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影视改编热在当下的原因和意义

合集下载

巴金作品影视改编现象及原因探析

巴金作品影视改编现象及原因探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 Comprehensive Edition )2020年12月第20卷第4期Dec. 2020Vol.20 No.4•纪念巴金逝世15周年编者按:巴金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辑、出版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文学作品基本收在了 26卷本《巴金全集》和10卷本《巴金译文全集》中。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巴金的文学创作和编辑出版活动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小说《家》、《寒夜》和散文集《随想录》已成为文学经典,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大型期刊《收获》享誉文学界,巴金及其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是巴金逝世15周年,本刊特推出三篇巴金研究者的近期成果,既是纪念——纪念巴金为我们留下的文学记忆,亦是期待——期待学界同仁与 我们携手,阅读巴金,研究巴金,继续弘扬巴金的文化精神,共同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当代建构。

巴金作品影视改编现象及原因探析刘福泉(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28)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改编史中,根据巴金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在同时代作家中是数量最多的,巴金小说的影视 改编具有持续时间长、数量多、质量好、影响广等特征,可谓历久弥新。

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巴金作品的思想性、故事性强以及巴金对改编所持有的宽容态度等原因密切相关。

探究这一问题,对于当下的影视改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巴金作品;影视改编;启蒙精神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 2020) 04-0032-06小说和影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各有 自己独特的形象表意体系,小说是依靠语言文字表 情达意,它所表述的形象塑造是相对抽象的,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形象 的思维形式去补充还原,同样一个人物形象,不同的 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会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而越来越深刻。

潮流影视趋势

潮流影视趋势

潮流影视趋势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影视产业也在不断演化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潮流影视趋势,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对社会的影响。

一、全球化的影视市场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影视市场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范围,而是逐渐形成了全球化的格局。

许多好莱坞大片在全球范围内热映,中国电影也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的影视产业受益,同时也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二、网络影视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升,网络影视逐渐成为人们观影的主要方式之一。

不少平台如Netflix、Amazon Prime等提供了大量优质影片和剧集供用户在线观看。

同时,越来越多的原创网络剧和网络电影也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网络影视的兴起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表现的空间和机会,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内容多样化潮流影视如今呈现出内容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爱情片、动作片以及喜剧片之外,科幻、奇幻、悬疑、历史剧等不同类型电影和剧集也在受众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种多样化的内容不仅满足了观众的不同需求,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

四、IP改编的热潮影视IP(知识产权)改编也成为当下潮流影视的一大亮点。

许多小说、漫画、游戏等优秀的原创作品被相继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

通过借助原作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影视IP改编往往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也能够为创作方带来更多商业价值。

五、社会热点和现实题材的关注潮流影视也更加注重反映社会热点和现实题材。

近年来,许多电影和电视剧都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保护、性别平等等。

这种关注使得潮流影视具备了更多的思考和传递价值的功能,也能够引发社会讨论和思考。

六、用户参与性的增强在潮流影视中,用户的参与性越来越强。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方便地与创作者和其他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观众的意见和反馈也更容易被创作者所感知和吸纳,这为产生优质的潮流影视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

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

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近年来,影视作品的翻拍现象愈发盛行,原版电影和电视剧不断被搬上荧幕,再次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

作为观众,我们对这些翻拍作品的态度如何呢?是选择忠于原著,还是追求全新的改编和创新?本文将从受众的视角出发,探讨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一、受众的期望经典影视作品通常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在当时的影视行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而当这些经典作品被翻拍时,观众们往往抱着对原作的敬畏之心,期待新版作品能够延续原著的魅力和精髓,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受众对翻拍作品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原著的尊重和对创新的期待。

对原著的尊重是指观众希望翻拍作品能够忠实还原原著的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让观众在新作品中找到熟悉的感觉,重新沉浸在原作的情感氛围中。

而对创新的期待则是指观众希望新版作品能够在保留原有经典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和创意,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让作品更加接地气和时尚。

二、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的意义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的存在,不仅可以带来一些商业价值和利润,更重要的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和重新体验经典作品的机会。

通过对原作的重新演绎和再创作,可以让新一代的观众重新认识和接受经典作品,为经典作品的传承和延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原版作品可能无法完全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因此翻拍作品也成为了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

通过改编和创新,可以为观众带来与原作不同的视听享受,满足他们对作品的新奇和独特的追求。

三、受众对翻拍作品的态度在实际情况中,受众对翻拍作品的态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部分观众可能会对翻拍作品持保守态度,希望新版作品能够尊重原著,忠于原作,对经典元素进行保留和传承。

另一部分观众则更加开放和接受新事物,他们希望翻拍作品能够在继承原作精华的进行改编和创新,为观众带来新的惊喜和刺激。

影视剧翻拍对传承经典的影响

影视剧翻拍对传承经典的影响

影视剧翻拍对传承经典的影响影视剧翻拍对于传承经典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逐渐变化,经典的影视作品也不断被翻拍和重新诠释。

而影视剧作为传播和延续经典的媒介,其翻拍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影视剧翻拍对传承经典的影响,并分析其在文化传承、市场影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影视剧翻拍对于传承经典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作品源远流长,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影视剧的翻拍,经典作品得以在新的时代和形式下被重新呈现,使得这些经典作品能够更好地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并传承给后人。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曾被多次搬上银幕,不仅使得这部作品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也让新一代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影视剧的翻拍也可以为经典作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得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影视剧翻拍对于传承经典在市场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视剧的市场影响力也愈发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翻拍经典影视剧不仅可以满足观众对经典作品的期待,也可以为影视制作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许多经典影视作品的翻拍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关注,为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播和输出注入新的动力。

经典作品的翻拍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丰富的商机,比如影视周边产品的开发和衍生品的销售,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影视剧翻拍对于传承经典在审美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观众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经典作品有时会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产生一定的脱节。

而通过影视剧的翻拍,可以使得经典作品以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从而更好地迎合当下观众的口味。

翻拍还可以为经典作品注入更多的思想和情感元素,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情感共鸣,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

近年来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影视剧如《琅琊榜》、《三国演义》等,不仅在剧情上做了大幅度的创新和改编,同时也在视觉效果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使得这些经典作品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浅谈路遥小说《人生》影视化改编的意义——以电视剧《人生之路》为对照

浅谈路遥小说《人生》影视化改编的意义——以电视剧《人生之路》为对照

130《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作品备受读者喜爱,因此多次被进行影视化改编,近期热播的《人生之路》便是根据路遥小说《人生》改编创作的。

从小说主题、小说人物形象与剧中人物形象的对照以及该剧在当下的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路遥小说影视改编的意义与影响。

[关 键 词] 路遥;影视化;《人生》;《人生之路》浅谈路遥小说《人生》影视化改编的意义——以电视剧《人生之路》为对照吕 蓓当代作家路遥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大众读者的喜爱,他的短篇小说《人生》早期在中央电视台被广播,之后又被改编成电影,可以说因为《人生》的爆火,让路遥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路遥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或许也是他的小说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搬上大荧屏的原因之一。

一、路遥的小说《人生》《人生》是路遥于198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陕北农村新青年高加林人生的起起伏伏为主要叙事情节,生动刻画了高加林离乡与无奈再回乡的生活处境,以及他与两位女性巧珍和黄亚萍之间的情感,最终因为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等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路遥通过小说向我们展现了新农村青年在当时想要离开贫瘠的家乡的强烈愿望,以及所遭遇的种种曲折。

但作者也通过高加林的悲剧启迪我们年轻一代:无论外在环境如何难以突破,人在关键时候的选择不能错,不能放弃生活的原则,不能将最宝贵的良心丢弃,否则一旦摔了跤,便会对人生造成巨大的阵痛。

正如柳青所言,毕竟人生紧要处只有几步,但凡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甚至可以影响一生。

二、电视剧《人生之路》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人生之路》便是取材于路遥的短篇小说《人生》。

影视的创作需要适应当下的人文环境,迎合大众的审美,因此在进行影视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有意增加了更多的戏剧冲突。

在电视剧《人生之路》中,编剧延续了路遥小说的主题与主要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但也进行了部分改动,编剧将高加林的命运置于更大的阴霾下,在剧中的高加林考上大学,但在高明楼的操作下被高双星所顶替。

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热之原因探究

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热之原因探究

第31卷第5期2010年10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 f Heng yang N o rmal U niv ersit yN o.5V o l.31O ct12010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热之原因探究阳姣丽,唐莉娜(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8)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视界掀起了一股/张爱玲作品改编热0,从而使之成为作品被影视改编最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之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事业的发展及其作品本身与观众审美取向的契合是促成这一现象的最终原因。

关键词:张爱玲;影视改编;原因探究中图分类号:I20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10)05-0103-04文学名著改编成为近年荧屏的一大热潮。

面对庞大的市场剧本需求,越来越多的编导将目光投向了文学名著。

在这股改编热潮中,女作家张爱玲之作品显得格外耀眼,她那为数不多的几部经典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荧屏:1984年导演许鞍华把5倾城之恋6搬上了银幕;1988年但汉章导演了5怨女6;1994年关锦鹏导演的5红玫瑰白玫瑰6获第31届金马奖等5项大奖;1997年许鞍华又将5半生缘6改编成电影;2003年大陆这边推出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苏州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联合制作的35集电视连续剧5半生缘6;2005年长安影业公司则将3万字的小说5金锁记6拍成20集电视连续剧;2007年,著名导演李安又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5色戒6改编成电影,并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0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中,张的作品改编无论从数量还是热度上来说,均一直名列前茅。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张爱玲作品改编热0的最终形成呢?1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张爱玲作品改编热0提供了舞台众所周知,张爱玲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其小说素有/纸上电影0之称,尤其抗战胜利后,张爱玲又曾转向电影剧本的创作并大获成功。

然而,在建国后三十年时间里,我们却没有看到任何与张爱玲有关的影视作品。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近年来,网络小说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于文学形式的新思考,而网络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改编成影视作品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现象,分析其原因、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影视改编的原因首先,网络小说具有生动的想象力和多样的题材,适合影视改编。

网络小说的作者通常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创作,可以不受传统文学束缚,大胆尝试各种奇幻、玄幻、言情等题材,使得作品更加多样化。

这些题材和故事情节在影视屏幕上的展现,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其次,影视改编能够拓宽网络小说的传播渠道。

网络小说的读者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上,而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在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上的播放,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尤其是一些知名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后,作者与作品都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同时也为网络小说创作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撑。

二、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特点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忠实还原原著故事。

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通常会尽量保持原著故事的基本框架和情节,以满足原著读者对于作品忠实度的期待,避免对原著造成太大的改动。

2. 视觉呈现的突破。

网络小说的特点是将文字描绘的世界通过读者的想象展现出来,而影视改编可以通过特效、场景搭建等手段,直接呈现出原著中的奇幻场景和想象世界,使观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视觉冲击力。

3. 艺术综合性的体验。

影视作品不仅仅是网络小说的简单翻拍,它也是导演、编剧、演员等各种创作者的艺术创作。

这些创作者们在保持原著基本故事框架的同时,会根据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影视作品中加入更多创新元素,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与艺术性。

三、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存在的问题尽管网络小说影视改编有着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部分改编质量低下。

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时,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改编作品无法忠实还原原著,丧失了原著的精髓;有些改编作品对原著进行了夸张、改动甚至扭曲,使得观众对于作品感到失望。

现实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的原因与引导作用浅析——以《山海情》为例

现实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的原因与引导作用浅析——以《山海情》为例

现实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的原因与引导作用浅析——以《山海情》为例作者:杨钰来源:《声屏世界》 2021年第12期杨钰摘要:作为一部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影视作品,《山海情》以其真实的拍摄手法、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淳朴的方言赢得极佳口碑,获得超高收视率,继电视剧《大江大河》之后让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又再一次抓住了大众的眼球。

文章以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为背景,探讨当下现实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的原因及其引导作用。

关键词:现实题材《山海情》引导作用2021年伊始,一部电视剧迅速以超高收视率以及极佳的口碑占领了市场,说起《山海情》,人们都是津津乐道。

究其原因,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这部电视剧以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拍摄背景,讲述了宁夏西海固的移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闽宁模式”互帮互带,劳务输出,勤劳致富,将飞沙走石的戈壁滩建设成为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这部电视剧将上世纪90年代艰苦奋斗的老一辈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用心用情地以小人物展现伟大时代的作品深入人心,平凡的英雄让人感动,平凡的故事让人难忘。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现状影视剧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现实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占据了文化市场的大量份额,在赢得观众认可的同时成功证明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当下社会文化语境的新方向、新发展,为现实主义电视剧类型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人们的印象里,现实题材的电视剧缺乏丰富的形式,内容枯燥,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当下的现实题材剧推陈出新,运用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剧情生动又饱满,用细节和真实引起人们的共情,使得目前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迅速发酵。

现实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的原因分析文化方针与政策扶持。

在流量明星、偶像明星层出不穷,青春偶像剧占据文化市场主要阵地的当今社会,像《山海情》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热播离不开国家文化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

现如今影视文化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国家文化方针与政策的作用对于影视行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浅谈小说《祁玉山居》影视化的时代意义——以剧《你迟到的许多年》为对照

浅谈小说《祁玉山居》影视化的时代意义——以剧《你迟到的许多年》为对照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浅谈小说《祁玉山居》影视化的时代意义——以剧《你迟到的许多年》为对照马巧仪 广西大学文学院摘 要:近来影视剧《你迟到的许多年》在网络热播,该剧由严歌苓小说《祁玉山居》改编而成。

《祁玉山居》是严歌苓反映当下社会变迁的新作,而改编剧《你迟到的许多年》应运而生,既是严歌苓小说“影视热”现象的继续,又与当下时代文化的发展相呼应,是大众社会精神观念发生转变的又一时代信号。

本文将透过影视剧《你迟到的许多年》来简要谈谈小说《祁玉山居》影视化后所蕴含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祁玉山居》;《你迟到的许多年》;影视化;时代意义作者简介:马巧仪(1995.5-),女,汉,广西北流市人,广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168-01众所周知,严歌苓在小说创作和影视编剧方面颇受盛誉,根据她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如影片《天浴》、《金陵十三钗》,电视剧《小姨多鹤》、《幸福来敲门》、《一个女人的史诗》等都改编得较为成功。

与此同时,学界诸多学者就严歌苓的小说影视改编问题进行探析,多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将同名改编的影视剧作品与小说文本进行对比,着重探析其主题意蕴、叙事结构、表现方式及存在的影视化问题和解决建议等,但对具体某部小说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后的时代意义方面也是不容忽略的。

影视剧《你迟到的许多年》的热播,不仅因为作品本身的魅力,更多的还在于它符合当下社会人的精神期许,因此,小说《祁玉山居》的改编有着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

一、“疗伤”的去处——祁玉山居小说《祁玉山居》以祁玉山居这一农家客栈为连接点,着重叙述了客栈老板娘曾祁玉和五组客人之间的种种故事,小说借老板娘的视角和追忆对人物故事的发生进行时空转换,将五组人物(曾祁玉和周在鹏、温强和李欣、冯焕和孙彩彩、张书阁和文婷、季枫和夏之林)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转变交代得一清二楚。

经典名著翻拍成影视作品利大于弊结辩稿

经典名著翻拍成影视作品利大于弊结辩稿

结辩稿感谢评委,感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

首先,我想对对方辩友出现的几点错误加以纠正。

第一,对方辩友强调当前社会影视行业商业化的趋势过大,因此很难体现名著本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不利于坚守艺术的理想与追求,不利于经典的传承。

但对方辩友,我们对经典名著进行翻拍,进行诠释和重读,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啊。

我们不否认翻拍经典名著包含一定的商业因素,但不代表我们承认不含商业因素的翻拍就能体现名著的内涵,就有利于文化传承。

第二,对方辩友论证,在消费主义至上和资本逻辑推动之下,一些翻拍脱离原著基本价值,对其进行颠覆式改编、肢解式翻拍,不利于名著本身的传承和当前影视业的发展。

但对方辩友不要只盯着低水平的作品,而不去客观看待整个现状。

翻拍作品中其实不乏佳作,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对方辩友不要抓住少数几个例子,以偏概全啊。

第三,对方辩友提到经典题材反复重拍,对旧有作品不断复制,加剧了原创作品的枯竭,不利于影视业健康发展。

但我方想告诉对方辩友,经典名著的翻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重现,更是一个再度创作,再度阐释的过程。

翻拍过程中会有创新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充实原著。

更何况经典名著翻拍本来就是影视产业发展的正常现象。

我方今天的论点是经典名著翻拍成影视作品利大于弊,经典名著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反映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精粹,因而通过翻拍这些承载了民族精神内蕴的名著,既是名著在当代增值的必要路径,也是文化实现古今承接的有效手段。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论证我方立场。

第一,翻拍经典名著有利于扩大名著的传播范围,提高普及度。

随着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名著遭到了其他文化元素强烈的冲击,它们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在模糊,地位在下降。

除了不得不学的课文外,还有多少年轻人肯不看电视、不听歌、不上网,而是捧起大部头名著静静通读,并被其字字珠玑所感染陶醉呢?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影响力,它的受众在各个年龄段上相比书籍来说都要更广,有利于使不爱看书的人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名著。

试析大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整合

试析大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整合

试析大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整合论文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改编现状深层原因雅俗共赏论文摘要:目前,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本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以影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与古老的传统文学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了解这种文化现象的现状,分析此文化现象的成因,从而预测文学的发展趋势。

引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众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市场经济社会带来的各种新鲜事物,其中正面临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困扰,即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的急剧变化的问题。

我们应当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市场经济和功利心态的引导下,人们放弃了以传统精英文化为代表的深度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以此时此刻为关切中心的消费文化,即大众文化。

以下就此文化转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作具体分析,透过这种现象来探求这场文化转型的深层原因。

一、影视文化中文学作品改编的现状“从小说到影视”是一个常说常新、屡谈不厌的重要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视艺术创作中对文学作品的借鉴和改编,带来了影视剧丰富多彩的形态,特别是当代生活内容、生活观念及生活状态的丰富多彩,使影视剧的改编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从内容到主题涉及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影视艺术一道重要的风景线。

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思想,畅销小说中的动人情节,成为不同导演所钟情的改编对象。

[1]经过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不仅在当代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大奖的评选中不同凡响。

德国施隆多夫的《锡鼓》,美国的《克莱默夫妇》,我国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世界影坛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由此可见,即使在影视技术与艺术走向成熟的今天,改编仍然方兴未艾,正继续创造着一个个动人的“银幕神话”。

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向我们招手,吸引我们深入其中,探究一二。

目前影视改编创作呈现以下几种状态:(一)对古典名著的改编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最繁盛的明清时代,已聚集了众多改编者的目光。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一、本文概述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网络小说已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将文字的世界转化为视觉的盛宴,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现象,分析其中的成功与不足,以及改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将首先对网络小说的特点进行概述,然后探讨影视改编的可能性与挑战,最后提出对于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建议与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网络小说的特点与影视改编的挑战网络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特点鲜明,给影视改编带来了既有的优势,也有不容忽视的挑战。

网络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和题材的广泛性。

从仙侠奇幻到现代都市,从历史穿越到科幻未来,网络小说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文学题材和创作领域。

这种题材的广泛性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使得改编作品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受众群体。

然而,这也给改编者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众多的题材中挑选出适合影视化的内容,同时保持原著的魅力和特色,是改编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网络小说的另一特点是叙事方式的新颖和灵活。

网络小说作者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多线程交织等手法,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然而,这种叙事方式在影视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通常需要更加紧凑和清晰,如何在保留原著叙事魅力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符合影视作品特点的叙事方式,是改编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网络小说的受众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追求新鲜、刺激、个性化的内容。

这种受众特点既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市场基础,也带来了挑战。

改编者需要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和调整,以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和审美。

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需要在保持原著魅力的兼顾影视作品的叙事特点和受众需求。

改编者需要深入挖掘原著的内涵和特色,同时注重创新和调整,以打造出既符合原著精神又具有影视特色的优秀作品。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作者:霍威臣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5期[摘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高度还原了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又在剧中赋予了主人公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世界。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收视率有多高,更在于它所传达出来的时代正能量,以及当人们走出屏幕对于平凡生活的坚定和信念。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正能量启示意义[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96-01文学名著改编是影视剧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影视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时代精神以更为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既要保持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又要遵循电视剧的艺术规律。

从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到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这些经典的文学名著先后被搬上荧屏,以影视剧的形式重温了中国的文化精髓,同时它们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超越时空传递时代正能量1988年5月,著名作家路遥历时13年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这部小说全景式地描绘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生活改变和人们情感变迁的故事,它超越了贫穷卑微,超越了残酷的生活,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现那个特殊的年代。

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堪称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神话作品之一。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高度还原了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又在剧中赋予了主人公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世界,其从文本变为影像的改编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式的体现。

从电视剧中王雷的表演可以看到,孙少安不再如小说里那样被动生活,而是拥有了更广阔的胸襟、更顽强的斗志和更灵活的头脑。

这种故事情节的设定和指向,正是编剧准确地针对于今天的中国现实,根据对当今社会的观察,给孙少安选择了更为清晰的成长和成功路线,使得人物情绪对比更加强烈、鲜明,不但增加了剧集的戏剧性,同时也提高了现实的准确度。

影视剧翻拍对传承经典的影响

影视剧翻拍对传承经典的影响

影视剧翻拍对传承经典的影响一、影视剧翻拍的意义影视剧翻拍是指根据原作改编成新的电视剧或电影,这种创作模式使得原著故事得以在不同的时空和形式中被再次呈现。

翻拍对传承经典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让经典作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世代观众的观赏需求。

对于具有一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经典作品而言,翻拍也是其与时俱进、不断重焕活力的重要途径。

影视剧翻拍还可以为经典作品的传承和推广提供更多的机会。

通过翻拍,经典作品得以延伸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不仅能够使原著作品在更多人的视野中得到关注,同时也能够为原著作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对于那些在当下已经相对较为陈旧或鲜为人知的作品而言,通过翻拍改编,可以使这些作品得以重新被发现和传承,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做出实质性贡献。

影视剧翻拍对于影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创作上,借鉴改编原作,可以为编剧、导演和演员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素材;在市场上,改编而成的新作品也往往能够在观众中获得更大的关注和认可。

影视剧翻拍不仅可以促进原著作品的传承,同时也对影视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丰富原作故事情节,提升影视作品质量。

对于一部优秀的原著作品,翻拍后的影视作品会在原有的情节基础上新增或改动部分情节,这不仅能够吸引原作粉丝的观看,同时也能够为新版作品赢得更多的关注。

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在电视剧翻拍过程中,会针对原著中的某些情节或人物关系进行适当增删和改编,使得影视作品更加贴合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审美需求,提升作品的整体质量。

2. 让原著作品走进新的视野,拓展作品的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观众观看习惯的改变,观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影视剧翻拍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拍摄手法和技术手段,原著作品可以在新的影视作品中呈现出更加生动、精致和引人入胜的画面效果,这有助于让原著作品在当代观众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3. 激发观众对于原著作品的兴趣和热情。

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现象探析

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现象探析

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现象探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艺术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影作品的需求,人们开始将文学名著进行影视化改编,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个重要的文艺现象。

进行影视改编是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方式。

新时期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以文学原著为基础,从题材的内容、艺术的结构变化、影视中角色形象的塑造等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创新,用影视的方式传播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名著。

现如今,电影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者依靠文学著作为母版,结合自己对文学的了解和掌握,将文学作品以影响的形式展现出来。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电影;影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最早始于电影的诞生。

近百年来,历史悠久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艺术的兴起,视听艺术在社会中开始流行起来,后来逐渐超过了文学艺术而成为了文化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向大众传媒艺术转移,带领我们进入了一种泛文学时代[1]。

1.文学名著与电影艺术的联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是与文学相伴共生的,将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不仅包括文学原著自身的审美价值或社会意义,还包括电影改编本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与社会意蕴,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对原著的重新解读,从中反映出改编时代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电影改编不仅是文学与时代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文学作品在新时期的一种体现方式。

文学作品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电影改编提供庞大的素材,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开始尝试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我国电影艺术家夏衍将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以及鲁迅的《祝福》改编成电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电影作品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都带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名著的地位越高,就越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生命体征,人们会尽最大努力忠于原著,呈现原著的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涵。

浅析影视作品“翻拍热”现象

浅析影视作品“翻拍热”现象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194浅析影视作品“翻拍热”现象曹荣(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渝北 401147)摘 要:近十年来,影视作品的翻拍热潮迭起,名著新说,老剧回锅,“大银幕”与“小荧屏”互换。

导致“翻拍热”的原因是多方面,这既是对经典致敬的需要,也是目前影视行业追求短平快的效益所致,同时反映了行业原创力的匮乏。

在传承经典的同时,翻拍现象也无可避免使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甚至饱受诟病。

不管是业内专家,还是普通观众,对经典影视剧的翻拍观点褒贬不一。

“翻拍”究竟应该是对经典的致敬还是单纯的效仿?这一现象是短暂流行还是会成为一种创作模式延续下去?这是当下受众对于经典翻拍这一现象热议的话题,也是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翻拍”;经典;“剧本荒”;创新一、影视作品“翻拍热”现状翻拍并不是中国的专利。

在美国,经典电影作品成为翻拍的首选。

比如希区柯克的《房客》被翻拍4次、《三十九级台阶》也被翻拍多次。

在日本,1998年,今村昌平导演的的《楢山节考》即翻拍自1958年田下惠介执导的《楢山节考》。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一些影视作品也进入国外翻拍的视野。

2006年,香港电影《无间道》被华纳兄弟翻拍为电影《无间道风云》;2012年日本TBS电视台也买下版权翻拍成电视剧《无间道之潜入搜查篇》。

2009年,由杜琪峰导演电影《大事件》被俄罗斯翻拍为电影《Newsamakers》(《莫斯科大事件》。

2016年刘诗诗和吴奇隆主演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被韩国翻拍为《步步惊心:丽》。

纵观国内影视翻拍作品,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对经典影视作品进行翻拍。

典型的如田壮壮导演拍摄的《小城之春》。

这类翻拍在内容上基本遵循原作品本身,可视为对经典的“致敬”和“回顾”。

二是对大众熟悉或者获得较高口碑、票房、收视率的影视作品进行“改编”基础上的“回炉”和重拍。

这种类型具体来看有两种。

一种在电影版和电视版之间进行转换。

对经典电视剧翻拍热的冷思考——以新旧《红楼梦》为例

对经典电视剧翻拍热的冷思考——以新旧《红楼梦》为例

123影视美学一、国内翻拍剧的大致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终端的多样化不仅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使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急剧增长。

在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国的文化部门出台政策为影视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性的生长环境,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对于电视剧产业而言,除了启用热门IP之外,还在不断地重拍经典。

有学者做过统计,在我国各大卫视同步播出的电视剧中,翻拍剧的占比高达50%[1],这说明了翻拍剧不仅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但在这场翻拍热的背后却引发出诸多问题。

近年来,电视剧翻拍尤其是对经典电视剧的翻拍,总是一波接着一波。

目前就有翻拍的《红楼梦》《鹿鼎记》《神雕侠侣》《绝代双骄》《新白娘子传奇》等已经上映,有一些或在筹拍或在开拍中。

小说《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样一部历史和文学价值都极高的作品必然会成为其他艺术形式争相表现的对象。

1987版《红楼梦》电视剧问世以来,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引起了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

但是2010年由李少红翻拍的《红楼梦》就没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关注,但是在最终播出后迎来的却是网络上的一片骂声。

然而如今,又要有新的《红楼梦》投入到拍摄中来。

为此,笔者力图通过文本内容、主题风格以及人物塑造、音乐等艺术形式等对比“87版”和“10版”《红楼梦》的差异,为经典电视剧的翻拍提供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新旧《红楼梦》对比(一)忠实原著回顾我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大多数翻拍剧的成功基本上都离不开忠实原著,当然也有不少作品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元素进行适当的创新,既在艺术上得到了新发展又赢得了市场的回报,这当然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由名著改编成影视所引发的思考

由名著改编成影视所引发的思考

由名著改编成影视所引发的思考由名著改编成电影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思考其原因,有许多实质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

名著的影视改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改编的目的是什么?改编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是对原作品的弘扬和发展,反过来,改编也是借助原著的艺术影响力为赢得社会受众和获得更好回报服务的正当意图,意想中的收益也是改编的动力。

观众在观赏名作改编影视作品时,常常带有感觉的期待,寻找原作的影子、比较记忆与眼前影视创作的异同是观众的一种乐趣,也是改编剧吸引大众的魅力之一。

近年来社会舆论却对一些影视戏剧的改编作品,有很多的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改编者不尊重原作,在思想理念的传达或人物形象塑造上颠覆了原著,有人认为这样做对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不利。

但是看看当下翻拍的四大名著,总体上来说并不是在恶搞原著。

而且就算是带有一点恶搞式的改编在近几年也受到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比如周星驰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颠覆,周星驰电影中的孙悟空与名著中的孙悟空除了名字相同外,其他就没有什么能将他们联系起来了,但是并没有受到很多的批评,因为观众从电影中获得了快乐。

再看看新版的《红楼梦》,她虽然在细节方面与原著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以正剧的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因此算不上是对原著的颠覆。

而相对于旧版的《红楼梦》,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都一样遵循原著,而且新版《红楼梦》在情节安排和设计上几乎和旧版是一样的。

虽然人物的造型和背景音乐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总体上还说不上是旧版《红楼梦》的彻底颠覆。

还有人认为当下掀起的名著翻拍热是因为当下缺乏好的剧本或剧作者,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是缺乏经典的好的作品,而名著则被当作最好的也是最保险的剧本。

现在的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太注重画面的美感或特技的设置,甚至为了吸引关注的眼球,特意的加入一些色情或暴力的因素。

认为这样做就可算是跟上了所谓的时尚,达到提高所谓的票房或收视率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热在当下的原因和意义
张琦
摘要:20世纪90年代,张爱玲作品在影视界舌J起了一阵改缟旋风。

有关她作品的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但深究其中。

我们会发现这种改编热的原因与众不同。

在本文中,作者引证关于怀旧的概念,结合时代特色。

进行分析和阐述,论证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热在当下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怀旧;张爱玲;影视改编
在90年代国内影视作品一片改编热中,作家张爱玲的作品以异军突起之势呈现在观众眼前,从<红玫瑰和白玫瑰>、‘半生缘》到<金锁记>,曾经在40年代以力透纸背的阴冷笔法和悲苦凄清的市井传奇风靡上海的女作家。

时至今日。

仍然在众多电影、电视工作者和影迷眼中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有关她的为数不多的几部经典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搬上银幕。

那么。

反观张爱玲的作品,无论是放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抑或是回归文学史上讲,其艺术性虽有目共睹。

但并非独占鳌头。

与她同时代的作家无论是声望还是艺术水准高于她的都大有人在。

不胜枚举;另外,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点多为擅长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心理潜台词的设计,精于细节描摹和语言的艺术性,但在故事的通俗性和观赏性上明显与电影、电视作品要求的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相差甚远。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索在推动着张爱玲的崇拜热潮呢?
让我们首先回到张爱玲走红的90年代去看看。

20世纪90年代。

处于经济全球化的特殊时期,中国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历史经验已经表明: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是世俗化进程,现代化与世俗化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事物。

(I)作为世俗化来讲.本质含义指向两方面。

首先就是消解神圣性,就是对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神圣性统统进行消解;其次,世俗化
殊性。

这些为中国人民的敌人——日本侵略军服务的翻译人员.其汉奸翻译官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可以预见,将来的抗战片中。

汉奸翻译官的艺术形象还将继续。

结语
中国三千多年厚重的翻译文化史无与伦比.中国今天翻译事业的进步有目共睹。

抗战时期只是中国三千多年翻译文化史中的一个瞬同。

即使在抗战时期乃至其他时期。

危害中华民族利益的汉奸翻译人员也只是翻译人员中的极少数。

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在文学作品中塑造正面的艺术形象.全面反映翻译人员的历史作用。

翻译人员艺术形象的重塑。

需要选准突破口。

任何试图突破中华民族情感的底线.从普通人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刻画日军翻译官的努力都注定是富有争议性的。

抗战期间文艺作品中汉奸翻译官的艺术形象。

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为一种符号。

蠢译人员正面形象的塑造,应该放在其他历史时期。

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翻译家如群星璀璨。

唐代有跨越千山万水翻译大师玄奘,现在有译品、人品皆可为后入楷模的翻译家傅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渊冲等。

他们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架起了桥梁。

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且,其中很多翻译家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谓波澜壮闼。

可歌可泣。

我们通过文
236娉代文辱以D11.4下半月学作品,反映这些伟大翻译家的历史功勋,这是重塑翻译人员艺术形象的必由之路。

影视作品的社会作用巨大,因此。

通过在影视作品中塑造正面的艺术形象来全面展示翻译的历史作用,这是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1季羡蒜.<中国翻译词典>序【A1.<中国翻译词典)圈.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季羡昧.许钧.翻译之为用大矣哉Ⅱ】.<译林>1998(4)。

嘲中国译协表彰239住资深翻译家季羡林获终生成就奖D三B/oL】.口006一09—26】.http://wWw.clli∞.conLcIl/钦七/2006一09/26/conte:旺j194921—3.h仃ll。

[41孙云宽.纠结的<南京!南京!>。

纠结的人性现、历史现Ⅱ】.(电影文学>2009(16):42。

【5】陈迪、罗敏.人性的祷问与民族情意——电影‘南京!南京!>Ⅱ】.‘电影文学>2009(17):32。

【6】卡仔.‘叶问>中的翻译官【DB/oL】.新浪同.【20lO一卜15】.http:,,例og墨n“o札∞觚loo内8锄70100cocb.h缸l[1l。

f7】纳米凝胶.不是影评,写给影片中的“翻译官”和意图为“翻译官”平反的言论【EB/oL】.豆辨网.【2010一3—15】.Intp://Ⅵ,、Ⅳw.doub狮.com/咒、,iew/1666116/o
(作者单位:1、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2、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
艺术审美批判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