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历史演变

合集下载

简述课程发展的历程

简述课程发展的历程

简述课程发展的历程课程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和进步,课程也随之不断演变。

以下是课程发展的主要历程。

早期教育的课程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

在这些文明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公民品德和传授实用技能。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科学、语言学、数学和音乐等学科。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宗教因素开始渗透到教育体系中,宗教教育成为主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主要关注对宗教知识和神学领域的教授。

在这个时期,语言学、文法学和神学这些学科成为教育的重点。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新教育思想兴起,对课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课程逐渐包括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数学和体育等内容。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大学和学院,其中最有名的是牛津和剑桥大学。

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的发展。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提倡普及教育。

课程内容开始关注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和政治等学科。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公立学校系统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普及教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这个时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学科,如阅读、写作、算术和科学。

20世纪的课程发展经历了许多转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改革推动课程从传统学科向更多实用技能和社交技巧的培养转变。

例如,增加了手工艺、家政、商业和音乐等实用技能的教学。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课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普及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学习方式。

现代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学科,还包括了信息技术、媒体素养和创新思维等内容。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对课程发展产生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国际理解和沟通能力。

同时,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被视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总之,课程发展的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和教育理念的变迁。

课程的历史演变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

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课程的历史演变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就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与完善。

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与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与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与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就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就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就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与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与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就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就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就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第一节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变.pptx

第一节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变.pptx
节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与教学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 1、“六艺”:西周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课程
3、《四书》、《五经》:宋朝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 提出《四书》课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 称《四书》课程),并为《四书》详加注释,它与《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四书》、 《五经》,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学校的标准课程和教材,并成为元、 明、清三代封建学校课程及科举考试的唯一依据。
(3)学科结构课程 (4)人本主义的课程
现代课程呈现以下特点:
1、课程理论逐渐发展。 2、课程实践模式
杜威的经验课程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
3、课程发展从片面走向综合。从19世纪末教材中 心课程到20世纪50年代前的儿童中心课程和社会中 心课程;从60年代的学科中心课程到70年代的人本 主义课程,这一课程的历史发展预示着今后的课程 是一种人性、理智同社会相互协调的新型课程。
二、西方近代课程与教学
(一)西方近代课程
走出“文雅教育”的象牙塔,开始注重 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现实需要,呈现以下特 点:
比起先前,科目较多,首先从古代“大一统”哲学 中分化出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动物 学、天文学等课程;其次随民族国家的独立,又增 设了母国语、外语、公民、历史、地理、艺术等课 程。
(二)我国近代的教学 继承传统、汲取西方,使我国近代教学突破了传统
的理论框架,开始了由旧到新的转化,并构建出中西互 补的近代教学理论体系。
三、我国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论 (一)我国现代的课程
(1)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课程重视“双基”教育, 重视政治类、劳动类课程,强调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 强调必修课,排斥选修课。

初中历史教程的教案演变过程

初中历史教程的教案演变过程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在初中的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份好的教案演变过程,在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初中历史教程的教学过程演变的背景和历程。

一、初中历史教程教学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教育也不断发生改变。

早期的历史教育主要倾向于重视传统文化、文化历史和民族情感的传承,而较少关注到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然而,在21世纪初的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初中历史教育的发展也应运而生。

二、初中历史教程教学的演变过程1、传统历史教学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

这种教学方法简单直接、易于理解,但是孩子们很难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且也难以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在推广知识方面存在不足,也不利于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

2、现代历史教学为了更好地进行历史教育,不断有新的教育方法引入进来。

现代历史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发掘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能力。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源资料,拓宽了教育的视野。

3、智慧历史教学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延伸,出现了智慧历史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支持,使教育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智慧历史教学将教育与现代科技融合起来,创造出全新的学习模式。

教师可以开输出题,输出答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初中历史教程教学的未来展望历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谈及未来展望,我们将关注以下方面:1、教材体系更加完善和育人导向更加明显随着国内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材的编写中会更加注重育人导向。

教材体系会更加完善明晰,突出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拓展视野和面对未来等方面,建立发展观念和创新思维,坚持源出中国,视野国际化的原则,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增强创造力。

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西方课程在全世界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课程的历史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过程,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并分析其中的关键时期和影响因素。

一、中世纪时期:教会教育的统治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教育几乎全部由教会控制。

学校和大学发展起来,基本上是为教会培养神职人员和研究神学而设计的。

这种教育体系非常重视古典文化,强调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学习,以及阐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在这个时期,西方教育体系基本上没有包括科学和数学等实用科目。

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文艺复兴的到来改变了这种情况。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成为一种流行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期,西方教育体系开始包括新的学科,例如历史、文学和语言等。

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如培根,大力提倡推崇对实际技能的学习,而希望科学、数学和技术能够成为重要的学科。

三、工业革命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促使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增加,创立了国家教育制度,从而标志着西方社会对教育重视的提高。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学校变得更加普及,包括对工科、商科和职业技能的强调。

在这个时期的法国教育大臣让-巴蒂斯特·德拉伊倡导“普及教育,高质量教育”,直接推动了西方世界教育向着普及教育方向发展。

四、20世纪:多元化的西方教育在20世纪,西方教育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

这个时期见证了基于能力的教育改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学习的科目。

在美国,基于能力的教育改革开始兴起,在美国的高中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兴趣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这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以及个人素养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20世纪的西方教育还涉及了更高效的教学工具和更广泛使用的计算机。

这些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方式,使得交互式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课件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课件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质量,会出现以下的 发展趋向:
➢ 第一,将幼儿教育“ 为什么” 而不是“ 怎么样” 的问题放置于评价教育质量的优先地 位,换言之,不要把方法问题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首要标准, 而不只是关注如何去培养人的问题。
➢ 第二,对“ 质量话语” 和“ 意义生成话语” 的取舍,不是“ 非此即彼”,而是对“ 孰轻孰 重” 的把握,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和情景而发生变化”。
二、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3. 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张雪门强调的是让儿童“在做中学”。 行为课程是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并不是放任的活动, 教师要对儿童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儿童的活动纳入计划的轨道。
二、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4. 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早期对幼儿教育的影响遍及北 方各省,与陈鹤琴一起被并称为“南陈北张”。
以信息技术改 变传统的幼儿 园课程中的玩 与教
1 2
共建共享数 字教育资源
四、 进一步关注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关注和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必然趋向。
幼儿教育及幼儿园课程所追求目标最终是要通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的 转变才能得以实现。
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并非不要确保质量,而是要重构质量的概念, 从而使质量及其延伸的一系列概念与行动都能适应多样性、主体性、多重 视角和特定时空的背景。这样的想法,不仅符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和 变革的趋势,也能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和变革提供启示。
一、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四) 在“ 质量话语” 与 “ 意义生成话语” 之间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2.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拉尔夫· 泰勒的贡献
在对“8年研究”的经验总结基础上,泰勒 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集中 呈现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 原理》,在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泰勒被称为“现代课程之父”和“现代评 价之父 ”
泰勒认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 答四个基本问题: (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二)提供什么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就是著名的“泰勒原理”
古代课程的特点 课程设置以古典人文主义为主要标准
“六艺”中重视“礼、乐”,“七艺” 中重视“文法、修辞、辩证法”
构建了学科课程的雏形 没有把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二)课程的系统理论时期
我国近代的课程 “中体西用”特色:《奏定学堂章程》,即 “癸卯学制”,所规定的学校课程体系有浓厚的 “中体西用”之特色。 辛亥革命后,《壬子癸丑学制》,废除了读经科 目,增加了应用学科,如家事、园艺、缝纫。 “五· 四”运动后,《壬戌学制》,即 “六· 三· 三”制,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开设各种职 业课,初中设置选修科,加强了普通教育中数学 和自然科学的教学。
研究性作业: 查找相关文献,对“泰勒原理”的基本观 点进行评价,思考对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 影响。
二、 教学的历史发展
(一)启蒙期的教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宋·朱熹:“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论语· 先 进》)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 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行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问题思考:孔子的教学思想对今天的教学有何启示?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从传统的诗词歌赋、文章语录到当今的多元化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有了很大的转变。

本文将从语文课程内容的历史演变、当今的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内容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以经典为主,孔子提倡的“诗、书、礼、乐”成为古代教育的脊梁。

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诗词歌赋、文章语录一直是中国的主流语文教育内容。

这些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特别是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语文课程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带来了白话文的兴起,白话文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语文教育内容。

大量的白话文作品涌现出来,白话文的普及也对当时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文课程内容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小学语文教材不再只限于古代文言文,而是涵盖了现代文学、新闻资讯、网络文化等各个方面。

语文课程内容也从单一的文学阅读扩展到了文学鉴赏、写作表达、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今的语文教学现状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内容已经十分多元化。

除了古代文学作品,还有现代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历史故事等多种语言形式的素材,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也不再只是传统的诵读、默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头表达等。

当今的语文教学还注重了跨学科的整合。

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更多的交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

语文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分析能力。

课程的历史演变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

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历史演变

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历史演变

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历史演变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历史演变1. 介绍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课程概念的历史演变更是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历史演变,并深入分析其深度和广度。

2. 早期幼儿园教育概念从早期的幼儿园教育概念来看,主要是以生活阅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主,而课程设置较为简单。

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养。

3. 社会主义时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随着社会主义时期的到来,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课程内容逐渐向综合性和综合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潜能。

4. 新世纪以来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幼儿园课程概念有了更大的转变。

不仅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课程当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的。

在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的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也应该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总结通过对中国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历史演变的探讨,我们发现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与时俱进,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也会不断完善和丰富。

回顾性内容在整个文章的探讨过程中,我们从早期的幼儿园教育概念,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通过这些内容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对中国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历史演变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以上是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历史演变的一些探讨和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课程概念的历史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在新时代,幼儿园课程应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史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史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和教育工作。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主要是在近现代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中实现的。

以下是对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史的概述。

一、早期发展古代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如孔子、老子和苏格拉底,都对课程和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些见解主要集中在知识的传授、道德教育以及辩证思维等方面。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在中世纪,基督教教士和修道士开始编写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主要涉及宗教、道德、语法和修辞等内容。

这些教科书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科书。

二、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教育家们开始强调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提倡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学习科学知识。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念,主张学生应该有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强调通过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推动他们的学习。

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强制学生学习。

三、19世纪至20世纪19世纪至20世纪是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如赫尔巴特、福禄贝尔和桑代克,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这些理论对课程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赫尔巴特与福禄贝尔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福禄贝尔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们都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课程和教学的设计。

赫尔巴特提出了“统觉”理论,认为学生应该通过统觉的过程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福禄贝尔则强调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学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提出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不断试错和反复练习来形成习惯的。

他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简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

简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

简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一、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幼儿园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出发,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变化,最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早期的幼儿园课程在中国,早期的幼儿园课程主要注重生活技能和品德教育。

幼儿园被视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目标。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自理、社交礼仪、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幼儿园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

课程内容逐渐丰富起来,除了生活技能和品德教育外,还注重启蒙教育、语言表达、数学概念等方面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逐渐走向多元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四、现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当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

课程内容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幼儿园还注重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满足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

五、展望未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课程内容将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将与家庭和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六、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一站,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希望幼儿园能够更加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通过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历史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课程已经从简单的生活技能和品德教育,发展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未来,幼儿园课程将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助力。

以上就是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历史演变的综合分析和展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方学校课程的演变

西方学校课程的演变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西方国家的课程设置出现了新的趋势。
重视基础。为适应科技发展需要,各国学校普遍重视课程的基本理论,并作为进一步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
开设选修课。现在西方国家开设选修课较普遍,美国中学选修课达一百多门,在学校高年级中开设选修课,借以加深学生在技术领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必将是开设一套内容丰富的知识面宽的选修科目,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01
02
Thanks
Thank you!
02
在布鲁纳的倡导下,六十年代初美国开始了课程改革。布鲁纳邀请了学术界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主持编写了新数学、新物理、新化学,新生物等教材,广泛地运用于中小学。
03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受着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影响,虽然一度掀起了“恢复基础”的教育运动,对不符合学校实际的某些过深过难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但仍以布鲁纳的课程论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一、布鲁纳的课程论思想代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教育必须为飞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培养后继人才,始能得到发展。二、布鲁纳的结构课程,是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课程论调和的产物,它从失之片面的两派课程理论中汲取了许多合理有用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西方学校课程的演变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汇报人姓名
01
古代西方课程发展
03
近代西方课程发展
05
当前西方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02
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
04
近代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下半叶
06
西方课程演变给我们的启迪
古代课程发展 古希腊(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 : 斯巴达和雅典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教学赵亚夫教授在《我国历史课程改革走向分析》一文中,认为新中国的历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到1965年是确立新中国历史课程基本性格的时期;1966年到1976年是历史课程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1977年到2000年是由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取得长足进步的时期;2000年至今是实施21世纪新课程的时期”.本文以社会变迁为背景,以历史教育目标的变化为依据,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颁布的22个教学大纲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主要以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2年和2001年的历史教学大纲为例,来追寻新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轨迹,探求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教育发生了质变,即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颁布的第一个施政方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从建国开始,历史教育开始摆脱唯心史观的影响,”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按照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成为中学历史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之一.新中国的历史课程,在树立无产阶级斗争认识,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解决观念的问题上,具有特殊功能.但1953年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主要照搬苏联,实行单循环制,即初一到初二上学习世界古代史;初二下到初三学习中国古代史; 高一到高二上学习世界近现代史;高二下到高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种简单模仿与中国的实际状况差距很大,很快被淘汰.1956年颁布的《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新中国教育部制订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1956年大纲对每一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小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过去历史的一些事实.并且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向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语文课得到一些典型史实”;”从五年级起,历史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讲授.学生在历史课里获得比较有系统的历史知识.五年级教中国古代史,……六年级教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同时适当地安排一部分跟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有关的世界史知识”.规定通过初级中学中国史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的积极的建设者和保卫者”.通过世界史的教学,”教给学生世界历史的必要知识,并且通过具体事实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叙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高中阶段的大纲,加大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系统性,教育④●刘冬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一1_..∞,7一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目的与初中阶段相同.1956年的大纲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摸索自行制订的第一部大纲.大纲很详细,能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层次性,同时用”双循环”代替”单循环”,即要求高中阶段对初中所学内容进一步学习,深化.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体现了建国初期历史教育的基本目的.1963年大纲是在1956年大纲基础上所作的调整.尤其是《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将1956年颁布的初,高中四个大纲合并在一起,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简洁,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基础知识,历史发展规律和理想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教育的核心.但在”左”倾思潮影响下,曾一度对历史教学内容任意”砍伐”,以家史,村史,厂史代替通史,用空泛的议论代替史实的叙述.”文革”中,”左”的倾向发挥到极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现实斗争服务”的旗号下,历史教育成为”四人帮”之流政治斗争的工具.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教学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外,还在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修正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旗帜下,用阶级斗争的立场和观点处理问题,思想教育备受重视.政治色彩明显.所以赵亚夫教授认为此阶段的历史教学,”学科定位是第二政治”.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还留有”文革”的极左残余.如大纲开篇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又说”一定要肃清刘少奇,林彪,’四人帮’散布的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要求通过中学历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等.但大纲也努力恢复到1963年所订大纲的目标上,只是更明确地把理想教育改为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 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等.针对”文革”中教育的弊端,历史科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把落实”双基”作为重点.在各个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建国以来的中学历史教育逐渐形成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以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为重点,以落实”双基”为主要任务.第二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阶段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开始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小学历史教学”应当通过讲授中国历史上各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些简单情况,历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着名人物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获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些常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际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有助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共产党的真挚感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和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纲相比,1986年的大纲有明显的变化,一是肃清了”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二是初现被称为”历史教学三大任务”的”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初步轮廓,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被并列为历史教育目的的两个方面.但当时也有学者提出批评,说这个大纲”比较笼统一般”,”对初,高中的历史教育任务未加以分开”,”所提及的培养能力的要求,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988年,国家制订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主要变化是规定在初中开设世界历史.从而改变了20多年来初中不设世界史课程的情况.同时,根据一纲多本的原则,以1988年教学大纲为依据.国家教委组织了多套教材的编写.有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等.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大纲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部大纲有以下特点:第一,认为历史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起积极作用.这一目标的确立,也是响应江泽民总书记于1991 年提出的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号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臧嵘认为,这是表述了历史教学”总的目的和任务”.这一变化透露出历史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提出了90年代历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这是对以往教学大纲的细化,特别是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等,较过去笼统的”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进了一步.1996年,国家教委又出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大纲相同,只是在目标要求的层次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另外,这部大纲分三个段落分别表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明确表达了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1992年,1996年大纲与以往相比,更加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历史教学内容的主体.政治色彩在历史课中越来越淡化,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目标的制订仍然”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要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必须知道什么.而很少从学生及其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其次,”三大任务”的提法只是在平面上并列历史教学的三个侧面,没有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视野依然比较狭隘.再次,大纲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关怀,结果只会回到重视现有结论的”知识体系”的老路上.第三个阶段:21世纪初2000年初,我国全面展开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主.成立了历史学专家课题小组,研究制定了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实施起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凸现出历史教育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变革.标准分为四部分内容: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言》指出:”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变化更大.标准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九个”模块”,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中, 历史I为政治史(9个课题,先中后外);历史Ⅱ为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8个课题,先中后外);历史Ⅲ为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8个课题,先中后外).选修课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9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6个课题,世界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6个课题,按中外时序合编);探索历史奥秘(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必修课共108学时,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文科生至少选3个选修模块.即在高中一,二年级的3个学期内修足6个模块.这两部新的课程标准(大纲)变化巨大:第一,突出了历史教育的对象.强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由以往注意教学方式转为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探究式学习.第三,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初中教学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高中则以”模块”的方式出现: 减少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避免了历史课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教学内容贴近了中学生. 贴近了现代生活.第四,在能力培养上,强调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将历史学科能力划分为四个层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对历史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第五,教育目的不再是空洞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 国际意识,公民意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课程标准呈现了崭新的课程理念.但由于没有提出具体”行动建议”,常令教学一线的师生们茫然无措,不少教师只能用”老瓶”装”新酒”.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解决课程改革的问题应当从课程标准人手,解决现行《历史课程标准》”远”,“表”,”虚”的问题,做到”近”,”本”,”实”,值得思考.◇我国惟一一版面额叁圆人民币●朱新昌北京通州第一实验中学(1o1lO2)我国曾经发行过惟一一版面额为叁圆的人民币纸币,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的, 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上唯一的叁圆面额票券.这种叁圆纸币是我国1953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币种之一.它于1953年印刷,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于1964年5月15 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前后共使用了9年这版叁圆人民币正面花边为深绿色,底纹中间为橙色,两边为浅橄榄绿色.正上方为马文蔚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央为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两端花符内各有繁体”叁圆”两字.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蒙,维,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叁圆”字样.花边及底纹两边的颜色与正面相同,底纹中问为紫粉色.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一,二,五,十元面值的货币,已能够完成所有数额货币换算找零之用.同时由于前苏联政府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方专家.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1953年版的叁圆人民币这版纸币仅流通了9年.回收彻底.再加上当年人们的收藏意识还不浓厚,所以存世量较少,现在已经不为人们所熟悉,目前市面上较难见到其“庐山真面目”,成为人民币收藏的珍品。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幼儿园教育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最早、最基础的阶段。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指幼儿园在园内针对儿童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和活动,是幼儿园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知和尊重,针对孩子身心发展现状和需求,制定方案,开设活动,开展评估的一套实施方案。

园本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2年,当时弗雷贝尔开办了德国最早的幼儿园,这也被视为世界上最早幼儿园的创办。

20世纪初,马里亚蒂对幼儿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对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要求,和通过游戏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她的思想影响了苏黎世幼儿园的创建者弗洛贝尔。

弗洛贝尔强调,幼儿类学习是通过发现自己周围世界的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学习与探索,幼儿可以认知到周围的事物,了解其属性以及关联,从而懂得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20世纪20年代,克里普斯成为园本课程的重要推广者。

他设计了一个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通过有趣和愉快的活动使儿童了解社会、生活和周围的事物。

这也是游戏教育的鼻祖。

随着园本教育的逐渐普及,各国和地区都开始尝试针对当地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幼儿的园本课程。

例如,美国基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儿童的需求,推出了DAP(幼儿发展适应性行为)课程,着重培养儿童的社交和情感能力,还有语言表述能力。

中国从80年代开始普及幼儿园以来,幼儿园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逐步得到了不断完善。

近年来,园本课程经历了不断更新和改进。

包括提升对个体差异的认知、注重情境教学、合理利用游戏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园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有差异,但其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园本课程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层的发展阶段,不断调整和完善。

此外,园本课程必须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由幼儿园和家长一起配合实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为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基本知识体系: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20世纪20年代至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50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20世纪50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 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1 / 10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是从各地自发进行的试验开始的,这些试验从单科扩展到了整体,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

可以说,这些试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二、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1、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幼儿园园本课程历史演变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历史演变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历史演变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从最初的重视精神、道德和体罚,到如今的注重培养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可谓是丰富多彩。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方案,为您呈现一个全面、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主题。

1. 早期的园本课程在早期的园本课程中,对幼儿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上,如文字、数学、礼仪等。

由于当时教育理念的限制,对幼儿的纪律要求较高,甚至出现体罚现象。

这种园本课程的设计,注重学习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

2. 转型期的园本课程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幼儿园园本课程逐渐发生了转型。

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

在这一阶段,园本课程更加注重环境创设和活动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机会,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形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3. 当前的园本课程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园本课程已经做出了更多的改变。

在当前的园本课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无论是幼儿园的教室、操场还是活动室,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玩具、游戏设备和体验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园本课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能力,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和活动方案。

园本课程也应该更加重视幼儿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总结本文时,可以看到幼儿园园本课程历经多年的演变,从早期的基本技能培养到如今的个性化教育实施,不断追求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通过对园本课程历史演变的整体了解,我们能更深入地探讨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幼儿教育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 word count: 450 比你要求的字数多,但我认为这样能更好地准确传达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课程得历史演变
一、我国得课程体系得发展历程:
(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就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得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得“六艺”,奠基于孔子得“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得发展,逐渐丰满与完善。

在两千年得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得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与思想得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得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得“六艺”课程
夏、商、西周得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得教学科目,这就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得专门化得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与驾驭马拉战车得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与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就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得课程设置体系,就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六经”课程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奠基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得“百家争鸣”,就是课程设置得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得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得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与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与西周时期得“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就是孔子得基本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得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就是学校教育得基本教材,也就是最基本得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得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得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3、形成与确立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从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得价值取向上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汉初得董仲舒与汉武帝则将孔子得课程内容及设置以教育制度得形式确定了下来。

为了实现思想上得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建议,获得汉武帝得采纳。

这一政策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就是确立儒家经典为学校教育得唯一教材。

同时这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得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得正式确立,也标志着儒家经学在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得确立。

但就是“独尊儒术”得政策不仅罢黜了除儒学以外得百家学说,而且也将周孔得艺能学科排除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

这种独重儒术得倾向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衰微,但到隋唐时期却又得到了重振。

唐继承了汉代得经学课程体系,将五经发展为九经;唐得学校系统中增加了书学、算学、律学、医学、天文学等专科性学校。

这些专门学校除了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设置了完备得专业课程,促进了唐学校课程结构得多样化,从而从整体
上形成了以经学为主体,以艺学为两翼得学校课程体系,改变了汉代官学以儒家经典为唯一得教学科目得局面,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汉以来得重文轻武、重经学轻艺能得倾向。

4.发展与演变时期——“八股取士”
宋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重文轻武得政策。

虽然经学课程在宋得学校课程体系中仍处于惟我独尊得地位,但在结构上却有了明显得发展。

一就是将前代得经学发展为《十三经》;二就是由于理学家得提倡,《四书》地位上升超过了《五经》朱熹编订得《四书》在宋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成为官方课程在全国实施,自此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得近700年间,中国得官方统一课程就成为“四书五经”。

从专科学校来瞧,宋在唐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玄学得基础上增加了武学与画学,课程门类也有所扩大。

更重要得就是宋还出现了一种强调专业学科得独特得课程设置模式——“分斋教学”。

宋代教育家胡瑗在“明体达用”思想得指导下,将她主管得学校分为“经义”与“治事”两斋。

宋代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提倡居敬持志,静坐读书,不重视武学与艺能学科。

宋儒得空谈心性终于引发了明清之际得实学思潮,反映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广设艺能学科,提倡“明道救世”之学。

在实学思潮得影响下,明清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所改革。

比如:明代得国子监除教学经学外,还令学生略习算学,兼学骑射。

明地方学校要求学生专治一经,另以礼乐射御书数分科设教。

清太学仿宋胡瑗得“分斋教学”,将课程分为经义、治事两科。

经义科教经说,治事科教兵、刑、天官、河渠、乐律等。

虽然当时得官学中设置了射、御、律、算等实学学科,但由于当时得朝廷实行八股取士,导致这些实学学科形同虚设、无人问津,也导致了中国传统人文课程体系得衰落。

(二)我国近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得发展演变
我国近代社会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相继侵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得大门,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得变化,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随着西方国家入侵得加深,中国得民族危机加深,使国人开始觉醒,认识到科举制度及落后得学校课程就是社会进步得巨大障碍,要求废除科举,设立学堂,设置新式课程。

我国学校教育得近代化始于洋务派所开办得洋务学校,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学堂以学习“西学”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与相关专业性得科学技术课程,注重学以致用。

但以经学为主得“中学”仍未放松。

到清朝末年,清政府迫于内优外患,不得不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得教育制度。

1903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及课程设置等作了具体得规定。

新学制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经典独霸学校课程得局面,许多自然科学得科目如物理、化学与地理等已成为学校得必修课程。

但另一方面,在学校所开设得课程中,修身、读经、讲经等课程仍放在首要地位。

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除了清末封建性得课程如读经讲经等,建立了新得资本主义教育制度(1922年“新学制”),西方自然科学课程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得课堂。

小结:
由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政治体制得稳定性,学校教育上得课程设置也具有稳定
性;
封闭僵化得课程体系随着社会得发展必然走向衰落;
当前得新课改中得一些新措施由于评价体系不改无法落实;
思想得钟摆理论(新课改);
与西方对比,近代以前同样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后来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得发展走向衰落,自然科学在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319页,347——348页,362页)
仲玉英《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发展轨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05——108页
郝德永《简析我国近现代学校课程得历史发展》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57——5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