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浪潮》的社会学解读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浪潮是一种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它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
老师和学生都迅速沉浸在其中,直到事态越来越严重,最终酿成悲剧,让人深思、感慨。
在这场运动中,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充斥着学生们的大脑,也体现出极权主义运动的渊薮及其特性。
他们平时习惯了自由式的教学,而在浪潮中以一种强权、专制为主导,服从命令,以集体的形式存在并快速疯长、蔓延,演变成一场可怕的运动。
它的发生有着众多原因,也有极大的思考价值,就组织行为学角度而言,浪潮的兴起涉及到组织研究层面问题、群体激励、沟通、冲突管理等诸多话题。
一般而言,组织行为学研究分为3个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
这3个层次依次递进,群体行为建立在个体行为的基础之上,而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受组织系统的制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系统相互作用。
首先,就个体而言,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个体的激励促使其发展,从而达到组织的目标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动机、需要、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刚开始的第一节课上在班上的每个同学有着每个人不同的人格特质,成员各种各样,有富家子弟出生但缺少关爱的蒂姆,他本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浪潮的关爱给了他希望是他的生命,敢于爬上高楼印上浪潮的标识,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里的马科尔,他在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希篮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还有一些叛逆小青年也因为这个组织懂得了自己的责任。
从个体而言,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以他们为集体组成的这个班级里,没有一点凝聚力,犹如一盘散沙,每个人都以相对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甚至在他们之间还有明显的矛盾。
其次,群体层面。
群体层面表现为以形成群体规范来协调群体各方面,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无论正式还是非正式群体,每个群体都会形成自己的规范。
规范一旦形成,便成为指导和制约群体内成员行为的强大外力,来制约、同化成员。
从民主走向独裁——《浪潮》
从民主走向独裁——《浪潮》从民主走向独裁——《浪潮》之感《浪潮》该片真切的显现出一群青年人如何从民主走向独裁。
温格尔老师起初是教无政府主义的课,突然却要改成教独裁,两个极端,他开始了实验。
一种事物或者理念被人接受往往需要一定的背景与土壤,影片之初就显示出了学生的信仰缺失,“我们这迷失的一代人,是该有个目标来统一一下。
”这个时代的精神是自由、民主甚至是无纪律、散漫,在开始他们的话剧排练以及在酒吧中都提到了“时代精神”,这是一个主张个性的时代,从而缺乏整体观念,个人没有整体感缺乏安全感,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只能靠毒品、摇滚乐、狂欢等来麻痹自己。
就在这个大背景下,独裁课开始了,温格尔老师的实验开始了。
独裁主义,是对少数人或是一部分人实行统治,正如纳粹帝国。
影片中这群在自由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们认为独裁已经远离,他们从小就接受民主理念从而对独裁深恶痛绝,这激发了老师的灵感,独裁是否会在民主国家重新复活?实验开始了,首先是强调选出领袖人物,成为大家的中心,这一切都是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着,大家主动选出了领袖人物,然后自愿确定纪律、规矩,“纪律规训权力”令人生畏,同时也就开始了排除异己,大家自愿的选择留下或离开,但是留下的出发点有很多。
第二天培养团队意识,让大家体验集体的力量,从团队内部生发凝聚力,凡事设定目标从而更好的行动。
集体的力量使个人的缺陷得以弥补从而变得强大,填补了个人心中的无助感。
然后统一着装、消除不同点,当然统一着装也有很多的理由,可能是好奇,也可能就是为了团体,不论原因如何,结果就是大家统一着装与外界相区别,整体性更强,而没有着装的则被自然的排除在外,不光从视觉上而且从意识上都与大家隔离。
第三天团体名称、标志和制度确立,确定“浪潮”使大家有了归属感,开始主动的为这个组织奉献,当然安全感也因为组织而获得,团体内部的人互相帮助,这对于他们是何等的满足与欣喜。
民主开始有所变化,大家认为“不能总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电影《浪潮》观后感
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电影《浪潮》观后感要么照做,要么离开——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当我在观看电影《浪潮》时,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同时也跳入了我的脑海。
同样描写的是恐怖的集权主义,同样的狂热,恐怖,窒息和毁灭。
不同之处在于,《1984》讲述的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社会,而《浪潮》却是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赤裸裸的现实。
然而仔细想来,《浪潮》的狂热又是否是纯粹的偶然而无以复加的?答案是否定的——文格尔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把一群自由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为了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分子,可见一斑。
在此,我将结合组织行为学群体基础理论,就“浪潮”做一个简单、浅显的阐述。
一、浪潮的形成要素——什么是浪潮?“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
所谓的价值观都不存在了,对不对?我们这一代缺少的,就是一个能让我们都团结在一起的目标。
”这是电影《浪潮》开篇两个学生在酒吧里的一句对白,散漫,自我,叛逆,却又缺乏信仰,恰恰是这样一群青年,当你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目标,激发他们内心的躁动与狂热,事情又会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一个群体,由此而生。
群体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影响稳定的结构共同的目标成员意识到彼此属于一个群体学生响应独裁政治课为了集体(自我实现)归属感图表 1 群体的四个标准群体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互动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与共同的目标、彼此意识到同属一群的集体。
由上图可以看出,浪潮之所以称为一个群体的四个要素。
第一,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影响——老师文格尔教了不想教的课,学生们听得乏味,老师教得更沉闷,于是文格尔才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一群极度自我的捆绑到了一起;第二,稳定的结构——独裁政治课的课堂为浪潮的形成提供了平台,而教师文格尔作为领袖,有说服力,能服众;第三,共同的目标——“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的下面,我想让敌人吃我们天花板上掉下去的灰”,文格尔用踏步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为叛逆的学生们提供了信仰;第四,成员意识到彼此属于一个集体——当集体向你表示尊重,为你提供庇护,帮你实现自我,归属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电影《浪潮》感想
新角度剖析《浪潮》之感想《浪潮》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死的死,抓的抓,落得惨凌收场的过程,然而,这样看似漫长的过程的事件仅仅是在六天内得以完成的。
基于本部电影的观看,笔者主要是从新的角度进行剖析,从而浅谈“自由”的问题,结合影片的片段进行深入的阐述。
对自由的分析,笔者主要是将其分为四个方面:物理上的自由、政治上的自由、哲学上的自由、法制上的自由。
物理上的自由,诸如常见,在空中抛出一个物体,最终它会下落,从高空中抛下一个铅球,我们说它是在自由落体运动,然而,它是自由的吗?它真的是自由的吗?其实,换个角度来讲,它并不是自由的,因为它是由于受到物理上讲的引力(重力等)的作用,从而才做此运动,因此,我们得出铅球的下落并不是自由的,这样的结论显然不为过,即是,由于受到物理上的引力的影响,是物理上的自由受到了限制。
自然的春夏秋冬,本是遵循它自有的规律而进行,物体的自然下落也是遵循它自有的性质、规律,而人们偏偏给它戴上了“科学的帽子”,于是,牛顿的三大定律得到世人的认可。
当然,笔者并无否定科学结论的倾向,仅仅是针对性地谈一下物理上的自由作罢。
政治上的自由,人从生命、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等不受到侵犯,得到应有的保障。
在此,笔者主要强调政治上的自由,即是指公民有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参加相关决策的评论、提出自己的意见,抑或是见解等方面的自由,才使得政治上自由得以保障。
电影之中,学生、老师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确实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无论最终结果怎样,他们使自己得到彻底的表达。
哲学上的自由,其主要是围绕“理性”二字出发,结合“理性主义”思想中对自由的认识。
理性代表的是必然性规律,而排除偶然性出现的可能性。
理性告诉我们不能乱伦、不得随意杀人、、自然的春夏秋冬、以及人的自然天性,趋善避恶则为人的自然天性(自然法所讲述)。
浪潮观后感
从民主到独裁的五天——观《浪潮》有感我早在民主学者熊培云的评论《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里接触过《浪潮》这部影片,但是完整观看下来还是感到震惊和难以理解:这是在自由和民主之风吹遍全球的时代里会发生的事件吗?这是领略过法西斯主义疯狂恐怖的作为之后仍然会上演的一出闹剧吗?影片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集体无意识来得那样突然,以至于人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集权主义带来的力量和狂热就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
这个实验真正反映了生活中人们对于集体无意识的服从、奴役和自愿放弃自由的倾向。
这部由美国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德国电影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集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最后悲剧收场的全过程——虽然这只是一个德国高中里的课程教改实验,观众们得以较为从容的全盘审视之,不过管中窥豹也能以小见大,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缩微样本,生动的说明了集权主义运动的特性。
当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浪潮”运动还未成型,谈不上什么像样的理念甚至纲领,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沉迷其中,而那种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具有独裁政治意识形态的特点——集权、团结、排外。
此时,“浪潮”开始展露出它纳粹的一面: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起立,一齐原地踏步。
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他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脚步踏得更整齐有力。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用敌对的方法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别开来——其实就是纳粹的逻辑,进一步发展下去,扩展到整个种族的层面,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
故事继续发展。
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一个集体如何区别于另一个集体,于是就有了醒目的名称、统一的制服、独特的标志和问候手势,文格尔先生也提出了“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的口号。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们心中掀起了巨浪,他们身上原来那种懒惰的、随心所欲的、令人厌倦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浪潮电影解析[教育]
关于浪潮的一些网评汇总致命的启蒙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
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
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
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
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
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
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
最后,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整齐划一的制服和手势,集体狂热的崇拜和叫嚣。
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心甘情愿地当了一回冲锋队员。
德国电影《浪潮》就是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的。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Dennis Gansel)上一部电影也是探讨极权主义,名为《希特勒的男孩》。
甘塞尔对纳粹现象的持续思考,令他有别于一般的导演,他的见解就像政治学者的一般精确,不为表象迷惑,而能直取核心。
电影里,有两处地方令人激赏。
通常说来,关于纳粹运动的陈腔滥调之一是,它是“种族主义”。
甘塞尔完全回避了这一角度,他去到了更深邃的地方,将其无情地定义为“平等主义”。
到底是什么令到人们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极权组织中去,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自由?甘塞尔借助一个“浪潮”积极分子的话作了回答:极权组织提供了“平等”的幻象。
“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
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
” 甘塞尔还进一步指出,纳粹现象是左翼思潮下的产物。
《浪潮》有感
《浪潮》有感摘要电影《浪潮》的这位中学教师,为让同学深刻了解法西斯主义构建了这个名为“浪潮”的有纳粹独裁主义倾向的组织,经过了从行为(行为影响的心理)以及外在的硬性条件的约束来使同学们彻底融进这个团体。
从步调一致的踩地板、统一服装、制作浪潮logo、到广募成员、晚上一起行动将浪潮标志贴满城市的大街小巷;从一开始老师在教导学生如何融入“集体”到学生自我初步认定影响他人,慢慢产生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可以看到,人之融于社会便是必须按照社会中所规定的框架来进行思考,也由外在的行为与要求内化内心的力量;同样在集体组织中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组织成员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依赖和寄托甚至全身心投入。
人的社会化历程贯穿人生的始终,这其中一定有坎坷、有歧路但是我们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学习与实践使人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健全,以更好的融于社会。
关键词:《浪潮》;社会组织;集体;社会化;群体AbstractThe movie "wave" of the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order to 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fascism to construct the name as "wave" of the Nazi authoritarian tendencies of the organization, after the behavior (Behavior Psychology) and external hard conditions of constraints to enable students to thoroughly melt into the group. From concerted step on floor, uniform clothing, making wave logo, to widely raised by members, evening together action wave signs posted over the city streets, from the beginning teacher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integrate into the "collective" to students' self initially identified to influence others, slowly made students' sense of collectiv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honor. Can see, people melt into the society is the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ociet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ought, also by external behavior and require internalization inner strength; also in the collectiv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honor sense to make the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in psychological produced a dependence and sustenance and devoted.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throughout the life of the beginning, which must have ups and downs, crossroads but w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continue to learn and practice the personality improved and sound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society.Key Words: "Wave",social organization,lectivity,ocialization,group目录1 引言 (4)2从个人到社会集体组织 (4)2.1个人融入集体组织的意义及方法 (4)2.1.1个人融集体入组织的意义 (4)2.1.2个人融入集体组织的方法 (5)3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5)3.1人的社会化 (5)3.1.1社会化的概念 (5)3.1.2个人的社会角色 (5)4社会群体的部分内容 (3)4.1社会群体的结构和过程 (3)4.1.1群体凝聚力 (3)4.1.2群体规范 (3)4.1.3群体内部关系 (4)4.1.4群体领导与决策 (4)参考文献 (5)致谢 (6)1 引言在《社会学》的期末课上看了电影《浪潮》确实给人的感觉很是震撼。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0948042 09公共管理2班刘娑浪潮是一种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它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老师和学生都迅速沉浸在其中,直到事态越来越严重,最终酿成悲剧,让人深思、感慨。
在这场运动中,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充斥着学生们的大脑,也体现出极权主义运动的渊薮及其特性。
他们平时习惯了自由式的教学,而在浪潮中以一种强权、专制为主导,服从命令,以集体的形式存在并快速疯长、蔓延,演变成一场可怕的运动。
它的发生有着众多原因,也有极大的思考价值,就组织行为学角度而言,浪潮的兴起涉及到群体激励、沟通、冲突管理等诸多话题。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学生们的行动是被一种想满足内在需要的愿望所驱使的。
他们习惯了自由散漫,突然之间这种受限制的模式反而吸引了他们,这样的民众基础有利于这样一个专制组织的形成.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他们可以感受到组织内部强大的凝聚力,感受到合作的巨大力量,彼此之间建立友谊和信任,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感。
他们的发展渐渐由组织内部发展开去,形成了一种优越感,觉得在人群中高人一等,例如卡罗的弟弟让人行问候语才让进门的强制行为,水球比赛时必须得穿白衬衣才让进去的画面,无不体现了一种强权和他们自身的优越感.他们的虚荣心逐渐加强,直至不可收拾.在这样一个组织中,他们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以及尊重需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同时他们可以发挥个人的潜能,各自负责网站建设、徽章设计等事情,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从而实现自我.激励因素在整个浪潮运动中有很好的体现,它是偏向于心理方面的,让人们重视目标,就内部工作发挥个人能力,从而获得成就感,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赏。
学生们从这样的运动中得到激励,在一个群体中共生共荣,从而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它通过学校这个团体的变故展现现代文明社会离法西斯主义其实也就不过几步之遥。
新学期伊始,学校举办了一个以“国家体制"为主题的活动周。
最新-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精品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蔡子翠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摘要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更是不可避免。
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出发,解读德国纪实电影《浪潮》向我们展示的群体趋于同质化的步骤和特点及其心理内因,这有助于更好地关注群体的生长、生存状态,从中也应该反思到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将会转变为集体的恐怖。
关键词群体心理;浪潮;独裁中图分类号91264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2-0075-02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是研究群体心理的大师,他在《乌合之众》的导言中宣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群体将是这个时代中一股新的力量,一股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唯一的无可匹敌的力量[1]89。
然而,进入了群体中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难道真如勒庞所言?电影《浪潮》也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德国某高中教师莱纳·文格尔,在主题为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他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在班级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要用事实告诉学生独裁统治在今天仍会形成。
学生们经历了诸多独裁训练口头选举课堂上的元首文格尔自己;被灌输反个人主义自由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班级设定新名称——浪潮;统一服装白上衣与牛仔裤并制作团体标识波浪形图标和见面礼节波浪形手势。
两日后,浪潮似乎疯狂了——学生们狂奔于城市各个角落张贴浪潮标志,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
随后,浪潮成员参加水球比赛,同仇敌忾,甚至赛中发生冲突……文格尔似乎意识到情况的不妙,浪潮必须从此解散。
然而,事情出乎文格尔的意料狂热拥护者蒂姆拔出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故事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伤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饮弹自尽,倒在血。
浪潮 论文
浪潮《浪潮》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的一部德国影片,英文名为“Die Welle”翻译成中文是“浪潮/挥手礼/恶魔教室”。
这部电影常被用于教室培训上,在教师们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看完《浪潮》之后也觉得它的确耐人寻味同时它记起我一些列思考。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使我萌发出把《浪潮》作为视角,以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分析这部电影。
《浪潮》的故事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1967年4月,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极权运动的恐怖,他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模仿纳粹党徒,在班里发起了一个微型的极权运动,没想到几天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极权狂热中,琼斯的班级简直成了一个微型的纳粹“飞地”,直到最后琼斯给学生们播放记录纳粹暴行的图片,惊愕的学生们才戛然而止。
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学实验惊世骇俗的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
电影鉴赏和所研究的电影之间是相互构建的过程。
鉴赏者在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映射的过程。
由于人们对于电影的认知程度有深有浅,对于看电影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然而在司空见惯的情节中,很多细节往往被忽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浪潮》以小见大,其中很多问题值得我们以多角度进行剖析。
一、故事情节及角色分析电影《浪潮》在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中开始,德国的一所高中,年轻的赖纳·文格尔老师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在第一堂课上,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一个个懒洋洋地在做自己的事,无心听讲。
学生们认为独裁缺乏民众基础不可理,把不合作者排除到团体之外。
事情逐渐出乎赖纳的意料之外,慢慢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能在德国重演的言论让文格尔陷入了沉思。
他灵机一动,试图通过一些行为、语言的实验让大家理解独裁,他设计了一个大胆的教学实验——模拟“独裁”。
在被学生选为课堂上的“元首”后,他要求学生称呼他为“文格尔先生”,发言必须经过同意,回答必须简短,并向学生灌输团结、纪律性、集体主义和归属感。
《浪潮》思想的风暴与知识的力量
《浪潮》思想的风暴与知识的力量电影《浪潮》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智能手机的创新案件,探讨了当代社会中思想的风暴与知识的力量。
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于科技进步与人性的思考。
影片以一个智能手机创新案件为线索展开,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团队的创新与挑战。
他们设计了一款名为“浪潮”的智能手机,该手机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创新的功能,引起了全球科技巨头的注意。
然而,这款手机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涉及到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影片通过这个案件,探讨了科技进步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首先,影片通过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展现了思想的风暴。
主人公们是一群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热爱科技,追求创新。
他们在大学里组建了一个创新团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设计出了“浪潮”手机。
影片中的他们代表了当代年轻人对于知识和科技的追求,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勇气激励着观众,让我们思考自己对于知识的态度和追求。
然而,影片也揭示了科技进步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在《浪潮》中,智能手机成为了一个隐私泄露的工具。
科技巨头通过手机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商业利益的追求。
这引起了观众对于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担忧。
影片通过展现这一问题,让观众反思科技进步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技的进步和便利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影片中,知识的力量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主人公们通过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研究,设计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功能的手机。
他们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思维,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这让观众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持续学习和追求,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影片还通过对于人性的探讨,展现了思想的风暴。
主人公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他们需要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影片中的冲突和矛盾让观众思考,当我们面临困境和选择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电影《浪潮》通过对于智能手机创新案件的讲述,引发了观众对于科技进步与人性的思考。
解读社会学家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解读社会学家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社会学家在观看电影《浪潮》时的心理体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
体验。
本文将探讨该电影引发的社会学家心理反应,并从社会学的
角度解读其中蕴含的社会现象。
吸引社会学家的电影元素
《浪潮》是一部关于权力斗争和集体行动的电影。
社会学家通
常对这类与社会现象、组织行为和权力结构相关的题材感兴趣。
电
影中展现的集体行动和个体的权力斗争,给观众带来了对社会结构
和群体动态的思考。
社会学家的情感反应
社会学家观看《浪潮》时会产生各种情感反应。
他们可能感到
震撼和激动,因为电影展现了集体行动的力量和个体的抗争。
此外,他们也可能感到愤怒和困惑,因为电影中揭示了社会不公和权力滥
用的现象。
从社会学角度解读电影
社会学家会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电影中的社会现象。
他们会关注电影中的社会结构、群体行为和权力关系。
通过对电影情节和角色的分析,他们尝试理解其中的社会动态,并从中提取普遍的社会规律。
电影中的社会现象
《浪潮》中展现的社会现象包括集体行动、社会动员和权力斗争。
电影通过讲述故事和塑造角色,揭示了社会中群体行为的动力和个体在权力结构下的选择。
结论
《浪潮》是一部吸引社会学家的电影,它引发了社会学家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观看和解读这部电影,社会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结构和群体行为的本质。
同时,电影也通过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表现,为普通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悬念和反思的视角。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摘要: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更是不可避免。
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出发,解读德国纪实电影《浪潮》向我们展示的群体趋于同质化的步骤和特点及其心理内因,这有助于更好地关注群体的生长、生存状态,从中也应该反思到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将会转变为集体的恐怖。
关键词:群体心理;浪潮;独裁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是研究群体心理的大师,他在《乌合之众》的导言中宣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群体将是这个时代中一股“新的力量”,一股“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唯一的无可匹敌的力量”[1]89。
然而,进入了群体中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难道真如勒庞所言?电影《浪潮》也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德国某高中教师莱纳·文格尔,在主题为“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他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在班级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要用事实告诉学生“独裁统治”在今天仍会形成。
学生们经历了诸多“独裁”训练:口头选举课堂上的“元首”(文格尔自己);被灌输反个人主义自由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班级设定新名称——“浪潮”;统一服装(白上衣与牛仔裤)并制作团体标识(波浪形图标)和见面礼节(波浪形手势)。
两日后,“浪潮”似乎疯狂了——学生们狂奔于城市各个角落张贴“浪潮”标志,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
随后,“浪潮”成员参加水球比赛,同仇敌忾,甚至赛中发生冲突……。
文格尔似乎意识到情况的不妙,“浪潮”必须从此解散。
然而,事情出乎文格尔的意料:狂热拥护者蒂姆拔出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故事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伤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饮弹自尽,倒在血泊中。
警察赶到学校,在学生们沮丧、失落、迷茫的眼神中,将文格尔带走……一、心理意义上的群体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
《关于浪潮》读后感
《关于浪潮》读后感《关于浪潮》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浪潮的探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书中对于浪潮的定义和解释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认为,历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起伏和变化。
每一次浪潮的到来都会带来社会结构的重新塑造和文明的更新换代。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既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浪潮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未来的走向。
其次,书中对于浪潮的影响和意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指出,每一次浪潮的到来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正是这种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同时,浪潮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变化、如何保持文化传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回应,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变化。
最后,书中对于浪潮的未来展望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未来的浪潮将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拥抱变化,勇于创新和探索。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浪潮中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读完《关于浪潮》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迎接未来的挑战,开创美好的明天。
愿浪潮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遇,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以马克思·韦伯的思想解读《浪潮》中的魅力权威
以马克思·韦伯的思想解读《浪潮》中的魅力权威【摘要】电影《浪潮》中,为什么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发生这么多变化?是什么力量成就了一个这样的团体或者说组织?本文以电影《浪潮》为研究对象,结合马克思?韦伯的分层、组织理论分析影片中的体现出的魅力权威及其合法性。
【关键词】《浪潮》;马克思?韦伯;分层;组织理论;魅力型权威2008年德国导演丹尼斯?甘塞尔将一段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真实故事改编为电影《浪潮》搬上荧屏。
影片用犀利的镜头揭开人性的弱点,让我们看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坚强,相反,比想象中更容易受到影响。
电影讲述德国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将班上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体进行了一次教学体验。
随着团体的名字“浪潮”、统一的制服、标志和手势的一一诞生,学生们逐渐狂热起来,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张贴“浪潮”的标志,把不合作者排除团体,事情逐渐出乎赖纳的意料,他急忙终止“浪潮”的时候,学生们沮丧失落,而深陷其中的蒂姆更是接受不了现实,枪击同学后饮弹自尽,赖纳因此被逮捕,影片以赖纳惊愕失措的表情结束。
为什么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发生这么多变化?是什么力量成就了一个这样的团体或者说组织?本文试从马克思?韦伯的思想中找到其中的解释。
一、马克思?韦伯的分层、组织理论以及魅力权威的合法性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其实质内容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社会等级序列。
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因素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同时社会的分层结构是多层次的统一体,因此韦伯主张从财富、声望、权力说那个角度考虑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的不平等。
韦伯的组织理论首先是基于对组织中权威的分析研究。
韦伯认为,根据组织内部的权威关系,可以揭示出不同组织所具有的特性。
个人为什么会服从命令?人们为什么会按照他们被告知的那样去行事?为了阐释这一问题,韦伯将权力与权威进行区分,他指出,权力是无视人们反对、强迫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是出于自愿,权力具有强大的强制性,而权威具有某种自愿性,容易被多数人接受。
电影《浪潮》的启示
卡罗,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儿——电影《浪潮》的启示文/俗士老师放映了《浪潮》(Die Welle)这部德国电影,在看了几篇相关影评后,就感到这是一部必看的影片,而且坚信能写出一篇观后感。
然而,在看了两遍以后,竟无从写起。
那些震撼我的元素和情节,早已被许多人写入评论了,我竟跳不出他们的框框。
于是就打算放弃写的想法了,然而,想写的冲动挥之不去。
随着对这部影片持续的关注,看了很多有关影评,有些写得很深刻,有些则泛泛。
久而久之,有了一种异样的不好的感觉——似乎大家都在重复一种调子——极权主义的起源,恨不能把《浪潮》当成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电影版。
保持审慎和独立思考是我一向的原则,当一种思潮达到极致就自然会警觉起来,疑惑也随之而来。
为此,我又一次把影片找出来看,并对影片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一些点感想(一点说明:本文意不在批判极权主义,并不是我不想批判,而是因为,批判极权主义是很多《浪潮》影评的主要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一、被忽视的寓意——对“人”的反思电影《浪潮》是改编于一个真实的事件。
1967年4月,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在“第三帝国”的课堂上,无法回答一个学生的提问: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独裁,罗恩•琼斯进行的一次实验。
那次实验给人们这样的警示:其实纳粹离我们很近——从自由到独裁只需要5天,即使是在热爱自由的美国也一样。
最后罗恩•琼斯对他的学生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35岁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将这一事件发生地移植到现代的德国,但他不是对事件简单地重复,而是做了提升——成功的将这一事件引向对在那个“恐怖而疯狂的年代”(虽然故事是现代)德国人的反思,而不仅仅是机械的对极权主义进行批判。
电影浪潮社会心理学分析
成员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性明显提高,渴望被团 体接纳,尤其是蒂姆的表现尤为突出。
有利影响主要 体现在团体前期, 是在特殊环境下 起到的影响
浪潮对其成员的影响
成员:对浪潮 的狂热崇拜者、
追随者
不利 影响
过于强调集体,导致 个性泯灭
牺牲自己个性化的外在表现, 统一服装、口号、手势...... 遵从集体的利益。
星期三
团体名称、标识、口号、homepage、明 信片、帽子……
具体:投票选举产生团队名称:浪潮 通过网页,团队标识以及明信片等进行宣传 口号:行动铸造力量
星期四
学生提议——手势的统一
比统一服装具有更为普遍的强制性行为,昭 示着“浪潮”已经在教学实践的范围之外渐行渐 远。很快,“浪潮”姿势成为区别成员身份,甚 至划分对“浪潮”态度立场的标志。
最被浪潮吸引的人有哪些
孤独感,空虚的人
有性格缺陷,自卑、 嫉妒心强、怀有仇恨
追崇 者
无所事事被抛弃的坏孩子
缺乏与父母沟通, 渴望被理解与尊重的人
没有自我的人,没有明确目 标的人
出身不好渴望归属感的人
由浪潮联想到的历史事件与以 后发生的可能性推测及原因
Part 4
浪潮使你想起历史上的哪些事件
浪潮对其成员的影响
①莫娜:一直遵循个人主义,拒绝文格尔先 生的行为
②卡罗:最初对浪潮有兴趣,由于衬衫影响, 文格尔先生对他的漠视,离开了浪潮并进行 抵制。
③马尔科:缺乏主见,加入浪潮后很受尊敬, 且训练顺利,与女朋友态度不符,吵架醒悟 后请求结束浪潮。
成员:置于浪 潮身外的清醒
者
3 Part
Hale Waihona Puke 最被浪潮吸引的人有哪些星期二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浪潮是一种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它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
老师和学生都迅速沉浸在其中,直到事态越来越严重,最终酿成悲剧,让人深思、感慨。
在这场运动中,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充斥着学生们的大脑,也体现出极权主义运动的渊薮及其特性。
他们平时习惯了自由式的教学,而在浪潮中以一种强权、专制为主导,服从命令,以集体的形式存在并快速疯长、蔓延,演变成一场可怕的运动。
它的发生有着众多原因,也有极大的思考价值,就组织行为学角度而言,浪潮的兴起涉及到组织研究层面问题、群体激励、沟通、冲突管理等诸多话题。
一般而言,组织行为学研究分为3个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
这3个层次依次递进,群体行为建立在个体行为的基础之上,而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受组织系统的制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系统相互作用。
首先,就个体而言,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个体的激励促使其发展,从而达到组织的目标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动机、需要、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刚开始的第一节课上在班上的每个同学有着每个人不同的人格特质,成员各种各样,有富家子弟出生但缺少关爱的蒂姆,他本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浪潮的关爱给了他希望是他的生命,敢于爬上高楼印上浪潮的标识,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里的马科尔,他在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希篮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还有一些叛逆小青年也因为这个组织懂得了自己的责任。
从个体而言,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以他们为集体组成的这个班级里,没有一点凝聚力,犹如一盘散沙,每个人都以相对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甚至在他们之间还有明显的矛盾。
其次,群体层面。
群体层面表现为以形成群体规范来协调群体各方面,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无论正式还是非正式群体,每个群体都会形成自己的规范。
规范一旦形成,便成为指导和制约群体内成员行为的强大外力,来制约、同化成员。
《浪潮》:极权主义的起源
《浪潮》:极权主义的起源第一篇:《浪潮》:极权主义的起源《浪潮》的故事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1967年4月,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极权运动的恐怖,他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模仿纳粹党徒,在班里发起了一个微型的极权运动,没想到几天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极权狂热中,琼斯的班级简直成了一个微型的纳粹“飞地”,直到最后琼斯给学生们播放记录纳粹暴行的图片,惊愕的学生们才戛然而止。
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学实验惊世骇俗的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2008年,年轻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其改编成电影《浪潮》搬上了银幕,除了把地点从美国换到德国以外,基本上保持了整个事件的真实性(当然结尾与真实情形大相径庭)。
此片一出,立即受到无数影迷追捧。
甘赛尔素来以探讨政治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长,2004年他就推出过《希特勒的男孩》,此番重操熟悉的题材,在表现力上也是更上一层楼。
《浪潮》一片在六天内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死的死、抓的抓,落得惨淡收场的全过程——好在这只是一个德国高中里的课程教改实验,使得观众们得以较为从容的全盘审视之。
不过管中窥豹也能以小见大,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缩微样本,生动的说明了极权主义运动的渊薮及其特性。
一、意识形态特性《浪潮》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发端:老师文格尔教了不想教的课,学生们听得乏味,老师教得更沉闷,于是文格尔才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浪潮”运动还未成型,谈不上什么像样的理念甚至纲领,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沉迷其中,而那种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具有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
当然,《浪潮》中的主人公只是中学生,当他们谈论为何会加入“浪潮”运动时,往往会把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的厌倦联系起来——关于后者,观众们不难注意到有一场在酒吧里谈话的戏,当学生们聊到“谷歌上被搜索最多的是帕丽思•希尔顿”时,他们对整个当代社会的“堕落”和不满溢于言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浪潮》的社会学解读
院系:政管学院
班级:行政管理6班
姓名:周*
学号:***********
关于《浪潮》的社会学解读
摘要:德国电影《浪潮》讲述里文格尔先生在学校的活动周,成立了名叫“浪潮”的事例。
探讨独裁统治现今是否可能再现?为了验证这一问题,文格尔先生做出了一次大胆尝试。
他改变了平时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变得更有纪律性。
“浪潮”组织应运而生,他们确定了服装,名称,标志,手势等。
活动刚开始,一切似乎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浪潮”确实影响学生做出了正确有利的改变,然而后来“浪潮”的发展却脱离了轨道,以致最后引发了一死一伤的校园惨剧,文格尔老师也被警方带走。
影片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学意义,从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来看浪潮,分析影片中的人物,从中思考在当今中国、世界,是否还存在独裁统治。
关键词:浪潮社会学
一、社会化角度解读浪潮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浪潮中的一群高中生正在进行早期社会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家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文格尔先生作为老师,起一定的思想教育启蒙作用,学生把他看作是榜样、领导,因而崇拜他。
而由于家庭的原因对浪潮的态度不一样,例如:蒂姆缺乏家庭的关爱,因而全心投入浪潮。
卡罗的家庭相反,把浪潮的强调纪律性教育视为是可怕的。
还有莫娜在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和其他学生有不同,她反对去个性化,提倡民主,因此她第一个推出文格尔先生的课,包括之后又帮助卡罗反对浪潮,这一切与她早期的完善的社会化是分不开的。
而作为浪潮的领导人文格尔老师正在进行成年社会化,主要是处理家庭问题,婚姻对他来说在这个时期很重要,他和妻子的关系很好,最后因为浪潮双方吵的很厉害,这也使他意识到浪潮使自己的变化。
二、社会文化角度解读浪潮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在第一节课上,廷斯认为独裁统治因为缺乏民主基础,不可能在现代社会发生,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也认为不会发生,在这样的社会文化中,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优秀的人,不会随意听信他人的话,加入独裁集团。
三、社会认同角度解读浪潮
文格尔先生内心隐藏着自卑,在电影后面,文格尔与他太太的争吵可以看出。
他通过成人自考拿到了体育与政治学学位,而他的太太却有硕士文凭,这使他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因而用“半吊子教育家”来形容自己。
在“浪潮”中受到的瞩目与尊敬使他得到了优越感,觉得自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超越了自己的妻子。
而在此时,他的妻子却与他唱反调。
这使他很不高兴,内心的自卑使他多疑,他怀疑妻子嫉妒他。
巨大的优越感使他认不清现实,蒙蔽了内心,他控制不住自己,最后导致家庭矛盾激化,妻子出走。
文格尔先生出现了自我认同危机,他每个星
期一吃镇定药,才不害怕去学校,因而这样的人物特征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影片中蒂姆是学生中受浪潮影响最大的一个,一直被学生认为是软脚虾,虽然是富二代,却极具缺乏关爱,甚至说:“回家去干什么,那里没人在乎我”,浪潮给了他爱,他将浪潮视为生命的全部。
包括开始时他给凯文、邦贝、锡南毒品,以此来让大家认同他,成为群体的一员,这些都说明了他的自我认同的失败。
四、社会群体角度解读浪潮
所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意识到。
也就是说,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的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影片中大家开始把浪潮视为一个集体对待,虽然利萨认为统一可以排除差异,然而莫娜却认为统一排除了个性。
当大家认同一个集体时,开始为集体起名、统一制服、标志、手势。
经大家商议起名为“浪潮”,统一的白衬衫。
当卡罗没穿白衬衫上课时,出现集体排斥她,甚至在拍戏是因为一个集体,最终连不肯按台词说的费迪也很听丹尼斯的话。
在玩滑板时,凯文说:“滑道属于浪潮,要想在这儿玩,要加入浪潮”。
卡罗的弟弟站在学校门口,如果不做浪潮的手势不让进学校。
还有锡南只把他买的雪糕给浪潮的成员,表现了排外。
更甚至大家疯狂的到处张贴浪潮的标志,蒂姆不顾生命危险爬上市政府大楼张贴标志。
这一系列表明:浪潮不仅仅是一个小集体,而演变成了一场运动、一个帮派。
对于这个集体,马尔科起的名,他也爱这个集体,尽管当时他对独裁政治不感兴趣,因为卡罗的原因才报的,但他也非常投入,没有因为卡罗的原因离开,他说的有一点很对,对于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的他而言,浪潮作为一个集体,弥补了这一点。
马尔科在浪潮中起到了群体中代表的作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浪潮使本来性格内向,不爱表现自己的他在打水球时第一次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
五、社会组织角度解读浪潮
学校作为一个正式组织而存在,而浪潮非正式组织作为一个而存在,文格尔先生作为浪潮这个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人,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很大。
最终导致了教学事故,一死一伤的结局。
六、社会制度角度解读浪潮
社会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在浪潮中每个人都有相似的价值观,玛雅和丹尼斯因为浪潮而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最终因为浪潮的结束他们两个的爱情也结束。
而马尔科和卡罗因为对待浪潮的态度不同,因此产生很多矛盾。
相反马尔科和利萨因为浪潮,很多的看法相同,所以才会出现在聚会中接吻。
对于浪潮的每一个人来说,因为有了同一个集体有了相同的价值观。
七、社会角色角度解读浪潮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浪潮中学生的身份本应该是学生,老师的身份本应该是老师,可是由于对角色定位产生偏差,造成学生成为帮派中的一员,成为维护、发展、壮大浪潮这一团体中的一员,让其他不是组织成员的加入浪潮。
如:蒂姆、马尔科最为明
显。
文格尔先生本是老师,可是由于他角色定位有所偏差,俨然成了一场疯狂运动的领导者,虽说最终意识到问题,但是为时已晚。
八、社会越轨角度解读浪潮
社会越轨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浪潮演变成疯狂的运动,偏离了原来的正常的轨道,而最终蒂姆的饮弹自尽,正说明了这点。
在观看整部影片中可以发现,沉迷于“浪潮”的都是那些缺乏生活方向、缺乏目标、内心自卑、人生价值得不到实现、社会定位有偏差的学生。
他们在“浪潮”中找回自我,因为“浪潮”消除了彼此间的差异与不平等,他们因而崇拜文格尔先生,这也给文格尔先生提供了操纵他们的机会,就和法西斯一样。
所以在礼堂里,文格尔先生就上演了一出戏,利用学生的狂热将气氛推向高潮,再给他们当头一棒,宣布浪潮结束,使得他们清醒的意识到“浪潮”继承了的是纳粹主义。
然而悲剧终究未能避免,蒂姆饮弹自尽,文格尔先生也锒铛入狱。
造成这样的结局,很值得引人深思,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中国,不知道又是一番什么结局......
参考文献: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