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_写在_文化哲学_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_专栏开办10周年之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11月第32卷 第6期

求是学刊

SEEKI NG TRUTH

N ov.,2005

V ol.32 N o.6

□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

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写在“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

专栏开办10周年之际

本刊编辑部

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衣俊卿教授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6本书,其中,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提供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框架;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范式解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和图式的一种尝试;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和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批判分支理论的构建;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是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角度对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及其社会历史所作的文化哲学批判;李小娟的《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则记录了世纪之交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形成轨迹。

从衣俊卿博士1989年在《哲学动态》上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一文,到人民出版社“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已经走过了15年探索历程。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尽管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还带有初创的痕迹和局限性,但是,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的探索历程还是获得了很多值得珍视的学术成绩。

其一,这是哲学理性摆脱思辨的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哲学范式转变的自觉探索,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文化哲学理论。尽管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是以20世纪各种生活世界理论为背景和重要理论资源的,但是,无论是范畴体系还是价值定位,无论是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还是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都清晰地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和独创性的意识。

其二,围绕着日常生活批判的主题,形成了一个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即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这支比较年轻的学术队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相结合的文化哲学理论等方面自觉地开展文化哲学研究。

其三,围绕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建构,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哲学学术专栏。《求是学刊》从1995年开始设立不定期学术专栏“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组织学术界就日常生活批判开展专门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研究,主张“走向文化哲学的深层研究”,为推动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迄今为止,先后有40多位中青年学者参与了这一学术专栏的讨论。《求是学刊》“文化哲学研究”专栏于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今天,日常生活批判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文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也开始成为重要的和自觉的

5

研究范式。

值此《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学术专栏开办1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邀请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5位作者撰写笔谈,一方面是为了展示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迄今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日常生活批判的深入探索。哲学的本质特征体现为永远的开放性,在人类文明史中一直与人类共存的哲学,并不是一种给定的、静止的、抽象的、僵死的理论体系或人们可以一劳永逸地发现和套用的公式及原理,而是内在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存之中的一种生生不息地涌动着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因此,哲学总在途中,是一条永远走不尽的生存之路。无论在学理层面,还是在现实文化批判的层面,日常生活批判都展示出无限的探索空间和广阔的地平线,我们愿意沿着这条哲学之路继续前行,希望有更多的知音和批评者同我们对话,与我们同行。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5)06-0026-22 收稿日期:2005-10-08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

衣俊卿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笔者在《哲学动态》1989年第4期发表的

《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一文开始,一种以中国现代

化进程为背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

生活批判理论逐步成为中国哲学的新生点之一,

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哲学表述形式。从日常生活

批判课题的提出,到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①,

十几年中,我们初步建立了一种中国语境下的日

常生活批判理论。

同一般的意识哲学或理论哲学的研究范式不

同,我们在开展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领域的研究

过程中,一直没有做更多的前提性理论划界工作,

没有对日常生活批判的学科定位、理论边界、范畴

体系、基本原则等作系统的表述,而是直接把日常生活视作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化世界加以透视,具体描述和分析日常消费世界、日常交往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揭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图式和历史演化机制,探讨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

内在文化机理和变革机制等。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一种不经意的疏忽,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理论安排,主要想表明我们同一般意识哲学和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分道扬镳的决心,以及防止我们习以为常地从某些原则和原理出发,忽略生活世界原本的丰富性,重新陷入使生活世界抽象化、把“回归生活世界”变成一种时髦的口号的理论误区。然而今天,当我们初步建立和表述出我们关于日常生活批判本身的理论主张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回到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前提性理论问题,对于我们所理解的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视野和它同其他社会历史理论视野的相互关系和相对的理论方位作一些思考。本文拟依据笔者在过去十年间完成的日常生活批判姊妹篇《现代化与日—6—①衣俊卿主编: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王晓东)、《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王国有)、《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杨威)、《走向中国的日常

生活批判》

(李小娟),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