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hap-2等离子体导论之四
等离子体——精选推荐
等离子体的化学特性及形成原因第一章等离子体概念等离子体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且在整体上表现为近似电中性的电离气体.它与大家熟悉的物质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一样是物质存在的又一种聚集态,所以人们又把等离子体称为物质第四态,或称为等离子态。
首先在组成上,电离气体与普通气体明显不同。
后者是由电中性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前者则是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集合体。
在性质上,电离气体与普通气体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它是一种导电流体,而又能在与气体体积相比拟的宏观尺度内维持电中性。
其二,气体分子间并不存在净电磁力,而电离气体中的带电粒子间存在库仑力,由此导致带电粒子群的种种集体运动。
再者,作为一个带电粒子系,其运动行为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和支配。
固此,这种电离气体是有别于普通气体的一种新的物质聚集态。
按聚集态的顺序,列为物质第四态.鉴于无论部分电离还是完全电离,其中的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在数值上总是相等的,故称为等离子体。
简而言之,等离子体就是指电离气体,它是电子、离子、原子、分子或自由基等粒子组成的集合体。
第二章等离子体的存在一般来说,人们对固、液、气“三态”十分熟悉,而对等离子态却可能比较陌生.这是因为在地球表面环境中,通常不具备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例如在地球表面空气里,由于宇宙射线的作用每秒在1cm3内大约只产生5对离子.这相对于标淮状态下的气体密度来,实在是微乎其微.因此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看到自然界的等离子体现象,如闪电和极光等.与地球上的情况截然不同,在茫茫宇宙中,99%以上的物质都呈等离子态.太阳就是一个灼热的等离子体火球,恒星、星际空间和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也都是等离子体.因此,就整个宇宙而言,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其实,我们周围也有许多人工发生的等离子体。
最常见的是霓虹灯管中的辉光放电、电弧和荧光灯管中也都存在等离子体。
人们在实验室中最早研究的等离于体也是通过气体放电获得的。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各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物质的不同聚集态对应着物质粒子(原子、分子和离子)排列的不同有序程度。
等离子体产生技术 ppt课件
实现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可能途径 1. 在大气压下放电:
a.选择低击穿场强的工作气体如氦气、氩气等 b.采用合适的交流电源,实现离子捕获(ion-trapping) 2. 利用外部电路限制电流密度的增长如介质阻挡放电
ppt课件
5
常见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装置
– 静电耦合主要利用静电场成份来加速电子,又称电容耦合放电 – 感应耦合利用感应电场成份,无外加磁场时产生感应耦合放电, 有外加磁场时螺旋波放电 – 电磁波耦合利用电磁波成份为等离子体提供能量,无外加磁场 时耦合方式为表面波放电,有外加磁场时可以产生电子回旋共振 (ECR)放电
等离子体产生技术1
ppt课件
1
等离子体的生成方法
• 直流放电 • 交流放电
•直流辉光放电 •空心阴阴放电 •直流脉冲放电 •电弧放电 •磁控管放电
•电容耦合放电 •感应耦合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微波放电 •表面波放电
ppt课件
2
本讲安排
• 等离子体的生成方法——交流放电
电容耦合放电 感应耦合放电
布作用,在自给偏压作用下撞
击K电极
ppt课件
11
高频放电的功率输入机理
• 外加高频电场对电子的加速作用,电子吸收高频
功率有三种机制:
– 等离子体区域的焦耳加热(α放电,有碰撞)
– 鞘层内二鞘次层电厚子度逸由出高后频被电加压速所(决γ放定电,,若无Vr碰f 一撞定)而改变频
–
由于鞘层率振f荡,产则生鞘的层统边计界加的热移(动费速米度加跟速f成)正比。因此统计 加热的功率正比于频率的平方,所以在Vrf —定的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一、等离子体介绍: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
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新的技术和工艺。
等离子体(Plasma)是一种由自由电子和带电离子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形态,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物质的第四态,被称为等离子态,或者“超气态”,也称“电浆体”。
等离子体具有很高的电导率,与电磁场存在极强的耦合作用。
等离子体是由克鲁克斯在1879年发现的,1928年美国科学家欧文·朗缪尔和汤克斯(Tonks)首次将“等离子体”(plasma)一词引入物理学,用来描述气体放电管里的物质形态[1]。
严格来说,等离子体是具有高位能动能的气体团,等离子体的总带电量仍是中性,借由电场或磁场的高动能将外层的电子击出,结果电子已不再被束缚于原子核,而成为高位能高动能的自由电子。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即电离了的“气体”,它呈现出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其中包括离子(具有不同符号和电荷)、电子、原子和分子。
其实,人们对等离子体现象并不生疏。
在自然界里,炽热烁烁的火焰、光辉夺目的闪电、以及绚烂壮丽的极光等都是等离子体作用的结果。
对于整个宇宙来讲,几乎99.9%以上的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态存在的,如恒星和行星际空间等都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
用人工方法,如核聚变、核裂变、辉光放电及各种放电都可产生等离子体。
分子或原子的内部结构主要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在通常情况下,即上述物质前三种形态,电子与核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即电子以不同的能级存在于核场的周围,其势能或动能不大。
等离子体由离子、电子以及未电离的中性粒子的集合组成,整体呈中性的物质状态.普通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粒子的热运动加剧,使粒子之间发生强烈碰撞,大量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被撞掉,当温度高达百万开到1亿开,所有气体原子全部电离.电离出的自由电子总的负电量与正离子总的正电量相等.这种高度电离的、宏观上呈中性的气体叫等离子体.例如:等离子体造就的宇宙和自然奇观闪电极光星云太阳表面二、磁场对等离子体的运动影响:单粒子运动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之间存在着电力,因此,这些粒子的运动是紧密耦合的。
等离子体概述
一、等离子体概述物质有几个状态?学过初中物理的会很快回答固态、液态、气态。
其实,等离子态是物质存在的又一种聚集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它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整体上呈现电中性的电离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各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有足够的能量施予固体,使得粒子的平均动能超过粒子在晶格中的结合能,晶体被破坏,固体变成液体。
若向液体施加足够的能量,使粒子的结合键破坏,液体就变成了气体。
若对气体分子施加足够的能量,使电子脱离分子或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时,中性气体就变成了等离子体。
物质的状态对应了物质中粒子的有序程度,等离子内物质中的粒子有序程度是最差的。
相应的,等离子体内的粒子具有较高的能量、较高的温度。
实际上,宇宙中99.9%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它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过地球上,等离子体多是人造的。
人工如何造出等离子体呢?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等离子体的能量是很高的,任何物质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都会成为电离态,形成等离子体。
在太阳和恒星的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的高温产生的等离子体。
太阳和恒星的热辐射和紫外辐射能使星际空间的稀薄气体产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如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就是这样来的。
各种直流、交流、脉冲放电等均可用来产生等离子体。
利用激光也可以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如何描述?温度。
等离子体有两种状态: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
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之间存在库伦力的作用,但是此作用力远小于粒子运动的热运动能。
当讨论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等离子体时,常将等离子体当做理想气体处理,而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在热平衡状态下,粒子能量服从麦克斯韦分布。
每个粒子的平均动能32E kT =。
对于处于非平衡状态下的等离子体,一般认为不同粒子成分各自处于热平衡态,分别用e T 、i T 、n T 表示电子气、离子气和中性气体的温度,并表示各自的平均动能。
可以用动力学温度E T (eV )表示等离子体的温度,E T 的单位是能量单位,由粒子的动能公式可得2133222E E mv kT T ===,E T 就是粒子的等效能量kT 值(1eV 的能量温度,相应的开氏绝对温度为1T k==11600K )。
等离子体物理:课程总结
磁压力与磁张力
(
du dt
)
P
q
E
J
B
F f d
B2
cos
bd
0
B2
20
(en
)d
作用于某流体元 的磁力等效于:
B2
20
各向同性en
B d
B2 cos 0
F f d
B2
cos
bd
0
B2
20
(en
)d
均匀磁场中的小立方体受磁力情况
x
Lm 穿透深度
磁冻结效应
冻结方程
B
B t
(u B)
(u
B)
m
2
B
理想的导电流体
t
该方程的意义:磁场的变化如同磁力线粘附于流 体质元上,或者说,磁力线被冻 结在导电流体中。所以上面的方 程叫冻结方程。
命
任意流体曲面中的磁通不随时间改变,也 就是说,处于导电流体中的磁力线与流体
题: 质元黏附在一起,随着流体一起运动,或
cm-3
等离子体判据
等离子体存在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
即等离子体的德拜长度大于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德拜屏蔽效应是大量 粒子的统计效应,统计条件要求德拜球内有大量的粒子,为此必须满 足此条件。
第二个条件:
即德拜长度远小于等离子体特征长度,由于在德拜球内不能保 证此电中性。所以不满足这个条件,就不可能把等离子体看作 电中性的物质聚集态。
p f (s ,A)
只有热应力
s
p
磁应力和热应 力同时起作用
非磁化等离子体中波:
朗缪尔波
2
2 pe
3 2
k
3-chap-2等离子体导论之四
等离子体温度
在等离子体热力学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按照经典热力学的定义,当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才 可用一个系统的温度来表征。温度是平衡态的参量,对 于满足Maxwell速度分布函数(已经归一化)的粒子:
粒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定义 (统计力学:分子热运动 的一种度量)
等离子体温度是粒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2
n0e 1/ 2 pe ( ) 0 me
这里ω pe称作电子等离子体频率
2
等离子体振荡示意图
上面讨论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振荡,事 实上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讨论等离 子体中离子振荡。因为如果电子是灼 热的,则在离子完成一个振荡的时间 内,电子依靠热运动,可以在空间实 现均匀分布,所以有理由假设离子振 荡是在均匀的电子背景中产生的,所 以离子振荡频率可以完全按照导出电 子振荡频率那样得到
D 0 me tD 2 th n e 0
1/ 2
1
pe
问题: 等离子体内部的这种通过振荡方式恢复电中
性会不会受到干扰(破坏)?
简谐振荡方程
等离子体振荡
恢复力来源于作用势 碰 撞
d x 2 pe x 0 2 dt
2
碰撞中的能量交换消耗作用势
m m 1/ 2 m m f ( ) ( ) ( ) exp[ ] 2kT// 2kT 2kT// 2kT
等离子体振荡的频率为:
等离子体振荡频率 物理意义
等离子体对内部扰动作出反应的速度 等离子振荡频率高,表明等离子体对电中性偏离的响应快. 等离子体对外加扰动的特征响应时间.
D 0 me tD 2 th n0 e
1/ 2
1
等离子体PPT幻灯片课件
3
4
2、怎样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形成
固体 液体 气体 等离子体
能量
能量
能量
物质的四种状态
5
方法1:对于气态的物质,温度升高到几千度 时,由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的加剧,相互间的 碰撞就会使气体的分子产生电离,这样的物质 就变成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混合物等离子体。 方法2:
14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方法一:是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即在 低温下,通过电源以高频和高压的形式提供的高能量 产生间隙放电、沿面放电等形式,将气体介质激活、 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方法二:是在兵器特定部位(如强散射区)涂一层放 射性同位素,它的辐射剂量应确保它的a射线电离空气 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包层具有足够的电子密度和厚度, 以确保对雷达波有最强的吸收。与前者相比,后者比 较昂贵且维护困难。
15
独特的优点:
(1)吸波频带宽、吸收率高、隐身效果好.使用简便、 使用时间长、价格极其便宜; (2)俄罗斯的实验证明,利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不但不 会影响飞行器的飞行性能.还可以减少30%以上的飞 行阻力。
存在难点:
(1)飞行速度对等离子体的影响; (2) 等离子体是一项十分复杂 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大 气等离子体技术、电磁理论与工程、空气功力学、机 械与电气工程等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
6
各种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
7
等离子体工业生产模型
低温等离子体的建立系统;水平式和垂直式
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系统
8
等离子体主要用于以下3方面:
•离子体冶炼:用于难于冶炼的材料,例如高熔点的锆(Zr) 、钛(Ti)、钽(Ta)、铌(Nb)、钒(V)、钨(W)等金属;还用于 简化工艺过程,例如直接从ZrCl、MoS、TaO和TiCl中分别 等离子体获得Zr、Mo、Ta和Ti;可开发硬的高熔点粉末, 如碳化钨-钴。 •等离子体喷涂:用等离子体沉积快速固化法可将特种材 料粉末喷入热等离子体中熔化,并喷涂到基体(部件)上 ,使之迅速冷却、固化,形成接近网状结构的表层,这可 大大提高喷涂质量。
等离子体物理-第四章-3
第四章 等离子体中的波/ /§4.6波的不稳定性分析
对于均匀静止的等离子体,从宏观的角度看,
整个流体的动能为零,等离子体不可能有多 余的能量转换给波,因此在均匀静止的等离 子体中传播的波不可能有能量的增加。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运动等离子体中激励波的 不稳定性问题。 假定一注密度为nb的纯电子等离子体以速度 0 注入到密度为np的静止的等离子体中,同时 假定在等离子体中激励波的场为E E exp[i(kx t )] 由流体的运动方程,泊松子体中的波/ /§4.4等离子体中离子电磁波
将离子及电子的扰动速度代入波动方程,得到
ie c k E 4in e (1 ) E M
2 2 2 2 c 1 1 0 2 1
(4.78)
引入离子的等离子体振荡频率:
4n e M 得到色散方程: c k (1 )
激发的极化电流在静磁场的作用下,要产生洛仑
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在空间上正好向下,沿Y 方向,指向平衡位置,但在时间上与粒子运动速 度 1 正好相差900,因此极化电流产生的洛仑兹 力正好就是Alfven波所需要的回复力。
Alfven波的色散方程及特性
2 1 1
由波动方程 k (k E ) k E E 4i j c c k iz k , E1 ix E1
1
1
x
y
1
第四章 等离子体中的波/ /§4.4等离子体中离子电磁波
由于激励交变电场同 B 相互作用,将使电子和离
子沿Y方向向下漂移,当 时,相对于粒子 来说,场是随时间缓慢变化的,利用缓变场的漂 移公式,粒子的漂移速度为: E B E B B k B B 在所考察的点,随时间的推移,磁力线将向下移 动,其移动速度:
等离子体物理学导论L课件
05 等离子体物理学 的挑战与前景
等离子体物理学的挑战
实验难度大
等离子体物理实验通常需要在极 端条件下进行,如高温、高压、 强磁场等,这给实验设计和实施
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理论模型复杂
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 其理论模型涉及到多个物理过程和 相互作用,这使得理论分析变得非 常困难。
数值模拟难度高
描述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运 动规律。
碰撞理论
等离子体中粒子间的碰撞 过程和碰撞频率的计算。
03 等离子体的产生 与维持
高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
核聚变
利用氢核聚变反应产生 高温等离子体,是实现 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步骤
。
核裂变
利用重核裂变反应产生 高温等离子体,是核能 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电弧放电
通过高电压、大电流产 生电弧放电,使气体加 热至高温等离子体状态
3
等离子体物理与地球科学的交叉
等离子体物理在地球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 离层和磁层的研究、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 用研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等离子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等离子体在材料科学中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材料合成和刻蚀等领域,具有高效、环保 等优点。
详细描述
等离子体通过高能粒子和活性基团对材料表面进行轰击和化学反应,实现表面清洗、刻 蚀、镀膜和合成等功能。与传统的机械或化学方法相比,等离子体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
和更好的环保性。在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和加工中有广泛应用。
。
激光诱导
利用高能激光束照射气 体,通过激光与气体的 相互作用产生高温等离
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与特性
电晕放电
第四章等离子体技术基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ICP)
RF 线圈
RF 电源
Plasma
z
IP
Plasma
RF 线圈
IRF
如上图所示,当沿z轴的螺线管线圈中通有直流电流I时,在线圈 内就会产生z轴方向的匀强磁场H和磁通Φ。而当电流以角频率ω振荡 时,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Φ随时间变化会产生电动势V,也就 是产生感应电场Eθ(r, t)。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被加 速,于是在抵消RF电流磁场方向上会形成等离子体内的涡电流。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ystem
RF 频率: 13.56MHz 等离子体密度: 1017 ~ 1018 m-3
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 (ECR)
ECR系统是利用垂直磁场 及交变电场,增加气体电离几 率,电场增加电子的速度,磁 场改变电子速度矢量方向。
电子回旋共振:当有磁场 存在时,电子作环绕磁力线的 回旋运动。如果从外部施加一 个同一频率的振荡电场,电子 会受到同相位电场的加速(随交 变电场来回振荡)。当电场角频 率和电子回旋运动的角频率相 等时(高耦合效率),电子发生 共振加速,获得高能量。
气体压强为1 torr时,对于间距为10cm的电极电压需达到800V才能产生辉 光放电,而对于间距为5cm的电极电压则只需达到500V就能产生辉光放电。
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
产生电弧
形成离子和 自由电子
电子加速 打向阴极
在阴极上形成 大量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与中性 原子非弹性碰撞
等离子体中,电荷密度和电场 与电极间位置的关系
在微纳加工中常用的等离子体设备中,主要利用的是 Crooke暗区的大电场。漂移和扩散到这个区域边缘的离子被 加速而快速移向阴极,这样可以利用离子轰击放置在阴极上 的硅片或其它样品,实现不同的处理工艺。
2等离子体基础
方程的通解
( r ) u( r ) / r
������(������)
边界条件
������ ������
点电荷的势
B0
A
������ − ������ ������������
q 40
������ 德拜势 ������ ������ = ������������������������ ������
在德拜球内,粒子之间清晰地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存在着以库仑碰 撞为特征的两体相互作用;在德拜长度外,由于其它粒子的干扰和 屏蔽,直接的粒子两体之间相互作用消失,带之而来的由许多粒子 共同参与的集体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物理 李文君
1.4 等离子体的集体振荡
等离子体物理 李文君
32
1932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in surface chemistry
等离子体物理 李文君
等离子体特征参量
1.粒子平均间距d 2.朗道长度λL
d n
α
Z Z e 2 4 0L
1/ 3
L
kT
3
β
3.经典条件
d
n T
1
等离子体物理 李文君
4.稀薄条件 Ek E p
L
Z Z e 2 40 kT
8
1.3 德拜屏蔽效应 Debye Shielding effect
等离子体物理 李文君
9
静电屏蔽 德拜屏蔽效应 等离子体中的德拜屏蔽效应
等离子体物理 李文君
10
静电屏蔽
等离子体物理 李文君
11
电 磁 学
静电平衡:导体内部电场为零、表面电场与导体表面垂直。 静电屏蔽:金属(良导体)对外加电场的屏蔽作用。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特性
准中性
+
-
在等离子体内部,正、负电荷数几乎相等——准中性
ne ni
等离子体基本条件
空间尺度要求 :等离子体线度远大于德拜长度
lD << L
时间尺度要求:等离子体碰撞时间、存在时间 远大于特征响应时间 t >> tp
集合体要求:在德拜球中粒子数足够多,具有 统计意义 ND = ne (4 plD3 /3 ) >> 1
1998、 J. Phys. D, 31, 3327, 1998、J. Vac. Sci. Tech. A, 20, 941, 2002)
金刚石质量表征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
热等离子体应用
高温加热
– 冶金、焊接、切割
材料合成、加工
– 陶瓷烧结、喷涂、三废处理
光源
– 强光源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
等离子体军事及高技术应用
“电性”比“中性”更重要 ( 电离度 >10-4 )
等离子体 电离气体
宇宙中90%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
人类的生存伴随着水,水存在的环境是地球文明 得以进化、发展的的热力学环境,这种环境远离 等离子体物态普遍存在的状态。因而,天然等离 子体就只能存在于远离人群的地方,以闪电、极 光的形式为人们所敬畏、所赞叹。 由地球表面向外,等离子体是几乎所有可见物质 的存在形式,大气外侧的电离层、日地空间的太 阳风、太阳日冕、太阳内部、星际空间、星云及 星团,毫无例外的都是等离子体。
–受控热核聚变 –空间技术 –等离子体物理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
20世纪80年代起
–气体放电和电弧技术发展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x( ee , p en
则中性粒子的作用可以忽略,体系处于等离子 体状态。 有大量中性粒子存在的情况往往是低温等离子 体,通常我们可以用库仑碰撞频率来估计。带 电粒子之间的库仑碰撞截面很大,在常规情况 下,当电离度为0.1%时,实际上就可以忽略中 性粒子的作用。 当电离度更小时,电离气体仍然具备一些等离 子体的性质,但需要考虑中性粒子的影响。直 到中性粒子的碰撞频率大大超越库仑碰撞频率 和等离子体频率时,体系的等离子体特征消失, 这种微弱电离的气体不再是等离子体。
补充2:
等离子体研究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条 件对等离子体进行简化.
1、经典条件 2、稀薄条件
1、经典条件 一般等离子体可以用经典理论(非量子理论)
来处理,但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粒子的德 布罗意波长远小于粒子之间的平均间距! 粒子德布罗意波长
h h p m
d n 1/ 3
kT 1/ 2 ( ) m
等离子体概述
等离子体概述
① 等离子体的形成及碰撞 ② 等离子体的准电中性 ③ 徳拜屏蔽及等离子体屏蔽 ④ 等离子体鞘层及电位
⑤ 等离子作振荡
⑥ 等离子体中的基本参数
⑦ 等离子体判据
2
徳拜屏蔽
电子的德拜长度: 离子的德拜长度:
D (
0 KTi
ni e 2
)1/ 2
德拜势 徳拜屏蔽λD的物理意义:
补充1:关于部分电离等离子体
对于部分电离气体,体系中除带电粒子外,还存在着中性粒 子。当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同带电粒 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可以忽略时,带电粒子的运动行为就 与中性粒子的存在基本无关,同完全电离气体构成的等离子 体相近,这种情况下的部分电离气体仍然是等离子体。 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只有近距离碰撞这 一种形式,可以用碰撞频率ν en表示其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 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可以分成两体的库仑碰撞和集体 相互作用两部分,我们可以用库仑碰撞频率ν ee和等离子体 频率ω p来表征这两种作用的大小。因此,如果有,
ω p是表征等离子体特性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它反映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对电场扰动的响应的 快慢。 对于非磁化等离子体,电磁波(横波)只有当 其频率大于ω p时,才能在等离子体中传播。 在忽略电子热运动与碰撞,即在所谓冷等离子 体条件下, ω p只与电子的数密度、质量、电 荷有关。 在冷等离子体中,等离子体振荡是一种局部振 荡,不向外传播,不形成波(其群速为零)。 在热等离子体中,即考虑电子的热运动后,等 离子体振荡会形成群速不为零、向外传播的纵 8 波(静电波),称为朗缪尔波。
eV (电子伏特)
kBT=1电子伏
=1.6×10-12尔格 =1.6×10-19焦尔。
转换因子: 1.6 1012 T 11, 600 K 16 1.38 10
1eV=11,600K
等离子体密度
单位 米-3
由于等离子体作为一个整体是电中性的,因此 应该满足宏观电中性条件, 设ni是离子密度,是 ne电子密度, 则有
pe Yes pe No
无线电波短波
38万公里
16
思考题
1. 电离气体一定是等离子体吗?反过来呢?是,不是。 2. 德拜屏蔽效应一定要有异性离子存在吗? #不是 3. 用电子德拜长度表示等离子体的德拜长度的前提是什么? 电子温度很高,离子很低。 1. 由于德拜屏蔽,带电粒子的库仑势被限制在德拜长度内,这是否 意味着粒子与德拜球外粒子无相互作用?为什么? 2. 受控任何聚变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有哪两种基本的实现途径?核 聚变, 3. 对于完全由同一种离子构成的非中性等离子体,能够有德拜屏蔽 的概念吗? 4. 低温等离子体环境下可以实现常规化学方法无法实现的化学过程, 其物理原因何在? 5. 作为物质第四种存在形式,对等离子体体系的时空尺度有何要求? 6. 等离子体是绝大多数物质的存在形式,为什么我们感觉不是这样? 7.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有明确的相变点,气态到等离子体态有这
关于温度的误解:
荧光灯管内的电子温度为20,000K 日冕气体温度高达百万度,却烧不开一杯水
除温度之外,还必须考虑热容量
E ~ n kB T 温度 V.S. 能量密度
n0=1010~1015m-3
垂直温度T˪和平行温度T
//
由于垂直与磁场方向上的运动受磁场的影响.磁场的出现使得 沿着磁场方向和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速度分布可以截然不同, 可认为在不同方向上的等离子体存在不同的温度. 粒子的分 布函数为:
1
pe
等离子体判据之三!
等离子体振荡是等离子体集体行为的一种体现,因此 振荡频率也成为等离子体存在的判据。
电荷粒子之间的碰撞频率 比等离子体频 率小得多 表示来不及通过碰撞耗散振荡能量,则等 离子振荡能维持, 上述条件也可以写成:
c f p
等离子振荡----波
d g dk
电子的热运动 的平均速度
等离子中的其他参数:
1.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如果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密度为n,粒子间平均间距为:
d n
2.郎道长度:
1/ 3
等离子体中两个电荷粒子能够接近的最小距离.
L
两个相对运动的电荷粒子的动能全部转化 为势能
势能
Z Z e 2 4 0L
kT
2
动能
L
这里n为等离子体密度。等离子体的电离度定义为
ni T 3 / 2 U i / kT 2.4 1021 e na na
这里na 是中性粒子密度 沙哈方程
电离能
到此为止,我们以主要用四个参数来描述等离子体 两个是独立参数: 电子密度和等离子体温度 其它的参数是这两个参数的函数: 德拜长度和等离子体频率
粒子间平均间距
h d n 1/ 3 m kT
n T
1/ 3
1/ 2
1
一般的等离子体基本满足这样的条件. 但是对于固体等离子体、恒星内部等离子体(和聚变 等离子体?),密度很高,所以不满足这个条件,这时需 要用量子理论了描述:量子等离子体.
2、稀薄条件 一般常常把等离子体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但
等离子体离子振 荡的角频率为:
等离子体振荡的频率为:
等离子体振荡频率 物理意义
等离子体对内部扰动作出反应的速度 等离子振荡频率高,表明等离子体对电中性偏离的响应快. 等离子体对外加扰动的特征响应时间.
D 0 me tD n e2 th 0
1/ 2
等离子体种的基本参数
从上面两式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空间特征还 是时间特征,都与等离子体密度或温度有着 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朗谬振荡频率 仅仅依赖于等离子体平衡密度。
等离子体温度
在等离子体热力学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按照经典热力学的定义,当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才 可用一个系统的温度来表征。温度是平衡态的参量,对 于满足Maxwell速度分布函数(已经归一化)的粒子:
m m 1/ 2 m m f ( ) ( ) ( ) exp[ ] 2kT// 2kT 2kT// 2kT
2 // 2
粒子的平行动能合垂直动能为:
E // k E k
1 1 2 m // kT// 2 2 1 2 m kT 2
B
在等离子体物理学中温度通常用能量单位
D (
0 KTi
ni e
2
(r )
)
1/ 2
q 4 0 r
q r exp( ) 4 0 r D
0
D
18
r
等离子体概述
① 等离子体的形成及碰撞 ② 等离子体的准电中性 ③ 徳拜屏蔽及等离子体屏蔽 ④ 等离子体鞘层及电位
⑤ 等离子作振荡
⑥ 等离子体中的基本参数
⑦ 等离子体判据
为什么无线电波能越洋传播?
电离层等离子体频率fp=p/2 = 1~10MHz
pe Yes pe No
10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的反射
pe
pe
无线电波短波
1~10MHz
pe Yes pe No
无线电波短波
卫星通讯应该用什么波段?
3.等离子体参数
Z Z e
4 0 kT
1.67105 Z Z T 1
德拜屏蔽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概念,这暗示了在一个德拜 球中应具有足够多的粒子,我们引入等离子体参数.
可以证明:等离子体参数是等离子体粒子间平均动能与平 均相互作用势能之比的一个度量.
典型等离子体参数
举例:
鞘层厚度
器壁电位
等离子体电位
电子质量比离子质量小得多, 这样流向固体器壁的电子流 大大超过离子流,从而使固 体壁负电荷过剩,这样就得 到一个负电位 深入到等离子体内部的任何 物体(任何形状)表面附近都 会有一个鞘层,和德拜屏蔽 具有相同量级。
5
等离子作振荡
等离子体电子振 荡的角频率为:
相应的线频率为
等离子体温度
电子温度Te和离子温度Ti
电子和离子的质量相差悬殊,二者通过碰撞交换能量, 一般比较缓慢,所以在等离子体内部,首先是各种带电 粒子成分各自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这时就有电子温度 kTe 和离子温度kTi,只有当等离子体整体达到热力学平 衡状态后,他们才有统一的等离子体温度kT。
如日光灯管内形成的等离子体,其中电子温度达到几万 度,而离子温度仅在室温附近。这样的等离子体就没有 统一的温度,对于这样的等离子体要用二温模型来描述。 经常电子和离子各自也没有达到热平衡,可通过平均动 能定义温度
1. λD是静电作用屏蔽的半径 2. λD 是维持电中性的最小空间尺度
徳拜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