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汇文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汇文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作“叶脉书签”B.净水
C.自制汽水D.将鸡蛋壳放入醋
中
2.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铝锂合金B.玻璃纤维C.玻璃钢D.PP聚丙烯塑料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B.熄灭酒精灯C.氢气验纯D.稀释浓硫酸4.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
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
根据上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酸性变弱B.酸性变强C.酸性不变D.碱性变弱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B.用硫酸铜和石灰乳来配制波尔多液
C.只用水不能鉴别NaOH、NH4NO3、NaCl三种固体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6.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
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洗发水一般弱酸性,护发素一般为弱碱性
C.盐酸、硫酸可以除铁锈D.用酒精浸泡捣烂后的牵牛花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
8.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浓硫酸B.石灰水C.浓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9.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①氢气②氧气③氯化氢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一氧化碳A.③④⑤B.①②⑥C.①②③D.③④⑤⑥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分子材料电木、电玉均具有热固性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D.某些农产品中的纤维素不属于糖类1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滴入丙中,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
段时间后恢复到原状;再将乙中液体滴入丁中,气球又明显鼓起。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
14.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取Mg和MgO的混合物8.8g,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0g(反应后溶液无晶体析出),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0.4g B.0.2g C.0.15g D.0.1g
二、填空题
16.(1)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开始时_____管溶液呈红色。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氧化物_____、酸_____、碱_____、盐_____
(3)_____的雨水是酸雨。
导致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____。
(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粒子有_____。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17.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
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基本营养素包括_____和水六大类。
新鲜牛肉含碳、氢、氧、氮、锌、钙、铁等元素,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___,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
(2)葡萄糖在人体组织里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①不锈钢炊具②合成橡胶手套③纯棉饰品④塑料外壳电话
三、实验题
18.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的氯化钠质量是_____。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D操作应选用_____mL的量筒(从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_____保持水平。
(3)E操作的名称是_____,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
(4)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
A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 称量氯化钠时右盘放称量纸,左盘没有放称量纸
C 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 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19.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
已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cm3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加水_____mL。
(2)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浓硫酸和水。
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_____(写出该实验步骤)。
四、推断题
20.(1)A、B、C、D、E分别是氧气、铁、氧化铁、一氧化碳、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1中将一定条件下所有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连接起来_____;
②A与B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A与C能发生置换反应,则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2)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A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和E反应能生成D,D常用来检验A。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
②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1.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放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_____
(2)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还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
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
则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
(4)该兴趣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雯认为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其理由是_____。
小明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说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请简述实验方法:_____。
(5)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制作“叶脉书签”,用氢氧化钠溶液腐蚀叶肉,包含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用该装置净水,主要应用过滤和吸附,净水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自制汽水,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有新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将鸡蛋壳放入醋中,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分析】
目前将材料分为四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详解】
A、由分析可知,铝锂合金为金属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B、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C、玻璃钢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组成,属于复合材料,故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PP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3.C
【详解】
A、量筒量程过大,误差太大,故错误;
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轻轻盖灭,故错误;
C、验纯时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移向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燃,故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且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故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稀溶液的酸碱性常用pH表示,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显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肉类在变质过程中,其pH始终<7,故始终为酸性,且其pH不断变大,故酸性不断减弱。
故选A。
【点睛】
熟练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pH的范围是0~14,中性是7,酸性小于7,碱性大于7,越大碱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强。
5.C
【详解】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可将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农业上用石灰乳和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波尔多液具有杀菌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NaOH、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C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使石蕊试液变蓝。
不符合题目中成为红色溶液的要求。
此项不正确。
B.稀盐酸呈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将盐酸完全反应,则溶液为酸性,呈红色;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为中性,呈紫色;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溶液为碱性,呈蓝色。
不符合最终为无色溶液的要求。
此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当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或盐酸过量时,溶液均呈无色。
符合题目要求。
此项正确。
D.稀盐酸呈酸性,再加入酚酞呈无色。
不符合题目中成为红色溶液的要求。
此项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7.B
【详解】
A、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所以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正确;
B、普通洗发水呈弱碱性,会对头发造成伤害,洗发时应先用洗发水清洗,然后用弱酸性护
发素中和其碱性,起到养护头发的作用,故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盐酸和硫酸都可以除铁锈,故正确;
D、由于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所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可以制酸碱指示剂,故正确。
故选B。
8.B
【详解】
A、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故此选项错误;
B、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减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故此选项正确;
C、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D、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是可溶性的碳酸钠,因此溶液质量会增大,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D。
9.B
【详解】
①氢气②氧气⑥一氧化碳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
③氯化氢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
故选B。
10.D
【详解】
A、高分子材料电木、电玉均具有热固性,故正确;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正确;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是利用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故正确;
D、纤维素属于糖类,故错误。
故选D。
11.D
【分析】
根据题干可以分析到甲滴入丙中的现象是气球先鼓起,后恢复,说明此反应或者物理现象,放出大量热导致;或者产生了溶于水的或产生的气体和丁中的物质反应。
再将乙中液体滴入
丁中,气球又明显鼓起,说明乙和丁的反应是产生了不溶于水的气体。
【详解】
A、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氧气一段时间后不会被吸收,气压不能减小,气球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
B、稀硫酸与锌混合产生氢气,氢气一段时间后不会被吸收,气压不能减小,气球不能恢复原状,故B错误;
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硝酸铵遇水吸热,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不会重新鼓起来,故C错误;
D、氧化钙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盐酸与镁混合产生氢气,氢气不会被吸收,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食盐水与稀盐酸分别显中性、酸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C、稀盐酸能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食盐溶液不发生反应,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D、取样品,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有烧纸味的是棉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B。
13.D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a、c两种物质的交点为P,表示该温度下,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为20g,因此,该温度下,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g 20g100g
ⅹ100%=16.7%,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较小,因此,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升温等方法,故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将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c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有固体析出,t 1℃时,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且此时,a 的溶解度又大于t 3℃时,c 的溶解度,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故不符合题意;
D 、t 3℃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t 1℃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将150g 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3℃降温至t 1℃,有固体析出,固体析出量为:50g-20g=30g ,故符合题意
14.D
【详解】
A 、KCl 易溶于水,MnO 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 、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溶解、蒸发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过滤可以除去多余的碳酸钙,可以得到氯化钙溶液,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
15.A
【详解】
镁和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溶质都是硫酸镁,所以36.0g 都是硫酸镁,硫酸镁中镁元素的
质量为:36.0g×24120×100%=7.2g ,则氧元素的质量为8.8g-7.2g=1.6g ,则氧化镁的质量为1.6g÷(1624+16
×100%)=4g ,所以单质镁质量为:8.8g-4g=4.8g ,设4.8g 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y 则:
2442=Mg +H SO M 2424gSO +H .8g
y
2=4.8g 24
y y =0.4g 。
16.左 氯化钠 HCl 2N O + 53H N O + 332N H H O -• 53
Na N O + pH <5.6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详解】
(1)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使酚酞试液不变色,故开始时右边溶液为无色,左边溶液为红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2O ,充分反应后U 形管溶液全部呈无色,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因此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氯化钠,还可能含有氯化氢,其化学式为HCl ;
(2)含有氮元素的常用氧化物、酸、碱、盐分别是一氧化氮、硝酸、氨水、硝酸钠,可分别表示为:2N O +、53H N O +、332N H H O -•、53
Na N O +; (3)pH <5.6的雨水为酸雨,导致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4)a 处的pH 大于7,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碱过量,则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粒子有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17.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 碳、氢、氧、氮、钙 锌、铁 61262
22C H O +6O 6CO +6H O 酶 ②④
【详解】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属于常量元素的是碳、氢、氧、氮、钙,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锌、铁;
(2)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6126222C H O +6O 6CO +6H O 酶;
(3)①不锈钢炊具属于金属材料,③纯棉饰品是天然有机高分子,②合成橡胶手套、④塑料外壳电话是有机合成材料;故选②④。
18.2.5g 减少氯化钠的质量至天平平衡 50 凹液面的最低处 溶解 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C
(1)根据公式可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2.5g,称量时氯化钠放在左盘,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氯化钠加多了,应适量减少药品的量;
(2)经计算所需水的体积为47.5mL,在选取量筒量程时要选取比47.5大且最接近的,所以选取50mL的量筒;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E操作为溶解,使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4)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食盐50g×5%=2.5g,会用游码,砝码和氯化钠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只在左盘放纸而右盘没有放纸,实际称量的氯化钠偏小,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5%,不符合题意;
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溶液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10.9 180.0 偏大溶解、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详解】
(1)设配制200g,9.8%的稀硫酸所需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98%x=200g×9.8% ,解得x=20g,其体积为20g÷1.84g/cm3≈10.9cm3,为10.9mL,所用水的质量为200g-20g=180g,体积为180.0mL;
(2)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面,读数10.9mL,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溶解、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Fe O+6HCl=2FeCl+3H O铁丝剧烈燃20.2332
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CO 2 ()22CaO+H O=Ca OH
【详解】
(1)①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故图为。
②A 与B 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则A 与B 是氧化铁和稀盐酸中的一种,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32Fe O +6HCl=2FeCl +3H O 。
③A 与C 能发生置换反应,则A 与C 是铁和稀盐酸中的一种,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 与D 反应,C 是铁,D 是氧气,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 与D 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2)A 、B 、C 、D 、E 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A 、C 、E 均为氧化物,A 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A 是二氧化碳,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 是盐酸,C 和E 反应能生成D ,D 常用来检验A ,D 是氢氧化钙;C 、E 均为氧化物,B 和E 反应,E 不能是H 2O ,而是CaO ,所以E 是氧化钙,C 是水,代入关系图,推理成立。
因此:
①A 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A 是二氧化碳,故A 的化学式是CO 2。
②C 和E 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CaO+H O=Ca OH 。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或闻到刺激性气味的为浓盐酸) 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
3222CO NaOH=Na CO 2+H +O 盐酸或硫酸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将氢氧化钠
溶液换为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观察现象 11.7%
【分析】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
(1)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瓶口出现白雾;而浓硫酸不挥发,无此现象,氯化氢气体的刺激性气味,打开瓶盖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为浓盐酸,故原因是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或闻到刺激性气味的为浓盐酸)。
(2)如果把密度较小的水倒入密度大的浓硫酸里,水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故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还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2CO NaOH=Na CO 2+H +O 。
碳酸钠和稀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有气泡产生,故无色溶液可能是盐酸(或硫酸)。
(4)二氧化碳溶于水显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故小雯认为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 2和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也能类似的现象。
小明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方法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等体积水做对对比实验,
观察现象,若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小,瓶不能吞鸡蛋,则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5)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2HCl +NaOH =NaCl +H O
36.558.5
73g 20%x
⨯ 36.573g 20%=58.5x
⨯ =11.7%x
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点睛】
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瓶口出现白雾,
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