021黄梅挑花图形的形式、构成及其现代应用范文3
2021黄梅挑花图形的形式、构成及其现代应用范文 黄梅挑花艺术属民间刺绣的范畴,是广泛流传于湖北黄梅等地的一种民间工艺。
其品种繁多,题材丰富;图案布局严谨、富于变化;造型夸张、奇特而浪漫;色彩绚丽惊艳。
其图形构成规律遗传了楚文化的基因,具有浓烈的楚文化气息;其典型视觉符号及形式美法则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应用价值。
1、黄梅挑花图形的形式特征 黄梅挑花多用自织大布染成群青色后作为挑花底布,以白线或黄线挑绣出主体骨架,填绣大红、桃红、朱红、桔黄、中黄形成暖色基调,点缀粉绿、墨绿、湖蓝使整个画面暖而不燥,繁复和谐。
挑花构图一般先从底布正中心下针,然后向四方扩展延伸,多采用对称、旋转或向四面八方发射形成主体团花,再以角花配置四周。
团花是挑花图案中的主体纹样,多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几何形,图案组织时采用方中套圆或圆中套方的方法,以对称、旋转、放射状制成主体团花,力求生动活泼,完整丰满。
同时,在四周配以向心或离心的角花,有的还配上带状的连续花边。
花边,又称边花。
往往用卷涡纹、曲线、文字、几何图形进行填充;题材内容多选自“七仙女”、“八仙过海”等戏曲和民间故事,人物造形抽象、简化,显得稚拙而奇特。
归纳起来,黄梅挑花图形的形式特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图形的平面化。
二是图形的装饰性。
黄梅桃花图形强调神似重于形似点,写意重于写形,“它们不拘泥于对自然形态的模仿,而是大胆运用了想象从而创造出足以体现特殊情趣的作品”。
如“打骨牌”图案,展示了四人打骨牌的复杂场面,艺人们运用夸张、变形、平面化手法,大胆的解构重组,将画面表现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三是图形的象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图案装饰的一大特点。
黄梅挑花中“凤穿牡丹”、“喜鹊登梅”、“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众多象征性图形举不胜举。
四是图形的叙事性。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黄梅是戏曲之乡,长期的耳濡目染,艺人们在制作挑花时融进戏曲情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完整版装饰画设计课件
作业一、 装饰画风景变形 题材:校园 作业尺寸: 20X20CM
作业二、 主题创作: (自选) 1、“记忆和青春”主题装饰绘画 2、“幼儿园”主题装饰绘画 3、“农家乐”主题装饰绘画 要求对主题进行完整的分析和解构,突出创 意和个人感受。 作业尺寸: 20X20CM
3.动物图案的造型规律 常用变形手法 (1)条理修饰 (2)提炼法 (3)夸张法
(1)条理修饰
(2)提炼法
(3)夸张法
4.风景图案的创作规律 要点: (1)安排主次、虚实、聚散、层次,在整体定势定位 以后对主要形体特征、神态、动势进行夸张变形和调整, 使之形成有节奏的排列及合理的空间对比。 (2)风景图案是理想的组合,是重新安排自然,一般 不采用焦点透视表现,常用平视体、散点式和随意性透 视表现。 (3)在内容安排上也常常打破时空观念,将不同时间、 季节、不同空间的物象组织在一起。
3、 格律体构成 格律体是利用几何骨骼分割画面作为构图基础的
一种图案构图形式,通过经纬线、对角线、同心圆 等的交织组合把画面分割呈四方八位。常用形式有 米字格、九宫格分割,将纹样安排在分割的骨骼线 内,纹样—般呈对称式。这种利用米字格、九宫格 等格式创造出千差万别而又格律严谨的图案,称之 为格律体构图。在我国图案史上,汉砖、铜镜、敦 煌藻井,地毯及民间蜡染等多用此种构图形式,其 特点是左右相对,前后相随,曲直相结,宾主相应。
1、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按平移对称的法则组成的
图形,它是以—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等距 排列形成的带状纹样。向上下排列的称为纵式, 向左右排列的称为横式。还可以沿着被装饰的 边缘构成方框形,环形等边饰。二方连续纹样 有连绵不断的特点,适合于大面积装饰和大机 械成批生产。
●散点式 散点式的组织特点是它的纹样在构图中呈一个个点状,整体
图案基础第二版教学课件第三章图案的造型与设计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4)彩绘写生 彩绘写生即使用彩色的 颜料(如水彩、水粉、丙烯、 油画等)进行写生(见图313)。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3.写生步骤 图案写生的基本步骤,概括来说可分为四步: (1)素材选取 图案写生的题材丰富,包含植物、动物、人 物、风景等多个题材。在写生时首先要确定好写 生题材,然后选择图案写生的取材途径,如选择 面对表现对象写生或通过影像资料取材等(见图 3-14)。取材的对象要造型生动、姿态优美、纹 理清晰、富于表现力。
第三节 图案的分题材造型方法
2.植物题材图案的造型变化 (1)减少重叠 在植物题材图案中,不论主要与次要纹样, 都要交代清楚,如一朵朵花、一个个花苞、一 片片叶子、主枝与分枝等。如果重叠太多,互 相遮挡,就会使形象、结构混乱不清。如果必 须出现大面积重叠,可采用透叠的方式,打破 画面的沉闷,增加层次关系(见图3-29)。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二、图案的变化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应用。通过写生,吸取自然界中美的造型、美的结构、美的形式。 通过变化,则可以将物象进一步概括、提取、美化、加工,成为符合工艺制作要求的装 饰素材,用于图案设计。
图案变化是一个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写生素材进行主观的、有意 识的处理,使之成为装饰纹样。图案变化的方法很多,主要技巧如下: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2.写生方法 (1)线描写生 线描写生是使用铅笔或钢笔等进行线条 勾勒,可采用中国传统画中的白描用线法, 利用线条的转折、顿挫、粗细、曲直、浓淡 等变化,生动地记录物象的结构特征并进行 细部的刻画(见图3-10)。线描写生由于工 具携带方便,所以是写生中最常用的方法。
第二节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1)形象归类 动物虽然种类繁多、形象复杂,但可以归纳成不同类别,每一类别的动物有相似的 形体结构。例如,飞禽类动物均为卵生,它们的身体外形都是在椭圆形的基础上产生变 化,如图3-34所示;灵长类动物的外形很接近人类,能直立行走,上下肢分工,如图335所示;食草类动物形体多为直线体块,四肢细长,头部咬肌发达,如图3-36所示; 食肉类动物形体则多为弧线形,肢短爪大,头部较小,如图3-37所示。
装饰图案装饰造型的变形方法与黑白表现
七、解构法
• 解构பைடு நூலகம்类似于构成中的打散重构, 或是剪拼重组。
• 自然界中的物体经过归纳、提炼、 概括处理之后,根据主观意图,可 以将它分割移位,然后再根据一定 规律重新组合,称之为结构法。
黑白装饰图案
什么是黑白装饰图案
• 黑白装饰画,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 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得以 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
装饰图案的变形方法
装饰图案的变形方法
• 简化法
• 简化法是将自然形态的素材变为装饰 造型的基本前提。
• 删繁就简、提炼概括,在进行刻画处 理。
• 接近生活中的剪影效果。
二、添加法
• 添加法需要再简化法的基础上进行, 是在图案形象经过简化的外轮廓中 添加纹饰。
• 寓意性添加 • 联想性添加 • 肌理性添加 • 添加抽象图形
• 当然,在变化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 意形式美的法则。在造型的变化之中, 寻求肌理、色调、神态等表现手法的 统一。
五、拟人法
• 在装饰图案的表现中,拟人法大量 应用于如动物、植物等人类以外物 象的变化过程,要赋予其精神、神 态、描绘它们的表情。
• 以人类的思想感情来表现。
六、求全法
•求全法常常把违反常规的事 物组合在一起,使其具有美 好寓意。求全法表达了人们 追求圆满与完美的心里情节。
黑白装饰图案作品欣赏
大熊猫
斑马
风景黑白画
风景黑白画
人物黑白画
植物花卉黑白画
静物黑白画
黑白装饰图案表现的内容?
• 黑白装饰图案的表现内容有很多,如:人 物、风景、动物、静物、花卉等等。
黑白装饰图案的艺术特点?
• 画面主题以黑、白两种色彩为主,形体夸 张变形、简单慨括;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装饰图案的组形式、基本骨架
散点式
散点式是将一个或几个单独纹样构成独立的单位纹样 形式按上下左右反复排列,单位纹样组成是两个以上的散 点时,可以是同类也可以不是同类。跟纹样的大小、形状 和方向相同与否无关。散点式构成也有两种排列方法。 一 平排法,即将单位纹样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展开时,边与边相接的重复排列方法。 二是错排法,即将单位纹样上下左右错位排列的方法。
交叉平衡式 向背式平衡式 相对式平衡式 S形平衡式
01
04
02
03
适合纹样是指受一定外形制约的图案构成形式,这是将一个或多个纹样置于不同的外形里面,使纹样和外形轮廓完全适应,形成单独的图案纹样。其特点结构完整,灵活自然。一般分为几何形与自然形的适合。
几何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多边形等。其特点结构形式有对称(直立式)均衡式、转换式和回旋式。
对称式,也均齐式,其特点结构整齐,庄重大方,安静自如,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绝对对称即以中心线为对称轴,轴线两侧纹样是同形同量的配置,也可以以一点为中心,上下左右安排完全相同的纹样。如民间剪纸这种形式在运用时要注意处理得当,以防呆板、平庸。相对对称是指在中轴线两侧或中心点四周配置的纹样,主要部分相同,其他可稍有差异,但要保持对称感。这种对称具有形象生动,变化丰富的特点,对称式基本类型有: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交叉对称、离心对称、向心对称、向背对称和重量对称
直立式是指单独纹样以直立状进行排列
01
的一个或多个单位连续纹样,具有明显的方
02
向性,可上、可下、可上下颠倒交错直立。
装饰图案形式法则
•18
•19
七 比例与对照(尺度)
比例: 比例是一个数学概念,通常是指同一物体放大
或缩小后的数量关系,也常指事物整体与局部、局 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
装饰图案中比例关系的表现形式有接近写实的 比例,也有脱离自然比例限制的情况。并且在图案 中此种情况运用的更为普遍。
•20
对照(尺度): 即相互参照,具有衡量的含义。 不同的画面中各造型之间的比例关系、
一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也称多样与统一,它是一切事
物的的变化规律,也是装饰图案的总则。 变化: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差异。 统一: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1
变化与统一主要表现在造型、构图、 色彩以及处理手法等方面。 1、造型
•2
2、构图
•3
3、色彩
•4
二 对称与均衡
对称: 指假设的一条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
•15
•16
六 节奏与韵律
节奏: 指艺术中有规律地出现的音或形、色的连续交替的现象。
形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运动过程; 另一个是运动过程的强弱交替变化。
装饰图案中的节奏感表现在造型及色彩的有规律的、连 续不断的交替和重复。交替和重复即产生节奏感。 韵律:
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 变化间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 规律变化,就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
•6
上下左右 对称 转换对称 旋转对称
•7
•8
均衡
•9
三 条理与反复
条理: 即对事物有规律的组织与安排。 条理的
运用使图案变化有序、错落有致、整齐美观。 反复:
是指相同相近的形象或单元以某种形式有 规律地重复排列,给人以单纯、整齐的美感。
图案的造型方法
图案的造型方法一、教材分析:图案装饰造型方法也就是图案的变化方法。
图案与一般绘画的区别就在于图案是在一般整个基础图案单元中显得较为重要。
图案的装饰造型方法有很多种:夸张法、省略法、添加法、分解法、几何化法、适合法等,本节课主要介绍四种方法。
省略法:删繁就简,省略掉繁琐的细节,保留它必不可少的部分,突出整体特征和个性,有的只勾轮廓线;有的作影绘或留出里面的结构线。
夸张法:对物象的外形、神态、习性实行适度的夸大、强调、突出,如将圆形物体画得更圆,长形物体画得更长。
添加法:一种综合手法,往往是在简化了的主体上,再添加相适合的纹饰,使其更加丰富、更加理想,包括纯装饰添加和深化意义添加。
分解法:是使用形与形之间的相互叠合或是使用点、线、面对图案形象实行分割,画面黑白对比明显,装饰性强,富有现代感。
这几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本堂课可结合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或讨论法实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的:1、感受图案的艺术美,懂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初步了解图案装饰造型的四种方法。
3、学会用添加或夸张的方法设计鱼的图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图案装饰造型的方法:省略、夸张、添加、分解。
2、欣赏、分析图案的艺术美。
3、设计中点、线、面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自制范画若干。
五、作业要求:1、每人设计2~3种不同的鱼的外形轮廓。
2、用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对鱼实行添加、装饰。
本堂课只要求用铅笔造型,鱼的外形必须与书上图例不同,用单色表现。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拿起粉笔,随手很快地画出一个人头侧面像,提问这是什么?生:人,侧面像。
师:取出几幅装饰变形的人物侧面头像范画,贴在头像旁边,问:这些又是什么?生:也是人像。
将两种不同的画实行对比,师提问:这些画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的人的侧面头像比较写实,属于绘画,而这些贴在黑板上的画经过了艺术加工,属于图案。
提问:这些图案是如何加工变化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图案的造型方法。
烹饪图案的平面构成
1、散点式
• 由一个或多个完整而独立的单位纹样,依次等距
离进行分散式的点状排列,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开 来,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物或连接线。
2、直立式
• 有明确的方向性,可垂直向上或向下,也可以上
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在烹饪中的运用在烹饪中的运用以一个单独纹样往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延伸的图案烹饪中常以瓜果雕花菜叶菜梗鱼虾禽蛋红枣葡萄等作为单独纹样进行重复排列由一个或多个完整而独立的单位纹样依次等距离进行分散式的点状排列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开来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物或连接线
烹饪图案的平面构成
---单独纹样 ---连续纹样
5、折线式
• 单位纹样之间以折线状转折作连接,直线形成的
各种折线边角明显,刚劲有力,跳动活泼。
6、一整二破式
• 中心位置有一个完整形,上下或者左右各有一个
半破形。以此组合为单元体排列。
6、一立一倒式
• 将两个单元纹样一上一下,一个直立一倒
立,上正下反或下正上反地交错排列组成 单位纹样后重复连续进行排列。
二、连续纹样
• 连续纹样就是以单个菜肴食品元素作重复排列, 成为无限反复的图案,也可以和其他中心图案相 组合。 • 分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 烹饪中冷热菜的围边,面点西餐中的围花都常用 此纹样,也是生活中最简单易操作的一种食品图 案。
1.二方连续纹样 在烹饪中的运用
• 在一定的形(方,圆,椭圆,三角,多边 等)内配置纹样,使纹样和形的外轮廓相 吻合。 • 在筵席中,菜肴的外形都会与盛装的器具 的外轮廓相吻合。一般以圆和椭圆为主。
3.角隅纹样在烹饪中的运用
图案构成的组织纹样连续纹样装饰构图
一、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 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 称花边纹样。设计时要仔细推敲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 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 筑、书籍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
[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几何连缀式四方连续纹样
3、重叠式四方连续纹样
重叠式四方连续纹样是两种不同的纹样重叠应用在单位纹样中的一种形式。 一般把这两纹样分别称为“浮纹”和“地纹”。应用时要注意以表现浮纹为 主,地纹尽量简洁以免层次不明、杂乱无章。
(1) 同形重叠
又称影纹重叠,通常是散点与该散点的影子重叠排列,为了取得良好的影子 变幻效果,浮纹与地纹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不完全一致。
图案与色彩11图案的创作手法
1、简化
简化是对对象的高度概括,去除无关紧要的 次要部分,使图案纹饰趋于条理化,规律化 。图案在简化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抓住对象 的基本特征,将其外形轮廓删繁就简,强调 对象的最主要特征。二是各种物象起伏,明 暗层次的简化,使原本立体的物象平面化。
2、夸张
重点突出客观事物中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使形象更生动、更具感染力。如动物写生中 夸张大象的鼻子.松鼠的尾巴、狮子的鬃毛 及威猛的神情等。在设计中使用夸张方法抓 住形象的形态特征和神态特征,可使变化后 的形象更生动,更富个性。
图案与色彩
2015年3月
图案的创作方法
一、图案的艺术特征
• 图案是根据创造者的感受采取夸张、变 化、象征、寓意等抽象的艺术语言,遵 循一定的形式法则、与一定的用途和工 艺制作的限定性相结合的设计。追求形 式美(程式化),而非自然的再现。
1、变形换色
• 改变自然物象的原来面貌,强调主观感受,突出特征,按照工艺特点进行典型化、 抽象化。
3、添加
在形象组合中加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形象,发挥想象力,将相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图案 形象寓意丰富、情趣盎然。
求全
在自然界中,有些形象不可能全部暴露出来,但是为了去那面反映这一形象, 把未露部分完整地画出来。给人以整体认识的造型手法。
如:民间年画中的荷花,莲蓬,莲藕组成一个画面,象征喜庆吉祥。
• 组合
• 把不同生长规律,不同季节的形象组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几何各自优美的特征, 产生新意,从而提高图案的造型和想象力。
• 如:民间图案中的花中套花,叶中套花等。山东,山西,陕西的民间剪纸艺术及 采用手法。
4、条理
是将构成元素依据形式美法则进行归纳 。整合、求同,加强秩序感,获取色彩 、形态、风格趋同的处理方法。它能使 图案纹样秩序性的特征增强。
图案的组织构成、单独纹样、适合纹样
旋转式适合纹样
多层式适合纹样
从组织类型应用上看,适合纹样一般 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填充纹样
填充纹样是指用一个或数个不同的形象填 满一定的外轮廓,其形象自然地随外形而 变,亦可稍稍突出边线。常用于建筑、园 艺、陶瓷、服饰、商标、标志等上面。填 充文样图案单纯明确、优美完整,但要注 意空间分隔得体及整体的平衡感。
一)对称式
又称均齐式。它的特点是以假设的中心轴或 中心点为依据,使纹样左右、上下对翻或四 周等翻。图案结构严谨丰满、工整规则。再 细分又可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组织 形式。
1、绝对对称 是指纹样关于对称轴或对称点形状、色彩 完全相同,等形等量的组织形式。具有条 理、平静、严肃、稳定的风格,力量感较 强。按对称角度的不同,一般有左右对称、 上下对称、旋转对称三种形式。按基本型 的组织动势又可分为独立式、相对式、相 背式、交叉式、向心式、离心式和结合式 等形式。
图案的组织构成 (单独纹样、适合 纹样)
一、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 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这种纹 样的组织与周围其他纹样无直接联系,但要 注意外形完整、结构严谨,避免松散零乱。 单独纹样可以单独用作装饰,也可用作适台 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作为图案的最 基本形式,单独纹样从布局上分为对称式和 均衡式两种形式。
几何形适合纹样
自然形适合纹样
人造形适合纹样
从内部布局上看,适合纹样与单独纹样类似, 也分对称和均衡两种形式,但骨式更丰富。 有立式、辐射式(离心式、向心式、结合式) 、 旋转式(同形、太极形)和多层式等。
立式适合纹样
讲义-民俗服饰图案创作手法
民俗服饰图案创作手法一、民俗服饰与装饰纹样的造型方式服饰图案的造型设计,是将自然界中提取的客观素材经过一系列的艺术方法设计和制作出人为图案的过程。
少数民族妇女制作服饰图案时,不会照本宣科地将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完完全全地表现到服饰上,更何况自然现象如风、雷的形态难以捉摸,她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感官表达出其虚幻的形象。
因此,服饰图案的造型不都是写实的,更多的是经过夸张、变形等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写意型的装饰性图案。
一般造型方法有写实手法、夸张变形手法、象征手法等。
1、写实手法写实手法,顾名思义就是创作出的图案比较接近真实的形象的一种方法。
目前写实手法一般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的:一种是实物实景为写生对象或者临摹照片的方法,用此来进行写实手法的表现;另一种是在自然物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简单的变化,完成写实手法的运用。
例如,太阳向四周发射光芒,这种现象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苗族妇女在圆圈四周长短不一的线条描绘出太阳光富有层次感,通过简单必要的艺术加工将太阳的光芒描绘的淋漓尽致;又如,狗的牙齿并非呈平面状,但哈尼族妇女简单的锐角三角形将犬齿的形象定格在二维空间中,实际上也是一种写实手法的运用。
随着制作工艺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写实图案的运用和需求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对人们回归自然的也理和对真实感的追求是极大的满足和宽慰。
但这种方法并不是纯粹的生搬硬套,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真实表现,创作者在运用过程中受到主观意向的影响,对模拟的物象进行提取、概括,保留适合、美的一面,舍弃重复、不理想的一面,从而创作出更加自然、亲切的图案形象。
就算是写实手法的第一种形式,也不是写生、临摹物的直接复制,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的具有装饰性的图案(图1、2)。
例如,彝族男子上衣背后所绣的龟纹样,龟被绣成了六条腿。
这当然不是她们没有生活体会而出现的错误,而用增加龟的腿着重刻画龟的形象,不仅表达了彝人对龟的喜爱和敬仰,更体现出了人们希望龟庇佑人们、保护人们的强烈愿望。
图案设计的方法,流程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创新点
图案设计的方法,流程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创新点
一、以形式为主的表现方法
⒈黑、白构成法
此法通常是指在装饰图案的设计中运用平面构成的造型因素来表现的方法,有以黑白色块转换的形式.有以线为主的形式,有以点为主的表现形式等。
总之是利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使图案更丰富、更具形式美感和现代气息。
2.色彩透叠法
这种表现方法会使画面丰富而梦幻、浪漫而传奇。
二、以技法为主的表现方法
1.平涂法
此法是运用水粉色均匀地涂在纹样的形象上.使形象整洁、单纯、直观、醒目,是最为常用的表现方法。
2.晕染法
此法又称渲染法.主要用来描绘图案形象明暗、冷暖或纯灰层次中间的,它能使画面柔和、滋润。
3.退晕法
把物象的深浅变化分出若干个明显的色阶,山内到外不断变化,其色阶的变化可以是明度色阶,也可以是色相变化。
4.接染法
接染法是种颜色有深浅、浓淡变化的画法,类似工笔工笔重彩中的接染法,方法是在需要着色的部位两边,用两枝蘸有不同颜色的毛笔从两边向中间涂色相接,使两种未干的颜色相互渗化,自然衔接。
装饰图案的组成形式和造型方法
装饰画中的影绘法, 之所以能用简化、 概括的形式来表现 事物, 是因为黑影和白底的反差更易突出主题, 引起视觉注 意。 黑影除对轮廓作了某些交待外, 同时又遮掩细节部于黑暗中, 这种 对比的效果具有其他表现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魅力。
人物图案的变形方法:
在人物的动态表现上常用影绘法,即对人体结构的内部简化,强调 形象的外轮廓特征。
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散点式
二方连续直立式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2.四方连续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 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
特点:用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无限重复 运动. 构图形式: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综合纹样.
散点式四方连续
散点式四方连续
连缀式四方连续
五、拟人法
· 在装饰图案的表现中,拟人法大量应用于如 动物、植物等人类以外物象的变化过程,要 赋予其精神、神态、描绘它们的表情。
· 以人类的思想感情来表现。
六、求全法
·求全法常常把违反常规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使其具有美好寓意。
·求全法表达了人们追求圆满与完美的心里情 节。
七、解构法
左右对称、转换对称和旋转对称。
• 放射对称 • 上下对称 • 中轴对称
• 左右对称
• 相对对称:是指在绝对对称的结构中有少部分形状或者色 彩出现不对称现象。
• 形与量的相对对称
• 纹饰的相对对称
均衡式(平衡式): 特点是它不受对称轴或对称点的限 制,结构较自由,但要注意保持画面重心平稳。
c
二、适合纹样
·解构法类似于构成中的打散重构,或是剪 拼重组。
·自然界中的物体经过归纳、提炼、概括处 理之后,根据主观意图,可以将它分割移 位,然后再根据一定规律重新组合,称之 为结构法。
装饰图案的变化造型和表现技法
3.变形法: 对造型对象的局部或某点进行强化 或扭曲,包括放大、缩小、夸张。
4.抽象法: 用点、线、面的几何形去提炼对象。
5.解构法: 是支解造型对象后重组另外的新造 型。
5.解构法: 是支解造型对象后重组另外的新造 型。
三、装饰画的造型方法
6.象征法: 是以某种形象表现相似或相近 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或某种形状或某种颜 色代表某一含义。
四、装饰的表现技法
点、线、面
黑、白、灰
四、装饰的表现技法
点、线、面
四、装饰的表现技法
点、线、面四、装饰的表现技法来自、线、面四、装饰的表现技法
黑、白、灰
练习
作业名:花与叶的变形。 运用不同的造型方法和表现技法做变形 练习各3幅(方法自选)灵活应用黑白 灰,点线面。
规格:8开素描纸,颜料上色黑白稿, 横构图。
二、变化的表现形式
三、装饰画的造型方法
1.简化法: 去繁就简,提炼概括,做好减 法,把十变一。
a.把对象的整体或局部概括为几何形 b.把对象用线描构成的方法做块面处理 c.把对象的外形整体概括,内部提炼,只
保留主要部分
1.简化法:
三、装饰画的造型方法
2.添加法: 做好加法,把一变十。 a.添加相关资料 b.添加相异资料
二、变化的表现形式
二、变化的表现形式
写实变化(具象):以尽量保持原物象 的外形特征为前提,突出物象精神特征。
写意变化(抽象):在加工变化中借助 自由变化或几何形在充分发挥想象力创 造力的基础上反映主观意识上对事物的 认识。形象更简练概括更理想化。
写实与写意都是对自然物象加工变化的 产物,区别是取舍和抽象的程度不同。
7.求全法: 追求画面形态完整,不受时空 限制,集中表现美好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衡式
• 平衡式适合纹样在构 成上是根据力和量的 均衡作用,使纹样取 势平衡和稳定。
(2)均齐式
• 均齐式适合纹样结构 较为严谨整齐,纹样 布局一般采取左右、 上下、多面对称格式
• 均齐式适合纹样的格 式概括起来可分为直 立式、辐射式、回旋 式和多层式四种。
二、连续图案
• 1、二方连续: • 用一个或一组单位
纹样向上下或向左 右两个方向作反复 循环,连续而成的 图案,称之为二方 连续。
二方连续
• ① 散点式。 • ② 直立式 • ③ 波线式 • ④ 折线式
二方连续
二、连续图案
• 2.四方连续 • 四方连续是由一个
或一组纹样作为基 本单位,向上下左 右四方反复循环连 续而成的。
第二章 图案的造型方法 和构成形式
教学目的:
本章的重点是图案的造 型方法及构成形式,要 求通过学习掌握几种常 用的造型手法,并能进 行不同构成形式的图案 设计
第一节 图案的造型方法
• 一、写实手法: • 写实手法是指图案形
象接近自然形态,比 较真实、客观地反映 原形。
二、夸张变形手法
(一)简化 1、剪影法 剪影法是简化其内部,强化 轮廓的一种手法。 2、几何化法 运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点、 线、面的造型元素,对具体 物象加以简化,抽取富于表 现特征的因素,形成极为简 练、概括的形象。
• 结构决定了图案的基 本样式,纹样及其处 理只不过是结构的美 化。
二、图案的构成形式
• 图案构成法,是研究 纹样的组织变化及其 骨骼构成的形式和方 法。
• 图案构成的形式是根 据题材的特点和各种 具体内容而定的。
二、图案的构成形式
• 规则形式:一般是指 用同种形状组成相互 对称的均齐格式。这 类图案的构成形式具 有整齐、端正的特点, 因此称它为规则图案。
二、夸张变形手法
• 1、简化添加法 • 通过对某一素材进行简化和
概括,突出素材的结构和突 出典型的特点,同时根据想 象增加一些其他元素,这种 方法既能表现原有素材的特 征,又能有所创新。 • 2、巧合式 • 一般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物体如动物,运用重叠和借 用的方法巧妙结合起来。
二、夸张变形手法
• 应用最多的有棉布 丝绸等印花、织花 图案
四方连续
• (1)散点式 • (2)几何加花式
(3)缠枝式 • (4)开刀法式:
四方连续
四方连续
谢谢观看! 2020
• 3、组合手法 • 组合手法是运用两个或
两个以上经过夸张变形 的图案形象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即一种更新颖更美观的 形象。 • 4、分解组合 • 所谓分解组合就是将某 一素材的外形和内部结 构分解后,重新组合成 新的图案形象。
第二节 图案的构成形式
• 一、图案的结构
• 图案的结构即图案赖 以生存的骨骼
(2)均齐式
• 3、角隅纹样
• 角隅纹样是装饰角平 面的一种纹样,一般 也称为角花。
• 4、填充纹样
• 所谓填充纹样,即把 资料(纹样)的局部 有选择地填入一定形 状的空间之中
• 5、边缘纹样
• 是一种适合于外形周 边的装饰纹样。它随 着外形轮廓而变,这 种纹样对圆形边、方 形边以及其各种边形 均能适应。
二、夸张变形手法
(二)添加式 • 1、接近联想添加 • 2、类比联想添加 • 3、对比联想添加 • 4、纯粹的点、线、
面形式美的效果添加
二、夸张变形手法
(三)综合式
• 综合式是将多种不同 的动物或花卉结合起 来,形成一个有机的 结合体,形成一个新 的形象。
• 龙是根据多种兽类和 爬行动物的局部特征 结合起来的
• 不规则形式:采取异 形、异色、异量、自 由配置的格式。这类 图案的构成形式具有 灵活多独立纹样 • 即纹样本身在组织构成
及艺术效果上都具有不 同程度的独立性和完整 性。
• 2.适合纹样:所谓 适合纹样,即将纹样 的组织较完整地安置 在一定的外轮廓之中, 因此它在构成上具有 一定程度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