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3)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章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现实生活中你有可能用到 这样小的吸管、杯子、冰 盒吗?我是没有体味过。
但海报卖的也不是这些东 西,而是MINI罐装百事可 乐。
如果直接拿正常百事罐 装和MINI装对比,很难把 MINI的手感表达出来,那 么我们就加上些夸张,把 常态的吸管、杯子、冰盒 都变的如拇指般大小,再 想想童话故事里可爱的拇 指姑娘,这样的百事还不 马上掏钱搞定。 关公PK 秦琼这么夸张的段子,你 还不竖起耳朵来听听吗?
平衡
根据图象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 来判断视觉的平衡。在面上常以中轴线、中心线、中心点 保持形量关系的平衡。
平衡
平衡
对称和平衡的基本形式
(1)反射:相同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上的对应排列。 (2)移动:在总体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局部变动位置,移
动的位置要适度,要注意保持平衡关系。 (3)回转:在反射或移动的基础上,将基本形进行一定角
一、对比与调和
•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对比),调和 是在差异中趋向同(一致),对比是把鲜明对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在 鲜明对比中看到变化,感到醒目、活跃、振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在同一场景中出现了强烈对比的色彩,使画面更加跳跃生动; 调和是把近似的东西并列,使人在微笑的变化中看到统一,感到融合协调, 如传统建筑中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天空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很协调, 使整体更显沉稳雅致。
和谐
• (1)同种元素的组合。

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
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2)类似元素的组合。

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
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

形式美规律及法则

形式美规律及法则
secaigoucheng
二、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在造型艺术中, 在造型艺术中,形体的大小 比例, 比例,起伏变化以及色彩的 冷暖、明暗、浓淡、强弱、 冷暖、明暗、浓淡、强弱、 调子的虚实, 调子的虚实,都能构成不同 的节奏和韵律。 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是建立在重复基础上空 间连续的分段运动形式, 间连续的分段运动形式, 并由此表现出形与色的组 织规律性。 织规律性。它是构成美的 基本形式之一, 基本形式之一,从配色角 度来看, 度来看,节奏的规律形式 可分为重复节奏和渐变节 奏两种基本类型。 奏两种基本类型。
• 近似 •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 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 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 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二 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则
一、色彩的均衡 二、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三、色彩的单纯化 四、色彩的主次 五、色彩的呼应 六、色彩的点缀 七、色彩的互补
secaigoucheng
五、色彩的呼应
色彩的呼应在色彩设计中 表现为各种颜色不应孤立 地出现在画面的某一方, 地出现在画面的某一方, 而应在与它相对应的一方 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配以同种色或同类色构成 呼应关系。 呼应关系。色彩的呼应有 两种基本形式:局部呼应 两种基本形式: 和整体呼应。 和整体呼应。
secaigoucheng
secaigoucheng

业:运用色彩形式美有关理论知识制作色彩构成作品 1、将色彩手绘于透明玻璃杯上 2、色彩搭配体现色彩的形式美法则 3、做工精细 4、作品可系列化(3个以上)
形式美的规律及法则
威海职业学院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 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 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 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 旋转、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 浅、浓淡等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 统一: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者对画面整体美感进行调 整和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在此,我们要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统一不 是对二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多种要素机械而类似的重复,而是指多种 相异的视觉要素间的和谐相构。统一原理在设计构成中的美学意义主 要表现在对设计整体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现在对那些复杂、富有变 化的状态所构成的有秩序的组合之中。 •

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

常见的韵律的种类: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2.交叉韵律 3.渐变韵律 4.自由韵律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某一种形状、色 彩、纹饰有规则的单调 出现,叫做重复韵律,正 如这个陶瓷花瓶的花纹 有规则的重复出现一样. 显示出一种有规则的韵 律感.这些陶瓷纹饰就具 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瓷花瓶
2.交叉韵律
节奏和韵律
这个梯田的形状 按一定规律变换方向, 相间重复,就形成了 交叉韵律.因为这种 韵律形成的视觉效果, 高地变化,形似波动, 所以又称起伏韵律, 富有动感.
梯田
3.渐变韵律
根据渐变 趋势可分为递增 韵律和递减韵律, 及构成学常谈的 渐层,这种韵律 极富感染力.这 组编钟就是从小 钟到大钟的一个 渐变.一样看上 去让人产生一种 视觉美.
节奏和韵律
一套编钟
4.自由韵律
书法"寿"
节奏和韵律
自由韵律 是没有重复单元 的,但是从中还 是可以找到一种 内在的韵律感. 正如这幅书法中 的“神韵”就是 自由韵律的表现.
感谢您的关注
2011.4.22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变化与统一
统一的作用:
变化与统一
(1) 增加形体的条理性,体现出秩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2) 治乱、治杂 ——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3)过分的统一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的视觉张力。 —— 统一需要有变化
统一的依据:造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变化

变化是一种艺术与
设计的创作方法,使其生命力
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国家 商业银行大楼(SOM设计事 务所)
变化与统一
这是两款 星座手表,形 状虽然一致, 但是线条和 颜色是存在 变化的.这是 在统一的前 提下求变化, 改变产品的 造型.

图 案 设 计 3、3

图 案 设 计 3、3

详案图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一个普通的原则。

它反映着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则。

变化与统一的法则,变化的一方总是复杂一些,多样一些;统一的一方总是单纯一些,协调一些。

因此一件作品要求统一,就必须要使主调占优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中经常在线、形、色彩等表现上使用反复的手法。

有规律的反复或是无规律的反复,都可以求得作品的统一。

另外,渐变的手法可使作品纹样产生有节奏而统一的美感。

变化与统一,在图案构成上虽有矛盾,但它们又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设计时必须处理好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要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则必须使局部变化服从整体,也就是“乱中求整”“平中求奇”。

统一与变化相辅相成,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以达到变化与统一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既优美又生动。

二、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也是图案中求得重心稳定的两种结构形式。

对称式同形同量的组合,以中心线划分,上下或左右相同,如人体的眼、耳、手、足;蝴蝶、鸟类的双翼;雪花;植物对生的叶子、轮生的花瓣;车轮、盆、盘等等。

中国的建筑如北京的十大建筑天安门,西安的钟楼、鼓楼等都是一种对称的形式。

对称是有节奏的美,包含人工后得意匠美。

对称的图案规律性强,有统一感,使人看了能产生庄严、整齐的美感。

对称在家具,室内装饰,抽纱,刺绣,地毯,编织,印染等工艺品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形式有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斜角对称、多面对称、多角对称等。

均衡是异形同量的组合,是以中心线或中心点保持力量的平衡。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多,人体的运动,鸟类的飞翔,走兽的奔驰以及行云流水等,都属于平衡状态。

人们用右手提一桶水,身体一定要向左倾,左臂向外伸开,身体才能保持均衡。

在图案设计中,画面上的形状有多有少,有大有小,而重心却又很稳定,这种结构生动,安排巧妙的画面,都是属于均衡的例子。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教案首页课序:3 (2学时)课题: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目的要求:(1)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2)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3)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4)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5)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安定与比例(6)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渐变与突变(7)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统觉与错觉教学内容:任何造型艺术都有共同的美的规律和自身美的法则。

装饰图案它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不是自然的真实再现,它既有与其他绘画形式一致的追求,还注重形式的美、外在的美、强调形式的表现,为了深入学习这们课,使我们能够创作出更加动人,完美的图案,有必要研究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重点难点:重点:图案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平衡,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

难点:图案动感与静感,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对照。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和范画说明复习提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的图案特征作业题目:临摹唐代图案作品,体会它的时代特征预习内容:图案美的法则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一件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不但要有深刻而生动的内容,而且要具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进行图案设计必须运用的重要法则。

因此,研究探讨图案的形式规律是很必要的。

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关于图案艺术的形式法则和规律。

这些法则和规律是表现图案内容的方法,是图案完美形式的一些共同原则。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反映在图案上的法则也是在不断的丰富。

因此,我们在图案创作的艺术实践中,应结合图案的实用要求和具体内容,结合不同材料和制作条件,去学习和运用这些法则,并使其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一个普通的原则。

它反映着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则。

例如一套设计成功的茶具或餐具,图形不一,大小不一,为什么我们感到它的形象有变化而又协调,让人看起来就知道是一套呢?这就是设计者很好地运用了变化与统一的法则的结果。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总体上说,图案的基本法则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协调,是对立统一辨证法在艺术创造上的应用。

1、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相异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的显著对比的效果。

如构图中的宾与主,虚与实;位置的上与下、前与后;形的大与小、方与圆;数量的多与少、繁与简;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质地的粗与细、软与硬等等。

变化富于动感。

图案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变化,给人以生动活泼,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感觉。

但是,当其处理不当则易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图案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的讲即是通过图案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形、色、质等构成因素,将图案各变化的局部,组织整体的有机联系叫统一。

统一富有静感。

图案的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统一,给人以调和安定,庄重严肃,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一,也易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任何完美的图案都具有变化与统一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只是在不同的图案中,变化与统一的主次不同。

以变化为主要倾向,则通过某些同一或近似的因素,在丰富多样中求得统一。

以统一为主要倾向,则通过某些相异或对比的因素,在单纯谐调中求得变化。

2、条理与反复条理是指复杂纷纭的自然物象的构成因素,经过概括,归纳,使之规律化,秩序化,呈现出一种整齐美。

反复是指同一形象因素的重复或有规律的连续排列,从而产生富于统一感的节奏美。

条理与反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

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如蝴蝶的色彩,木质的年轮,树叶的形状,葵花的花籽等等,呈现着各自不同的条理因素,也是进行条理的概括与归纳的依据。

又如建筑的窗格、门柱,织物的编织纹理,动物的行走奔跑,花朵的花瓣排列等等,无不呈现重复的结构。

条理与反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条理之中包含着反复的因素,反复则无一不体现着条理,离开了条理与反复,图案的造型和组织将成为不可能。

因此,条理与反复是图案组织的主要原则。

形式美,基本形,图与底,骨骼

形式美,基本形,图与底,骨骼

(3)覆叠 面与面靠近时,接触更近一步,一个或一些形象覆盖于另一个或另一些形象之上, 产生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的空间关系
(4)差叠 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形象,其他不交叠部分消失
(5)透叠 面与面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效果觉,形象前后之分并不明显
(6)联合 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形象。联合的形象常处 于同一空间平面,而其色彩与肌理必须保持一致
图底反转的共用构成形式按其特征可以分类为: 共线共用形、共面共用形、完全共用形
69
图与底的构成
共线共用形 概念:共线共用形是以边缘轮廓线的共用为特征,两形缺一不可、严密契 合,是一种黑白正负形,轮廓线的共用时构成图底反转的基础。
《昼与夜》
埃舍尔(荷兰)
《两个不同性别的腿》
70
图与底的构成
共面共用形 概念:共面共用形的特点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共用部分空间,是图形 的局部共用。我国的传统图形中这种形式很多。
调和 定义: 是指差异明显强烈的视觉造型因素经过调整而达到整体上的 协调和统一。 作用:协调秩序、强调统一、完整。 形式:类似调和 渐变调和 同一调和
处于对比中的形、色、质,认为的改变其中一种要素而产生 重复、近似所形成的调和。
处于对比中的形、色、质,通过其中某要素有秩序地逐渐变 化而产生的渐变所形成的调和。
63
图与底的构成
异质同构原理
《贝多芬第形为基本形态, 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 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 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 远的意义。 《1945年的胜利》
64
图与底的构成
41
42
单形的群化原则构成

美术教案第7课图案之美(5篇可选)[修改版]

美术教案第7课图案之美(5篇可选)[修改版]

第一篇:美术教案第7课图案之美图案之美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

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

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一、教学路径1. 欣赏——欣赏装饰图案的美,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

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赏析不同类型的图案。

如: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

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如:传统风格,民间风格,现代风格等等。

2. 学习——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

3. 体验——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做1~2个图形练习。

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体验其过程。

4. 创作——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二、课时建议本课课时建议为一课时。

通过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分类、形式法则的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定某一设计主题,进行装饰图案的设计和应用实践,并进行集体讨论、展示交流。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技能目标: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装饰图案。

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简论图案中的形式美法则刘婷(西安市艺术学校陕西西安710048)【摘要】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而形成的法则,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

包括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

这些法则运用得当,则会使图案取得完美的装饰效果。

【关键词】图案;形式;形式美法则图案是一门装饰性、规律性极强的艺术,注重外在形式的美,这种规律性与形式美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它是我们表现不同图案内容,取得完美装饰效果的共同原则。

艺术的形式与形式美问题,在图案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式和内容是一个整体,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依赖形式得到表现,形式在内容的前提下存在,形式美法则即是图案的构成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而形成。

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有变化统一、对称均衡、比例权衡、节奏韵律。

总体上说,图案的基本法则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协调,是对立统一辨证法在艺术创造上的应用。

一、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相异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的显著对比的效果。

如构图中的宾与主,虚与实;位置的上与下、前与后;形的大与小、方与圆;数量的多与少、繁与简;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质地的粗与细、软与硬等等。

变化富于动感。

图案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变化,给人以生动活泼,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感觉。

但是,当其处理不当则易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图案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的讲即是通过图案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形、色、质等构成因素,将图案各变化的局部,组织整体的有机联系叫统一。

统一富有静感。

图案的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统一,给人以调和安定,庄重严肃,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一,也易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自由分割
No Image
No Image
▪ 变化与统一
▪ 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二、对称与均衡
▪ 对称: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
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 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 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严”的感觉, 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
大小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落差。人们的视线很容易的先被大 的物体吸引,或是密集的物体的吸引。某种程度上,密集的物体 等同于大的物体。
视觉落差会产生动态,也就是说,你先看到画面中的大物体 后,视线才转移到其他位置。大的物体就是画面的重心了。排版 时,要十分注意“大”物体直接的关系,以及“大”与“小”的 关系。
▪ 均衡是心理上的平衡感,是一种心理体验。
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
在版面构 成中,节奏和 韵律指的是同 一图案在一定 的变化规律中, 重复出现所产 生的运动感。 由于节奏和韵 律有一定的秩 序美感,所以 在生活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
▪ 节奏:
即音乐的时间 艺术用语,是音乐 中音响节拍轻重缓 急的变化和规律性 的重复。
像对称、线错位对称)

点相对对称(类似扩大对称、类似旋转对称)
▪ 非形式感觉对称 ▪ 形式上不对称,但构成元素和规律给人以平衡对称的感觉。
▪ 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 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 习惯和审美观念。
四、比例与分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3)
三、条理与反复
叶片的反复
斑马条纹的反复
自然界中存在反复的图案有哪些?
• 条理 条理是对事物有规律、有 秩序的组织和安排,是使 物象单纯化、统一化的重 要手段。
花叶的条理化处理
鱼纹的条理化处理
• 反复是将相同的形象或单பைடு நூலகம் 纹样以某种形式规律往返重 复排列,形成整齐、单纯、 富于节奏的美感。
• 条理与反复是图案特有的一种组 织形式,在图案构成中它们往往 是相互涵盖,不可分割,条理中 含有反复的因素,反复更体现了 种条理。
作业:
• 条理与反复的含义? • 条理与反复的关系? • 临摹图
P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