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比较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分析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分析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活着》;互文性;小说的特性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现象日益普遍,被搬上银屏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

《西游记》、《红楼梦》、《还珠格格》等经典作品甚至被翻拍成多个版本,受大众所喜爱和追捧。

由于经典作品受众群体广泛,收视率高,各级电视台一般会在每年的固定月份重播经典电视剧剧目。

影视改编的成功案例不断出现,也致使人们更加期待好的文学作品能够搬上银屏。

本文以余华的小说作品《活着》及其电影为例,对文学和影视之间的互动整合以及文学作品频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其利弊,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一、文学作品频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因(一)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字传播媒介曾经占据着文化传播的主导地位,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剧等影像传媒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大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纸张转移到了电子设备上。

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介,大多数人更愿意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这就使得电影、电视剧的市场日益扩大。

(二)文学作品就是现成的“影视剧本”改编电影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是吃着文学作品的奶长大的。

1922年的《红粉骷髅》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文学改编电影,由管海峰执导,原著为法国的侦探小说《保险党十姐妹》,该片于上海上映之时,虽然票价很高,但观众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该电影的成功让早期的一些电影人找到了方向,他们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小说拿来稍作调整,便是一部完美的剧本。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为影视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三)商业效益可观影视制作人希望借助小说原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票房和收视率。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屡试不爽。

据《综艺》杂志1977年的报道,在二十部最赚钱的影片中,就有十六部文学改编作品,其中有十四部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张艺谋执导电影时就钟情于文学作品,同时他也是中国改编片导演中较为成功的一位,其中,《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著名作品给他带来了名和利的双丰收。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与原著的比较研究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与原著的比较研究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与原著的比较研究1. 引言文学作品经常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这种影视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原著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针对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与原著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2. 影视改编与原著之间的差异2.1 故事情节的删减和调整在影视改编中,为了适应时间限制和观众口味,往往会对原著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删减和调整。

例如,某些重要细节可能被省略或合并以简化故事线索。

此外,为了增加观赏性和娱乐性,在影视改编中可能会添加新的情节或角色。

2.2 角色塑造和表演演绎原著小说通常会详细描写角色内心世界及其复杂性,而在影视改编中,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角色特点是一种常见方式。

这导致了角色形象可能不同于读者的想象,并且演员的个人风格和表演技巧也会对角色塑造产生影响。

2.3 艺术表达手法的不同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艺术表达手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文学作品借助文字来描述情节、描绘人物、展现内心世界,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而影视作品则通过图像、声音、配乐等多种方式来传递信息和情感,呈现给观众一个直观的视听体验。

3. 影视改编与原著之间的关系3.1 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宣传和推广作用通过影视改编,一些优秀的文学名著可以更好地被大众所知晓。

影视作品通常具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吸引更多人对原著进行阅读和了解。

3.2 影视改编与原著之间相互补充尽管存在差异,但影视改编本质上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创作,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关联和补充。

通过影视改编,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原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也可以从原著中深入挖掘出更多细节与意义。

4. 影视改编质量评价的标准影视改编的质量直接影响观众对于原著的认知和评价。

以下是一些常用来评价影视改编质量的标准: - 忠实度:是否忠于原著精神和故事情节。

- 观赏性:是否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和叙事能力。

- 演员表演:是否能够真实呈现角色特点和情感世界。

影视与文学的异同

影视与文学的异同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

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

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

文学与影视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技巧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影与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一方面,文学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有经典作品,也有当代的畅销作品。

在国外,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创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黑泽明的《罗生门》、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乱世佳人》、《美国往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这些在世界影坛广为流传的影片背后,都有着经典、流行的文学原著。

文学是电影的创作源泉,由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阿仑罗勃-格里叶编剧、著名导演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而由我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也是很成功的例子。

还有根据鲁迅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祝福》是迄今为止鲁迅小说中改编得最为成功的作品。

文学与影视的异同与互补

文学与影视的异同与互补

文学与影视的异同与互补文学和影视都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文化的方式。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但也存在许多相似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文学和影视的异同与互补。

一、表达手法与效果文学和影视的表达手法是最明显的不同点。

文学表现方式较为简约、抽象,通常是通过文字来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

影视的呈现则通过画面、音乐和声音来刻画人物、感情和环境。

文学和影视的表达手法也使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呈现效果。

文学擅长描述人物内在情感的变化,以及情感之间的交织,通常更能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世界。

影视则通过画面的生动和立体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外在形象、情感冲突和背景环境。

二、形式与传播文学和影视的创作形式和传播方式也有着显著不同。

文学通常是通过发表书籍、杂志或报纸来进行传播。

而影视则需要经过电影院、电视或互联网进行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逐渐从传统的电视和电影院扩展到网络,如Netflix、Hulu等等,这使得影视作品更加方便地获得观众欣赏。

但文学作品则未能取得这样的进展,已有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仍是主要的阅读渠道,这种传播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作品的普及和传播。

三、创作和生产的不同文学和影视在创作和生产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文学作品通常是由一个人完成的,这样可以更加深入思考、细腻地刻画细节,以及为读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

但也容易出现单一的思路和观点。

相比之下,影视作品是由一组人合作完成的。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促进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互相碰撞,并出现以往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过,文学和影视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借鉴和互补的关系。

影视作品融入了大量的小说和文学作品,如《指环王》、《哈利·波特》等,这些作品成为电影、电视剧的经典原材料。

而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描写影视和电影,尤其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这种描写越来越普遍。

四、文学和影视的互补文学和影视之间存在相互借鉴和互补的关系。

在影视传媒生产中,文学作品往往被优先挑选成为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主要素材。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摘要】电影《简?爱》是一部根据莎洛特·勃朗特的经典小说改编的作品,与原著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角色塑造、情节安排、风格表现、背景设置和主题探讨的对比研究,揭示了电影与文学原著之间的异同之处。

在角色塑造方面,电影可能会对角色进行简化或修改,导致人物形象有所不同;在情节安排上,电影可能会删减或增加部分情节,导致剧情走向有所不同;在风格表现和背景设置方面,电影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手法和背景,使得氛围和情感有所差异;在主题探讨上,电影可能会突出某些主题或加入新的元素,使得主题表达有所不同。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与文学原著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启示。

【关键词】电影《简?爱》,文学原著,对比研究,角色塑造,情节安排,风格表现,背景设置,主题探讨,异同比较,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简介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简爱"是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备受称赞的电影。

电影《简爱》由夏洛特·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在影坛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对于该作品的对比研究,可以从角色塑造、情节安排、风格表现、背景设置和主题探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

2. 正文2.1 角色塑造的差异在电影《简?爱》和文学原著中,角色塑造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在文学原著中,小说给予了简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的刻画。

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简的内心思想、情感和挣扎。

她的个性更加复杂多维,展现出更多的人性特点和矛盾。

而在电影中,由于时间和叙事方式的限制,角色塑造可能显得较为简单直接。

简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可能没有那么细致和深入。

在文学原著中,罗切斯特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他的历史经历、情感经历以及内心世界都有更为详细的描绘。

原著《睡谷传奇》与改编电影《断头谷》的比较研究

原著《睡谷传奇》与改编电影《断头谷》的比较研究

原著《睡谷传奇》与改编电影《断头谷》的比较研究1. 引言1.1 简介原著《睡谷传奇》《睡谷传奇》是著名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神秘的谷地——睡谷,据说是一个鬼魂横行、阴气森森的地方。

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轻侦探,他接到一桩神秘案件,前往睡谷进行调查。

在谷中,他遇到了各种奇怪的事情和人物,经历了一系列惊险的事件。

《睡谷传奇》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精彩的描写,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普通的推理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与命运的作品。

柯南•道尔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设置,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

小说中也蕴含着道尔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探索,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反思。

《睡谷传奇》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成为了经典推理小说的代表之作。

它不仅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了读者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1.2 简介改编电影《断头谷》电影《断头谷》是根据原著小说《睡谷传奇》改编而成的一部影片。

该电影由知名导演张三拍摄,于20XX年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神秘的睡谷,那里发生的一系列诡异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恐惧。

影片融合了恐怖、悬疑和奇幻元素,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视听体验。

在改编过程中,影片保留了原著小说中的核心情节,但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动。

为了适应电影的形式,一些场景和人物关系进行了调整和加工。

导演还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增加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戏剧张力。

《断头谷》不仅仅是对原著的简单翻拍,更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塑造。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让观众在恐怖氛围中体验到更多的惊悚和刺激。

这种改编形式既忠于原著,又赋予了影片新的生命力。

观众对这部改编电影的期待也因此更加高涨。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分析原著《睡谷传奇》与改编电影《断头谷》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探讨改编电影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设定、主题、风格、背景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深入剖析原著和改编电影在文学创作和影视改编过程中的异同之处,探讨改编电影在如何重新诠释原著情节和主题的又如何突出自己的创新和表现手法。

文学与改编:从文字到银幕的转变

文学与改编:从文字到银幕的转变

文学与改编:从文字到银幕的转变在当代文化中,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要求改编者不仅要忠实原著的精神和风格,还要考虑到影视媒介的特性,使作品在新的形式中焕发生命力。

首先,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文学依靠文字来构建世界,它的描述细腻、内涵丰富,可以通过内心独白和详细的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复杂的情感变化。

相比之下,影视作品则更侧重于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它通过画面、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因此,在改编过程中,如何将文字中的细腻情感和深层意义转化为影像语言,是改编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以《红楼梦》为例,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在改编为电视剧时,制作团队不仅还原了原著中的经典场景和人物对话,还通过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服装设计和摄影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情感表达和文化氛围。

这种改编方式既保留了原著的文学价值,又增添了影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改编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有时候,由于商业考量或审查制度的限制,改编作品可能会对原著进行删减或改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和深度。

观众对于改编作品的评价也因此褒贬不一。

例如,一些根据畅销书改编的电影,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和电影时长的限制,往往简化了原著中的复杂情节和人物性格,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但也容易招致原著粉丝的批评。

在讨论文学与改编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跨文化改编的问题。

当一部文学作品跨越文化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如何处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和背景成为了关键。

一方面,改编者需要保持对原著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使作品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接受和欣赏。

如《西游记》的多种改编版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表现形式,这些差异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和审美偏好。

总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是一门需要深厚文学修养和影视制作技能的艺术。

它不仅要求改编者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敏感性,还要求他们能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跨越媒介和文化的界限,创造出能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浅析文学剧本和由其改编的电影两者之间的区别——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为例

浅析文学剧本和由其改编的电影两者之间的区别——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为例

影视传播第 4 卷 总第 105期 41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和设计生动的故事情节为基本手段来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这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是供拍摄所使用的一种文本,主要是利用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和环境的描述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所以两者是有着形式上的区别的。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种文学创作的形式,利用电影特殊的思维方式来创造一个屏幕的视听艺术。

通过镜头画面和台词的表达方式描述未来电影的感受。

电影文学剧本存在于拍摄中,因此需要一些符合电影艺术要求的规则,这决定了电影文学剧本很难摆脱电影特色的束缚。

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图像都是用文字显示的,但需要通过拍摄在屏幕上反映出来。

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要求电影文学剧本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

为了给读者在思想感受、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欣赏价值,电影文学剧本会根据现实生活来还原不同的情节故事,根据生活素材直接创作。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改编自古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

到20世纪30年代,一部适应电影创作风格的《春蚕》在电影制作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改变了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电影和文学剧本,并通过银幕呈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影,例如《林家铺子》《鸡毛信》等。

在此期间,改编自李新天小说的电影《闪耀的红星》,以及改编自李岚清小说《岛上女性民兵》的电影《海霞》,取得了成功。

从1981年到1982年,这段时间是改编基于文学作品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历史上的丰收年。

例如《午夜》《牧马人》《茶馆》《男人到中世纪》《骆驼祥子》。

从1984年到1989年,《红高粱》《边城》《黄土地》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拍摄了一系列基于文学作品的电影,例如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另外还有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电影《活着》,以及由《万家诉讼》改编的电影《秋菊打官司》。

此后大量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电影纷纷涌现,例如1995年的《晴天》,1999年的《一个都不能少》,2000年的《生死决择》,2002年的《生活秀》,2004年年轻女导演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

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

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影视作品和原著作品是文学与艺术界的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著作品通常是一部小说、漫画或戏剧的文本形式,而影视作品则是将原著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动画片等形式的视觉媒体。

在影视作品与原著之间的比较中,往往存在着相似和不同之处。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论述。

一、故事内容的改编在影视作品与原著之间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故事内容的改编。

由于媒体的不同,影视作品通常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缩减和调整,以适应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和播放要求。

例如,原著作品可能有较长篇幅的描写和细节,但在影视作品中,这些描写往往被删减或重新搭配,以便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影视作品也会根据目标观众群体的需求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吸引观众。

然而,尽管在故事内容的改编中存在着不同之处,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忠实地还原原著的精髓,并将其搬上荧幕。

这些作品通常能够通过精湛的演技、出色的剧本和精心的制作带给观众与原著相似的情感体验。

二、角色形象的还原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中,角色形象的还原也是观众和读者关注的焦点。

有时,观众可能对电影或电视剧中的角色形象与原著中所塑造的形象有所差异而产生质疑。

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同媒体中的表现手法有所不同,演员的选择和演技也会对角色形象产生影响。

然而,仍然有很多影视作品能够将原著中的角色形象还原得非常到位。

这些作品的制作团队通常会选择与原著中的形象相符合的演员,并且通过服装、化妆和演技等方面的努力来还原原著中的角色形象。

三、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原著作品通常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而影视作品在改编时往往需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

因此,影视作品可能会对原著的文化背景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动,以便更好地适应观众的理解和接受。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影视作品对原著的文化背景完全抛弃。

相反,有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通过巧妙的方式将原著的文化背景融入其中,使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也能够感受到原著所传达的文化氛围。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 - 教案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 - 教案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教案一、引言1.1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1.1.1文学作品为影视改编提供素材1.1.2影视作品通过视觉语言再现文学内容1.1.3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1.1.4探讨文学与影视作品比较的重要性1.2教学目标和意义1.2.1培养学生的文学与影视鉴赏能力1.2.2加深对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理解1.2.3分析不同媒介下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1.2.4提高学生的跨媒介批评能力1.3教学方法和手段1.3.1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经典文学与影视作品1.3.2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影视作品片段1.3.3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观点1.3.4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成果二、知识点讲解2.1文学作品的特点2.1.1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性2.1.2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和深度2.1.3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象征意义2.1.4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2.2影视作品的特点2.2.1影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2.2.2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和节奏2.2.3影视作品的音画结合效果2.2.4影视作品的观众群体和市场影响2.3文学与影视作品比较的维度2.3.1叙事手法的比较2.3.2角色塑造的比较2.3.3主题表达的比较2.3.4艺术效果的比较三、教学内容3.1经典文学与影视作品案例分析3.1.1《红楼梦》与电视剧《红楼梦》的比较3.1.2《傲慢与偏见》与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比较3.1.3《福尔摩斯探案集》与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的比较3.1.4分析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失3.2影视改编技巧探讨3.2.1影视改编对文学作品的忠实度3.2.2影视改编的创新与突破3.2.3影视改编中的文化差异处理3.2.4影视改编对原著精神内核的传承3.3学生跨媒介批评能力的培养3.3.1指导学生从文学与影视作品比较的角度进行批评3.3.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3.3.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3.3.4提升学生的跨媒介综合分析能力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1.2学生能够分析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差异4.1.3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文学与影视作品进行评价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4.2.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2.4学生通过跨媒介比较,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学生培养对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兴趣和热爱4.3.2学生尊重不同媒介下的艺术创作,培养审美情趣4.3.3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批判精神4.3.4学生通过学习,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文学与影视作品相互影响和差异的理解5.1.2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和评价标准的建立5.1.3影视改编技巧的掌握和评价5.1.4学生跨媒介批评能力的培养5.2教学重点5.2.1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5.2.2经典文学与影视作品案例分析5.2.3影视改编技巧的探讨5.2.4学生跨媒介批评能力的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影视作品片段6.1.2白板和笔,用于记录讨论要点和思路6.1.3教学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6.1.4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文本资料,用于学生阅读和分析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笔记和思考6.2.2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文本资料,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6.2.4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文学与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话题7.1.2提问学生对文学与影视作品的了解和认识7.1.3展示相关影视作品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1.4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7.2教学内容讲解7.2.1讲解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7.2.2分析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差异7.2.3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影视改编技巧7.2.4讲解跨媒介批评的方法和评价标准7.3小组讨论与分享7.3.1分组讨论,分析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差异7.3.2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7.3.3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展示讨论成果7.3.4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补充,促进课堂互动7.4影视作品片段欣赏与讨论7.4.1播放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感受视觉冲击力7.4.2引导学生关注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和节奏7.4.3讨论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塑造和主题表达7.4.4分析影视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得失7.5影评或书评写作7.5.2提供写作要求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创作7.5.4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7.6.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7.6.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培养跨媒介批评能力7.6.4提醒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巩固学习成果八、板书设计8.1文学与影视作品的特点8.1.1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性、想象空间、主题象征意义8.1.2影视作品:视觉冲击力、叙事结构、音画结合效果8.1.3比较维度:叙事手法、角色塑造、主题表达、艺术效果8.2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8.2.1经典案例分析:《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福尔摩斯探案集》8.2.2影视改编技巧:忠实度、创新突破、文化差异处理8.2.3学生跨媒介批评能力培养:批评角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综合分析8.3教学目标与评价8.3.1知识与技能:概念理解、分析评价、影评写作8.3.2过程与方法: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写作表达8.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兴趣热爱、审美情趣、价值观批判精神九、作业设计9.1案例分析作业9.1.1选择一部文学作品和其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对比分析9.1.2描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主要差异和相似之处9.1.3分析影视改编的得失,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9.1.4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不少于1000字9.2影评或书评写作作业9.2.2关注作品的主题、叙事手法、角色塑造等方面9.2.3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供充分的论据和例证9.2.4提交影评或书评,不少于800字9.3小组讨论与分享作业9.3.1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文学与影视作品比较的话题9.3.2每组准备PPT,展示讨论成果和观点9.3.3每组派代表进行课堂分享,促进互动和交流9.3.4提交小组讨论记录和PPT,作为评价依据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积极参与10.1.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分析的方法10.1.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是否存在问题和不足10.1.4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否实现,学生是否有所收获10.2拓展延伸10.2.1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观看10.2.2提供相关的学术文章和研究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10.2.3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10.2.4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创作和比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关注环节补充和说明:1.教学内容讲解:本环节是教学的核心,需要详细讲解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相互影响和差异。

儒林外史的影视改编对比小说与电视剧的异同之处

儒林外史的影视改编对比小说与电视剧的异同之处

儒林外史的影视改编对比小说与电视剧的异同之处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描写儒林士人的生活为主线,展现了清代文人群体的世态炎凉。

这部小说曾多次被搬上荧幕,延续了它的影响力和话题性。

本文将对儒林外史的小说与电视剧两种形式的改编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首先,在内容还原方面,小说与电视剧有所不同。

小说以文字为媒介,能够详细描绘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展示出更为丰富的形象和情节。

作者吴敬梓以精湛的笔触,深入揭示了儒林士人的矫饰和虚伪以及他们在世俗利益面前的种种变化。

然而,电视剧作为一种视听媒体,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难以全面还原小说中的内容。

剧本编写人员通常会对故事情节进行删减和修改,以迎合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审美需求。

这导致电视剧改编过程中部分情节可能过于简化或刻意增加,对原著内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读或曲解。

其次,在表演形式上,小说和电视剧也存在差异。

小说以文字来描述角色形象和情感表达,读者需要靠自身的想象力来构建场景和人物,从而建立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而电视剧则往往依靠演员的表演来传达角色的特点,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通过演员的语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多种表演方式,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但是,在表演形式上,电视剧对于一些细微的心理刻画和复杂的情感变化,可能会有所简化和省略,缺乏小说中那种立体的感受。

此外,小说和电视剧的叙事方式也有所不同。

小说以笔触来描述故事的细节,给读者以更加深入的思考空间,读者可以回顾和思考故事中的发展和细节描写。

而电视剧则以映像和声音来讲述故事,观众相对被动地接受剧情的推进,无法像读者那样自由回顾和思考。

同时,电视剧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声音效果,能够通过画面和音乐等形式来加强故事的氛围和节奏感,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影视改编中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小说以其丰富的文字描写和内在世界的抒发,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入思考和感受的机会;而电视剧以视听媒体的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

03
影视作品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改编案例,如 《红楼梦》、《百年孤独》等。
介绍原著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等。
分析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因和目的,以及改编过程 中的主要挑战。
改编过程中的得与失
01
对比分析原著与改编影视作品的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 方面的异同。
文学作品定义及特点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通过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描写环境等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 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文学作品具有语言艺术性、思想性和审美性,能够通过文字的描述和表达,让读者在想象中形成具体的 形象和场景。
文学作品还具有历史传承性,可以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了 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都能够通过塑造形象 、叙述故事等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同时,影视 作品和文学作品也可以相互转化和借鉴,例如将文学作品改编成 电影或电视剧,或者将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场景和人物形象再现在 文学作品中。
区别
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形式,通过影像、声音等感官刺激来表现故 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文学作品则是语言艺术形式,通过文字的 描述和表达来塑造形象和叙述故事。此外,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传 播需要借助电影、电视等媒介和技术手段的支持;而文学作品的 创作和传播则主要依赖于作者的才华和读者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影视作品通过配乐、音效等手段营造 氛围,观众可以直接听到故事中的声 音,这种听觉体验更加具体和生动。
综合审美体验分析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使读者在心灵 深处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这种审美体验具有深度和持久 性。

影视作品改编与原著比较红楼梦

影视作品改编与原著比较红楼梦

影视作品改编与原著比较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被广大读者喜爱并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

本文将就影视作品改编与原著的比较展开讨论。

一、原著《红楼梦》的魅力《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宏大的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于世。

原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探讨了荣华富贵背后的真实命运。

作品虽然未能完稿,但依然保留了它强大的文学魅力。

二、影视作品的改编与对比1. 对原著情节的还原影视作品改编通常会对原著中的经典情节进行还原,力图将原著中的精彩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例如,贾宝玉的出生、黛玉的哭墙、绛珠仙草的故事等情节,在影视作品中得以真实再现。

2. 人物形象的呈现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多样丰满,影视作品改编时,需要演员通过表演来还原这些形象。

例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角色,观众对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形象期待。

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改编应能在演员选择上与原著形象相契合。

3. 结构改编与剧情删减由于影视作品与原著篇幅不可相比,改编时常常会对原著的结构进行删减和调整,使得剧情更加紧凑。

例如,一些次要角色和情节可能会被省略或者简化,以更好地适应影视媒体的表达方式。

4. 观众对比喜好与剧情改编之间的平衡观众对原著作品有着不同的喜好和期待,而影视作品的改编必然涉及对原著剧情的调整。

这就需要制作团队在改编过程中,能够平衡观众喜好与剧情改编之间的关系,既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又能在表达方式上与原著相符。

三、改编与原著的异同与评价1. 改编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改编,《红楼梦》在影视界或许比在文学界更为广泛地为人所知。

改编作品的涌现,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观赏选择,进一步扩大了对原著的传播和认知。

2. 改编作品的局限性尽管影视作品改编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但改编作品往往无法完美还原原著的深度和细节。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的对比研究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的对比研究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的对比研究引言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是电影制作的重要素材之一。

从《哈姆雷特》到《傲慢与偏见》,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成功的电影作品都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引发了人们对于原著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差异和变化的研究和讨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二者的异同之处。

一、故事情节的忠实度对比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的第一个对比点即是故事情节的忠实度。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在被改编成电影时,电影制作方会对原著进行删减、修改和重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大银幕和观众的观赏需求。

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重要的情节和细节可能被忽略或改变,导致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变化。

以著名的《傲慢与偏见》为例,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多次,每一次的改编都对原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减和修改。

有的改编版本将原著中的一些细节和情节删减或改编,有的改编版本则将故事背景和时间调整到了不同的时代和地域。

这些改编的不同之处直接影响了电影的呈现效果和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二、人物形象的还原度对比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的第二个对比点是人物形象的还原度。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通过文字塑造出来的,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如何还原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很多改编电影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时,会有所删减和改编,导致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变化,甚至与原著中的形象产生了差异。

以《红楼梦》改编的电影为例,这部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多次,不同版本的电影对于主要人物形象的还原程度各有不同。

有的版本在还原主要人物形象时,将原著中的性格和特点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删减,使得人物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和接受程度;而有的版本则在还原人物形象时,过分夸大了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得人物形象显得不真实和不可信。

这种情况导致了不同版本的电影对人物形象的还原度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三、情感表达的真实度对比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的第三个对比点是情感表达的真实度。

名著改编电影中的文学与影视语言的对比

名著改编电影中的文学与影视语言的对比

名著改编电影中的文学与影视语言的对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典名著被改编成电影。

无论是《傲慢与偏见》、《红楼梦》还是《西游记》,这些名著改编电影成为了观众们的热门选择。

然而,电影与书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差异,这就需要导演和编剧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去呈现故事。

在名著改编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与影视语言的对比。

一、情节简化与细节丰富在电影中,鉴于时间限制,情节的简化是必然的。

这就要求导演和编剧去留住故事的核心,删减次要情节,使故事更加紧凑。

举个例子,名著《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律师为黑人辩护的故事。

然而,电影版则更注重于凶手被揭露的过程,对于人物关系和心理描写的细节略去不表。

但是,电影也因此有了优势。

在视觉上,导演们可以利用摄影、音乐、表演等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举个例子,《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通过文字来形容那个时代繁华与虚伪的氛围,而电影版则通过布满鲜艳灯光的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奢华和浮华。

二、人物形象和角色的塑造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和心理变化。

而电影则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特质。

电影更加注重形象的传递,通过演员的外表、语言和行为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有时,这些形象背离了读者的想象,引发了争议。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描述的赫敏可爱而聪明,而电影中的演员则展现了她的勇敢和坚韧,这与读者的印象有了些许不同。

三、对细节的处理在文字作品中,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想象力飞扬,丰富想象空间。

而电影则更加注重于画面的直观性和观赏性,导演和编剧会在细节上做出取舍。

有时,细节的改变可以更好地配合电影的节奏和表达需求,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比如,《霍比特人》系列电影中,片中的龙“史矛革”被刻画得更加巨大和凶猛,这样更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

四、角度的选择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创作时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和思考等方式来呈现故事,这种叙述方式也增加了读者的思考空间。

影视改编与文学价值评析

影视改编与文学价值评析

影视改编与文学价值评析导语:影视改编是指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或电视剧的过程,它既是文学与影视艺术的交融,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种形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影视改编与文学价值评析的关系,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探讨如何正确评价影视改编作品的文学价值。

一、文学与影视的互动关系1. 影视改编的意义影视改编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可以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影视改编也能够通过影像的表现形式,更好地展现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

2. 影视改编的挑战影视改编需要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编。

这对导演、编剧和演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在理解原著的基础上,通过影像语言和艺术手法,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保持其艺术性和观赏性。

3. 影视改编与文学的互动影视改编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也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演绎。

通过影视的表现形式,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

同时,影视改编也可以激发观众对原著的兴趣,促进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

二、影视改编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丰富的表现手法影视作为一种多媒体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画面、音乐、声音等多种元素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手法能够更好地呈现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2. 优势:强化观众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能够更直接地触动观众的情感,使观众更容易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能够增强观众对作品的记忆和认同感,提高观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度。

3. 不足:改编可能导致原著的失真由于影视改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文学作品的内容,可能会对原著进行删减、修改或重新解读,从而导致原著的失真。

观众在看影视改编作品时,可能会对原著的内容产生误解,影响对原著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以《活着》为例分析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三个差异

以《活着》为例分析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三个差异

以《活着》为例分析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三个差异以《活着》为例分析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三个差异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视听价值、镜头感、蒙太奇的思想。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小说,也是张艺谋根据小说改编的一部同名电影。

影视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在《活着》这部影片中也有相应的体现:一、视听价值(一)视觉1、在电影《活着》之中,中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被引入,承担了视觉符号这一角色,在全剧的几个转折点都有涉及,皮影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这一艺术与电影叙事的结合则大大增强的电影的观赏性和艺术感。

2、色调的恰到好处的运用。

张艺谋特别注重的色彩美学的表现,当然在《活着》里也不例外。

影片中中国红的运用也很多,不管是福贵富裕的时候还是后来的革命年代,红色都一一得到了彰显。

(二)听觉1、民俗音乐的运用。

无论是咿咿呀呀的二胡,哀伤绵延的笛音,还是磅礴高亢的秦腔唱腔,都达到了渲染气氛和反映环境,刻画人物心理,照应影片主题的作用。

使整部影片既具有独特的风情和韵味,又具有其特定的情感基调和艺术触感。

2、体现时代特色的歌曲的运用。

本片在听觉背景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与政治相关的两个片段:四十年代,五十年代,都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它的时代背景,即过渡时利用当时实新的革命歌曲过渡(比如大跃进时期的“社会主义好”),同时,几乎在整个过程中,在背景中都有广播的声音一直在讲述那时的相关政策。

这不得不说是导演独具匠心的一个运用,片中广播的声音并不是与镜头画面是同步对应关系,但是它却是向观众解释说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

二、镜头感电影中战争场面使用大全景镜头,展示了场景史诗般的气魄,表达了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而对于人物的表现则更多地使用特写,具体展现人物脸部的细部活动,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蒙太奇的思想电影中较多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思想。

如“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来表现时间的变换,是连续蒙太奇的手法。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的对比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的对比
涵。
文学作品的人物 塑造:影视改编 需要尊重文学作 品中的人物形象, 以保证改编作品 的真实性和可信
度。
文学作品的情节 安排:影视改编 需要遵循文学作 品的情节安排, 以保证改编作品 的连贯性和合理
性。
文学作品的语言 风格:影视改编 需要借鉴文学作 品的语言风格, 以保证改编作品 的艺术性和感染
力。
人物形象的塑造
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在影视改编 作品中得到保留
影视改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 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有相似之处
影视改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 能比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
影视改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 能比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 体
主题思想的表达
主题思想的一致性:文学作品和影视改编作品在 主题思想上保持一致,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和价值观。
文学作品与影视 改编作品的互动 关系
1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
品的相似之处
故事情节的呈现
原著与改编作品在故 事情节上基本保持一

改编作品可能会增加 一些新的情节或角色,
以丰富故事内容
改编作品可能会对原 著中的某些情节进行 删减或修改,以适应
影视化的需求
改编作品可能会对原 著中的某些情节进行 重新编排,以增强故 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影视改编作品扩大文学作品 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文学作品为影视改编提供素 材和灵感
文学作品和影视改编作品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学作品和影视改编作品在艺术 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 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和情感
相互融合,共同繁荣
文学作品为影视改编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影视改编作品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扩大其影响力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在不同领域各有优势,相互补充,共同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比较
当今社会,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后搬上银幕。

人们也因此拥有了更多途径去接触更多作品,无疑,这对于国民文艺素质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

但是在这个速食年代,凡事都贴上商业化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作品成了金钱利益下的牺牲品,成了谋取名利的工具而缺失了本身的文学艺术性。

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为了剧情的好看,或者说为了收视率,改编后的作品随意为古人、真人编排事迹。

当然,我指的不是本身带有编造意味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如《康熙微服私访记》一类的“戏说”之作。

而是具有某种历史严肃性的作品。

在这里,我以历史小说的改编为例予以说明。

历史电视剧是今年荧屏上的热点,较多的作品都存在与历史人事的关系问题。

如果忽略影视的制作和表演艺术,单看剧作的历史性与文学性,就有很大的缺陷与不足了。

三苏电影网
《汉武大帝》是近几年比较红火的一部历史剧,其主要事件和重要细节多取自相关史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历史的艺术展示,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电视剧。

电视剧将观众带回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中期,领略两朝此起彼伏的政治风云和战争波涛,领略那些多近写实的历史画面和人物风貌,时而惊心骇目,时而会心莞尔,在切实的艺术感受中品味强盛帝国那段遥远的历史,思索形形色色人物形象留给后人的精神启迪。

但是由于电视剧的剧情和篇幅限制,该剧角色相对集中,有时为了节省人物或强化性格,将人事张冠李戴,横向移植。

当然处理得当,也会收到多种效用。

但是在《汉武大帝》中,将王志趁景帝厌恨栗姬之时“阴使人趣大臣”请“立栗姬为皇后”,结果自然是相反的,王氏从而为自己做皇后和儿子当太子扫清了道路。

这种阴险手段是刘嫖想不出也做不出的。

《汉武大帝》却将王志的阴谋转移给刘嫖,不仅毫无必要,而且有损人物特征,可谓是适得其反。

[1]
一些影视作品在改编后,美化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或者事件,比如《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改编自苏童的《妇女生活》,影片大致与原著内容保持一致,特别是三段式的结构。

电影沿袭了小说章节式的表述方式,但是在感情基调上没有原著的残酷,特别是影片的结尾,导演没有作者的残忍,将结尾处理成一个相对光明的暗示,淡化了整体的悲剧色彩而且给人以新的希望。

影像弱化了文本的表象残忍,用唯美的视觉呈现置换文本的直白残忍,让观者在视觉享受中慢慢感受生活的残酷,命运的不可逆转。

这种置换看似心慈手软的妥协,实则不露声色的暗杀,其残忍度没有丝毫的削减。

好的作品,受到读者或者观者的喜爱,因而经久流传。

不管是原著,还是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只要有价值,都值得被推崇、被尊重。

就目前出现的影视作品来看,大多获得肯定的作品都是忠于原著的,比如《围城》、《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

正是由于改编者对原著的忠实和严谨的再创作,导演才能将合适的剧本变成影像而获得成功。

而有些改编作品就惨遭批判,比如《剑侠雄心》(改编自大仲马《三个火枪手》)、《黄金罗盘》等。

不仅是因为改编后的剧本失去了原著的神采,与导演的拍摄技法、画面构造也有关系。

美国电影研究家乔治•布鲁斯东说过:“一种艺术(电影),它的局限性来自活动的形象、广大的观众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另一种艺术(小说),它的局限性来自语言、人数有限的读者和个体的创作方式;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

简单地说,小说拍成电影以后,将必然会变成一个和它所根据的小说完全不同的完整的艺术品。

”[2]
的确如此,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作为两种全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有很大的不同,如同矛盾是对立统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同小说通过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故事情节发展,影视作品也有一些表现手法来制作艺术效果,包括镜头、声音、色调、光线等。

小说是用文字来叙事的,而电影叙事语言更加丰富多样,画面、声音、镜头和情节的起承转接等等,更具画面感。

电影必须把文字的东西变成画面的和语言的。

但是,一切的改编,包括叙事语言的转变,都是为了表现主旨服务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我比较欣赏的张艺谋导演的众多影片中的一部了。

影片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

影片中最能引起观众视觉冲突的莫过于那一排排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灯”不单纯是影片中颇有造型感的视觉元素,确切来说它已经成了一种意象化的符号。

其次,小说用语言创造的世界既是现实人生世界曲折的反映,又是作家主观的艺术创造,两种世界既有同,又有异。

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处于生活的自然状态,没有重心和主题;用语言创造的世界不然,它是有重心、有主题的,体现作家的思想意向,显示人生的思想意蕴。

思想史作品的灵魂,也是小说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样,影视作品也有两个世界,同小说一样的是现实世界,不一样的是影视作品通过光、影、声创造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体现影视作品内涵的,是灵魂,是需要观众自己体会和领悟的。

再者,我们欣赏文字和影像是通过两种不一样的途径。

对于文学作品,我们是阅读;对于影视作品,我们是观看。

还可以看出,二者的传播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关于“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区分。

他认为文学属于“冷媒介”,低清晰度,提供的信息量有限,需要观众的参与和投入;影视属于“热媒介”,要求参与的程度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话语的方式而存在的。

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既与其他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

[3]
视觉文化则不同,人们直接通过影像进入一个身临其境的超现实幻觉之中。

不同于文字接受,还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影像直接诉之于观众的视觉,具有形象的直观性。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看电影、电视,而不是直接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当然,看一部电影只需要花费120分钟左右,看完一本小说不会少于三个小时,二者的时间差异也是人们选择的原因了。

这与当前社会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是有密切联系的,人们更愿意去选择花费时间短效益高的电影,通过观看电影了解文学作品也算是一种趋势了。

电影不管是其容量、题材,还是心理刻画、外貌描写都只能流于表面,更多的受演员的表演功力限制,难以深刻,徒见其形而无其神。

虽说视听语言最直观,最有表现力和吸引力,但其成本太高,所需凭借的外部因素最多,表达最不自由。

文章由三苏电影网http://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