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野生茶树与茶业起源之争
茶树的原产地
茶树的原产地1.茶树原产地之争的由来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不仅能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已经明确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但对这个问题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
1.茶树原产地之争的由来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
只是在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
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
国外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论点,主要是:(1)多数学者认为茶树原产地在中国1935年,印度茶业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科学调查团,对印度沙地耶发现的野生茶树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植物学家瓦里茨(Wallich)博士和格里费(Griffich)博士都断定,勃鲁士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传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变种,至于茶树的某些差异,那是野生已久的缘故。
1892年美国学者瓦尔茨(J·M·Walsh)的《茶的历史及其秘诀》、威尔逊(A·Wilson)的《中国西南部游记》;1893年苏联学者勃列雪尼德(E·Brelschncder)的《植物科学入法国学者金奈尔(D·Genine)的《植物自然分类》,1960年苏联学者K·M·杰姆哈捷的《论野生茶树的进化因素入以及近年来日本学者志村桥、桥本实等的有关研究报告中,都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的志村桥和桥本实,他们结合多年茶树育种研究工作,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比较,指出中国种茶树和印度种茶树染色体数目都是相同的,即2n=30,表明在细胞遗传学上两者并无差异。
桥本实还进一步对茶树外部形态作了分析和比较。
为此,他对中国东南部台湾、海南到泰国、缅甸和印度阿萨姆茶树的形态作了分析比较;1980年后,又三次到中国的云南、广西、四川、湖南等产茶省(区)作调查研究,发现印度那卡型茶和野生于台湾山岳地带的中国台湾茶,以及缅甸的掸部种茶,形态上全部相似,并不存在区别中国种茶树与印度种茶树的界限。
茶树或在中国和印度不同地区独立驯化起源
茶树或在中国和印度不同地区独立驯化起源由于至今没有发觉茶树的野生居群,有关茶树的栽培起源与驯化历史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在茶树栽培驯化起源研究方面取得新认识。
研究结果说明,杂交专门可能是茶树品种选育的重要方式;小叶茶,中国大叶茶和印度大叶茶专门可能是在中国和印度不同地区独立驯化起源的。
茶树是中国最早驯化的木本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并通过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直截了当或间接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全球共有52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东亚和南亚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种植和生产中心,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5%,其中,中国和印度则是两个最大的产茶国,也被认为是栽培茶树的驯化中心。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连明研究组和李德铢研究组研究人员,利用23对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对采自中国和印度的392份包括古茶树、茶树老品种和现代栽培品种等茶树种质资源开展了栽培驯化起源研究。
研究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茶树能够分为3个遗传分组,即小叶茶——要紧分布于中国除云南以外的各省区,中国大叶茶——要紧栽培于云南省及周边国家,以及印度大叶茶——要紧分布于印度阿萨姆地区。
“在研究的茶树样品中,包括了大量三种茶树类型间的杂交品种,说明杂交专门可能是茶树品种选育的重要方式。
”高连明称,小叶茶、中国大叶茶和印度大叶茶专门可能是在中国和印度不同地区独立驯化起源的,“我们估量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专门有可能是小叶茶的栽培驯化中心,而云南西部或南部与印度阿萨姆地区分别是中国大叶茶和印度大叶茶可能的栽培驯化中心。
”此外,研究首次发觉中国云南栽培的大叶茶代表新的遗传谱系,而与印度大叶茶不同,是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为今后茶树种质资源的爱护和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茶的起源和发展史
茶的起源和发展史参考一:茶叶起源与发展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中华民族的祖先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经过历代长期的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传播世界,造福人类。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年礼貌的发展进展中。
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相传由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
到战国以后,在古文献中即有“茶”的记载。
从晋常璩《华阳国志。
巴志》追述中可知,我国商末周初之时,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
《尔雅》在“释木”部中记载,“槚,苦荼”。
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记载,反映我国西汉时期古巴蜀地区居家已有烹茶、饮茶的情节。
东汉华佗在《食论》中指出,“苦荼久食,益意思”,即饮茶有益智的功效。
东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则把饮茶视为清廉节俭的象征。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
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便利南茶北运和文化交流。
社会出现将“荼”字减去一笔,俗写成“茶”,自此便成为专用的茶字。
唐代开元年间,北方佛教禅宗兴起,坐禅祛睡,倡导饮茶,饮茶之风由南方向北方发展。
上元至大历年间,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茶区继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技艺精进。
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个性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
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頫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华茶文化的艺术珍品。
明朝时期明代朱元璋体恤民艰,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从此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
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
明代强化茶政茶法,为巩固边防设立茶马司,专营以茶换马的茶马交易。
清朝到民国时期清代海外交通发展,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
茶树的发现和起源
汇报者:高立珍 制作者:边远 丛煜嫣 崔潇 崔亚君
茶树的起源
原产东南 亚说
原产印度说
原产中国说
二元说
原产东南亚
因缅甸东部、秦国北部、越南中国云南和印 度阿萨姆这些区域内的自然条件极适宜茶树 生长和繁術,自然会形成茶树起源中心。这
一观点以《茶叶全书》作者尤克斯为代表。
此外,1958年英国人艾登在所著《茶冲则主 张中印、缅三国交界处的伊洛瓦底江上游为 茶 树 原 产 地 ( T. E d e n , 1 9 7 4 ) 。
原产中国
我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 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那 里的野生大茶树又表现有最原始的特征特 性。1813 年法国人詹妮文的《植物自然 分类)、1892年美国人威尔士的《茶的历 史及其秘决》、英国人维纶的(中国西南部 游记》以及近年来日本茶树原产地研究会 的志村乔、松下智等都主张中国是茶树的 原产地。
例证
在冰川时期,我国西南滇、 贵、川温湿的土壤与气候条 件致使少量野生茶树在极端 气候下存活下基部粗壮来, 并至今保持着最原始的特征 和特性
原产印度说
1838年布鲁斯在1824年研究发现的基础上, 又报道了在印度共108处发现野生茶树.因 此宣称印度是茶树原产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77 年英国人贝尔登的《阿萨姆之茶 叶》, 1903年英国植物学家布莱克的《茶 商指南》.1912年英国人布朗的《茶)以及 1911年出版的《日本大词典>等著作均认 为茶树原产印度,当时未见中国有野生大 茶树的报道。
二元说
印度
中国
印度
二 元
中国
持这一观点的以印度尼西亚的斯图亚特为代表.认为大叶茶原 产于西藏高原的东南部,包括中国的四川云南和越南、缅自、
印度的茶起源,茶叶贸易版图被植物猎人改变了
印度的茶起源,茶叶贸易版图被植物猎人改变了
十九世纪初期,中英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都是因为茶叶贸易造成,中国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叶资源。
当时的茶叶贸易仅能用白银来交易,因此造成英国白银不断流入中方的口袋,英方只好想办法怎样扭转贸易逆差?
十九世纪初期,中英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都是因为茶叶贸易造成,中国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叶资源。
当时的茶叶贸易仅能用白银来交易,因此造成英国白银不断流入中方的口袋,英方只好想办法怎样扭转贸易逆差?把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可谓是一举两得,后来引发了鸦片战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方看到中方“以茶制夷”的策略深感害怕,一旦被中方过度牵制,中国如果像日本一样施行锁国政策而限制原料的输出,那么英国的生活秩序就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稳定。
因此当时想方设法地鼓励所有殖民地另辟茶园,生产出可以饮用,且能稳定供给皇室的栽培茶。
这就使得积极地取苗与学习制茶工艺成了很重要的任务。
植物猎人福均被英方多次派遣到中国盗取茶苗。
有趣的是,福均为了躲过中国政府的检查,乔装成中国人,竟然给自己留了个长辫子,还把前额的头发给剃了,当时中国的多数人未见过真正的洋人,只觉得他长相略有不同,竟能多次蒙混过关。
再加上买通了几个茶工,将中国的制茶技术与品种成功地移植到了印度,并且在英商的全力支持
下,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茶叶生产地,同时成为英国的另一主要茶叶供应来源,并从此打破了全球茶叶的供应链,影响日后至今所有茶叶交易的方式。
此后,茶树栽种又扩展到了印度其他地区与锡兰岛,一八三八年,产自印度的第一批茶运抵伦敦,从此世界茶叶贸易版图被改变了。
探源:剖析茶之源
5
探源篇
SEEKING CHAPTER
(一)茶文化的起源
3、贵州茶文化之源在湄潭
湄潭是贵州重要的古老茶区之一 唐代陆羽《茶经》载有:“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知县吴宗周续修《湄潭县志》地理志记述: “唐(贞观十六年)废牢州以义泉隶夷州。”1948年《贵州通志》唐代建置沿革也记到:“夷州:绥阳、凤冈、湄潭”。说明在1200多年前,湄潭已是全国主产茶区之 一。 北宋乐史(987年前后)的《太平寰宇记》载有:“夷州土产茶……”和“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 明代黄一正(1591年)辑注《事物绀珠》载:“茶类:平越茶、播州茶、永宁茶……。”当时平越州辖福泉、湄潭、余庆、瓮安等地。其中福、余、翁诸县历来产茶
01
探源:剖析茶之源
SEEKING CHAPTER
茶文化的起源 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的内涵
探源篇
SEEKING CHAPTER
(一)茶文化的起源
1、世界茶文化之源在中国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
原产地是指事物的最初来源之地,茶树原产地即茶树的最初起源之所。 中国是茶的祖国,本来是毋庸置疑,为世界公认的。然而到了19世纪初出现了关于茶树原产地的异议。 1824 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提出茶树原产地在印度。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 茶树原产地之争。国外学者中代表性的论点主要有 4 个,即中国说、印度说、无名高地说和二源论说。除主张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外,其他三种都是从 1824 年勃鲁士在印度发 现野生大茶树后才开始的,形成这些观点的唯一依据,就是中国有没有野生大茶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的地方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公元220-280 年),《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后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陆羽 在《茶经·一之源》中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称:“建茶皆乔木。”宋子安(1130~1200年)《记东溪茶树》中说:“柑 叶茶树高丈余,径七八寸”。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又据(广西通志》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 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背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可见,我国早在1700多年前就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中国是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近代以来,在全国许多省份也相继发现野生大茶树,有的甚至成片分布,这是中国为茶树原产地的历史见证。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已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有野生大 茶树。如湖北房县桥上乡千坪村海拔1100米处发现大茶树,基部围径达3.2米,树龄达千年,印证了《茶经》所载确有其事。 中国的野生大茶树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特性 有无野生大茶树,固然是确定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发现有野生茶树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1984年,陈椽先生专著《茶业通史》从茶树生长自然条 件、品种、分布及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与论证,提出中国的野生大茶树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和特性,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定论。 此外,早在1922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在《中华农学会报》第 37 期《学艺》栏发表《茶树原产地问题》文章。这是第一篇系统反驳外国某些人对茶树原产地偏见的 文章,并根据大量事实,证明茶树无疑是原产于中国的。
茶文化有什么历史渊源
茶文化有什么历史渊源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历史渊源中国茶的发源地在中国中西部山区,唐代陆羽《茶经》云:“茶者,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现今重庆西和湖北西,正是当今之神农架地区)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故茶的发源地在中国是无可争议的。
在英国,有人说饮茶习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印度。
事实是这样的:1823年,一支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所谓的野生的茶树,有人开始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
但是这些茶树种其实是印度人从中国偷过去种植的;;在几千年的茶历史中印度从未发现过有野生茶树,也没有人在当地制茶。
他们都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错误,包括茶树植物在内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类的历史都要长,不能说哪里有茶树,哪里就是制茶、饮茶的发源地。
人类制茶、饮茶的最早记录都在中国,最早的茶叶成品实物也在中国。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代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地区为代表),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
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而且年代更为久远。
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树。
现在中国的野生大茶树集中在云南等地,其中也包含甘肃、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区。
茶文化的传播茶的传播在中国唐朝达到鼎盛,最闻名的日本茶道起源与中国。
日本的饮茶风尚,一直可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时代,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和尚及日本的留学僧最澄法师带入日本,很快在日本的上层社会流传。
十五世纪初,名僧村田珠光采用“茶寄合”的大众化形式。
吸收“茶数寄”的品茶论证和鉴赏茶具的内容,结合佛教庄严肃穆的仪式。
印度的茶叶种植文化与传统
印度的茶叶种植文化与传统茶叶在印度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饮品,拥有悠久的种植文化和传统。
印度的茶叶产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印度茶叶种植文化的起源、传统制作工艺和茶叶文化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一、茶叶种植文化的起源印度的茶叶种植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
据信,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印度。
当时,茶叶主要是用于草药和饮食用途。
法医学家也将茶叶视为一种草药,并把它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在印度的种植和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传统制作工艺印度的茶叶制作工艺有不同的流派,如杜加茶、锡安茶和尚蒂茶等。
每一种茶叶都有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它们的制作过程也各不相同。
(1)杜加茶杜加茶在印度被广泛种植和饮用,它以其浓郁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闻名。
杜加茶的制作非常独特,首先将新鲜的茶叶叶片摊晒至半干,然后将其在巨大的蒸汽锅中炉烤。
最后,通过熟化和发酵过程,茶叶逐渐变得干燥且风味独特。
(2)锡安茶锡安茶是印度东北部的一种传统茶叶,它有着温和的口感和浓郁的花果香气。
制作锡安茶的关键在于新鲜嫩叶的采摘和精细加工。
首先,采摘的茶叶叶片要经过晒干、揉捻和松散发酵等过程。
然后,茶叶通过炒制和干燥来保持其新鲜度和独特的风味。
(3)尚蒂茶尚蒂茶是印度最受欢迎的茶叶之一,其特点是香气浓郁、口感柔顺。
尚蒂茶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主要通过摊晒、揉捻和发酵等步骤来完成。
三、茶叶文化对印度社会的影响茶叶在印度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交活动的象征。
印度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茶叶,无论是在家庭聚会、商务洽谈还是节日庆典上,茶叶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此外,茶叶文化也促进了不同社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因为茶叶是印度人民共同热爱的饮品,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穷人,都能在茶座上享受茶叶的美味。
茶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可低估。
印度茶叶产业是该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之一,为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印度茶业发展历史
印度茶业发展历史印度种茶的历史起始于19世纪40年代,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19世纪70年代的时候印度茶叶产量不过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但1901年的时候便超越了中国,位居世界第一,并且这一优势一直保持了很多年。
种植于印度的茶树是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从中国广州带走的,一颗小小的茶籽为印度带来了一片茂密的茶树丛林。
郁郁葱葱的茶树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贸易,中国茶叶作为贸易额最高的商品,引起了东印度公司的关注。
1832年,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地区设立了茶树种植和试验机构,并且派遣代表到中国购买种子和茶苗,招募中国的制茶工人。
从此中国种茶和制茶的技术传送到了印度。
1838年,印度制造出了第一批茶叶,共250公斤。
这批茶叶获得了东印度公司董事的认可,以高价出售,与此同时也批准了英国商人组织阿萨姆茶叶公司的请求。
阿萨姆的种茶场在东印度公司的鼓励政策下获得了飞速发展,1853年,英国下院特别委员会前往印度调查,发现茶树已经在喜马拉雅山区西北部和阿萨姆大规模地种植起来。
英国资本家也纷纷在印度投资建立茶场,1850年的时候只有1个茶场,到1871年就已经有285个了,茶树栽种面积也从1876英亩发展到31303亩,采茶量从21.6万磅增加到620磅。
虽然茶场不断扩张,但是印度人并没有饮茶的习惯,这里种植的茶叶主要还是运送到英国。
1901年以来,印度茶叶的出口量迅速发展,跃居世界首位,对于茶叶的生产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
种植经验的积累和先进的制茶机器促进了茶叶的生产,而英国资本家在阿萨姆、孟加拉、南印度地区扩建的茶园,更直接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升。
1902年,印度茶叶出口量为1.83亿磅,到1919年出口量就达到了3.82亿磅。
这时期是印度茶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期,茶园的数目在不断增长,1925年阿萨姆地区就有900多个茶园,总面积超过了40万英亩,而且每个茶园都有自己的制茶厂。
茶叶采摘下来,可以立即就地加工制作。
印度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印度茶叶的起源与发展早在茶叶成为商品之前,也就是公元1830年左右,茶树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阿萨姆的东北方的丛林之中。
大约在公元1598年,一位荷兰的游客,名叫林斯柯顿(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曾经在他所写的书中,描写有关他的探险旅程。
他说,印度把一种叶子当做蔬菜般的和咖哩、油一起煮来吃,甚至把这种叶子煮来当做一种酿制的饮料喝。
到了公元1788年,英国的植物学家板克斯(Joseph Banks),曾经向英属东印度公司报告说:在印度东北的英国属地之中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
只是,他似乎忘记了在孟加拉就有当地的茶树,反而建议要从中国移植茶树来。
不过他的意见终究没有被采纳。
到了公元1823至1831年间,布鲁斯(Robert Bruce)和他那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弟弟查尔斯(Charles)一起研究出,在阿萨姆地区,确实有当地土产的茶树。
他们甚至把当地的茶树种子和茶苗,以很正式的方式呈给当时在加尔各答新成立的植物园。
然而,他们的努力和之前一样白费了。
这可能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国茶叶的贸易,不想投资在任何其它的地方。
然而到了公元1833年,一切就都改变了。
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对茶叶市场的垄断,而突然发现把重心转移到印度本身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
因此,就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查尔斯(Charles Bruce)被赋以重责培养幼苗;品牌茶叶加盟而另一方面委员会的秘书,也被派遣到中国负责收集80,000颗茶种子,因为他们对于印度本地的植物仍然不具信心,委员会的成员们仍然坚持要引进中国的茶叶树种。
那些被送到加尔各答植物园的种子孵育到相当结实后,被送1000公里之外的新茶园中栽种。
同时,在阿萨姆的上方,查尔斯和其它的开拓者,也清除场地,以适合可以栽种树木,而且修剪那些已经存在的老茶树枝,并且支持那些新成长的茶树枝。
他们并且以实验的方法,引进新近采摘下来的茶叶到那些本地的树种上,来制造红茶。
开挂印度的茶历史
开挂印度的茶历史作者:文思雨来源:《中国食品》 2016年第19期??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各种“奇葩”的事情频繁发生。
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这个阿三国家又在如何开挂,而忽略了它还是个茶叶大国。
世界上将近三分之一的茶叶都产在印度,印度的茶叶不仅大量出口,而且也很快受到当地广泛欢迎并且成为生活必需品之一。
在印度,茶叶生产和销售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控制,政府把印度三大类茶——大吉岭、阿萨姆、尼尔吉里红茶作为国家的茶叶商标在国际上注册,有独特的标志,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凡种植、经营这三种茶叶的企业都要向国家申请备案,获得资格许可证,只有这样才能上市、出口。
印度茶起源中国早在茶叶成为商品之前,也就是1830年左右,印度茶树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印度阿萨姆东北方的丛林之中。
1833年,东印度公司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他们从中国收集了80000颗茶种子,因为他们对于印度本地的植物仍然不具信心,委员会的成员们坚持要引进中国的茶叶树种。
那些被送到加尔各答植物园的种子孵育到相当结实后,便被送到1000公里之外的新茶园中栽种。
印度最有名的茶乃是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
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
大吉岭红茶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
100多年来,大吉岭红茶被称颂为世界名茶之一,是英国贵族的宠儿。
这种茶的前身就是中国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
1857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一个英国搞植物学的军官发现了这种茶的价值,受英国政府的指示,他利用一个叫福钧的中国人帮助,收集茶叶苗、茶籽,并把技术工人带到印度,在大吉岭试种,几年后中国的红茶便在这里安了家,从此以该地区的名字命名为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
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
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
茶文化的论文鉴赏2篇
茶文化的论文鉴赏2篇茶文化在世界大半部分的国家都有传播,那么有关于茶文化的论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论文鉴赏,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论文鉴赏1中国茶文化研究摘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
探讨茶树起源、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茶;茶文化;起源;内涵;研究1 茶树起源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
我们祖先对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
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
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
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
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 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树和茶文化的起源
茶树和茶文化的起源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虽在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开篇即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但因缺乏茶树被发现与利用的相关史料记载,也缺乏大规模茶树化石考证,有关茶树起源时间、地点的研究难度较大。
植物学家们并没有因此放弃研究,他们根据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
茶起源于中国,自古以来为世界公认,但在19世纪初关于茶的原产地说法发生了分歧。
起因是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邦沙地耶的山区发现野生茶树后,对中国为茶树发源地说提出质疑,随后掀起了一场有关茶树原产地的百年争论。
国外学者中的质疑者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但大多数学者通过对茶树的分布、变异、亲缘、细胞遗传等作了大量研究后,均认为中国才是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本土学者为正名作出巨大贡献,不仅发现了大量野生茶树及古茶园,还通过科学研究得出了符合历史认知的结论。
如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茶学家庄晚芳,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大茶树的分布及变异、古地质变化、"茶"字及其发音、茶的对外传播五个方面对茶的原产地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云贵高原以大娄山脉为中心的地域。
近几十年茶学研究者从茶树的自然分布、地质变迁、茶树的进化类型等几个方面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是世界上茶树的发源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发源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遍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无疑起源于中国。
所处新石器时代的炎帝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教民稼穑、勇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后被道教尊称为神农大帝。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印度茶叶的种植历史是怎样的?
印度茶叶的种植历史是怎样的?好评回答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主从广州运少量中国茶籽至加尔各答,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寄了一部分给东北部不丹包格尔栽植,其余茶籽栽植于英军官凯特私人的加尔各答植物园中,这是印度最早的栽植茶树的纪录。
178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班克斯最早提倡由中国引种至印度;并应东印度公司之约,写小册子介绍中国的种茶方法。
同时指出比哈尔、兰格普尔和可茨比哈尔等地适宜种茶。
1834年,印度总督本廷克成立茶叶委员会,研究中国茶树究竟有无可能在印度繁殖。
该会秘书戈登来中国调查栽茶制茶方法。
中国制茶工人和技师亦于1837年到达阿萨姆。
1838年制成第一批茶叶约250公斤,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认为质量很好,并以高价公开出售。
次年即有95箱印度茶叶运抵伦敦。
与此同时,在印度公司董事会还批准了英国商人立即组织职权萨姆茶叶公司”的请求,这家公司于1839后在上阿萨姆正式成立,投资为 50万英镑。
从总的情况来看,19世纪50年代以前印度植茶业还处于萌芽时期,但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许多资本家在印度纷纷投资兴建茶园,掀起了第一次种茶高潮。
印度的第一个茶叶公司成立于19世纪40 年代,英属印度政府把除了查布瓦茶园以外的所有茶园出售给该公司(查布瓦茶园为一个中国人购买经营)。
该公司在1852年售茶获利,第一次向股东分红,消息传开,引起轰动,私人资本跃跃欲试。
1857年英国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后,改组印度政府,把印度置于英王的直接管辖之下,英国资本大规模进入印度,相当大一部分投人种茶业,各种茶叶公司纷纷涌现,1881年在加尔各答成立印度茶业联合会。
成立之初,联合会的成员拥有10.3万英亩茶园。
联合会在茶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协调成员的利益,交流情报、技术,采取共同措施,抢占国际市场,打击排斥中国茶。
19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到印度的海底电缆铺设完成,印度各主要城市电讯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了解欧美的市场信息、联系供销订货业务在顷刻之间就可以完成。
茶的主要知识文化
茶的主要知识文化茶的主要学问文化渊源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早消失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
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
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早的地方。
吴理真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奇,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2000年。
史料中有“蒙山在雅州,凡蜀茶尽出此”的记载。
公元前53年,僧人甘露普慧禅师吴理,在蒙顶山发觉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土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
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茶祖”。
相传蒙顶茶开山祖师“吴理真”所创“天风十二品”茶艺,用于祭祀女娲使蒙顶山独享天外风雨润泽的。
历经两千年的风雨,演化成的蒙顶茶艺。
讲的是如何泡茶、闻香、送茶、饮茶的奥妙。
它包括玉壶蓄清泉、甘露润仙茶、饮客凤点头等12道程序,表演者通常需要沐浴焚香后在山顶表演。
茗烟与仙雾渐融渐逝,神思共天,且合且离,可谓将茶艺的雅致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
这部书以传奇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学问,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奇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觉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
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
这虽然是传奇,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头的。
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熟悉,仅仅依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熟悉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分及其特别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印度的茶叶种植从传统的茶园到现代的茶叶产业
印度的茶叶种植从传统的茶园到现代的茶叶产业茶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饮品,而印度作为茶叶的重要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茶叶种植历史和文化。
从传统的茶园到现代的茶叶产业,印度茶叶业经历了许多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着重探讨印度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茶叶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第一部分:茶叶在印度的历史与传统茶叶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
印度人民将茶叶视为一种珍贵的草药,用于医药和精神仪式。
著名的印度教经典《古兰经》中也描述了茶叶的草药功效。
茶叶的种植最早起源于北印度的喜马偕尔邦,随后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最初,茶叶是在小规模的茶园中生长,采摘和加工都是手工完成的。
茶农们通过传统的方式种植茶树,并将茶叶用于本地消费或作为礼品交换。
第二部分:茶叶产业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茶叶行业逐渐从传统的茶园扩展到现代的茶叶产业。
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引入了茶叶商业种植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印度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企业在印度建立了大规模的茶园和茶叶加工工厂。
茶叶的种植和加工开始工业化,机械设备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
这种转型带动了茶叶产量的增加,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
第三部分:印度茶叶业的现状如今,印度茶叶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
印度茶叶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如阿萨姆邦、大吉岭和达尔群岛。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印度茶叶产业的特点是多样性和质量。
印度茶叶有着丰富的口味和香气,包括红茶、绿茶、白茶和乌龙茶等。
另外,印度还以产量大、品质好而著名的袋泡茶。
茶叶的生产和加工在印度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
许多茶园雇佣了当地居民,并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茶叶的出口也是印度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四部分:茶叶产业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印度茶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印度茶叶业需要应对气候变化、土壤质量下降和病虫害等问题。
茶叶的起源地是印度?5亿中国茶客坐不住了
茶叶的起源地是印度?5亿中国茶客坐不住了文丨沈沐图丨网络在国外最大问答社区Quora上,有这么一个问题:茶叶究竟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底下印度网友的回答着实让人忍俊不禁,“5000年前,印度人就把茶叶当成香料来使用了”“达摩祖师是茶叶的发现者,也是他把茶叶带到了中国”“众所周知,印度拥有世界上第一棵野生大树茶,印度人在制茶技术方面毫无疑问是全球第一”如此普通却又这么自信,除了韩国人,想必就是印度人了。
那么,茶叶的起源地,到底是中国还是印度,又或者是其他地区呢?早期印度茶园的试种回看历史,中国茶叶传播到全世界,主要有3种路径。
一个是经过海运,向东传到日本;第二个是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到西亚、欧洲等地;第三个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南亚、非洲东岸、欧洲等地。
唐朝时,日本最澄禅师越洋到我国学习佛法,带了茶种回国,播撒在日本滋贺县上;宋元时期,陶瓷和茶叶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7年),荷兰商船从我国澳门运茶贩卖至欧洲,是最早有书面记录的茶叶出口欧洲史。
到19世纪,中国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其关于茶叶的发音,都源于我国福建或广东方言。
其中,就不得不提到茶叶的忠实粉丝,也是后来令中国人损失惨重的国家--英国。
在英国有一句谚语,“When the clock strikes four, everything stops for tea”(当时钟敲响4下,所有一切都为茶停止)17世纪,茶叶开始传入英国,因为路途遥远,运费高昂,外加政府施以重税,当时进口茶叶的价格是咖啡的6-10倍,因此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用。
在喝茶的欧洲贵妇不论是英国文学泰斗塞缪尔·约翰逊,还是英国皇后凯瑟琳,以及众多贵族太太们,都深陷于中国茶,也以喝中国茶来彰显自己的高贵身份。
庞大的贸易逆差,让英国白银大量外流,17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的总货值中,茶叶就占到了56%,之后更高达85%。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追求更高收益,便打算在印度开辟茶园。
茶起源于哪里?他们吵了100多年
茶起源于哪里?他们吵了100多年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
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
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茶叶起源于中国?中国人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1824年,印度人笑了……当时,一位入侵印度的英军少校Bruce在中印边界的阿萨姆省的萨地亚地区发现了一株13.1米高的野生茶树。
1833年,Bruce的兄弟又在锡比萨加发现了成片的野生茶树。
此后100多年,关于茶的起源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论,出现了所谓的“印度说、二源说、多源说、中国说、无名高地说”。
“印度说”和“中国说”比较好理解,“二源说”认为大叶种原产印度,小叶种原产中国。
“多源说”认为,凡是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生长的茶区,都是茶树的原产地。
“无名高地说”主张,茶树的原产地既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某个尚不确定的地点。
第一个站出来的中国人茶叶不是起源于中国?第一个系统批驳这一论调的是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
1922年,他在《茶树原产地考》一文,详细列举了许多极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了茶的起源就在中国。
在落后的旧中国,当我们还在被动挨打的时候,吴觉农能有这种勇气,实在是不容易。
“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而掠夺之甚,无过于生乎吾国长乎吾地的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
”——吴觉农语▲吴觉农曾经有一个传说也很有市场。
传说从印度来的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时候,因为想追求无上觉悟心切,夜不倒单,也不合眼。
由于过度疲劳,沉重的眼皮撑不开,最后他毅然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
就在达摩丢弃眼皮的地方,长出一株叶子翠绿的矮树丛,树叶就像眼睛的形状,两边的锯齿像睫毛。
这便是茶的起源。
吴觉农反驳说,怎么会呢,达摩到达中国的时候,是公元519年(梁武帝天监十八年),那个时候中国已经茶饮极盛,同期的史料中也有大量饮茶记录。
我们今天看来,当初的很多争论实在荒谬。
要知道,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前,印度人还不知道怎么种茶、怎么饮茶呢!直到1780年,英国人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考古2016·22016年第2期历史就是这样矛盾与戏剧,虽然殖民统治让印度遭受了屈辱的历史,但印度茶叶却受益于英国当时的殖民政策。
当时的英国要通过它的殖民地印度来打破中国对茶叶市场的垄断,并经营供应国内巨大茶叶市场需求的茶叶供应茶园,所以大力支持了印度的茶园建设、茶业管理以及茶叶生产机械化等内容。
但是,印度茶业真正的源起与中国茶树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可以说,没有中国茶树苗和茶籽被大量运到印度,印度就不可能实现茶树的改良、优化,也不可能有大规模的优良茶园。
所以,印度茶业的真正起源离不开中国茶树。
最初,印度当局以及东印度公司并不知道印度存在野生茶树,所以,他们的目标一开始就定位于从中国获得茶树苗和茶籽,还有茶叶加工制作的熟练工人。
但由于当时中国茶叶和相关技术受到中国王朝的保护,外国人不能随意进入到中国内地的产茶区,更不能把茶树苗和茶籽带出中国国土,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和它的属地印度在获得中国茶树和茶叶秘密方面均无大的进展。
所以,英国政府和他们的大茶商们只能抱怨,对中国这种封锁态度甚为不满。
“在他们的眼中,英国消费了中国五分之一的茶叶,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中国根本没有透露关于茶叶生产的任何秘密。
”[1](P191)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从广州运少量茶籽至印度,当时一部分被总督哈斯丁斯(Warren Hastings )给了不丹(Bhutan )种植,另一部分种植到了英国军官凯特(Robert Kyd )位于加尔各答的私人种植园中。
[2](P88)1793年,英国派遣麦卡特尼(马嘎尔尼)勋爵出使中国。
然而,这次行程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愉快,也没有实现使麦卡特尼成为大使的目的。
但是,麦卡特尼之行最有价值的收获之一就是从中国带出去了一些茶树苗和茶籽。
当时正值路过江西的植茶区,当地的巡抚破例允许他的队伍带走了几棵正在生长的茶树。
据罗伊·莫克塞姆估计,那些茶树没有存活下来,赵国栋,男,西藏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西藏茶文化、茶社会学、社会史、文化史。
印度野生茶树之争与茶业起源赵国栋摘要:印度是南亚重要国家,印度的茶产业在国际茶叶贸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印度存在着野生茶树,但关于野生茶树的发现者与发现过程有许多争论。
印度大规模优质茶树是在中国茶树大量引入之后出现的,中国茶树对印度的野生茶树起到了改良作用。
印度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迅速膨胀,在经历了19世纪60年代的茶业危机之后,70年代之后进入了“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印度;野生茶树;中国茶树;罗伯特·福琼中图分类号:K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335(2016)02-0206-08206但一些茶树种子却在加尔各答的植物园中生根发芽了。
[3](P88)罗伊·莫克塞姆同样介绍了另一件类似的事。
1816年时,一位名叫阿美士德的勋爵带着另一个使团来到中国,与麦卡特尼的遭遇相似,他也带回了一些茶树和茶籽。
但他们所乘坐的阿尔塞斯特号却触礁,虽然所有人的都获救了,但茶树和茶籽却在这次事故中丢失了。
当然,除了英国、印度极力想获得中国的茶树和茶籽之外,其他国家同样有这样的打算。
罗伊·莫克塞姆介绍了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为获得一棵活着的茶树曾费尽心机。
他曾派人随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到中国,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茶树和茶籽。
但由于当时航海技术以及对茶树苗的保护措施问题,一些树苗在船上就死掉了,另一些被寄生于船上的老鼠们当成了美餐,还有一些虽然活下来了,但后来发现根本就不是茶树。
虽然如此,林奈最终还是于1763年得到了第一棵真正的茶树,这棵茶树也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棵茶树。
[3](P89)在印度发展野生茶树,对英国政府、英国大茶商以及当时的印度政府而言,是一个不能再好的消息了。
在印度茶叶联合会较早的资料中,对阿萨姆地区发现野生茶树做了专门介绍,取名为“阿萨姆发现茶树”(DISCOVERY OF THE TEA PLANT IN ASSAM)。
关于到底是谁在印度的阿萨姆发现了野生茶树,有许多争论,争论的原因就在于这是一项巨大的荣誉。
对此,孟加拉亚洲学会(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的一些刊物上有清晰记载。
开始的时候,有一名叫作华利奇(Wallich)的人向当地政府提交了陈述,这份陈述是关于一名叫查尔顿的中尉(Lieutenant Charlton)宣称最先发现了茶树,并应享受这一高贵荣誉。
W.拿索·利斯(W.Nassau Lees)提出,查尔顿于1830年从阿萨姆把茶树送到了加尔各答进行鉴定,并于1834年得以确认。
[4](P6)华利奇当时是加尔各答植物园的总监,而且还是东印度公司的植物学家。
但后来,这项荣誉给了布鲁斯兄弟俩(Mr.Bruce and his brother,Major R.Bruce,即罗伯特·布鲁斯和C.A.布鲁斯)。
也正因为如此,布鲁斯兄弟最终获得了艺术学会(Society of Arts)的奖章,并通过孟加拉农业学会(Agricultural Society of Bengal)授予给他们。
但这招致了许多质疑的声音,尤其是关于查尔顿中尉部分,辛辣的批评声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詹金斯(Jenkins)上校和查尔顿(Charlton)上尉的诉求最终得以认可。
1834年平安夜,茶叶委员会向印度总督这样报告:这种茶树灌木毫无疑问是上阿萨姆地区的本地植物……我们毫不犹豫地宣布这一发现———它归功于詹金斯上校和查尔顿上尉不懈的研究———是对于大英帝国农业和商业资源来说最为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项发现。
我们确信,通过恰当的管理,这种新发现的茶树将完全可以成功地用于商业种植,因此我们的目标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完全的实现。
[3](P94)于是,1842年1月3日,孟加拉农业与园艺学会(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Society of Bengal)主席为他们颁发了“金牌”。
查尔顿被认定为第一位确认阿萨姆地区有本土产茶树的人,而詹金斯则因为坚持不懈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最终成功而获得奖励。
[5](P4)詹金斯当时已经是焦尔哈特东北边境的代理,而查尔顿则是他的助手。
对于这段历史上的争论,威廉·乌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中也有涉及,他对这段历史的描述与印度茶叶联合会资料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他提到,当时罗伯特·布鲁斯已经过世,所以奖品转交给C.A.布鲁斯,这一场争论就此结束。
但他也提到:“没有得到奖赏的只有最早的发现者罗伯特·布鲁斯一人,但是他已经去世,所以这个争论由此结束。
”[6](P168)所以,在威廉·乌克斯看来,阿萨姆本土茶的最早发现者还是罗伯特·布鲁斯,时间应该是1823年。
[1](P189) W.拿索·利斯(W.Nassau Lees)也曾提到,印度野生茶树之争与茶业起源207农业考古2016·21836年12月20日,C.A.布鲁斯(Mr.C.Bruce)在给东北边境总督詹金斯代理(Jenkins Agent)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战争爆发之前,我已故的哥哥已经通知我它们(指茶树———作者注)的存在。
”[4](P7)我们再回到1823年看个究竟。
1823年,罗伯特·布鲁斯带了大量的物资进入阿萨姆。
他被认为是第一个进入阿萨姆很深的地方的英国商人,因为那时阿萨姆属于缅甸领土,1826年英国迫使缅甸签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之后阿萨姆才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所以罗伯特·布鲁斯进入阿萨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他越过了国境。
因为当时阿萨姆属缅甸的领土,所以当时英帝国对阿萨姆的印象主要停留在这个称呼上,布鲁斯同样如此。
他先进入了兰格普尔(Rungpore),进而去了首都,在那里与景颇族(Singpho)的首领熟识,并沉迷于植物学研究,很快他就发现了当地山丘上生长着野生茶树。
于是,他与当地的首领达成了书面协议,用东西换得了一些茶树。
1824年,英国发起了侵缅战争,罗伯特·布鲁斯的兄弟C.A.布鲁斯受命指挥一支军队前往塞迪亚(Sadiya)。
缅甸首都失守后,那位景颇族的首领前来表示敬意,这样,罗伯特·布鲁斯利用这个机会提到了茶树的事情。
随后,景颇族的首领送来了几百株茶树和大量的茶树种子。
[7](P136)正是这样,罗伯特·布鲁斯被写进了史册。
关于C.A.布鲁斯,无论他在阿萨姆野生茶树发现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他也曾就阿萨姆发现的茶树做了深入的观察与总结。
他提到一条叫作“卡孔”(Kahong)的小河的部分地区有许多小岛,那里茶树很多。
他把那些在小的溪流和河塘边的小块土地叫作“库尔卡玛提”(Coor-kah Mutty),“小岛”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当然也有茶树。
他认为,因为雨水冲刷形成了许多的沟渠,所以也就出现了许多小岛,最大的约有600步(paces)远。
另外,C.A.布鲁斯在1838年之前已经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红茶的制作方法,并记录了他与中国红茶制作工人的对话。
我们从中选取一些摘录于此。
C.A.布鲁斯:“茶树可以在雪中生长吗?”中国工人:“可以。
”C.A.布鲁斯:“雪不会杀死或者伤害到茶树吗?”中国工人:“伤害很小,会让老树死掉,但会从老树上长出新枝。
”C.A.布鲁斯:“你们如何种植茶籽?”中国工人:“挖一个大约四个手指深直径8英寸的洞,然后用两只手抓尽可能多的茶籽放进去,再盖上土。
”C.A.布鲁斯:“什么时间种,过多长时间能够长出来?”中国工人:“十一月、十二月种,有时也在来年的一月;雨水到来时,它们就长了出来。
”C.A.布鲁斯:“什么时候可以采摘?”中国工人:“有时第三年,也有第四年的,要根据土壤状况。
”C.A.布鲁斯:“如果不采摘的话,茶树会不会长高?”中国工人:“肯定会长高,持续的采摘使茶树不高。
”C.A.布鲁斯:“一般而言,有多少种下的种子能够长出来?”中国工人:“种子好的话,能长出10-12株。
”C.A.布鲁斯:“你们让他们在原来长出的位置还是后面把它们移植到别的地方?”中国工人:“让他们生长在那里,很少移植;如果移植的话,一定要在雨天,4-6株紧靠在一起以形成一大株茶树丛。
”C.A.布鲁斯:“你们挖沟渠以防止茶树被冲走吗?”中国工人:“是的,我们不得不挖出许多。
沟渠的形状和形式要根据地形情况。
”C.A.布鲁斯:“你认为每株茶树每一季可以产多少茶叶?”中国工人:“差别非常大;有一些只能产2208卢比重,其他一些可以产1.5磅;但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磅,我认为是头熟茶,二熟茶很少,而一些人怕杀死茶树,所以从来不采第三熟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