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fe28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e.png)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系统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解放人类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的扶贫工作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必然性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贫困问题不是由于个别人的懒惰或命运不公造成的,而是社会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的矛盾所导致的。
因此,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表象,而需要从根源上分析贫困的原因,进一步改革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条件。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基础。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正视贫困地区的现实困境,同时挖掘潜在的机遇和资源。
通过综合分析和系统谋划,我们可以找到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贫困地区,贫富差距明显,阶级矛盾尖锐。
因此,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影响。
要根据当前社会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权益保护,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1. 建立完善的产业扶贫体系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培育贫困地区的产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https://img.taocdn.com/s3/m/3a13570af12d2af90242e6f7.png)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回顾: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北京飞控中心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升空后的神舟八号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第一次对接。
组合飞行12天之后,2011年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1年11月18日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国际评价:据德国《世界报》11月19日报道,在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并顺利返回后,与中国首次合作的德国宇航中心(DLR)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3日凌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奥斯曼女士等国际人士、一些外国专家和媒体纷纷对此给予积极评价。
丹麦第谷布拉赫天文馆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林登-沃恩勒对新华社记者说:“我看了电视直播。
我觉得中国非常了不起。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向月球和火星迈进。
”……事件分析:(一)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之所以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现在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或经济了,科学技术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6407d07964bcf84b9d57b28.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2008-12-01 17:30:46)转载▼。
一、基本观点(一)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⑴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
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的。
⑵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
主体用以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
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
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
这些式正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⑴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⑵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33b3997e21af45b207a863.png)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指导教师李继友系别管理系班级11级工商管理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小组名单:姓名(学号)陶永朋(XX)卢安超(XX)魏名俊(XX 徐坤(XX 王成成(XX 赵宇豪(XX 韦良春(XX 时俊杰(XX 余兴(XX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弘扬中华美德,建设美丽中国——道德是盏灯一、实践报告学习背景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报告学习内容本小组成员在一起积极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学习并观看了历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以及全国道德模范感人事迹,通过学习,我们深受教育,立志要向他们学习。
(一)感动中国人物1、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5c02fc781ed9ad51f01df256.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第一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西方国家的“ 马克思热”(一西方国家马克思热的表现可以说, 近年来, “ 马克思热” 遍布全欧洲。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千年思想家” , 马克思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
1999年英国路透社评选“ 千年风云人物”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 圣雄” 甘地, 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 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居于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 12.6 %,远远落在其后。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 20 名。
2005年德国评选“ 最伟大人物” 在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 德国最伟大人物” 。
2008— 2009金融危机《资本论》“ 热销” 中的马克思(二“ 马克思热” 中的三个为什么1、西方为什么兴起马克思热?a. 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b. 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c. 路透社说:“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d.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西方某些学者评价中的马克思⏹法国萨特讲:“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唯一不可超越的思想资源”⏹法国的德里达讲:“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
⏹美国经济学家海尔布罗那讲:“ 不读马克思的书,就不能成为有洞察力的经济思想家” 。
2、西方马克思热说明了什么?说明西方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7e6d25ec3a87c24128c416.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导语1.正确理解和对待学习的“知识”有的知识作为工具,用于谋生;有的知识,是为了净化心灵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越高,与经济利益越远。
越来越接近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为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让我们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更好的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视频资料: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风这个视频启示,马克思他有卓越的才华,完全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身于一项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事业,并为此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活动。
恰恰表明了马克思的无私和伟大之处。
图片:马克思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课程考核课程成绩=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 4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衡量指标:➢学习态度表现占10%(出勤率、发言效果、听课状态)➢实践成绩占30%(原创,有新意,格式符合要求)3.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课堂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共3学分。
教材的结构包括绪论和七章容。
绪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介绍;后七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讲解,其中,又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至第三章是哲学部分;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就是形而上,从现象探究其根本,即追根溯源。
如大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等等问题。
第四至五章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剖析了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即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阶段性爆发的根源,即私有制的存在导致全社会生产存在盲目性,解决的出路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至第七章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描绘了马克思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附社会时政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附社会时政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3ef0bee45c3b3566ec8b40.png)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课本思考题第2题〕P14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5-19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P29-30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1-34〔书本思考题第1题〕〔1〕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不可知论,表达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物质是在时空中运动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4〕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P42-43〕1.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书本思考题第4题〕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43.联系普遍性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44~45;〔树立世界眼光、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依据〕4.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P4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表达。
“和”是有差异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是指不包含差异的二者的绝对统一。
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789480dc50e2524de5187e9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题目1、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的调查(要求走出校园,分年龄、职业、学历等调查不同人群或网上调查)。
2、合肥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
3、合肥学院某系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
4、近些年来,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中先后发生刘海洋硫酸伤熊、马加爵宿舍杀害同学事件之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查和总结合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5、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影响合肥学院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6、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某市和谐社会中居民的“幸福指数”。
7、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原理,调研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8、调查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说明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9、选择当地城乡一个或几个社区、乡镇,对有关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况和一些信教徒的思想、生活等情况作一具体调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
10、选择一个地方某个类型(国有、民营、合资、个体等)企业,调查该企业的劳资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1、选择当地某个国有、民营、合资等企业,调查该企业在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衰退面前,面临的危机和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12、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传记,讲生平、事迹故事,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
13、读其他历史伟人传记或名人传记,讲可以体现其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故事。
14、收集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楷模以及身边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如道德的力量、普通人的作用、人的价值问题等。
15、收集身边的、家乡的、社会中的故事,看改革对人们各个方面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讲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bfba288bb4cf7ec4bfed011.png)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A.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B.列宁主义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D.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4、哲学唯心主义“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这说明A.哲学唯心主义不能在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结出果实B.哲学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是没有根基的C.哲学唯心主义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D.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哲学唯心主义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5、“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6、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当宇宙中物体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测出: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在它上面的时间流逝就会减慢,即“尺缩钟慢”。
这一现象说明A.时空具有相对性B.人们的时空观念是不断变化的C.时空特性依赖于物质运动状态D.时空具有非客观性7、下面关于实践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实践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物质活动B.实践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知行合一”的活动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8、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其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客观物质性B.是否具有历史性C.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D.是否具有社会性9、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2a329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答案】A2、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答案】C3、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C.剩余劳动时间与全部劳动时间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答案】A4、“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A.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答案】B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答案】A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答案】A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答案】D8、《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答案】D9、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答案】A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答案】C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答案】C12、产业资本循环是(A)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成的统一B.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形成的统一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D.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答案】A13、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答案】B14、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答案】D15、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答案】A16、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答案】A18、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答案】B19、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答案】D20、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答案】D21、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答案】D22、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A23、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答案】D2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精品论文】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精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9ae71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3.png)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padding:0px;font-size:14px;line-height:180%;clear:both;" align=left>论文摘要:青年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切实加强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
要把握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
抓准青年价值观变动的特点和规律,使中国青年担负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圣使命,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中国青年使命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历史的重要文明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不断加强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于有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应对国际形势变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中国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加入全球化进程,使我国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
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在挑战中获胜,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的实践基础是建国来我们党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实践。
一方面改革实践的深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伴随时代发展的创新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健康发展需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中国青年一代的时代使命。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d5e147f561252d380eb6ec9.png)
在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依然闪耀着灿烂光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本版今天继续推出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专题,以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视野,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130年前的3月14日,一代伟人马克思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了光辉的遗产——以他名字命名的思想体系。
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
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高居榜首。
进入新世纪以后,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在全球再一次点亮马克思思想的光芒。
现在许多中外进步人士都承认,马克思至少为21世纪的当代世界留下了三大遗产。
深刻察析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批判性。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马克思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现实和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分析工具。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尽管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各种理论流派,使用了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穷尽解数,最终却难以逃脱经济社会危机的冲击。
从石油危机、拉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近年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占领华尔街”国际运动、各国罢工示威等一系列政治社会危机,使资本主义不得不一次次站在危机的悬崖边。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
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宣告,“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呼吁“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了”;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依旧是当今不可超越的思想家。
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则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的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工具。
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了何种变化,当代世界仍是一个由资本特别是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世界,这一总体格局没有改变。
2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d711486bec0975f565e276.png)
2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1年修订版)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参考答案:(1)关于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 1 -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已经实现,而我们当下已经为他实现更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课程学习总结
![马克思课程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dee96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1.png)
马克思课程学习总结第一篇:马克思课程学习总结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收获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我们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
不知不觉我对马克思产生了极大的崇拜敬仰,从学习中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恩格斯、马克思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其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在此我从个人方面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我的影响。
大学是我高中一直奋斗的动力源泉,高中的努力让我拥有了在辽宁大学学习的机会,作为大一新生我们有时会有挫败感、孤独,缺少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大学生的美好年华理应在朝气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我们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作用,才会使我们在大学中努力的学习生活而不庸庸碌碌。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中国梦的目标。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_精选精选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_精选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b62cc125fbfc77da369b164.png)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本文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牢牢抓住三个“一”:1、把握“一个主题”:在原理课教学中必须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本文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牢牢抓住三个“一”:1、把握“一个主题”:在原理课教学中必须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2、贯穿“一条主线”: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3、突出“一个重点”: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 帮助学生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
二、教学内容要点及实践教学建议原理课是四门课中理论性最强的一门课程, 贯穿教材的主线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 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根据5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 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这门课教学以贴近教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为基点, 设计了四个单元的专题教学。
第一单元: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本单元教学内容]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21世纪的今天, 为什么还要始终坚持产生于150年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单元里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主观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主观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e4233a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目录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2)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4)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5)
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7)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9)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1)
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2)
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假定工作日为八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
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时,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
结合感动中国人物谈谈自身如和弘扬劳模精神
![结合感动中国人物谈谈自身如和弘扬劳模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6229c2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7.png)
结合感动中国人物谈谈自身如和弘扬劳模精神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正是无数劳动者,让新中国一路走来,充满活力。
激情燃烧的岁月,“铁人”王进喜以双臂搅拌灰浆压住井喷;改革开放的时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
新世纪新阶段,不管是有48项技术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1.9亿多元的吴吉林,还是让嫦娥三号的“冷暖衣”重量不足美国制造五十分之一的苗建印,这些劳模们身上涌动着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在劳动中成就了自己的价值,更托举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
模范,原本指的是制造器物的模型、模子,引申开来,就成了值得仿效的人或事。
效仿什么?效仿的正是那么一股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有三种长处,起了三个作用”,即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
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激发出人的潜力,让劳动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对劳模的表彰,就是对劳动的表彰、对劳动精神的弘扬。
不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价值的沉淀,离开了劳动,都只是空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重要内容。
离开了劳动,谈何敬业?其实,对于一个公民,“爱国”首先体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
自己的舞台;对于一个国家,“富强”需要由无数人的劳动来创造;而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一个文明、和谐的国家,必然要保证所有人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尊严。
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正是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6d5cdfb5941ea76e58fa04f7.png)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而到了19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向外扩张。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也因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也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然而,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结束。
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人民开始探索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道路。
但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探索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人民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吸取了教训,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难道中国真的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吗?是否一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中国为何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想,这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分析: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第一个二级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两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们分别是高节卓不群的吴锦泉、阳春布德泽的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雄心志四海的郎平、春草鹿呦呦的屠呦呦、弦歌感人肠的阎肃、大国多良材的徐立平、化作光明烛的莫振高、天下英雄气的官东、盛德表一乡的买买提江·吾买尔、君子抱仁义的王宽等。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令我感触最深,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
他们的颁奖词是“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
我最先知道宝贝回家这个网站是一次看完视频之后弹出了的一个广告,一个面露期待和悲伤的孩子的照片。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网站是谁,怎么样建立的,给我的触动就是有无数的家庭因为丢失孩子而幸福破灭,有千千万万的父母因为丢失孩子而夜不能眠。
拐卖妇女儿童,也许有些人感触不是很深,可能仅仅是听别人说过,看新闻报道过。
但是,去年,在我家乡村子就有一个孩子差点被拐走。
因为放暑假孩子的爸妈在城市里工作,没时间看管孩子,就把孩子送在爷爷奶奶家。
那天,上午天很晴,下午的时候就突然变天要下雨。
隔壁邻居打电话给奶奶,让奶奶帮忙收一下被子。
孩子就跟着奶奶出去了,孩子在自己家门口玩,奶奶进邻居家院子去收被子,也就隔了10来米。
过了几分钟,奶奶出来就发现孩子没在门口,喊名字,也不回答。
奶奶吓坏了,赶紧给孩子的叔叔和爷爷打电话。
跑到附近的邻居家说孩子找不到了,让帮忙找。
这时天就开始下大雨了。
一家找一家,在家的百来号邻居都出来沿着不同的路开始追。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一个邻居说你家孩子找到了,在河边大坝的路上。
孩子的家人都坐车赶过去了。
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骑着摩托车,抱着孩子。
一个邻居下班回来看到两个外地人骑着摩托车抱着孩子,孩子一直在哭闹,还淋着雨就多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小孩子就是自己邻居家的,城里的小孩子长得白净。
就把车拦下来了,也因为那天下雨大坝上的泥路都和稀泥了,车开不快,没跑到大路上。
孩子找到了,可能亲人当时都被吓蒙了,就让两个拐孩子的人那么走了。
原来孩子想妈妈了,拐孩子的那个女的说带孩子去见妈妈,在车上,天下雨了,孩子就哭闹。
爷爷奶奶给孩子爸妈打个电话告诉孩子找到了,爸妈已经开始去火车站,要赶回来了。
孩子丢了是什么心情?对妈妈来说,那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对爸爸来说,那是自己拼搏的最重要的动力。
有一次坐火车回家,在乘务员室对面控制仪表的地上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看起来应该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男人,一直在低声的哭泣,乘务员上车转了一圈后,回到乘务员室,和男人交谈。
男人说:“儿子已经要不行了,已经下病危了通知了,坚持不到他回家了,看不到孩子最后一眼了···老板的工钱还没给,自己就赶着最近的一班车往家里赶了”一路上6
个多小时,他就在那里默默地哭,乘务员也只告诉他,车很快就会到的,一定能赶上的。
失去孩子有多痛?可能像视频中张宝艳说的:“家长啊,天天晚上就是两三点钟也不睡,后来我就问这么晚了,你怎么天天不睡觉,她说大家,我在网上多待一会儿,她说我想看一看网上会不会一会儿我的孩子的信息就登记上了。
”
在我没有知道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为建立这个付出多少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工作是值得我去尊敬和感激的,她给了千千万万的家庭一个希望,又让很多家庭再次幸福,圆满。
在我知道她为这条路付出了多少之后我更佩服她,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
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她的事迹感动了我,她让社会充满了爱,18万的志愿者加入了这个团队,1500来个家庭因为她而重新团聚。
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了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她打击了那些破化其他家庭幸福的人,让这个世界更友善,用她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
感动中国,感动我的心。
看完之后,我对这些伟大的人无比敬佩。
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如果没有兢兢业业恪守岗位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
我更感觉,也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做好自己的小事,用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副善于发现的眼睛,去为处于困难的人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