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要点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讲序论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出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价格及产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

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出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

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正统地位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

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

因此坚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

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

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

他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就经济哲学而言,无非是政府干预派和自由放任派。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节国内⽣产总值(GDP)⼀、GDP的含义GDP是指⼀定时期内在⼀国(或地区)境内⽣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GDP。

第三,GDP是⼀国(或地区)范围内⽣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的衡量GDP的衡量:增值法、收⼊法、⽀出法增值法:从⽣产⾓度衡量GDP的⼀种⽅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收⼊法:⽤要素收⼊即企业⽣产成本核算GDP的⼀种⽅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的收⼊。

包括:汽车零售商⽀付给销售⼈员和技⼯的⼯资、租⾦、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资、租⾦、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流中。

GDP =⼯资+利息+利润+租⾦+间接税和企业转移⽀付+折旧⽀出法:通过衡量在⼀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出来核算GDP的⼀种⽅法。

GDP =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GDP=C+I+G+NX⼀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国际部门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出被称为消费⽀出,简称消费(C)可分为三⼤部分:耐⽤品消费⽀出:购买⼩汽车、电视机等⾮耐⽤品消费⽀出:购买⾷品、服装等劳务消费⽀出:医疗、教育、旅游等⽀出企业部门的⽀出称为投资⽀出,简称投资(I)投资是⼀定时期(如⼀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

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房、设备和住宅等。

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第⼀章⼀关键概念1、实证分析:回答“就是什么”得问题,建⽴逻辑框架对经济⾏为与现象进⾏分析与解释,推导出得命题要能⽤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就是什么得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为应该就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得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种相对静⽌、稳定不变得状态)得条件、机制与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状态得条件与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得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产总值(GDP)与国民⽣产总值(GNP)⽐较:(1)GDP就是某⼀时期内(衡量期得长度通常为⼀年)在⼀国境内为市场⽣产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货币价值得总与。

(2)国民⽣产总值(GNP):⼀国居民拥有得⽣产要素在某⼀时期内为市场⽣产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货币价值得总与。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就是净要素⽀付,即本国居民拥有得⽣产要素在国外使⽤所获得得报酬(⼯资、利息、股息等)-国外⽣产要素在本国使⽤所获得得报酬。

(4)GNP⽐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国居民拥有得⽣产要素所获得得报酬)得变动,并且,⼀个国家居民得福利⽔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不就是GDP上。

7、名义价值:⽤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得产品与服务得价值量.8、实际价值:⽤基期货币价值衡量得产品与服务得价值量,它就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得价值量。

9、流量:⼀定时期内得增量,如GDP、GNP、NDP、收⼊、投资与折旧。

10、存量:某⼀时点上得累积量,如财富与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得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得价值。

⼆复习思考题1、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得运⾏,主要内容就是经济活动整体⽔平(总收⼊、失业率、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等)得决定. 2、宏观经济学得研究⽅法就是什么?总量分析⽅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平(总收⼊、失业率、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等)得决定、变动与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思想2007-12-30 16:27凯恩斯理论是当代最流行的垄断资产阶级经济思潮之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形成。

创始人是凯恩斯,主要代表有英国贝弗里奇、哈罗德、罗宾逊和美国的汉森、托宾、萨缪尔森、克莱因等。

他们认为失业和经济危机不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与货币量所决定。

认为只要国家采取适当措施,调节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就可以消除危机,解决失业问题。

主张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如实施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实行捐税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鼓励剥削阶级奢侈浪费,加紧对外经济扩张等。

对英美等国的经济政策,对现代改良主义的理论和现代庸俗经济学,都有很大影响。

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理论的形成,《通论》涉及的理论范畴很多,较为重要的理论有:有效需求原则,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或者叫投资引诱,就业与工资,总体分析,乘数原理,赤字的财政政策等等.。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由上可见,凯恩斯的经济纲领或者说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千方百计增加消费以刺激生产,维持较低的失业率;⑵实行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⑶以扩大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认为,政府即使雇佣劳力在地上挖坑再填上也会增加国民收入,因为付给劳力的钱会有一部分转为初次消费付给生产者,生产者又会将其中的一部分转为二次消费,由此循环往复不止,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赤字的财政政策是积极可取的。

第二十章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

第二十章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思想 3、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实例分析
第一步:这100万美元将成为生产这些投资物的人们 第三步:他们又会将其4/5,即64万美元(100×4 / 的收入; 5×4 / 5)再购买消费品,于是它又成为另一些生产 第二步:这些人将其增加的收入的 4 / 5,即80万美 这些消费品的人们的收入。 元(100×4/5)用来购买消费品,这部分又成为另 第四步:这样的过程会继续进行下去 一些生产这些消费品的人们的收入;
结果是:原始投资虽然只增加了100万美元,但把所 有这些派生收入加在一起却可以得到500万美元的收 入。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思想 4、就业理论 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就业
原因分析: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管是消费品还是投资 三大心理法则影响总需求:按照消费倾向规律,随 品的生产都不能继续增加,这就造成了“非自愿失 着社会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 业”。 越来越小,于是引起对消费需求不足。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方面的具体情况是: 西方世界所曾经遭受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20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增加了额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私人企业的活力下 外的动力。 降; 人口增长率在不断下降; 整个世界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殖民化,资本主义体系已 经没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 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 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 济学的建立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 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凯恩斯革命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一、凯恩斯对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革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困境。

在1929年,美国的失业率是3.2%,而到了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近25%。

同时美国的总产出也下降了30%左右。

这使经济学家认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并不是常量,而是变量。

于是他们开始研究总产出与就业量的决定因素。

1936年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说明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标志着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学界经常把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及其随后的传播称作“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本人也被誉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对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革命”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否定萨伊定律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需求总是等于供给,因而经济体系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能自动地实现均衡。

凯恩斯则认为,供给和需求并不必然相等。

如果收入不全用于支出,供给就不会与需求相一致。

2.否定古典的利率、投资与储蓄理论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储蓄总能通过银行的作用,使其自身转化为投资。

货币市场通过利率机制会使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

而凯恩斯认为,储蓄与投资来源于不同的经济主体,储蓄的动机与投资的动机并不相同,影响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而不是利率,影响投资的因素主要是货币需求的变化。

因此,仅凭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整很难实现投资与储蓄的均衡。

3.否定古典宏观经济就业理论古典宏观经济的就业理论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架可自行调节的“机器”,因此,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不存在失业。

如果有失业,也只有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凯恩斯则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社会会存在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能经常达到的。

4.否定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思想核心是强调经济体系的自动调整机制的作用,主张政府实施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国家干预。

而凯恩斯积极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将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看作是挽救资本主义经济失衡的有效措施。

第10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10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10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0.1 难点重点归纳西方宏观经济学是由三个理论发展而来的,具体包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之一是货币数量论,它是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

(1)新货币数量论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 y =MV 和MV=PT ,后一种形式已经不太流行)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 Y=k P y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者成正向关系。

它们被认为是早已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的现代表达形式。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凯恩斯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方程:,)()(),(21r L y L r y L PM +== 式中L 为对货币的总需求;1L 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 2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 为利息率;P 为价格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货币投机需求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

但是它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②弗里德曼根据自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k1)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是由三个理论发展而来的,具体包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之一是货币数量论,它是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

(1)新货币数量论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MV=PT,后一种形式已经不太流行)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Y=kPy),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者成正向关系。

它们被认为是早已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的现代表达形式。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凯恩斯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方程:式中,L为对货币的总需求;L1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2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为利息率;P为价格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货币投机需求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

但是它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②弗里德曼根据自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Y(或者1/k)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而是决定V值的函数,V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 马建彬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摘要:约翰·凯恩斯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和政策立足于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分析,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运用财政、金融和货币手段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是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因此,研究和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对于指导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凯恩斯就业投资宏观调控在任何市场经济社会,市场机制都是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又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的取向,市场机制必将完全取代传统的计划机制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当然需要市场,但我们也需要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百年历史验证了单靠发挥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繁荣,西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弱点,凯恩斯主义无疑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源泉。

那么,凯恩斯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是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凯恩斯主义”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1883—1964年)提出的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核心,包括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和扩大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一整套稳定经济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通过“凯恩斯革命”对他所谓的“古典经济学”的变革而建立的。

早期的凯恩斯曾经是“古典经济学”的信奉者,他崇拜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自由放任”的政策能够确保“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发展。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矛盾,特别是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长期的大萧条,将“古典经济学”宣扬的“自由放任”和市场机制的乐观论调一扫而光。

16--第十六章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

16--第十六章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
“密集”市场的外部性 存在搜寻成本
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16.2 真实刚性
对真实工资刚性的不同解释:
不完全竞争
工会力量过于强大 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
局内人——局外人模型
不完全信息
逆选择 道德风险
效率工资模型
16.2 真实刚性

效率工资模型(索洛,1979) 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非自愿性失业
真 实 工 资 SL
w*
U
w
DL1 DL2
0
L2
L1
Ls
L
16.3 失业、经济周期与政策建议

失业
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
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垄断竞争前提下,通
过工人意愿的真实工资和厂商根据劳动生产率 和成本加成决定的可行真实工资之间相等而获 得。
NAIRU
取决于工人和厂商的力量对比。
16.3 失业、经济周期与政策建议

失业
滞后理论
描述了NAIRU与实际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如下:
U Nt U Nt 1 a(Ut 1 U Nt 1 ),0 a 1
其中,UNt表示第t期的NAIRU,Ut-1表示上期的实际失业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实际失业率的变动将引导NAIRU向同一 方向变动。

名义刚性:
宏观经济中的价格水平或工资水平不能够
进行充分调整的状态。
名义价格刚性
名义工资刚性
名义刚性

名义工资刚性
市场分为固定价格市场和灵活价格市场。固定价格 市场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和大多数商品市场;而灵 活市场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和小部分商品市场。在劳 动力市场上,由于不存在拍卖者,频繁调整工资会 提高交易成本,从而不是理性行为人最优的选择。 因此,长期合同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凯恩斯经济思想知识点总结

凯恩斯经济思想知识点总结

凯恩斯经济思想知识点总结凯恩斯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市场,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以解决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

本文将对凯恩斯经济思想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总结。

一、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基本理论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凯恩斯对宏观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概念。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有效需求,即经济总需求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经济的总产出和总就业水平。

另外,凯恩斯还引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边际倾向消费倾向”等概念,以解释个体消费和储蓄行为。

2. 消费与储蓄在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中,消费与储蓄是非常核心的概念。

凯恩斯认为,个体的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但并非完全取决于收入水平。

当收入增加时,个体的消费会随之增加,但并非以相同的比例增加,而是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增加。

凯恩斯认为,这种递减的趋势导致了储蓄的增加,因此,收入的一部分被个体用于储蓄,而非全部用于消费。

3. 投资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凯恩斯认为,投资是由于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而进行的。

而未来收益的预期受到不确定性和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应通过以调控政策来鼓励投资,从而稳定经济。

4. 政府干预凯恩斯主张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则应采取紧缩性政策,以避免通货膨胀。

5. 失业凯恩斯对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他认为,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不是劳动力供给过剩,因此,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从而解决失业问题。

二、凯恩斯主要著作1.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的这部著作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于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上。

他认为,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经济调控手段。

首先,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来提高经济的总需求水平。

当私人部门的投资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支出,来填补这个需求缺口,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凯恩斯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可以对经济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当经济不景气时,凯恩斯主张降低利率,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提高经济总需求。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他主张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

此外,凯恩斯还关注就业问题。

他认为,稳定的就业是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在他的理论中,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来减少失业率。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以应对经济危机。

这些政策往往包括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实施就业计划等。

然而,凯恩斯主义理论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凯恩斯主义夸大了政府干预的作用,过分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此外,凯恩斯主义并未提出有效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结构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等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如此,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仍然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上。

第五章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
三、《通论》的结构和内容
n 第五编 货币工资与价格 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价格论
n 第六编 通论引起的几点思考的概述 略论经济周期;对《通论》可以引起的社 会哲学的简要总结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
四、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
关于“货币流动性陷阱”
n 1、货币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指人们出于现期交易、避免由于未来 利息率的不确定性而蒙受损失以及想从中取利等三种 理由而愿意持有现金所产生的货币需求。
n 2、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n 3、三种动机决定流动偏好的强度,即决定货币需求量。 n 4、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不能使利率继续下降。
n 海尔布罗纳在《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 时代和思想》(1986年)中的精彩描述:
n “1929年10月的那个可怕的末一周,市场一 下子崩溃了。对证券交易所场内经纪人说来, 就像尼亚加拉瀑布从窗户里冲了进来,市场上 一片叫卖声,如翻江倒海而至,使他们无法应 付。他们叫嚷得声嘶力竭也找不到一个买主。 眼看着大量财富,如阳光下的冰雪,都化成水 了。”(P.237)
n 2、在过去收入水平下形成的消费习惯, 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
n 3、消费中,存在“示范作用”和“模仿 现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
弗里德曼(1957)的“持久收入假说”
n 1、强调未来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n 2、消费支出可能会大于现期收入; n 3、预期收入上升,会增加现期消费。

凯恩斯主义与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与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而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体系。

本文将讨论凯恩斯主义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和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

它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关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和社会福利水平。

二、凯恩斯主义的概述凯恩斯主义是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体系。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失业和经济波动的问题,而政府应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

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决定供给,认为有效需求的不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1. 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活动的主导是需求而不是供给,有效需求的不足会导致失业和经济衰退。

因此,政府应通过刺激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2. 财政政策的作用: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应增加公共支出,促进投资和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适度减少支出,以避免通货膨胀。

3. 货币政策的作用: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当经济低迷时,中央银行应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措施来扩大信贷,刺激投资和消费。

而在经济过热时,应适当提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

四、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许多国家在经济危机时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刺激政策,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和提振经济。

然而,凯恩斯主义也存在争议和批评。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报告——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1、凯恩斯理论凯恩斯主义又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其基本理论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却绝育有效需求。

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货币政策观。

凯恩斯首次提出了货币市场,打破了将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分开的两分法,这是对古典货币理论的最大突破,货币供求决定利率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

2、凯恩斯理论在中国经济上的应用货币供给被假定为中央银行给定,所以只需要考虑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来源有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者可以视为收入的函数,而第三种动机则可以视为利率的函数,即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利率已知,当收入上升时,货币总需求增加;当利率上升时,货币总需求下降。

利率在货币供求中起到了调节与杠杆作用。

我国近年来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稳健的金融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有力的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

就是运用了凯恩斯有关货币的理论。

3、我国经济现状自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经济的迅速衰退席卷全球。

而中国,这个已改革开放30年,全方位与世界接轨的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经济冲击。

我认为我国目前经济现状的产生是由以下因素共同导致的。

(1)外部环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加深,部分国家经济崩溃致使整个欧盟经济圈越陷越深,并使问题不断扩大。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资本中心,大量加印钞票意图转嫁金融危机的做法使得全球经济受到影响。

而中国作为其最大外汇储蓄国,美元的贬值造成人民币价值波动,引发国内经济因素的不稳定。

国际资本异动等等情况使得中国面临外需回落、资本外逃、摩擦加剧和悲观预期的四重外部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经济学者,我在高二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他的观点,虽然并没有仔细的拜读过他的作品,但是通过网络的只言片语和在宏观经济学课本及高中知识,对他的宏观经济学观点还是得出了少量的要点。

凯恩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提出者,他打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经济学宏观类门派的创始人,新自由派几乎没法在低位上撼动他。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在经济萧条时期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在当年的经济大萧条的危机时期,失业人口骤增,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急转直下,物价居高不下,当时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对市场失去了控制,凯恩斯认为,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控住经济确保足够水平有效需求,他的干预政策有一个大特点:以稳定经济为目的,强调在经济萧条时期,用扩张性政策,在经济膨胀时期,用紧缩性政策。

后来的西方经济学者把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的主张成为“逆经济风向的”和“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但是在之后,凯恩斯主义缺点也逐渐暴露,西方国家出现了很严重的滞涨问题,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也遭到了质疑。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主义还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

工资和价格是具有刚性的,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平衡。

但是实际情况表明,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由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未必经常相等。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收入决定。

依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但它比较稳定。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而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避免流动性陷阱,因而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
靠财政政策。

在我看来。

凯恩斯主义在一定时期内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为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但是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一种经济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政治缺陷,是属于西方经济学的一种观点,对待他的经济学观点,我国还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的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